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廈門天竺山景區門票多少
廈門天竺山森林公園
2006年5.1黃金周廈門天竺山森林公園和植物園精心安排十餘項活動 目前門票免費,坐觀光車票30元,當天憑票可上下車觀光景點,團隊價格,預定專線:8880431 8891359
廈門天竺山森林公園一日游,98元/人
廈門天竺山森林公園+日月谷溫泉一日游,198元/人
包含車接送30+景點觀光車門票30+導游費+礦泉水+旅遊帽+農家餐20+保險費
天竺山森林公園一日游
行程:
A線:早上指定地點集合出發車前往天竺山森林公園東山門---萬壑松風---百
竹林---天竺湖---(可從木棧道步行到真寂寺)龍門寺---真寂寺---欖月
路---兩二湖(午餐)。
下午:兩二湖(環湖木棧道)---盤龍路---皓月湖(環湖木棧道)---西山門---東山門---結束。
B線:早上:東山門---萬壑松風---百竹林---天竺湖---(可從木棧道步行到真寂寺)龍門寺---真寂寺---東山門(午餐)
下午:東山門---欖月路---兩二湖(環湖木棧道)---盤龍路---月湖(環湖木棧道)---西山門---東山門---結束。(可去泡日月谷溫泉100元,或者龍佳溫泉山莊68元自理)
二、優惠報價98元/人
三、服務標准:
1、餐費:中餐
2、門票:(景區門票、景區觀光車費用 )
3、交通:(全程空調旅遊車)
4、全程優秀導游服務
5、贈送旅遊帽子及礦泉水 含旅行社責任險
天竺山李老根綠色生態園
天竺山旅遊線路一:朝聖休閑之旅 門市價:70元/人
天竺湖,真寂寺,龍門寺,位於天竺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東部,在這里,演繹著山與水的千年絕美相戀:隱藏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唐風遺韻的獨特魅力。
宏偉的真寂寺,庄嚴的龍門寺遺址,以及周邊的浴龍池,栓馬石,漏米岩等人文景觀,在林木掩映之間,聽禪音裊裊,心神逐遠:於香火縈饒之前,在山水於禪音之中,醉心忘我。
行程:
09:00:天竺李老根旅遊接待中心門口集合
09:10:觀賞天竺山標志建築物——田螺山
09:30:步入聽松路,聆聽萬壑松聲的天外簌音
10:00:進入百竹林,觀賞數百種竹子,體驗一回在竹影婆娑中,清雅,瀟湘夜雨的風雅意境
10:30:踏上天竺湖的休閑棧道,巧奪天工的景觀建築,將天竺湖,翡翠島和望月峰等美景連為一體,駐足於湖心建築,四周的一切,幾如畫中
11:00:觀賞真寂寺的雄偉建築,尋找唐朝遺址,虔心拜佛,許下您的心願
11:30:峰迴路轉,龍門寺屹立眼前,多處唐朝遺址,讓您重見唐宣宗的生活片斷
12:00:返回東山門,品嘗天竺李老根的農家飯,特色菜
13:00:飯後散步於觀光果園,免費品嘗綠色無公害的時令水果
14:30:前往休閑廣場,在辣木林中的小亭,有多種娛樂項目可供您選擇
16:30:返回
備註:
1、 此價格包含景區游覽,餐費(30元/人),休閑廣場娛樂、觀光果園(20元/人)。
2、休閑廣場的娛樂項目提供:
釣魚(提供釣魚用具,如有收獲者,按草魚10元/斤,福壽魚5元/斤購買或放回池塘)
泡茶(提供茶具,開水,每套茶具提供一包茶葉和一包辣木茶,每5人一套茶具)
麻將(提供麻將及桌椅)打牌(提供紙牌和桌椅)象棋(提供象棋和桌椅)。
3、 此價格不包含交通費用及導游費用,導游需提前預定(50元/團,提供一名導游)
4、也可將餐調整為在休閑廣場燒烤(30元/人),需提前一天預定。
天竺山李老根綠色生態園
線路二:鴛鴦溪健行之旅 門市價:100元/人
眼睛想旅行,心靈想放假,身體要休閑,就到天竺山森林公園,一處風景就是一種別樣的悠閑自在。
皓月湖,在萬頃碧綠的湖面有全國最長的木棧道,是您休閑和健身的好去處。
鴛鴦溪,一段狹長的溪流,一截奇妙的山谷,大自然的神奇景象,等待您去探索發掘。
行程:
09:00:天竺李老根旅遊接待中心門口集合
09:10:乘坐景區游覽車前往天竺山西山門
09:30:踏上全國最長的木棧道,健行之餘欣賞皓月湖美景
10:00:進入鴛鴦溪谷,在鳥語花香,碧水綠蔭中進行有氧運動,在潺潺流水聲中尋找神秘瀑布的真影
10:30:登上百步雲梯,挑戰體能極限
10:50:在環山木棧道上,眺望東孚鎮全景,讓一切美景盡收眼底
11:10:到達兩二湖,在進行一次環湖健行之旅
11:45:乘車返回東山門,品嘗天竺李老根的農家飯,特色菜
13:00:飯後散步於觀光果園,免費品嘗綠色無公害的時令水果
14:30:前往休閑廣場,在辣木林中的小亭,有多種娛樂項目可供您選擇(垂釣,泡茶麻將,象棋,打牌,任您選擇)
16:30:返回
線路三:天竺山朝聖,健行之旅 門市價:100元/人
天竺湖,真寂寺,龍門寺,位於天竺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東部,在這里,演繹著山與水的千年絕美相戀:隱藏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唐風遺韻的獨特魅力。
宏偉的真寂寺,庄嚴的龍門寺遺址,以及周邊的浴龍池,栓馬石,漏米岩等人文景觀,在林木掩映之間,聽禪音裊裊,心神逐遠:於香火縈饒之前,在山水於禪音之中,醉心忘我。
皓月湖,在萬頃碧綠的湖面有全國最長的木棧道,是您休閑和健身的好去處。
鴛鴦溪,一段狹長的溪流,一截奇妙的山谷,大自然的神奇景象,等待您去探索發掘。
行程:
09:00:天竺李老根旅遊接待中心門口集合
09:10:乘車觀賞百竹林,下車游覽天竺湖,龍門寺,真寂寺
