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什麼寺
擴展閱讀
廈門破冰船是如何破冰的 2025-02-09 01:09:48
廈門到普陀山如何走 2025-02-09 00:50:31

廈門什麼寺

發布時間: 2022-04-26 05:43:04

A. 想知道: 廈門有哪些寺廟 在哪

廈門寺廟有以下:
碧山岩寺
萬石岩寺
雲頂岩
延壽寺
應月堂

頂釋寺
天竺岩寺
妙法林
拱蓮古寺
覺性院

彌陀寺
清居堂
佛聖寺
雲塔寺
雪峰寺

華嚴寺
西竺寺
梅山寺
梵天寺
凈蓮堂
內武廟
養真宮
太平岩寺
妙清寺
真寂寺
觀音寺
普光寺
石室禪院
進明寺
啟明寺
天界寺
紫竹林寺
南普陀寺
鴻山寺
中岩寺
石峰岩寺
白鹿洞寺
慶福寺
虎溪岩寺
甘露寺
佛心寺
日光岩寺
大觀院

最著名當屬:
南普陀寺 地址:到廈門大學終點站下車
觀音寺 地址:到SM對面就是觀音山

B. 廈門觀音寺來歷

觀音寺,位於福建省廈門市仙岳山東麓,是廈門地區建國以來新創建的第一座大型寺院。

一九九四年,廈門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定恆法師主持籌建,至二○○三年完成山門、觀音寺、大悲殿、萬佛塔、五觀堂、香積廚等建設工程,總建築面積近九千平方米。山門屹立於山下,坐西朝東,面向大道,為三間四柱牌樓,琉璃瓦覆頂,中間榜書「觀音寺」。

C. 廈門有哪些寺院

南普陀寺
梵天寺
青礁慈濟宮
梅山寺
天界寺
日光岩寺
白鹿洞寺
鴻山寺
灌口鳳山廟
進明寺
啟明寺
妙法林寺

D. 上萬佛尊的廈門觀音寺有怎樣的布局

福建省廈門觀音寺位於仙岳山東麓,由山門、觀音寺、大悲殿、萬佛塔、五觀堂、香積廚等組成,總建築面積達9000平方米。

山門屹立在仙岳山山下,坐西朝東,是一個三間四柱式的牌樓,有琉璃瓦覆頂,中間榜書「觀音寺」3個大字,色彩絢麗,氣宇軒昂。

觀音寺坐西北向東南,佔地面積為4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達到了1000平方米。整座寺院布局合理,構思巧妙,正立面前為二層後為三層,中間二層左右各三層。正面三樓屋頂採用歇山式,坡分前後。兩邊樓屋屋頂也為歇山式,坡分左右。

一層大殿為拜亭,廊檐外凸,殿堂高大宏敞,左右牆壁上裝飾有黃楊木雕刻成的五百羅漢,底襯草綠色的山水圖案,工藝精湛,神態萬千,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殿門上的槅扇、拜亭的額枋都透雕有彩繪的鳥獸花卉。拜亭上一對鏤空透雕的綠岩龍柱,翻騰飛舞,形態逼真。

二層奉祀的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這三尊佛像都坐在蓮花座上,在佛教教義中,蓮花象徵著出淤泥而不染。阿彌陀佛居中,代表無量的光明、壽命和功德。觀音菩薩陪侍在阿彌陀佛左邊,代表著大慈大悲。大勢至菩薩陪侍在右,代表喜舍。

觀音寺的第三層為藏經閣,是收藏佛教經書的地方。

大悲殿在觀音寺之後,依山勢構築。大悲殿分為兩層,建築面積有700多平方米,底層為寮舍;上層為殿堂,居高臨下,氣勢宏偉。

大悲殿為重檐歇山式,屋面渾健雄大,檐角反翹如大鵬展翅,厚重而碩健。正脊兩端加飾鴟吻,鴟尾捲曲相對。殿堂為5間,中間的立柱剛健雄壯,磅礴大氣,具有明顯的唐代建築風格。

殿內供奉的是觀音菩薩像,高8.8米,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面容慈祥端莊,擁有至高的法力,能夠「觀」到芸芸眾生的訴苦之音,解救眾生於苦海之中。

萬佛寶塔在觀音寺右側,坐西朝東,規模宏大,塔基佔地面積可以達1600多平方米,整座建築共有13層,連同塔剎通高為78米。

萬佛寶塔的底層為大廳,建築面積有1700多平方米,中間供奉千手觀音,木雕金妝,恬靜庄嚴,熙怡慈悲。

千手觀音全稱「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又稱「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是佛教六大觀音之一。佛教認為,眾生的苦難和煩惱有多種多樣,需求和願望也不盡相同,因此,就應該有眾多的無邊法力和智慧去度濟眾生。

