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廈門殯儀館在哪裡
集美區福澤路68號。
廈門市殯儀服務中心(殯葬服務中心),聯系電話是2044444,地址是廈門市集美區福澤路68號。廈門市殯儀服務中心於2008年完成事企分設,改制為市屬國有企業,2020年根據市政府要求,股權整體劃入廈門國有資本運營有限責任公司,委託廈門市民政局管理。
廈門殯儀館特點說明
中心下轄中華永久墓園、薛嶺山陵園、祥瑞圓方賓館3家全資公司,龍壽山墓園、懷祥禮儀服務公司2家參股公司。中心主要從事遺體收殮、冷藏、火化,骨灰寄存、墓地銷售等一系列殯葬服務,年均火化遺體1萬余具,年均接待群眾上百萬人次。
❷ 廈門市殯儀館火化需要准備一些什麼手續和材料有誰清楚嗎
一、需要准備填寫好《居民死亡火化登記表》;
二、火化當天要准備好
1、經辦人的身份證
2、逝者的《死亡證明》
家中離開的世 需居委會開具的死亡證明
醫院離開的 需醫院出示的死亡證明
若有屍檢 需要火化通知書
3、戶口注銷證明
你可以到當地負責這些的機關去問問~~~
❸ 守靈期間的祭奠儀式 朝夕奠是什麼意思
過世的人要設靈堂,而靈堂通常設在家中或者殯儀館,亦可以是特定的儀式場所。靈堂的中心通常擺放著逝者的遺像、骨灰或棺木,周圍可能裝飾有鮮花、祭品和紀念品。親人在逝者出殯下葬之前要守靈,那麼守靈期間的祭奠儀式是什麼?朝夕奠是什麼意思呢?想知道就來瞧瞧小編的介紹吧。
守靈期間的祭奠儀式
守靈期間,中國絕大多數地方的漢族都有一些祭奠儀式要從事,其中最普遍的是朝夕奠,除此之外,還有家奠、點主和各種各樣的法事等。
朝夕奠
在中國絕大多數地方的漢族中,入殮後的守靈期間都有做朝夕奠的習俗。如在吉林通化等地,守靈期間有朝夕奠,在此期間內,每天厥明,「喪主以下五服之人各服其服就位,執事者設果蔬、酒饌如生時,祝焚香、斟酒、點茶。喪主以下詣案前再拜,哭盡哀,各以其服為序,皆男先女後,宗親先外姻後。復位哭止。日中,設果筵奠酒。及夕又奠,如朝奠儀」。山東各地停棺的時間雖都不長,但在這段時間內,死者的親屬也要日夜在靈柩旁守靈並做朝夕祭奠,早晨燒雞鳴紙,夜晚焚夜辰香。在北京,接三開咽喉以後,就可以朝夕奠。通常是早晚供飯一次,供飯時,孝眷還需奠紙焚帛和舉哀。江蘇周庄一帶喪家守靈時,朝夕哭奠,焚楮幣,日中上食。陝西米脂人、橫山人守靈時也需「朝夕奠哭」。
四川武陽等地在守靈期間,死者的家人每日在靈前燃香燭、供瓜果、燒紙錢,早晚親屬跪拜,婦女長哭一次,名曰哭靈。在守靈期間,南川一帶的喪家,每天「奉魂帛於靈座,朝夕設酒脯飯醬而奉之,曰朝夕奠。夜奉魂帛入靈床,置枕席,像其睡眠」。合江人稱百日內的朝夕奠為「擺亡飯」。貴州人也同樣,在守靈期間,早晚皆上食,如生時。廣西同正等地,在居喪的27個月期間,「早晚必供膳,至服闋升靈而後已」。鳳山一帶,過去在守靈時,喪家要「請師建道場,朝夕膜拜為亡人超薦」,而在20世紀40年代後則改用念經的方式來祭奠死者。全縣人的朝夕奠為「晚送帛至死者榻上,以被覆之,謂之送帛;朝奉帛掛靈座上,謂之接帛,至四十九日方罷。設主後,即朝夕上食」。凌雲一帶在做早餐晚餐之祭時,還請「僧道作種種鼓樂法事」。
墓地
福建泉州人守靈期間,家屬每日三餐在靈前敬飯舉哀,此稱「捧飯」。其天數以死者穿幾重壽衣而定,如七重衣則捧飯七日,到期則「散飯」。廈門人守靈期間,孝婦每日在靈前敬奉茶飯與哭奠也稱「捧飯」,但每天只需在早與晚供奉與哭奠一次。「捧飯」時,孝婦要放聲號哭,並呼喚死者「起來吃哦!」視死如生。
由於號哭時聲音很大,因此也有提醒喪屬起床和睡覺的作用,故此也稱「叫醒叫困」。在龍岩,靈堂布置好後,也要從事朝夕奠,「孝子日夜守靈次,三時上食」。霞浦人入殮之後,也需在中堂設靈位,「供羹飯,焚楮帛,行朝夕奠禮」。南平人從事朝夕奠時,供奉的是日常飯菜,並要在供品前放幾副碗筷,點上蠟燭,以便亡魂享用家人的供奉。台灣也一樣,守靈期間,喪家都要做朝夕奠,喪家婦女每日早晚兩次在靈前供膳哭泣拜奠,此俗稱「孝飯」,也稱「叫起叫困」,因為她們的哭聲會吵醒他人和提醒他人上床睡覺。這種朝夕「孝飯」的做法一般要延續到除靈之日。有時因碰上雙月、鬼月(七月)、「九月空」等禁做儀式的月份,而使除靈之日拖得比較久。這時,喪家就會在五旬以後改為「寄飯」,即在五七祭時,將米、油、鹽、柴等裝入布袋,供奉在靈桌上,讓「亡魂自己去煮」,從此就不必每日二次孝飯與哭奠了。
❹ 廈門喪葬習俗在外去世的人能回家嗎
閩南習俗認為,人死於外地,遺體不能進入村莊,不得擺放於正廳,只能停放在村旁臨時搭蓋的雨棚內。在戶外死亡,未能見到祖公,是夭亡。把死屍抬進村,抬進屋,會把擋境佛、土地公嚇跑,給村民、給家人帶來晦氣。
但現在廈門相關政策已經禁忌在家治喪,基本是在天馬山福澤園進行治喪了。
❺ 「廈門火災燒死3人」續:一對母女及保姆殞命,情況有多危急
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報:思明區龍華路一居住場所發生火災。接報後,市消防救援支隊迅速調派2個消防救援站、42名消防救援人員、7輛消防車趕赴現場處置,明火於4時35分撲滅。據了解,著火建築為住宅建築,著火部位位於一層,過火面積約60平方米,事故造成3人死亡。
思明區龍華里小區的一家沿街建築突發火災。事發突然,周邊不少居民從睡夢中驚醒。事發後,消防等相關部門迅速到達現場處置。下午一點多,記者到現場看到,著火的是一家名為「思寶麗」的場所,該場所上方的兩台空調外機被嚴重燒毀,居民樓一側的外牆被熏黑,現場已拉起警戒線,搭起圍板,一名保安站在警戒線外值守。
龍華里於1992年交房,無物業管理服務,小區消防設備比較陳舊。「早上六點多,我去鍛煉經過這里的時候,看到了救護車和殯儀館的車,好像有人受傷了。」住在附近的一位女士說道。
小區物業是蓮花物業,該物業主任告訴記者,因為他們只管理小區,小區的店面沒有交物業管理費,處於沒有物業服務的狀態,不歸他們管理。物業管理單位沒有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或沒有定期開展演練。物業公司應定期組織開展消防疏散演練,讓居民熟悉逃生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