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合理納稅籌劃如何做好
擴展閱讀
去上海七浦路怎麼走 2025-02-12 01:42:00
上海梅隴哪裡房價最便宜 2025-02-12 01:34:51

廈門合理納稅籌劃如何做好

發布時間: 2022-04-22 06:30:51

㈠ 如何進行納稅籌劃

稅務的最新走向都是企業最關注的東西之一,因為這關繫到企業自身的利潤。所以,無論是國家優惠政策還是地方性優惠政策,企業都必須及時了解和運用。例如,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暫按1%徵收、小規模季度增值稅45萬以下免徵、高新政策、西開政策等等。 除了這些國家優惠政策之外,2021年,地方還會享受哪些優惠政策呢?

一是小規模核定徵收可以解決企業成本不足等問題;

以小規模個人獨資企業的形式入駐稅收窪地,可以合理地將業務單獨分包,在保證業務真實三流一致的前提下在園區申報納稅,納稅時享受個人經營所得稅核定徵收政策。所得稅核定後的稅率為0.5%-2.1%,加上增值稅和附加稅,2021年綜合稅率將在3.16%以內。

或者以自然人代開的形式向優惠地區申請核定徵收代開發票。個人經營所得稅按開票金額的0.5%核定徵收,增值稅按小規模納稅人標准繳納,綜合稅率為1.56%,年底也不用參與匯算清繳,不影響個人領工資。但代開只能開具普票,不能像個獨一樣開具專票。

兩者稅負都比較低,個人獨資企業免徵企業所得稅和分紅稅,專票普票都可以開具;代開後已納稅,接票方公司也不需要代扣代繳,非常方便。

第二種:財政支持政策,可以解決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的問題

以分公司、新有限公司、子公司或遷移注冊地址的方式入駐稅收優惠園區,辦理落地後按時納稅,並可在下月獲得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支持。 支持的比例為兩者地方保留部分的70%-90%。這和一般公司的運營一模一樣,只要納稅後能得到財政支持,降低減稅,正常開展業務就行了。

增值稅支持地方留存50%部分的70%-90%;

企業所得稅支持地方留存40%部分的70%-90%;

其實除了這三種以外,還有靈活用工政策解決企業進項問題。這絕對是未來的新趨勢, 許多企業已經接觸過,通過這一政策來緩解公司的社會保障壓力、臨時工的僱傭壓力也是相當見效。靈活用工的政策主要是企業、平台和兼職三者的關系,平台在收到企業貨款後,發放金額6%的增值稅專票,之後企業可以不用管理。 以後平台派工資給臨時工納稅。 因為臨時工都不需要買社會保險,所以企業節省了社會保險的支出,獲得了進項票。

㈡ 企業如何做好稅務籌劃

稅收優惠政策是國家減稅減負的利器,不僅可以讓企業有更多資金投入發展,還可通過更多企業發展帶動就業等等一長串的經濟效益。這幾年也一直推出稅收優惠政策。有國家出的,也有地方出的。國家出台的稅收優惠政策財務們都背的滾瓜爛熟了,那個地方出台的稅收優惠政策大家都知道嗎?

其實,很多地方宣傳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並不是直接減免稅額,而是以「先征後返」的形式進行扶持,企業應該照常繳納多少稅額就當月正常繳納,其中國家會收走一部分,那一部分是固定的,而剩下地方留存的部分可以用於籌劃,地方政府可以以扶持獎勵的形式表彰發放給為當地財政做出貢獻的企業。雖然說不是稅額的直接減免,但實現了其目的,對企業來說也實實在在的拿到了稅收紅利。

總部經濟的兩項稅收優惠政策:稅收獎勵和核定徵收

一些地方政策較好的省份比如重慶、江蘇等,從08年開始施行,政策出台時間久,長期且穩定,重要的是返稅比例高!深受全國各地企業青睞。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地方留存分別是50%和40%,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返還地方留存部分的70%-90%。比如一個商貿公司年納稅300萬,全年就可共計獲得120萬左右的稅收返還,當月納稅次月返還。

返稅政策對於地域是沒有要求的,全國各地的大部分行業都可享受,因為是總部經濟模式,無需企業來到當地實體辦公,只需要通過登記納稅的形式在稅收優惠地成立新的有限公司或子公司、分公司來承接主體公司正常經營合法納稅即可享受。但一些比如勞務、人力資源、大宗貿易、貴重金屬等行業是不可享受該政策。

