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離廈門最近的福建土樓在哪裡
福建南靖土樓啊,有直達的,2個多小時足已
B. 南靖土樓和東山島哪個離廈門市最近,自駕游想去這兩個地方,應該先去哪一邊能順路嗎
從廈門出發的話就先去南靖土樓在去東山島,回去的時候就可以直接走高速回廈門了就不用繞了,東山島垂釣之家歡迎您...
C. 廈門土樓在哪裡
土樓分布是福建地西南部地區,數量大概有2萬多座,分部永定縣、南靖縣、華安縣等地,距離廈門180公里以內,車程是二個半小時。
廈門沒有土樓的,福建土樓主要分布在漳州市的南靖縣、華安縣和龍岩市的永定縣。實際上三個縣是交界縣。其中南靖縣和永定縣的土樓僅僅分布在隔壁鎮。
土樓種類繁多、規模宏大、結構奇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著稱,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築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
南靖的田螺坑土樓群的旅遊線路,田螺坑土樓群,又被稱之為「四菜一湯」,是針對其外形的分布就像擺在餐桌上的四菜一湯而得來的。四座圓樓簇擁著一座方樓,像是一朵怒放的梅花,美妙絕倫,璀璨奪目,又像是一支氣勢磅礴的五重奏交響曲,在青山秀水間激越地奏響。
公路隨著山勢蜿蜒而下。隨著觀看角度的變化,田螺坑景觀魔術般地不斷變幻,圓樓時而在前時而退後,方樓時而隱蔽時而暴露。來到坡底公路上,抬頭往上一看,田螺坑土樓群猶如布達拉宮橫空出世,巍峨聳立,庄嚴肅穆,在陽光下一派金碧輝煌。
D. 「永定土樓」在廈門的哪個位置乘大客車幾個小時能到哪個土樓最值得一看
永定土樓是在龍岩不是在廈門。。。永定土樓,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龍岩市,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築,是我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土樓分方形和圓形兩種。龍岩地區共有著名的圓樓360座,著名的方樓4000多座。永定土樓的代表:最富麗堂皇的圓樓:振成樓 振成樓是客家土樓的精品,清初之前的土樓,被稱為「土樓王子」,位於永定縣湖坑鄉洪坑村,該樓建於1912年,按八卦圖結構建造,卦與卦之間設有防火牆,內有花園、學堂等。內環還有中心大廳,雕梁畫棟,裝飾秀麗,古樸典雅,中西合璧。 佔地約5000平方米,費時5年建成,耗資8萬光洋。分內外兩圈。外圈4層,每層48間,八卦每卦6間,一梯樓為一單元。卦與卦之間築有防火牆,以拱門相通。祖堂為一舞台,台前立有4根周長近2米,高近7米的大石柱,舞台兩側上下兩層30個房間圈成內圈,二層廊道有精緻的鐵鑄欄桿。1986年4月,在美國洛杉礬舉辦的世界建築模型展覽會上,振成樓與雍和宮、長城並列為中國三大建築,模型作為中國南北圓形古建築代表在建築展覽會展出。振成樓設有客房、餐館、浴室及衛生設備。汽車可直達該樓。按《易經》「八卦圖」布局建造,卦構之間設有防火牆,並設拱門,門閉自成院落,門開院落相通。樓內有二層環形樓台,還有引人注目的石雕木刻,琉璃瓦與鐵質花格欄桿。內環當中為中心大廳,廳前設廊,以4根近7米長的大石柱支撐。樓內院落之間通道常以屏風相隔。該樓內環2層,用磚木仿西洋式裝修,形成「外土內洋,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樓內有眾多名流名家楹聯,充分展示了土樓文化內涵。主樓左右兩側分別建有學堂和其他附屬建築,使整體造型像「烏紗帽」。樓內構造趨向精巧,雕龍刻鳳,裝修華麗。 圈數最多、居住人口最多的圓樓:承啟樓 承啟樓,被稱為「土樓王」。