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被稱為什麼城市
擴展閱讀
福州哪裡看蘆葦 2025-02-08 06:48:08
深圳南山西麗怎麼去廣州 2025-02-08 06:43:52
包頭市到杭州市多少公里 2025-02-08 06:11:50

廈門被稱為什麼城市

發布時間: 2022-04-29 15:09:53

❶ 廈門又稱什麼城市

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有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❷ 廈門上榜全球最美20座城市,它是如何在中國城市中脫穎而出的

10月31日,由聯合國各單位主辦的“世界城市日”全球啟動儀式在上海舉行。廈門在全球20個最迷人城市之中被選為世界第一個“世界城市日”主題的城市,並成為中國唯一一個上榜城市。

我一拐進之下河路的一個入口,就來到了廈門最具地方特色的老城區。馬路之上隱藏著無數的小店小攤,寬度不超過五六米。這是廈門的第一條路,廈門老人第八喜歡的市場,也是我最喜歡的地方。每次來廈門,我可能什麼都買不到。我只是想逛逛,和遊客們認識的路多了,就知道這個地方還加入了八城的購物隊伍,喧鬧聲一個接一個繁華起來。又有美麗風景,又有人文環境,還有接地氣鬧市,也不奇怪廈門能入選。

❸ 廈門在古代的名稱叫什麼

廈門在古代的名稱叫鷺島。廈門在在古代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廈門,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鷺島, 簡稱廈、鷺,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東與大小金門島、南與龍海市隔海相望,陸地與南安市、安溪縣、長泰縣、龍海市接壤。

廈門由本島廈門本島、離島鼓浪嶼、西岸海滄半島、北岸集美半島、東岸翔安半島、大小嶝島、內陸同安、九龍江等組成,陸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90多平方公里。廈門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3)廈門被稱為什麼城市擴展閱讀:

廈門市鼓浪嶼區、思明區、開元區、杏林區、湖裡區、集美區這6個區在唐開元二十年(732)稱新城,大中元年(847)設嘉禾里,屬同安縣。元至元十六年(1279)置嘉禾千戶所,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廈門城建成,置中左守御千戶所。

清順治七年(1650)鄭成功駐兵廈門,於十二年(1655)改廈門為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復名廈門,屬台廈兵備道同安縣,雍正五年(1727)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1843年辟為通商口岸。

1912年同安縣析置思明縣,1912年於此設南路道(1914年改廈門道,1925年廢)。1935年設廈門市。1949年10月17日解放,為省轄市。1980年10月創辦廈門經濟特區,1984年3月特區范圍擴大到廈門全島,1989年5月國務院批准廈門特區連同杏林、海滄地區為台商投資開發區。

廈門市同安區在晉太康三年(282)置同安縣,屬南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析南安縣西南4鄉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歷屬泉州、清源郡、清源軍、平海軍、泉州路、泉州府、興泉永道、南路道、廈門道,第五、第四行政督察區。

清乾隆四十年(1775)析置馬巷廳(1912年廢)。1912年析置思明縣,1914年析置金門縣。1949年9月19日解放,歷屬第五專區、晉江專區、廈門市、晉江地區、廈門市。1996年撤縣設廈門市同安區。

❹ 成都簡稱山城,那麼廈門簡稱什麼城

山城是重慶不是成都,成都是四川盆地里很平的一塊地,重慶才是山城
另外廈門雖然可以叫鷺城吧,但是正經的應該是叫鷺島,鷺島廈門

❺ 廈門屬於哪個市

廈門市是福建省副省級城市,不屬於其他市管轄。

廈門,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鷺島, 簡稱廈、鷺,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位於台灣海峽西岸中部、閩南金三角的中心,地處北緯24°23′至24°54′、東經117°52′至118°26′之間。東與大小金門島、南與龍海市隔海相望,陸地與南安市、安溪縣、長泰縣、龍海市接壤。

廈門市境域由福建省東南部沿廈門灣的大陸地區和廈門島、鼓浪嶼等島嶼以及廈門灣組成。2016年,全市土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其中廈門本島土地面積157.76平方公里(含鼓浪嶼);海域面積約390平方公里。

截至2016年末,廈門市有6個市轄區,26個街道、12個鎮, 361個社區、147個村。其中,思明區轄10個街道、99個社區;湖裡區轄5個街道、53個社區;海滄區轄4個街道、23個社區、15個村;集美區轄4個街道、2個鎮、42個社區、21個村;同安區轄2個街道、6個鎮、55個社區、81個村;翔安區轄1個街道、4個鎮、89個社區、30個村。

(5)廈門被稱為什麼城市擴展閱讀

1949 年 10月17日廈門解放。同年10月21日正式成立廈門市人民政府,下設思明、開元、廈港、鼓浪嶼、禾山5個區。1953 年11 月,同安縣集美鄉劃歸廈門市,並改為鎮建制。廈門市管轄范圍開始拓展到島外。1957年4月,同安縣灌口區的東孚等 12 個鄉(鎮)劃歸廈門市。

