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地區有哪些特點
擴展閱讀
上海到孝義快遞用多久 2025-02-02 09:44:46
上海扇牌洗衣皂怎麼樣 2025-02-02 09:33:28

廈門地區有哪些特點

發布時間: 2022-05-22 00:59:33

A. 廈門有哪些風景和特色

鷺島廈門,中國最適合居住和生活的城市之一,溫馨、浪漫、整潔、舒適,富有人情味和安全感,優雅寧靜的鼓浪嶼、與大海一路相伴的環島路、鷗鷺悠閑的篔簹湖(發音為:員當)、香煙裊繞的南普陀、南國風情的萬石植物園、保留漢唐以來中原古雅樂特點的南音……對遊客來說,就象功夫茶,它適合帶著閑適而不浮躁的心情慢慢品味,哪怕只是走馬觀花仍然能夠讓你情不自禁地愛上她。

作為花園城市的廈門,鼓浪嶼自然是園中之園。在這里,綠樹成蔭、繁花似錦、波濤鼓浪,燦爛的三角梅、熱烈的鳳凰花、處處鳥語花香,彎曲起伏的靜靜的小巷、小巷裡來不及打掃的玉蘭花瓣、隨風吸入的淡淡桂花香、低矮的圍牆上木瓜樹下打盹的懶貓、隨處可見的長著長長胡須的老榕樹、風情各異的老房子、老房子里飄出的和諧的鋼琴聲、放眼綠樹掩映錯落有致的紅房頂……這就是鼓浪嶼。踏上這個小島,閑逛在那些安靜又有生活氣息的巷子里,心也跟著莫名地寧靜和愜意起來。島上最精華的是小巷子和與之相依相伴的老房子,既有風格純正的歐美風情建築,也有地域特色極強的典型的紅磚閩南民居。大多數的別墅或普通民居則體現了西洋建築藝術與中國建築藝術完美與巧奪天工的結合,比如,簡潔大方的陶立克式希臘圓柱配上極為中式的麒麟、太極等各式柱頭,西式窗上鑲嵌的典雅的梅蘭竹菊石雕,等等,都是那麼令人心動。這里的很多老房子和這個島一樣讓人感到親切,絕無拒人之感。島上沒有機動車,也沒有自行車,在雨絲細得可以不用打傘的天氣上島,有極美的意境,有時候好長一段路看不到其他人,整個島嶼就象只陪著你一個人逛,任你揮灑自己的心境。

島上龍頭路的三叉口上有一種不可錯過的小吃「葉氏麻糍」,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在大多數人看來,百年的發展仍停留在一個小攤車似乎不可思議,但小本生意就一直這么經營了下來,中年男攤主已是第三代傳人。拉出攤車下面的抽屜,取出糯米糍粑,裹入花生碎、黑白芝麻碎和糖粉混合成的餡料再揉成團,滾上一層黑芝麻粉,一份「麻糍」就做好了,甜而不膩,糯而不粘,一元錢,就讓海島上往來的遊客有了一個香甜的回憶。

從鼓浪嶼坐船回到輪渡,這也是廈門的老市區之所在,廈門第一條市政建設馬路開元路(1924年8月建成)就位於此。這里老建築多是騎樓式的。騎樓是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大約在鴉片戰爭後就傳入鼓浪嶼和廈門,接著又傳入金門。這種建築形式非常適合南方的天氣,可擋風雨和烈日驕陽,一樓多為店鋪,經營種類五花八門,二樓住人。雖然離繁華商業街近在咫尺,但絲毫沒有被遊客打攪。這里的街、這里的人、這里極為豐富的海鮮市場和不時入耳的朗朗的閩南話,它們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就像一副原汁原味的生活風情畫,不禁讓你忘卻自己仍身處都市,只體會到濃濃的生活氣息。騎樓下小店鋪門口多擺著小小的功夫茶桌,偶爾可以看到老阿婆歪靠著門板打瞌睡……空間上的遮蔽把反復無常的大自然擋在了外面,這時候,就發現原來騎樓是一種如此人性化的建築風格――不喧嘩、不張揚,知足常樂,雖然也只是平常小日子而已,卻過得有滋有味。

