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嘻哈文化節在哪裡
擴展閱讀
廣州錦綉樓盤多少錢一平 2025-02-12 16:15:55

廈門嘻哈文化節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4-20 09:41:16

Ⅰ 誰了解黑酷舞團!他們怎麼樣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記者 任宏偉)作為成都街頭舞蹈領跑人,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的藏族小夥子洛桑一直與自己的黑酷舞團(Hey!crew)在找尋自己的夢想。為了在「動感地帶嘻哈文化節」上展示成都本土舞者的魅力,昨日下午,黑酷舞團的4個大男孩在四川師范大學草堂校區上演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街舞秀,讓人大呼過癮。

據了解,黑酷由洛桑、David、Eiddy、Toy四個大男生組成,他們曾在一系列全國性的街舞比賽中獲得過不錯成績。在昨日在街舞秀中,因為沒有帶上攜帶型CD機,洛桑把他那輛鮮紅的轎車開進了籃球場,在車載音響強勁的音樂聲中,黑酷向大家展示了嫻熟的技巧,他們就像邁克爾·傑克遜那樣,通過肢體的靈活性,做出各種類似機器人的動作。強勁的音樂、火爆的舞姿,吸引了不少人圍觀,幾位嘻哈愛好者還用相機留住了許多精彩的瞬間。

從2003年組團到現在,洛桑帶領的黑酷舞團已成為蓉城最為出色的街舞團隊。「在我們看來,街舞不僅僅是簡單的街頭文化,更是一種年輕人欣賞的生活方式。」目前黑酷不僅從事街舞表演,而且還成立了工作室,以培訓更多的街舞愛好者,他們在街舞領域已闖出了一片天空。

特別提示:原定於6月5日舉行的街頭斗秀,因不少嘻哈一族將面臨高考,組委會臨時決定改期到11日舉行。據悉,在街球、街舞斗秀活動中,將會出現全國頂尖的街舞、街球團隊,相信他們的精彩表演會讓蓉城嘻哈一族大飽眼福。

街舞

街舞族在音樂的伴奏下展示各種街舞技巧,他們的舞蹈中呈現的不僅僅是娛樂效果,還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好戰」和「競賽」品格。B-BOY是Break Boy的縮寫,最初只有一些男孩跳,但當街舞在上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越來越流行的時候,一些女孩也勇敢地投身進去,第一位被世人認識的B-Girl是Mama Maribel,她們的著裝看上去和男性同行們沒有什麼分別,她們的舞技也都十分出眾。對於B-Boy和B-Girl來說,他們的態度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不同:積極樂觀,隨時准備起舞,無論是在街頭、公園,還是狹窄的角落。 文/李宏傑

街舞分類

Breaking:技巧型街舞,要求舞者具有較高的力量、柔韌性和協調性,屬於技巧性較高的體育舞蹈,跳這種類型舞蹈的青少年叫做B-Boy/B-Girl。每年,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有一些為B-Boy們舉辦的比賽,較有名的是每年一度的BO?鄄TY(B-Boy of The Year)和在英國舉辦的B-BoyChampion,超過10個國家的百名參賽選手會參加這樣的盛事。

Hip-Hop:舞蹈型街舞,有Pop?鄄ing、Locking、Electric、Turbo、House等多種風格。要求舞者有較好的動作協調和舞感,以及肢體靈活性和控制力。由於這種舞蹈不如Breaking那樣技巧性強,也缺乏競賽性,以前並沒有受到街舞愛好者的足夠重視,不過現在這種情況已得到改變。

Ⅱ 誰知道今年動感地帶大學生街舞大賽的情況

隨著一組組煙花在動感十足的音樂聲中綻放北京東單體育場,現場一陣歡呼雀躍,廣大街舞愛好者們期待已久的動感地帶2006中國大學生街舞挑戰賽終於在這一刻揭開戰幕。9月9日的東單體育場,因為動感地帶街舞挑戰賽啟動儀式的舉行而顯得動感十足,這場長達4個小時的狂歡讓東單體育場陷入了街舞的海洋。

從下午3點到6點,「嘻哈文化節」將整個體育場分為五大專區:塗鴉專區、極限專區、街球專區、街舞專區和DJ說唱專區。每個專區不僅有「嘻哈最牛人」進行技巧秀,還設計了許多嘻哈小游戲。記者在東單體育場各個專區之間遊走拍照,滿目都是打扮成酷酷HIP-POP風格的年輕人,入眼都是帶著新鮮興奮的大笑臉。在晚上8點到9點的啟動儀式上,到場觀眾由「嘻哈文化節」點燃的熱情被繼續加倍放大,國內最頂尖打擊樂隊和街舞高手之間的合作不僅帶來了耳朵的盛宴,也帶來視覺的大餐。記者看到,在整個啟動儀式過程中幾乎沒有人能夠保持「正襟危坐」,大家都和著音樂不由自主的搖擺,尖叫聲更是一浪高過一浪。看來嘻哈魅力的確不可阻擋。

