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的同安是什麼區
擴展閱讀
上海到孝義快遞用多久 2025-02-02 09:44:46
上海扇牌洗衣皂怎麼樣 2025-02-02 09:33:28

廈門的同安是什麼區

發布時間: 2022-05-22 19:55:00

① 同安什麼時候歸屬廈門

同安區是福建省廈門市的一個市轄區,原為同安縣,別稱「銀城」、「銀同」,地處閩省東南沿海、「閩南金三角」的核心地帶。於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縣,不久廢。後晉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場為同安縣。 舊稱「同安縣」,1997年5月撤縣設區。2003年09月,廈門市區劃調整,原同安區一分為二,拆為同安區和翔安區。調整後,仍為廈門市最大行政區。[1]
同安區 ,是廈門市最大的行政區,是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土地總面積658平方公里,連接翔安區和集美區,距離廈門本島大約40分鍾車程。[1] 環東海域位於同安區,翔安區交界處,是廈門市新規劃的東部市級中心。
晉太康

印象同安
三年(282年)析東安縣(駐地今泉州市南安)置同安縣,當年即廢。康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4鄉置大同場,為縣之前身。
後晉天福四年(939),升大同場為同安縣,正式升場置縣,轄3鄉11里,隸屬於泉州。轄區包括今廈門市、同安縣、金門縣及龍海一部分。[1] 唐光啟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為刺史,至947年,南唐並吞閩國,同安地為王潮和閩國治地,歷時61年。王潮、王審知兄弟先後為威武軍節度使,同安為其治地,閩國開平元年909年,王審知為閩王,立閩國,都福州,大同場為其轄地。949年,南唐升泉州為清源軍(轄今泉州、莆田、漳州、廈門)。963年,宋改清源軍為平海軍,以陳洪進為節度使,同安縣屬平海軍。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陳洪進納土於宋,同安縣始隨平海軍納入宋土。同年,宋復平海軍為泉州。宋屬平海軍、泉州。
宋同安縣下轄3鄉33里,後並為27里,再縮為11里,即同禾、民安、翔風、嘉禾(以上屬綏德鄉)、長興、從順、感化、歸德(以上屬永豐鄉)、仁德、安仁、積善(以上屬明盛鄉)。[2]
元代改里為都,3鄉之下統44都。永豐鄉下轄原從順里西界1~5都,原感化里西界6~8都,原歸德里西界9~10都,原長興里東界1~3都,計13都;明盛鄉下轄原仁德里西界11~13都,原安仁里西界14~16都,原積善里西界17~20都,計10都;綏德鄉下轄原同禾里東界4~7都,原民安里東界8~11都,原翔風里東界12~20都、原嘉禾里西界21~24都,計21都。[2] 元代屬於泉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恢復里制,里下轄都。增置在坊里轄縣城2隅。全縣共劃3鄉12里2隅44都。洪武二十年為防倭患,盡徙大小嶝島2都人民於內陸。永樂元年(1403年)從順里5都並為3都,感化里3都並為1都,長興里3都並為1都,歸德里2都並為1都,縣轄3鄉12里2隅35都。後都下設圖。成化六年(1470年),大、小嶝2都人民奏復其舊。至此,同安縣下轄12里2隅37都53圖。[2]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始築「廈門城「。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5年)在同安縣 綏德鄉 嘉禾里 改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明代屬於泉州府。
清代開始,隸屬福建 興泉永道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從興泉道管轄下設台廈兵備道,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起屬於興泉永道,興泉永道轄今泉 州、莆田、廈門,永春州、大田縣,道台自泉州移駐廈門。清沿明制。乾隆四十年(1775年),析翔風、民安2里(丙洲除外,劃歸從順里)及同禾里的五、六、七都置馬巷廳。光緒間行保甲制,改圖為保。至清末,同安的行政建制層級為:縣→鄉→里→都→保→甲(每保10甲,每甲10戶)。全縣共3鄉9里21都。[2]
民國元年(1912年),撤府,興泉永道改名南路道,民國3年改名廈門道,管轄廈門、莆田、泉州和大田縣,4月,劃出同安縣綏德鄉嘉禾里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不久廢。
民國元年(1912年),裁馬巷廳復歸同安縣。至民國36年,穩定為13鄉鎮150保2325甲,保持至1949年9月同安解放。[1] 民國四年,1915年劃出 金門島和附近島嶼設置金門縣。
1933年 「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市,廈門市成立,旋改特別市,同安縣和廈門市隸屬興泉省(治所泉州),興泉省轄今泉州、莆田、廈門, 翌年1月「閩變」失敗後,廈門特別市政府和興泉省撤銷,廈門島內恢復思明縣建制,與同安縣均屬福建省政府直轄。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轄今泉州、莆田、廈門),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廈門島淪陷, 同安縣仍隸屬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區,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兵團進入了福建大陸,攻入廈門, 後金門戰役(古寧頭戰役),金門炮戰。詳見金門戰役、金門炮戰[3] 相關 文章和詞條。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徐向前發表了《停止炮擊大、小金門等島嶼的聲明》,歷時21年的金門炮擊,正式劃上了句號。 1949年9月隸屬於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泉州,管轄泉州、莆田、廈門。1950年7月,改屬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泉州、莆田、同安縣,後改名為晉江專區。 解放後,1953年11月劃出同安縣集美鄉到廈門市郊。
1958年10月,從晉江專區劃出改隸於廈門,1970年8月,再劃歸晉江地區,1973年9月,歸隸廈門市至今。
下轄新民、五顯、洪塘、汀溪、蓮花、西柯等6個鎮,大同、祥平等2個街道辦事處以及竹壩開發區、鳳南農場、白沙侖農場和81個行政村、42個社區居委會。[2]
1949年後縣以下建制歷經區、鄉、公社、鄉鎮、鎮的變更,1996年12月,全縣轄19鎮、場(不含良種場),共18個居委會213個村委會。轄域面積由解放初的1481平方公里縮小為1078.55平方公里。[1]
1997年05月01日同安撤縣設區。
2003年04月26日,國務院批准:分出設立廈門市翔安區,將廈門市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2003年09月,撤銷開元區、鼓浪嶼區,大幅減少政府編制,節約行政開支,促進社會發展,降低施政成本。行政區劃調整前:同安區面積1048平方千米,人口55萬。行政區劃調整後,同安區轄大同街道、祥平街道、蓮花鎮、新民鎮、洪塘鎮、西柯鎮、汀溪鎮、五顯鎮。區人民政府駐祥平街道。現有土地總面積658平方公里,人口71萬(其中外來人口37.6萬)。[1]