從這里出來走不多遠就到了繁華的商業街中山路,整條街基本是騎樓風格,大名鼎鼎的黃則和花生湯店就坐落在中山路離輪渡不遠的騎樓下。這里的當家小吃花生湯,其湯白如奶,甜而不膩,「花生仁全部為片,浮於湯面,松軟如綿,爛而不碎,入口即化,醇香爽口」,十分獨特。用料是再普通不過的花生,煮法卻相當考究。花生仁要先剔去疵粒,用開水浸泡後去膜,加水置砂鍋內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續熬至花生仁爛透為止,再倒入大鍋湯中煮開,邊滾邊賣。除了香甜醇糯的花生湯,這里賣的形如米老鼠的糯米糍粑和嵌滿紅棗果仁的年糕也值得一嘗。

環島路是這個城市近年來興起的一個迷人的景點。上路之前可在輪渡附近海上橋的入口處,品嘗被譽為廈門沙茶麵雙星之一的「烏糖沙茶麵」。沙茶麵的作法看似很簡單,面條放入笊籬下開水鍋燙熟,撈到碗里,隨自己的口味加入豬肝、豬腰、鴨腱、米血、鮮魷魚、豆腐乾等輔料,最後淋上一直在大鍋里滾開的湯料,一分鍾之內一碗面就可上桌了。面好不好吃,關鍵是在沙茶湯。沙茶,廈門人謂之沙嗲,原產於南洋群島一帶,為馬來西亞人喜愛的調味食品,後傳入我國福建及廣東。它選用上等的蝦頭,經拌鹽腌制兩個月以上,再磨細,將蝦醬、蒜頭醬按先後順序加入沸油炸透,待冷卻後加入五香粉、咖哩粉、辣椒粉、芝麻等製成。「烏糖沙茶麵」已有20多年的歷史,烏糖是老闆的小名,主料之一的花生醬系老闆親手製作,沙茶麵中的輔料全部都是新鮮不冰凍的,每天各種料子賣完就打烊,不管客人多少,趕不上的只有等第二天,所以晌午後最好別抱希望。挑門口的桌子坐下,細細品味著熱氣騰騰味道濃郁的沙茶麵,望著眼前的環島路和對面一覽無余的鼓浪嶼,腦海中就剩「滿足」二字了。

美食之後賞美景,從這里上環島路,先後經過世界上與海面最接近的橋、從演武路到白城的與岸同高的S形海上橋、依山傍海的廈門大學、譜寫在路中央綠化帶上的跳動的五線譜《鼓浪嶼之波》、建於光緒二十二年的同時也是中國現存古炮最多岸炮最大的胡里山炮台,拐過彎來時,就可以隨時下車與大海沙灘親近了。在這里,可以盡情地在沙灘上或漫步或奔跑,可以租輛雙人或多人自行車騎過來騎過去,可以眺望對岸的小金門和大擔二擔島,可以放風箏,可以放竿垂釣,可以去海對面成片的草莓地自助采草莓。也可以什麼都不做,就坐在海邊發發呆,任溫暖的陽光擁撫著你。等到肚子開始抗議的時候,去吃海邊城市當然少不了的海鮮,沿著環島路依次而過的九龍塘、鯉魚門和長安門食府,都是不錯的選擇。

悠遊鷺島,閑品美食(六)

