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市綠籬常用的有哪些
擴展閱讀
上海到孝義快遞用多久 2025-02-02 09:44:46
上海扇牌洗衣皂怎麼樣 2025-02-02 09:33:28

廈門市綠籬常用的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23 08:07:21

1. 常見綠籬有哪些分類

常見的綠籬有很多種類型,按照不同作用可分為隔音籬、防塵籬、裝飾籬;按照特點又可分為花籬、果籬、彩葉籬、枝籬、刺籬等;按照栽培用途分,有境界籬、隱蔽籬、防護籬、觀賞模紋籬;按照形狀分,有整形式綠籬及自然式綠籬;按照本身高矮形態可分為高籬、中籬、矮籬3個類型。

多數綠籬是按一定形狀修剪的。造型式綠籬就是在規則式綠籬的基礎上,在綠籬面上或頂部修剪成各式各樣的造型,以豐富綠籬裝飾效果。根據綠化景觀或綠化點、面的要求,規劃設計出相應的綠籬造型,使之與周圍環境相適應,並能起到烘托、美化環境的功能。

2. 綠籬植物的各類綠籬常用的植物種類如下

普通綠籬 通常用錦熟黃楊、黃楊、大葉黃楊、女貞、圓柏、側柏、海桐、珊瑚樹、鳳尾竹、白馬骨等。
刺籬 一般用枝幹或葉片具鉤刺或尖刺的種類,如枳、酸棗、金合歡、枸骨、火棘、小檗、花椒、柞木、黃刺玫等。
花籬 一般用花色鮮艷或繁花似錦的種類,如扶桑、葉子花、木槿、棣棠、五色梅、錦帶花、梔子、茉莉、迎春、綉線菊、金絲桃、月季等。
果籬 一般用果色鮮艷、果實累累的種類,如小檗、紫珠、冬青等。
彩籬 一般用終年有彩色葉或紫紅葉的種類,如灑金東瀛珊瑚、金邊桑、灑金榕、紅背桂、紫葉小檗、矮紫小檗、金邊白馬骨、彩葉大葉黃楊、金邊卵葉女貞等。此外,也可用紅瑞木等具有紅色莖桿的植物,入冬紅莖白雪,相映成趣。

