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廈門近義詞是什麼
廈門沒有近義詞
廈門市(英文:Amoy),別稱鷺島,簡稱鷺,位於福建省東南端,南接漳州,北鄰泉州,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之一,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廈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五個開發開放類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即「新特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也是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
2. 廈門有哪些風景和特色
鷺島廈門,中國最適合居住和生活的城市之一,溫馨、浪漫、整潔、舒適,富有人情味和安全感,優雅寧靜的鼓浪嶼、與大海一路相伴的環島路、鷗鷺悠閑的篔簹湖(發音為:員當)、香煙裊繞的南普陀、南國風情的萬石植物園、保留漢唐以來中原古雅樂特點的南音……對遊客來說,就象功夫茶,它適合帶著閑適而不浮躁的心情慢慢品味,哪怕只是走馬觀花仍然能夠讓你情不自禁地愛上她。
作為花園城市的廈門,鼓浪嶼自然是園中之園。在這里,綠樹成蔭、繁花似錦、波濤鼓浪,燦爛的三角梅、熱烈的鳳凰花、處處鳥語花香,彎曲起伏的靜靜的小巷、小巷裡來不及打掃的玉蘭花瓣、隨風吸入的淡淡桂花香、低矮的圍牆上木瓜樹下打盹的懶貓、隨處可見的長著長長胡須的老榕樹、風情各異的老房子、老房子里飄出的和諧的鋼琴聲、放眼綠樹掩映錯落有致的紅房頂……這就是鼓浪嶼。踏上這個小島,閑逛在那些安靜又有生活氣息的巷子里,心也跟著莫名地寧靜和愜意起來。島上最精華的是小巷子和與之相依相伴的老房子,既有風格純正的歐美風情建築,也有地域特色極強的典型的紅磚閩南民居。大多數的別墅或普通民居則體現了西洋建築藝術與中國建築藝術完美與巧奪天工的結合,比如,簡潔大方的陶立克式希臘圓柱配上極為中式的麒麟、太極等各式柱頭,西式窗上鑲嵌的典雅的梅蘭竹菊石雕,等等,都是那麼令人心動。這里的很多老房子和這個島一樣讓人感到親切,絕無拒人之感。島上沒有機動車,也沒有自行車,在雨絲細得可以不用打傘的天氣上島,有極美的意境,有時候好長一段路看不到其他人,整個島嶼就象只陪著你一個人逛,任你揮灑自己的心境。
島上龍頭路的三叉口上有一種不可錯過的小吃「葉氏麻糍」,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在大多數人看來,百年的發展仍停留在一個小攤車似乎不可思議,但小本生意就一直這么經營了下來,中年男攤主已是第三代傳人。拉出攤車下面的抽屜,取出糯米糍粑,裹入花生碎、黑白芝麻碎和糖粉混合成的餡料再揉成團,滾上一層黑芝麻粉,一份「麻糍」就做好了,甜而不膩,糯而不粘,一元錢,就讓海島上往來的遊客有了一個香甜的回憶。