海鮮是廈門的特色,但最有特色的卻是那二種不被當成海鮮的海鮮:土筍凍和海蠣煎。海蠣煎選用海蠣中的上品「珠蚝「為主要原料,調以雞蛋、薯粉、蒜苗,煎成兩面酥黃,配以廈門特有的甜辣醬、芫荽等為佐料,香脆細膩、美味可口。 介紹台灣的文章中經常可以看到「蚵仔煎」,其實就是海蠣煎,閩南話而已,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在飲食文化上可見一斑。土筍凍是用生長於海邊灘塗的一種名叫「土蚯」的沙蟲加工製作的。這種海蟲富含膠質,熬製冷卻後就成凍狀,象果凍一樣。島內土筍凍的最佳吃處無疑是中山公園西門附近的「西門土筍凍」。這是一個有70年以上歷史的小店,店的前身是店主的父親在穿街走巷挑的土筍凍擔子,年老後因腿腳不便就在公園西門附近落了點,很多老廈門人都記得他的身影。好吃的土筍凍除了原料和工藝,調料至關重要。這里的土筍凍看起來晶瑩剔透,澆上花生醬、香醋、醬油、廈門甜辣醬、芥末等調料,灑上芫荽和腌過的酸甜白蘿卜片,吃起來鮮美嫩滑,那種口感用閩南話發音就是很Q。店面很小,屋內也有桌子,但大家好像都喜歡坐在門口街邊的小矮桌旁,一邊品嘗美味,一邊重溫老廈門的風情……

美食之後如果還有什麼不滿足,那就享受一壺功夫茶吧。閩南人多嗜功夫茶,泡茶已是一種生活習慣,街頭巷尾常可以看到。林語堂先生在晚年被問及做人的意義時笑答「吃吃喝喝而已」,不知祖籍閩南的林先生這吃後的喝指的可是這功夫茶?功夫茶對茶葉、茶具和泡法都很講究,茶葉是半發酵的烏龍茶,茶壺和茶杯都很小,用的多是德化產的中國白或者宜興的紫沙壺,沖泡技法紛繁復雜,頗費功夫,人都以為這就是功夫茶之名的由來。

其實功夫茶的功夫不在泡,而在品。能品出茶之蘊味、茶之精華,才見真功夫。清代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對烏龍茶的品飲有段生動的記述:「……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香撲鼻,舌有餘甘。怡情悅性,一杯之後,再試二杯,令人釋燥平矜,始覺龍井(茶)雖清而味薄矣,陽羨(茶)雖佳而韻遜矣,頗有玉與水晶品格不同之感。故武夷烹天下盛名,真乃不黍,且可瀹(yue,煮也)至三次,而其味猶未盡。」 品功夫茶是一種境界,有了這份境界便有了做人的平和和閑適,一如廈門人的性格和這個城市的性格。

這個城市舒適的經常有地方適合發發呆,海邊是其中之一。靜靜地坐在海邊的茶桌,品著釅釅的功夫茶,海浪不知疲倦地拍打著海岸,海風輕柔地撫摸著面頰,閉上眼睛,就想不辭長做廈門人了……

鼓浪嶼[知名旅遊景點] 其它旅遊景點

集美 · 鼓浪洞天
· 菽庄藏海 · 螯園春暉
· 五老凌霄 · 員當夜色 · 皓月雄風
· 鴻山織雨 · 胡里炮王 · 青礁慈濟
· 虎溪夜月 · 金榜釣磯 · 金山松石
· 東渡長虹 · 東環望海 · 北山龍潭
· 天界曉鍾 · 太平石笑 · 雲頂觀日
· 大輪梵天 · 萬石涵翠

B. 請問廈門有什麼特色啊

1,佛跳牆

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建福州的當地名菜,屬閩菜系。相傳,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闆鄭春發研製出來的,又據費孝通先生記,發明此菜者乃一 幫要飯的乞丐。

佛跳牆通常選用鮑魚、海參、魚唇、氂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匯聚到一起,加入高湯和紹興酒,文火煨制而成。

2,燒肉粽

燒肉粽是福建特有的地方傳統名吃,起源於福建泉州。節日食俗。燒肉粽在福建許多地區均有製作。燒肉粽歷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潤不膩,精工細作等特點。

