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是廈門的啥隧道
翔安海底隧道,翔安隧道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連接湖裡區與翔安區,西起湖裡區的仙岳路與環島幹道組成的五通立交,下穿九龍江入海口,北至翔安區,沿著翔安大道止於與翔安南路構成的翔安南立交;途經該隧道主要線路為翔安大道。以上希望是您想獲取的內容。
❷ 在廈門,哪裡有海底隧道
翔安海底隧道。廈門東通道(翔安隧道)工程是廈門市本島第三條進出島公路通道,連接廈門市本島和大陸架翔安區。是一項規模宏大的跨海工程,工程全長8.695km,其中海底隧道長6.05km,跨越海域寬約4200m,是我國大陸地區第一座海底隧道。設計採用三孔隧道方案,兩側為行車主洞各設置3車道,中孔為服務隧道。主洞隧道建築限界凈寬13.50m,凈高5.0m。服務隧道建築限界凈寬6.5m,凈高6m。主洞隧道測設線間距為52m,服務隧道與主洞隧道凈間距為22m。計算行車速度80Km/h。隧道最深處位於海平面下約70m,最大縱坡3%。左、右線隧道各設通風豎井1座,隧道全線共設12處行人橫通道和5處行車橫通道,橫通道間距為300m。採用鑽爆法暗挖方案修建本工程,將是中國大陸第一座大斷面的海底隧道,對我國隧道建設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將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
該隧道2005年9月開工,工程概算約31.97億元,全長8.795公里,其中海底隧道5.95公里。隧道最深在海平面下約70米。它連接廈門島和對岸的翔安區,是廈門第六條進出島公路通道,具有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雙重功能。
2009年6月13日15時58分,隨著最後一組爆破的巨響,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右線貫通。
❸ 中國第一條海底隧道在那
經過近8年的前期准備工作,我國大陸第一條大斷面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於2005年9月正式動工。它是廈門第三條對外出島通道,兼具公路和城市道路雙重功能,它不僅是廈門市交通干線路網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廈門環東海域地區發展的重要通道。它的建成將實現島外最後一個區與本島中心區緊密相連,兩地間由此縮短50千米的路程,原來走一趟可能要花費2個小時,而翔安海底隧道建成後只需要15分鍾左右。
翔安隧道連同兩端連接線工程,總投資約為32.8億元,是本世紀以來廈門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整個工期歷時4年多,並於2009年11月5日全線貫通。
翔安隧道是一項規模宏大的跨海工程,它不僅是連接廈門市島和翔安區陸地的重要通道,也是廈門市第三條進出口通道。這項工程主要包括跨五通互通、跨海翔安隧道和西濱互通三部分工程。線路總長度為8.695千米,海底隧道全長6.05千米,其中海域部分4.2千米,為雙向6車道雙洞海底隧道,採用三孔隧道形式穿越海域,兩側為行車主洞,中間一孔為服務隧道。隧道沿線設通風豎井兩道,共有5處車行橫洞,12處人行橫洞,翔安西濱側設收費、服務、管理區。隧道採用鑽爆暗挖法修建,不僅是中國大陸第一座大斷面海底隧道,也是目前世界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其中中鐵十八局廈門項目部承建的翔安隧道A2標段隧道全長3.141千米,總投資3.24億。
盡管翔安隧道長度不長,但它不僅是中國第一條由內地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而且還是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❹ 廈門海底隧道從哪到哪 建在廈門的什麼地方了
湖裡區金山街道的五通社區到翔安區新店鎮的西濱村.翔安隧道全長約9公里,其中,海底隧道5.95公里,2009年年底建成通車
❺ 廈門的海底隧道有多長