3. 園林綠化中常用的綠籬植物有哪些

綠籬因其隔離作用和裝飾美化作用,被廣泛應用於公共綠地和庭院綠化中。綠籬可分為高籬、中籬、矮籬、綠牆等,多採用花灌木、帶刺灌木、觀果灌木等,做成花籬、果籬、刺籬。我國北方與南方常用的幾種綠籬植物樹種:
一、小葉黃楊。黃楊科黃楊屬,常綠灌木。枝葉茂密,葉片春季嫩綠,夏秋深綠,冬季紅褐色,經冬不落。生長慢,萌芽力強,耐修剪,抗性強,是長江以北園林綠化主要樹種和優良的綠籬樹種。繁殖用播種或嫩枝扦插均可。
二、大葉黃楊。衛矛科衛矛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枝葉濃密,四季常青,濃綠光亮,極具觀賞性。萌芽力極強,耐修剪整形,適應性強,生長慢,壽命長,較耐寒。對有毒氣體抗性較強,抗煙塵能力也強,是污染區綠化的理想樹種。繁殖以嫩枝扦插為主,亦可播種、壓條。
三、側柏。柏科側柏屬,常綠喬木。幼時用作綠籬,葉、枝扁平,萌芽力強,耐修剪,適應乾冷、溫暖、濕潤氣候,耐瘠薄,耐寒,耐鹽鹼。抗煙塵、抗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有害氣體。側柏因四季常綠,樹形多姿,美觀、耐修剪、適應性強等特點,在園林綠化中被廣泛應用。
四、木槿。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樹冠長圓形,枝條纖細繁多,質柔韌,枝葉繁茂,花期長達4個月。用木槿作籬,既可觀葉,又可觀花,為夏、秋季節重要花木。萌芽力強,耐修剪,易整形,喜光、耐寒、耐旱、耐濕、耐瘠薄。繁殖以扦插為主,亦可用播種和壓條法。
五、金葉女貞。木犀科女貞屬,落葉灌木。葉色金黃,色彩明快,萌芽力、根櫱力強,耐修剪,能形成較緊密樹冠。適應性強,喜光,喜溫暖濕潤環境,但亦耐陰,耐寒冷,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強,被廣泛應用於園林綠化中。繁殖以扦插為主,亦可用播種和壓條法。
六、衛矛。衛矛科衛矛屬,落葉灌木。小枝硬直而斜出,具2條~4條木栓質闊翅,早春的嫩葉和秋天的葉片均呈紫紅色。適應性強,能耐乾旱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萌芽性強,耐修剪整形,對二氧化硫有較強抗性,尤其適用於廠礦區綠化。繁殖以播種為主,亦可扦插或分株。
七、貼梗海棠。薔薇科,落葉灌木。小枝開展,有刺,早春先葉開花,簇生枝間,花色艷麗,秋日果熟,黃色芳香,是良好的觀花、觀葉綠籬材料。喜光而稍耐陰,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耐瘠薄,但不宜在低窪積水處栽植。繁殖以分株為主,也可扦插或壓條。 八、南迎春。亦稱雲南黃馨、迎春柳,木樨科常綠灌木,原產雲南。庭園應用廣泛,常用作綠籬、花籬,也可植於河邊、坡地,遮擋土牆或作假山配植。 九、小葉女貞。木樨科常綠小喬木,原產華北地區及長江流域各省。除用作綠籬外,也可用作庭園叢植或配植。 十、 卵葉女貞。 木樨科半常綠灌木,原產日本,各地廣泛引種栽培作綠籬用。常見的變種有:金邊卵葉女貞 ,斑葉卵葉女貞
十一、 大葉黃楊。衛矛科常綠灌木,原產長江流域及日本。庭園常單株密植成綠籬,也可在苗圃將苗木培育、整形成球狀,用於庭園孤植、叢植或列植。
十二、雀舌黃楊。 黃楊科常綠灌木,原產我國中部。分枝密集成叢,常用作綠籬,也可修剪成球狀用於花壇、假山配植。
十三、珊瑚樹。亦稱法國冬青,忍冬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浙江、台灣及日本、朝鮮。枝繁葉茂,葉片光亮,適應性和抗污染力強,常用作庭園的高籬,作分隔空間和范圍之用。
十四、千頭柏。 柏科常綠叢生灌木,原產我國。植株由根際分枝,枝條甚密,常作綠籬栽植。也可單株(樹冠圓球形)或叢植於庭園。
十五、紫葉小檗 。小檗科落葉灌木,原產日本及我國中部。多分枝,幼枝紫紅色,葉鮮紅至紫紅色,庭園中常用作綠籬,或用以配製圖案。也可用作山石、池畔配植。
十六、花葉鵝掌柴。 五加科常綠灌木,原產台灣、海南、廣東、廣西和雲南。庭園中常用作綠籬,也常用作地被植物,也可盆栽觀賞。
十七、假連翹。馬鞭草科常綠灌木,原產巴西、墨西哥。可觀花、觀果,庭園中用作綠籬或叢植,也可盆栽觀賞。
十八、普洱茶。 山茶科常綠小喬木,原產雲南、印度。世界聞名茶種,庭園常用作綠籬栽培。

4. 常用綠籬樹種有哪些

1.側柏

柏科,側柏屬。本屬僅1種,我國特產。分布極廣,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常綠喬木,樹高可達20米。冠尖塔形,老樹廣圓形,樹皮灰褐色,薄片狀剝落。小枝細扁平,排成一平面。葉全為鱗形。喜光,能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亦耐旱、寒,在沈陽以南生長良好,能耐-25℃絕對低溫。抗鹽性強,可在含鹽0.2%的土壤中生長。壽命長,可達兩千年以上。觀賞栽培品種甚多,為我國應用普遍的園景樹種,自古以來多植於庭院、寺廟、陵寢,如泰山岱廟的漢柏,樹高20米,胸圍5米之巨,相傳是漢武帝手植。曲阜的孔林即由側桕組成。北京天壇大片配植側柏與檜柏,以形成肅靜清幽氣氛,與祈年殿、天橋等建築相呼應。現代園林中亦用側柏為行道樹或成片栽植。側柏作為重要的葉籬樹種,廣泛使用於境界、模紋、隱蔽等效能上。栽培品種中用於綠籬栽植的有:①千頭柏(cv.Sieblodii),無主幹,呈叢狀灌木,高3~5米,枝密生,樹冠呈緊密卵圓或球形。葉鮮綠色,長江流域及華北南部多作綠籬樹或園景樹。②金葉千頭柏(cv.Semperaurescens),又名金黃球柏,矮形灌木,樹冠球形,葉終年呈金黃色。③金塔柏(cv.Beverleyensis),又名金枝側柏,樹冠塔形,葉金黃色,長江流域有栽培,北方可植於背風向陽處。④金球柏(cv.Aurea),樹冠圓球至圓卵形,矮生,樹高1.5米,葉淡黃綠色,江蘇、浙江沿海普遍栽培。

