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廈門蓮坂用地編號
361008。
蓮坂新村是位於廈門市思明區蓮景路,蓮景一里的住宅小區。所屬區域。思明富山小區地址。思明思明區蓮景路,蓮景一里。蓮坂外圖書城站-公交車站公交車。17路。509路。512路幼兒園。思明聯合幼兒園湖明園中小學。湖明小學,檳榔中學商場。華聯,友誼商場郵局。國貿大廈郵電支局銀行。農行,工行,建行,興業其他。大洲菜市場。
2. 蓮前街道歷史沿革
蓮前街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7年,它的設立標志著這個區域的正式誕生。在1997年的統計數據中,蓮前街道的總面積達到了24平方千米,而人口數量則達到了3.4萬人。當時,它管轄著一系列社區,包括蓮坂、龍山橋、玉荷里、映碧里、盈翠里、觀遠里、玉亭里、和光里、蓉芳、菡香、香秀里、流芳里等12個居委會,以及何厝、前埔、西林、洪文這四個較為偏遠的村委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2004年,蓮前街道的行政區劃有所調整,原有的社區數量增加到了18個,這反映了其在城市化進程中的不斷發展和變遷。這些社區的發展不僅承載了居民的生活,也見證了蓮前街道從設立到成熟的歷程。
(2)廈門蓮坂98年屬於哪個街道擴展閱讀
蓮前街道位於廈門半島東部,洪濟山北麓,東與小金門島隔海相望。面積22.3平方千米,戶籍人口60776人(2004年)。轄龍山橋、金雞亭、蓮怡、蓮順、蓮雲、蓮薇、前埔北、蓮豐、僑福、瑞景、蓮翔、何厝、前埔、洪文、西林、塔埔、嶺兜、前埔南、蓮成19個社區。境內廈禾路、蓮前大道、金尚路和環島路構成發達的交通網路。有廈門八大景中的「洞頂雲天」、「金雞曉唱」。
3.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嘉蓮街道下轄村委會有哪些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嘉蓮街道下轄村委會包括盈翠社區居委會、蓮花北社區居委會、蓮坂社區居委會、蓮西社區居委會、蓮興社區居委會、蓮花五村社區居委會、長青社區居委會、松柏社區居委會、蓮秀社區居委會、華福社區居委會、龍山社區居委會。
4. 集美區的建制沿革
集美區歷史上分屬同安縣西境和海澄縣(今龍海市)三都。
1950年 實行以區轄鄉,為海澄縣第四區,區公所轄2個鄉。
1955年 第四區改名海滄區,轄境不變。
1956年07月 海滄區並鄉,設海滄、囷瑤、錦里、石塘、新垵等5鄉。
1958年04月 撤區並鄉,設海滄鄉和新垵鄉2個鄉。
1953年11月 原屬同安縣的集美鄉劃歸廈門市,建制改為鎮。
1957年05月 同安縣又劃出灌口區1個鎮、12個鄉歸廈門市。廈門市人民政府將灌口區、集美鎮和廈門島內的禾山區合並,成立郊區,政區面積443.41平方公里。
1958年08月 原屬海澄縣(今龍海市)的海滄和新垵兩個鄉劃歸廈門市郊區,郊區面積擴大為513.75平方公里。
1964年04月 設杏林鎮,連同杏林公社劃歸郊區管轄。此時,郊區轄集美、杏林2個鎮和前線(禾山)、灌口、杏林、東孚、海滄、後溪6個公社。
1978年09月01日 杏林鎮和杏林公社從郊區劃出,建立杏林區。郊區轄1個鎮5個公社。
1984年10月 郊區各人民公社先後改為鄉、鎮,大隊改為行政村,設村民委員會。
1986年03月30日 禾山鄉的呂厝、蓮坂2個村改隸開元區。
1987年8月,從廈門市郊區劃出禾山鄉,更名為集美區。
1991年 東孚、後溪2個鄉改為鎮建制。集美鎮撤銷原第一、二、三居委會,設11個居委會。
1995年 全區面積358.36平方公里,轄5個鎮、17個居委會、56個村委會。
1997年 面積227平方千米,人口9萬,轄3鎮,區政府駐集美鎮。
2000年初,集美區轄3個鎮。2000年末,撤銷集美鎮,設立集美街道辦事處;從後溪鎮劃出滸井、孫厝、葉厝、鳳林美4個居委會和東安、兌山2個村,設立僑英街道辦事處。集美區轄2街道2鎮:集美街道、僑英街道、灌口鎮、後溪鎮。
2003年04月26日國務院批准:將廈門市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廈門市集美區管轄。集美區轄3個街道、3個鎮:集美街道、僑英街道、杏林街道、灌口鎮、後溪鎮、杏林鎮。 。
2004年09月2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閩政文[2004]291號)批復同意廈門市集美區撤銷杏林鎮設立杏濱街道辦事處並調整杏林、杏濱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劃:
(1)撤銷杏林鎮,設立杏濱街道辦事處。
(2)設立杏濱街道辦事處後從杏林街道辦事處劃出日升、三秀、杏堤3個社區歸杏濱街道辦事處管轄,從杏濱街道辦事處劃出西亭、內林、杏林、高浦4個行政村歸杏林街道辦事處管轄。
(3)行政區劃調整後,杏林街道辦事處轄寧寶、紡織、曾營3個社區和西亭、內林、杏林、高浦4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杏林南路33號。杏濱街道辦事處轄日升、三秀、杏堤3個社區和錦園、前場、西濱、馬鑾4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杏林南路12號。 集美區轄2鎮4街,即灌口鎮、後溪鎮、集美街道、杏林街道、僑英街道、杏濱街道,共30個行政村、22個社區。
5. 廈門思明區、湖裡區有社區有多少
思明區
下轄
鼓浪嶼
、
鷺江
、
中華
、
廈港
、
開元
、
篔簹
、
梧村
、
嘉蓮
、蓮前、濱海10
個街道辦事處,設有96個
社區
居委會。
鼓浪嶼街道下轄龍頭、內厝2個社區
鷺江街道下轄營平、
大同
、
鷺江道
、廈禾、雙
蓮池
、小學、禾祥西7個社區
中華街道下轄仁安、鎮海、思南、定安、文安、
中山
6個社區
廈港街道下轄
鴻山
、蜂巢山、
福海
、下澳、巡司頂、
沙坡尾
、南華7個社區
開元街道下轄深田、
溪岸
、美仁、西邊、後江、
湖濱
、
陽台山
、美湖、希望、
虎溪
、
坑內
、
天湖
12個社區
篔簹街道下轄西郭、四里、檳榔、湖光、一里、振興、
蓮岳
、
岳陽
、嶼後西、育秀、仙閣、
金橋
、嶼後、官任、
仙岳
15個社區
梧村街道下轄梧村、文灶、
金榜山
、濱中、雙涵、
浦南
、萬壽北、金祥、文屏、東坪、溪東11個社區
嘉蓮街道下轄盈翠、蓮花北、蓮坂、蓮西、蓮興、蓮花
五村
、長青、松柏、蓮秀、華福、
龍山
11個社區
蓮前街道下轄
前埔
、前埔南、前埔北、蓮成、何厝、
塔埔
、嶺兜、前埔、
洪文
、
西林
、僑福、蓮薇、蓮翔、蓮豐、
瑞景
、蓮順、
蓮雲
、金雞亭、蓮怡、龍山橋20個社區
濱海街道下轄演武、
白城
、上李、曾厝、黃厝5個社區
湖裡區下轄湖裡、殿前、
禾山
、
江頭
、
金山
5個街道辦事處,設有48個社區居委會。
湖裡街道下轄湖裡、
村裡
、徐厝、濠頭、東渡、塘邊、後浦、
金鼎
、
南山
、康樂、康暉、怡景、和通、
新港
,東榮、康泰、
海天
、
興華
18個社區
殿前街道下轄
高殿
、馬壠、興隆、北站、
長樂
、神山6個社區
禾山街道下轄
鍾宅
、嶺下、坂尚、枋湖、圍里、禾欣6個社區
江頭街道下轄後埔、蔡塘、江村、江頭、金尚、園山、呂厝、呂嶺、祥店9個社區
金山街道下轄金山、
後坑
、金湖、
湖邊
、高林、
金林
、五通、金安、
金海
9個社區
6. 廈門發展歷史
看下廈門島的歷史沿革跟島內的發展你就懂了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廈門島設嘉禾里,隸屬泉州南安縣。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防禦倭寇,移泉州永寧衛中、左二所於廈門島,兵額1204名,兵船20艘。廈門故稱中左所。
其餘不多述,總之清代以前的廈門島一直都屬於泉州府轄區。
泉州與廈門一府雙中心時期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泉州人鄭成功在中左所置吏、戶、禮、兵、刑、工等六官,分理軍政各事。三月鄭成功改中左所為思明州。
順治十四年(1657年)六月台灣荷蘭殖民者派何斌來思明州請求通商,鄭成功以荷蘭當局每年輸餉5000兩、箭坯10萬枝、硫磺千擔為條件許之。之後鄭經又於康熙二年(1663年)將州改制為縣,設縣署,有知縣等職。是為「思明縣」之名首次出現。康熙十九年二月,泉州人萬正色帶領清軍大舉進攻金廈,鄭經逃往台灣,廈門被清兵佔領。由此,結束了30年之久的鄭氏政權,廈門歸屬清政府統治,並取消思明縣,恢復廈門稱謂,仍歸同安縣管轄,復稱嘉禾里。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水師提督泉州人施琅率師東征台灣,同月攻佔澎湖,鄭克塽降。收復台灣後,在台改承天府為台灣府,屬福建省;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另行建省,才與福建分治。
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移府廈門的首任提督,(康熙元年清廷批准福建專設水師提督,駐海澄,首任提督為施琅)
