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廈門中山路步行街美食攻略
在廈門中山路盧興傑有不少值得打卡的地方,也有不少美食小吃匯集,到廈門也來嘗一嘗廈門的特色小吃,中山路步行街的美食分布在中山路步行街區、輪渡—台灣小吃街區、廈禾路區和中山公園區中。
1、中山路步行街區
①必勝客(海濱餐廳)
地址:思明區鷺江道52號海濱大廈24樓。
推薦理由:
必勝客哪裡都能吃,但是並不是哪裡都有24層的360度海景。之所以推薦這里是因為環境和位置太好了,可以遠眺鼓浪嶼。
人均消費:50-100元
另:土豪還可以去鷺江賓館吃飯。
②黃則和花生湯(中山路總店)
推薦理由:這里算是廈門小吃必去的店面了。除了花生湯還有其他的吃的,不過以花生湯最為有名。在廈門開有很多分店,這一家是總店。一般人比較多。
人均消費:20元左右。
③大中沙茶麵
地址:中山路49號
人均消費:15-20元。
推薦理由:酒好不怕巷子深,大概說的就是這種店。這家店在一條巷子里,挺不好找的,想吃的童鞋要費一番功夫。店面很不起眼,但是是老字型大小,沙茶麵味道也排廈門沙茶麵前三。
④阿卿春卷湯圓
地址:廈門市思明區中山路和局口街交叉口
人均消費:5-10元。
推薦理由:超級不起眼的一家小店。推薦這家店倒不是這家的口味有多麼贊,不過是因為廈門春卷是廈門特色小吃而已。這家的春卷在廈門算是比較有名的。大概就是一個嘗鮮。早餐可以考慮他家的春卷+八婆婆燒仙草+黃則和花生湯。
⑤八婆婆燒仙草
地址:廈門思明區與中山路交叉的太平路22號
人均消費:10元左右。
推薦理由:跟黃則和花生湯一樣,有很多分店,屬於廈門小吃必吃清單。
⑥大香佳薑母鴨
地址:與中山路交叉的思明南路118號(老虎城購物中心東大門)人均消費:30元左右。
推薦理由:廈門排名前三的薑母鴨。
⑦蓮歡海蠣煎
地址:廈門思明區中山路局口街局口橫巷33號之二(近思明南路)。
人均消費:10-15元。
推薦理由:廈門海蠣煎到處都有,中山路不可錯過這一家。當然這家店的難找程度也不亞於大中沙茶麵,又是一家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典範。店面也很不起眼,然而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小店,撐起了廈門的」味道「。
⑧緣盛意小籠湯包
地址:思明東路6號116單元(近思明電影院)
人均消費:15元左右。
推薦理由:蜂巢路有一家,這家是後來搬到這里的。位置距離中山路有點遠了,可以團購,東西倒是不貴。他家的小籠湯包在廈門也算老字型大小,比較出名。
⑨1980燒肉粽
地址:位置在中山路的盡頭了,靠近工人文化宮舊址。
人均消費15-20元。
推薦理由:他家的燒肉粽很出名,去的人也很多。基本上也算是必去的幾家店之一。
2、輪渡—台灣小吃街區
①小眼鏡大排檔(海景店)
廈門排名前三的大排檔了,很實惠,分店也很多。明碼標價做得很好,算是廈門口碑最好的大排檔了。店面很大,位置也好,所以要吃的話最好提前去,會排隊。一般吃海鮮很多人都會選擇他們家。
人均消費:50-100元。
②台灣小吃街區
蝦扯蛋、大腸包小腸、雞排等。口碑一般化。另外八婆婆燒仙草裡面也有分店。
人均消費:10-30元。
③新廈蝦面(人和路店)
口碑很不錯的一家店,不幸的是位置也在深巷裡。
地址為:人和路51號之10店。
人均消費10-15元。
④聰輝同安封肉
口碑不錯,價格很實惠的店面,裡面廈門各種小吃都有。當然要吃的話少不了同安封肉。位置在思明區大元路24號(阿吉仔餡餅店旁)人均消費:15-30元。
3、廈禾路區
①浮嶼大同鴨肉粥
廈門特色小吃,老字型大小,配著油條吃。只此一家,別無分店。鴨肉粥選這里不會有錯。
位於:思明區廈禾路174號(大同小學對面)
人均消費:15-20元。
②明月蝦面
在浮嶼大同鴨肉粥旁邊,他家的蝦仁叉燒肉炒飯也很不錯。廈門蝦面也是排名前三。
人均消費:15-25元。
③勞松扁食
所謂扁食,就是以前挑著扁擔賣的食物。這一家的扁食和拌面是特色。價格不貴,適合早餐。位置也靠近大同小學,跟上面兩家店隔得不遠。
人均:7-15元。
④壹號海鮮大排檔
又一家不宰客著稱的大排檔,味道很好,晚上生意很火爆。吃海鮮推薦的店面。價位比小眼鏡稍微貴一些,但是勝在味道。香辣蟹、鮑魚很不錯。位置在思明區思明北路第四市場1-3號店面(思北路口特香包,廈門眼科中心旁,近開元路)人均消費:100元左右。
4、中山公園區
①四里沙茶麵
地址:廈禾路
不過由於距離中山公園比較近,就分在這里了。廈門很出名的沙茶麵之一。老字型大小了,冬粉鴨和炸五香也不錯。被很多人譽為是口味最正宗的沙茶麵。
②金寶油蔥粿