10:30:從攬月路步行前往兩二湖,步行之餘眺望東孚鎮全景,讓一切美景盡收眼底
10:45:乘車到達兩二湖,進入鴛鴦溪谷,在鳥語花香,碧水綠蔭中進行有氧運動,在潺潺流水聲中尋找神秘瀑布的真影,踏上全國最長的木棧道,健行之餘欣賞皓月湖美景
12:30:乘車返回東山門,品嘗天竺李老根農家飯,特色菜
13:30:飯後散步於觀光果園,免費品嘗綠色無公害的時令水果
14:30:前往休閑廣場,在辣木林中的小亭,有多種娛樂項目可供您選擇(垂釣,泡茶麻將,象棋,打牌,任您選擇)
16:30:返回
2. 跪求一份廈門自由行攻略,謝謝。
在廈門玩攻略不用做的太細,基本跟著景點逛就錯不了,完全不擔心迷路之類的。景點的話除了鼓浪嶼,廈門還有不少好玩的景點,像廈門大學、環島路、廈門植物園和廈門科技館等。植物園和科技館估計很多人都會錯過,但其實算是廈門的網紅打卡景點了,都挺好玩的,也特別適合拍照。
3. 天竺山在哪裡 哪裡的風景怎麼樣 好玩不
陝西山陽天竺山國家森林公園
風景 天竺山崔嵬而奇險,聞名遐邇。唐代羅公遠、宋代理學家邵雍都在此山隱居。山峰最低海拔1255米,最高海拔2074.4米。山有七峰相對,主峰有北峰大頂山、東峰鐵鍾坪、南峰虹池梁、西峰松樹盪。峰隙終年雲霧繚繞,古松虯枝,蒼翠欲滴,奇石突兀,多姿多態,與雄偉的古建築相互輝映,渾然成趣,遊人至此,如臨仙境。最為壯觀的是「天竺雲海」,雨過天晴,團團白雲匯聚於山腰,向開鋪展彌散,剎時形成波濤滾滾的海洋 天竺山
,好似「水漫金山」。東西側壁立萬仞,壁上碥道,皆人工鑿成。人稱「閻王碥」。西側碥上有鐵索,險峽處有獨木橋;臨箭河處有著名的七里峽。兩壁對峙,仰望青天一線,藤蔓交接,綠蔭翳天,一溪南瀉,水聲如雷,大有一夫擋道,萬夫莫開之勢。陳魯齋先生《登天柱山》詩曰:「置身如在九霄中,萬里川原一覽空,呼吸可能通帝座,壯懷直欲問天公,懸岩峻峭巨靈劈,大地撐持砥柱間,秋色西來風日麗,下方佳氣郁蔥蔥」,這正是對天竺山雄偉氣勢的真實寫照。天竺山自然資源豐富,景緻迷人。公園絢麗多彩,四季各異。陽春,山花爛漫,五彩繽紛;盛夏,綠茵滿坡,涼爽宜人;金秋,紅葉似火,野果飄香;嚴冬,銀裝素裹,青松映雪。園內有森林植物200多種、野生動物40多種,珍貴野生動物有金錢豹、林麝、果子狸、狐狸、豹貓、錦雞、青羊、杜鵑等。園內人文景觀60餘處,其中古跡6處,景點58個。石水塔,建於宋朝,位於鐵瓦殿後百米,塔高丈余,圍數尺,傳為鐵板道人所造,共3座,外呈圓形,傳神生動,工藝獨特。雙峰觀,是戰爭年代我黨領導人李先念率軍由湖北到商洛,在此休整之地;雲蓋寺,宋邵雍在此隱居時新建。藏經洞,清蜀僧超古禪師為藏經所鑿。上天堂,建於南北朝時期,為最早的宮觀遺址。葯王廟,在主峰山腰兩千米處,明石刻「葯王廟」3字至今無損。除此,山麓有黑龍洞、朝陽洞、穿心洞等24洞,有綉女峰、疊翠峰,三星峰、飛身峰等12峰,有月亮石、葫蘆石等12石。公園附近還有祖師洞、焦贊孟良洞、仙佛洞、元覺寺、擂鼓台、蠻王石、箭石埡、僧道關等。自漢以來,天竺山就是道教活動的中心,歷代建築古寺廟10餘處。民國前上山僧尼很多,1960年有20多人下山還俗。近年又有僧尼上山,香火甚盛,遊客眾多,每年有10萬多人次,天竺山古建築群對我們研究道教的歷史和漢、唐的塑造藝術有重要價值。
陝南仙境天竺山
位置
天竺山位於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天竺山鎮。
歷史
山陽縣是一塊紅色的土地。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李先念率領的中原部隊突圍到陝南後,曾在山陽的三官殿、三槐、長溝口等地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了多次激戰,許多革命英烈鮮血灑在長溝,忠骨埋在山陽。
氣候
長溝鎮地處鶻嶺南麓,境內群山連綿,溝壑縱橫,山地佔96%,土壤以黃沙土為主,氣溫屬溫帶季風性半濕潤山地氣候,海拔為800—2074米,年平均氣溫為10℃—13℃,年降水量在700毫米以上,無霜期200天,屬高山氣候區,農作物多為一年一熟,河谷陽坡為一年兩熟,盛產葯材、柿餅、核桃、板栗、柿子酒、臘豬肉、竹編製品、火紙等。
人文自然景觀
山陽有人文、自然景觀多處,其中有新民主主義革命政權舊址2處,革命烈士陵園3處,古洞、廟宇多處,古樹名木多株。天竺山是陝西道教勝地之一,目前山上道觀有鐵鍾等5處,男女道徒30餘人。1992年11月被陝西省林業廳批准建立「山陽縣天竺山森林公園」。2003年經省林業廳批准,成為「省級自然生態保護區」,面積1058公頃。山上以華山松天然次生林為主,各類樹木200多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動物有豹、蟒、林麝、獐子、錦雞、鹿、果子狸等珍稀動物幾十種;還有十里香、天麻、靈芝、三步還原丹、草蟬蛹等幾十種天然名貴葯材。山上勁松蒼翠,林海茫茫,壁立萬仞,奇峰疊出,澗出天表,廟古洞幽,煙嵐迷離,有各種大小不同240餘洞,可游覽點60餘處,其中有12峰、3井、6岩、9處宮觀等名勝。古今名人占籍、傳道、觀光者眾。民間關於天竺山的傳說和故事非常豐富,還有許多贊頌天竺山的詩文傳世。宋代邵雍寫天竺山「一簇煙嵐鎖亂雲,孤高天柱好棲真……」;清朝僧人超古寫天竺山:「山勢崔巍凌碧漢,層層腳下亂雲披……斯時徒具摩天手,摘得星來付與誰」。清末科拔貢陳愈愚寫天竺山「置身如在九霄中,萬里川原一覽空。呼吸可能通帝座,壯懷直與問天公……」 「石峽線天」的七里峽,位於長溝鎮南邊,景區有三里峽、七里峽兩段。東西兩山壁立萬仞,傲然對峙,峽中最窄處觀天一線,峽中有道教活動地祖師洞,還有焦贊洞、孟良洞等多處,奇景有江心魚推磨,楊八姐蹬石等,游記詩文頗多,較著名的是清同治年間舉人張映辰所寫的《七里峽》:「分馳兩峽走雲連,仰面惟窺一線天。誰遺五丁通鳥道,飛泉如雨雨如煙」。 天竺雄峰、石峽奇觀、神秘道教、豐富特產、古樸方言、淳甜民情等等,都將是長溝鎮吸引人們前來旅遊觀光、投資發展的豐厚資源和依託所在。隨著改革開放和西部開發的不斷深入,長溝鎮這個天竺腳下的深山閨秀必將「千呼萬喚始出來」,以它原始、神秘、古樸但又文明、進步、時尚的秀色雄姿,展現在世人面前。
