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鼓浪嶼盧嘉錫是什麼人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可以學貨車 2025-01-06 04:23:05
天津武清有什麼醫院 2025-01-06 04:22:58

廈門鼓浪嶼盧嘉錫是什麼人

發布時間: 2025-01-04 02:16:01

① 廈門市有哪些名人 在世名人

廈門名人錄
2010-09-16 13:45:24
1、 北宋宰相—蘇頌(著名天文學家、葯物學家,先後任刑部尚書、吏部尚書,晚年入閣拜相),為官清廉,他創造的水運儀象台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鍾。

2、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學家。南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任同安主簿五年,並創辦了紫陽學院,從事教育工作。同安是朱子學說體系的開宗聖地。

3、 鄭成功(1624-1662)明末民族英雄。福建南安人,1646年起兵抗清,以廈門為主要根據地。1661年率軍渡海東征,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

4、 施琅,清初著名將領。原為鄭成功部將,後為清軍同安副將、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先後率師駐守同安,海澄,廈門,參與清軍對鄭軍的進攻和招撫。由於「施琅背鄭降清」,人們對他的認識存在分歧。統一台灣後,清廷內部對台灣地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施琅上疏力主留台衛台,功不可沒,清廷終於決定在台灣設府縣管理、屯兵戍守。

5、陳化成(1776-1842)近代民族英雄,福建同安人,官至江南水師提督。鴉片戰爭期間率部在吳淞口抗擊來犯的英國艦隊,因孤軍無援,壯烈犧牲。

6、 黃奕住(1868-1945)印尼著名華僑,曾為為印尼爪哇四大糖王之一,福建省南安縣金淘人。1919年4月5日,攜數千萬巨資回到祖國,定居鼓浪嶼,曾任廈門總商會會長,對廈門城市的發展和近代化有重要貢獻。

7、 陳嘉庚(1874-1961)著名愛國華僑領袖,廈門集美人,曾被毛澤東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早年僑居新加坡經營實業,後傾資創辦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抗戰時期任「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簡稱「南僑總會」)主席。1950年回國定居,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僑聯主席等職。

8、 馬約翰(1882-1966)當代中國「體育宗師」、清華大學的體育教授、柏林奧運會中國隊的領隊、中國體育事業的奠基人,福建廈門人。曾任第九屆遠東運動會中國代表團總教練、第十一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田徑隊總教練。解放後曾任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主席。

9、 林巧稚(1901-1983)當代婦產科專家、北京協和醫科大學教授,福建廈門人,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全國婦聯副主席等職,被稱譽為「萬嬰之母」。 10、 「世界最佳女指揮家」、廈門愛樂樂團總指揮、藝術總監——鄭小瑛 。

11、鋼琴演奏家殷承宗、周淑安、李嘉祿、洪昶、許斐星、許斐平。

② 盧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

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 排名 第167位。至2010年,按人口來排行,盧姓在中國大陸為第42位,在台灣地區為第39位。中國盧姓總人口約650萬,約占漢族人口的0.47%。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盧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歡!

盧姓姓氏源流
1、出自姜姓,為炎帝( 傳說 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領。因居於姜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四岳,他們與姬姓周族結成聯盟,最後終於打敗了商紂王,滅了商朝)神農氏之後裔。西周時,有炎帝的後裔姜姓,字子牙的,因輔佐周武王興周滅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於齊,有太公之稱,俗稱姜太公,名尚。

2、出自復姓改單姓盧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以盧蒲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傳自九合諸侯,一匡 天下 的那位齊桓公,到後來,紛紛改了單字的盧氏。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有代北(今內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復姓吐伏盧氏、伏盧氏、盧浦氏、莫蘆氏改為漢字單姓盧氏。

3、出自他姓賜盧氏。隋煬帝時,河間人章仇(復姓)太翼,善天文,賜姓盧氏。

4、出自他姓改盧姓。如范陽有雷氏,以盧氏為著,又以雷、盧音相近,所以在後周初改姓盧氏。還有,唐時,三原(今屬陝西)有閭氏,訛為盧氏。

5、古代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拓跋部有姓“莫蘆”的,後來改為姓“蘆”,再後來則去掉草字頭,歸於盧姓。又有少數民族姓“吐伏盧”、“豆盧”或“奚什盧”的,也改為姓盧。

