❶ 廈門市同安區629路公交車還在運行嗎
還有629公交:
美埔 - 白沙侖 - 大社 - 蔡宅 - 後英 - 下塘邊 - 華興學校 - 鳳南大埔 - 土樓 - 磚仔 - 九棧林 - 前山 - 後路 - 上坑 - 宋厝 - 土厝 - 後垵(綠泉)
後垵(綠泉) - 土厝 - 宋厝 - 上坑 - 後路 - 前山 - 九棧林 - 磚仔 - 土樓 - 鳳南大埔 - 華興學校 - 下塘邊 - 後英 - 蔡宅 - 大社 - 白沙侖 - 美埔 (17站)
❷ 廈門同安紀乃溪有關資料
圩鎮:東靠大帽山農場,北與南安市接壤,西鄰五顯、洪塘鎮,南邊內厝、馬巷鎮。面積77平方公里,人口40123人,漢族。轄龍新居委會和新圩、馬塘、古宅、後埔、後亭、金柄、鳳路、村尾、烏山、雲頭、面前埔、上宅、詩坂、東寮、桂林、庄垵16村委會,鎮政府駐新圩.清至民國前期屬長興里和同禾里一部分,清置(新圩)汛,設把總分守,有報警的煙火墩(已廢).1943年為長興、公安鄉。1950年屬第四、六區。1956年為新鳳鄉,屬汀溪鄉。1958年合新鳳、牧茶、詩林3鄉為新圩鄉,1959年屬布塘公社。1960年屬汀溪公社,1964年改為新圩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1988年改為新圩鎮。境內有廈門新圩中學,廈門詩坂中學。有宋代古宅十八灣古道、詩坂六角形井、馬池,明代台壩,磚塔,清代古宅石塔等文物古跡。
龍新居委會:在鎮區中部,政府駐地,有16居民小組,137戶,772人。以主街「龍新」命居委會名。1990年2月14日經同安縣人民政府批准,從新圩村委會析置居委會。
新圩村委會:在鎮政府駐地,為鎮區大部分。轄新圩、後行、林尾、面前、埔尾下、何宅、後溪、洋尾8自然村,有19村民小組,1128戶,4629人。清屬同禾里新圩保,1943年屬公安鄉新圩保,1950年為新圩鄉,屬第六區。1958年為新鳳鄉,屬新圩鄉。1959年析置新圩大隊,屬布塘公社。1960年屬汀溪公社。1964年屬新圩公社。1984年改稱新圩村委會,屬新圩鄉,1988年屬新圩鎮。
新圩:據傳蔣、石、許姓首先在此開店,繼龍山市、下埔市之後,成為圩集,故名新圩。清代在此設新圩訊,把總駐守兵41名。民國時期設公安區,後為公安鄉,駐地均在此。有8村民小組,530戶,2210人。多黃、蔡姓。村民亦農亦商,原每逢「一、四、七」日為圩期,進行仔豬及牛羊等交易。原有商業街為頂市(也叫蔡市,居民以蔡姓為主),下市(以黃姓居多,亦稱黃市)。六十年代新建商店於村南,至八十年代商業街已具一定規模。1988年新圩建鎮後,新霞路已建成。
後行:有一條谷地將村落隔成東南、西北兩邊,中間是谷地是水田,其它均是坡地。有4村民小組,225戶,932人。多朱姓。有手工的抽制線面。
洋尾:在鎮政府駐地北面,與原新圩自然村相距50米左右。方言把一片略平的田園叫做「洋」。1927年烏山蔡姓村民徙此,取「在洋的末尾」之意,命名洋尾。人口合在新圩自然村統計。現因街道建設,已與新圩連在一起。
林尾:村邊是台地,樹林茂密,村子建於樹林邊的末端,故名林尾。1949年屬公安鄉郭山保。1950年屬郭山鄉,1952年屬新圩鄉,1959年屬新圩大隊,1984年屬新圩村委會。有2村民小組,98戶,425人。多黃姓。
面前:林尾村對面。村民是從林尾移住的,故名面前。人口合在林尾村統計,多黃姓。
埔尾下:與新圩自然村隔溪相望,在林尾埔的斜坡末端,故名埔尾下。1949年前屬公安鄉郭山保,1950年屬郭山鄉,1952年屬新圩鄉,1959年屬新圩大隊,1984屬新圩村委會。有78戶,295人,多黃姓。
何宅:村北緊靠同安--新圩公路。何姓首先建村於此,故名何宅。有2村民小組,135戶,515人。多黃姓。地處坡地,水利較差,多旱地。
後溪:村子建在發源於白雲山溪流拐溪處西岸的後坡地上,故名後溪。有62戶,252人。多沈姓。