特產交通
天竺山森林公園,北距西安市210公里、商州市91公里。去天竺山旅遊,可由西安火車站對面陝西省西安汽車站乘車,3個多小時可到。然後由山陽汽車站乘坐山陽-----法官的班車,從僧道關口下車,約往裡走2.5公里左右。西安---合肥鐵路已動工興建,建成通車後,可乘火車在商州站下車,再換乘汽車前往,旅遊交通更為方便。九眼蓮、魔芋、龍須草製品、核桃、板栗,為遊人提供購物選擇。 現商(州)漫(川)高速已經與2010年初通車,可在西安乘坐西安---山陽班車(全程2.5小時左右),完了從山陽汽車站乘坐山陽---法官班車從僧道關出道口即可(0.5小時左右),預計從西安到天竺山森林公園近3小時可到。從南上可從湖北境內的武漢走漢(武漢)十(十堰)高速到漫川關再往西安方向走十幾公里即到天竺山服務區,附近有出口可進山。 天竺山森林公園附近有農家樂、賓館等,確保玩得開心、吃得放心。
歷史由來
據清嘉慶元年刊本《山陽縣志》記載,早在東晉時代著名的道教理論家、煉丹家葛洪即在本縣境內的饅頭山隱居修道。 葛洪,字稚川,號抱朴子,丹陽句容(今江蘇境內)人,在廣東羅浮山隱居之前,曾到豫、荊、襄等地游歷,而山陽又距豫南、襄陽不遠,所以,他到過饅頭山是有可能的。民國十八年刊本《增修山陽縣志》卷一亦寫道,「羊仙洞在饅頭山,昔人於此得道飛升,傳雲即葛洪也,入羅浮山去。又口頭東十里,有深洞,碑記『葛洪修煉處』。 唐時的著名高道羅公遠曾在天柱山修道。清嘉慶元年刊本《山陽縣志》卷一《古跡》記述,「天柱山 ,一名天竺山,唐羅公遠、宋邵康節(邵雍一引者注)皆隱於此。」[2]羅公遠,又名思遠;鄂州(今湖北境內)人,一說為彭州九隴縣(今四川境內)人,《太平廣記》卷二十二、《雲笈七簽》卷一百三十五、《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十五均有其事跡。如:《太平廣記》中《羅公遠》條記述,公遠自幼好道術,唐玄宗亦酷好仙術,有一次玄宗與張果、葉法善手中各握棋子,未讓公遠看見而要他猜各人手中之物,公遠以無物相告,二人張開手,均無棋子,原來棋子已在公遠手中;還寫道,開元年間又一次中秋賞月,公遠以拄杖為橋,請玄宗同登月宮,聽霓裳舞曲。這些記述頗多神異,難免有小說家言或傳說。其中亦有頗具哲理之言,如玄宗請公遠教其長生之術,公遠對曰,「我命在我,非由於他,當先內求而外得也,刳心減智,草衣木食,非至尊所能。」[3]這段話反映了羅公遠對道教養生的真知灼見,他重申了道教提倡「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生命觀,指出要長生久視,應先內煉而非外求,清心寡慾、草衣木食的艱苦修煉,帝王是做不到的,言外之意,帝王的生活如果不改變,要想長生是不可能的。羅公遠有著述傳世,《道藏》中收有《真龍虎九仙經》二篇,羅公遠、葉靜能注。葉靜能亦為唐玄宗時的道士,以擅長符籙請神役鬼、驅邪治病、興雲致雨等奇術深受玄宗寵信。羅公遠、葉靜能在《真龍虎九仙經》注中寫道,「夫金丹大葯,皆在冥心。心若一著,無有不成。若蒙至人傳訣,依法修之,切在戒慎分明,靜室息諸事,想恍惚之中有神曰靈冥也,煉五臟氣方成大道。故《道德經》雲: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4]從這段話中,也可以看出道教修煉在當時由外丹向內丹轉變之端倪。 據山陽地方誌記述和當時老道長口傳,唐末宋初大名鼎鼎的高道呂洞賓亦到過天柱山 。《山陽縣志》卷一《古跡.仙人龕》記載,「相傳呂純陽、韓湘子遊憩於此,故名。」[5]同卷《古跡.天柱山 》亦記述,「又傳呂洞賓曾多次於此山,有摘星岩、摩天岩、凈瓶峰、雷神洞。」[6]八仙的故事使呂洞賓、韓湘子在我國民間幾乎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據有關史料考察,呂洞賓、韓湘子均有其人,但韓湘子系唐朝官員,是唐代大文豪韓愈侄子,而韓愈確有族侄,頗有道術。 呂洞賓是唐宋內丹道發展中極為重要的人物。洞賓名岩,字洞賓,道號純陽子,以字行世。他與其師鍾離權的內丹修煉理論,在中國道教史上被稱為鍾呂金丹道。《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呂岩》寫道,「其自作傳雲:吾乃京兆(今陝西關中)人,唐末屢舉進士不第,因游華山遇鍾離子,傳授延命之術,尋遇苦竹真人傳授日月交並之法,再遇鍾離,盡獲金丹之妙。吾得年五十道始成。」「世言吾賣墨,飛劍取人頭,吾聞曬之,實有三劍:一斷煩惱,二斷貪慎,三斷色慾,是吾之劍法也。世有傳吾之神,不若傳吾之法,傳吾之法,不若傳吾之行。何以見?為人若反是,雖攜手接武,終不成道。」[7]從這些記述不難看到他修道的經歷、承傳及其丹道思想。呂洞賓主張修道最重要是身心和生命的修煉,反對荒誕不經的虛妄之說。他的丹道理論對全真道內丹修煉影響甚大,被尊為全真道「五祖」之一。有關呂洞賓在陝西的活動,史籍多有記載,《雅言系述.呂洞賓傳》稱其為潼關以西人,唐朝咸通( 860 -873)初年,舉進士不第。