從鼓浪嶼坐船回到輪渡,這也是廈門的老市區之所在,廈門第一條市政建設馬路開元路(1924年8月建成)就位於此。這里老建築多是騎樓式的。騎樓是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大約在鴉片戰爭後就傳入鼓浪嶼和廈門,接著又傳入金門。這種建築形式非常適合南方的天氣,可擋風雨和烈日驕陽,一樓多為店鋪,經營種類五花八門,二樓住人。雖然離繁華商業街近在咫尺,但絲毫沒有被遊客打攪。這里的街、這里的人、這里極為豐富的海鮮市場和不時入耳的朗朗的閩南話,它們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就像一副原汁原味的生活風情畫,不禁讓你忘卻自己仍身處都市,只體會到濃濃的生活氣息。騎樓下小店鋪門口多擺著小小的功夫茶桌,偶爾可以看到老阿婆歪靠著門板打瞌睡……空間上的遮蔽把反復無常的大自然擋在了外面,這時候,就發現原來騎樓是一種如此人性化的建築風格――不喧嘩、不張揚,知足常樂,雖然也只是平常小日子而已,卻過得有滋有味。
從這里出來走不多遠就到了繁華的商業街中山路,整條街基本是騎樓風格,大名鼎鼎的黃則和花生湯店就坐落在中山路離輪渡不遠的騎樓下。這里的當家小吃花生湯,其湯白如奶,甜而不膩,「花生仁全部為片,浮於湯面,松軟如綿,爛而不碎,入口即化,醇香爽口」,十分獨特。用料是再普通不過的花生,煮法卻相當考究。花生仁要先剔去疵粒,用開水浸泡後去膜,加水置砂鍋內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續熬至花生仁爛透為止,再倒入大鍋湯中煮開,邊滾邊賣。除了香甜醇糯的花生湯,這里賣的形如米老鼠的糯米糍粑和嵌滿紅棗果仁的年糕也值得一嘗。
環島路是這個城市近年來興起的一個迷人的景點。上路之前可在輪渡附近海上橋的入口處,品嘗被譽為廈門沙茶麵雙星之一的「烏糖沙茶麵」。沙茶麵的作法看似很簡單,面條放入笊籬下開水鍋燙熟,撈到碗里,隨自己的口味加入豬肝、豬腰、鴨腱、米血、鮮魷魚、豆腐乾等輔料,最後淋上一直在大鍋里滾開的湯料,一分鍾之內一碗面就可上桌了。面好不好吃,關鍵是在沙茶湯。沙茶,廈門人謂之沙嗲,原產於南洋群島一帶,為馬來西亞人喜愛的調味食品,後傳入我國福建及廣東。它選用上等的蝦頭,經拌鹽腌制兩個月以上,再磨細,將蝦醬、蒜頭醬按先後順序加入沸油炸透,待冷卻後加入五香粉、咖哩粉、辣椒粉、芝麻等製成。「烏糖沙茶麵」已有20多年的歷史,烏糖是老闆的小名,主料之一的花生醬系老闆親手製作,沙茶麵中的輔料全部都是新鮮不冰凍的,每天各種料子賣完就打烊,不管客人多少,趕不上的只有等第二天,所以晌午後最好別抱希望。挑門口的桌子坐下,細細品味著熱氣騰騰味道濃郁的沙茶麵,望著眼前的環島路和對面一覽無余的鼓浪嶼,腦海中就剩「滿足」二字了。
美食之後賞美景,從這里上環島路,先後經過世界上與海面最接近的橋、從演武路到白城的與岸同高的S形海上橋、依山傍海的廈門大學、譜寫在路中央綠化帶上的跳動的五線譜《鼓浪嶼之波》、建於光緒二十二年的同時也是中國現存古炮最多岸炮最大的胡里山炮台,拐過彎來時,就可以隨時下車與大海沙灘親近了。在這里,可以盡情地在沙灘上或漫步或奔跑,可以租輛雙人或多人自行車騎過來騎過去,可以眺望對岸的小金門和大擔二擔島,可以放風箏,可以放竿垂釣,可以去海對面成片的草莓地自助采草莓。也可以什麼都不做,就坐在海邊發發呆,任溫暖的陽光擁撫著你。等到肚子開始抗議的時候,去吃海邊城市當然少不了的海鮮,沿著環島路依次而過的九龍塘、鯉魚門和長安門食府,都是不錯的選擇。