廈門海底隧道,譯名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廈門海底隧道是一項規模浩大的跨海工程,全長約9公里,其中海底隧道5.95公里,其中海域段4.2公里。隧道起自廈門市湖裡區五通,止於廈門市翔安區西濱,隧道最深在海平面下約70米,工程總投資約32億元人民幣,是我國大陸地區第一座海底隧道。設計採用三孔隧道方案,兩側為行車主洞各設置3車道,中孔為服務隧道。主洞建築限界凈寬13.5米,凈高5米。
❻ 廈門翔安隧道多少公里
廈門翔安隧道位於廈門島東部,是連接廈門本島和翔安區的跨海公路隧道,是我國大陸地區第一條海底隧道,也是世界上最大斷面的海底隧道。隧道全長6.05公里,跨越海域寬約4.2公里;
❼ 廈門海底隧道的介紹
廈門海底隧道,譯名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廈門海底隧道是一項規模浩大的跨海工程,全長約9公里,其中海底隧道5.95公里,其中海域段4.2公里。隧道起自廈門市湖裡區五通,止於廈門市翔安區西濱,隧道最深在海平面下約70米,工程總投資約32億元人民幣,是我國大陸地區第一座海底隧道。設計採用三孔隧道方案,兩側為行車主洞各設置3車道,中孔為服務隧道。主洞建築限界凈寬13.5米,凈高5米。左、右線隧道各設通風豎井1座,隧道全線共設12處行人橫通道和5處行車橫通道,翔安西濱側連接線設收費、服務、管理區。預計建設工期為4年。按100年的設計使用年限確保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2010年04月26日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里,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鍾。
❽ 廈門由於歷史原因,島上隧道很多,那麼比較出名的隧道都有哪些呢
廈門,不僅是一個海濱城市,同時,廈門也是一個多山的城市。
廈門多隧道的歷史、地理原因歷史原因:
上世紀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廈門是昔日的海防前線,城市內修建了一批以坑、地道為主的防空洞,目的為廈門人抵擋戰火和空襲。
地理原因:
據統計,廈門的山有382座!為了方便通行,就開辟了很多山洞隧道,而已運營的公路隧道有60多座,僅島內隧道就有18座,所以廈門也號稱隧道博物館。
廈門擁有眾多公路隧道,同時還有一些有韻味的人行隧道,各自都有特色。
廈門最有名的8條人行隧道(4座在廈門本島,4座在鼓浪嶼)1、廈大芙蓉隧道
英雄山防空洞位於鼓浪嶼鼓聲路5號,這里也是鼓浪嶼貝殼博物館。在戰爭時代,這里是鼓浪嶼居民的避難場所,現在經改造後,這里成為島上又一處新景點(需要買門票)。
據了解,館內共有6800餘種珍稀貝殼,這些貝殼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了亞洲、歐洲、南美洲、北美洲以及南北兩極,包括海生、淡水和陸生。
部分老隧道改造後重獲新生在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歷史背景,廈門每個隧道都有自己的特殊使命。
進入20世紀,防空洞的功能與城市建設脫軌,而廈門市有計劃、因地制宜的對這些隧道進行改造利用,將部分防空洞創新升級為文化旅遊項目,老隧道又重獲新生。
❾ 廈門各隧道資料
廈門沒幾條隧道的,比較重要的翔安隧道今年通車了,是國內第一條海底隧道
翔安隧道位於廈門島東部,是連接廈門本島和翔安區的跨海公路隧道,隧道全長6.05公里,跨越海域寬約4.2公里。採用三孔隧道形式,兩側行車主洞各設3車道,中孔服務隧道為市政管廊、檢修及逃生通道,採用鑽爆暗挖法施工。隧道兩端距洞口1.2公里處各設通風豎井1座,全線共設12處行人橫通道和5處行車橫通道。隧道設計行車速度80Km/h,最大縱坡3%。工程場區海域最大水深約30m,隧道最深處位於海平面下約70m,地質以花崗岩為主,場區地質條件復雜。
項目於1998年開始前期工作,歷經8年進行各項論證工作,2005年9月開建,2010年4月26日正式通車,建設工期為四年零八個月。工程概算為31.97億。
❿ 廈門7橋1隧的名稱有哪些
已投入使用 廈門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海滄大橋、翔安隧道
在建:海滄隧道(第二西通道)
將建或開建:翔安大橋(第二東通道)
7橋??新陽大橋?海堤路算不算?
5橋2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