6、春秋時代的廬子國,有人以“廬”為姓,後則改為盧。

得姓始祖

高傒(傒公)。傒公是呂尚的十一世裔孫,任齊國正卿,因屢建豐功,故受封於盧(盧以故城盧邑為中心。盧邑址在今山東省長清縣偏西南),其子孫遂以盧為姓。傒公“厚德載物”的品德普遍獲得人們的贊許,為史家所稱頌。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孫無知勾結邊將管至父和連稱,殺了齊襄公自立為君。此行為引起齊國臣民的不滿,便求助於國舅高傒,高傒接受了群臣的要求,邀請管、連二人來家赴宴,二人於席間被預伏甲兵斬殺,然後高傒迎立姜小白回來繼位,就是後來成為春秋霸主的齊桓公。齊桓公在登位(公元前685年)之初,為了表彰傒公在內政外交兩方面對齊國做出的卓越貢獻,把盧邑(故址在今山東省長清縣)封給傒公,其子孫以邑為姓。傒公便成為盧姓的得姓始祖。
盧姓遷徙分布
盧氏的發源地有多處,而以地為氏立姓最早的是在今天的山東省長清縣的西南地。秦時,齊國的盧邑也很出名。自田氏代齊,盧氏便散居燕秦之間,其後盧姓主要在河北省境涿郡(治今北京西南)一帶繁衍,其中以涿郡的范陽最為旺盛。至漢時,又有盧綰,原從山東遷入江蘇豐縣,其後裔世居涿郡。同時,有盧氏已遷至寧夏固原與甘肅平涼間地。此外,戰國後期,盧蒲氏改為單姓盧氏後,繁衍於今河北大興縣一帶,以後屬涿郡。至 三國 魏時,涿郡改為范陽郡,盧氏便以范陽稱,俗稱范陽盧氏。之後,范陽盧氏歷代顯赫,一舉成為四海大姓之一,世稱崔盧王?quot;,其社會地位高於皇族。魏晉南北朝之際,盧姓開始大舉南遷。西晉末年因永嘉之亂,盧氏大族有隨晉室南遷;又有一支盧氏遷居東北,後成為遼西盧氏大族。唐代,盧姓在北方的繁衍區域更廣,其中以河南繁衍最為著稱,南遷主要繁衍於江西、江蘇、四川、福建等地。盧姓於唐末入閩,宋時入粵。元明清之際,盧姓遍及全國大部分地區。但盧姓仍以居北方居多,故歷代盧姓名人也多出自北方,尤以河北最為突出。可見, 歷史 上盧氏是我國一個比較典型的北方大姓
盧姓歷史名人
盧芳:東漢曾被封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稱為武帝曾孫劉文伯,聯合三水地區羌、胡貴族起兵,後被匈奴單於立為帝。公元40年投降東漢,被封為代王。盧芳是盧氏唯一稱帝的人。

盧植:今河北省涿州人,東漢官吏、學者,通古今學,剛毅有大節,常懷濟世志,董卓專權用事,議謀廢立,眾皆唯唯,植獨抗論。

盧循:范陽涿縣(今屬河北)人,東晉大將,為士族出身。

盧辯:范陽涿縣(今屬河北)人,南北朝時北周大將,北周世宗死時,官至大將軍。

盧群:范陽(今北京市)人,唐代兵部郎中,以勁正聞,官至鄭滑節度使,盧群為范陽名門望族之一。

盧綸: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人,唐代詩人,所作詩歌多送別酬答之作,少數反映邊塞軍士生活,為“大歷十才子”之一,遺有《盧綸集》。

