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高管名錄
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管團隊由多為經驗豐富、才能出眾的專業人士組成。
黃文洲,作為公司的董事長,年齡47歲,是一名男性。他憑借豐富的行業知識和卓越的領導能力,為公司的戰略決策和長遠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王憲榕作為副董事長,年齡60歲,是女性。她以其深厚的專業背景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對公司業務運營和決策提出關鍵性的見解。
吳小敏,同樣擔任副董事長的職位,年齡57歲,同樣為女性。她的專業才能和管理智慧,為公司帶來了寶貴的貢獻。
張勇峰,作為董事和總經理,年齡52歲,男性。他以優秀的業務執行能力和戰略眼光,推動公司的業務發展和市場擴展。
鄭永達,董事和常務副總經理,年齡41歲,男性。他憑借出色的管理技能和前瞻性思維,為公司高效運作和業務拓展提供關鍵支持。
葉志良,董事,年齡56歲,男性。他以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對行業的深刻理解,為公司戰略規劃和決策提供了寶貴意見。
吳世農,獨立董事,年齡56歲,男性。他以其專業法律知識和公正的視角,為公司決策提供獨立、客觀的建議。
戴亦一,獨立董事,年齡45歲,男性。他以深厚的專業背景和獨到的分析能力,為公司面臨的復雜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李常青,獨立董事,年齡44歲,男性。他以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公司創新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葉衍榴,監事會主席,年齡40歲,女性。她以對公司的深刻理解和嚴謹的工作態度,確保公司運營的合規性和透明度。
林芳,監事,年齡42歲,女性。她以細致入微的工作態度和敏銳的洞察力,為公司的監督和管理提供專業支持。
林明堅,監事,年齡38歲,男性。他以積極的工作態度和豐富的經驗,為公司的監督管理工作貢獻力量。
林茂,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年齡44歲,男性。他以出色的溝通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確保公司信息的准確傳達和有效執行。
向小雲,副總經理,年齡55歲,男性。他以深入的行業知識和高效的執行能力,推動公司業務的創新和優化。
賴衍達,副總經理,年齡50歲,男性。他以穩健的業務管理能力和對市場的敏銳洞察,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關鍵支持。
江桂芝,財務總監,年齡41歲,女性。她以嚴謹的財務管理和專業的財務知識,確保公司的財務健康和穩定增長。
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管團隊,以其豐富的經驗、卓越的能力和高度的責任感,共同推動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為股東、員工和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1)廈門哪裡招52歲的員工擴展閱讀
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 由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獨家發起設立,1998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建發股份;代碼: 600153)。至2007年9月底,公司總資產約140億元人民幣,凈資產約45億元人民幣。 建發股份是一家以供應鏈運營為核心的現代服務型企業,主營業務為供應鏈運營、房地產開發及物業租賃、實業投資等。現已與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業務關系,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福州、泉州和香港、加拿大等地設立了分支機構。
B. 食品檢驗優秀員工事跡材料