觀世音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變現出如意寶珠、葡萄手、甘露手、白佛手、楊柳枝手等千手千眼。無論眾生是想渴求財富,還是想消災免病,千手觀音都能大發慈悲,解除諸般苦難,廣施百般利樂。

佛教中認為,只要虔誠地信奉千手觀音,就有息災、增益、敬愛和降伏等好處。

在大廳門前還矗立著一對高約4米輝綠岩大石獅,石獅威風凜凜,英氣勃勃,栩栩如生。

萬佛塔的第二層和第三層為念佛堂,面看起來是二層,實際為一層,有600多平方米。上方四周有48幅玻璃彩畫,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力圖」。左右兩側均為大陽台,四隅各建一座重檐歇山頂小殿。

四層為延壽堂,布滿供奉牌位的龕櫥。龕櫥質地為花梨木,雕飾花紋圖案,十分精細。第四層的頂為平座,四周有欄桿圍繞,欄版剔地浮雕有40幅花鳥圖畫,鋪錦列綉,生動傳神。

中央建塔,為八角九層。塔身由外壁、迴廊和塔心三部分組成,翹檐復宇,迴廊縈繞,樓梯位於塔心室內,旋轉上升。

每層的外壁有欄版,青石影雕有各種蓮花圖案。翹脊斗拱雕飾妙音鳥,八角九層共72尊,各持琵琶、箜篌、笛子、如意、鍾、鈴、引磬等樂器、道具、法器等,仙琚飄拂,神態各異。

妙音鳥左右吊筒,塔轉角倚柱雀替,雕飾滿眼,錯彩鏤金,絢爛耀目。

塔蓋形如金鍾罩,杏黃色琉璃瓦屋面,八角攢尖,造型優美。塔剎高15米,由覆缽、露盤、相輪和仰月寶珠組成。

相輪13圈,為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形,象徵「十三天」。相輪之上有月盤、日盤和寶珠,雋美別致,寓意深刻。

寶塔一共供奉佛菩薩11111尊,每層平均有佛1000餘尊,以供不同信眾的瞻仰和禮拜,故稱「萬佛寶塔」。萬佛寶塔恢偉瑰麗,挺拔俊秀,屹立在仙岳山麓,被譽稱為「廈門佛教第一塔」。

五觀堂、香積廚在萬佛寶塔的右側。五觀堂為兩層,建築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香積廚為三層,400多平方米,屋蓋均為盝頂,雋永大氣。

觀音寺建築群以紅牆黃瓦為基調,富麗堂皇,巍峨壯觀,成為廈門第三大佛教寺院。

觀音寺常年堅持每星期六舉行一次念佛法會,每月農歷十九舉行大悲法會,每年農歷正月和六月各舉辦一次萬佛法會。善男信女長年不斷,香火異常繁盛。

廈門觀音寺大悲殿

廈門觀音寺觀音像

E. 廈門南普陀寺簡介

南普陀寺坐落在廈門大學的邊上,所以可以和廈大放同一天遊玩。它是閩南乃至全國聞名的佛教寺院,如果准備祈福,不妨來這里拜拜。寺廟後就是五老峰,也是廈門八大景之一,想要游山的話,也可以順帶爬山遊玩。

寺起源於唐代,清康熙重建,因其與普陀山普濟寺同為主祀觀音菩薩,又地處普陀山之南,故名南普陀寺。

寺的外面有東西兩山門,2個門之前的距離很近,所以哪個門進去都可以。放生池在2個門的中前方,內有烏龜,前還有荷花池。

南普陀寺很小,如果不準備爬五老峰,參觀起來很快。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等(從山門一路往前順序經過),兩廂有鍾樓和鼓樓、左側的慈善樓與右側普照樓,左右對應,雄偉壯觀。

進入天王殿後迎面就可以看見慈眉笑眼,袒胸露臍的彌勒菩薩,所以天王殿又稱彌勒殿。一般拜彌勒佛主要是求福求財。

大雄寶殿是是供奉著西方三聖,大悲殿內奉祀觀音, 十八羅漢分居東西兩廂。而在藏經閣內,你可以看到各類珍藏佛教文物。

南普陀寺內廟宇周圍保留眾多名人題刻,寺後崖壁有個很巨大的「佛」字石刻,常有遊客來拍照。

普照樓是吃素齋的地方,愛吃素的可以考慮在此用餐。南普陀寺的素齋還是非常有名的,全國也獲過獎。

走的時候別忘記帶幾盒素餅回去,南普陀素餅榮獲過《中國名點》金鼎獎,是廈門有名的特產。有甜、咸各種口味餡料,如果有選擇困難症,口碑比較好的有椰子味,南瓜味和綠豆味,

南普陀寺後就是五老峰,號「五老凌霄」,是廈門八大景之一,如果想要游山的,也可以順帶爬山遊玩。

F. 廈門「最美」寺廟緊鄰廈門大學,為什麼會鮮有人知

廈門,位於福建省南部,是我國最著名的濱海旅遊城市之一。廈門旅遊資源豐富,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網紅旅遊景點,比如鼓浪嶼、曾厝垵、沙坡尾等等。據統計,2019年廈門接待遊客數量更是突破了上億大關,實在令人無比驚訝!