在啟動儀式上,本屆街舞挑戰賽裁判的集體亮相更是迎來了現場街舞玩家最激動的尖叫,這些裁判在街舞界無一不享有盛譽。來自湖北的喻斌接觸街舞的時間接近15年,曾經率隊奪取第一屆全國JVC青春舞大賽全國總決賽亞軍。河南的呂龍在全國同樣極具號召力,他不僅舞藝了得,還參與過多項街舞文化活動的策劃執行。北京的范振出道以來贏得了無數專業街舞大賽的桂冠,同時作為國內最資深的B-BOY之一,范振一直以來均是動感地帶街舞挑戰賽全國裁判團成員。而代表著西南地區街舞領袖人物的祝宜力,曾率隊在國內外賽事中屢屢取得優異成績,為西南地區的HIP-HOP文化發展貢獻出強大力量。來自上海的汪瀚用一句「跳舞不求名利,只求超越自己」的格言表明了街舞的精髓,曾經擔任過2005世界街舞大賽評委的汪瀚無論在街舞技巧還是精神領會中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在這場「嘻哈文化節」中正式開啟的大學生街舞挑戰賽將很快蔓延全國。根據大賽主辦方中國移動介紹,初賽將於今年9-10月在全國除拉薩以外的30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舉行,每個賽區的比賽都將設在當地最有影響力和輻射力的高校,並帶動所有高校一起享受嘻哈文化的魅力。在初賽結束後,南北賽區的各30支冠軍隊伍將於11月在長沙和濟南分別參加分區賽,分區賽中脫穎而出的14支隊伍將齊聚北京,參加在12月舉辦的總決賽。這場長達4個月的大學生街舞挑戰賽,不僅是全國各個高校街舞高手的街舞競技場,也是輻射到210所高校的一項盛大校園文化活動,除了街舞高手的對決,在全國各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的高校中,動感地帶還將同期進行嘻哈音樂的推廣發送、街舞知識普及、街舞速成培訓等多種活動,使得喜愛街舞的大學生們擁有近距離感受嘻哈文化的機會。

Ⅲ B-BOY最期待的一項大賽是什麼大賽

國際比賽大致如下:

德國BOTY,

英國UK,

日本OLD SKOOL NIGHT,

巡迴BC ONE,

韓國B-BOY UNIT,

美國比較地下的FREESTYLESIEESION,IBE,

中國KOD

最有影響力的當然就是Boty(battle of year)和紅牛(redbull bc one)

IBE(international breakdance events)始於2001年,這個比賽是一個underground的比賽,這個比賽的范圍比較廣,1 vs 1,集體斗舞,footwork battle(上海caster的汪申炯danny在05年獲得了這個項目的冠軍),powermove battle,bgirl battle還有一個是最長動作的battle。這個比賽現在很火哦,全世界的舞者都以參加ibe為榮了。

Bboy unit在韓國舉辦的世界性的比賽也是始於2001年,到08年已經舉辦了9屆了

uk B-boy championships,在英國舉行的國際性的街舞賽事包括poppin(黃景行08拿了第二名) lockin 還有breakin

R-16 Korea sparking 其中r代表respect,16代表比賽的16支隊伍。在韓國舉行的,始於2007,中國的pioneer(聯隊danny隊長)參加08年的比賽,齊舞很炫

Freestyle session 1997年始於美國加州,這個我很少關注。

The B-Boy Summit 始於1994的加州,比賽范圍很廣,相當於一個嘻哈文化節

Steet Jam 前身是top of top ,包括所有舞種,始於2002,影響力比較大

Juste Debout 法國的一個大型的街舞比賽,包括poppin,lockin,new style,house等單獨項目,好像還有自由solo的那種.是法國最著名的比賽,也是一個全球比賽,外國選手參加也很多

kod(keep on dancing) 現在可以說算是國際上的了吧因為今年的比賽吸引不少國際上的舞者,裁判也是重量級的人物EB大師 Mr Wiggles等,中國的舞者對這個比賽很積極的

這些是我在網路上找的,我也長見識了
過去那個師傅還去參加過KOD,呵

Ⅳ 中國嘻哈文化比較發達的城市

廣州!