後行茶場:六十年代末,新圩大隊在後行村東北山坡創辦茶場,故名。以種茶為主,兼營山林。體制改革後,由村民承包,現在無常住人口、。
馬塘村委會:僅轄馬塘自然村,有1村民小組,64戶,270人。多陳姓。清屬同禾里郭山後保,1943年屬同禾鄉布塘保,1950年屬第四區布塘鄉,1959年屬新圩大隊,直至1993年3月人新圩村委會所析置。1985年創辦同安新圩興華罐頭廠,創出了蘑菇,龍眼,荔枝,八寶粥,牛奶花生、等系列罐頭產品。該村於1995年就全面實現小康。
馬塘:村南、東、北三面被小山環抱,西面為谷地,初 為馬姓挖掘水塘,以資灌溉,稱為馬塘。現為陳姓居住。現在為「廈門第一村」的都市式新村。
古宅村委會:在鎮北部,轄古宅、涵頭、宮仔邊、宮央、後地、下鋪、大路、芹內8自然村。有15村民小組,775戶,3463人。清屬長興里古宅保,1943年屬長興鄉古宅保,1950年屬第四區古宅鄉,1956年並入牧茶鄉,屬汀溪區。1959年析置古宅大隊,屬布塘公社。1961年屬新圩公社。1984年改稱古宅村委會,屬新圩鄉。1988年屬新圩鎮。主要以大蒜、玉蔥為主。境內有古宅水庫,宋代修造的十八彎古道及民國時期華僑捐建龍涎橋。
古宅:原為辜姓居住,故名辜宅,後以方言同音簡化成古宅。有7村民小組,319戶,1405人。多黃姓。僑鄉,古有「小官商」之稱。東有宋代修建通泉州古道盤山石路十八彎及景定元年修建路碑記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一。為清雍正年間,行伍雲南副將林可贊;乾隆年間,文舉人黃景雲故里。
涵頭:村後靠山,村東南原有座葛壩,涵洞經村邊,故名涵頭。清屬錫園保,1950年前屬先屬五山保,後屬古宅保,有102戶,470人,多黃姓。
宮仔邊:隔100米與涵頭村並列。村東面有小宮廟,祀清水祖師,故名宮仔邊。人口合在涵頭統計,多黃姓。古代同安東北部通泉州大路從村口經過。
芹內:村民是古宅黃姓一支系。先自古宅遷居灌口等地。後又回來在此建居,為紀念繞一圈再回當地,乃取名芸來,寫作茵內,簡作芹內。有80戶,390人。
後地:地處觀音山下,坡度較陡,只能旱作,方言叫地。清代建村居住,靠山的叫後地,坡度緩的叫前地,現前地已和古宅連接一起,南、北均為坑溝,聚落順山坡呈長條狀。有80戶,343人。多黃姓。
宮央:村東隔溪通古宅處有宮廟,故名宮邊。以方言稱宮央,外村人則稱為古宅宮。人口合在古宅村統計,多黃姓。古代同安通泉州大路經此。
大路:古宅水庫南面,清光緒 年間,下鋪黃希築隨人去南洋,20年無音信,過後突然寄信匯款給其父,並接一弟去南洋。民國初寄錢回來建造房屋以,因地點處在通往南安市九溪、鳳巢的大路旁,故名,村東西各有溪流在村西南匯合(東溪主要水源)。有35戶,165人,多黃姓。
下鋪:古宅西北100米田壟上,僑鄉,原為榨蔗制糧作坊,方言叫作叫糖廍,分頂廍和下廍,清代中葉古宅村民在下廍建居,仍名下廍。「廍」為地方俗字,更為下鋪,有159戶,690人,多黃姓。
七房場:古宅水庫東面山谷中。山地原為古宅黃姓七房所有,六十年代古宅大隊在此建立專業場,取名七房場,大隊派人在此管理,體制改革後,實行承包,現無常住人口。
前茶寮: 古宅村後十八彎南山麓,據《同安縣志》記載,此地(含後茶寮),為原同安縣最早的產茶地之一,(另一個在蓮花)。是清末民初古宅人開辦的,蓋有房屋以,供採茶季節住人,公社化時,歸古宅大隊管理。體制改革後,實行承包,現無常住人口。
後埔村委會:在鎮北部,轄後埔、西洋、田中央、下寮4自然村。有14村民小組,851戶,3504人。清屬長興里錫園保,1943年屬長興鄉美後保,1950年屬第四區後埔鄉,1956年與金埔、古宅並入牧茶鄉,屬汀溪區。1958年與新鳳、詩坂合並為新圩鄉。1959年析置後埔大隊,屬布塘公社。1960年屬汀溪公社。1961年屬新圩公社。1984年改稱後埔村委會,屬新圩鄉。1988年屬新圩鎮
後埔:村後錫頭山(小山崗)西坡下有村稱錫頭,錫頭村後有荒草埔 ,故名後埔。現與錫頭聯成一自然村。仍以後埔為名。有472戶,2420人,多黃姓。、、
