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廈門港的簡介
廈 門港由東渡、海滄、翔安、招銀、後石、石碼、古雷、東山、雲霄和詔安等10個港區組成。2006年,原漳州港招銀、後石、石碼港區並入廈門港,港政、航政、水運實行統一管理,廈漳兩地港口資源整合從此開啟。2010年,東山灣內古雷、東山、雲霄和詔安四港區整合到廈門港,廈門港「環兩灣轄十區」的新格局正式形成。2013年,廈門、漳州港口一體化整合完成,廈門港進入新階段。 根據《廈門港總體規劃(修編)》,未來,廈門港全港規劃可形成碼頭岸線總長約94.3公里,規劃泊位379個,規劃可形成通過能力約5.8億噸/年,其中集裝箱通過能力2020萬標箱/年。
廈 門港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天然良港,自然條件優越。地理坐標為 118 ° 04 ′ E , 24 ° 27 ′ N 。港灣外圍大小金 門等島嶼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港內水域寬闊、水深浪小、不凍不淤。岸線匯流排 154 公里 ,適於建港的岸線 31 . 6 公里 ;現有錨地面各 18 . 99 平方公里,規劃錨地面積 52 平方公里。進港航道全長約 40.3 公里 ,水深達到 -14 米 , 10 萬噸級船舶可乘潮出港。自然條件
風況:常風向為東北、東南風次之,強風向為東南東及東北,每年5-10月為台風季節,平均每年在廈 門登陸的台風有1-2次,受其影響的有3-4次。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為1181.0毫米,5-10月為雨季,年平均降水天數為129天。
氣溫:年平均氣溫20.8℃,最高的7、8月,月平均氣溫28.3℃,最低的2月份,月平均氣溫12.5℃。
潮汐:屬正規半日潮型。平均高潮位5.66米,平均低潮位1.74米,平均潮差3.96米。
潮流:屬往復流,落潮流大於漲潮流。漲潮流最大流速0.46-0.57米/秒方向333度。落潮流最大流速0.61-0.93米/秒,方向137度。洪水季節鼓浪嶼南面的落潮流速可達2.57-3.08米/秒。
2. 福建有哪些優良的港口及深水面積和深水岸線還有主航道水深
廈門港:廈門港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自然條件優越。地理坐標為 118 ° 04 ′ E , 24 ° 27 ′ N 。港灣外圍大小金門等島嶼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港內水域寬闊、水深浪小、不凍不淤。岸線匯流排 154 公里 ,適於建港的岸線 31 . 6 公里 ;現有錨地面各 18 . 99 平方公里,規劃錨地面積 52 平方公里。進港航道全長約 40.3 公里 ,水深達到 -14 米 , 10 萬噸級船舶可乘潮出港。
泉州港:州港現轄有4個港區16個作業區,即: 湄洲灣南岸港區(沙格、鯉魚尾作業區);泉州灣港區(崇武、後渚、內港、石湖、祥芝作 業區);深滬灣港區(梅林、深滬作業區);圍頭灣港區(圍頭、石井、東石、安海、水頭 作業區),以及正規劃建設中的湄洲灣南岸港 區斗尾作業區和泉州灣港區秀塗作業區。泉州灣口為逆時針迴旋流。大乍至崇武沿岸一般為東流,流速約1.54米/秒,灣內逐漸變成往復流。灣內潮流一般是順深水水道流動,主流經小墜島與祥芝角之間。灣口至秀塗,大潮潮流流速為1.63-2.21米/秒。交通狀況泉州市區順濟橋下約200米左岸。距晉江入海口約10公里,外港(後渚)位於洛陽江入海處右岸碼頭山下,距市區11公里,距泉州灣口約15公里。
江陰港:
風況:年平均風速4.4米/秒,最大風速20米/秒,台風多出現於每年8月,風速17米/秒,但對港口裝卸作業影響不大。
江陰港 -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1025.6毫米,每年7月降水最多,達414毫米。
江陰港 - 霧況:
年平均霧日29.6天,一般從早晨至上午8時消散。
江陰港 - 氣溫:
年平均氣溫15.2℃,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14.2℃屬常年不凍港。
江陰港 - 潮汐:
屬不正規半日潮海潮,有日潮不等現象。平均最高潮位4.04米,平均最低潮位2.40米,平均潮差1.63米。
江陰港 - 潮流:
屬往復型或單向變化。長江洪水充速2.5米/秒。
三都澳:主航道水深29至115米,深水面積173千米,深水岸線173平方千米。.