盧鏜:明朝大將。在浙東參與水陸十餘戰,斬敵千餘,成為抗倭名將,名僅次於戚繼光、俞大猷。

盧摯:元代文學家。詩文與劉因、姚遂齊名,世稱“劉盧”、“姚盧”。

盧仝:范陽人,苦讀書,不願出仕,其詩多反映民間疾苦,好 飲茶 ,為茶歌。

盧鴻:河北省涿州人,唐朝畫家,博學,嵩山隱士,拒絕出仕,工籀書,擅山水樹石。

盧摯:河北省涿州人,元代文學家,詩文與劉因,姚遂齊名,世稱“劉盧”、“姚盧”,官至翰林學士承旨。

盧坤:河北省涿縣人,清代著名的 政治 家,在道光初年歷任湖廣總督、兩廣總督等要職,1834年,英軍兵艦侵入虎門,被其驅逐。

盧思道:隋代散騎侍郎,隋文帝駕崩,寫輓歌八首,時稱“八米盧郎”。

盧照鄰:幽州范陽人,唐朝詩人。被譽為“初唐四傑”之一,所作詩多憂苦憤激之詞,以《長安古意》最為有名。

盧祖皋:浙江省永嘉人,宋代詩人,慶元進士,工樂府,詞風樸素,意境清遠,有《蒲江集》。

盧象升:江蘇省宜興人,明代抗清名將,清兵三路南下,他孤軍奮戰,戰死沙場。

盧文紹: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呂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種,糾正錯誤多處。著有《群書拾補》。

盧賢拔:曾被太平天國封為丞相、鎮國侯。太平天國早期文獻、奏章制度多由他撰定草創;歷任北洋軍師長。

盧戇章:原名擔,字雪樵,感化里古嶼保古庄村人。縣考名列前茅,府試卻落第,從此不人科場。當時,“歐化東漸”,盧戇章參與基督教活動,受西方 文化 影響尤深。這使他與科舉制度進一步決裂。他說“求學期於濟世,尋章摘句胡為哉?”同治十三年(1874年),盧戇章往新加坡半工半讀,專攻英文。光緒四年(1878年)回到廈門,住在鼓浪嶼日光岩下,應英國傳教士馬約翰的聘請,助譯《英華字典》。由於他兼通 英語 華語,所以中外人士都奉他為師。

盧永祥:原名盧振河,字子嘉。濟陽人。皖系軍閥。幼時家貧,1890年投軍。1895年考入北洋武備學堂, 畢業 後任淮軍隊官,後任武衛右軍管帶、山東武衛右軍先鋒隊右營幫帶、北洋二十鎮協統。因鎮壓灤州起義軍有功,先後加記名總兵、提督、副都統軍銜。歷任陸軍第六鎮第十一協統領、第三鎮第五協統領。中華民國成立後,任陸軍第十師師長,淞滬護軍副使和護軍使,會辦江蘇軍務,浙江督軍等職。袁世凱稱帝後,封一等男爵,袁死後歸入皖系。1924年與江蘇督軍齊燮元因爭奪上海,發生“江浙戰爭”,任浙滬聯軍總司令。兵敗後逃往日本。段祺瑞當政後被任命為江蘇宣撫使。曾出資為家鄉建小學、印縣志等。1933年病死於天津。

盧嘉錫:福建省廈門市人,著名的科學家。他在結晶、新材料的研究中,始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盧嘉錫不到40歲就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學部委員。1981年榮任中國科學院院長。

猜你喜歡:

1. 劉氏男孩雞年取名的方法

2. 笑傲江湖盧鑫玉浩的師傅是誰

3. 廣西有哪些水果

4. 盧姓寶寶取名的方法

5. 盧姓女孩起名字的方法

③ 盧姓的起源

一、姓名源流
盧(Lú)姓源出有六:
1、出自姜姓,為炎帝神農氏之後裔,齊太公後裔孫高傒而來,以邑為姓。據《元和姓纂》所載:「姜氏,齊太公之後,至文公子高,高之孫高傒(人稱傒公),食采於盧,今盧縣也,因姓盧氏……」。西周時炎帝後裔姜尚,字子牙,因輔佐周武王興周滅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於齊,有太公之稱。春秋時代,齊太公的後裔高傒食采於盧,「因邑為姓」,故其後裔姓盧也。此居盧姓主要來源之首位。
2、出自復姓改單姓為盧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代,齊桓公之後,有一支取盧蒲氏,後來改成姓盧;又據《魏書·氏族志》所載,北魏孝文帝改鮮卑復姓吐伏盧氏、伏盧氏、盧浦氏、莫盧氏為盧姓。是為河南洛陽盧姓。還有一支取「葛盧」為姓的,後來也改姓為盧。
3、古代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拓跋部有姓「莫蘆」的,後來改為姓「蘆」,再後來則去掉草字頭,歸於盧姓。又有少數民族姓「吐伏盧」、「豆盧」或「奚什盧」的,也改為姓盧。
4、出自他姓賜盧氏。據《隋書·盧太翼傳》所載,隋煬帝賜河間人章仇(復姓)太翼姓盧,很有才華,備受隋煬帝看重,受賜姓「盧」,子孫也就隨之歸於盧姓。此支是為河間郡(治今河北獻縣東南)盧姓。
5、出自他姓改盧姓。如祖籍河北省范陽(後望於河南省光山)的雷姓人氏在北周之初改為盧姓;唐代有三原(後望於陝西省三原)的閭姓,經當朝皇帝特批,改姓為盧。
6、春秋時代的廬子國,有人以「廬」為姓,後則改為盧。
得姓始祖:高傒(傒公)。傒公是呂尚的十一世裔孫,任齊國正卿,因屢建豐功,故受封於盧(盧以故城盧邑為中心。盧邑址在今山東省長清縣偏西南),其子孫遂以盧為姓。傒公「厚德載物」的品德普遍獲得人們的贊許,為史家所稱頌。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孫無知勾結邊將管至父和連稱,殺了齊襄公自立為君。此行為引起齊國臣民的不滿,便求助於國舅高傒,高傒接受了群臣的要求,邀請管、連二人來家赴宴,二人於席間被預伏甲兵斬殺,然後高傒迎立姜小白回來繼位,就是後來成為春秋霸主的齊桓公。齊桓公在登位(公元前685年)之初,為了表彰傒公在內政外交兩方面對齊國做出的卓越貢獻,把盧邑(故址在今山東省長清縣)封給傒公,其子孫以邑為姓。傒公便成為盧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盧姓的發源地在今山東省長清的西南,春秋時在齊國繁衍,自「田氏代齊」後,盧姓便散居燕秦之間。秦時,有博士盧敖在涿郡定居,世稱涿郡盧氏。秦末,盧敖裔孫盧綰隨漢高祖起兵反秦,因功封燕王,封國在涿郡,後涿郡盧姓又稱范陽盧姓,為五大望族之一,歷漢魏南北朝隋唐千餘年而不衰。與此同時,有盧姓已遷至寧夏固原與甘肅平涼間地,以東漢王盧芳為始祖。而傳自齊桓公的那支復姓盧蒲,改盧姓後亦在涿郡繁衍。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導致盧姓大舉南遷,盧氏大族有隨晉室南遷於江浙一帶;又有一支盧姓北上遼沈,後發展成為遼西盧姓大族,此支盧姓,為後魏太保,錄尚書事盧魯元(昌黎徒河〔今遼寧省錦州〕之族所在)。唐代盧姓稱盛於黃河流域,唐憲宗時有盧姓入閩粵。據《始興范陽盧氏五修族譜》所載,遷居南京的范陽後裔盧富,率子孫遷江右虔化縣(今江西省寧都),曾孫盧光稠平黃巢起義有功而封開國侯,其次子的八世孫遷居福建蒲田、考滿。其支派有十七郎遷居廣東東莞,而在此以前,有奇女子盧眉娘已名聞粵鄉,據文獻,她是廣東省南海人,可見在唐代時,盧姓在北方已稱盛於黃河流域,其中以河南繁衍最為著名,南遷則主要繁衍於江西、江蘇、四川、福建、廣東一帶。元明清之際,盧姓已遍及全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盧姓人氏,作為中國的炎黃子孫,得姓較早,加之源於山東,後又沿著黃河,在河北、河南繁衍發展,現如今盧姓已遍布全國,尤以廣東、河北、廣西等省區多此姓,三省區盧姓約佔全國漢族盧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八。盧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十二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七。