地址:斗西路brt站橋下
很值得一嘗的小吃,很有特色。
人均消費:10-15元
③吳再添小吃店(近白鷺洲公園)
地址:思明區禾祥西路美湖路25號之7號。
一家老字型大小,裡面吃的種類很多,特別強調裡面的芋包。姑且列為廈門芋包之二吧,第一尚未發現。
人均消費:10-15元
④天河西門土筍凍
地址:在思明口腔醫院那邊,靠近中山公園西門,這家的土筍凍稱得上是廈門之首了,一家老店,很多攻略、游記中都會提及。不過現在價格貴了,要20塊錢。
推薦理由:土筍凍主原料是一種蠕蟲,經過熬煮,蟲體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塊狀,其肉清,味美甘鮮。配上好醬油、永春陳醋、蒜蓉。
人均消費:20元。
⑤阿牛章魚
地址:這家店在國貿鳳凰園附近,
推薦理由:以章魚和「廁所美食」聞名(因為在某個公廁旁邊)。之所以推薦這家店是因為白灼章魚這道菜。
人均消費:50-100元
⑥小眼鏡大排檔(萬佳東方店)
地址:思明區虎園路1號(近萬佳東方酒店)
上面已經介紹過了,以吃海鮮為主。這家分店靠近萬石植物園。
人均消費:50-100元
㈡ 廈這個字除了組詞「廈門」念XIA還什麼時候念XIA
廈 #shà
【釋義】大樓;大房子:高樓大廈。
===================關於這個字的更多的信息=================
廈 <名> sha
(廈俗作廈。古通作夏。形聲。從廣,夏聲。廣表示房屋。「夏」古有「大」的意思。見《爾雅·釋詁》。本義:大屋子)
同本義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又如:廈子(小廂房;小屋);廈處(住所)
門廡;廊屋;披屋
廈 <形>
大
廈屋一揆,華屏齊榮。――晉·左思《魏都賦》
又如:廈屋(高大的屋)
廈 <名> xia
形聲。從廠,夏聲。廠山厓石穴。本義:大屋) 廈門的簡稱
廈(廈)xià
⒈廈門市,在福建省。
廈(廈)shà
⒈大房子:大~。廣~。
㈢ 關於廈門的結婚風俗
俗話雖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但在閩南地區,無論相隔多少里的村子,都還一直延續著我國幾千年來的文化風俗,相信這些好的文化傳統一定是會被人們繼承下去的。
那麼在閩南農村的結婚風俗中,都是有什麼講究的呢?閩南地區的文化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在閩南地區的一些風俗習慣也是很獨特的,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在閩南地區的婚俗中,雖然各地在某些程序上不相同,但概括起來,一般都有六禮,即:問名、納采、納征、納吉、請期、親迎。
一、准備
由媒人或者由新郎推薦一個人到新娘家裡談聘禮和衫褲錢、系紅包,雙方家庭會針對聘禮情況進行一個協商,一般情況下女方家庭提出的條件不太過分的話,男方家庭都是會接受的,你來我往的情況也是時常發生。
聘禮數額看協商情況。現在一般農村聘禮10萬到50萬不等。
衫褲錢包括新娘的婚紗禮服以及三金首飾等。男方家庭。一般5萬到10萬。
挑一個好日子去女方家系紅包,系紅包的意思就是先帶一部分的錢和禮品給女方父母。
擔盤,抬盤在閩南地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結婚習俗。所謂的抬盤就是:豬腳、芝麻酪、紅蠟燭等閩南婚禮必須品,帶到女方家裡去,女方不能全部收,只能收取其中的一部分,然後再加一些芝麻、五穀類的東西讓其載回去。
上頭,結婚當天,新郎新娘的父母,需要為子女梳頭梳三次,一梳相敬如賓,二梳兒孫滿堂,三梳白頭偕老之意。
在閩南這個地方,很多人基本都聽不懂他們的方言的,所以方言也是一道門檻哦,幸好這次婚禮中有兩個人本來就是閩南人可以作翻譯官,一個是我的弟妹一個是新娘的伴娘。隨著改革開放,閩南人需要說普通話的機會越來越多,所以我們交流起來並不困難。
二、迎親
新郎帶著彩車和紅包(10元,20元,50元,200元不等),和一幫兄弟,在媒人的帶領下到新娘家,用紅包「砸」開新娘的門,哈哈,這次我也巧妙地搶了300元的紅包。新郎的兄弟找新娘的綉花鞋,保護新娘的綉花鞋的人嫌紅包(50元)太小了,那帥哥又掏了兩個。我說,來給我看看,他遞給我看了看,我捏了一下,說道,嗯,是有點小,拿大點的吧!帥哥們轉身商量了一下,又拿出了一個紅包,要鞋子,我一把抓了過來,捏了捏,嗯這個還有點厚,再加一張就可以了,順勢塞進自己荷包里。對方索要,我說,送出的紅包,哪有再要回來的喲!小帥哥的臉紅了。
只是不像我們湖北人迎親時,大老遠就放鞭炮,也許是城市禁鞭的原因吧!
