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廈門今天能堂食嗎
廈門今天能堂食。2022年8月20日起廈門的餐館、咖啡廳等場所逐步恢復堂食,從商場到門店均嚴格落實防疫要求。今天是2022年9月4日,是可以堂食的。
⑵ 家門口吃出幸福滋味 廈門已有社區食堂約40個、助餐點415個
獨居老人買菜做飯不利索,總為一日三餐發愁;雙職工家庭家長上班忙,孩子中午吃飯沒去處,只能點外賣……城市裡,“吃飯難”問題越來越凸顯。就近便捷、安全實惠的社區食堂的出現,讓廣大居民喜出望外。近年來,由政府購買服務、社區託管、企業運營、面向社會的社區食堂漸漸走進了 廈門市 民的視野。
昨日上午,又一家社區食堂——鷺江街道便民餐廳在思明區菜媽街16號正式開業,50位轄內老人前往試吃。居民感受如何?海西晨報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便民餐廳落戶鷺江 十幾種菜品葷素任選
8月1日10時,記者來到菜媽街16號,此時,簡單卻不失熱鬧的開業儀式正在舉行。隨著一陣興奮的倒數聲,喜慶的紅綢應聲而落,鷺江街道便民餐廳正式揭牌開業。
走進便民餐廳,陣陣飯香撲鼻而來。蘿卜燉牛腩、黑椒排骨、清蒸魚、四季豆炒木耳、清炒西蘭花……餐台上擺著十幾道葷素搭配、營養可口的家常菜。
隨著飯點臨近,老年居民們陸續趕來用餐。餐廳實行自助稱重式,拿上餐盤,再按照自己口味取菜,“自助餐”式的用餐體驗讓不少老人感覺既新奇又方便。
“哎,你也來啦!”“是呀是呀!”84歲的獨居老人陳琴秀遇上同樣獨居的70歲的洪奶奶,兩人按心意各自打上米飯、湯和菜品,坐在一起心滿意足地細細品嘗起來。
“年紀大了做飯不利索,一個人吃也挺孤單的。現在有了便民餐廳,感覺方便多啦!”陳琴秀老人感慨地說,洪奶奶隨聲附和:“是啊是啊,一個人做飯很麻煩,吃得很單調。這里菜色品種多,又干凈衛生,老人家還有優惠,真好!”
71歲的洪清潔老人也連連點頭,說:“早餐和晚餐比較好對付,准備午餐尤其麻煩。現在有了便民餐廳幫忙解決午餐,真的幫我們老人做了件大好事!”
看到老人吃得開心,在現場保障服務的鷺江街道社區建設辦的工作人員都很欣慰。一個中午,他們一直忙前忙後,和便民餐廳的運營團隊一桌一桌地跟老人攀談,收集大家的反饋意見,交代餐廳要落實。
街道託管企業運營 60歲以上老人享優惠
作為廈門老城區之一,鷺江街道現有60周歲以上戶籍老人13803人,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居民對於社區長者食堂呼聲強烈。對此,2021年年底,思明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鷺江代表團領銜提出《關於為老年人提供社區食堂的建議》。為補齊民生短板、呼應百姓需求,鷺江街道經過前期摸底、探討研究,在菜媽街開設了便民餐廳。
據鷺江街道社區建設辦主任楊昕介紹,由鷺江街道提供菜媽街16號作為便民餐廳場所,引入廈門古龍食品旗下古龍中央廚房進行運營,主要為轄內60周歲以上戶籍老人提供午餐服務。
秉承“公益與效益”平衡的原則,便民餐廳收費低於市場價。每人2元,米飯、湯無限量,十多種菜品葷素任選。60周歲以上老人憑有效身份證件享每50克2.58元的優惠價。在滿足60周歲以上老人用餐需求的前提下,轄內其他居民用餐按每50克2.98元市場價收費。
【相關新聞】
從廈門市民政部門了解到,近年來,廈門市大力推動居家養老服務,助餐服務正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廈門對社區食堂進行了積極探索。據介紹,目前,全市像鷺江街道便民餐廳這樣配置有廚房的社區食堂有40個左右,而沒有廚房配置的各類服務長者的助餐點有415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老年人用餐難題。
思明區
深田社區近鄰小食堂
深田社區近鄰小食堂位於百家村花園小區門口右側約50米處,於2021年9月開業。近鄰小食堂採取“政府補助、企業資助、愛心捐助、義工義助、居民互助”方式,為深田社區60周歲以上長者、殘疾人士等為主的社區居民提供三餐營養餐。其中,對於60周歲以上社區長者、殘疾人士等人群,每餐價格僅為12元。食堂還為70歲以上居民、殘疾人士等人群提供免費配送入戶的服務。