2.北美崖柏

又稱香柏。柏科,崖柏屬。常綠小喬木。樹冠圓錐形,老樹有板根,鱗葉有芳香。原產北美東部,樹姿優美多作園景樹用。栽培品種卵圓香柏(cv.Hovey),樹冠卵圓形,高1.5米,喜光,稍耐陰,能耐-16℃低溫,抗雪壓。不耐澇,在中性土及石灰質土壤中生長良好。為優良的葉籬樹種,多用於境界分隔。

3.日本花柏

柏科,扁柏屬。常綠喬木,樹高可達50米。樹冠圓錐形,鱗形葉,葉表暗綠色。觀賞栽培品種甚多,其中可供綠籬選擇應用的有:①絨柏(cv.Squarrosa),小喬木或灌木,樹冠塔形,大枝近平展,小枝不規則著生,非扁平,枝葉濃密。葉條狀刺形,柔軟。原產日本南部和中部600~1600米的山地。我國南京、上海、杭州、廬山、青島引種栽培。抗寒抗病性強,多作境界或隱蔽籬。②鳳尾柏(cv.Plumosa),又稱羽葉花柏,灌木或小喬木,樹冠圓錐形,枝葉濃密。小枝羽狀,鱗葉細長開展,稍呈刺狀,但質軟,偶有呈花柏狀之枝葉者。原產日本,長江流域引種栽培。抗寒性強,能在肥沃及土質差的地方生長,多作境界籬。作模紋籬應用的有:銀斑鳳尾柏(cv.Plumosa Arqentea),又稱銀斑細葉花柏,原產日本,樹端之葉白色;金斑鳳尾柏(cv.Plumosa Aurea),幼枝新葉金黃色。長江流域有栽培。③矮金斑柏(cv.Nana Aureovariegata),樹體矮化,高僅50厘米左右,平頂密生,小枝扇形,頂端下彎,葉有金黃條斑,泛金黃光彩。栽培性狀穩定,為最矮小的松柏類樹種之一。④卡柏(cv.Squarrosa Minima),幼樹平頭圓球形,葉全呈幼年性狀,3葉輪生,有白粉。幼樹矮生而美觀。老株灌叢狀,高達2米,具中央領導枝,有過渡型鳳尾柏狀葉,枝下部呈幼年狀。杭州有引種栽培,多用作裝飾模紋籬。

4.日本扁柏

柏科,扁柏屬。常綠喬木,樹高達40米,樹冠尖塔形,樹皮赤褐色,鱗葉肥厚,先端鈍。原產日本南部、中部(北緯30°~38°),多分布於海拔400~1000米山地。我國青島、南京、上海、廬山、河南、杭州、廣州及台灣等地有引種栽培。稍耐陰。耐乾旱瘠薄土壤,適應性強。具有一定的抗寒性,在北京需小氣候良好處才能越冬。可作行道樹、綠籬樹、園景樹。變種、栽培品種很多,宜為綠籬樹種使用的有:①雲片柏(cv.Breviramea),小喬木,樹冠窄塔形,小枝有規則地排列成雲片狀。原產日本,我國廬山、杭州、南京、上海引種栽培。栽培變型:灑金雲片柏(f.aurea),頂生小枝葉金黃色,多見於華東等地,為優良的彩葉籬樹種。②孔雀柏(cv.Filicoides),灌木,生長緩慢,較矮生。長枝窄,小枝短、扁平而密集。鱗葉小而厚,頂鈍,背具脊,極深亮綠色。日本品種,我國杭州、上海、南京等地有栽培。③金葉方枝柏(cv.Tetragona Aurea),又稱金孔雀柏,樹矮生,冠緊密圓錐形,生長慢。小枝輻射狀形若雲片,較短。枝梢鱗葉四棱狀,葉背部有縱脊,亮金黃色。廬山、昆明等地有栽培。