3. 廈門島面積有多大
廈門本島土地面積157.76平方公里(含鼓浪嶼),全市土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
廈門市位於台灣海峽西岸中部、閩南金三角的中心,地處北緯24°23′至24°54′、東經117°52′至118°26′之間。東與大小金門島、南與龍海市隔海相望,陸地與南安市、安溪縣、長泰縣、龍海市接壤。
廈門市境域由福建省東南部沿廈門灣的大陸地區和廈門島、鼓浪嶼等島嶼以及廈門灣組成。全市土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其中廈門本島土地面積157.76平方公里(含鼓浪嶼);海域面積約390平方公里。
(3)廈門港內錨地有哪些擴展閱讀
廈門的海域特徵:
廈門海域包括廈門港、外港區、馬鑾灣、同安灣、九龍江河口區和東側水道。廈門港外有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橫列,內有廈門島、鼓浪嶼等島嶼屏障,是天然的避風良港。港區內有可供萬噸級輪船停泊的錨地十餘處,其中鼓浪嶼以南的海域面積14平方公里,水深10米以上,可供10萬噸級船舶停泊。
港區內航道基本上為深10米以上的深水航道,5萬噸級的船舶可隨時進出。廈門島以東的劉五店航道亦能保證萬噸級船舶隨時進出。廈門市海岸線總長約為234公里,其中12米以上深水岸線約43公里,適宜建港的深水岸線約27公里。
4. 廈門的海是屬於什麼海 東海還是南海
廈門位於東海和南海的分界線,廈門市位於台灣海峽西岸中部、閩南金三角的中心,地處北緯24°23′至24°54′、東經117°52′至118°26′之間。東與大小金門島、南與龍海市隔海相望,陸地與南安市、安溪縣、長泰縣、龍海市接壤。
廈門市境域由福建省東南部沿廈門灣的大陸地區和廈門島、鼓浪嶼等島嶼以及廈門灣組成。全市土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其中廈門本島土地面積157.76平方公里(含鼓浪嶼);海域面積約390平方公里。
(4)廈門港內錨地有哪些擴展閱讀:
廈門海域包括廈門港、外港區、馬鑾灣、同安灣、九龍江河口區和東側水道。廈門港外有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橫列,內有廈門島、鼓浪嶼等島嶼屏障,是天然的避風良港。港區內有可供萬噸級輪船停泊的錨地十餘處,其中鼓浪嶼以南的海域面積14平方公里,水深10米以上,可供10萬噸級船舶停泊。
港區內航道基本上為深10米以上的深水航道,5萬噸級的船舶可隨時進出。廈門島以東的劉五店航道亦能保證萬噸級船舶隨時進出。廈門市海岸線總長約為234公里,其中12米以上深水岸線約43公里,適宜建港的深水岸線約27公里。
5. 廈門為什麼分島內島外
因為廈門的管轄范圍包括廈門島以及廈門島附近的區域,所以廈門分島內和島外。廈門市位於台灣海峽西岸中部、閩南金三角的中心。
東與大小金門島、南與龍海市隔海相望,陸地與南安市、安溪縣、長泰縣、龍海市接壤。廈門市境域由福建省東南部沿廈門灣的大陸地區和廈門島、鼓浪嶼等島嶼以及廈門灣組成。2019年,全市土地面積1700.61平方千米,其中廈門本島土地面積157.98平方千米(含鼓浪嶼);海域面積約390平方千米。
廈門海域情況簡介。
廈門海域包括廈門港、外港區、馬鑾灣、同安灣、九龍江河口區和東側水道。廈門港外有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橫列,內有廈門島、鼓浪嶼等島嶼屏障,是天然的避風良港。港區內有可供萬噸級輪船停泊的錨地十餘處,其中鼓浪嶼以南的海域面積14平方千米,水深10米以上,可供10萬噸級船舶停泊。
港區內航道基本上為深10米以上的深水航道,5萬噸級的船舶可隨時進出。廈門島以東的劉五店航道亦能保證萬噸級船舶隨時進出。廈門市海岸線總長約為234千米,其中12米以上深水岸線約43平方千米,適宜建港的深水岸線約27千米。
以上內容參考廈門市政府——自然環境
6. 地理作業
1.