悠遊鷺島,閑品美食(六)
海鮮是廈門的特色,但最有特色的卻是那二種不被當成海鮮的海鮮:土筍凍和海蠣煎。海蠣煎選用海蠣中的上品「珠蚝「為主要原料,調以雞蛋、薯粉、蒜苗,煎成兩面酥黃,配以廈門特有的甜辣醬、芫荽等為佐料,香脆細膩、美味可口。 介紹台灣的文章中經常可以看到「蚵仔煎」,其實就是海蠣煎,閩南話而已,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在飲食文化上可見一斑。土筍凍是用生長於海邊灘塗的一種名叫「土蚯」的沙蟲加工製作的。這種海蟲富含膠質,熬製冷卻後就成凍狀,象果凍一樣。島內土筍凍的最佳吃處無疑是中山公園西門附近的「西門土筍凍」。這是一個有70年以上歷史的小店,店的前身是店主的父親在穿街走巷挑的土筍凍擔子,年老後因腿腳不便就在公園西門附近落了點,很多老廈門人都記得他的身影。好吃的土筍凍除了原料和工藝,調料至關重要。這里的土筍凍看起來晶瑩剔透,澆上花生醬、香醋、醬油、廈門甜辣醬、芥末等調料,灑上芫荽和腌過的酸甜白蘿卜片,吃起來鮮美嫩滑,那種口感用閩南話發音就是很Q。店面很小,屋內也有桌子,但大家好像都喜歡坐在門口街邊的小矮桌旁,一邊品嘗美味,一邊重溫老廈門的風情……
美食之後如果還有什麼不滿足,那就享受一壺功夫茶吧。閩南人多嗜功夫茶,泡茶已是一種生活習慣,街頭巷尾常可以看到。林語堂先生在晚年被問及做人的意義時笑答「吃吃喝喝而已」,不知祖籍閩南的林先生這吃後的喝指的可是這功夫茶?功夫茶對茶葉、茶具和泡法都很講究,茶葉是半發酵的烏龍茶,茶壺和茶杯都很小,用的多是德化產的中國白或者宜興的紫沙壺,沖泡技法紛繁復雜,頗費功夫,人都以為這就是功夫茶之名的由來。
其實功夫茶的功夫不在泡,而在品。能品出茶之蘊味、茶之精華,才見真功夫。清代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對烏龍茶的品飲有段生動的記述:「……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香撲鼻,舌有餘甘。怡情悅性,一杯之後,再試二杯,令人釋燥平矜,始覺龍井(茶)雖清而味薄矣,陽羨(茶)雖佳而韻遜矣,頗有玉與水晶品格不同之感。故武夷烹天下盛名,真乃不黍,且可瀹(yue,煮也)至三次,而其味猶未盡。」 品功夫茶是一種境界,有了這份境界便有了做人的平和和閑適,一如廈門人的性格和這個城市的性格。
這個城市舒適的經常有地方適合發發呆,海邊是其中之一。靜靜地坐在海邊的茶桌,品著釅釅的功夫茶,海浪不知疲倦地拍打著海岸,海風輕柔地撫摸著面頰,閉上眼睛,就想不辭長做廈門人了……
鼓浪嶼[知名旅遊景點] 其它旅遊景點
集美 · 鼓浪洞天
· 菽庄藏海 · 螯園春暉
· 五老凌霄 · 員當夜色 · 皓月雄風
· 鴻山織雨 · 胡里炮王 · 青礁慈濟
· 虎溪夜月 · 金榜釣磯 · 金山松石
· 東渡長虹 · 東環望海 · 北山龍潭
· 天界曉鍾 · 太平石笑 · 雲頂觀日
· 大輪梵天 · 萬石涵翠
3. 廈門有什麼美食,和廈門特產。
1. 鼓浪嶼:葉氏麻糍(鼓浪嶼店)、黃金香肉鬆店、龍頭魚丸店。這三樣從小吃到大,沒什麼好說的。
2. 餡餅:小時候吃的是鼓浪嶼食品廠的餡餅,豬油做的,印象中很香,現在已經吃不到了。現在偶爾會吃阿吉仔餡餅(開元路店)或南普陀素餅。
