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廈門大學在哪裡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
就在海邊上了,去廈門大學可以到如下幾個公交站下車:廈大西村(走兩步就是廈大正大門);廈大站(就在廈大南大門邊上);廈大白城(廈大海邊上的那個門);廈大醫院
❷ 廈門大學屬於思明區哪個街道
位於思明南路
廈港街道,廈大居委會
福建廈門思明區廈門大學生公寓
屬於
思明區濱海街道
轄5個社區:演武社區、白城社區、上李社區、曾厝垵社區、黃厝社區
❸ 廈門大學在哪個城市
廈門大學不僅是我國的雙一流名校,還是中國十大最美高校之一,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美麗的校園環境,受到了不少莘莘學子和遊客的青睞。
因此不少人就以為廈門大學就是在廈門?其實不然,廈門大學有四大校區,只有兩處在廈門,另外兩處異地校區就鮮為人知了,今天就聊聊廈門大學的四個校區。
廈門大學思明校區
第一、廈門大學思明校區
思明校區是廈門大學的老校區,也是大眾最熟知、最稱贊的一個校區,該校區位於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離海邊非常近,從白城校門和胡里山校門出來,就是白城沙灘和胡里山海濱浴場,學習閑暇時間來這兒散散步,看看海建,生活很是愜意。
思明校區佔地2600畝左右,規模並不算很大,大部分的人文社科專業就在思明校區。校內有包括群賢樓群、建南樓群、芙蓉樓群以及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在內的廈門大學早期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另外思明校區周圍有很多人文和自然風景區,距離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演武大橋觀景平台、廈門園林植物園等都很近,甚至到廈門最著名的鼓浪嶼校區也不遠,乘坐公交+輪渡大概50分就能到。
❹ 廈門大學在哪
廈門大學一共有三個校區,其中:
廈門大學(思明校區)地址在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郵政編碼:361005;
廈門大學(翔安校區)地址在廈門市翔安區翔安南路;
廈門大學(漳州校區)地址在廈門灣南岸的招商局漳州開發區。
學校簡介
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2017年,廈門大學入選國家公布的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建校以來,學校秉承「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居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廣泛影響的綜合性大學。建校迄今,已先後為國家培養了40多萬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廈大學習、工作過的兩院院士達60多人。
學校設有研究生院、6個學部以及29個學院和15個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與技術科學、管理科學、藝術科學、醫學科學等學科門類在內的完備學科體系。學校現有1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擁有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7個一級學科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46個福建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擁有31個博士後流動站;3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9個交叉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學科授權,24個碩士專業學位學科授權。2017年,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5個學科入選國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學校設有200多個研究機構,其中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牽頭單位),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研究院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5個。廈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是福建省內僅有的兩個經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之一。近五年,學校自然科學科研實力大幅提升,在《科學》《自然》《細胞》及其子刊等國際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17篇;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3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3人獲「全國創新爭先獎」,2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3項成果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學校人文社會學科研究實力雄厚,近五年共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5項,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0項;32項成果獲教育部第六屆、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其中一等獎3項;廈門大學在台灣研究、南洋研究、高教研究、經濟研究、會計研究、南海研究等領域已經形成自身特色,實力居國內高校前列
❺ 廈門大學屬於思明區哪個街道
廈門大學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
廈門大學,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中國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被譽為「南方之強」。
學校直屬教育部,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20所學位自主審核高校。
(5)廈門大學屬於哪個區擴展閱讀:
廈門大學的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5月,廈門大學共有專任教師280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24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5.1%(下同),擁有博士學位的2144人,佔76.5%。
學校共有兩院院士22人(含雙聘院士9人),文科資深教授2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簡稱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10人次。
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簡稱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82人(含「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入選者47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5人、講座教授16人、青年學者6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廈門大學
❻ 廈門大學在哪裡
廈門大學分三個校區,主要是漳州校區和廈門本部,漳州校區在漳州市龍海市大徑村
大一大二在那裡。廈大本部在廈門市環島路與演武路交匯處
❼ 廈門大學校址在哪廈門大學有幾個校區
廈門大學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 。
郵政編碼:361005
廈門大學本部包括:廈大老校地址,海韻教學區,廈大學生公寓,海濱教學區。
廈門大學翔安校區總建築面積1160000平方米、總投資35億元的廈大翔安校區佔地總面積3645畝,比廈大校本部還要大。截至2013年9月,已完成60%規劃建設任務。預計到2021年,將有超過3萬名的廈大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在這里學習。
廈大馬來西亞分校將分期建設,第一期建築面積約20萬平方米,學生規模為5000人。計劃2015年招第一批學生,第一年招生500名。到2020年,學生規模達到5000名左右。第一期設立中國語言與文化學院、海洋與環境學院、商學院、醫學院和計算機學院5個學院。