台風的成因,是熱帶海面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蒸發成水汽升空,而周圍的較冷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上升,如此循環,終必使整個氣流不斷擴大而形成「風」。由於海面之廣闊,氣流循環不斷加大直徑乃至數有公里。由於地球由西向東高速自轉,致使氣流柱和地球表面產生磨擦,由於越接近赤道磨擦力越強,這就引導氣流柱逆時針漩轉,(南半球系順時針漩轉)由於地球自轉的速度快而氣流柱跟不上地球自轉的速度而形成感覺上的西行,這就形成我們現在說的台風和台風路徑。台風的中心就在我們目前看到的風向成丁字形的位置,根據風向和風速就不難判斷出台風中心的距離和走向了。根椐我四十年觀測台風耒臨前的行雲方向,判斷台風是否從本地經過,基本上全部准確。准確性有好多次竟先予本地的預報。當近地面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秒17.2米時,我們就稱它為台風。
台風源地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廣闊的洋低緯洋面上。西北太平洋熱帶擾動加強發展為台風的初始位置,在經度和緯度方面都存在著相對集中的地帶。在東西方向上,熱帶擾動發展成台風相對集中在4個海區。
(1)南海中北部的海面
(2) 菲律賓群島以東、和琉球群島附近海面
(3)馬里亞納群島附近海面
(4)馬紹爾群島附近海面
台風移動的方向和速度取決於作用於台風的動力。動力分內力和外力兩種。內力是台風范圍內因南北緯度差距所造成的地轉偏向力差異引起的向北和向西的合力,台風范圍愈大,風速愈強,內力愈大。外力是台風外圍環境流場對台風渦旋的作用力,即北半球副熱帶高壓南側基本氣流東風帶的引導力。內力主要在台風初生成時起作用,外力則是操縱台風移動的主導作用力,因而台風基本上自東向西移動。由於副高的形狀、位置、強度變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響,致台風移動路徑並非規律一致而變得多種多樣。以北太平洋西部地區台風移動路徑為例,其移動路徑大體有三條:
①西進型台風自菲律賓以東一直向西移動,經過南海最後在中國海南島或越南北部地區登陸,這種路線多發生在10-11月,2006年就是典型的例子;
②登陸型:台風向西北方向移動,穿過台灣海峽,在中國廣東、福建、浙江沿海登陸,並逐漸減弱為低氣壓。這類台風對中國的影響最大。近年來對江蘇影響最大的「9015」和「9711」號兩次台風,都屬此類型,7-8月基本都是此類路徑;
③拋物線型:台風先向西北方向移動,當接近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時,不登陸而轉向東北,向日本附近轉去,路徑呈拋物線形狀,這種路徑多發生在5-6月和9-11月。
廈門的地里位置本來就在台風的影響范圍,但由於受到台灣地形和台灣海峽的影響,台風在驛動中容易受到影響而轉向,而且福建腹地多山,熱帶低壓雖然存在但不是主要的原因。
2
台風來臨的時候,市民群眾應如何自我保護呢?我們的記者專門走訪了氣象部門,讓氣象專家為大家支招防颱風。
台風的破壞力主要由強風、暴雨和風暴潮三個因素引起,台風壓境時,市民群眾一定要多加防範(電腦圖)。
近海地區防護(背景加字幕,以下三點同樣處理):廈門港是受台風影響比較嚴重的港口,台風來臨前,海上船隻要做好一切錨固工作,進港避風。廈門港目前可供沿海運輸船舶避風的主要錨地有:一號、三號、四號、五號、七號錨地及高崎避風塢(電腦圖)。進入防抗台風階段後,船舶應進入預先選好的錨地避風,噸位大、抗風能力強的船舶出港避台;關閉貨艙的艙蓋和所有水密門窗,固定甲板上的機械和貨物;檢查所有救生設備,保持所有排水孔暢通;與船公司、船舶代理公司和當地海事局保持密切通信聯絡;無防抗台風能力的船舶視情況減少或撤離全部船上人員;從事塘外養殖的群眾和處於危險堤塘內的群眾要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
山地防護: 台風挾帶的暴雨容易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因此,山地災害易發地區和已發生高強度大暴雨地區要做好監測預警工作。一旦發現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徵兆時,要及時報告政府和有關部門,並及時做好撤離工作。當出現暴雨或山洪時,道路有可能被封鎖,如果遇到路障或是被洪水淹沒的道路,不要為了趕時間而冒險趟過湍急的河溝,切記要繞道而行。
居家防護:廈門市專業氣象台台長 蘇鴻明:當台風來臨的時候 我們一定要注意盡量少出門 特別是要關好門窗/電器要注意拔下插頭 因為可能會有雷電的過程