當然還有上文提及的核定徵收政策。如果說返稅政策主要針對解決企業增值稅高問題,那麼核定徵收政策主要解決的就是企業缺成本票、企業所得稅高分紅稅高個稅高等問題。通過個人獨資核定徵收,去承包主體公司部分缺票業務,開票後享受核定,綜合稅負為3.16%以內。比如開票400萬,共計只需納稅12萬出頭即可完稅,剩下的賬戶里的資金可自由支配提取。

㈢ 如何做好稅務籌劃,合法節稅合理避稅

稅收籌劃是指對企業自己的生產、經營和投資以及理財進行合理的籌劃,為減輕企業稅負壓力,促使企業利潤上升的一種活動。常見的稅收籌劃有以下幾種:


一、自然人代開方案:

是指根據稅務機關相關規定,對於依法不需要辦理稅務登記的個人,臨時取得收入,需要開具發票的,主管稅務機關為其代開發票。

在稅收園區的稅務大廳或者稅收園區委託代征地點代開可以享受核定徵收,個稅核定徵收後按0.5%繳納,且劃入經營所得,加上增值稅1%和附加0.06%,綜合稅率1.56%。

適用范圍:適合缺少大量成本票的公司、以及稅收壓力大的個人。

二、個人獨資企業方案:

園區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所得稅,

一是定額核定:核定個稅1.5%,但要求企業年開票量在400萬以上才能申請享受;

二是定率核定:核定個稅0.5%-2.1%,增值稅1%,附加稅0.06%,綜合稅率0.5%-3.16%。

適用范圍:適合利潤虛高的企業、分紅稅高、以及個稅高的群體。


三、有限公司方案:

在稅收園區成立有限公司,享受園區獎勵的財政扶持返還,

1.增值稅:返還地方財政留存的70%-90%;

假如企業繳納增值稅100萬,地方政府返還35萬-45萬到企業對公賬戶上。

2.企業所得稅:返還地方財政留存的70%-90%;

假如企業100萬的企業所得稅,地方政府返還28萬-36萬到企業對公賬戶上。

3.企業當月納稅,扶持獎勵次月到賬。納稅大戶,一事一議!

適用范圍:基本無限制,除開特定的幾個行業外。


企業選擇個人獨資企業或有限公司的形式入駐稅收園區,不用實體入駐當地,只需注冊地址在當地,便可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企業稅負壓力,提高自身利潤更好的發展,實現利益最大化。

㈣ 企業如何做好稅務籌劃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21世紀,企業不會開源節流就等於起跑線上輸了競爭對手一半,現在很多的企業都開始學會系統化的稅務籌劃,合理合規把自身稅負降低,獲得更多的發展資金投入發展。那麼該怎麼籌劃呢,稅務籌劃時又該注意哪些點呢?

一、合理合法

各個行業都有自身的一些切合自身的小方法可以節省稅負,而且也都是符合規矩的,但是這些方式太過繁復且節稅力度比較小。現在比較流行通過運用稅收優惠政策,在業務真實的情況下進行稅務籌劃。

二、事先計劃

業務結束後感覺納稅負擔很重,想辦法在應稅發生後節約納稅一定是違法行為。企業必須自上而下地優化自身框架,在業務開展前盡早進行規劃,降低了規劃難度,操作性也更高。

三、框架的調整

每個企業都有適合自身的一套稅籌方案,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業務分析、商業模式、納稅狀況等,提出契合可行的操作方式。

每天都在說運用稅收優惠政策,那麼有哪些政策是可以運用的呢?

一、設立個人獨資企業

1 .在地方政府園區設立的話,還能享受核定,核定後只需繳納增值稅、個稅、附加稅加起來綜合稅負率3.16%以內,節稅80%以上即可完稅。一家個獨一年開票只能在500萬以內,超過可設立多家來解決(缺成本票、所得稅分紅稅個稅高問題優選此政策)

2 .核定徵收對成本權證要求不嚴格。

3 .雖然是企業的性質,但是即使不具有法人資格,也可以發行專用票。

4 .沒有企業所得稅和股息稅。

5 .銀行開戶無需法人到場,全程園區代辦。

6 .辦理個獨以服務行業為主。

二、自然人代開政策

1 .對個稅核定徵收0.5%,不參與匯算清繳不影響工資薪金;

