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麗智慧廈門怎麼注冊
首先需要在微信頁面最下方找到並點擊發現,接著點擊頁面中的「搜一搜」,點擊搜一搜頁面上方的搜索框,在裡面輸入「美麗廈門智慧健康」,點擊輸入欄下方的「美麗廈門智慧健康公眾號,點擊「美麗廈門智慧健康」字樣,然後注冊就可以了。點擊「關注公眾號」,即可成功關注美麗廈門智慧健康公正腔和眾號,在手機桌面打開並登圓含陸微信APP,微信主界面,點擊搜索「美麗廈門智慧健康」點擊進入公眾號,公眾號界面,點擊菜單欄疫情防舉盯控,跳轉廈門防控公共服務平台,點擊廈門健康碼。
如果是非廈門醫保卡的市民無法在美麗廈門智慧健康進行信息登記,只能通過手機微信進入廈門公眾號,先進行實名認證,認證完成後,點擊服務-疫情防控-新冠疫苗-信息登記-去預約。
點擊右上角的修改個人信息,核對下姓名、身份證號,電話號碼,地址等信息後,提交等審核通過就可以預約疫苗了。
⑵ 打了疫苗是不是必須要等60天才能打第三針,我已經間隔了50多天了
截至9月19日,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疫苗21.7億劑次。據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截至9月15日,全國完成全程接種人數超10.1億人。
「我國超10億人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種」的話題詞迅速登上熱搜,但這並未讓民眾的緊張情緒得以緩解。就在9月10日,福建莆田報告首例本土確診病例,隨後傳播鏈迅速延伸至相鄰的廈門、泉州、漳州4地,並形成多個傳播中心,福建省疫情驟然升溫。
9月10日以來福建疫情數據圖|制圖:健康界
突如其來的疫情,撕開了高接種率所帶來的「安全感」,一些前方傳來的現場報道也著實令人揪心—— 最早發現疫情的是莆田市仙游縣楓亭鎮鋪頭小學。校長朱梅妹在連線時稱:「這些孩子都很小,有的才9歲,一天要抽5次血做檢查,個別孩子太瘦弱了,都抽不出血來。」
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顯示,一名小孩身穿防護服獨自拖著行李上車,在醫院里安靜地聽從指揮,接受CT檢查。孩子們乖巧懂事的背影讓人心疼,據拍攝視頻的莆田學院附屬醫院護士朱霞青介紹,這批兒童最小的不過4歲。
距上次疫情結束、解封不到一個月,廈門的旅遊業再次經受重創:有旅行社剛恢復營業幾天,便再次歇業;鼓浪嶼上島人數也不足往常的10%,島上民宿遭大面積退房。
9月15日凌晨3點半,泉州市鯉城區第三實驗小學門口,大批家長正在焦急地張望,因為只有等全校學生的核酸檢測結果都出來,他們才能接孩子回家。
超過10億人接種新冠疫苗,中國還能做什麼來避免疫情復燃?針對此次福建疫情暴露出來的新問題,健康界聯系了多位醫學專家進行了分析解讀。
小學生失守:兒童免疫可行但務必更慎重
「此次疫情的暴發說明,兒童也應該進行免疫。」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善聯告訴健康界。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張洪濤向健康界分析稱,本次疫情的熱點區域一共有三個:莆田仙游縣的小學、廈門同安區的工藝品工廠和泉州泉港區的鞋廠。一方面,既要看到小學生未接種疫苗存在免疫覆蓋的短板;另一方面,在已完成疫苗接種的成年人群中,還是出現了1傳37的傳染鏈,也是導致疫情規模擴大的原因。
越來越多專家注意到,兒童處於群體免疫中的薄弱一環。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指出,建議符合接種條件的人群盡快接種,還要考慮12歲以下的人群,這些人群還沒有接種疫苗,也應該納入接種考慮范圍。
多位受訪專家都表示,學校屬於密集型場所,如果沒有疫苗的保護作用,一旦出現疫情,很可能會成為重災區。張洪濤進一步指出,給孩子們接種疫苗的意義還在於,疫苗能盡量減少感染病毒並傳播給其他人的幾率,這將有助於阻斷「孩子將病毒傳播回家」的風險。
據教育部9月15日透露,目前教育系統內12-17歲學生新冠疫苗兩針接種率已經達到91%。
健康界不完整統計發現,已有北京、上海、湖北、安徽、浙江、四川、江蘇、廣東、黑龍江等多個省市啟動了12-17歲青少年的疫苗接種工作,本次暴發疫情的福建,計劃9月底前完成對12-17歲人群的全程接種。
那麼,在向更低齡的兒童推進疫苗接種的過程中,還有哪些事項值得注意?