後因黃巢起義,社會動盪,遂攜家隱居終南山,學道家老子之法。《宋史.陳摶傳》亦寫道,陳摶在華山隱居修道時,「華陰隱士李琪……;關西(古時稱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市為關西或關右——引者注)逸人呂洞賓,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世以為神仙。皆數來摶齋中,人咸異之。」[8]據上述史料分析,呂洞賓在天柱山一帶修過道是完全可能的。 元朝時,全真道倍受尊崇,甚為興盛。陝西乃全真道之發源地及重要的活動市,道觀的興建和道士、信眾的崇道十分普遍,天柱山市興建的元緯宮就是全真道在當地發展的有力證明。元緯宮系元朝著名高道宋德方主持修建,據《增修山陽縣志》載,元緯宮「在城西南山麓,俗名宮為南庵,道院曲流為縣八景之一。」[9]《山陽縣志》卷三《壇廟》記載,「縣城西一里許,有勝概名曰南庵,後倚筆架山,前接紫微峰,左山環峙,右水繞流,蓋天地造設之佳處也。」 據李鼎《玄都至道披雲真人宋天師祠堂碑銘並引》、元好問《通真子墓碣銘》、李志常《長春真人西遊記》等道教史料記載,宋德方(1183一1247),字廣道,道號披雲,山東萊州掖城人。先後師事全真道「七真」中劉處玄、王處一、丘處機。丘處機應成吉思汗之請遠赴西域時,德方為隨行的十八位門人之一。返回燕京後,與丘處機同住於長春宮,奉丘之命,任教門提點。他辦事認真,一舉一動,無偏私而有規則,道俗莫不服其德能。宋德方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對儒、道典籍如《春秋》、《周易》、《中庸》、《大學》、《莊子》、《列子》特別喜愛,努力研讀,對其它的詩文與歷史、諸子百家著作,亦多有涉獵。他在搜集、整理、刊刻道經和修建道教宮觀方面盡力甚多,成效亦甚大。丘處機逝世前,十分重視整理和刊刻《道藏》之事,他曾專就此事和門人宋德方商議,對道教經典的大量散失深為遺憾,認為應當努力完成恢復和整理這一與道教發展關系非常密切的大事。然而,丘處機也深知自己已經沒有精力去實現這一宏願,遂將此事交宋德方日後辦理。丘處機對宋德方說,茲事體甚大,我則不暇,他日爾當任之。丘逝世後,尹志平接任掌教,亦繼承其之遺願,非常重視刊刻《道藏》,委託宋德方總管籌辦此事。宋德方與門人秦志安等詳細策劃,又得丞相胡天祿資助白銀1500兩,遂於元太宗九年(1237)起開始整理《道藏》。由於任務繁重,設立了27個經局承擔此事。他們不辭辛勞,行程數萬里,搜羅遺逸道經,增補亡缺,以《大金玄都寶藏》為基礎,校對付刊,歷時八年,於乃馬真皇後稱制三年(1244)全部完成,亦名《玄都寶藏》,共7800餘卷,實現了丘處機的遺願,是全真道教歷史上的又一創舉。由宋德方建立的全真道宮觀,「自燕齊及秦晉,接漢沔,星羅棋分布,幾百餘區。」元緯宮即是宋德方主持修建的一百多處道觀之一。[11]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朝廷即賜宋德方「清虛大師」;乃馬真後稱制三年(1244) ,朝廷又賜號「玄都至道真人」;至元七年(1270),又追贈「玄通弘教披雲真人」,著作有《樂全集》。 明朝以後,國內不少地方全真道衰落,陝西的全真道雖然不如元代興盛,但卻有一些道士弘道甚為得力,成就亦顯著。如佳縣白雲山,因道士李玉風(亦作玉鳳)於明神宗萬曆二十二年(1605)到此隱居弘道,「施葯濟人」,「歲旱有禱即應」,後經任尚書的陝西韓城人薛貞上奏朝廷,「敕賜道經一藏,封為『玉風真人』」[12]。 在屬於陝南市的天柱山 ,明朝時四川籍全真派道士李本善到天柱山弘道,收徒劉合明等。李羽化後,劉合明承師遺志,主持天柱山市全真道事務,大力弘道50餘年,收徒100多人,修復了不少道觀。劉合明宣宗宣德六年(1431)羽化,其徒余教民繼承劉合明主持道務30餘年,使全真道在天柱山市得以延續[13]。 明孝宗弘治(1488—1505)年間,有一位居住在山陽名叫雷賢(字宗魯)的人,某日出遊,在南庵道觀舊址上撿到琉璃瓦殘片,上面刻有「至正元年道正宋披雲」字樣,感慨非常,乃以繼承宋披雲(德方)弘道之志為己任。雷賢捐資金、請工匠,歷時10餘年,終於使元緯宮在元朝宋德方昔日修建的舊址上重新落成。余慶在《南庵元緯宮記》中根據自己的親眼所見寫道,元緯宮「前後宮殿,峨然翚飛,東西棟楹,聳爾壯麗,且裝塑神祇,像貌威嚴,光彩絢爛,令人凜凜起敬。至於四面牆垣,氣象開闊,高映雲日,觀者摩肩接跡,贊口同聲,是皆始於宗魯之所創也。」[14]這些記述,可以清楚地看出當年天柱山市的道教盛況。 明朝中期以後,天柱山一帶全真道的活動日漸衰微。清乾隆二年(1737),全真道士李永明由湖北武昌到天柱山,先後收徒100餘人。但後來這一支未能在天柱山承傳下來。 現今天柱山全真派道士的承傳,系由清朝中葉武當山太子坡道士王圓吉到天柱山弘道,延續下來的道脈。所以,現今天柱山全真道龍門派道士,尊武當太子坡為其法嗣之源。王圓吉到天柱山後,與其徒吳明慧、張明秀、劉明玉等大力弘道,修復道觀,刻印道教典籍20餘種,門人達500多人。王圓吉羽化後,吳明慧(道號道隱子)繼其師掌天柱山道教事務,勤奮耕耘,著有道書《度人秘錄》、《修煉丹術》等,皈依弟子超過1000人。 1925年吳明慧羽化,由其高徒張至正(道號安連子)繼承吳明慧遺志,主持天柱山道教事務,努力弘揚全真道。張至正與天柱山道眾一起,經過10餘年艱苦努力,修復了鐵瓦殿, 雲蓋觀(又名大頂)道觀,又在鐵鍾坪創建雙峰觀道場,建有主殿4座,配殿3座。