湖裡區
呂嶺社區敬老餐廳
呂嶺社區敬老餐廳是廈門市首個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惠民餐廳,採取差異化運營。用餐老人分為無償服務(重點優撫對象等)、低償服務(每人每次10元)和有償服務(每人每次15元)三類。從服務社區內困難、高齡、空巢、特殊家庭老人,擴大到社區全齡居民,從原來的每周開放兩餐到現在的每周開放五天。
集美區
後溪鎮老年人“中央廚房”
在集美區後溪鎮的老年人專屬的“中央廚房”,辦理一張老年人就餐卡,花10元就能買到“兩葷兩素一飯一湯”的優惠套餐,還能享受定點送餐上門服務。自2021年開辦至2021年9月,餐廳已辦理老年人用餐卡800多張,累計提供老年人堂食服務5000餘次,送出愛心餐200餘次。
海滄區
海滄街道幸福食堂
2018年11月,在海滄區海滄街道漸美村鄉賢蔡宗澤的幫助下,漸美村幸福食堂居家養老服務站建成。這是海滄區民政局實施的首個“社會+”項目,也是海滄區首家為老人提供愛心午餐的食堂。如今,青礁村和溫厝社區幸福食堂也已授牌。
同安區
老年食堂項目
同安區衛健局、同安區民政局推動愛心敬老、助老,積極推進“老年食堂”全面運營,採用“民辦公助”形式,引入社會公益機構捐款、捐物支持,通過開通電話、App、微信等方式,為大同街道、祥平街道轄區有送餐需求的特困老人及低保、低收入、空巢困難老人提供預訂及送餐服務。運營以來,累計為151名老人送餐1.34萬份。
翔安區
內厝鎮後垵村“頤年堂”
翔安區內厝鎮後垵村的老人之家“頤年堂”自2020年12月揭牌運營以來,每天為村裡7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的午餐和晚餐堂食。每天11時30分是午餐固定的開放時間,每個老人在餐廳用餐都有固定座位。開餐前由每桌“桌長”拿取本桌公用餐具和飯菜,用餐結束後老人各自清洗碗筷,已形成“互助式”養老模式。據了解,固定在這里用餐的老人,最初只有58名,到今年已有78名。
⑶ 廈門20號可以堂食嗎
可以。截止螞掘擾到2022年9月6日,根據查詢廈門防疫部顯示,廈門為常態化管控區域,已經恢復堂悶旦食,在9月20日沒有散仔疫情,是可以堂食的,堂食是指只能在店內消費,不能帶走或外賣的餐廳。
⑷ 廈門廣東菜有哪些
說起中華美食,粵菜絕對是能佔有很大分量,畢竟廣東人連福建人都吃了,說明他們是很懂得吃的。而粵菜中又以廣州為尊,粵菜講究的是用料、味道以及擺盤,烹飪手法更是多樣化。因此有食在廣州之說。廈門哪裡能吃到正宗廣州菜呢?寶龍一城對面的上東美地就有這么一家,瀧悅廣州菜,老闆一口標準的廣普正忙著接電話,到各個包廂都被預定一空,這是廈門9月13日當日的景象,也是yi情前最後一天可以堂食,餐廳只有包廂,平日里是很難約上。可見廈門人有多喜愛廣州菜。小菜我就充滿期待,泰式江白蝦、老醋花生都整成這樣了,主菜還不溜上天?法式海膽小澳龍都說廣州菜精緻,沒想到這么精緻,一隻對半切開的小澳龍滿是芝士,裡面還有海膽的鮮味噢。高貴蝦人家說開背蝦,蝦背上開條縫取出蝦線也就算了,這可是在超大號的皮皮蝦背上開個窗戶啊,椒鹽那種酥炸的做法讓蝦肉都脆彈爽嫩。港式花膠雞一道濃稠鮮香的花膠湯慢煮廣東清遠雞,雞肉里融入花膠,湯里又有雞的鮮味,而單湯頭就能提起我的味蕾。金牌蚝仔烙和閩南的海蠣煎真是不太一樣,整個蚝仔烙更蓬鬆也更厚一些,口感真的不錯。好吃到沒朋友了。紅燜甲魚對於紅燜的東西真是毫無抵抗力,切成塊的甲魚肉經過紅燜,色澤鮮艷且入味,就連濃稠的湯汁都不能放過。支竹羊腩帶著一些筋道的牛腩,口感香滑,口味醇香,支竹松軟入味,很是下飯。黃鱔煲黃鱔切段慢煲,開蓋的那一刻也太香了吧,連骨帶肉一起入口,瞬間沉醉。瑤柱小蔥煲仔飯瑤柱的甘甜汁水融入到粒粒米飯之中,以廣東煲仔飯的方式煲到噴香,撒上小蔥提香。黑松露響螺片以響螺殼為背景,響螺片切成細片,吃起來又脆又鮮,還有濃郁的黑松露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