「兒童接種新冠疫苗是可行的,但一定要更慎重。」北海道大學神經科學碩士庄時利和對健康界表示,在決定給兒童接種新冠疫苗之前,應當把接種劑量和次數等細節搞清楚,「因為民眾對於兒童接種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的容忍度,可能遠低於成人」。
庄時利和說,許多不良反應其實與疫苗本身不相關,「但當出現在自家孩子身上時,如果沒有正確引導,對於防疫工作是很不利的」。
張洪濤也認同這一觀點。據他介紹,美國在大規模推廣疫苗接種後,發現兒童接種mRNA疫苗可能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心肌炎,只是發生率不高,相對於病毒感染可能引起的後果,疫苗還是值得接種的。他指出,中國對疫情的控制是強有力的,也正得益於此,中國可以耐心等待更多臨床試驗的結果,「必須基於數據,才能對疫苗的安全性做出判斷」。
加強劑疫苗:確實有必要再打一針
眾所周知,沒有一款疫苗的保護效力能達到100%。此次疫情中有多名確診病例已經接種過兩劑疫苗,這引發了民眾的激烈討論:既然新冠病毒的威脅在短時間內難以消退,再接種一針疫苗會不會更保險一些?
對此,多位受訪專家都表示,從國內實際情況出發,確實有再打一針的必要。
「打第三針肯定是有加強作用的。我已經接種過兩劑疫苗了,到今年年底或者合適時機,我願意再打第三針。」胡善聯對健康界坦言。
已經有省份走在了前列,河南18歲以上人群全省第二劑次任務完成率達84.8%。9月16日,河南省新冠肺炎和流感等秋冬季重點傳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上透露,國家即將啟動新冠病毒疫苗加強免疫接種工作,針對完成兩劑次滅活疫苗接種滿6個月的18-59歲重點人群,根據加強免疫需間隔6個月的時間要求,2021年9月、10月、11月依次對3月1日之前、4月1日之前、5月1日之前完成兩劑次滅活疫苗接種的重點人群進行加強免疫。
據新京報9月20日報道,據疾控部門消息,北京目前尚未啟動加強針接種計劃。
縱觀全球,中國並不是首個提出要推廣疫苗加強劑的國家。美國、法國、德國、阿聯酋、以色列等13個國家已啟動或者公布加強免疫,主要接種對象為醫務人員、高危人群、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
放眼全球,以色列是首個向國民大規模提供西方產第三劑疫苗的國家。2021年7月,以色列政府率先為免疫力較弱人群提供第三針疫苗,現年61歲的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於7月30日成為首位加強針接種者,至今已有約300萬民眾緊急接種。 7月29日以色列總理貝內特在對全國民眾的電視講話時還表示,他的第一個電話就是打給他母親,勸說她接種加強針。
貝內特表示,以色列一個專家小組以56比1的壓倒性多數認為,開展加強針接種是有意義的。然而,在當時,世界衛生組織剛表示,並無充足證據顯示加強針的必要性,美國和歐盟也都沒有批准加強針注射。
數據顯示,以色列60歲以上人群在接種完第三針疫苗後,出現重症的概率是接種兩針的1/10,是未接種人群的1/40;
9月17日,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FDA)的一個科學顧問委員會一致投票通過,建議批准對65歲及以上人群和新冠重症高危人群在完全接種6個月後注射輝瑞疫苗第三針加強劑的緊急使用授權;
號稱要「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新加坡則規定,60歲以上和入住養老護理機構的人口需接種第三劑疫苗。為了做出示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於9月17日上午接種了加強劑,他呼籲民眾如果收到接種加強劑的通知,請務必前往接種。
對此,張洪濤指出,以色列和美國宣布補種加強劑的情況,都與該國新增病例數增多有關。數據顯示,受德爾塔毒株蔓延和防疫措施鬆懈等因素影響,這兩個國家接種兩劑疫苗後的保護力有明顯下降,甚至,在以色列出現了重症重新抬頭的趨勢。
而就中國的防疫形勢來看,他認為,不需要所有人都打第三針,但對於最早打疫苗的人群而言,現在體內的抗體水平可能已經很低了。因此,醫護人員、出入境工作人員和老年人等高風險人群,確實有必要接種第三針。為此,按接種日期先後順序,採取「滾動式」方案開展加強劑接種工作,是比較可行的。