三、歷史名人
盧 芳:東漢曾被封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稱為武帝曾孫劉文伯,聯合三水地區羌、胡貴族起兵,後被匈奴單於立為帝。公元40年投降東漢,被封為代王。盧芳是盧氏唯一稱帝的人。
盧 植:今河北省涿州人,東漢官吏、學者,通古今學,剛毅有大節,常懷濟世志,董卓專權用事,議謀廢立,眾皆唯唯,植獨抗論。
盧 循:范陽涿縣(今屬河北)人,東晉大將,為士族出身。
盧 辯:范陽涿縣(今屬河北)人,南北朝時北周大將,北周世宗死時,官至大將軍。
盧 群:范陽(今北京市)人,唐代兵部郎中,以勁正聞,官至鄭滑節度使,盧群為范陽名門望族之一。
盧 綸: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濟)人,唐代詩人,所作詩歌多送別酬答之作,少數反映邊塞軍士生活,為「大歷十才子」之一,遺有《盧綸集》。
盧 鏜:明朝大將。在浙東參與水陸十餘戰,斬敵千餘,成為抗倭名將,名僅次於戚繼光、俞大猷。
盧 摯:元代文學家。詩文與劉因、姚遂齊名,世稱「劉盧」、「姚盧」。
盧 仝:范陽人,苦讀書,不願出仕,其詩多反映民間疾苦,好飲茶,為茶歌。
盧 鴻:河北省涿州人,唐朝畫家,博學,嵩山隱士,拒絕出仕,工籀書,擅山水樹石。
盧 摯:河北省涿州人,元代文學家,詩文與劉因,姚遂齊名,世稱「劉盧」、「姚盧」,官至翰林學士承旨。
盧 坤:河北省涿縣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在道光初年歷任湖廣總督、兩廣總督等要職,1834年,英軍兵艦侵入虎門,被其驅逐。
盧思道:隋代散騎侍郎,隋文帝駕崩,寫輓歌八首,時稱「八米盧郎」。
盧照鄰:幽州范陽人,唐朝詩人。被譽為「初唐四傑」之一,所作詩多憂苦憤激之詞,以《長安古意》最為有名。
盧祖皋:浙江省永嘉人,宋代詩人,慶元進士,工樂府,詞風樸素,意境清遠,有《蒲江集》。
盧象升:江蘇省宜興人,明代抗清名將,清兵三路南下,他孤軍奮戰,戰死沙場。
盧文紹: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呂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種,糾正錯誤多處。著有《群書拾補》。
盧賢拔:曾被太平天國封為丞相、鎮國侯。太平天國早期文獻、奏章制度多由他撰定草創;歷任北洋軍師長。
盧戇章:原名擔,字雪樵,感化里古嶼保古庄村人。縣考名列前茅,府試卻落第,從此不人科場。當時,「歐化東漸」,盧戇章參與基督教活動,受西方文化影響尤深。這使他與科舉制度進一步決裂。他說「求學期於濟世,尋章摘句胡為哉?」同治十三年(1874年),盧戇章往新加坡半工半讀,專攻英文。光緒四年(1878年)回到廈門,住在鼓浪嶼日光岩下,應英國傳教士馬約翰的聘請,助譯《英華字典》。由於他兼通英語華語,所以中外人士都奉他為師。
盧永祥:原名盧振河,字子嘉。濟陽人。皖系軍閥。幼時家貧,1890年投軍。1895年考入北洋武備學堂,畢業後任淮軍隊官,後任武衛右軍管帶、山東武衛右軍先鋒隊右營幫帶、北洋二十鎮協統。因鎮壓灤州起義軍有功,先後加記名總兵、提督、副都統軍銜。歷任陸軍第六鎮第十一協統領、第三鎮第五協統領。中華民國成立後,任陸軍第十師師長,淞滬護軍副使和護軍使,會辦江蘇軍務,浙江督軍等職。袁世凱稱帝後,封一等男爵,袁死後歸入皖系。1924年與江蘇督軍齊燮元因爭奪上海,發生「江浙戰爭」,任浙滬聯軍總司令。兵敗後逃往日本。段祺瑞當政後被任命為江蘇宣撫使。曾出資為家鄉建小學、印縣志等。1933年病死於天津。
盧嘉錫:福建省廈門市人,著名的科學家。他在結晶、新材料的研究中,始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盧嘉錫不到40歲就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學部委員。1981年榮任中國科學院院長。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范陽郡:三國魏時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縣(今河北省涿縣)。西晉改為國,北魏復改為郡。古書《郡望百家姓》說:「盧氏望出范陽郡。」
河南郡:漢高帝時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河間郡:漢高帝始置郡,治所在樂城(今河北省獻縣東南)。
此外,還偶爾看到少數盧姓宗族用淮陽、弋陽、三原和頓兵等為郡望。
2、堂號
專經堂:東漢盧植,少年時和鄭玄一塊兒拜馬融為師。馬融在講壇上設絳紗帳,帳後設女樂,在帳前講書。盧植只專心聽講,幾年從沒看女樂一眼。盧姓後人即以專經堂為堂號。
講述堂:明代大理學家盧一誠,他著有《四書講述》,此書行世以來,影響很大。盧姓子弟以講述堂為堂號以紀念盧一誠。
考禮堂:北魏時代范陽人盧辯,年少時聰穎勤學,知識廣博,精通經書古籍,官至太學博士,著有註解大戴禮記等書。盧姓後人為紀念盧辯「考禮」的功績,以考禮堂為堂號。
得閑堂:緣起於盧孝標的《得閑堂集》。南宋,盧孝標為父守墓三年,事畢在山林中築室居住,一邊講學一邊著書立說。著有《玉溪文集》、《得閑堂集》等。
抱經堂:清代學者盧文弓召 ,取號抱經,把自己的書齋稱抱經堂,學術界稱他抱經先生。
顯承堂:福建省漳州市天寶鎮盧橋頭村的盧姓宗祠的堂號就是「顯承堂」。其意在於彰顯先祖盧如金將軍的功績,激勵後人繼承與發揚先祖的拼搏精神。
此外,盧姓的主要堂號還有:「范陽堂」、「君德堂」等。