台風壓境之前,市民要將陽台、窗檯上的花盆雜物搬下來,加固或拆除電視天線。台風來臨前的強風會吹落高空物品,容易造成事故。因此,家庭安裝的空調室外機、雨蓬、太陽能熱水器、屋頂雜物等一定要提前固定好。市民在做好居室防潮及露天物資加蓋的同時,還要疏通排水溝;居住低窪地帶的住戶,應及早將家用電器和水浸易壞物品轉移高置,以免受潮被淹。台風可能造成停水停電等現象,市民也要及時做好日常生活的儲備工作。
城市地面防護:
台風來臨時,街上行人要提防被懸空的廣告招牌墜落打傷,不要接觸斷落在地上的供電電線,不要在危舊住房、工棚、臨時建築、腳手架、電線桿、樹木、鐵塔等容易造成傷亡的地點避風避雨。強風還容易造成人員傷亡的其他情況,如門窗、幕牆等被強風吹裂,玻璃飛濺砸傷人員。
廈門市專業氣象台台長 蘇鴻明:有一種比較方便的方法就是用膠布貼成「米」字型 防止風把它吹破
當然,在台風影響期間,市民群眾應隨時收看收聽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刊載的有關台風的最新動態。居民切勿隨意外出,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
=======================
防颱風小知識
台風來襲會帶來狂風暴雨,強風有可能吹倒建築物、高空設施,易造成人員傷亡。因此,在台風來臨時,千萬不要在危舊住房、電線桿、樹木、廣告牌、容易造成傷亡的地點避風避雨。
台風來臨時,要迅速切斷各類電器的電源防止雷擊。關緊門窗,以免被強風吹開。要檢查並縛緊容易被風吹倒的物件,固定好家裡的花盆、空調室外機、避免造成砸傷事故。家裡的窗戶,如遇玻璃松動或有裂縫,請在玻璃上貼上膠條,以免吹碎後,碎片四散。不要在玻璃門、玻璃窗附近逗留。
台風可能造成停水停電等現象,市民要及時做好日常生活的儲備工作,並盡量減少外出 。
台風攜帶的暴雨容易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山地災害易發地區和已發生高強度大暴雨地區,要提高警惕,及時撤離群眾。
台風會引發風暴潮,容易沖毀江塘堤防、涵閘、碼頭、護岸等設施,甚至可能直接沖走附近人員,造成人員傷亡。因此,台風來臨前,沿海地區從事塘外養殖的群眾和處於危險堤塘內的群眾要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
7. 廈門港及它的深水面積,深水岸線,主航道水深
廈門港:廈門港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自然條件優越。地理坐標為 118 ° 04 ′ E , 24 ° 27 ′ N 。港灣外圍大小金門等島嶼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港內水域寬闊、水深浪小、不凍不淤。岸線匯流排 154 公里 ,適於建港的岸線 31 . 6 公里 ;現有錨地面各 18 . 99 平方公里,規劃錨地面積 52 平方公里。進港航道全長約 40.3 公里 ,水深達到 -14 米 , 10 萬噸級船舶可乘潮出港。
泉州港:州港現轄有4個港區16個作業區,即: 湄洲灣南岸港區(沙格、鯉魚尾作業區);泉州灣港區(崇武、後渚、內港、石湖、祥芝作 業區);深滬灣港區(梅林、深滬作業區);圍頭灣港區(圍頭、石井、東石、安海、水頭 作業區),以及正規劃建設中的湄洲灣南岸港 區斗尾作業區和泉州灣港區秀塗作業區。泉州灣口為逆時針迴旋流。大乍至崇武沿岸一般為東流,流速約1.54米/秒,灣內逐漸變成往復流。灣內潮流一般是順深水水道流動,主流經小墜島與祥芝角之間。灣口至秀塗,大潮潮流流速為1.63-2.21米/秒。交通狀況泉州市區順濟橋下約200米左岸。距晉江入海口約10公里,外港(後渚)位於洛陽江入海處右岸碼頭山下,距市區11公里,距泉州灣口約15公里。
江陰港:
風況:年平均風速4.4米/秒,最大風速20米/秒,台風多出現於每年8月,風速17米/秒,但對港口裝卸作業影響不大。
江陰港 -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1025.6毫米,每年7月降水最多,達414毫米。
江陰港 - 霧況:
年平均霧日29.6天,一般從早晨至上午8時消散。
江陰港 - 氣溫:
年平均氣溫15.2℃,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14.2℃屬常年不凍港。
江陰港 - 潮汐:
屬不正規半日潮海潮,有日潮不等現象。平均最高潮位4.04米,平均最低潮位2.40米,平均潮差1.63米。
江陰港 - 潮流:
屬往復型或單向變化。長江洪水充速2.5米/秒。.