臨出門前,攝影師要求新郎陪新娘親朋全體合影。我以為像湖北人結婚時要舉行一個認親儀式,並且被認長輩都要給紅包新娘新郎,但閩南人結婚沒有這個環節,也許怕我們沒有紅包吧!
隨後,我們作為新娘家所有的親朋乘坐新郎叫來接我們的大巴車隨著所有的彩車一起到新郎家裡去。
三、結婚
隨著改革開放和時代發展,移風易俗的觀念也在漸漸改變閩南人的習俗,在婚禮上很多繁禮俗節也都省略了。但是,在這次婚禮中,最有獨特性的是迎祖、祭祖和海鮮宴。為了祭祖,新郎家准備了充分,如設祭台,擺供品,准備了很多紙質金元寶。在開席之前,新娘新郎在族長的指導下,向祖先敬香,行禮,許願,然後放炮竹,燒金元寶給祖先。隨後是海鮮宴,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大龍蝦,純粹的海里野生的,一隻裝一盤,多大呢?一隻有1.5斤左右,在500元左右,還有鮑魚、土龍、海參、海蟹、龍膽石斑魚、竹筍海鮮湯、玉脂膏、葉參鴿子湯等等,
㈣ 廈什麼意思近義詞和反義詞是什麼英文翻譯是什麼
廈
- 拼 音 shà xià
- 部 首 廠
- 筆 畫 12
- 五 行 木
- 繁 體 廈
- 五 筆 DDHT
[廈]基本解釋
[ shà ]
1.大屋子 :廣~。高樓大~。
2.房子後面的突出的部分 :前廊後~。
[ xià ]〔~門〕地名,在中國福建省。
[廈]詳細解釋
1. 廈 2. 廈
廈
〈名〉
-
(今讀 shà。形聲。從廠夏聲。廠( hǎn)山厓石穴。( shà)本義:大屋) 廈門的簡稱 。如:鷹廈鐵路。
-
另見 shà
〈名〉
-
(廈俗作廈。古通作夏。形聲。從廣夏聲。廣( yǎn)表示房屋。「夏」古有「大」的意思。見《爾雅·釋詁》。本義:大屋子)
-
同本義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又如:廈子(小廂房;小屋);廈處(住所)
-
門廡;廊屋;披屋 。如:廈宇(廊子);廈房(旁屋廂房);廈覆並旁(庇蔭);前廊後廈
〈形〉
-
大
廈屋一揆華屏齊榮。——晉· 左思《魏都賦》
-
又如:廈屋(高大的屋)
-
另見 xià
[廈]網路解釋
廈,中國漢字,多音字,讀作:shà或xià。絕野橡該字讀作shà時的字義是指大屋子、房子後面的突出的部分。讀作xià時字義是指地名,在中國福建省的廈門。 更多→ 廈
[廈]英文翻譯
Xiamen
[廈脊答]為謎底的謎語
1.二季度進廠(打一字)
[廈]組詞
大廈 噶廈 後廈 抱廈 偏廈 廈宇 廈房 氈廈 披廈 賀廈 雲廈 廣廈 構廈 旃廈 更多廈組詞[廈]相關搜尋
廈的多音字組詞 廈的成語 廈子 廈房 廈門 廈宇 廈屋
㈤ 廈門十大百年老店 這幾家你一定要去
導語:了解廈門的朋友都知道當地有不少被稱為老字型大小的美食,也會有不少老字型大小店面作為依託,所以到廈門想吃到最正宗的美食就一定要到這些店鋪去,下面本站就整理了廈門十大百年老店,雖然其中大部分都沒有到百年,但都憑借著獨有的美食而成為了當地的老字型大小,一起來看看吧!