位於永定縣高頭鄉,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全樓直徑73米,走廊周長229.3米,全樓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層,高11.4米,每層設72個房間;第二圈二層,每層設40個房間;第三圈為單層,設32個房間。中心為祖堂,全樓共計400個房間。整個建築面積為5376.17平方米。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鼎盛時期住過800多人,像一個熱鬧的小城市。台灣政要吳伯雄先生曾親題「福建土樓王」。1986年,我國郵電部發行一組中國民居系列郵票,其中福建民居郵票就是以承啟樓為圖案,該郵票在日本被評為當年最佳郵票。 最花工日的土樓:永隆昌 永隆昌,永定縣撫市鎮的「永隆昌」,以高大著稱。該樓因受地形限制,部分以沙灘為基地,填平工程特大,從填壩動工到整修完工,前後整整花去28年。主樓高五層半,佔地都有一萬多平方米。是方樓與五鳳樓的組合建築。主樓有福盛樓和福善樓兩座,合計有92個廳,746個房間,144座樓梯,7口水井。 高度最高的土樓:遺經樓 位於永定縣高陂鄉上洋村,建於清咸豐元年(1851年)。方形土樓。外牆東西寬136米,南北長76米,佔地10336平方米。其後座主樓高17米5層,共有房間二百六十七間,51個大小廳堂主樓左右兩端分別垂直連著一座四層的樓房,並與主樓平行的四層前樓緊緊相接,圍成一個巨大的方樓,如此環繞形成一個大「口」字。裡面又有一組小「口」字形建築,形成一個獨特的「回」字形整體造型。真是「門中有門,樓中有樓,重重疊疊」,當地人都稱它為「大樓廈」。 中間為祖堂。前樓一左一右建有兩所學堂,樓內子女可以在樓內就讀,學堂中間是個石坪,前建有大門樓,大門高6米寬4米。在主樓後面有花園一座、魚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設建築。遺經樓共有280個房間。 宮殿式土樓:奎聚樓 全國唯一的宮殿式土樓「奎聚樓」。位於湖坑鎮洪坑村,是宮殿式結構的方形大土樓,遠看頗有"布達拉宮"般的氣勢。從高處看,樓宇與背後的山脊連城一體,如猛虎下山,奎聚樓即是「虎頭」,樓前圍牆上有兩窗,似虎眼,建築時便是根據虎形地理特點而設計的。設計人是翰林學士巫宜福,他與樓主林奎揚是結拜兄弟。 奎聚樓建於1834年,用了近五年時間建成,已有160多年歷史,佔地6000餘平方米,高約15米,現住24戶,107人。一百多年裡,樓里考取進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學生有20多人,海外華僑有40多人,正如大門對聯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於斯氣象新」。 奎聚樓的建築特點是中廳高,兩廂低,經160多年風雨,巋然如山。中門平時不開,貴客來到,才打開中門迎接。樓內檐梁雕刻十分精美,「文革」期間受到破壞。 府第式土樓:福裕樓 位於湖坑鎮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樓的傑出代表,富麗堂皇。公元1880年開始興建,耗資十多萬光洋,經歷三年時間才建成,佔地面積7000餘平方米。 該樓由樓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張星炳設計。其結構特點:在主樓的中軸線上前低後高,兩座橫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樓前有三個大門,在主樓和橫屋之間有小門相隔,外觀連成一體、內則分為三大單元。樓門坪和圍牆用當地河卵石鋪砌,做工十分精細與大自然環境渾然一體,十分和諧。外形像三座山,隱含樓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樓名也是張星炳題寫。 現存最早的土樓:馥馨樓 馥馨樓--最古老土樓。馥馨樓位於湖雷鎮下寨村。建於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是永定客家土樓群中最古老的一座。佔地1275.76 平方米,高四層,牆身通體以生土夯成。馥馨樓沒有石基,這是沿襲了中原先祖的建築技術和建築形式,充分說明了永定土樓與黃河流域傳統民居的淵源關系。樓四周有四米寬的護樓壕溝,門前設有吊橋通行,其底牆生土摻拌有石灰、紅糖,堅固無比。堪稱中原古代建築文化的活化石。