他也呼籲,有關部門應該盡早披露對此前廣州、南京等地確診病例的研究報告,以便分析完整接種疫苗後預防重症的能力。如果保護效力很高,那麼也將給國內加強劑的接種工作提供更為明確的參考信號。
後疫情時期:新冠疫苗需要反復接種
據報道,截至9月4日,廈門18歲以上人群疫苗全程接種率已達90%。對此,庄時利和指出,在疫苗覆蓋率很高的情況下,新增感染者中已接種人群的比例也會大幅上升。未來的防疫重點,是在如此高的疫苗覆蓋率之下,更加科學、精準、人性化地防控疫情。
「未來不存在不需要反復接種新冠疫苗的世界。」 張洪濤直言。在他看來,新冠病毒已經在地球上紮根,並且已經傳播到鼠類等動物體內。即使人類社會能做到病毒清零,也不可能把存在於鼠類動物這些病毒完全清除掉,還是會隔三差五遭到病毒的侵擾。
據他預判,未來可能面臨兩種情況:一種是人類研發出保護效力比較強的疫苗,有可能接種的時間間隔能拉長到一到兩年;另一種是研發的疫苗保護效力有限,只好通過及時監測和提早研判,需要較為頻繁地接種。
後者的情形似乎正在以色列上演。以色列國家防疫顧問沙曼·扎爾卡於9月初表示,該國正在為第四針新冠疫苗做准備,以確保必要時有足夠供應。
但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9月13日在線發表的觀點文章中提出,貿然接種加強劑疫苗,或將導致出現疫苗副作用的幾率升高,而且反復接種也將降低民眾對疫苗的接受度,反而得不償失。
無獨有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專家威廉·莫斯在接受美國《國會山報》采訪時也指出,開打加強劑疫苗會分散給未接種者接種的注意力,也會加劇全球疫苗分布的不公平。
對於這些擔憂,胡善聯認為,這實際上是不同防疫策略上的選擇。他表示,從鼓勵普及的角度來看,應該優先將有限的疫苗用於擴大免疫的覆蓋面上,在此基礎上再試點進行加強劑的接種工作。不過,從本土的防疫需求出發,考慮到新冠肺炎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而且會在人類社會中長期存在,那麼效仿流感疫苗定期接種,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至於未來加強劑是否還要沿用當前的國產疫苗,胡善聯建議,從安全性出發,應該繼續使用之前所接種的疫苗種類。但張洪濤認為,不要關閉混合接種的選項,可以對此進行深入研究,制定出最符合需求的接種方案。
實際上,有關第三針混合接種的試驗也有了階段性進展。9月7日,康希諾生物發布了其加強針的保護率情況:根據江蘇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朱鳳才團隊發起的新冠疫苗序貫接種臨床研究,志願者在接種兩針滅活疫苗後,再接種一針康希諾生物腺病毒載體疫苗,14天後中和抗體水平升高約78倍。該研究不僅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且證明混合接種的免疫效果要顯著優於始終採用滅活疫苗的接種方式。
由此可見,未來在防範新冠病毒時,我們的選擇餘地或許還能更廣闊一些。「相對來說,(再打一針)是在加強身體的免疫反應,並不是說你之前打的疫苗是白打。」張洪濤總結道。
參考資料:
1.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What』s Behind Biden』s Booster Vaccine Plan?
2. The Hill: COVID-19: We will all need a booster shot -- but some sooner than others
3. WHO: WHO consultation on COVID-19 vaccines research -- Considerations in boosting COVID vaccine immune responses (13 August 2021)
4. Lancet: Considerations in boosting COVID vaccine immune responses
來源|健康界
作者|黃子江
責編|章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