Ⅳ 說唱團體紅花會宣布正式解散,國內還有哪些嘻哈團體值得推薦

嘻哈這兩年在中國其實特別的火熱,都是因為一款綜藝節目叫做中國有嘻哈,讓很多的人認識到了西海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藝術形式,並且嘻哈,給人的感覺都特別真實,很多的小夥伴都特別喜歡,特別是在年輕人中有著廣泛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一個事物的發展不可能是永遠一帆風順,總是會有一些坎坷,磕磕絆絆,當他能夠挺過這些難關的時候,總是能夠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嘻哈也是這樣,中國有很多嘻哈藝人,還有嘻哈前輩在共同的努力,為中國嘻哈打造出一片全新的天地,創造出一個更好的未來

所以我覺得,在中國從事嘻哈這一行的小夥伴們應該更加的去珍惜現在的這個環境,不要無端端的辜負那些嘻哈前輩們的努力。特別是當我們錯過了這個對於嘻哈來說還算是比較自由的土壤之後,再想把它給找回來可能就不容易了。

Ⅵ 2013年廣州嘻哈潮流文化節哪個曉得

我曉得呀,馬上要舉辦了,在廣州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創意藝術區,是在十一節假日的時候,馬上就要開始了~很多品牌參加,嗏嗏好像還做為抽獎獎品好像有很多的活動有塗鴉車展
,國際街舞大賽,鎖舞大賽,Hiphop,花式籃球賽,塗鴉藝術創作,跑酷運動
等街頭文化

Ⅶ 2013年廣州嘻哈潮流文化節如何呀

不錯的,以往舉辦的都是有聲有色的,今年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有時候過去看看,就連嗏嗏系列的產品還作為本次活動的抽獎產品呢。