② 廈門有幾個區在島內分別是什麼區

廈門有兩個區在島內,分別為思明區和湖裡區。2003年05月,經國務院批准,福建省人民政府頒發《關於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同意撤銷廈門市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其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設立翔安區。行政區調整後,廈門市下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至2016年12月底不變。兩個島內區:

1、思明區,位於廈門市南部,由廈門本島南部和鼓浪嶼全島組成,北面與湖裡區毗鄰,東、西、南面與小金門諸島及漳州市隔海相望,總面積75.31平方公里。

2、湖裡區,成立於1987年11月,位於廈門島北部,轄5個街道、45個社區居委會,面積65.78平方公里,占廈門半島面積的47%,海岸線長達24公里。

(2)廈門的同安是什麼區擴展閱讀:

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 西界漳州, 北鄰南安和晉江,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廈門由本島廈門本島、離島鼓浪嶼、西岸海滄半島、北岸集美半島、東岸翔安半島、大小嶝島、內陸同安、九龍江等組成,陸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90多平方公里。

③ 同安區的介紹

同安區是廈門市的六區之一,別稱「銀城」,於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縣,不久廢。唐貞元十九年(803)析南安縣地立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復置。後晉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場為同安縣,屬泉州府。1958年析同安縣劃歸廈門市,1970年06月劃同安縣歸晉江專區,1973年06月復析同安縣歸廈門市。實施縣治,因縣城呈束腰銀錠狀故稱「銀城」。歷史上曾管轄過金門、廈門兩島及集美、龍海部分地區,解放後行政區域曾幾度變更,1973年劃歸廈門市管轄,曾是廈門經濟特區的唯一轄縣,地處廈、漳、泉金三角(閩南金三角)開放區的中心地帶,是我國沿海較早的開放縣之一。 舊稱「同安縣」,1997年5月撤縣設區。2003年09月,廈門市區劃調整,原同安區一分為二,拆為同安區和翔安區。調整後,仍為廈門市最大行政區。1同安區是廈門最大的行政區,是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土地總面積658平方公里,連接翔安區和集美 區,距離廈門島大約40分鍾車程。1環東海域位於同安區,翔安區交界處,是廈門市政府新規劃的北部市級中心。

④ 廈門同安郵編號是多少

同安區郵政區碼:
361100
同安區是廈門市的六區之一,別稱「銀城」(因老縣城似銀錠狀),

⑤ 廈門的同安在哪裡啊!同安有什麼有名的旅遊景點

同安區 廈門市同安區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閩南金三角中心地帶。北鄰安溪、南安,南臨集美,東連翔安西接長泰,與金門隔海相望,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同安區在廈門的島外從分布來看如果是從北部出發的話可以先去泉州-南安-同安如果從南部去同安的話也不用去廈門島內也可以直接去泉廈門集美-然後坐公交去同安從島內也有公交去同安影市城但是車次也不多去集美的話車次會多點同安以前是個縣後來廈門島分出去在後來翔安也分出去了

千年古剎梵天寺、梅山寺、北辰山十二龍潭瀑布、孔廟建築群、同安影視城等風景名勝,還有汀溪窯址、婆羅門佛塔、蘇頌故居「蘆山堂」等三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蓮花國家森林公園、凱歌高爾夫球場、翠豐溫泉酒店、盛之鄉溫泉度假村、竹壩南洋度假區等旅遊休閑康樂場所,

⑥ 廈門有個同安區嗎是在市區嗎

廈門分島內和島外,島內的一般稱市區,同安區在島外,不屬市區,算是廈門比較落後的區吧。

⑦ 廈門同安區是屬於廈門的哪個市

廈門同安區是屬於廈門的廈門市。

⑧ 廈門有幾個區分別叫什麼名字

截至2016年底,廈門市有6個市轄區。

6個市轄區分別是:思明區、湖裡區、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

除正式行政區劃外,廈門市還設立有非正式區劃的經濟管理區。包括: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廈門出口加工區、廈門象嶼保稅區、廈門海滄保稅港區、廈門象嶼保稅物流園區、廈門海滄台商投資區、廈門集美台商投資區、廈門杏林台商投資區。

(8)廈門的同安是什麼區擴展閱讀:

廈門,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鷺島, 簡稱鷺,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 西界漳州, 北鄰南安和晉江,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2017年,廈門市常住人口401萬人,全市戶籍人口231.03萬人。2018年01月,廈門入選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15。

參考資料:網路-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