那麼,你有沒有來過廈門旅遊?對廈門這座城市的印象怎麼樣?你在廈門旅遊時,有沒有來過"南普陀寺"?你覺得"南普陀寺"是不是廈門"最美"寺廟?如果下次有機會的話,你還想不想到廈門來旅遊?

G. 廈門觀音寺是廈門第幾大佛教寺院

觀音寺建築群以紅牆黃瓦為基調,富麗堂皇,巍峨壯觀,成為廈門第三大佛教寺院。

觀音寺常年堅持每星期六舉行一次念佛法會,每月農歷十九舉行大悲法會,每年農歷正月和六月各舉辦一次萬佛法會。善男信女長年不斷,香火異常繁盛。

H. 廈門南普陀寺簡介

南普陀寺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面臨碧澄海港,該寺佔地面積25.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1270萬平方米。始建於唐朝末年,稱為泗洲寺,宋治平年間改名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蕪,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得到重建。因其供奉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寺內明萬曆年間血書《妙法蓮華經》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觀音等最為名貴。

I. 廈門較出名的寺廟有哪幾個去寺廟的交通便利嗎

聽到廈門,我們一定能脫口而出許多景點,鼓浪嶼、廈門大學、中山路等等。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廈門的寺廟,但是我想說如果你信佛,一定要去這兩座寺廟。如果你時間充足,你也可以去這兩座寺廟,畢竟有事要去寺廟拜嘛。

緊靠廈門大學——廈門普陀寺

在寺廟中行走你會感覺到陣陣涼風,天氣變得有些涼爽,由於日光岩比較高,並且地理環境比較獨特,所以寺中的天氣涼爽,能夠減緩旅行途中的燥熱感。

ps:日光岩寺位於福建省廈門市鼓浪嶼晃岩路60—62號

廈門除了詩意與夢幻,同樣還有禪意與寧靜,不論哪種風格的廈門,都應該去體驗一下..

J. 廈門的南普陀寺在哪廈門的南普陀寺有什麼好玩的

廈門的南普陀寺在哪?廈門的南普陀寺有什麼好玩?

南普陀寺是閩南乃至全國聞名的佛教寺院:

整個寺廟建築群背依秀奇群峰,著名的閩南佛學院就坐落於此,與廈門大學僅一牆之隔,卻有兩種意境:"古樸與摩登並存,小和尚和大學生為鄰"。

南普陀寺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年):

明末(1628年)毀於兵火。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靖海侯施琅將軍重建。

因寺院是奉觀音菩薩主:

又位在我國四大佛教道場之一的浙江舟山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於廈門市思明區五老峰下:

是廈門著名古剎,依山面海,中軸線主體建築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各殿宇依山層層升高,規模宏大。

從廈門大學的南門出去就是南普陀寺,建議放在一起游覽:

交通方便,不要門票,推薦一去,可乘坐1路、21路等公交到廈門大學下車,從廈門站打車10元左右。

從楹聯“鷺島名山”的那個門進入,一路沿著走,天氣晴好,遊人也較多:

中午可在寺內大雄寶殿品嘗南普陀素齋。口味清新素雅,一道菜一個雅名,但是價格不便宜,走時記得帶盒南普陀素餅,目前已是廈門知名特產,價格一般十來元一盒,推薦椰子味、南瓜味和綠豆味,貴狠了就別買,市內很多超市也有賣的。寺內一年四季香火旺盛,遊人很多,出天王殿的廊下可以領取簡單的香火,簡單幾柱香,只要心夠虔誠就行。

廈門大學出來往前走一點就到了南普陀寺,南普陀寺不大:

但是很高,進去基本都是登山.所以我們很快就出來了,裡面也是無需要門票的.香的話也是免費提供,貌似每人可以領一支.裡面也是很多人的,除了遊客以外,還是很多都是信徒,一路走上去可以去到很高,我們去到大悲殿就下來了。這里的廁所比較特別,不叫洗手間,叫凈房,佛味十足。

用時參考:

2-3小時

交通:

乘1、15、21、45、841、959路等公交車在廈大站下車可達

門票:

免費

開放時間:

4:00-18:30

景點位置:

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515號

以上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