5.海桐

海桐科,海桐屬。常綠灌木,樹高2~6米,樹冠圓球形。原產我國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均見栽培。喜光,略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肥沃土壤,耐寒性不強,華北地區不能露地越冬。分枝力強,耐修剪,抗二氧化硫、抗海潮風能力甚強。枝葉茂密,葉革質,色濃綠而有光澤,經冬不凋。花朵清麗芳香,入秋果熟開裂露出紅色種子,頗美觀,是南方庭園習見園林樹種,特宜東南沿海地區選擇應用。通常用作整形景觀籬,孤植、列植、叢植均適。

6.珊瑚樹

又稱法國冬青。忍冬科,莢蓮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樹高達1.0~1.5米。葉長橢圓形。花期5~6月,圓錐狀傘房花序頂生,花白色鍾狀,小而芳香。果期9~11月,核果橢圓形,初為紅色後漸變黑色。產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喜溫暖濕潤氣候,在濕潤肥沃的中性壤土中生長迅速而旺盛。喜光亦耐陰。根系發達,萌芽力強,耐修剪,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強,且有吸塵、隔音等功能。珊瑚樹倒卵形樹冠,枝繁葉茂,青翠濃郁,宜作隱蔽高籬,遮蔽效果極其顯著。規則式園林中常整形為綠牆、綠門、綠廊;自然式園林可孤植、叢植作景觀樹。

7.冬青

冬青科,冬青屬。常綠喬木,樹高達10~15米。枝葉密生,冠形整齊。樹皮灰青色,平滑。葉革質,長橢圓形至披針形,葉柄淡紫紅色。產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氣候及肥沃之酸性土,耐潮濕,不耐寒。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較慢。對二氧化硫抗性強,並耐煙塵。冬青枝葉繁茂,蔥郁如蓋,果熟時宛若丹珠,分外艷麗,是優良的葉、果兼賞型樹種,作高籬應用效果絕佳。孤植草坪、水邊或叢植林緣均相適宜,如在門庭、通道列植,或在山石、小丘之間點綴,蔥郁可觀。同屬種:大葉冬青(I.latifolia),葉大,厚革質,別名苦丁茶。葉有較強的心血管保健療效。果圓而密生,深紅色。

8.月桂

樟科,月桂屬。常綠小喬木,樹高達12米。樹皮黑褐色,小枝具縱條紋,葉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原產地中海一帶,江蘇習見栽培。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枝葉繁茂,四季常青,通常列植於建築物周圍或甬道兩旁,亦可用於庭園孤植、群植,別具一格。作綠籬樹牆,有分隔空間及隱蔽之功效。葉可作調味香料,葉、果含芳香油,用作食品、皂用及化妝品香精,為一有發展前途的芳香樹種。

9.衛矛

衛矛科,衛矛屬。落葉灌木,樹高達3米。小枝具2~4條硬木栓質翅。葉對生,倒卵狀長橢圓形,蒴果紫色,具橘紅色假種皮,9~10月成熟。原產我國北部至長江中下游各省,朝鮮、日本也有分布。性喜光,對氣候適應性很強,能耐乾旱和寒冷,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壤均能生長。早春初發嫩葉及秋葉皆為紫紅色,且在落葉後有紫色小果懸垂枝間,頗美觀,為優良的葉、果兼賞型綠籬樹種。亦可植於水邊、草坪邊緣作園景樹用。枝上的木栓翅為活血化淤葯材。

10.大葉黃楊

衛矛科,衛矛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高達8米。小枝綠色,略為四棱形。葉革質而有光澤,橢圓形至倒卵形。原產日本南部,我國南北各省均有栽培,長江流域尤多。喜光,耐陰。喜溫暖氣候及肥沃濕潤之土壤,耐寒性一般,溫度低達-17℃左右即受凍害,黃河以南即可露地種植。耐修剪,生長較慢,壽命長。大葉黃楊葉色濃綠而有光澤,四季常青,多用作境界籬,或整形為園景籬。常見花葉變種為優良的彩葉籬樹種選擇:①銀邊大葉黃楊(var.albo-marginatus),葉邊緣白色。②金邊大葉黃楊(var.aureo-marginatus),葉邊緣綠黃色。③金心大葉黃楊(var.viridi-variegatus),葉中脈附近金黃色,有時葉柄及小枝也變為黃色。④銀斑大葉黃楊(var.agenteo-variegatus),葉有白斑和白邊。⑤金斑大葉黃楊(var.aureo-varie-gatus),葉較大,鮮綠色,中部有深綠色及黃色斑。