============================================================

【盧姓宗祠通用對聯】

〖盧姓宗祠門楣題辭〗

四傑傳芳

「四傑傳芳」為盧、楊、王、駱四姓的共同門楣題辭。典故出自初唐四傑盧照鄰(河北涿州人,著名詩人)、楊炯(陝西華陰人,著名詩人)、王勃(山西河津人,青年作家)、駱賓王(浙江議烏人,文學家)四位初唐詩人。他們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滿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積著不甘居人下的雄傑之氣。,他們以才子齊名出現於文壇,提倡剛健骨氣。被稱為「初唐四傑」。「初唐四傑」在創作上的不同個性特點。其中,盧照鄰《長安古意》、駱賓王《帝京篇》長於歌行,楊炯《從軍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長於律詩。「四傑傳芳」盛贊初唐的這四位傑出人物,美名傳揚,留芳於世。

-----------------------------------------------------------------

〖盧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范陽名族;
涿郡高楣。
——佚名撰盧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兵部郎中盧群,字載初,范陽人。曹王皋節度江西,奏為判官。以勁正聞,入為侍御史、兵部郎中。官至鄭滑節度使,以剛強正直、識大體聞名。盧群為范陽名門望族之一。下聯典指清代涿州人盧坤,字靜之,號厚山,嘉慶年間進士,歷官陝西巡撫、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潛心研究經世之學。在兩廣任上時,英國侵略者律勞卑率艦侵入虎門,進而停沂黃埔,並多端要挾。他嚴加拒絕,又把英國艦艇驅逐出口,事後還加強海防。「高楣」,謂高官門第。

德為世表;
學乃儒宗。
——佚名撰盧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隋代涿縣人盧昌衡,字子均,博覽經史,善行草書。開皇初年任尚書禮部侍郎,文帝曾召集群臣自報功績,人們都競相爭功,只有盧昌衡一言不發。後出任徐州總管,以才能知名。吏部尚書蘇威對他考察後說:「德為世表(世人表率),行為士則(士人榜樣)。」官至太子左庶子。下聯典指東漢涿縣人盧植,字子干,曾跟馬融讀書,通古今之學。靈帝時歷任博士,九江、廬江太守,曾以北中郎將軍率軍鎮壓黃巾起義。後任尚書,因得罪董卓而罷職,隱居於上谷。著有《三禮解詁》等。曹操稱他「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儒家宗師)」。

綺羅香暖;
笙歌翠合。
——宋·盧祖皋撰盧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宋代詩人盧祖皋《南鄉子》詞句聯。