一、烏糖沙茶麵
烏糖沙茶麵在廈門十大百年老店中屬於分店比較多的,最有名氣的是廈門當地演武大橋通往成功大道的出口方向的店面,其店面不僅有好吃的沙茶麵,而且價格分量都是相當實惠的喲!
二、思北花生湯
花生湯作為到廈門必吃的美食,尤其是思北花生湯是做得非常不錯的,在廈門能看到的思北花生湯店面有著很濃郁的市井氣息,它家的花生仁酥爛不碎,入口即化,毫不誇張的說是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三、賴厝埕扁食店
賴厝埕扁食店成立以建國以前,以經營混沌為主,經過這么多年的經營在廈門人心中早就已經是頗有特色且必去的,到如今賴厝埕扁食店每天的客人也是絡繹不絕,生意非常的火爆。
四、1980肉粽店
據說1980肉粽店的肉粽每天都可以說是供不應求,尤其是中山路的1980肉粽店不僅是各地遊客的首選店,而且也是當地很多老廈門人的必選店,它家的肉粽在口感上可謂是好吃到一口就能愛上呢!
五、黃則和花生湯店
黃則和花生湯店最早是街邊叫賣,到1951年了手工作坊,然後在不斷的經營中發展壯大,到目前店鋪內的美食不僅吸引人,而且黃則和花生湯店也在06年被商務部認定為是中華老字型大小。
六、蓮歡海蠣煎
蓮歡海蠣煎在廈門十大百年老店中它家的海蠣煎號稱是廈門當地最好吃的店面,一如既往的堅持和不斷讓海蠣煎已經吃成為了店面的店鋪的招牌,當然如今的店面也有很多其它不錯的且值得品嘗的美食。
七、天河西門土筍凍
許多吃過土筍凍的遊客都說到廈門是一定不能錯過的,而在當地做得比較好的就是天河西門土筍凍這家店鋪,它家的土凍筍和其它店面相比較在口感上更能給人原汁原味的體驗喲!
八、明月蝦面
明月蝦麵店鋪位於廈門的思明區,是當地很多人心中真正的老字型大小,店鋪內美食的組合非常的完美,所以這也是店鋪能持續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九、吳再添小吃店
吳再添小吃店在廈門也是比較有標志性的招牌店,在其中能品嘗到廈門當地比如包子、沙茶麵、咸糕、肉粽等頗具特色的小吃美食,重點在口感上都是非常非常不錯的呢!
十、芋包嫂
在廈門十大百年老店中芋包嫂是比較少見的專注於做芋包店,而且在廈門當地可以說還很有點知名度呢,它家的芋包吃起來的口感相當的軟糯,尤其是在加上它家醬汁那口感更是得到了完美的點綴。
㈥ 廈門婚嫁習俗
我來讓大家感受一下廈門的婚嫁風俗吧
(一)送聘禮又叫行(提)聘,俗稱「送大定」
男方長輩由媒人(現多為介紹人或雙福齊全的人)在定好的吉日,將彩禮送到女方家裡。彩禮強調要成雙成對的,包括給人的紅包(現在大多已經不識此禮,如果給的話,只有單數了)。以需要有一對(又有說兩對的)香燭、定金、首飾、聘金、豬蹄及給女方父母的禮金(俗稱「屎尿盆」,會比聘金少得多,只拿個意思而已,不知道為什麼會叫這個俗稱,我自己在猜是不是感謝女方家長把女兒養育成人的感謝)。現在人多保留紅燭定金、首飾及禮金,其餘的用煙酒代替或者乾脆沒有。現在女方多收屎尿盆,聘金大多會退回貼在嫁妝中讓女兒長面子。
到女方家後,女方會准備甜蛋(即白水煮蛋去殼後放入糖水中煮開),一般一碗兩個,如果能吃的要全吃完,不能吃的話至少要吃一個,另一個要用筷子切成兩半,吃完後還要吃冬粉雞,我LG他們來提親的時候已經接近中午了,於是我家也就樂得中午就直接招待吃冬粉雞,即不失禮,也不用想破頭說中午要招待什麼,哈哈。
(二)接親
廈門一般是晚上12點過後從男方家裡出發到女方家接新娘的,所以廈門的結婚錄相一開始都會有一段的夜景,可以說是一大特色。為什麼會是12點呢,據我阿姨說就是一天的開始呀。假設你的喜宴定在30日晚上,那麼29日晚上12點就開始娶親了,因為12點就是30日的開始。還有說這時候娶親也不會把女方家的財氣帶走。