11.石楠

薔薇科,石楠屬。常綠小喬木,樹高達12米。葉長橢圓形至倒卵狀長橢圓形,革質有光澤,幼葉帶紅色。果球形,紅色,10月成熟。產我國中部及南部,印尼有分布。原生於海拔1000~2500米的雜木林中,喜光,稍耐陰。喜溫暖,尚耐寒,能耐短期的-15℃的低溫。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也耐乾旱瘠薄,不耐水濕。生長較慢。石楠樹冠圓形,枝葉濃密,早春嫩葉鮮紅,秋冬又有紅果,是美麗的觀賞樹種。孤植、叢植及基礎栽植都甚為合適,尤宜配植於整形式園林中,作樹籬應用。

12.蚊母樹

金縷梅科,蚊母樹屬。常綠喬木,樹皮暗灰色,粗糙,葉橢圓形或倒卵形。產於台灣、浙江、福建、廣東和海南島。喜光,喜土層深厚,氣候溫暖及潮濕條件,對土壤要求不嚴。忌積水,抗煙塵,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抗性亦較強,耐修剪。枝葉茂密,四季常青,宜作高籬隱蔽建築,亦可於路旁、庭前、樹下種植。變種:斑葉蚊母樹(var.varicgatum),葉面有白色或黃色條斑,觀賞價值更高。

13.枳

又稱枸橘。芸香科,枳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高達7米。小枝綠色,稍扁有稜角,枝刺粗長而基部略扁。小葉3枚,近革質。花白色。果球形,黃綠色,有香氣,10月成熟。原產我國中部,現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廣泛栽培。性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也頗耐寒,能抗-20~-28℃的極端低溫,北方小氣候良好處可露地栽培。喜微酸性土壤,不耐鹼。生長速度中等,發枝力強,耐修剪。枳枝條色綠而多尖刺,枳春天葉前開白花,秋天黃果,在園林中多作綠籬或屏障樹,兼有觀賞及防衛功能。此外,常作柑橘類的耐寒砧木。

14.雀舌黃楊

黃楊科,黃楊屬。常綠灌木,樹高達4米,小枝較粗,近四棱,葉倒披針形。原產西南、中南、華東及西北。喜光亦耐陰,常生於濕潤肥沃、腐殖質豐富的溪谷岩間,生長極慢,適應性強,對氯氣抗性強。雀舌黃楊枝葉茂密,是優良的綠籬材料,可作規則式橫紋圖案及花壇圍籬;亦為盆景製作用樹種。同屬種:錦熟黃楊(B.scmpervirens),小枝密集,四棱形,具柔毛,葉橢圓形至卵狀長圓形,表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面綠白色。亦為常用的綠籬樹種。

15.小葉女貞

木犀科,女貞屬。落葉或半常綠灌木,樹高2~3米。枝條鋪散,小枝具細短柔毛。葉薄革質,橢圓形至倒卵狀橢圓形,光滑無毛。產於我國中部和東部。喜光,稍耐陰。對二氧化硫、氯氣、氟化氫等氣體抗性強。性強健,葉的再生能力和萌枝力強,為性狀優良的綠籬樹種。或作林緣下木,夏秋可觀花。

16.小蠟

木犀科,女貞屬。落葉或半常綠灌木,樹高2~7米,枝密生短柔毛。葉薄革質,橢圓形,易被誤認為小葉女貞。長江以南有野生種群分布,喜光,稍耐陰。長江流域可用作常綠籬栽植。

17.小檗

小檗科,小檗屬。落葉灌木,樹高2~3米。小枝通常紅褐色,有溝槽,枝刺通常不分叉。葉倒卵形或匙形,表面暗綠色,背麵灰綠色。花淺黃色,1~5朵成簇生狀傘形花序。漿果橢圓形,熟時殼紅色。花期5月,果期9月。原產日本,我國大部地區有栽培。性喜光,稍耐陰,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而以在肥沃而排水良好沙質壤土上生長最好。萌芽力強,耐修剪。小檗枝細密而有刺,春季開黃花,入秋葉色轉紅,果熟後亦紅艷美麗,是良好的觀果、賞葉兼用型綠籬樹種,可作境界籬,並有防護作用。變種:紫葉小檗(var.atropurpurca)葉深紫色,觀賞價值更高,為近年來較為風靡流行的模紋造型籬樹種。