2 .增值稅和附加稅分別為1%和0.06%,綜合稅率為1.56%;

3.定額核定徵收的經營所得無需清算繳納,當天開票,當天郵寄,並附納稅證明;

4.代開也不需要自己到場,提供身份信息並在電子稅務登記即可;

5.可開票品目廣泛,建材、商貿、工程、現代服務等均可發行;

6 .需要做到業務真實,三流一致,年限額開5000萬以內,解決成本票普票優選。

三、有限公司返稅政策

現在有的地方政府都推出了總部經濟招商,企業不用實體入駐,只需通過線上入駐的方式到園區納稅,並享受園區的返稅政策,像重慶、江蘇等國家一級園區,返稅政策發展十餘年,相當穩定,當月納稅,次月當地財政局返還到賬,最高可返還增值稅和所得稅地方留存部分的70%-90%,此政策是各地方政府最為支持和推廣的,吸引全國各地企業來享受園區政策。

小結:企業在享受政策或者進行稅務籌劃時,不能僅僅只看自身利益,還得兼顧做好三流一致、業務真實,方可保障自身長足發展,切勿妄圖和稅務稽查躲貓貓,節稅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㈤ 稅務籌劃應該如何做

企業想要節稅,要通過正規的方法來操作,也就是稅務籌劃,合理合法為企業節稅

各行業都適用,行業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再生資源行業,影視行業,醫葯行業都是很難操作的

稅務籌劃最常見的就是在貿易行業、服務行業等

稅務籌劃方法:

1、建議企業成立有限公司

增值稅所得稅部分都有地方留存,增值稅留存有50%,所得稅地方留存有40%

獎勵比例就是在地方留存的基礎之上給到企業的,比例為70%-85%

意味著企業若納稅增值稅100萬,企業可以得到35萬;所得稅納稅100萬,企業可以得到28萬

2、也可以成立個人獨資企業

主要解決企業所得稅偏高的問題,在園區成立所得稅是可以核定徵收的

定率核定徵收,核定後所得稅稅率在0.5%-2.1%;定額核定徵收,核定所得稅稅率固定為1.5%

企業存在的問題不同,解決方法也有所差異,還需具體進行稅務籌劃

㈥ 如何做好企業的稅收籌劃

做好企業的稅務籌劃,一定要合理合法,也要提前進行,為企業節稅。

稅務籌劃方法也很多,企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

增值稅解決最好的辦法就是設立有限公司在園區內,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政策:

增值稅地方全額留存50%,所得稅也是全額留存40%,獎勵給到70%-90%

組織形式要為有限公司,要在園區內入駐,注冊地要在當地

㈦ 如何進行合理的稅務籌劃

1、私營企業組織形式的籌劃
私營企業包括私營有限責任公司、私營股份有限公司、私營合夥企業和私營獨資企業四種組織形式。私營有限責任公司和私營股份有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對企業債務承擔有限責任,由於公司與其股東是兩個不同的法律主體,在征稅時對公司和股東實行雙重征稅,即對公司徵收企業所得稅,對股東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分得的稅後利潤徵收個人所得稅。私營合夥企業和私營獨資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在征稅時按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利用組織形式進行納稅籌劃是每個"准納稅人"在注冊登記前必須考慮的,這就要求投資人在確定組織形式前充分調研,搜集經營地的行業信息,估算盈利水平,綜合分析所得稅稅負,依靠納稅籌劃贏在起跑線上。
綜合考慮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稅負及企業的經營風險、經營規模、管理模式、投資額等因素,選擇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企業組織形式,實現投資收益最大化。
2、查賬征稅與核定徵收方式的籌劃
所得稅的徵收有兩種方法:查賬徵收與核定徵收。對財務會計制度較為健全,能夠認真履行納稅義務的單位,採用查賬徵收的方式;對經營規模小、會計核算不健全的納稅人,採用定額徵收、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及其他核定徵收方式。以核定應稅所得率的徵收方式而言,對不同行業的應稅所得率僅規定了比例范圍,同一行業最低比例與最高比例差異較大,有利於稅務機關操作,但缺乏具體的認定標准,隨意性較大,很可能造成同一行業的企業稅負不均,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和稅負。如果企業經營多業的,稅法規定無論其經營項目是否單獨核算,均應根據其主營項目確定適用的應稅所得率,可能導致適用較低應稅所得率的業務按照較高的應稅所得率征稅。此外,實行核定徵收的企業,不能享受所得稅的優惠政策,相比之下,查賬徵收的方式可以享受部分稅收優惠待遇,涉稅風險較小,便於投資者和稅務機關全面掌握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
不少私營企業經營規模小,會計核算不健全,只能採用核定徵收的方式,甚至一些私營企業為逃避稅收,縮小規模,異地經營,以大化小,退回小本經營的個體戶狀態,放棄查賬徵收的方式。私營企業規模小,無法形成產業優勢,會計核算不健全,降低了企業經營管理的水平,綜合權衡,私營企業選擇查賬徵收方式,不僅降低涉稅風險,而且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這需要企業依照國家規定設置賬簿,核算收入、成本、費用,並按期辦理納稅申報。
3、將部分業務招待費轉化為業務宣傳費
業務招待費是私營企業必不可少的日常支出,不少私營業主將個人及家庭餐飲、食品、娛樂支出的發票拿到企業報銷,這種人為增加企業費用的做法並不可取。稅法對業務招待費的扣除採用"兩頭卡"的方式,一方面,企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只允許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將業務招待費中的個人消費部分去掉,另一方面,設定業務招待費最高扣除限額為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防止企業多找餐費發票甚至假發票沖賬,造成業務招待費虛高的情況。
由於企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無論是否合理,都不允許全額扣除,首先,企業應控制並壓縮業務招待費支出金額,嚴格區分業務招待費與其他費用,不要把差旅費、會議費、交通費、董事費等其他開支混入業務招待費,企業參加產品交易會、展覽會發生的餐飲費、住宿費,應作為業務宣傳費列支。其次,企業可以將部分業務招待費轉化為業務宣傳費,增加費用的稅前扣除金額。例如,將某些餐飲招待費改為贈送給客戶的禮品,在禮品上印上企業的名稱或標志,附帶企業的宣傳資料,或者邀請客戶參加企業舉辦的產品推介會,要求參會人員簽到,並為參會人員提供餐飲和住宿,由此產生的費用作為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准予結轉以後納稅年度扣除。
4、私營公司的捐贈與個人捐贈結合進行籌劃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私營業主熱心公益事業。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准予扣除。利潤總額只能在會計年度終了後才能計算出來,而捐贈是在年度期間發生的,如果企業捐贈前不進行納稅分析,可能使企業因捐贈背負額外的稅負,而將私營公司的捐贈與個人捐贈結合起來,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也可獲得節稅收益。
5、注意劃分企業經營支出和投資者個人支出
目前不少私營企業會計核算不規范,要求財務人員報銷其個人或家庭消費性支出,將企業資金用於個人或家庭購買汽車、住房也不進行納稅申報,或者以借為名公款私用偷稅漏稅,一旦被稅務機關查實,會給企業和投資者造成嚴重的損失。
稅法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的個人投資者以企業資金為本人、家庭成員及其相關人員支付與企業生產經營無關的消費性支出及購買汽車、住房等財產性支出,視為企業對個人投資者的利潤分配,並入投資者個人的生產經營所得,依照"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除上述企業以外的其他企業的個人投資者,以企業資金為本人、家庭成員及其相關人員支付與企業生產經營無關的消費性支出及購買汽車、住房等財產性支出,視為企業對個人投資者的紅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並且企業的上述支出不允許在所得稅前扣除。
此外,為了避免部分企業股東以"借"為名,挪用公款私用,偷逃稅款,稅法規定,納稅年度內個人投資者從其投資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除外)借款,在該納稅年度終了後既不歸還又未用於企業生產經營的,其未歸還的借款可視為企業對個人投資者的紅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6、投資者分紅與工資、薪金所得的籌劃
由於企業所得稅法取消了計稅工資的限制,私營公司的投資者領取的工資、薪金所得,只要是合理的工薪支出,允許稅前扣除,而投資者分得的股利紅利所得,屬於稅後利潤分配,不得稅前扣除,投資者可以在分紅與工薪所得之間進行選擇,合理降低所得稅稅負。

㈧ 怎樣合理合法做稅收籌劃

稅收籌劃,合理避稅方案 頭像!