3. 蝦面:可以試試最悠久的新廈蝦面(人和路店)和我最愛的明月蝦面
4. 鴨肉粥:僅此一家浮嶼大同鴨肉粥
5. 肉粽:名聲在外的1980燒肉粽(中山路店),小時候的最愛佳味再添小吃店,還有近10年新崛起的三真丸子
6. 沙茶麵:選擇很多,烏糖沙茶麵、四里沙茶麵、月華沙茶麵等等,口味有的偏辣有的偏甜有的濃香有的清淡,要多吃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
7. 土筍凍:名氣大的西門土筍凍,還有老二市口土筍凍。個人偏好老二市。
8. 芋包:有去佳味再添小吃店買個吧,個人不是很愛。
9. 春卷:局口街路邊攤,或者去鷺江賓館觀海廳吃茶點的時候吃。
10. 鹵鴨:真真廈港鹵味,到處都有分店,飯點各種老廈門人在排隊,如果住得近可以買點雞爪當夜宵。
11. 鴨肉面線:味友鴨肉面線,秋冬佳品!可惜對遊客不是很方便。
12. 薑母鴨:好吃的薑母鴨遊客吃不到吧,點菜的時候試試人品吧。
13. 海蠣煎:在廈門到處都吃得到。老字型大小是蓮歡海蠣煎。
14. 花生湯:黃則和花生湯,非常甜從來沒愛過。
15. 海鮮排檔/酒樓:這個滿大街都是啊。廈門菜的做法無非就是醬油水、白灼、清蒸,看重的就是食材夠不夠新鮮。早幾年愛去小眼鏡大排檔,遊客慢慢多起來後就放棄了。現在會去的店有些不好找,好找的店大概有:
良山大排檔 特色菜海蠣飯。這里的沙蟲經常很肥美,炒西芹必吃!
亞尖大排檔 在曾厝安,遊客好找,水準ok。
海敢小魷魚 特色菜水煮小魷魚,其他菜還ok。
亞珠海鮮大酒樓 特色菜白灼章魚,較貴,水準很高。
佳福園海鮮酒樓 較貴,有團購68折。
16. 煎蟹:秋天來廈門請務必吃1隻,我一般在家吃,外面只吃過蓮花公園煎蟹。記住要點比較貴的膏蟹,記住盤子里的殘渣是最好吃的部分。
4. 廈門和廈門北有什麼區別
二者的區別:
1、地理位置不同:廈門位於廈門島內思明區,廈門北位於廈門島外集美區,是兩個不同的火車站點。如果是坐車到廈門北,要進島內遊玩可以轉車BRT、地鐵、公交等都非常方便。
2、功能性質不同:廈門主要是動車、快車的站點,而廈門北是高鐵的站點。
(4)廈門同什麼擴展閱讀:
廈門著名的旅遊景點有:
1、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是閩南乃至全國聞名的佛教寺院,無論是不是虔誠的佛教徒,南普陀寺的風光都值得你駐足。南普陀寺中軸線上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等。兩旁有鍾鼓樓、禪堂、客堂、庫房,另有閩南佛學院,佛教養正院,寺前有放生池,寺後近年新建「太虛大師紀念塔」。
2、廈門大學
一座大學可以成為景點,不僅是因為它悠久的歷史、輝煌的成就,也因它風姿綽約,清新怡人。廈大,彷彿將青春鐫刻進了一磚一瓦。廈大必去的地方有芙蓉湖,情人谷,上弦場,芙蓉隧道等等,最後還可以從白城小門(也叫北門)出去,到白城海灘逛逛。
3、曾厝垵
曾厝垵的每一條小巷裡幾乎都遍布了各種各樣讓人口水直流的美食,閩台特色的大腸包小腸,勁道濃郁的沙茶麵,琳琅滿目的水果,最引人注目的還要數門口擺放的鮮活海鮮,只要是你能說出來的,這里幾乎都有。熱辣辣的海風夾雜著人潮湧動的汗味兒,一定會讓你在這里食慾大開。
4、鼓浪嶼