主殿名為「通明殿」、「斗姥殿」、「無極殿」、「萬聖樓」,配殿名為「靈官殿」、「娘娘殿」「太白殿」,還建有鍾樓、鼓樓、客廳、廂房等房屋100餘間,住觀道士人數最多時達100餘人,使雙峰觀成為天柱山道教史上修建的道觀中規模最大的道觀。 解放戰爭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李先念部隊轉戰商洛市。1946年夏秋間,李先念率約300人的部隊在極端困難之際,從漫川關走山路到雙峰觀,受到張至正大師熱情的接待,部隊隱蔽山中半月。分別時,張至正為確保李先念的安全,特地為李換上道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在天柱山道教界貫徹落實得比較好,據1952年統計,當時山陽縣共有道觀37處,廟房478間,乾道123人,坤道99人,其活動中心天柱山有乾道38人,坤道29人。1956年,主持天柱山道教事務的張至正道長當選為山陽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並1958年春出席了中國道教協會在北京召開的理事擴大會議。張至正亦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組織道眾學習報紙和政府的有關文件。 但是,五十年代末期以後,由於「左」的思想的干擾,對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的貫徹出現失誤,天柱山市的道教活動遭到不應有的沖擊,出現了令人痛心的狀況:1960年,以張至正為首的40多位道士遭受批鬥,同年,張至正蒙冤受屈被捕,道士道姑多遣散還俗。「文化大革命」期間,天柱山道觀毀壞殆盡。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國家狀況的日益好轉,天柱山道教迎來了新的春天,冤假錯案得到平反,道教活動逐漸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天柱山道眾在張至正的高徒周理貴道長(道號天真子)的帶領下,鑿岩石,開荒地,打松籽,挖葯材,餐風露宿,一心向道,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經過近20年的艱苦努力,自籌資金100多萬元,修建恢復了雙峰觀、雲蓋觀、鐵瓦殿、朝陽洞4處道觀。1984年,周理貴道長與道眾建立了天柱山道教管理委員會,周理貴任管委會主任。同年,周道長當選為陝西省道教協會理事,周理貴任管委會主任。1989年在北京白雲觀領受「三壇大戒』,1993年被評為全國道教界愛國愛教先進個人,1998年山陽縣道教協會成立,周道長當選為會長。 2000年商洛是道教協會成立被選為名譽會長。2006年9月20日羽化登真。 1993年農歷9月9日,天柱山雙峰觀舉行了隆重的神像開光儀式,中共山陽縣委、山陽縣政府有關方面的領導和陝西省道教協會、西安八仙宮、周至樓觀台的代表前往祝賀,還特邀西安八仙宮的經師誦經弘道,進行大型道教活動。 天柱山現有住觀道士30餘人,皈依弟子約500餘人,其中不少人已成為道教界的後起之秀,如:余宗來(道號昌盛子) , 1990年參加陝西省道教協會第三期培訓班學習,1995年參加了在四川青城山舉行的全國第二次全真派授戒活動,1998年當選為山陽縣道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同年當選為山陽縣政協委員,2000年10月當選為商洛市道教協會會長,2001年選任陝西省道教協會常務理事,2005年出席了中國道教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賈慶林主席的接見。出訪馬來西亞等國家學習參觀。206年任商洛市政協委員,2007年選陝西省省政協委員。撰寫和主編的道教著作有《丘祖百字派淺解》、《商洛道教宗譜》、《張至正傳奇》、《商洛市道教志》、《商洛市道觀簡介》、《天柱山的傳說》、《天柱山志》》(手稿)等;徐宗常(道號祥和子),1987年參加陝西省道教培訓班學習,1994年當選為陝西省道教協會第二屆理事,1998年當選為山陽縣道教協會第一屆副會長,2000年10月當選為商洛市道教協會第一屆副會長;瞿宗瓊(道號廣玄子),坤道。1988年參加中國道教學院坤道班學習,1992年當選為天柱山道教管理委員會常委, 1995年參加四川青城山全真派授戒,1998年當選為山陽縣道教協會常務理事,2000年10月當選為商洛市道教協會第一屆副會長,2001年當選為陝西省道教協會第三屆理事,2006年當選山陽道教協會第二屆會長。曾參加《天柱山的傳說》等道教資料的編寫;胡誠林,1992年參加中國道教學院專修班學習。現任中國道教協會第七屆副秘書長,陝西省道教協會第三屆秘書長,西安市道教協會秘書長、西安八仙宮管理委員主任、2000年選為商洛市道教協會第一屆副會長、陝西省政協第八屆委員,西安市碑林區政協委員,近年來作為青年道士代表,曾出訪過澳大利亞、新加坡、台灣、香港等國家,在《中國道教》、《中國宗教》、《三秦道教》、《各界導報》等報刊上發表《天竺山今昔》、《西安道教展新姿》、《道教在澳洲的發展》、《台灣道教散記》等文章約30篇。 在天柱山修過道的道士中,選送中國道教學院和陝西省道教培訓班學習深造者已有田誠啟、胡誠海、何宗銀、何宗才、王誠芳、余誠智(市道協副秘書長;山陽道協秘書長)胡誠旭、陳誠東、汪誠真、江宗善、秦誠水、王宗慧、朱宗賢等20餘人,其中不少成為所在道觀中的有生力量,他們努力弘道受到道教界的重視和好評。