18.狹葉十大功勞

小檗科,十大功勞屬。常綠灌木,樹高2米。小葉5~9枚,狹披針形,革質而有光澤。花黃色,總狀花序4~8條簇生。漿果近球形,藍黑色,被白粉。產我國四川、湖北、浙江等省。耐陰,喜溫暖氣候及肥沃、濕潤、排水良好之土壤,耐寒性不強。同屬種:闊葉十大功勞(M.bealei),小葉9~15枚,卵形至卵狀橢圓形,葉緣反卷,每邊有大刺齒2~5個,側生小葉基部歪斜,表面綠色有光澤,背面有白粉,堅硬革質。花有香氣,漿果卵形,藍黑色。為優良的陰生地被覆蓋綠籬樹種,多用於庭園角隅或林緣。

19.紅花檵木

金縷梅科,檵木屬,白花檵木的變種。常綠小喬木,常成灌木狀。樹皮暗灰或淺灰褐色。多分枝,嫩枝被星狀毛。葉革質,卵形。花3~8朵簇生,花梗短,苞片線型,花瓣4枚,紅色;花期3~4月。盛產湖南,華東至華南廣泛栽培。喜溫暖向陽的環境,能經受強曬,稍耐半陰。宜植於肥沃濕潤的微酸性土壤,耐寒、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強。紅花檵木枝繁葉茂,葉色紅紫,花姿奇特,花色紅艷,是目前彩葉模紋籬應用中的上乘佳品。觀賞栽培中有三類變型:第一型葉型稍大而質厚,嫩葉淡紅色,漸轉為暗紅色,越冬呈墨綠色。花粉紅色,花期早而長,從始花到落花約30~40天。第二型葉較小而尖,葉面茸毛明顯,越冬呈褐紅色。花玫瑰紅色,花量較少。第三型葉圓小、柔嫩、有光澤,葉色由嫩紅至紫紅,終年紅色不褪。花色紅艷,花朵較大,花量較前二型略少。紅花檵木一年可花開二度,以春花(3~4月)為主,花量盛;國慶前後再次顯花,較春花為少,花量豐。

20.梔子花

茜草科,梔子花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干灰色,小枝綠色,有垢狀毛。葉對生或3枚輪生,倒卵形狀長橢圓形,革質而有光澤。花單生枝頂或葉腋,有短梗;花冠高腳碟狀,6裂;肉質,具濃香;花期6~8月。產我國長江流域及南部。喜光,亦耐陰,在庇蔭條件下葉色較好,開花稍差。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肥沃、排水良好、酸性的輕黏壤土。不耐寒。抗二氧化硫能力較強,1千克葉片可吸硫4.5克。葉片受害脫落後,新葉萌發快而旺盛。梔子葉色亮綠,四季常青,夏日開花潔白芳香,又有一定耐陰能力和抗有毒氣體的能力,為良好的綠化、美化、香化樹種,多用作花籬,亦可配置作下木樹種栽植。變型:大花梔子(f.grandiflora),葉大,花大具濃香,園林中大量應用。

21.雲錦杜鵑

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常綠灌木,樹高3~4米。枝粗壯,淡綠色,光滑無毛。葉厚革質,簇枝頂,長橢圓形。花大而芳香,淡玫瑰紅色,呈頂生傘形總狀花序,有花6~12朵,花冠7裂;花期5月。產於浙江、江西、湖南、安徽等地。喜溫濕氣候,喜半陰,耐陽。喜酸性土,忌水濕。宜作花籬或模紋籬栽植,塊狀觀賞效果奇佳。

22.滿山紅

杜鵑花科,杜鵑花屬。落葉灌木,樹高1~2米。枝輪生,幼枝有黃褐色毛。葉卵圓形,常3枚輪生枝頂,故又稱三葉杜鵑。花通常成雙頂生枝頂(少有3朵),花冠薔薇紫色,上側裂片有紅紫色點;花梗直立,有硬毛;花期4月。產長江下游,南達福建、台灣。喜溫濕氣候,喜半陰。喜酸性土,根系淺,忌濃肥、水淹。為優良的花籬樹種,宜叢植或片植,花開季節,景象壯觀。

