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集美杏林街道經濟如何
擴展閱讀
廈門機場開車接人怎麼走 2025-02-11 16:27:26

廈門集美杏林街道經濟如何

發布時間: 2022-04-23 00:10:17

① 廈門的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是

我告訴你吧,我是本地人

何謂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專指先秦時期中華大地不同區域的文化。有專家主張,地域文化專指中華大地特定區域的人民在特定歷史階段創造的具有鮮明特徵的考古學文化。一些學者則將地域文化劃分為廣義和狹義,認為狹義的地域文化專指先秦時期中華大地不同區域范圍內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而廣義的地域文化特指中華大地不同區域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時間上是指從古至今一切文化遺產。經過再三研究、反復探討,多數與會專家學者認同「地域文化專指中華大地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

廈門市地域文化有什麼特徵?
廈門的文化特徵可以說是很不明顯,廈門也沒有多少歷史文化遺產。在這方面,它遠不如它的兩個近鄰泉州和漳州。盡管廈門是福建的一部分,但此說至多說出了福建人的共性,卻未能說出廈門人的個性。事實上,廈門人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特徵究竟是什麼,只怕連廈門人自己也說不大清。如果你拿這個問題去問廈門人,保證連他自己也張口結舌,說不出個子丑寅卯、周吳鄭王來。其實,就連「廈門人」這個說法都成問題。人們一般並不使用這個概念,而稱之為「閩南人」。
說不清當然並不等於沒有,只是有些含糊而已。何況廈門的歷史再短,也短不過深圳;而廈門人與泉州人、漳州人的區別,也還是看得出的。事實上,一百多年的風雲變幻,已使廈門明顯地不同於閩南的其他城市,也使廈門人與其他閩南人多有不同之處,只是少有人認真進行一番剖析研究罷
廈門多少有點像上海。
廈門與上海相似的地方很多。比方說,它們都不是什麼古都、古城、古郡、古邑,而是近現代以來才興起的新型城市;它們都遠離中央政權,偏於東南一隅;它們都面對大海,被海風吹拂,海浪沖擊;它們也都在國內較早地接收西方文化,較早地成為洋行職員和海外華僑的培養基地等等。上海和廈門,都是沒有多少傳統文化而更多現代文化,沒有多少本土文化而更多外來文化,沒有多少政治文化而更多經濟文化(或消費文化)的地方。
廈門也有點像廣州。
廈門像廣州的地方不少。比方說,兩地都是中國近代史上開埠最早的通商口岸(廣州又更早),都與海外尤其是南洋關系密切,都有許多華僑在海外大展宏圖並回國回鄉捐資投資等等。甚至兩地的建築也不乏相同之處,比如廈門中山路、思明路一帶就和廣州一樣,也是「騎樓」式的建築。
最溫馨的城市
事實上,所謂「海上花園」或「風景港口」,其涵義並不僅僅只限於自然風光。廈門的自然風光無疑是美麗的。但廈門之所以美麗可人,恐怕還在於她很小、很安靜、很清潔、很溫馨。舊城小巧,新區精緻,有著南方沿海城市特色的街道和建築,都收拾得非常干凈漂亮。
島與人
美麗小島廈門,是祖國母親的嬌女。
廈門位於我國東南海域,是一個三面大陸環抱、一汛碧波盪漾的海灣中的小島。她很像我們祖國母親的一個美麗而嬌嗲的小女兒,一面偎依在媽媽的懷抱里,一面伸出兩只小腳丫去戲水。與西安、太原、南京、武漢這些大哥大姐相比,廈門的地位和命運有些特別。她既不是洛陽、江陵、蘇州、曲阜那樣的古都名邑,也不同於深圳等新興的「明星城市」。她在中國古代史上名不見經傳,在近現代史上卻榜上有名。
廈門人有種根深蒂固的「小島意識」。島原本具有開放和封閉的二重性。因為島所面對的大海,既可能是暢通無阻的通道,又可能是與世隔絕的屏障。只要想想英倫三島、日本列島上人和塔西提島、火地島上人的區別,便不難理解這一點。廈門島上人當然不是塔西提島、火地島上人,但也不是英倫三島、日本列島上人,總體上說他們是既開放又封閉。其封閉之表現,就是抱殘守缺於一隅,自我陶醉於小島。廈門人有一種奇怪的觀念,就是只承認島內是廈門,不承認島外轄地(如集美、杏林)是廈門。的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是?