廈門天竺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廈門市境內,森林覆蓋率達到96.8%;喬木層 樹種以馬尾松為主。區內山峰連綿起伏,大多在700米以上,最高峰天柱山海拔933米,次高峰仙靈旗海拔916米。有大小五個人工湖,總蓄水量達1000多立方米,其中以溪頭湖集水面最大,達11平方公里。天竺山森林休閑度假區的森林景觀嫵媚動人,動植物資源豐富,山勢磅礴,峰崖壯觀,湖光山色如詩如畫,人文景觀歷史悠久;可開展森林游覽、登山探險、狩獵、野營休憩、避暑療養等活動。奇岩怪石是公園的又一大特色,仙桃石、海龜石、鷹嘴岩、巨石坊、八仙桌、千丈岩等等,令人引起無窮的遐思。在這綠色的世界裡,五個人工水庫如五顆珍珠鑲嵌在林海之中,清澈如鏡,水質甘甜,在岸邊漫步或垂釣,其樂無窮。夕陽山下留有唐代的真寂寺遺址,系集美區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從僅存的廟基、石碑碑文記載看來,古寺建築宏大,僧侶眾多,山田富蔗。史載,唐十三代皇帝唐宣宗李忱曾在此修度3年。並留下浴龍池、浴龍橋、皇帝井等古跡。 天竺山林場場部, 廈門天竺山森林公園
則是抗金名將鄭成功打敗清將陳錦的古戰場,故每年農歷七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數萬群眾來此進行盛大的祭禱,朝拜活動,持續數天,熱鬧無比。人文景觀豐富,歷史悠久,是天竺山森林公園的又一大特色。古印度稱天竺。古人借「天竺」賦予山名,可見當時此地佛事鼎盛。 距市區僅36公里,總規劃面積37.05平方公里。景區以同處在150米等高線的東、西兩大山門為主軸分成兩個部分:150米等高線以上的山地為森林公園部分,面積26.51平方公里,2006年「5.1」正式開園,現已建成天竺湖、兩二湖、皓月湖、百竹園、攬月路、好望角、鴛鴦溪谷等景點,景區內原有真寂寺和龍門寺遺址等人文景觀,此外天然純朴的天柱峰及氣勢磅礴的仙靈旗景區尚待開發;公園內有1500種植物,森林覆蓋率達96.8%;路網四通八達,有36公里長的車行道、70多公里長的步行道、8公里左右的登山道。150米等高線以下的平緩地帶為休閑娛樂度假區,面積10.54平方公里,規劃建設風情度假區、高級度假酒店區、體育公園區、動物園區、現代農業科技園區、閩台果蔬花卉區。天竺山景區將成為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體育鍛煉、康體療養、農業科普和宗教文化於一體的原生態濱海城郊森林公園。奇岩怪石是公園的一大特色,仙桃石、海龜石、鷹嘴岩、巨石坊、八仙桌、千丈岩等等,令人引起無窮的遐思。在這綠色的世界裡,五個人工水庫如五顆珍珠鑲嵌在林海之中,清澈如鏡,水質甘甜,在岸邊漫步或垂釣,其樂無窮。 夕陽山下留有唐代的真寂寺遺址,系集美區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從僅存的廟基、石碑碑文記載看來,古寺建築宏大,僧侶眾多,山田富蔗。史載,唐十三代皇帝唐宣宗李忱曾在此修度3年。並留下浴龍池、浴龍橋、皇帝井等古跡。天竺山林場場部,則是抗清名將鄭成功打敗清將陳錦的古戰場,故每年農歷七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數萬群眾來此進行盛大的祭禱,朝拜活動,持續數天,熱鬧無比。
4. 廈門天竺山
門票30元。學生證不打折。裡面景點挺多的,但分布在山上,要爬遍整座山才能到達每個景點。
景點的就是頂上的天竺湖嘍。
如果開車去,車子開到山裡面,到達每個景點,倒是方便,但失去了遊玩的樂趣,另外你還得再交60元給哪些黑導游。(本地人,他們可以讓你的車子上山);正規的規定不能讓私家車進山的。
5. 請問爬廈門天竺山有難度嗎是多高的一座山(海撥多少)午餐是要自己帶著去吃呢,還是在那解決謝謝解
海拔將近兩千米!爬起來有沒有難度看個人體質了,我覺得沒難度!午餐的話,還是自己准備些零食吧!景點的飯菜質量差,又貴!
6. 廈門天竺山好不好玩!都有什麼好景
當你游遍海的風光後,還可以親臨天竺山森林公園去飽覽森林景色。這個游覽區位於廈門市郊區西北部的國營天竺山林場內,距廈門市區36公里,離漳州35公里,福漳高速公路從南側通過,交通十分便利。天竺山森林公園總面積為2651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96.8%;喬木層樹種以馬尾松為主。區內山峰連綿起伏,大多在700米以上,最高峰天柱山海拔933米,次高峰仙靈旗海拔916米。有大小五個人工湖,總蓄水量達1000多立方米,其中以溪頭湖集水面最大,達11平方公里。天竺山森林休閑度假區的森林景觀嫵媚動人,動植物資源豐富多彩,山勢磅礴,峰崖壯觀,湖光山色如詩如畫,人文景觀歷史悠久;遊客來此觀光游樂,可提前計劃好行程,開展森林游覽、登山探險、狩獵、野營休憩、避暑療養等活動。2.位於廈門市郊西北部的集美天竺山森林公園,距市區30餘公里,佔地4萬多畝,森林覆蓋率達到96.8%;喬木層樹種以馬尾松為主。區內山峰連綿起伏,大多在700米以上,最高峰天柱山海拔933米,次高峰仙靈旗海拔916米。有大小五個人工湖,總蓄水量達1000多立方米,其中以溪頭湖集水面最大,達11平方公里。 奇岩怪石是公園的一大特色,仙桃石、海龜石、鷹嘴岩、巨石坊、八仙桌、千丈岩等等,令人引起無窮的遐思。在這綠色的世界裡,五個人工水庫如五顆珍珠鑲嵌在林海之中,清澈如鏡,水質甘甜,在岸邊漫步或垂釣,其樂無窮。 夕陽山下留有唐代的真寂寺遺址,系集美區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從僅存的廟基、石碑碑文記載看來,古寺建築宏大,僧侶眾多,山田富蔗。史載,唐十三代皇帝唐宣宗李忱曾在此修度3年。並留下浴龍池、浴龍橋、皇帝井等古跡。 天竺山林場場部,則是抗清名將鄭成功打敗清將陳錦的古戰場,故每年農歷七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數萬群眾來此進行盛大的祭禱,朝拜活動,持續數天,熱鬧無比。