3,花生湯

花生湯是一道傳統名點,屬於閩菜系。主要食材有花生、雞蛋、白糖等。花生仁酥爛不碎,入口即化,湯色乳白,甘甜爽口,清甜爽口,滋補潤肺。

這道美食發源於泉州地區,而後傳至福建其它沿海地區乃至海外。在外來旅客、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僑胞中,也早已聞名。

4,炸五香

炸五香,福建省地方傳統小吃。採用炸氽法製作,油炸時生坯要慢慢滑入油鍋內,炸至浮起油麵時要勤翻動,以便受熱均勻。外觀色澤赤褐色,鮮香酥脆,餡潤滑甜美,熱食味道尤佳,佐酒甚宜。

5,蚵仔煎

蚵仔煎,(閩南語讀做ǒu-ā-jiā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台灣,潮汕等地區經典的傳統小吃之一。

C. 廈門有哪些特色文化

1,閩南童謠

閩南童謠,是以閩南方言進行創作和傳唱的兒童歌謠,它流行於閩南、台灣和東南亞華僑華裔的居住地。閩南童謠是閩南歌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老百姓集體創作智慧的結晶。入選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海滄蜈蚣閣

海滄蜈蚣閣是福建省廈門市的傳統民俗活動。和閩台兩地保生大帝文化習俗緊密相連。相傳,當年保生大帝吳真人一生行醫救濟百姓,大多以蜈蚣為葯引,後人為表達對他濟世為民高尚品德的敬仰,自發形成了蜈蚣閣這種祭拜民俗。

3,閩台送王船

閩台送王船是福建省廈門市古老的傳統民俗活動。最早可追溯到明初。廈門「送王船」以同安西柯鎮呂厝村、海滄鍾山村、湖裡鍾宅村3個地方的規模較大;在海滄說到規模大小石塘規模最大。該習俗一般3到4年舉行一次。

4,歌仔戲

歌仔戲,福建省漳州市、廈門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歌仔戲是以閩南歌仔為基礎,吸收梨園戲、北管戲、高甲戲、潮劇、京劇等戲曲的營養形成的閩南方言戲曲劇種。20世紀初,歌仔戲興於台灣島內,不久傳及廈門,並迅速流布閩南地區和東南亞華僑聚居的地方。

5,高甲戲

高甲戲,福建省泉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發祥地為福建泉州,發源於明末清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

D. 請問廈門是屬於什麼氣候特點的城市

廈門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光熱條件優越,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季相變化頗有規律:春季季風由東北轉偏南,由冷轉暖,雨水增多;夏季有海風和雷雨的調劑,給熱天帶來涼意,時有台風;秋季少雨多晴;冬季有東北季風,冷而不寒

E. 廈門的地理位置及風土人情與飲食習慣

廈門的地理位置:

廈門在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南部,與漳州、泉州相連,地處閩南金三角中部。

廈門的風土人情:

廈門地形以濱海平原、台地和丘陵為主。廈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勢地貌構成類型多樣,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灘塗等。

西北部多中低山,其中位於同安與安溪交界處的雲頂山海拔1175.2米,為全市最高的山峰。

人口主要以漢族為主,但另有滿族、壯族、畲族、苗族、高山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的因素,擁有眾多的歸僑、僑眷及廈門籍僑胞和港、澳、台同胞。

廈門的通行語言是閩南方言之廈門話,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是一種超地區、超省界的漢語方言。

正月初三忌拜年,廈門傳統習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門拜年,要在家裡祭祀亡靈。有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

廈門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以佛教為主。

廈門的飲食習慣:

廈門菜餚具有清、鮮、淡、脆、略帶微辣的獨特風味,尤以生猛海鮮、仿古葯膳、普陀素菜、風味小吃著稱。以廈門菜為代表之一的閩菜位列中國八大菜系,兼帶台灣、潮汕風味。

廈門全年盛產海鮮,種類繁多,有龍蝦、鮑魚、螃蟹,還是蝦、螺、貝類等。

特色小吃有:面線糊、沙茶麵、土筍凍、海蠣煎、炸五香、花生湯、燒肉粽等。

(5)廈門地區有哪些特點擴展閱讀:

中國政府把澳門回歸祖國的日期定在1999年12月20日,是有一定原因的。

眾所周知,中國政府收回香港的日期是1997年7月1日,確定香港回歸的這個日期,主要是考慮到英國根據不平等條約租借香港「新界」99年,其租期將於1997年6月30日屆滿。

但是,澳門問題卻與香港問題不盡相同,在過去的400多年內,葡萄牙是通過各種非法手段逐步佔領澳門的,中葡兩國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租約。

因此,收回澳門是中國人民長期以來的強烈願望,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有權在任何時候以任何方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葡萄牙方面已經宣布承認澳門屬於中國的領土,承認中國對澳門擁有主權。

因此,中葡兩國政府實際上對澳門問題已經達成了諒解,雙方都同意通過和平的方式來解決澳門問題。

至於澳門回歸的日期,中國方面明確表示要定在本世紀之前,雙方通過反復的談判和磋商,終於決定將澳門回歸中國的日期定在1999年12月20日。

F. 廈門的旅遊有什麼特點

地理: 廈門市位於東經118°04′04″、北緯24°26′46″,地處我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南部、九龍江入海處,背靠漳州、泉州平原。廈門由廈門島、鼓浪嶼、內陸九龍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區以及同安等組成,陸地面積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0多平方公里。是一個國際性海港風景城市。 氣候: 廈門屬亞熱帶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3至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位於廈門東南端海岬突出部,是中國洋務運動的產物。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三月初八日,竣工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十一月初八日。工期二年八個月。炮台總面積7萬多平方米,城堡面積1.3萬多平方米,分為戰坪區、兵營區和後山區,內開砌暗道,築造護牆、彈葯庫、兵房、官廳、山頂瞭望廳等。炮台結構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歐洲和我國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 胡里山炮台地理位置重要,東距白石頭炮台4500米左右,向東可支援白石頭炮台,提前將敵艦攔阻在廈門水道之外;正(南)面和對岸的嶼仔尾炮台隔海相對,互為犄角,炮火交叉可封鎖阻擊廈門航道之敵艦;向西可追擊進入廈門港的敵艦,同時可協助相距5000米左右的磐石炮台,守住廈門港;向北可支援陸軍陣營等。胡里山炮台還配備了當時最優的裝備,特別是兩尊280毫米口徑,射角為360度的克虜伯大炮,威力巨大,成為戰略性炮台,是主炮台、指揮台,是廈門要塞的「天南鎖鑰」。在民國初年,海軍四打胡里山炮台中突顯出它在海岸戰爭中的優勢。特別是在1937年的抗日保衛戰中,擊沉日軍「箬竹」型13號艦。首開中國戰區擊沉日艦的輝煌戰績。 萬石植物園 萬石植物園位於廈門市區東南獅山北面的萬石植物公園,是獨具一格的公園和植物園的結合體。這里文物薈萃,自古為游覽勝地,清出名士薛起鳳贊稱「山岩多勝概,萬古獨稱奇」。 萃集了廈門大小八景的「天界曉鍾」、「高讀琴洞」、「萬石鎖雲」、「中岩玉笏」、「太平石笑」諸景點,且有百十餘處摩岩石刻。 1952年修建了萬石岩水庫,周圍拓建萬石植物園,辟有棕櫚、竹類、蘭花、盆景、葯用植物等二十多個植物區、圃和展覽室、栽培數以萬計熱帶、亞熱帶植物,因富於科研成果而聞名海內外。 鼓浪嶼 碧海環抱中的鼓浪嶼,面積1.87平方公里,島上海礁嶙峋,岸線迤邐,山巒疊翠,峰岩跌宕,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鼓浪嶼明麗雋永的海島風光,主要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均為廈門名景。鼓浪嶼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四季溫和,島上90多科4000餘種植物常年鬱郁蔥蔥,珍貴樹種有國內僅有的大果紅心木、國內最粗的印度紫檀、從紐西蘭等國引種的各類珍稀果樹,島上一些植被已形成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下的頂級群落。鼓浪嶼周邊海域為廈門港主要部分,瀕臨中華白海豚保護區、文昌魚保護區、大嶼島白鷺保護區,與金門列島隔海相望。 日光岩 日光岩俗稱「晃岩」位於鼓浪嶼中部偏南的龍頭山頂端,海拔92.68米,為鼓浪嶼最高峰。岩頂築有圓台,站立峰巔,憑欄遠眺,廈鼓風光盡收眼底,山中峰腰怪石嶙峋?在疏疏落落的樹林中,「蓮花庵」「古避暑洞」「龍頭山遺址」「水操台」「鄭成功紀念館」等建築,石洞、古城和歷代摩崖石刻隱約可見,身臨其間,思古撫今,會令人感慨萬千。從島上渡輪碼頭下船步行十幾分鍾就可以直接到達。 從日光岩往下看,鼓浪嶼像一艘綵船,停泊於萬頃碧波之中,時浮時沉,波光閃爍;是不是像一座盆景,放在翡翠盤里,錯落有致,玩賞不盡;是不是像一個睡美人,仰卧於輕霧帳里,風姿綽約,風情萬種。