② 廈門市集美區杏林面積

杏林街道地處廈門市杏林灣,東南兩面臨海,是廈門島對外交通的重要門戶,經集杏海堤與集美街道相連,經高浦海堤和杏林大橋與廈門島相接,西鄰杏濱街道,北與後溪鎮接壤,轄區總面積24.7平方公里,下轄寧寶、紡織、曾營、杏北等4個城市社區居委會,和高浦、杏林、西亭、內林等4個村改居社區居委會,總人口約9.1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3.9萬人,外來人口5.2萬人。

③ 廈門杏林位於廈門哪個

集美區 。 2003年歸集美區管轄 杏林撤鎮制該街道辦 分為杏濱街道辦和杏林街道辦 以後會是新城區建設的重點。

④ 有關廈門的生活情況

廈門屬亞熱帶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3至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全市人口中以漢族居多,另有回、滿、壯、畲、苗、及高山等20多個少數民族。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的因素,擁有眾多的歸僑、僑眷及廈門籍僑胞和港、澳、台同胞。 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St〇p戀﹏ 回答時間 2007-11-11 17:11 檢舉 廈門是我國東南部的一座海港風景城市,它的溫婉多情,玲瓏秀麗,最適合自助旅行者帶著休閑的心境來細細品味了。且選一家賓館住下,放下行囊,就放下了一切世俗的牽掛。先弄清廈門的地理環境:廈門背靠漳州、泉州大陸,面對金門、與台灣、澎湖列島隔海相望。廈門市由廈門本島、鼓浪嶼島、九龍江北岸沿海地區及附近小島 、海域和同安縣組成,總面積1516平方公里(廈門本島面積128.18平方公里)。 廈門是中國最早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它是閩南、贛南、湘南的東向出海口,將發展成為環太平洋的國際性海港。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廈門是一座風姿綽約的「海上花園」。島、礁、岩、寺、花、木相互映襯,僑鄉風情、閩台習俗、海濱美食、異國建築融為一體,四季如春的氣候更為海的魅力錦上添花。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可以說這里是全國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海水環繞、沙灘廣闊、陽光和煦,由於生態環境良好,廈門的空氣清新,棲息著成千上萬的白鷺,形成了廈門獨特的自然景觀,又因為廈門的地形就像一隻白鷺,它因此被人稱為「鷺島」;除了自然風光優美,廈門的城市環境也非常整潔,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城市。 廈門還是一個著名的僑鄉,在海外的廈門籍華僑、華人有38萬人之多,華僑也為廈門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⑤ 探究廈門

廈門(廈門一名鷺島、宋曰嘉禾嶼、明曰中左所)是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副省級城市。位於福建東南部,建城712年.閩南地區,經濟較為發達,是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市內有鼓浪嶼、集美學村、萬石植物園等景點。廈門和金門對望,曾是國共雙方距離最短的前線陣地,在兩岸敵對期間曾經炮火連綿。
2003年5月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

* 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
* 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
* 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

廈門行政區圖
放大
廈門行政區圖

* 圖為廈門新區劃示意圖。1、同安區;2、翔安區(轄原同安區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鎮);3、集美區(增轄杏林街道辦和杏林鎮);4、海滄區(由杏林區更名);5、湖裡區;6、思明區(由思明、鼓浪嶼和開元三區合並)。(本圖根據現有區劃繪制,僅為示意圖。法定正式區劃界線須由有關部門依法勘定公布。
2003年末全市登記戶籍人口141.76萬人,44.08萬戶。其中非農業人口約佔46.87%。全市民族以漢族居多,占總人口的99.9%,此外還有20多個少數民族。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的因素,擁有眾多的歸僑、僑眷及廈門籍僑胞和港、澳、台同胞。
地方上通行閩南語。多年來大力推行普通話以及外來非閩南民系人口的大量湧入,普通話早以成為廈門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
廈門位於東經118°04'04",北緯24°26'46"附近,在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南部,與漳州、泉州相連。廈門市由廈門島、鼓浪嶼、內陸的同安、集美、海滄、杏林等及其眾多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有1565.0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有300多平方千米。其中廈門島面積約為132.5平方千米,是福建省的第四大島嶼,廈門島的整個海岸線約為234千米長。廈門屬於亞熱帶氣候地區,年平均氣溫在21攝氏度左右。
廈門市地處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南部、九龍江入海處,背靠漳州、泉州平原,瀕臨台灣海峽,整個海岸線蜿蜒曲折,全長234公里,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條件優越海峽性的天然良港,有史以來就是中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廈門港擁有東渡、海滄、鷺江、杏林等7個港區、77個生產性泊位,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8個,集裝箱專用泊位7個,已躋身國內大型一類港、世界集裝箱大港50強之列。

中秋博餅是廈門特有的習俗。相傳是明末清初鄭成功駐守廈門鼓浪嶼時為緩解將士們在中秋佳節思鄉之情而創,是在中秋節時用於娛樂的一種游戲。相傳這種游戲可以預測人未來一年內的運氣。
博餅使用六個骰子。獎品分為六等。名稱和讀書人的功名對應。
狀元1個 有多種不同組合。四個∷以上或者五個相同的其它數字以上。

對堂榜眼2個 必須每個骰子都不同。

探花4個 有三個骰子為∷。

進士8個 骰子有四個相同數字(除∷外)

舉人16個 骰子搖中二個∷即為舉人。

秀才32個 有一個∷

游戲以所有的餅都被贏走結束,每個參與游戲的人都有相同的機會。如果有人博出全黑,即六個相同的除外的數字,關上燈在黑暗中搶獎品。游戲結束。博出全紅,即六個∷是最大的,一旦博出六個∷游戲結束,博出六個∷的人可以取走所有獎品。