田中央:原稱村落周邊為農田,故名田中央。有126戶,500人。多黃姓。
下寮:傳汪姓在明代從新店鎮汪厝來此養鴨,搭寮居住成為村落,取名下寮。有2村民小組,89戶,374人,多汪姓。
西洋:地勢略平,北西兩面是溪谷。汀溪主渠道沿村東過,民國十四年後埔村民在水上地名西洋建房居住,取村名西洋。有16戶,64人。多黃姓。
後湖:後埔村北的坑谷里,房子建於兩條坑谷匯合處的坡地上。後湖是自然地理實體的俗名,六十年代後埔大隊在此建立耕山隊,種果,栽樹,養豬,,兼種糧油作,現無常住人口。
大埔茶場:石獅水庫之北,建有房屋,六十年代後埔大隊在大埔山東1公里的坳里建立茶場,以山名為場名。以栽種茶葉為主。現無人居住。後亭村委會:在鎮西北部,轄後亭、溪口2自然村。有6村民小組,290戶,1141人。清屬長興里錫園保,1943年屬長興鄉五山保,1950年後先後屬後埔鄉,牧茶鄉,後埔大隊。1984年屬後埔村委會。1987年析置後亭村委會,
後亭:傳早先村西同安通泉州大路旁有候亭(在其西1華里,另有一石亭),此為後寧,並以此為村名。清代分後亭、宋厝、洪厝、圳仔四個小村,民國初已融合為一,仍名後亭。有260戶,1011人。多黃、宋姓。
溪口:村建溪流自東而西急折向南流的轉折處,故名溪口。1984年屬後埔村委會。1987年析出,屬後亭村委會。有30戶,130人。多黃姓。
金柄村委會:在鎮中部.轄金柄、尾林、李厝遼、方田、鍾厝5自然村。有14村民小組,645戶,2496人。清屬長興里金柄保。1943年屬長興鄉金寮保。1950年為金埔鄉,屬第四區。1956年屬牧茶鄉。1959年為金柄大隊,屬布塘公社。1960年屬汀溪公社。1961年屬新圩公社。1984年改稱金柄村委會,屬新圩鄉,1988年屬新圩鎮。
金柄:村後有一赤土山脊,筆直似柄,故名金柄。又以周圍多坑谷,俗稱坑柄。有444戶,1698人,多黃姓。為南宋紹興年間,文進士黃萬頃;明崇禎年間,欽賜進士北勝知州黃繼冕;清道光年間,文進士翰林編修黃益齡故里。
尾林:村東原墓葬地,傳說有一死者家貧,以兩籃合攏裝屍,到此天黑,又遇暴雨,暫為擱置,翌日往埋葬,已被泥沙掩埋,稱為米籃墓。後在墓西建村,炙為米籃,雅稱米林,俗稱尾林。有104戶,395人,多黃姓。村口有神農廟,自唐代始祀。
李厝遼:隔溪與金柄相對。李姓先在此居住,故名。1949年前常遭搶劫,幾度廢村。人口合在金柄村統計,多黃姓。
方田:北距金柄村1公里,原為坡地,遠離溪澗水利差,生長芒草,名謂芒田,開墾的耕地也常缺水,作物枯萎而成荒地,故稱荒田,雅化成方田。有34戶,130人。多黃姓。
鍾厝:金柄村南0。5公里處,據傳最先是鍾姓居住,故名鍾厝,後他姓居住,以方言諧音字寫成增厝、曾厝。有63戶,275人,多黃姓。
溪園內:在鎮政府駐地北10公里的叢山裡,南臨溪澗。六十年代金柄大隊在此開山造林,種植杉樹,建房屋,住管理人員,取名溪園內耕山大隊。體制改革後,改承包,無常住人口。。
鳳路村委會:在鎮中部,轄黃崗、路坂尾、御宅、馬池、曾溪5自然村。18村民小組,928戶,4098人。清屬同禾里盧坂尾保,1943年屬公安鄉御路保。1950年屬第六區鳳路鄉,1959年屬布塘公社鳳路大隊,1961年屬新圩公社。1984年改稱鳳路村委會,屬新圩鄉,1988屬新圩鎮。
黃崗:村子建於黃土崗上,名黃崗,俗稱黃光,雅稱鳳崗(含頂厝、埔央、下鄉、四房4角落)。有405戶,1823人,多蔡姓。主生產甘蔗。
路坂尾:古時村北為沼澤地,生長大片蘆葦,村子建於叢蘆之末,故名蘆坂尾,又以首居者為盧姓。寫作盧坂尾,後為葉姓居住,逐漸以諧音寫作路坂尾。有285戶,1245人,多葉姓。為清嘉慶年間,文、武舉人葉金章、葉廷衡故里。
御宅:大帽山西麓。傳南宋帝昺逃至同安駐蹕於此,故名御宅,方言諧音稱為"牛宅",另傳是牛姓居住地,以姓命村名為牛宅,幾年御宅是雅稱.現居是陳姓是清代從詩坂遷來的,有179戶,730人,多陳姓.