Ⅷ 嘻哈文化的嘻哈概況

Hip-Hop意為「搖擺的屁股」,源自美國黑人社區,其淵源可上溯至20世紀70年代。
Hip-Hop是一種由多種元素構成的街頭文化的總稱,它包括音樂、舞蹈、說唱、DJ技術、服飾、塗鴉等。
Hip-Hop是街頭的文化,是一種生活態度。他與同是街頭文化的滑板、小輪車等極限運動有著親密的關系。
Hip-Hop一族具有共同的行為方式,即使互不相識,你也能從他的外表准確地判斷。
Hip-Hop現在已經從街頭步入主流文化。在美國,主流娛樂空間已經被Hip-Hop占據;在韓國,
Hip-Hop被與其本民族的文化相結合,成為具有韓國特色的最受大眾歡迎的文化形式;在中國,這種文化青少年中日益活躍起。 所謂的「嘻哈產業」,許多人可能連聽都沒聽過,但事實上則是幾乎全球絕大多數的人,目前都早已生活在這個產業所建造出來的文化氛圍中。就以台灣為例吧。只要我們隨便打開電視,那些賣手機、球鞋、牛仔褲,以及飲料等商品的廣告,總是一群年輕人頭戴棒球帽、或者包著大頭巾,身穿寬松的服飾,甚或披一件帶有頭罩的夾克,腳踩著球鞋,在那裡舞動、奔跑,或做著其他動作。這就是「嘻哈風格」;當然更別說那些綜藝頻道上的饒舌歌手了。
除了電視廣告及綜藝頻道上可以看到的典型的「嘻哈風格」外,如果我們走上街頭,在一些時髦青少年,甚或年輕新中產階級集中的地方,那種「嘻哈風格」更是普遍。有些青年新貴,頭戴球帽,掛著一幅帥酷的無線手機裝置,這當然也是「嘻哈風格」的具體顯露。
而「嘻哈風格」當然不是憑空跑出來的。一種風格的形成,主要是透過商品,以及該商品所創造出來的行為及文化代碼。因此,風格自然也是產業。那麼,所謂的「嘻哈產業」,它的產業規模究竟有多大呢?說出來可能會嚇死人,因為據專家的正式估計,全美的任意消費行為里,與「嘻哈產業」有關的大概就佔了四分之一,舉凡服裝、鞋類、服飾佩件、運動器材、電視、雜志、電影、廣告、手機、軟性及烈性飲料,連鎖速食、唱片、模特兒業、化妝品、藝術產業、金融業、球類活動業等和生活有關的經濟活動,都被它所滲透,甚至連一些非正統性的名牌,也都無法抵擋「嘻哈風格」所造成的消費穿透力,而向它靠近。嘻哈是一種風格創意產業因此,所謂的「嘻哈產業」,它的產業規模實在模糊得難以清楚界定。如果用最寬松的定義,凡與「嘻哈風格」有關的都被納入,那麼它的規模單單在美國恐怕就已達到一兆美元以上。但這樣的定義其實太過浮誇。真正所謂的「嘻哈產業」,應當是發動出整個「嘻哈風格」的核心產業,因而它是一種風格創意產業,保守估計,它至少有數百億美元的規模。
而2003年,「美國商業周刊」會將「嘻哈產業」的教父賽蒙斯上封面,主因是在這一年「嘻哈產業」的表現實在讓人嘖嘖稱奇。它單單服裝上即達到二十億美元的業績,有一部由饒舌歌手Eminem主演的電影8Mile甫上映,第一個周末就創下5120萬美元的票房,打破了《侏羅紀公園》的紀錄。2002年,世界名酒Courvoisier用饒舌歌打酒,銷售業績立刻提高了20%,2003年美國熱門音樂排行榜幾乎全是嘻哈天下,由於整個「嘻哈風格」已強大到如此難以匹敵的程度,它不但產業活動的地盤擴大,甚至連頂級名校如哈佛、麻省理工學院,也都很嚴肅地將它視為一種文化及生活、產業的現象來研究及開課講授。新美國夢的最佳樣板因此,現在可以說已到了「嘻哈風格」不再只是單純的美國黑人青少年「次文化」的階段了,它所型塑的風格,經過資本主義商品化的過程中的被「佔用」及「改竄」,逐漸變成了一種新的「時尚」,它在征服了紐約和洛杉磯後,也漸漸開始要征服全世界。在美國有所謂「嘻哈世代」(HipHopGeneration)之說,指的是1985年至1990年間竄起的黑人世代,而毫無疑問的,在這個世代里,最有成就的即是賽蒙斯,他是全球「嘻哈產業」最大的創意人及發動人,他早已不是「黑人雅痞」(Buppie)而是「嘻哈產業帝國」的教父,甚至更成了「新美國夢」(NuAmeri?canDream)的最佳樣板。他是最重要的饒舌唱片公司DefJam的創辦人,後來以一億多美元賣給了環球唱片,目前乃是全美第二大唱片公司,年營業額高達7億美元。他目前擁有一個包括了服飾、媒體、飲料、金融等綜合性的龐大帝國,單單服裝批發一項,一年業績即達2億6千萬美元,整個帝國一年的業績總在10億美元左右。饒舌歌是「嘻哈風格」的核心有關「嘻哈風格」的問題,各家說法不同。有人說它起源於古非洲,有人則說它始於牙買加,但無疑的,以道白式的饒舌歌為主體,則無疑是「嘻哈風格」的核心。它在1970年代開始隨著音樂合成器的出現而走紅,配合著舞步而表達桀驁的悲傷與憤怒,因而它有著強烈的個人化,追求自我認同,以及反主流的不馴意含。這種樂與舞的風格,很快的就在大城市的黑人青少年聚落和街頭散布開來。而除了音樂與舞步之外,他們那種裝束,其實也非常的具有街頭風。例如,當時的黑人社群,生路匱乏,街頭販毒乃是主要營生,那種寬大厚重,或者戴帽包頭的服飾,乃是年輕毒販徹夜在街頭流盪之必需,而寬松的長褲、口袋則用來藏槍,球鞋則用以必要時的追趕與奔逃。