到了廈門必去的景點肯定是最著名的鼓浪嶼。2017年7月8日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鼓浪嶼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鼓浪嶼的歷史風貌建築融合了20世紀早期的現代派藝術和裝飾派藝術,歷史性地開創了「廈門藝術風格」,各種各樣的建築都可以在這個小島上找到。
5、沙坡尾
沙坡尾是廈港街道轄7個社區之一,其名來源是因為這是一大段沙灘的最末端,而且各處的沙子都會流到這里來。早期的廈門港是一處弧形的海灣,這一帶海灣呈月牙型,金色的沙灘連成一片,故有「玉沙坡」美稱。
5. 廈門有什麼特產
無論什麼時候談到吃,都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事,一千個吃貨有一萬+種說法。可總有那麼幾個地方,比如,廈門,會讓你不想爭辯,只留口舌生津。
一、沙茶麵
6. 廈門與(),(),()並稱。
廈門市(英文:Amoy),別稱鷺島,簡稱鷺,位於福建省東南端,南接漳州,北鄰泉州,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之一,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TS。DM】
7. 廈門與上海
兩個城市與其他城市比起來,相對富裕,所以外來務工人員也多.兩個一個是經濟中心,一個是經濟特區.不過上海會更富裕一些,從身邊的吃喝玩樂的地方就知道了,"棒約翰"在上海有好多,廈門一家都沒有.上海的服裝店,如G-star,D&G,Dior Homme,CK,LV都有好多家了,廈門就1,2家.不過話說回來,一個上海的面積等於好幾個廈門.所以地大物就博.
8. 廈門和上海是什麼城市
都是中國的一個沿海城市
但上海的面積比廈門大很多
而且消費水平也比廈門高很多~
9. 廈門有什麼著名景點和特產
旅遊景點——鼓浪嶼,乘船環島游再上島,一人15元,回程免費,上島後買鼓浪嶼的通票,80元,可遊玩日光岩、百鳥園、皓月岩、淑庄花園。上島先遊玩海底世界(門票大概70元),11點多出來,然後到商業街那裡吃午飯,聽說那裡有3間小吃店,而且很便宜,都是福建閩南小吃,還不錯。網友推薦:面線糊(在龍頭路菜市場對面,只買早上,生意好到暴)接著是龍頭路的魚丸,凡到到上的遊客固定要品嘗的小吃,這家很出名。 最最不可錯過的是葉氏麻糍,超好吃,祖傳的。買回去是黃勝記的肉鬆(在葉氏麻糍對面一個很小的店面只有過道那麼大,經常很多人排長隊買的那家)還可以買汪記餡餅,很好吃,饋贈佳品。 吃完之後到鼓浪嶼著名的景點——日光岩,玩到下午3-4點,然後依次遊玩百鳥園、皓月岩、淑庄花園,傍晚乘船回去,入住酒店——春光酒店(就在鼓浪嶼對面,價格適中,可以一住哦!),洗漱完畢後到中山路商業街逛,邊逛邊吃。 1:中山公園南門的土筍凍 2:中山路黃則和 3:中山路烏糖沙茶麵 4:中山路大同鴨肉粥,海蠣煎 逛1-2個鍾之後就到SM城市廣場,或者到明發商業廣場。 回酒店。 第二天早餐後,到廈門的萬石植物園,爬山到著名景點——南普陀,遊玩完之後駕車游廈門大學,再沿環島路觀景,再到胡里山炮台,遠眺台灣島。渡過海滄大橋,沿途觀景! 