食品檢驗優秀員工事跡材料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吧,事跡可以很好地體現和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那麼相關的事跡到底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食品檢驗優秀員工事跡材料,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食品檢驗優秀員工事跡材料1
2015年7月15日中午,一位年僅52歲的食品檢驗員倒在了他熱愛的工作崗位上,再也沒有起來。他就是煙台市食品葯品檢驗檢測中心食品檢驗科副科長管錫建同志。三十年如一日,他把自己最寶貴的青春奉獻給了食品檢驗事業,他靠著對黨和人民的赤子忠心默默守護者千百萬人的健康與安全。在扼腕痛惜之餘,那個不知疲倦的身影,那張溫暖誠實的臉龐,那顆堅毅執著的內心,永遠定格在我們的記憶中。
一、勤奮敬業,認真負責,他是令人敬佩的實干標兵
1986年7月,管錫建畢業於廈門大學海洋化學系,畢業後從事食品檢驗實驗工作,2002年走出實驗室進行食品檢驗的抽樣工作。在近30年的工作時間里,他勤奮好學、兢兢業業,多次被評為優秀員工和先進工作者,兩次榮立三等功,發表國家級論文10多篇,研究的兩個葡萄酒科研項目獲煙台市質監系統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
管錫建熱愛自己的事業,也深知這份工作的重要性。他認為做好食品檢驗工作是為行政監管提供技術支撐,落腳點是維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管錫建始終以最嚴格的標准要求自己,工作起來全身心投入,不知疲倦,每一項檢測都反復比對、認真審核,下班時間又拿出大量時間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標准,確保自己不斷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他經常說:技不壓人,要做好檢驗工作,就是要不斷獲取新知識,提高業務水平和技能,就是要腳踏實地,認認真真,一絲不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檢驗結果准確可靠。他用這句話不斷鞭策自己,激勵同事。直到今天,他仍然保持著兩項檢驗檢測記錄,從未在檢測中出過差錯,從未耽誤過任何一項工作。
管錫建的勤奮和敬業有口皆碑。有一年夏天,管錫建受派到濟寧抽檢,當時氣溫接近40℃,同事建議管錫建先在賓館休息一天,而老管卻說單位還有很多工作要干,不能在這白白浪費時間。2010年世博會前夕,管錫建又和同事赴上海抽樣,在一家商場中抽取大量樣品後,因忙於封存樣品顧不上買午飯,商場負責人送來兩份盒飯,當管錫建准備付錢時,負責人堅決不要。將樣品封存完,管錫建臨走時將錢悄悄放在了收銀台……
二、服從大局,任勞任怨,年過半百毅然屢挑重擔
2014年,煙台市進行機構改革,管錫建從質檢所劃轉至食品葯品檢驗檢測中心,由於中心實驗室人員短缺,領導考慮讓管錫建到實驗室從事檢驗工作。我們知道搞實驗的都是年輕人,手眼靈活,管錫建都50多歲了,說實話不太適合實驗室工作,而且當時他已經10多年沒有從事實驗室工作了,儀器設備、檢驗標准和工作方法等大量新知識需要從頭學起。但為了工作需要,他還是痛快答應了。他說:「我服從領導安排,一定克服一切困難,盡快承擔起檢驗任務,絕不耽誤工作開展。」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回到實驗室後,他利用工作之餘,擠時間抓緊學習新知識、新標准、新儀器、新方法,白天他在儀器操作上勤學苦練,晚上回家經常看業務書到半夜才休息。經過不懈努力,他很快承擔起了食品檢驗任務。
食品科檢品量多,品種復雜,檢驗標准多,原始記錄和報告也多,對報告的校對審核工作非常重要也十分繁重,而且這項工作需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扎實的.基本功底和認真仔細的工作態度。考慮再三,領導還是把這項工作交給了管錫建。面對一摞一摞的檢驗記錄,管錫建從不敷衍了事,總是從標准使用、檢驗過程、公式數據計算一項一項較對、一頁一頁查看,生怕漏項。報告太多沒有辦法,他就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加班審核,這種狀態也逐漸成為一種常態。他總是跟科里的同事說:我們發出的檢驗報告代表我們單位的技術水平和工作質量,一定不能有半點差錯。在他的帶領下,食品科工作雖多,但一切井然有序。
食品檢驗職能因為劃轉時間短,我們中心能夠熟練開展業務獨立承擔工作的人員很少,管錫建作為業務骨幹又主動承擔起了幫帶新人的任務。他工作異常認真,精益求精,標准總是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項檢驗項目都認真仔細地去做,為其他同志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同時,他對新檢驗員的指導也是不厭其煩,反復講解,有時手把手教他們,直至他們學會,跟他學習的同事都非常敬佩他、感激他。