易言之,這種裝束其實在本質上相當接近不馴青少年的幫派裝。可是由歷史及經驗,我們也知道所有的符碼意含都是流動的。那種街頭式的走路、說話、裝束,當民權運動所造成的黑人地位被漸漸抽離,它的符碼意含則往「帥」、「酷」等方向移動。而後經由中學和大學,黑人及白人交界的領域,如音樂、體育等方面,向白人青少年社區滲透。而正是由於有著這樣的滲透性,具有商業眼光的黑人奇葩即有了發揮的舞台。如果我們回頭去看「嘻哈產業」的發展,即可注意到,在1980年代中期以前,它只能被算成是一種「次文化」。但從1980年代後期開始,由於它那種帥酷及叛逆,加上一點吊兒郎當的風格,已變成全美青少年的流行,甚至所有的大公司,都不得不注意它的存在,並介入其中;於是,1985年Sony與DedJam唱片合作,協助它在銷售通路上發展,1986年Adi?das開始藉助饒舌樂園來幫忙行銷。當主流企業開始介入這個產業,「嘻哈風格」就等於已成了主流的一部分,甚至並取得了一定的主導權,而這個主導權並不在白人手中,而是由黑人創意企業家掌控,因為只有他們才知道整個「嘻哈風格」的竅門與可能走向。高檔商品也以嘻哈為訴求因此,由「嘻哈風格」從「次文化」而發展為影響到全美甚或全球的風格與產業,我們或許可以回顧今年所謂的「巴黎風情」了。近代法國思想泰斗布爾迪厄(PierrBourdieu)曾經研究所謂法國的「波希米亞風格」問題。他指出,在法國大革命之後,巴黎一地有大量來自外省的青年湧入,他們疏脫、浪盪、隨興、自在,後來的「巴黎風情」有一大半就是由這種「波希米亞風格」中產生並被細致化的結果。今天我們去巴黎,一定會很快地注意到,巴黎人隨便誰,縱使是「隨意穿著」(casualwearing),都會露出某種不同的味道,這就是所謂的「生活風格」的奧秘。而到了今天,由於「嘻哈風格」已成為全球龐大的產業,而且其地位仍在上竄,不但影響到大眾生活商品,甚至還往高檔商品以及名牌這個領域繼續滲透,諸如海尼根啤酒、可口可樂、麥當勞、美國本土名牌Gap等也要以它為訴求。這時候,「嘻哈產業」也跟著出現許多高檔商品,有些嘻哈人物那一身行頭,其昂貴程度可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的。舉例而言,Reebok在復活節推出一款Sdot限量鞋,即創下該公司的銷售歷史紀錄,eBay網站上立刻賣到250美元一雙,「嘻哈商品」的搶手及高檔化,由此可見。如果再加上典藏版的手機,那就更加不可思議了。嘻哈風已由美國向全球擴散這也就是說,在過去20多年裡,當我們說到「嘻哈」時,盡管名稱相同,但實質上早就有了極大的差異。早年的「嘻哈」是落拓黑人社區里那些窮小孩的「邋遢風格」(Shabby)對自己凄苦的命運充滿了悲憤,但到了今天,所謂的「嘻哈」早已成了一種流行的時尚,甚至已成為一種固定下來的習慣,穿著寬松但昂貴的衣服,包著名牌頭巾或運動帽,典藏版的球鞋,當然還有帶數位攝影的手機與耳機,加上一堆亮閃閃的金屬飾物,踩著那種有點搖晃的步伐。今天的「嘻哈人物」,以帥酷取勝,說不定再過幾年繼續細致化後,會成為獨特的「紐約風情」!以前的嘻哈多少有點紅眉毛綠眼睛的架式,今天的嘻哈卻都變成了酷哥辣妹,時代的變化可真是快啊!因此,有關「嘻哈產業」的整個發展史,其實是非常值得從事創意產業者好好研究的課題。「嘻哈產業」乃是由無到有,由非法到主流,由非商品到商品化的過程。它是原來的邊緣人不入流的風格,最後竟然不但發展成了新的主流,甚至還隨著美國國勢而在全球擴散。其中有著太多竅門都值得詳參。而無論如何,賽蒙斯這個教父型的企業家,絕對當得上二十世紀創意產業上的傳奇英雄。一種生活風格可以影響到全美日常隨意消費活動的四分之一,這已是生活產業史上的奇跡了。
全球嘻哈文化4大元素:說唱,街舞,DJ,塗鴉

Ⅸ 嘻哈文化近年很流行,嘻哈文化到底是什麼

伴隨近年來《中國有嘻哈》等綜藝節目的火爆,讓很多人開始關注嘻哈文化,它本質是一種美國黑人文化的衍生文化,一種具備各色流行元素的,能讓人聽後、看後覺得激情活躍的藝術表演形式,而且它涵蓋了動感DJ、節奏MC、活力街舞、街頭塗鴉等多個元素,是現今年輕人非常喜歡的一種文化表演。

所以嘻哈文化的包容性非常強,它能讓人有很大的空間去施展自己的各式各樣的才華。嘻哈文化在各個國家的盛行,讓更多人開始關注嘻哈,它並不是一個吵鬧的音樂,也不是一個亂七八糟的舞蹈,它是一種自由的表演形式,是一種能讓人釋放壓力的文化藝術。

Ⅹ 求一份嘻哈文化節策劃方案

你是要宣傳某個運動品牌吧?是網路、服裝、健身俱樂部、還是單獨就一個理念宣傳?
採用秀場的話,你的外部環境布置很關鍵哦。
具體不詳,不太好交流。。。請留言,雖然不是專業策劃人士,但依然希望能幫上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