第三天可以先去一下金門海上游,乘船游金門,但沒有上岸,離金門還有100-200米呢~自己把握咯,然後到集美旅遊區,聽說有十二生肖,是建在山上的,時間比較充裕,可以在這里游上一天了! 第四天可以去一下海滄大橋,過海滄大橋然後到海滄動物園(貌似就叫這個名字,呵呵!!) 剩下的其它時間可以自由安排咯,你的時間太多了,我去才兩天,呵呵~ 祝你旅途愉快!!! PS:網上找到的各網友的一些建議: 旅遊紀念物: 購物: 廈門的主要特產是鼓浪嶼餡餅(種類好多)、黃金香肉鬆、海產品、乾果、茶葉(烏龍茶)等。最好貨比三家哪 紀念物:< 石雕,特別是影雕值得一購啊。在鼓浪嶼上有許多紀念品小店,可進去選上一二件,說不定有你喜歡的。提醒:多看多問,貨比三家,切莫跟風,切莫貪圖小利. 到廈門旅遊購物注意事項 到廈門旅遊景點購物,特別是到鼓浪嶼旅遊購物。沿街叫賣的商家此起彼伏,購買者初來乍道不知買哪家好,買什麼好?跟我來。。。。 到廈門購買的「基本」特產為:鼓浪嶼餡餅(正宗品牌:日光岩系列產品、陳記系列產品)、肉製品(黃金香系列肉鬆、正宗的只一家位於龍頭路的小小的店鋪,門口掛著中華老字型大小的牌子,這家小店的產品有100多年有歷史,海鮮產品、珍珠、則各家均可,就看你的眼力了,不過我正在考查一兩家信譽好的店家與其簽訂合同後推薦給大家。影雕也是不錯的產品,也可購買。至於街邊10元錢一盒的茶葉還是算了吧,不要買了。龍眼乾多是加麵粉與糖一起做成,也不推薦購買,我就沒買到過好的(暈)。友情提醒:多看,多選,貨比三家。 個人建議去廈門鼓浪嶼可以多花點時間,第一天可以找個導游帶路,其餘時間自己在島上轉會更有意思,有些地方風景很好,但是導游一般不會帶過去,因為走路要時間嘛。時間充足的話可以繞島走一圈哦,走走停停大概四個小時,雖然有點累但是很爛漫的,我和我男朋友就走過兩次。在鼓浪嶼自己玩的話都可以玩兩三天了。有些景點可以自己去,你自己想玩多久就多久,導游一般不會給你那麼多自由時間。日光岩、台灣民俗村、皓月園和菽庄花園的自然風光比較好,另外還有廈門的環島路一事實上要去,很棒的!但是你如果躺在海邊的草地上,一定要注意注意自己的財物哦! (註:在鼓浪嶼吃飯的話可以找一些本地的小吃店,還不錯,想吃海鮮建議你下午在環島路玩了之後再到附近的海邊找間大排檔,實惠又有本地特色。點菜之間也可以和老闆殺殺價啦! ) 至於住宿的話可以選擇綠晶酒店,旁邊就是廈門大學和廈大一條街,離海邊、環島路、中山路、南普陀、鼓浪嶼等主要景點都很近,交通方便,逛些也近(一般都是逛中山路比較有特色),商場在酒店旁邊有,中山路也有,不過本人在廈門時一般都會去逛沃爾瑪。 某網友的N點建議 1盡量不要跟團,經常看著旅遊團帶著一群客人亂跑,真正好玩的地方都沒去,在廈門旅遊切記心急,只有好好部署計劃才能領略這城市的風情. 2鼓狼嶼相當漂亮,至少要花一天在那裡領略海上花園的風采哦 不用搭電瓶車,既浪費錢有沒情調,建議步行,穿街走巷 3日光岩號稱廈門最高峰其實也就一塊石頭,而且上去要每人80元,還不如不上去呢 4建議去吃鼓浪嶼的魚丸哦 5不要買土特產,導游肯定騙人的 6去吃沙茶麵,很好吃哦 7到環島路騎自行車 8晚上去中山路步行街逛逛 9最近廈門很熱,多帶礦泉水,旅遊景點的水很貴的 10推薦一條老廈門人最喜歡的路線,從萬石植物園爬山到南菩陀 11廈門是一要錢的地方,買東西之前千萬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