1958年10月,海澄縣(今龍海市)的海滄、新垵2個鄉也劃入廈門市。廈門市政府將禾山區、集美鎮、灌口鎮和海滄鎮所屬各鄉合並,成立郊區。

1970年7月,同安縣改屬晉江專區。1973年9 月復歸廈門市管轄。「文化大革命」期間,思明區改名向陽區,開元區改名東風區,「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恢復原名。1978年9月設置杏林區,將郊區的杏林公社劃歸杏林區管轄。至1980年廈門經濟特區建立前,廈門市轄思明區、開元區、鼓浪嶼區、郊區、杏林區和同安縣。

1980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在廈門湖裡劃出2.5平方公里設立經濟特區。同年11月成立廈門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直屬福建省人民政府。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把廈門經濟特區的范圍擴大到廈門全島(包括鼓浪嶼),並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同年9月,廈門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與廈門市人民政府合並,廈門市人民政府行使地方和經濟特區的雙重職能。

1987年8月,廈門市區級行政區劃進行調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為集美區。1988 年4月,國務院批准廈門為計劃單列市,賦予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

1994年2月,國務院批准廈門市行政級別升格為副省級。1996年11月同安撤縣改區,1997年5月廈門市同安區人民政府正式掛牌。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福建省人民政府頒發《關於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同意撤銷廈門市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其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設立翔安區。行政區調整後,廈門市下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至2016年12月底不變。

❻ 夏門被稱為什麼城市

廈門別名:鷺島,古稱:新城、禾島、嘉禾里、嘉禾嶼、中左所、廈門城、思明州
廈門市(英文:Amoy),別稱鷺島,簡稱鷺,位於福建省東南端,南接漳州,北鄰泉州,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之一,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廈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五個開發開放類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即「新特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也是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7614.htm

❼ 廈門的美稱是什麼

廈門相傳古時有白鷺棲息,故有「鷺島」之稱。

廈門是中國東南沿海一座美麗的濱海城市。優美的環境、豐富的食物,吸引了大量的白鷺來此棲息,故又稱「鷺島」。

由於白鷺是廈門的象徵,因此廈門的許多地 名含有「鷺」字,許多招牌,店名都喜歡用「鷺」字命名, 乃至於廈門的人名也常常取「鷺」字。

拓展資料:

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

別稱鷺島,簡稱鷺,位於福建省東南端,西接漳州台商投資區,北鄰南安,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之一,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廈門是中國海濱城市,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五個開發開放類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即「新特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也是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

❽ 廈門被稱為什麼城市

廈門被稱為鷺島、鷺洲、鷺江、鷺門;鳳凰木和三角梅!
1986年10月下旬,廈門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審定通過:鳳凰木為廈門市市樹,三角梅為市花,白鷺為市鳥。
市鳥、市樹、市花,是廈門文化的概括,顯示了中西文化交流、 「延平文化」海納百川的特色。白鷺在廈門島上自古就有,因而廈門被稱為鷺島、鷺洲、鷺江、鷺門;鳳凰木和三角梅卻是舶來品∷ 三角梅原產於南美洲巴西,鳳凰木則產乾熱帶非洲,都是華僑引種進來,經園林員工細心培育、移栽成功的。
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廈門的傳說》中有篇美麗的《白鷺的 傳說》,說是白鷺如何辛勤地挖泉水、到大陸收集花草種子,使「廈 門島上鳥語花香,蜂飛蝶舞,不但美麗,也挺熱鬧呢!」
廈門的變化,引起東海蛇王和蛇妖眼饞、來騷擾,白鷺與之博斗,勇斗蛇王,趕走蛇妖,「在大鷺灑過鮮血的那片地上,長出了一 棵棵挺拔的大樹。樹的枝葉,像大鷺的翅膀一樣;樹上的花,像大 鷺的鮮血一樣火紅。這種大樹,人們把它稱做『鳳凰木』。而廈門島,從此也被稱為鷺島。」

❾ 廈門被稱為什麼城市

廈門被稱為鷺洲,廈門又被稱為鷺城,也叫鷺島,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❿ 廈門是什麼城市

概述
廈門
拼音:xia men
英譯:Xiamen(舊譯Amoy)
廈門(廈門又名鷺島、宋曰嘉禾嶼、明曰中左所)是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副省級城市。郵政編碼:361000,區號:0592。位於福建東南部,建城712年,是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市內有鼓浪嶼、集美學村、萬石植物園等景點。廈門和金門對望,曾是國共雙方距離最短的前線陣地,在兩岸敵對期間曾經炮火連綿。廈門的市花是三角梅;市鳥為白鷺;市樹為鳳凰樹。
地方上通行閩南語。多年來大力推行普通話以及外來非閩南民系人口的大量湧入,普通話早已成為廈門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
廈門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台灣海峽西岸,與台灣隔海相望,全市總面積1,565平方公里。下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翔安六個行政區。廈門是中國最適宜居住的城市之一。這里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環境整潔,擁有「國際花園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全國十佳人居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全國文明城市」等殊榮。廈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是國家計劃單列市,享有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並擁有地方立法權。廈門是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在《經濟日報》2002年初發布的「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中,廈門名列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