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教腸胃不好.
分類: 生活
問題描述:
腸胃不好,經常吃飯後肚子疼,吃補的東西後又心煩睡不著,吃涼的有拉肚子
解析:
腸胃不好分為兩種情況,一為脾胃虛寒,一為脾胃濕熱。前者突出表現是不能吃冷飲等涼的東西,一旦吃了,就會胃脹胃痛腹瀉;後者常有飽食後胃脹、噯氣、吐酸、大便干結、舌苔黃膩等表現。
流行的冬補食品多為溫熱食物,如牛羊肉、狗肉等,脾胃虛寒之人吃了沒問題,脾胃濕熱者則不宜多吃。脾胃虛寒者牛肉湯可多吃,還可以多吃點胡椒、辣椒等溫胃食品,也可以多吃火鍋。用黨參15克、黃芪15克、砂仁10克、淮山30克燉豬肚,或者用黃芪30克、當歸10克、桂枝10克加生薑煲羊肉,可改善脾胃虛寒狀況。
脾胃濕熱者要少吃牛羊肉狗肉等溫補食物,少燙火鍋。要多吃健脾化濕、清熱的食品,如玉米、黑木耳、蘿卜等,燙火鍋時要多加豆腐、蔬菜、黑木耳等。
柯聯才醫生還提供了幾個調補腸胃的食療方,供大家選用:
方一:四神湯(這是流傳於閩南地區的調養脾胃的名方)。用茯苓20克、淮山葯30克、蓮子20克、芡實10克(四味葯合稱四神,葯店多有配好的出售)與豬肚或豬瘦肉或豬胰臟同煮服食,也可將四葯研成粉末和麥芽糖同燉烊化,每次服食一湯匙,每天服一到兩次。此方可以健脾養胃、益腎固精,有慢性結腸炎或食慾不振、常拉肚子的人可以多吃。
方二:珠玉二寶粥。此方為近代名醫張錫純所創。先將淮山葯30克、薏苡仁60克搗碎煮至爛熟,再將20克柿餅切碎,調入融化即成,可隨意食之。此方健脾化濕、潤肺養胃,適合食慾不振、痰少等脾胃濕熱之人。
方三:虎尾輪豬肚湯。虎尾輪又名貓尾射,是廈門本地的草葯。虎尾輪30-60克和豬肚一個煮爛同服,可調理胃潰瘍、便血等症。(來源:廈門晚報)
『貳』 2個月的嬰兒舌苔厚且帶紅色顆粒狀,是怎麼回事
帶他去看一下醫生吧。這樣不行。萬一托著。輕的話,就是一種小病。重的活。有可能造成永久損傷。
『叄』 廈門比較好的老中醫
1、老中醫杜和順,廈門杏林西濱村,內科,已退休
2、老中醫黃奕田,廈門鼓浪嶼,疑難雜症,婦科,已退休
3、李建西,漳平市中醫院,廈門立和中醫,中醫脊樑之李可老中醫的得意弟子之一,疑難雜症重症。
4、荀滬澤,廈門鼓浪嶼衛生服務中心,婦科雜症,脾胃病及男女不孕不育。
5、夏福麗,五代祖傳中醫,兒科,婦科,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等。廈門立和中醫。
6、高樹彬,廈門市中醫院,中醫兒科,主治中醫生。
7、康水良,安泰堂的老中醫,地址:大同路325號。
8、吳友旺,金雞亭德善堂的老中醫。婦兒科。
吳醫生不是廈門的,但三代祖傳婦兒科很有效。造福很多人。可惜寄在德善堂這種小診所。
9、吳網治 婦科專家,以前在中醫院,前2年有在禾祥西坐診,年紀很大了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坐診
10、張清萍,廈門市中醫院,婦科,主治中醫生。(不過看到有個別網友說她是西醫)
11、程紹魯,廈門市中醫院,針灸科,主治中醫生。
12、錢林超,廈門立和中醫,風濕、類風濕、痛風等。
13、張水生,廈門立和中醫,脾胃、腰椎頸椎疾病等。
14、王彥輝,盛國榮中醫診所,腫瘤術後調理。
15、周然宓,廈大中醫學院附屬中醫院,廈門立和中醫,針灸治療中風後遺症、痿症等神經系統病症。
16、康俊傑,廈門中醫院,肝病科。
17、陳三才,廈門市中醫,主治中醫生。
18、林建明,廈門立和中醫,糖尿病、高血壓、腫瘤等。
19、杜錦海,中醫院禾詳門診部,
20、盧太坤,中醫院禾詳門診部,前列腺疾病 男科專家
21、王宛成,中醫院禾詳門診部,廈門中醫醫院主任醫師,善長脾胃疾病治療,疑難雜症,老年病治療。
22、塗福音,中醫院禾詳門診部,華醫館坐診,胃腸類。
福建省廈門中醫醫院前院長,廈門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現任中國中醫內科學脾胃專業委員會委員,對脾胃學說有深入研究,擅長治各種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結腸炎、高膽固醇血症及神經性頭痛等疾病。研製「康胃沖劑」、「祛痛靈膠囊」等新葯。撰著有《臨證論醫集》、《塗乾照醫案選》兩部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除了在禾詳東的中醫院坐診還在華醫館,地址:廈門市湖濱南路59
『肆』 廈門中醫院咋樣