7. 廈門天竺山好玩不
天竺山是山陽縣境內最高的一座山,也是我平生第一次抽出時間專程游歷的一座山。
我家就在天竺山腳下,然而真正要走進山中卻有80多里的路程。初中時候,知道了天竺是古印度的別名,心裡一直忐忑,不明白家鄉的一座普通的大山為什麼要冠上這么一個洋名,既新奇又很有意味。雖然離天竺山很近,雖然我從小嚮往新奇刺激的游歷生活,卻從來沒有去玩過,一是因為天竺山對於幼時的我來說太高太遠,實在耗費力氣;二是我一直處在求學之中,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學,一直沒有閑暇時間,即便在寒暑假,我還要幫父母幹些農活家務;三是聽說天竺山上遍布原始森林,是莽獸棲息出沒之地,單人獨行,危險異常,家人不放心。
直到1993年,也就是我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第二年,才在「五一」假期邀友同行,了卻了平生所願。臨行前,我們做好了各種准備,帶上了新買的短呢子大衣,買了雪碧、火腿、方便麵等食物,滿滿一大包的東西,因為聽說天竺山五月飛雪,冷得很。
一大早,我們從縣城出發,坐班車到過風樓,又走了二十多里的鄉村公路,中間求過路的拖拉機捎乘一段路程,到了天竺山下的板倉鄉,幾經打聽,才尋到登山的路。從山下向上望去,天竺山直插雲外,纏在山腰的雲彩被太陽照耀得通明透亮,風從山上吹下,剛才走得汗津津的身子被涼風一吹,剎時透著絲絲寒意。我們坐在路邊歇了一會兒,開始登山,山路崎嶇,寬僅尺余,兩旁怪石嶙峋,芳草從石縫鑽出,不知名的野花擠在一起晃著小腦袋,象在招手,又象嘲笑我們的勇氣。我們鼓勇而上,山裡長大的孩子走慣了山路,見慣了雄山峻峰,自信能把眾人談而色變的天竺山踩在腳下。路上空寂無人,只有我和同伴在奮力攀登,偶爾遇見形影孑然的和尚在山路上蠕行,急忙攆上攀談,才知曉是從四川峨眉來的,我問他一路行來要花多少路費,他說出家人在外身上不帶分文,數千里的路程全靠徒步,沿路遇廟參佛,化緣而至。我感嘆到底是世外高人,不畏艱險,暗自為剛才望山生出的怯意而羞愧。
登山走了三百多米,有一岔路,我們不知所往,躊佇了一會兒,隨意選了一條走去,竟爾來到了幾間房子前,原來是一座道觀,門額無匾,問觀內道士,說是葯王廟,道觀稱廟在我是第一次所見。進內參觀,並無香客遊人,正中供奉的神像便是葯王,香火繚繞,肅穆空寂。道士引我們拐到房後,進入一條狹窄的石洞內,裡面竟有一座葯王天然石像,頭身臂腿俱全,昂首端坐石凳上。石像外罩紅布,腳下炮屑香灰厚厚一層,道士說葯王極其靈驗,四周村落的農民逢年過節都要上山參拜,看樣子果真如此。從葯王廟折回,繼續攀登。山越登越高,路越走越險,古木越來越多。向外望去,鄰山緊貼,突兀眼前,整個山體就是渾然一體的巨石,壁立千仞,如刀削斧砍一般,山上寸草不生,只在山腰斜生出一二枝古松,松蓋如傘,蛇一樣扭曲著身子,竭力地承光接露。我們進入古木深林之中,到處是橫斜的斷木枯枝,樹木全是水桶粗細,純一色的松樹,只在樹下有一些灌雜木,開著紫藍色花。古木向山下一側枝長葉茂,靠山頂一側卻枝葉稀薄。山路越發的陡峭,幾乎直上直下,窄得僅能容腳,路上濕漉漉的,盡是枯草碎石,滑溜異常。我們的體力開始透支,雙腳不聽使喚,由不敢懈怠,只得攀石附草奮力攀登,幾乎每走一步都因腳滑摔個大跟頭,弄得渾身是傷,泥草沾滿衣襟,所幸樹木阻攔,加上事先抓住路邊細枝,說不定會摔入山下,命喪黃泉。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艱苦努力,我們終於攀上山頂,穿行在波濤如海的松林之中。樹木更加擁擠,密密麻麻的,全是碗口粗細,枝葉交叉,不見天日,山風呼呼地吹著,松濤如吼,長嘯不止,松針簌簌直下,如雨如雪,地面不見寸土,全是厚厚的松針,踩在上面如踏雲登霧一般軟和,空氣濕重,薄霧緩流,細碎的霧滴彌漫四周。順著山樑在密林中行進了約莫半個小時,我們來到天竺山最高峰——大頂,迎面是一座龐大的金碧輝煌的道觀,佔住了整個山頂。望著這座道觀,回想來時的陡路,心裡暗自驚奇,這么宏偉的建築當初是怎麼建成的。道士延我們入內,正中三間大殿,四圍一排排低矮的房舍,大殿里供奉的是太上老祖,四壁彩畫著道教里的故事。我們虔誠膜拜,焚香許願,道士在一旁敲罄念經,肅穆的氣氛令人悠然有世外之感。我們每人上了十元香火錢後,從大殿出來,立覺天氣奇冷,牙齒不住的打顫,渾身不由自主地直打哆嗦,趕緊穿上隨身帶來的毛衣和短大衣,才略感暖意。我們拐過殿後,發現大殿建在萬丈絕壁之上,探身下望,雲靄無際,斜暉鑲邊,遠處群山臣服,淹沒在波濤翻滾的雲海之中。山風勁吹,人無法站立,幾次險把裹在身外的大衣剝去,打在臉上如刀割一般硬痛。
晚上,我們寄宿在道觀里。道士特意炒了幾個小菜,一碟水泡干蘿卜絲、一碟淹豇豆、一碟陳年野菜、一碟酸菜,主食是野菜包穀糊湯,擺了滿滿一桌,我們肚子確實餓了,端碗就吃,發覺菜里不但沒油,鹽也放得極輕,一點味道沒有,好歹吃了一碗後放下,道士殷勤勸飯,我們婉言辭謝,發現他們吃得十分香甜,這才暗嘆出家人的清苦。吃飯途中,有幾個道姑背著大木桶回來,細問才知道他們從山下洗衣服歸來。原來山上沒有水源,他們每天的飲食洗嗽用水全是山腰處一個山泉背回來的,五月的山下穿單衣還嫌熱,而山上的山窪里卻在結冰,於是破冰取水,供一山之用。道士騰出一個空床,床寬不足一米,我和同伴擠在一起,雙腳伸直才勉強睡下,睡在外側的人半個身子尚懸在床外。