還有馬尾和三都澳等等,自己網路下基本都能找到有五課
1.綠色海西
2.藍色海西
3.人文海西
4.科技海西
5.五緣海西
8. 廈門港2號錨地位置在多少東經北緯
廈門港的地理位置及交通
廈門港是我國東南沿海的天然深水良港,位於北緯24°29ˊ東經118°04ˊ,時區為東八區,地處上海與廣州之間,福建省東南的金門灣內,九龍江入海口。它面向東海,瀕臨台灣海峽,與台灣、澎湖列島隔水相望,為我國東南海疆之要津,入閩之門戶。廈門港岸線總長154公里,其中可用於建港的深水岸線30公里,聯檢錨地14平方公里,港口水域面積340平方公里,陸域面積7平方公里。目前,廈門港共有生產性泊位74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26,集裝箱泊位15個。港內航運條件優良,外航道水深達?14米至?25米,已建成十萬噸級航道二期工程,並配備了完善的水上船舶交通管理系統(VTS)。
廈門港交通發達,以形成陸海空立體交通體系,與閩南、閩西、贛南、粵北等經濟腹地聯系密切。鐵路專用線直達碼頭前沿,內與外福線、漳龍線、漳泉等鐵路支線連接,外通過鷹廈鐵路干線貫通全國。
廈門大橋和海滄大橋與全省公路連網,形成了以福廈、廈漳主幹道為骨乾的運輸網。疏港公路連接319、324國道,並通過高集海堤。廈門的高崎國際機場已擁有國內外航線75條。水運航線可通我國沿海、長江中下游和世界各港。
自然條件
氣候:屬於亞熱帶海洋氣候,溫和多雨,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氣溫:年平均氣溫20.8C,最高的7、8月,月平均氣溫28.3°C,最低的2月份,月平均氣溫12.5°C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181.0毫米,5-10月為雨季,年平均降水天數為129天
風況:常風向為東北(9-3月)、東南風次之(4-8月),6-10月為台風季節,7-9月對生產影響較大 。
潮汐:屬正規半日潮型。平均高潮位5.46米,平均低潮位1.41米,平均潮差3.99米。
潮流:呈往復流形式。漲潮流向為西北方向,流速2.3節,落潮流向為東南方向,流速2.5節
航道:港內航道分為7段
廈門灣十萬噸主航道(九折礁至墓前礁):長約43.6公里,底寬300米,水深-14米——- -14.5米以上,潮流流速2-3節,可通航各大、中船舶、有進港導標。(2004年6月15日通過驗收)
鷺江航道:位於廈門島和鼓浪嶼之間的鷺江內,長約2海里,寬160-300米,水深-7.20米,潮流流速2-3節,可通航小型旅遊船、有進港導標。
東渡航道:東渡航道猴嶼西航段:位於猴嶼西側,長約1.8海里,寬200米,水深-10.50米。 潮流流速2-3節,可滿足2.5萬噸級以下船舶全天候雙向通航的要求,還可以適應5萬噸級船舶及第四代集裝箱船舶乘潮單向通航的要求。有較完善的助航標志。(2003年10月24日通過驗收)
東渡航道猴嶼東航段:位於猴嶼東側,長約3海里,寬300-800米,水深-9.70米。 潮流流速2-3節,可通航大、中型船舶,乘潮可通航5萬噸船舶,有較完善的助航標志。
海滄航道:位於鼓浪嶼西南方,呈東東南到西西北走向,可航寬度180米,水深-11.50米,可通航萬噸級船舶,乘潮可通航10萬噸船舶,有較完善的助航標志。
猴嶼至石湖山碼頭航道:猴嶼至石湖山煤碼頭19號泊位:長約3海里,寬200-250米,水深-12米以上,但在主航道附近有-8.5米的水深,潮流流速2-2.4節,可通航大、中型船舶,有較完善的助航標志。
馬鑾航道:位於象嶼至馬鑾海堤間,長約3.1海里,寬150米,水深-6.1米,可通航3000噸級船舶,航道設有馬鑾2—8號燈浮。
石湖山煤碼頭至高集海堤:長約2.3海里,南部寬300-500米,水深-5米;北部寬20-150米,水深-2米、只能通過小船,航道內沒有燈浮。高集海堤有一堤洞, 該洞高 11.7米,長24.1米,寬13.3米,水深-1.2米,只能供小船進出。在高集海堤東約250米處建有廈門大橋, 其橋洞高於高集海堤洞口。
錨地
一號錨地為五萬至十萬噸級船舶錨地,以24°18′48〃N ;118°10′09〃E為中心,半徑700米的范圍內。
二號錨地為五萬至十萬噸級船舶錨地,以24°20′30〃N ; 118°11′30〃E為中心,半徑1海里的范圍內。
三號錨地為萬噸級以下船舶錨地,為以下五點順序連線圍成的范圍內:
北緯 24 ° 23 ′ 57 〃 ; 東經 118 ° 06 ′ 06 〃
24 ° 22 ′ 34 〃 ; 118 ° 06 ′ 50 〃
24 ° 22 ′ 21 〃 ; 118 ° 06 ′ 20 〃
24 ° 23 ′ 54 〃 ; 118 ° 04 ′ 31 〃
24 ° 24 ′ 13 〃 ; 118 ° 05 ′ 03 〃
四號錨地為五萬噸級以下船舶錨地,兼作檢疫、引航錨地,為以下六點順序連線圍成的范圍內:
北緯 24 ° 25 ′ 05 〃 ; 東經 118 ° 05 ′ 46 〃
24 ° 25 ′ 18 〃 ; 118 ° 06 ′ 10 〃
24 ° 24 ′ 37 〃 ; 118 ° 07 ′ 17 〃
24 ° 23 ′ 42 〃 ; 118 ° 08 ′ 07 〃
24 ° 23 ′ 08 〃 ; 118 ° 07 ′ 26 〃
24 ° 24 ′ 34 〃 ; 118 ° 06 ′ 02 〃
五號錨地為千噸級以下船舶錨地,為以下五點順序連線圍成的范圍內:
北緯 24 ° 25 ′ 58 〃 ; 東經 118 ° 02 ′ 32 〃
24 ° 25 ′ 54 〃 ; 118 ° 02 ′ 47 〃
24 ° 24 ′ 04 〃 ; 118 ° 04 ′ 14 〃
24 ° 23 ′ 54 〃 ; 118 ° 04 ′ 07 〃
24 ° 23 ′ 10 〃 ; 118 ° 02 ′ 32 〃
七號錨地為千噸級以下船舶錨地,為以下五點順序連線圍成的范圍內:
北緯 24 ° 25 ′ 54 〃 ; 東經 118 ° 01 ′ 07 〃
24 ° 25 ′ 24 〃 ; 118 ° 01 ′ 09 〃
24 ° 25 ′ 10 〃 ; 118 ° 02 ′ 29 〃
24 ° 25 ′ 59 〃 ; 118 ° 02 ′ 29 〃
24 ° 26 ′ 03 〃 ; 118 ° 02 ′ 10 〃
港區、碼頭泊位情況
2006年1月1日廈門灣實行一灣一港的管理體制。8港區合一,包括東渡港區、海滄港區、嵩嶼港區、劉五店港區、客運港區,漳州招銀、後石和石碼等港區,這意味著廈門港首次有了突破行政區劃發展的領域,廈門灣的港口資源將得到統一規劃、管理和合理利用,廈門港向台灣海峽區域性航運中心和國際集裝箱樞紐港發展的目標大大地邁進了一步。「十一五」期間,港口建設計劃總投資約120億元。預計至「十一五」末,廈門港綜合貨物吞吐能力達到1.2億噸以上,其中集裝箱吞吐能力接近800萬標箱。全港遠景發展目標為貨物吞吐能力2.6~2.9億噸,集裝箱吞吐能力1700~1900萬標箱,屆時,廈門港將一舉跨入世界強港行列。
東渡港區
東渡港區:以調整、完善既有設施的布局和功能為主,發展集裝箱運輸,發揮毗鄰保稅區的優勢,積極推進區港聯動,發展現代物流。
海滄港區
海滄港區:重點發展集裝箱中、遠洋干線運輸為主,與嵩嶼港區共同構成全港集裝箱干線運輸的主體港區,並為海滄台商投資區臨港工業發展服務,逐步成為發展現代物流的基礎平台。
嵩嶼港區
嵩嶼港區:在充分發揮現有煤炭、成品油碼頭作用的基礎上,重點發展集裝箱干線運輸,並成為全港集裝箱干線運輸的主體港區之一。
五店港區(東部港區)
劉五店港區:廈門港遠景重點發展的港區,將以集裝箱運輸、臨港工業開發為主,並為對台經貿合作和「三通」服務。
客運港區
客運港區:發展國際客運和海峽對台「三通」、海灣滾裝運輸以及沿海、本地區內的短途客運。包括廈門港國際旅遊客運碼頭與和平碼頭、廈門港國際旅遊客運碼頭設計范圍超過28公頃。其中,北段岸線建設大型國際郵輪泊位,碼頭前沿水深-12.4米,岸線長509.56米,可靠泊14萬噸級的大型郵輪。南段岸線規劃布置89米長的浮碼頭兩座和35米長的浮碼頭兩座,泊位功能分別為小型客輪碼頭及港口作業碼頭。規劃范圍包括旅遊客運大樓、酒店、人工運河、服務式公寓、展覽中心、休閑廣場等配套設施。
招銀港區
招銀港區:依託漳州開發區和廈門灣南岸地區經濟,以發展集裝箱和雜貨運輸為主,兼顧海灣、海峽客滾運輸。漳州港已建成7個泊位碼頭,生產能力達92萬標箱、700萬噸散雜貨的能力。
後石港區
後石港區:依託後方臨港重化工業區的大型臨港工業港區,重點發展大宗散貨碼頭。包括一個十噸級的碼頭和一個五千噸級的碼頭
石碼港區
石碼港區:主要為漳州市和龍海市地方物資運輸服務,並為九龍江兩岸及來往廈門的客運服務。石碼港區現已投產的客貨生產泊位有34座,大部分屬簡易小型生產泊位。最大的泊位是3000噸級,最小的只有2個200噸泊位。