企業稅收籌劃是一項專業化的運作,其中涉及各種稅收籌劃方法,涉及大量的工商業、財稅政策。因此,企業要實現稅收籌劃的預期目標和效果,並尋求專業的金融公司委託稅收籌劃更加安全。這一點要求公司更加註重實際的操作過程。
否則,一旦規劃不當,很容易給企業帶來財稅風險,甚至給企業發展帶來經濟損失。

如果企業想要進行稅收籌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選擇規劃大空間的稅收進行稅收籌劃:事實上,稅收籌劃可以針對所有類型的稅收進行,但由於不同稅收的性質不同,進行稅收籌劃的方法也不同,而且收益也不同。

因此,對於稅收籌劃,企業需要選擇對決策有重大影響的稅收作為稅收籌劃的主要點,或者選擇稅負較大的稅收作為稅收籌劃的主要點。

這樣,如果稅收籌劃工作得當,企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稅負,間接提高經濟效益。

2.個人獨資企業

個人獨資企業的優勢

發票真實,資金安全,風險較低

申請「核定徵收」,後整體稅負降低

個人獨資企業所涉各項稅種完稅後可直接公轉私

無企業所得稅,按個體生產經營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獨資企業一般可以用業務分流的方式,將業務外包給「工作室」,負責人在稅收窪地成立個人獨資企業,即可合法開票結算費用。完稅後就可以自由提現,自由分配。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徵收綜合稅率低至1.54%。

㈨ 廈門稅務籌劃有哪些方案

每個業務范疇不一樣,所以稅務籌劃並不是說我能用的,你就適合用,還要考慮企業的方方面面的。如果說你對處理稅務籌劃也不是很拿手的話我還是建議你找一個稅務籌劃公司幫你處理的。現在這類公司也很多的,你都可以去對比一下,基本上比自己做稅務都是會高很多,我在比安財穗是30%以上。

㈩ 如何做好稅收籌劃 合理降低企業稅負

稅務籌劃,合理避稅方案 頭像

很多企業稅負都較重,並且是整體稅負,同時也存在著被發票不足的問題,缺成本票,利潤虛高,分紅走出來要交20%的股東分紅稅。
面對對企業的這些稅負壓力,不但做內部得財務規劃,外部可以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將企業自身的情況,結合稅收優惠政策來降低企業的綜合稅負。

一,自然人代開政策

只要公司符合自然人代開的條件,並且主體公司可以接受相應的票據,那麼就完全可以選擇自然人代開,而且流程比起個人獨資企業來說,要更加快捷。只要企業提供相應的信息,一般在五個工作日左右就可以拿票入賬了,企業或者個人去有相應代開政策的稅務局大廳開票。開具發票的同時會出具完稅憑證,不需要收票方代扣代繳,不需要匯算清繳。

二,個人獨資企業

核定徵收稅收優惠政策對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核定,在按核定其行業利潤率10%基礎上根據五級累進制稅率表計算後加計扣除,可開專票與普票,

在國家扶持將個人獨資企業增值稅降到1%之後,其享受核定徵收稅收優惠政策增值稅、附加稅及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綜合稅率在3%左右,和其需要繳納的個稅、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相比其佔比不大,卻能為其增加很大一筆能夠自由分配的資金,並且個人獨資企業在完稅後,不需要再單獨繳納分紅稅,可直接將利潤提現到法人賬戶,自由分配。

三,有限公司財政獎勵政策

在窪地多以通過成立新公司、分公司等形式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在地方留存比例的基礎上進行財政扶持獎勵,當月繳納,次月返還。

增值稅地方留存50%,財政獎勵比例:75%-90%

企業所得稅地方留存40%,財政獎勵比例:75%-90%

案例分析:某建築勞務公司年納稅500萬,其中增值稅300萬,企業所得稅200萬,這500萬相對企業來說是實在的繳納出去了的,但是分流到窪地後,則:

增值稅獎勵:300萬*50%*75%=112.5萬

企業所得稅獎勵:200萬*40%*75%=60萬

共獎勵:112.5萬+60萬=172.5萬

通過籌劃後,總共500萬的稅收財政可獎勵172.5萬,企業可將這筆錢用作員工福利或者企業的擴大發展等,從這個角度來說也為企業節約了企業的成本。

並且財政獎勵都是當月繳納,次月返回的,企業能夠及時的享受到這個優惠政策。

在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同時,也要做到但是按量的納稅交稅。企業的每一筆業務都會做到三流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