三、無視病痛,堅守崗位,他用生命詮釋敬業的涵義
2015年1月,我們中心搬遷到新檢測大樓,為了盡快取得食品實驗室擴項資質認定,我們申請在2月8日進行現場評審,時間非常緊張。儀器檢驗條件的摸索,實驗室儀器檢定、玻璃器皿洗刷、標准液配製,現場樣品考核等大量准備工作需要做。為此,管錫建帶頭在周末連續加班加點,親手在刺骨的冷水中洗刷玻璃器皿,從不叫苦叫累。2月6日和7日晚上,管錫建和全科人員忙到凌晨才回家,8日早上,老管上班時,雙眼布滿了血絲。
取得食品擴項資質認定後,我們中心承擔了各級政府安排的重大抽查行動以及風險監測、企業委託檢驗和發證檢驗等任務,加之實驗室檢驗人員少,工作異常繁忙。5月份我們承擔了省局食品重點抽查280多批任務,6月30日是最後截止時間,29日晚上,管錫建和同事加班到半夜終於把任務圓滿完成。走出辦公樓,老管又把同事逐一送到家門口才踏上了回家的路。
繁重的檢驗任務不斷透支著管錫建的健康。今年4月,他暈倒在實驗室的走廊上,最終被確診為心肌梗塞。出院後,醫生給他開了十天假條,叮囑他一定好好休息,而他只在家裡休息了一天就要去上班。妻子怕他身體受不了,阻攔不讓他去,他發火說:「單位任務那麼重,工作量那麼大,我在家能呆得住嗎?」他沒有聽從愛人的勸阻,第二天就上班了,面對領導和同事的勸說,管錫建始終堅稱身體沒事。實際上,在他帶病上班期間還有過兩次輕度發病,可他一直吃葯忍著,瞞著領導、家人,堅守在崗位上。
7月15日,管錫建上班前感覺身體不適,家人再次勸他好好休息,但他仍沒在意。當天中午,管錫建吃完午飯,在返回辦公樓加班的路上,他又一次倒了下去,只是這一次,老管再也沒能起來,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52歲。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管錫建只是一個平凡崗位上的普通人,卻以他那勤奮敬業、忘我奉獻、視責任為生命的高尚品格感動和激勵著身邊每一個人。在我們心裡,老管從未離開,他也永遠不會離開他所熱愛的事業!
食品檢驗優秀員工事跡材料2
吳小勇一直從事食品葯品檢驗檢測工作,先後擔任過咸陽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食品檢測室主任、副所長。2013年食品葯品監管體制改革後,吳小勇到咸陽市食品葯品檢驗檢測中心擔任副主任、質量和技術負責人。
改革之初,由於食品葯品檢驗檢測中心是在原葯品檢驗所的基礎上重建,沒有取得食品檢驗資質,無法開展食品檢驗業務。「當時面臨的客觀條件極其艱苦,既沒有實驗辦公場所,也沒有儀器設備,更沒有足夠的運行經費,專業技術人員也只有劃轉來的8名同志。」該中心一名老同志回憶說。為了盡快取得食品檢驗資質,全面開展食品監督檢驗業務,在市級主管部門的堅強領導下,該中心租用了一所大學的廢舊教室改造成實驗室,又聘用了10餘名大學生擔任檢驗員。
作為單位的質量和技術負責人,吳小勇深知責任重大,他迎難而上、勇挑重擔,在時間緊、任務重且無任何資料借鑒的情況下,全身心投入計量認證和實驗室資質認可工作,主持完成了30餘萬字質量體系文件的撰寫工作,親自製定、安排食品模擬試驗工作方案,確定了模擬品種和項目參數。從收集標准、配置檢驗儀器、加強人員培訓、規劃實驗流程到解決試驗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等,吳小勇始終堅守在工作第一線。
在2014年迎接國家實驗室資質認定現場評審期間,他身先士卒,加班加點,廢寢忘食,以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奮戰在工作崗位上。在專家組現場評審結束的當天,吳小勇因勞累過度暈倒在實驗室,被送到醫院掛上吊瓶後,他心系實驗室資質認定工作,舉著吊瓶又重返工作崗位。在他和團隊不懈努力下,最終,咸陽市食品葯品檢驗檢測中心以優異的成績順利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認定評審工作,成為陝西省食品葯品監管系統首家通過國家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的市級檢驗機構。
自2013年機構改革至今,吳小勇帶領檢測中心技術團隊,砥礪奮進、開拓進取,先後圓滿完成資質認定擴項、標准變更、地址變更評審10次。如今的咸陽市食品葯品檢驗檢測中心已發展到具備食品40大類333個產品2747個參數、葯品和潔凈度檢測等4大類577個參數的檢驗能力,綜合檢驗能力位列全省前茅。
攻堅克難,做改革創新的先行者