第二天早晨,我們謝絕道士的挽留,順原路折回,翻過另一面坡,下行二百多米,來到山腰的鐵瓦寺。鐵瓦寺所處是一大塊空地,也是一座道觀,泥牆青瓦,只在場院邊上看到幾塊銹蝕的鐵瓦。道士解釋到,山高風大,常把屋瓦掀落,只有鐵瓦方保無虞,此地道觀原來確是鐵瓦覆頂,幾經戰火淪落,早已毀滅無影,現今整個天竺山上的道觀都是一個姓周的道長歷經數十年募捐化緣重建而成。這時有兩個二十齣頭的小道士進山砍柴,一邊蹦蹦跳跳地走著,一邊歡快地唱著歌兒,快活至極,我問天竺山遍地樹木枯枝,割柴應當很容易,答曰道長吩咐對方圓左近的古樹不許亂砍濫伐,割柴要到四五里外的荒山上弄些灌木青草。從道士嘴裡知道周姓道長是省道教協會理事,道行高深,前兩天回來,正在屋裡休息。於是經過通報,我們拜訪了周道長。一個小道童領我們上了一個小木樓,道長寬坐在裡面,長得慈眉善目,須眉皆白,精神得很,正在用飯。道長吃的是稀泮湯,沒有一菜佐飯,飯後道長用開水涮碗,連殘汁飲下,而給我們上的是一小碗白糖水。道長細問了我們的來歷,攀談中給我們講了天竺山道教的興衰更替,講了他募捐建觀的來由經過,講了世間萬物的大道理,最後送我們一人一本修身向善的書。我們雖虔誠受教,卻愚頑懵懂,聽後似是而非,最後求道長派一道士領我去鐵鍾坪等其他幾處遊玩。道長極力勸阻,說另外幾處古跡路途遙遠,險阻異常,前幾年有幾個上海人慕名上山遊玩,在經過橫跨兩峽之間的獨木橋時失足摔入萬丈澗底,屍骨無存。說出門在外,安全為上,爹娘養我們長大,耗費多少精力心血,人在世間要立志孝順爹娘和報效國家,若為一時興致而冒奇險,實在不值。說若心中向善,則處處都可為善,若心中有佛,則時時皆有佛在。聽了道長一席話,心中似有一道亮光劃過,但見其意決,遂作罷。
從天竺山歸來,心中一直揣揣,久久不能平息。古人說登泰山而小天下,我頗有同感。
8. 廈門一日怎麼游
還是我來說說吧!
你一天要坐泉州過來再到火車站買票~可能已經快接近中午了~這時候肯定要解決一下午飯問題。你可以坐車到輪渡,到中山路步行街先感受一下廈門的人流。
這時候你會在中山街看到KFC,沒錯正在對面有家廈門小吃出名的「黃則和」,裡面的花生湯一定要吃。
按LZ要求要去一下廈大。
可以的,當你吃玩好吃的時候,可以走到路江道公交輪渡站往廈大(也就是靠鼓浪嶼那邊站台)或思明南路的中山路站(老虎城邊)坐終點站是廈大的公交車~前往廈大。
到了之後可以先進南普陀寺。門票是3元/人。進去後有個添油香的,隨個人意願投多少都可以,但可以拿一支香哦~~~進去走走拜拜也不錯。這大約要花上一個小時吧!
出來後走向剛才下車那裡進廈門大學。
廈大太大,剛進去有個地圖(在樹下~視角的前右方)看一下地圖,再去逛。
逛玩廈門一定要走向廈大白城,這邊風景還算可以~!
玩到差不多的時候也應該起身回去了。畢竟從廈大這邊要去松柏車站要1個小時多的公交車程
你可以直接在廈大白城或胡里山站坐86路 胡里山——松柏長途車站
這旅程完成!!!!
祝您玩得快樂。
費用(除你火車票,來回泉州車票外)坐公車一人一次兩元。黃則和消費平均一人15元。南普陀3元一人,廈大不用錢。再買點水。這樣看你幾個人要來咯
9. 天竺山的順序
天竺山森林公園是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體育鍛煉、康體療養、農業科普和宗教文化於一體的原生態濱海城郊森林公園,位於廈門市海滄區東孚鎮,被稱為「廈門的後花園」。 天竺山森林公園因山多奇石如柱而得名,自然資源豐富,園內有多處人文景觀,代表景點有天竺湖景區、兩二湖景區等。
10. 天竺山森林公園好不好玩
介紹1.當你游遍海的風光後,還可以親臨天竺山森林公園去飽覽森林景色。這個游覽區位於廈門市郊區西北部的國營天竺山林場內,距廈門市區36公里,離漳州35公里,福漳高速公路從南側通過,交通十分便利。天竺山森林公園總面積為2651公頃,天竺山森林休閑度假區的森林景觀嫵媚動人,動植物資源豐富多彩,山勢磅礴,峰崖壯觀,湖光山色如詩如畫,人文景觀歷史悠久;遊客來此觀光游樂,可提前計劃好行程,開展森林游覽、登山探險、狩獵、野營休憩、避暑療養等活動。 2.位於廈門市郊西北部的集美天竺山森林公園,距市區30餘公里,佔地4萬多畝,森林覆蓋率達到96.8%;喬木層樹種以馬尾松為主。區內山峰連綿起伏,大多在700米以上,最高峰天柱山海拔933米,次高峰仙靈旗海拔916米。有大小五個人工湖,總蓄水量達1000多立方米,其中以溪頭湖集水面最大,達11平方公里。 奇岩是怪石公園的一大特色,仙桃石、海龜石、鷹嘴岩、巨石坊、八仙桌、千丈岩等等,令人引起無窮的遐思。在這綠色的世界裡,五個人工水庫如五顆珍珠鑲嵌在林海之中,清澈如鏡,水質甘甜,在岸邊漫步或垂釣,其樂無窮。 天竺山森林公園風景天竺山森林公園風景(5張)夕陽山下留有唐代的真寂寺遺址,系集美區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從僅存的廟基、石碑碑文記載看來,古寺建築宏大,僧侶眾多,山田富蔗。史載,唐十三代皇帝唐宣宗李忱曾在此修度3年。並留下浴龍池、浴龍橋、皇帝井等古跡。 天竺山林場場部,則是抗清名將鄭成功打敗清將陳錦的古戰場,故每年農歷七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數萬群眾來此進行盛大的祭禱,朝拜活動,持續數天,熱鬧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