希望採納

G. 關於廈門的特點

地理:

廈門市位於東經118°04′04″、北緯24°26′46″,地處我國東南沿海----福建省東南部、九龍江入海處,背靠漳州、泉州平原。廈門由廈門島、鼓浪嶼、內陸九龍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區以及同安等組成,陸地面積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0多平方公里。是一個國際性海港風景城市。

氣候:

廈門屬亞熱帶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3至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位於廈門東南端海岬突出部,是中國洋務運動的產物。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三月初八日,竣工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十一月初八日。工期二年八個月。炮台總面積7萬多平方米,城堡面積1.3萬多平方米,分為戰坪區、兵營區和後山區,內開砌暗道,築造護牆、彈葯庫、兵房、官廳、山頂瞭望廳等。炮台結構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歐洲和我國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

胡里山炮台地理位置重要,東距白石頭炮台4500米左右,向東可支援白石頭炮台,提前將敵艦攔阻在廈門水道之外;正(南)面和對岸的嶼仔尾炮台隔海相對,互為犄角,炮火交叉可封鎖阻擊廈門航道之敵艦;向西可追擊進入廈門港的敵艦,同時可協助相距5000米左右的磐石炮台,守住廈門港;向北可支援陸軍陣營等。胡里山炮台還配備了當時最優的裝備,特別是兩尊280毫米口徑,射角為360度的克虜伯大炮,威力巨大,成為戰略性炮台,是主炮台、指揮台,是廈門要塞的「天南鎖鑰」。在民國初年,海軍四打胡里山炮台中突顯出它在海岸戰爭中的優勢。特別是在1937年的抗日保衛戰中,擊沉日軍「箬竹」型13號艦。首開中國戰區擊沉日艦的輝煌戰績。

萬石植物園

萬石植物園位於廈門市區東南獅山北面的萬石植物公園,是獨具一格的公園和植物園的結合體。這里文物薈萃,自古為游覽勝地,清出名士薛起鳳贊稱「山岩多勝概,萬古獨稱奇」。

萃集了廈門大小八景的「天界曉鍾」、「高讀琴洞」、「萬石鎖雲」、「中岩玉笏」、「太平石笑」諸景點,且有百十餘處摩岩石刻。

1952年修建了萬石岩水庫,周圍拓建萬石植物園,辟有棕櫚、竹類、蘭花、盆景、葯用植物等二十多個植物區、圃和展覽室、栽培數以萬計熱帶、亞熱帶植物,因富於科研成果而聞名海內外。