12點過後新郎就手捧花束由伴郎等男伴陪伴到女方家接親,一般女方家是不會馬上開門,會為難夠男方才開門,一般要賄賂幾個紅包後,討個吉利才開。我LG當初是站在門口唱歌,哈哈,連《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歌詞都緊張得想不起來,在門口站了半天,最後還得塞個紅包了事。
這時女方一樣准備甜蛋、冬粉雞招待客人。此時新人還得給女方長輩敬茶,就是用准備好的敬茶的茶具,然後用茶盤托著茶(紅糖水煮桂圓紅棗)敬給女方的長輩,敬茶前還得給女方女性長輩戴「春花」此時切忌用手壓長輩的頭部,女方長輩喝完茶後,會壓一個紅包或者首飾在茶杯下給新人,俗稱「壓茶盤」。然後女方家會將男方提親時送來的香燭在祖宗前點燃,上香後,就可將新娘迎娶出門,此時出門,新娘要將准備好東西(子孫桶以外)等裝入紅色箱包內、子孫桶由伴郎和男伴提著一起出門,新娘只能由伴娘陪著,其他人都不能到男方家去,然後女方家長會給伴郎伴娘紅包答謝,禮數多一點的會連男伴一起答謝。
新娘手捧花束出門後有見天的地方,伴娘要將紅傘撐開,以免讓新娘頭上見天。新娘坐上車後將准備好的扇子從車窗內丟出,由新娘的弟弟撿回。接下來又是一路的夜景錄相。
到了新郎家樓下,伴娘再將紅傘撐開走到一樓,不知道從哪時開始的規則,說是新娘不能自己走上去必須由新郎背(抱)上去,而且中間新娘的腳是不能落地的。我新房在六樓外加地下室等同於七樓,我又不是太瘦,我真同情我的LG,那時候不知道LG哪裡來的力氣,競然可以。。。。。。此時的伴娘要先一路灑緣錢上去,嘴巴要不停地念:人未到緣先到。然後要摸黑灑遍新房的每個角落。同樣不停地念。
到了男方家後,不許開燈,長輩於房中避著,說是免得一見面會「正面相沖」,新人到後先進屋坐於床上(特別注意的是新床安好後新人未入坐之前,其他人不得坐於上方)。伴娘開燈後,由新娘請出長輩,給祖宗上香後,同樣吃甜蛋,冬粉雞,插春花,敬茶,壓茶盤,然後給長輩腳手巾、鞋等。男方答謝伴郎伴娘等。第二天中午,新房內要煮一鍋干飯,用新娘准備好的飯巾蓋上,意味著有飯吃,豐衣足食等。
(三)酒宴
廈門酒宴基本上雙方合在一起請,很少有分開請的。比較多一般是晚上的六點半到七點開始,廈門的這點風俗不好,一般會拖得很晚才開始,能夠八點開始就不錯,我們的更絕,因為隔壁有一對新人,怕相互影響,而且他們只有八桌,客人先到齊了,我們只好等到九點才開始,暈。母舅要坐主桌。一般會來點互動,新人長輩講些鼓勵感謝的話,才正式開始吃飯。
新娘在此期間換三套衣服,在大廳里一套婚紗,一般等到雞湯快出來時就要換第二套禮服,雞廈門話音同於街,等於新人要出去敬酒了,答謝大家來祝賀你們,等結束後,送大家離去前再換一套衣服送大家。
現在有酒店大多有送一晚房間,所以鬧洞房的人也少了。酒宴結束後,除了親朋好友上新房去看看外,基本上都各自回家了。所以廈門鬧洞房鬧出不愉快的並不多見。
(四)回娘家
結婚後第三天,是新人回娘家的日子,一般新人會帶四色餅回家,女方需要更換其中兩色讓女兒帶回家,女方還需要准備兩根甘蔗(是有頭有尾帶枝葉,用紅紙包住,帶回家後須置放於大門門後到幹掉才能丟棄),一隻活公雞(俗稱「帶路雞」現在多用紅紙包住的雙數雞蛋代替),講究的還有米糕等祭床頭母。
中午由女方家請女婿。女兒必須在天黑前回到夫家。
從此以後,一對新人的新生活就此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