馬池:大帽山西麓.據傳宋帝昺逃至同安,駐蹕御宅,在此喂養馬匹,故名.七十年代陸續拆掉房屋,遷往御宅,只剩一房屋,有一老人看守,基本廢村.現可能已不存在了.
曾溪:大帽山南麓,東距曾溪水庫大壩約700米,宋代此地為曾姓聚落地,有曾溪、頂曾、下曾尾等村。民國初期已無頂曾、下曾。傳首居曾溪的叫曾半朝,以村前有溪流,冠以姓氏,稱為曾溪。宋代遭流寇洗劫,曾姓他遷,後何姓、張姓住過,現黃姓居住。有59戶,300人。
村尾村委會:在鎮東南部。轄村內、村尾2自然村。有村民小組,92戶,361人。清屬同禾里宅吳保。1943年屬公安鄉御路保,1950年屬第六區鳳路鄉,1956年屬新鳳鄉,1959年屬鳳路大隊,1964年從鳳路析置鳳尾大隊,1984年改稱村尾村委會,屬新圩鄉,1988年屬新圩鎮。
村尾:大帽山南隅,曾溪水庫東岸。據傳宋江代陳長者於村東南建倉儲谷,村子在糧倉末尾,故名倉尾,以諧音簡作村尾,曾是千人以上村莊,因血吸蟲病橫行加上生態破壞,以致田園荒蕪,故又名「誤田園」。寫作吳田園,有61戶,235人。多劉姓。
村內:曾溪水庫東岸山坳里,與南安市接壤。據傳宋代有陳長者在此建倉儲谷,故名倉內,諧音寫作村內。與村尾合稱村尾內。原是血吸蟲病重疫區,勞力喪失,加上生態受破壞,以致田園荒蕪,故又名「誤田園」。寫作吳田園,有31戶,126人。多楊姓。
烏山村委會:在鎮中南部。轄烏山、宮仔尾、前山、上宮、下曾尾、松管院、田邊7自然村。有18村民小組,856人,3439人。清屬同禾里宅吳保。1943年屬公安鄉帽山保,1950年屬第六區帽山鄉,1959年為帽山大隊,屬布塘公社。1961年屬新圩公社。1984年改稱烏山村委會。屬新圩鄉,1988年屬新圩鎮。
烏山:明代蔡姓遷入以前系烏姓所居,名烏山。現為蔡姓。有355戶,1400人。為清咸豐、同治年間武舉人蔡榮邦、蔡振興、蔡從飛;蔡安邦故里。
上宮:汀溪渠道東側。上宮村包括3個距離靠近又不相連的小村(九柱、中站、劉厝)。清屬宅吳保1950年前屬帽山保。有216戶,865人。多蔡姓。
前山:據傳古時有個富翁陳長者在此崗上立旗收租,紅旗收稻古,白旗收白米,各方來交租都朝自己面前的山崗走,故名前山。村邊尚留有陳長者喂馬用的圓石槽。山崗狀若畚箕,村子建在凹陷中,有150戶,622人,多蔡姓.
下曾尾:村南小溪澗至新圩與源於白雲山的溪澗匯合流入東溪.宋代在大帽山南為曾姓聚居地,以曾字命名的有曾溪、頂曾、下曾,本村在下曾旁,故名下曾尾,有34戶,138人。多蔡姓。
宮仔尾:西距烏山百米,早先村子南面建有小宮廟,村莊稱宮仔尾。有48戶,194人。、
松管院:村西隔公路是新圩中學,明代村西有佛寺祀觀音佛祖,名靜隱院。村以寺名。後以方言衍成凈管院,又訛成松管院。傳明代贈奉直大夫陳甫吉卜穸寺後,乃廢此佛院。有53戶,720人。多蔡姓。陳甫吉墓原有石亭及其他石雕,五十年代毀壞。
田邊:位烏山與松管院之間,原有頂下二個田邊。下田邊1949年前陸續移居烏山、松管院、至1950年已成廢村。頂田邊現僅一座房子,屋主移至烏山。
城內:六十年代帽山大隊在此建立專業隊,以原來的小土地名城內作為專業隊名稱。體制改革後,由村民承包,現無常住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