碼頭泊位情況
作業區或裝卸公司名稱 泊位名稱 長度(米) 水深(米) 靠泊能力(噸級) 裝卸貨種 岸吊情況 備注
東渡作業區 1 號泊位 166 -7.69 10000 集裝箱 30.5 x 2 內貿運輸
東渡作業區 2 號泊位 254 -11.7 50,000 散糧 門機 4×10 噸
東渡作業區 3 號泊位 190 -11.7 50,000 散化肥 門機 3×10 噸
東渡作業區 4 號泊位 166 -9.5 10,000 件雜貨 門機 2×10 噸
東渡作業區 東鈴碼頭 200 -4 1000 件雜貨 16Tx1,5Tx3,8Tx2
海天裝卸公司 5 號泊位 260 -12.2 50000 集裝箱 橋吊 2 x 30.5T, 浮吊 1×60 噸、
海天裝卸公司 6 號泊位 170 -12.2 50,000 集裝箱 橋吊 2×35.6 噸
海天裝卸公司 7 號泊位 176.6 -12.2 50,000 件雜貨、集裝箱 橋吊 2×45 噸
海天裝卸公司 8 號泊位 303 -13.3 50,000 集裝箱 橋吊 1×40 噸
海天裝卸公司 9 號泊位 190 -13.3 50,000 集裝箱 橋吊 2×50 噸
海天裝卸公司 10 號泊位 220 -13.8 50,000 集裝箱 橋吊 2×50 噸
海天裝卸公司 11 號泊位 230 -13.8 50,000 集裝箱 橋吊 2×55 噸
象嶼集團 12 號泊位 220 -12.2 50,000 集裝箱 橋吊 2×40 噸
象嶼集團 13 號泊位 250 -12.2 50,000 集裝箱 橋吊 2×40 噸
象嶼集團 14 號泊位 170 -12.2 50,000 集裝箱 橋吊 1×40 噸, 2x40 噸
象嶼集團 15/16 號泊位 336 -12.2 50,000 集裝箱 橋吊 2x45 噸
石湖山裝卸公司 18 號泊位 488 -15.3 50,000 多用途兼散雜貨滾裝、集裝箱 門機 7×15 噸 門機 1×40 噸
石湖山裝卸公司 19 號泊位 建設中
國貿集團 20 號泊位 355 -13.5 50,000 多用途
廈門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 海滄2號 278 -13.3 50,000 集裝箱 橋吊2×41噸 1×35噸 橋吊1×41噸
廈門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 海滄3號 493 -13.3 50,000 集裝箱 橋吊1×41噸 橋吊1×51噸、橋吊2×52噸
海潤貨櫃碼頭 海滄 4 號 385 -13.3 50,000 集裝箱 橋吊 4×55 噸
港務控股 海滄 7 號 330 -15.3 70,000 散雜貨
明達玻璃廠 海滄 8 號 258 -13.8 50,000 件雜貨 門機 3×20 噸
金鼎 海滄 9 號 233 -13.8 50,000 油品 , 化工品
翔鷺化工 海滄 10 號 271 -13.8 25,000 油品 , 化工品
馬鑾倉儲 馬鑾碼頭 80 -6 3,000 化工品 /PTA
博坦倉儲(外檔) 博坦油碼頭 268 -16.8 50,000 油品 , 化工品 靠退潮
博坦倉儲(內檔) 嵩嶼油碼頭 150 -10.5 3,000 油品 , 化工品 靠退潮
嵩嶼倉儲 嵩嶼油碼頭 110 -7 3,000 油品 , 化工品
和平碼頭 1 號泊位 100 -7.9 10,000 客輪 小型吊2
和平碼頭 2 號泊位 100 -8.4 5,000 客輪 小型吊2
和平碼頭 3 號泊位 120 -9.9 10,000 客輪 小型吊2
國際旅遊碼頭 國際旅遊碼頭 509.56 -12.4 140,000 客輪
拖輪船舶規范
拖輪名稱 主要尺寸 定額馬力 航速(節) 拖力
廈港拖一號 38.5 × 9.8 × 4.3 3600 11 42
廈港拖二號 32.8 × 9.5 × 4.3 3200 13 45
廈港拖三號 38 × 10.4 × 4.8 4900 13
廈港拖四號 38 × 10.4 × 4.8 5500 17
廈港拖五號 38 × 10.4 × 4.8 5500 17
廈港拖六號 37.65 × 10 × 4.5 4000 13.5 46
廈港拖八號 33.3 × 9.8 × 4.3 3500 13 42
廈港拖十號 33.3 × 9.8 × 4.3 3500 13 42