施琅在廈門城內建提督署,又奏准開放海禁,並在廈門設立海關(清泉州府有海關關所十所,分布於泉州沿海各縣)。自此清政府把廈門作為與台灣聯系的樞紐。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廷設立台灣廈門兵備道,統一管理廈門與台灣軍政要務。清政府開放海禁,在廈門設閩海關,凡商船越省及往外洋貿易者,皆由海關辦理,由此開放廈門與台灣鹿耳門為規定的負責運送士兵,軍資與貿易的唯一單口港,但商民經常無視這一指定航線,"其貪時之迅速者,俱從各處直走外洋,不由廈門出入」,後大勢所趨又開放石獅蚶江等港與台灣對渡(八月,施琅在泉州人萬正色題請未准後再次上書康熙帝請封媽祖。康熙恩准敕封媽祖為天後,次年欽差禮部郎中雅虎等齎御書香帛到泉州廟及湄洲祖廟致祭。)。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泉州府海防同知從泉州改駐廈門(稱為泉州府廈門海防分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蘇祿國(今菲律賓)派泉州籍華僑龔廷彩為正使,率領官員12人,華僑舵工,水手31人,前來中國朝貢,於7月25日抵達泉州灣的日湖港(今蚶江的石湖港)。
雍正五年(1727年),取消台廈兵備道,而將原設泉州的興泉兵備道衙門移駐廈門。朝廷命令解除「南洋禁航令」,但仍禁止華僑出入國。
雍正十二年(1734 年),增劃永春直隸州歸興泉道,並改稱分守巡海興泉永兵備道。屬於監察區級別。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加兵備銜,稱福建分巡興泉永海防兵備道,共管轄二府一州。其職能為管理海口,稽查商役、洋船、驛務,監發兵餉、監造戰船等。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開放晉江蚶江港(今石獅)與台灣鹿港對渡貿易。設海防通判駐蚶江。泉州附屬各港口航行於台灣的船舶均要到蚶江關口掛驗,方准出海。清乾隆五十七年又准許蚶江與台灣八里岔對渡。蚶江港興盛時期,每日有300餘艘船舶進出港口。嘉慶十年(1805年)蚶江海防通判鄭鍷建造蚶江海防官署。 《台灣史》(台北版)載:道光四年(1824年)台灣又開放海豐與蚶江通航。稱為「泉州總口」的蚶江,成為大陸與台灣通商貿易的中心碼頭。清政府在蚶江設立泉州蚶江海防官署(屬正五品衙門),下設海關、厘金(稅務)、營盤、海陸訊,統管泉州一府五縣(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的對台貿易達110年之久。
廈門獨立出泉州府時期
直至鴉片戰爭後廈門開放為通商口岸,租界,成為閩南對外中心。這段特殊時期不屬於泉州府管轄范圍,在這之前廈門島都是屬於泉州府的一部分。
動盪的民國時期廈門島正式獨立出泉州。
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後時局穩定,廈門設立特區,泉廈分治成為定局。
自廈門島建制開始直至清代之前都一直屬於泉州管轄范圍,泉州府的廈門島自清代開始發展,成為泉州以外的另一個中心其實是泉州人一手推出的,明末鄭成功開始,到清初的施琅都是主導廈門島地位的直接推手,奠定了廈門的地位。近代廈門剛獨立出"泉州府「的發展也是一樣,1933年初廈門市政籌備處成立,並改為思明市政籌備處,由泉州晉江人許友超任處長,許友超在《思明市政籌備處匯刊》說:「思明為閩南要埠,政務煩劇,治理實難。......」申請設市。1933年12月1日廈門市政府成立,廈門獨立設市始於此,泉州晉江人許友超成為廈門歷史上的首任市長。新中國建國後廈門首任市長是泉州永春人梁靈光。從官方到民間泉州對廈門的推動可謂"名正言順「,清末民國時期最初廈門島獨立出泉州的近現代發展中,泉州民間對廈門的推動:如最早開發了大半個廈門島的泉州人黃奕住、李清泉、黃仲訓等等他們開發了大半個鼓浪嶼的別墅,開發了廈門最早的商業區中山路一帶的商住樓,廈門最初的水電、馬路、電話通訊等等基礎設施建設都與他們有關,清末至民國鼓浪嶼上的富商別墅最多數的是泉州人在住,(即使是廈門本土最著名的陳嘉庚在捐建廈門教育方面也沒少得到他女婿泉州人李光前的大力幫助,特別是在1934年陳嘉庚的企業破產後在財力不足的情況下)。到了現在自不用再說了,看看廈門十大富豪大多是哪裡的就知道了,大多是泉州人;廈門其實就是靠泉州府的人自己推動發展起來的,這股力量貫穿了整個廈門島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