2014年2月,原國家食葯總局印發《關於開展縣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試點工作的通知》,咸陽市食品葯品檢驗檢測中心緊抓改革試點契機,在全國率先提出了「整市推進、區域設置、垂直管理」的改革思路,著力解決縣級檢驗機構「小、散、亂、弱、癱」等問題。在咸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省級、市級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該中心深入開展調研論證,緊密結合咸陽實際,提出了「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整合檢測資源,構建食品葯品檢驗檢測「一干四支」新格局的建設構想,即以咸陽市食品葯品檢驗檢測中心為主幹,將咸陽市劃分為四個區域,分別建設四個區域性食品葯品檢驗檢測分中心作為分支機構,形成機構區域型、資源共享型、技術互補型檢驗體系。
這一改革思路在全國范圍內開創了檢驗資源整合的先河,得到了原國家食葯總局和原陝西省食葯局的高度認可和充分肯定,將咸陽市確定為整市推進縣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試點城市。
思路既定,雷厲風行。如何讓項目落地實施並取得實效,成為解決問題關鍵。在中心領導班子的精心部署下,吳小勇帶領技術團隊深入全市13個縣市區開展資源摸底工作,緊密結合「一干四支」機構布局的特點,以先進的設計理念和科學的業務預判為指引,確定了國內領先的現代化實驗室建設方案,系統規劃了實驗室的總體布局和檢驗流程,提出了以分場所形式取得檢驗資質和檢驗能力的建設方向。
經過兩年多的精心建設,2017年,「一干四支」五座現代化實驗樓全面建成並取得檢驗資質,實現了省錢節編、精簡機構、吸引人才、強化能力、樹立權威等諸多建設目標。2017年12月,原國家食葯總局在咸陽市組織召開了全國縣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工作現場會,將「咸陽模式」確定為標桿和樣板,向全國進行推廣。
檢驗為民,做食品安全的守衛者
2018年,按照咸陽市食品監督抽檢「市級統管」總體部署,咸陽市食品葯品檢驗檢測中心年檢驗任務量達到2萬余批次,是以往任務量的4倍,全面達到了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食品檢驗量每年每千人4批次的標准。
面對艱巨的檢驗任務,吳小勇使命在肩、勇挑重擔,在承受病痛的情況下,依舊加班加點忘我工作。2018年3月,由於長期腹痛未及時檢查導致結腸憩室穿孔,被緊急送往醫院手術。術後恢復期間,醫生要求住院至少半個月,但他心系技術工作,僅住院一周就默默返回工作崗位。2014年至今,他組織完成食品葯品檢驗已達9.07萬余批次,先後參與省市16起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所有檢驗報告無一例差錯,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在開展檢驗業務的同時,吳小勇帶領團隊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積極推動食品安全科普宣傳工作,每年組織參加「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食品安全周、實驗室開放日等科普宣傳活動,為政府部門、學校、企業等講授食品安全知識達3000餘人次。他主筆起草的《地理標志產品 淳化蕎面餄餎》《淳化蕎面餄餎製作工藝及技術規程》等陝西地方標准,編發的《食品安全專項抽檢質量分析報告》等,為食品安全監管和企業改進生產工藝提供了技術指導。他先後在《糧食加工》《綠色科技》等刊物上發表學術文章20餘篇。他參與編著《食品添加劑安全與應用》《食以安為先》等科普類圖書兩本,為廣大群眾及生產企業提供了科普學習讀本。
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他逆行沖鋒,奔走在食葯監督抽檢第一線。按照咸陽市市場監管局的總體部署,針對易變質的醬鹵肉製品、豆製品等,以及呼吸系統用葯、抗生素和抗病毒類葯物,組織開展了專項抽檢工作。同時,聯合各縣市區市場監管局在農貿市場、疫情防控蔬菜便民供應點、便利超市等場所,組織開展食品現場快檢6959批次,檢出陽性樣品21批次,用實際行動捍衛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不用揚鞭自奮蹄。在食品安全戰線,正是有了吳小勇這些敬業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忠誠為民的先進個人,才築起了堅實的食品安全技術防線,有效維護了老百姓「舌尖上」的食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