盛唐四傑;
大歷十才。
——佚名撰盧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盧照鄰,為「初唐四傑」之一。下聯典指唐·盧綸,工詩,「大歷十才子」之一。

-----------------------------------------------------------------

〖盧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列初唐四傑;
為大國十才。
——佚名撰盧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初詩人盧照鄰,字升之,號幽憂子,范陽人。曾任鄧王府典簽、新都尉,後為風痹症所困,相繼居太白山、具茨山、嵩山,投潁水而死。詩文與王勃、楊炯、駱賓王齊名,稱「初唐四傑」。下聯典指唐代詩人盧綸,字允言,河中蒲人。大歷年間由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官至檢校戶部郎中。工詩文,為「大歷十才子」之一。

露出寒山外;
人歸暮雪時。
——唐·盧綸撰盧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詩人盧綸《送李端》詩句聯。

廉母垂教箴;
眉娘擅神姑。
——佚名撰盧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人崔元暐母親盧氏,曾告誡兒子說:「你做官如果不清白,就就應該活在世上!」下聯典指唐代女工藝家盧眉娘,南海人,眉細如線而且長,人稱眉娘。擅長刺綉,工巧無比,能在一尺絹上綉《法華經》七卷,字還沒有米粒大,而點畫分明。更善作飛仙蓋,用一樓絲分成三段,染成五色,在手掌中結飛蓋五重,有十洲島、玉女台殿、麟鳳之像,外邊排列有執幢捧節童子千餘。順宗嘆其工,稱她為「神姑」。

姜水源流遠;
范陽世澤長。
——佚名撰盧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廣東省南雄市珠璣巷盧氏大宗祠聯。全聯典出盧姓的淵源和郡望。

-----------------------------------------------------------------

〖盧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廉母賢垂箴戒;
眉娘號稱神姑。
——佚名撰盧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崔元暐母盧氏,戒子為官清廉。下聯典指唐·盧眉娘工於絹綉,順宗謂之「神姑」。

-----------------------------------------------------------------

〖盧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文章出眾稱八米;
詩品過人列十才。
——佚名撰盧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隋代散騎侍郎盧思道,字子行,才學兼著。仁齊為散騎常侍,直中書省。文宣帝崩,令朝士各作輓歌,擇其善者用之。別人止得一、二首,惟思道獨八首,時稱「八米盧郎」。官至散騎侍郎卒。下聯典指唐代詩人盧綸,字允言,河中蒲(今江西永濟)人。官至檢校戶部郎中。所作詩歌多送別酬答之作。少數反映邊塞軍士生活,《塞下曲》很有名。為「大歷十才子」之一。有《盧綸集》。

茶曲馨香傳後世;
蒲江清遠度人間。
——佚名撰盧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詩人盧仝,自號玉川子,范陽人,年輕時家境貧困,刻苦讀書,曾隱居少室山,不願做官。他喜歡飲茶,曾作《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極力贊美茶的妙用。下聯典指南宋詞人盧祖皋,字申之,號蒲江,永嘉人,慶元年間進士,嘉定年間以軍器少監直北門。工樂府,格調清遠,著有《蒲江集》。

茶歌馨馥名傳世;
塞曲悠揚笛喚春。
——佚名撰盧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詩人盧仝,范陽人。自號玉川子。家貧,苦讀書,不願仕進。曾為《月蝕》詩,諷刺宦官專權。其詩多反映民間疾苦。好飲茶,為茶歌,句多奇警。下聯典指隋代散騎侍郎盧思道。

詩色鮮明塞下曲;
詞風樸素蒲江篇。
——佚名撰盧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詩人盧綸下聯典指宋代詩人盧祖皋,字申之,永嘉人,號蒲江。慶元進士。工樂府。詞風樸素,意度清遠。有《蒲江集》。

薄命詞追傷晚嫁;
催妝詩幸偶仙人。
——佚名撰盧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三國時魏國宮人盧女,善鼓琴,七歲入宮。魏明帝死後,盧女已中年,嫁尹更生為妻。南朝梁簡文帝作《妾薄命詞》,感傷盧女的晚嫁。下聯典指唐代元和年間狀元盧儲,未及第時,曾將詩文送尚書李翱,李翱長女無意中看到,對婢女說:「此人將來必中狀元。」李翱便招盧儲為婿。第二年,盧儲果然狀元及第,成婚之夜,作《催妝》詩:「昔年曾向玉京游,第一仙人許狀頭。今日已成秦晉約,早教鸞鳳下妝樓。」