E. 從廈門出發到南靖土樓近還是永定土樓近
從廈門出發,先到南靖土樓,南靖土樓再過去20公里左右就到永定土樓
F. 離廈門最近的土樓在哪裡 哪裡的土樓最具特色,最典型
自駕游建議去華安很多經典,可自行參觀。
南靖開發比較好,有專門的電瓶車與講解員。
廈門都有直達車到
G. 去廈門旅遊哪個土樓最值得玩,值得一去的福建土樓盤點
去廈門旅遊,有廈門一地的深度游,也有廈門+土樓的旅遊聯線。都去到廈門了,不妨也將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也規劃在自己的行程中吧!福建土樓,有著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建築方式和生活場景,據說還被美國的衛星誤以為是中國的大型核反應堆。
世界文化遺產的46座福建土樓由六群四樓組成,即永定縣初溪、洪坑、高北土樓群及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田螺坑、河坑土樓群及懷遠樓、和貴樓、華安縣大地土樓群。這些獨一無二的山區民居建築,將源遠流長的生土夯築技術推向極致。下面是的小編帶來的值得一去的福建土樓盤點,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去廈門旅遊哪個土樓最值得玩吧!
承啟樓
承啟樓位於永定縣高頭鄉高北村,相傳它在明崇禎年間奠基,清康熙年間竣工,歷時半個世紀。該樓出現在1986年發行的“中國民居”郵票中,代表著福建民居。它被形容為“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
環極樓
環極樓是一座於清康熙癸酉年(1693年)建成這座土木結構、規模宏大、氣勢壯觀的大圓寨。環極樓最大的特點是抗震性能特強,300年來歷經多次地震,據縣志記載,1918年2月13日永定發生7級大地震,附近田裡的泥漿水噴起幾丈高,樓頂的磚瓦幾乎全被震落了,餘震數次,環極樓正門上方第三、四層厚牆被震裂,裂口近20厘米,長近3米一尺多寬。可是地震過後,由於圓樓的向心力和架構的牽引作用,裂縫竟奇跡般地慢慢合攏,僅留下一條細長的裂痕,而整個樓體安然無恙、巍然屹立。
振成樓
被稱為“土樓王子”的振成樓,建於1912年,由內外兩環構成,按八卦進行設計。卦與卦之間是隔火牆,一卦失火,不會殃及全樓;卦與卦之間還設卦門,關門自成院落、互不幹擾,開門則全樓相通、連成一體。
田螺坑土樓群
南靖縣書洋鄉田螺坑土樓群,戲稱“四菜一湯”,是黃氏家族世居之地,數百年來先後建有5個一體相連的圓、方土樓組合。從位於山上的觀景台俯瞰,一座方樓雄居中央,四座圓樓圍繞四角,恍若一朵怒放的碩大梅花,點綴於綠野平疇之上,錯落有致,美不勝收。該樓群初建時僅為一座方樓,取名為“和昌樓”,後因人丁漸旺,分別在方樓四周建起4座圓土樓,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拱衛著“和昌樓”,使之既似山寨,又如城堡。
裕昌樓
裕昌樓建於元末明初,為劉、羅、張、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建造,故把整座樓分為五大卦,每卦設一部樓梯,每個家族各居一卦。樓為5層結構,每層有54間大小相同的斧狀房間,樓內天井中心建有單層圓形祖堂。據說這座土樓建成後不久,樓內迴廊木柱便開始向右傾斜,最大傾斜度為15度,看起來搖搖欲墜,但經受幾百年風雨侵蝕和無數次地震的考驗,至今依然如故,因此得名“東倒西歪樓”。
和貴樓