(7)廈門大學屬於哪個區擴展閱讀
廈門大學校訓: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1921年陳嘉庚先生創辦廈門大學時即把「自強不息,止於至善」定為校訓。「自強不息」指自覺地積極向上、奮發圖強、永不懈怠。最早見於《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止於至善」指通過不懈的努力,以臻盡善盡美而後才停止,也就是說不達到十分完美的境界絕不停止自己的努力。語出《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❽ 廈門大學在哪裡
廈門大學位於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 ,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 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
2017年,廈門大學入選國家公布的 A 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建校以來, 學校秉承「自強不息, 止於至善」的校訓,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 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居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廣泛影響力的綜合性大學。
(8)廈門大學屬於哪個區擴展閱讀:
學校設有研究生院、6個學部以及30個學院和16個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與技術科學、管理科學、藝術科學、醫學科學等學科門類在內的完備學科體系。
學校現有18個學科進入 ESI全球前1% ,擁有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學校設有32個博士後流動站;3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交叉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學科授權類別,28個碩士專業學位學科授權類別。
廈門大學-學校簡介
❾ 廈門大學在那個區
一、廈門大學在哪裡
廈門大學地址在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該校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
二、廈門大學介紹
建校以來,學校秉承「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居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廣泛影響的綜合性大學。建校迄今,已先後為國家培養了40多萬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廈大學習、工作過的兩院院士達60多人。
學校設有研究生院、6個學部以及29個學院和15個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與技術科學、管理科學、藝術科學、醫學科學等學科門類在內的完備學科體系。學校現有1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擁有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7個一級學科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46個福建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擁有31個博士後流動站;3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9個交叉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學科授權,24個碩士專業學位學科授權。2017年,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5個學科入選國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6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91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1.9%(下同),擁有博士學位的2206人,佔82.9%。學校共有兩院院士22人(含雙聘院士9人),文科資深教授2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簡稱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10人次,「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4人、青年學者6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0人,國家級教學名師6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簡稱「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3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5人、教學名師1人、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2人,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入選者5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133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4人;國家創新研究群體8個、教育部創新團隊9個。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40000餘人(含外國學歷留學生1177人),其中本科生20077人、碩士研究生16232人、博士研究生3993人,本研比約為1:1。學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IQA)入選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所發起的「高等教育內部質量保障優秀原則和創新實踐研究典型案例」,是中國也是東亞地區唯一入選高校。學校獲第六、七、八屆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5項。3個專業入選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11專業(13個項目)入選國家卓越教育計劃。29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15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門課程入選教育部精品資源共享課、10門課程入選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課程入選國家級雙語示範性課程。現有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6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46位教師入選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廈大畢業生是最受社會歡迎的群體之一,年均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學校堅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推動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緊密結合,入選教育部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教育部首批中美青年創客交流中心,牽頭發起成立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獲「國創計劃十周年」最佳組織獎、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優秀組織獎。2018年,學校成功承辦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大賽中取得6金2銀的成績,獲大賽全國總決賽亞軍,獲評「先進集體獎」,金獎數和獲獎總數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