竹杪飛亭枕石泉;
松壇香霧散茶煙。
——元·盧摯撰盧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元代詩人盧摯《游茅山》詩句聯。

自古幽燕無雙地:
天下范陽第一州。
——清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歷題盧姓的發祥地范陽郡

-----------------------------------------------------------------

〖盧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士林楷模,象賢子千;
詞韻風雅,嘆美照鄰。
——佚名撰盧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兵部郎中盧群事典。下聯典指唐代詩人盧照鄰,字升之,幽州范陽(今北京市)人。任新都縣尉時,因染瘋痹辭官,自號幽憂子。其詩多憂苦憤激之作,以《長安古意》最為有名。被譽為「唐初四傑」之一。終因不堪病痛折磨,投穎水而死。

錦標狀元,吟詠獨別;
白衣卿相,風度自閑。
——佚名撰盧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狀元盧肇,字子發,宜春人。會是中,與黃頗同舉,郡牧獨錢頗。明年,肇以狀元及第歸,郡牧迎接,因觀競渡,肇賦詩雲:「向道是龍人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下聯典指唐代開元魏州刺史盧暉的事典。

盧王威靈日朝日頭;
廟前溪水長漲長流。
——佚名撰江西省萍鄉市蘆溪區麻田村盧氏泰公祠盧王廟聯(1)
江西省萍鄉市蘆溪區麻田村盧氏開基始祖宗泰公,自唐代晚期遷居江西虔州虔化縣,至今已一千多年。孫枝藩衍,瓜佚綿綿;方今贛、閩、粵、桂、湘、蜀諸省及台、港、澳及海外之盧氏宗親,多為其裔孫。宗泰公為唐兵部尚書,授贈同平章總諸軍事。五代時公之玄孫光稠公者,經梁太祖褒封為五嶺開通使,進封為開國候,追封忠惠廣利王。

昔日扶助,後唐主四方平靜;
今日韶水,佑黎民百姓安寧。
——佚名撰江西省萍鄉市蘆溪區麻田村盧氏泰公祠盧王廟聯(2)

德貫日月,麻田黎民齊感德;
恩施宇宙,韶溪百姓皆沾恩。
——佚名撰江西省萍鄉市蘆溪區麻田村盧氏泰公祠盧王廟聯(3)

來來往往,賴盧王川流不息;
古古今今,敬神像求之則靈。
——佚名撰江西省萍鄉市蘆溪區麻田村盧氏泰公祠盧王廟聯(4)

④ 廈門近代的名人事跡3條 要有事跡

黃漢梁(1892年-?)是一名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福建思明人。
黃漢梁自清華學校畢業後,1911年作為第三批庚子賠款留美生前往美國,先後就讀於密歇根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獲哥大哲學博士學位後於1918年返國,曾任和豐銀行香港分行行長。1930年,任國民政府鐵道部顧問、整理招商局委員會委員。同年起,出任鐵道部常務次長、英國庚子賠款委員會委員。1931年12月至1932年1月還曾署理財政部部長。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又名麗咪[2],福建省同安縣鼓浪嶼(今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人,中國婦科、產科醫生和醫學科學家。她是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位中國籍婦產科主任及首屆中國科學院唯一的女學部委員。林巧稚一生親自接生了5萬多嬰兒,在胎兒宮內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婦科腫瘤、新生兒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貢獻,是中國現代婦產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蘇錫文(1889年-1945年),曾用名松治、有詳,福建廈門人,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蘇錫文曾擔任過福建省財政局長、廣東大元帥府財政署長兼民政司長等職務。其後離開中國國民黨,赴上海持志大學任教。抗日戰爭期間,於1937年12月5日任日本扶植下的上海市大道政府市長。翌年4月28日,又改任上海市政公署督辦。同年10月16日,任上海特別市政府秘書長。1940年傅筱庵被刺身亡後,曾短暫代理市長一職。1945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