和貴樓又稱山腳樓,建於清代雍正十年,是南靖最高的土樓。顧名思義,和貴樓是勸世人弘揚以和為貴的傳統美德。樓如其名,在高速變化潮流中,它顯得異常的祥和、安寧、沉穩。和貴樓是花了幾千根松木做基建造在沼澤地上的,由於松木木質的特殊性,和貴樓經歷過數次地震仍然不倒,院子中的空地,踩上去軟綿綿的,竹竿插進泥土會出水。
懷遠樓
懷遠樓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懷遠樓位於福建省南靖縣梅林鎮坎下村東部,距南靖縣城54千米。建於1905-1909年,是建築工藝最精美、保護最好的雙環圓形土樓,堪稱傳統民宅建築藝術的佳作,2006年5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懷遠樓,這被稱為有書香氣息的土樓,全樓有對聯32處,多與讀書做人相關。
福裕樓
福裕樓位於福建省龍岩市湖坑鎮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樓的傑出代表,富麗堂皇。公元1880年開始興建,耗資十多萬光洋,經歷三年時間才建成,佔地面積7000餘平方米。 該樓由樓主三兄弟(林仲山、林仁山、林德山)的朋友汀州知府張星炳設計。樓門坪和圍牆用當地河卵石鋪砌,做工十分精細與大自然環境渾然一體,十分和諧。外形像三座山,隱含樓主三兄弟“三山”之意。
奎聚樓
奎聚樓位於湖坑鎮洪坑村,是宮殿式結構的方形大土樓,遠看頗有"布達拉宮"般的氣勢。從高處看,樓宇與背後的山脊連城一體,如猛虎下山,奎聚樓即是“虎頭”,樓前圍牆上有兩窗,似虎眼,建築時便是根據虎形地理特點而設計的。設計人是翰林學士巫宜福,他與樓主林奎揚是結拜兄弟。一百多年裡,樓里考取進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學生有20多人,海外華僑有40多人,正如大門對聯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於斯氣象新”。 奎聚樓的建築特點是中廳高,兩廂低,經160多年風雨,巋然如山。中門平時不開,貴客來到,才打開中門迎接。
集慶樓
集慶樓始建於1419年,是永定縣最古老的圓土樓,樓內結構特殊,72道樓梯把全樓分割成72個獨立的單元。房間、樓梯、隔牆全用杉木材料構建,全靠隼頭銜接,不用一枚鐵釘,與厚度近2米的生土牆一道經歷了近600年的風霜雪雨。集慶樓位於福建省永定縣下洋鎮,依山面水,與緊鄰的4座圓土樓和31座方土樓相呼應,構成風光秀麗的初溪土樓群。
二宜樓
230年前建造的二宜樓最大特點是規模宏大、布局合理、雕刻精湛。“二宜”二字寓有宜山宜水、宜家宜室、宜內宜外的意思。二宜樓其建築平面與空間布局獨具特色,防衛構思獨創,建築裝飾精巧華麗,堪稱“圓土樓之王”。二宜樓內至今尚有三十多戶一百多個人口,歷代香火興旺,人才輩出。走進二宜樓,便有古色古香、幽深寧靜之感,彷彿進入了一個神秘而華麗的世界。
以上就是的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值得一去的福建土樓盤點。看到這里,去廈門旅遊哪個土樓最值得玩,在你心裡已經有答案了吧!如果還有一點糾結的話,那請聯系吧!
重慶到福建廈門旅遊/xianlu/xiamen
H. 要想自駕游從廈門到福建土樓去什麼路線最省錢求幫助
南靖土樓是距離廈門最近也是最值得去的景區,車程3小時左右。進入南靖後,到達船場鎮經過甘芳隧道時切記限速40公里,隧道內高清抓拍,超速重罰。南靖土樓目前是國家5A景區,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的標志性建築田螺坑土樓群在南靖土樓景區A線田螺坑土樓群。可以說,沒到田螺坑景區等於沒到福建土樓。
南靖土樓B線雲水謠景區是驢友們稱為最溫馨浪漫的小村莊,您也可以放慢腳步,在這美輪美奐,天人合一的小村莊住一個晚上。感受電影《雲水謠》拍攝實地,聆聽雲水謠的聲音。更多咨詢http://blog.sina.com.cn/u/1963466151
I. 廈門到永定土樓有多少公里
距離180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