在游戲結束時,如果有二個人以上博出狀元級的骰子,用比大小的方式產生真正的狀元;其次是狀元插金花,四個∷和二個• ,可以拿走最大的三個獎品(即狀元和榜眼);再者是五紅帶六、五、三、二、一,即五個∷和一個其它數字,依所帶數字在大小排序;其次是五主帶六、五、四、三、二、一,即五個其它相同的數字和一個其它數字,也是以所帶數字在大小排序;最未是狀元帶12、11、10、9、8、7、6、5、4、3,即四個∷和二個其它數字之和,也是以所帶數字在大小排序。

一般認為博出全黑的人運氣會極差,而出全紅的人運氣最好。但運勢是有起落的,最差過後會轉好,而最好之後會轉差。

⑥ 廈門集美區好嗎

集美區是廈門市所轄的一個區。面積268平方千米,人口29萬。郵政編碼361021。區人民政府駐銀江路。 1987年8月,從廈門市郊區劃出禾山鄉,更名為集美區。直至2000年初,集美區轄3個鎮,為集美鎮、灌口鎮和後溪鎮。2000年,撤銷集美鎮,設立集美街道辦事處;從後溪鎮劃出滸井、孫厝、葉厝、鳳林美4個居委會和東安、兌山2個村,設立僑英街道辦事處。2003年4月26日,國務院批准將杏林區更名海滄區,同時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其時,集美區轄3個街道,3個鎮,為集美街道、僑英街道、杏林街道、灌口鎮、後溪鎮和杏林鎮。2004年9月2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閩政文[2004]291號)批復同意廈門市集美區撤銷杏林鎮設立杏濱街道辦事處並調整杏林、杏濱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劃[1]:撤銷杏林鎮,設立杏濱街道辦事處。 設立杏濱街道辦事處後從杏林街道辦事處劃出日升、三秀、杏堤3個社區歸杏濱街道辦事處管轄,從杏濱街道辦事處劃出西亭、內林、杏林、高浦4個行政村歸杏林街道辦事處管轄。 行政區劃調整後,杏林街道辦事處轄寧寶、紡織、曾營3個社區和西亭、內林、杏林、高浦4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杏林南路33號。杏濱街道辦事處轄日升、三秀、杏堤3個社區和錦園、前場、西濱、馬鑾4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杏林南路12號。 自2004年起,集美區轄2鎮4街,共30個行政村、22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集美街道、僑英街道、杏林街道、杏濱街道。 鎮:灌口鎮、後溪鎮。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⑦ 廈門資料

廈門市位於東經118°04′04〃、北緯24°26′46〃,地處我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南部、九龍江入海處,背靠漳州、泉州平原,瀕臨台灣海峽,面對金門諸島,與台灣寶島和澎湖列島隔海相望。廈門由廈門島、鼓浪嶼、內陸九龍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區以及同安等組成,陸地面積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0多平方公里。是一個國際性海港風景城市。
廈門的主體--廈門島面積約132.5平方公里,南北長13.7公里,東西寬12.5公里,面積約128.1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島嶼。廈門港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線蜿蜒曲折,全長234公里,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歷史上就是我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
廈門屬亞熱帶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3至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全市人口中以漢族居多,另有回、滿、壯、畲、苗、及高山等20多個少數民族。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的因素,擁有眾多的歸僑、僑眷及廈門籍僑胞和港、澳、台同胞。
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有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2004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1467731人,比上年增加50152人。其中,城鎮人口910424人,占戶籍人口的比重為62.0%;島內的思明、湖裡兩區人口佔全市人口的43.9%,島外人口比重為56.1%。人口出生率10.27‰,人口死亡率4.56‰,人口自然增長率5.70‰,比上年上升1.33個千分點。以性別劃分,男性742215人,佔50.6%,女性725516人,佔49.4%,性別比為102.3(女性100),比上年的102.57下降0.27。家庭戶均規模3.23人,比上年上升0.01人。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廈門哪些屬於城區,哪些屬於郊區

廈門所講的城區,一般指的是廈門島島內,包括思明區和湖裡區。除此之外的集美、海滄、同安、翔安都可以算郊區。

⑨ 廈門市分那幾個區那個區是市中心

1、廈門分為同安區、翔安區(轄原同安區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鎮)、集美區(增轄杏林街道辦和杏林鎮)、海滄區(由杏林區更名)、湖裡區、思明區(由思明、鼓浪嶼和開元三區合並),其中思明區是市中心。

2、廈門市簡介

廈門,福建省省轄市,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是國務院批復的中國 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1]位於福建省東南端,西接漳州台商投資區,北鄰南安,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市土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轄6個市轄區,常住人口392萬(2016年末)[2]。

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成為日後收復台灣本島的重要基地。 晚清時期因《望廈條約》的執行,迫使廈門地區成為半封建半殖民的公共租界,1949年10月,廈門解放。直至1979年,國防部部長徐向前發表了《停止炮擊大、小金門等島嶼的聲明》,歷時21年的金門炮擊,劃上了句號[3]。

廈門通行閩南語,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著名景點有:鼓浪嶼、萬石植物園、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曾厝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