廈港拖十二號 37.65 × 10 × 4.5 4000 13.5 51
海聯 32.6 × 8.2 × 4.2 3200 11
未來港口規劃
廈門港海滄港區一期工程
(1號、5號、6號泊位)
港區一期工程1號泊位為10萬噸級集裝箱專用泊位,長443.5米,碼頭前沿水深-17.5米,停泊水域寬86米,5號、6號泊位均為2萬噸級多用途泊位,兩個泊位總長390米,碼頭前沿水深-15.3米,港池寬度86米。3個泊位近期設計年通過能力為集裝箱46萬標箱、雜貨40萬噸,預計2006年底可完工。
海滄西港區(海滄港14#~22#泊位)規劃建設六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和三個5萬噸級多用途碼頭,年集裝箱吞吐能力約400萬標箱、貨物吞吐能力約4000萬噸。海滄西港區14#~22#泊位地處九龍江出海口北岸,由廈門海滄投資總公司擔任該項目的組織開發建設。一期工程包括:14#~19#六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岸壁及後方陸域吹填、20#~22#泊位後方陸域吹填、港南路二期工程和海滄南部3#排洪渠(港區段),總投資估算約22.5億元人民幣。
嵩 嶼 港 區
嵩嶼港區將建設7個大型集裝箱泊位,可以靠駁第五、第六代10萬噸級以上的集裝箱船舶。其中,嵩嶼港區南岸將建3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和一小輪碼頭,岸線長1246米,前沿水深-17.00米。東岸則建2個10萬噸級和1個3萬噸級泊位。南岸一期工程投產後,集裝箱吞吐量一年可以達到120萬標箱。
東 部 港 區
該港區為廈門港遠期規劃發展的又一重要港區,將集裝箱運輸、臨港工業開發和港口物流為主,規劃岸線長1.9公里,建萬噸以上泊位5個,綜合貨物吞吐能力1600萬噸,集裝箱吞吐能力200萬噸標箱。
9. 福建港口有哪些
廈門港:廈門港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自然條件優越。地理坐標為
118
°
04
′
E
,
24
°
27
′
N
。港灣外圍大小金門等島嶼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港內水域寬闊、水深浪小、不凍不淤。岸線匯流排
154
公里
,適於建港的岸線
31
.
6
公里
;現有錨地面各
18
.
99
平方公里,規劃錨地面積
52
平方公里。進港航道全長約
40.3
公里
,水深達到
-14
米
,
10
萬噸級船舶可乘潮出港。
泉州港:州港現轄有4個港區16個作業區,即:
湄洲灣南岸港區(沙格、鯉魚尾作業區);泉州灣港區(崇武、後渚、內港、石湖、祥芝作
業區);深滬灣港區(梅林、深滬作業區);圍頭灣港區(圍頭、石井、東石、安海、水頭
作業區),以及正規劃建設中的湄洲灣南岸港
區斗尾作業區和泉州灣港區秀塗作業區。泉州灣口為逆時針迴旋流。大乍至崇武沿岸一般為東流,流速約1.54米/秒,灣內逐漸變成往復流。灣內潮流一般是順深水水道流動,主流經小墜島與祥芝角之間。灣口至秀塗,大潮潮流流速為1.63-2.21米/秒。交通狀況泉州市區順濟橋下約200米左岸。距晉江入海口約10公里,外港(後渚)位於洛陽江入海處右岸碼頭山下,距市區11公里,距泉州灣口約15公里。
江陰港:
風況:年平均風速4.4米/秒,最大風速20米/秒,台風多出現於每年8月,風速17米/秒,但對港口裝卸作業影響不大。
江陰港
-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1025.6毫米,每年7月降水最多,達414毫米。
江陰港
-
霧況:
年平均霧日29.6天,一般從早晨至上午8時消散。
江陰港
-
氣溫:
年平均氣溫15.2℃,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14.2℃屬常年不凍港。
江陰港
-
潮汐:
屬不正規半日潮海潮,有日潮不等現象。平均最高潮位4.04米,平均最低潮位2.40米,平均潮差1.63米。
江陰港
-
潮流:
屬往復型或單向變化。長江洪水充速2.5米/秒。
三都澳:主航道水深29至115米,深水面積173千米,深水岸線173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