鼓浪嶼

碧海環抱中的鼓浪嶼,面積1.87平方公里,島上海礁嶙峋,岸線迤邐,山巒疊翠,峰岩跌宕,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鼓浪嶼明麗雋永的海島風光,主要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均為廈門名景。鼓浪嶼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四季溫和,島上90多科4000餘種植物常年鬱郁蔥蔥,珍貴樹種有國內僅有的大果紅心木、國內最粗的印度紫檀、從紐西蘭等國引種的各類珍稀果樹,島上一些植被已形成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下的頂級群落。鼓浪嶼周邊海域為廈門港主要部分,瀕臨中華白海豚保護區、文昌魚保護區、大嶼島白鷺保護區,與金門列島隔海相望。

日光岩

日光岩俗稱「晃岩」位於鼓浪嶼中部偏南的龍頭山頂端,海拔92.68米,為鼓浪嶼最高峰。岩頂築有圓台,站立峰巔,憑欄遠眺,廈鼓風光盡收眼底,山中峰腰怪石嶙峋?在疏疏落落的樹林中,「蓮花庵」「古避暑洞」「龍頭山遺址」「水操台」「鄭成功紀念館」等建築,石洞、古城和歷代摩崖石刻隱約可見,身臨其間,思古撫今,會令人感慨萬千。從島上渡輪碼頭下船步行十幾分鍾就可以直接到達。

從日光岩往下看,鼓浪嶼像一艘綵船,停泊於萬頃碧波之中,時浮時沉,波光閃爍;是不是像一座盆景,放在翡翠盤里,錯落有致,玩賞不盡;是不是像一個睡美人,仰卧於輕霧帳里,風姿綽約,風情萬種。

H. 福州和廈門兩個城市各有什麼特點

福州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具有濃郁的南國地方特色,尤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稱,在烹飪界獨樹一幟。以福州菜餚為代表的閩菜,是我國八大菜系之一。

名菜「佛跳牆」名揚海內外。它是一道集山珍海味之大全的傳統名菜,為閩菜的「首席菜」。

主要原料有魚翅、海參、雞脯、鴨肉、豬蹄筋、羊肘、干貝、香菇、鮑魚、鴿蛋等30多種,並配有多種佐料。

調配烹制極為嚴謹,選料精細,刀法講究,程序嚴格。放進盛過酒的紹興酒壇中,密封壇口,用旺火燒沸,改用文火漫偎。

「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據傳,連戒葷的佛門弟子也抵擋不住此菜的奇香,跳牆而嘗,故名「佛跳牆」。

廈門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台灣海峽西岸,與台灣隔海相望,全市總面積1,565平方公里。下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翔安六個行政區。

廈門是中國最適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這里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環境整潔,擁有「國際花園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全國十佳人居城市」、

「聯合國人居獎」、「全國文明城市」等殊榮。廈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是國家計劃單列市,享有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並擁有地方立法權。

廈門是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在《經濟日報》2002年初發布的「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中,廈門名列第五。

I. 廈門有哪些特色的地方

說起廈門,估計大部分人都不陌生,我去了兩次廈門,分別是十年前和十年後的今年。說實話,廈門的變化並不多,要說有什麼特色的地方,以下三個地方應該是廈門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了。

1.鼓浪嶼。雖然很多人說鼓浪嶼的商業氛圍濃厚,一到節假日就人山人海,但是鼓浪嶼依舊是廈門最有代表性的地方。鼓浪嶼上面有鋼琴博物館,還有日光岩,這些景點不大,但是每一個都值得你去細細觀看,建議選非節假日的世界,在島上住上幾天,逛逛這里的小巷子,感受這里的獨特文化。這樣的鼓浪嶼值得你來遊玩。