請問是為什麼住院,這樣比較好選,不過中醫院是不錯的。第一醫院也還行,但你是要看哪個科?第一醫院有一些科挺好,可有一些很差......我覺得第一醫院住院部偏一般吧,而且最近在建停車樓,空氣不好,而且比較吵。相比廈門有名的醫院(綜合的,不包括婦產科、軍隊醫院等),中醫院應該比較好吧。 希望對你和你朋友有幫助,謝謝。 這是網址:http://www.xmtcm.com/
還有一些資料:廈門中醫院
廈門中醫院(福建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福建中醫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正式成立於1956年11月,是全國首批示範性中醫醫院、福建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北京中醫葯大學廈門臨床醫學院,是一所集中醫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中醫醫院。
廈門中醫院現有職工1267名,其中主任、副主任醫師180多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名,碩士生導師16名,全國名老中醫4名。設有床位900張(其中總院址設600張床位,南區設300張床位)。醫院佔地面積7.25萬m2,建築面積9.6萬m2,年門診量百萬人次,年出院病人1.6萬人次,是目前福建省規模最大的綜合性中醫院。
廈門中醫院現有48個臨床、醫技科室,12個臨床教研室。綜合功能完善,中醫特色鮮明。擁有了一批中西醫結合、綜合實力較強的重點專科,形成了具有中醫特色的優勢學科群。廈門市四大醫學中心之一的肝病中心為國家級重點專科;脾胃專科的慢性胃炎是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專病;同時擁有兩個福建省重點專科――肛腸(痔瘡)病治療中心及糖尿病專科;還有中西醫結合兒科、中西醫結合膽胰專科、中西醫結合骨關節病專科是福建省重點專科建設單位。
廈門中醫院醫療設施先進,配置了螺旋CT、西門子800MAX光機、貝克曼自動生化分析儀、東芝無暗盒遙控X線機、電子腹腔鏡、核磁共振、DR等價值上億元的大型精密設備,擁有兩個達到部頒二級標準的PCR實驗室。 廈門中醫院搬遷後,原江頭分院成為肝病中心、肛腸病中心及骨關節病中心,設床位300張,加強了醫院重點專科的建設力度。
同時為方便老市區市民就診,醫院在舊市中心的禾祥東路設立「廈門市中醫院禾祥東門診部」,以老中醫專家為主,原離退休專家門診全部遷至禾祥東門診部。
為充分利用合理配置中醫葯資源,應用中醫葯技術和方法,不斷拓展中醫葯服務領域,增強中醫葯綜合服務能力,醫院依託社區衛生服務網路,設立了廈門市首家由三級醫院承辦的「興隆社區衛生服務站」,並與禾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江頭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湖裡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建立雙向轉診制度,做到「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充分發揮市中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功能,以比較低廉的費用,提供較優質的衛生服務,滿足社區居民基本醫療需求。 為弘揚祖國傳統醫學,拓展廈門市對海內外僑胞的服務與定位,推進閩西南醫療衛生中心的建設,在廈門市政府、廈門市衛生局、廈門市僑聯等相關單位的支持下,2004年3月底,經省衛生廳批准,廈門市中醫院加掛「廈門華僑醫院」的牌子。
廈門中醫院又與我國中醫葯界一流高等學府――北京中醫葯大學攜手,成立了「北京中醫葯大學廈門臨床醫學院」。北京中醫葯大學將在校的港澳台學生送往廈門完成部分基礎課和臨床課的學習,這就有利於充分發揮廈門對港、澳、台的交流優勢,有利於把祖國最優秀的中醫葯技術資源輻射到海峽對岸。 廈門中醫院借搬遷新址之際設立了「港澳僑台胞診療中心」,為港澳僑台胞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為了給廈門市貧困歸僑就醫提供經濟支持,在廈門市僑聯的倡議下,在廈門香港聯誼總會的大力支持下,醫院還設立了「廈門華僑醫院歸僑醫療救助基金」,接受海內外熱心於慈善事業的單位、團體及個人的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