J. 廈門有哪些美麗的地方有什麼特點

鼓浪嶼
鼓浪嶼,2007年5月8日起被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被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為「中國最美五大城區之首」,素有「海上花園」的美稱。島上完好地保留著許多具有中外建築風格的建築物,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譽。嶼上居民喜愛音樂,鋼琴擁有密度高,被贊為琴島。主要旅遊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海濱浴場、鄭成功紀念館等。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中外遊人來此觀光游覽。2017年7月8日,「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40]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始建於唐末五代,初稱泗洲院。北宋僧文翠改建稱無盡岩。元廢。明初復建,更名普照寺。明末詩僧覺光和尚遷建於山前,殿堂院舍齊備,住僧常達百餘眾,清初又廢於兵禍。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4 年),靖海候施琅收復台灣後駐鎮廈門,捐資修復寺院舊觀,又增建大悲閣奉觀音菩薩,並以之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相類比,更名為南普陀寺,此後數百年來,經歷代主持景峰、省己、喜參諸和尚多次重修擴建,至民國初年,已構成三殿七堂俱全的禪寺格局,成為近代閩南最具規模的名剎。[41]
南普陀寺
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被譽為「中國最美大學」[42] ,校園銜山含湖、面朝大海,背靠萬石植物園,一側是南普陀寺,一側是白城沙灘,與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隔海相望。包括群賢樓群、建南樓群、芙蓉樓群以及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在內的廈門大學早期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43]
廈門大學
廈門環島路
共2張
環島路
廈門環島路,寬60米,雙向6車道,為城市一級次幹道。機動車道18-24米,非機動車道6-7米,人行道6-8米,綠化帶80-100米。白城到黃厝,1997年2月動工,1998年9月8日竣工。黃厝到前埔,1999年9月8日竣工。會展中心至香山段,1999年9月動工,2000年9月竣工。2001年5月至2002年12月開通香山至五通段。[44]
同安影視城
同安影視城,位於廈門同安區,是一座仿北京紫禁城建造的宮殿,總佔地面積1000畝,首期投資達1.35億元,2009年榮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成為同安區首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45]
北辰山
廈門北辰山
北辰山,俗稱北山岩,是廈門十二道名著風景之一,地處廈門市同安區東北隅,在同安五顯鎮境內,毗鄰南安,距同安城區12千米。1998年被福建省政府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總面積12.2平方千米。為低山丘陵、花崗岩地貌,以十二龍潭瀑布為主要特色。北辰山人文古跡眾多,自然景觀優美。 北辰山的廣利廟又名「忠惠尊王廟」,是百姓為紀念被五代十國後梁太祖朱溫封為「閩王」的王審知而建造的。相傳農歷二月十二日,是「閩王」成仙之日,前後五日,北辰山廟會盛況空前,遊人香客如織,鞭炮聲與戲曲聲不絕於耳,成為獨特的民俗景觀。北辰山上的「仙宮」尚存有宋、明、清三朝石刻。從北辰山頂飛流而下的瀑布有近千米長,且數千年不幹涸。山體由於受水流的長期沖刷而形成一條峽谷和12個從上至下順勢分布的水潭,被稱為十二龍潭。北山十二龍潭是廈門二十名景之一。此外北辰山還有仙姑洞、仙女瀑、水天洞、閩王王審知衣冠冢、山門、石龜、石牛、石船、石轎等景觀。[46]
金光湖
金光湖,位於廈門市同安蓮花鎮內田村,距同安城區23千米,廈門市區60千米。林區山形如「湖」狀,四周六條山嶺和兩座小山交相環抱,構成「金」字形,旭日初生、葉露晶瑩、金光閃閃,故名「金光湖」。 金光湖被譽為「閩南的西雙版納」,林海茫茫,野生動植物品種繁多,不勝枚舉,林區總面積7768畝,最高海拔845米。[47]
廈門金光湖原始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