23.刺梨

又稱繅絲花。薔薇科,薔薇屬。落葉或半常綠灌木,樹高約2.5米,樹皮成片脫落。小枝常有成對皮刺,羽狀復葉,小葉9~15枚,常為橢圓形。花1~2朵,淡紅色或粉紅色,重瓣,花柄、萼筒和萼片外面密生刺,花期5月。果扁球形,外被密刺,果實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P及維生素C。分布於江西、湖北、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省,長江流域多栽培,園林綠化中常用作防護籬。

24.野薔薇

薔薇科,薔薇屬。落葉灌木,莖長,偃伏或攀援。小葉5~11枚,倒卵形至橢圓形,托葉下有刺。花朵密集成圓錐狀傘房花序,白色或略帶粉暈,芳香,花期5~6月。產我國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及西南,朝鮮、日本也有分布。性強健,喜光,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黏重土中也可正常生長。在園林綠化中多攀附籬壁,作境界防護籬。坡地叢栽也頗有野趣,且有助於水土保持。亦為各類觀賞月季、薔薇的砧木,嫁接親和力很強,為國內外生產栽培中普遍應用。栽培變種:粉團薔薇(var.cathayensis),小葉較大,通常5~7枚。花較大,徑3~4厘米,單瓣,粉紅至玫瑰紅色,數朵或多朵成平頂之傘房花序。常見栽培變型有:①十姐妹(f.platyphylla),葉較大,花重瓣,深紅色,常6~7朵成扁傘房花序。②荷花薔薇(f.carnea),又名粉花十姐妹。花重瓣,粉紅色,多朵成簇,甚美麗。以上變種與變型內還有不同品種和品系,有色有香,豐富多彩,廣泛應用於花柱、花門、花架等攀援造景。

25.豐花月季

薔薇科,薔薇屬。落葉灌木,樹高1米。著名現代月季類型,由丹麥育種學家用帶長花梗、美麗的雜種茶香月季(Hybrid Tea Roses)和矮小壯實多分枝的多花月季(Polyantha Roses)雜交育成,1924年首次出現於月季花壇。該類型既秉承了多花月季耐寒、多花(春、夏、秋三季能連續大量形成花枝)、聚球的優點,又保持了雜種茶香月季美花型、大花徑、艷色彩、長花梗的特性,花朵聚球成束大量開放,花徑5~10厘米。部分品種花型極似雜交茶香月季,尖蕾、高心、馨口、卷邊,單瓣、半重瓣或重瓣(花瓣數可達60枚以上)。植株生長壯實,樹型多分枝擴展,形態優美,片植為花籬可營造大面積穩定的色彩效果。優良品種已發展到100多個,著名的有:紅色的紅帽子(cv.Rodhatle),杏花村(cv.BettyPrioy),太陽火焰(cv.Sun Flare)以及黃、橙、紅混合色的馬戲團(cv.Circus),白色的冰山(cv.Iceberg),金黃帶火紅色邊的魅力(cv.Charisma),黃色的澳洲黃金(cv.Australiagold)等。

26.麻葉綉線菊

薔薇科,綉線菊屬。落葉灌木,枝細長而拱形下彎,葉菱狀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半球狀傘形花序,生於新枝端,花小,白色,花期5~6月。原產我國東部及南部,日本也有分布。喜光,喜溫暖氣候及濕潤土壤,尚耐寒。多作花籬應用,亦可叢植於路邊、崖旁、池畔、山坡或草地角隅處。變種:重瓣麻葉綉球(var.lanceata),葉披針形,花重瓣。

27.日本綉線菊

薔薇科,綉線菊屬。落葉直立灌木,小枝光滑,或幼時有細毛,葉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花粉紅色,雄蕊較花瓣長;復傘花序,生於當年生枝端,花期6~7月。原產日本,我國華東各地有栽培。喜光,稍耐陰,耐寒,耐旱。長勢強健,花序大而美麗,多作花籬應用或於花壇、花境及草地角隅處叢植,構成夏日佳景。變種:紅花綉線菊(var.fortunei),產華東、華中及西南,樹高2米。葉橢圓狀披針形,表面較皺,背麵灰白色,無毛。花粉紅至深紅色。

蘇木科,蘇木屬。落葉攀援灌木,樹皮暗紅色,散生鉤刺。二回羽狀復葉,羽片3~10對,小葉7~15枚,長圓形。總狀花序頂生,花期4~5月,花瓣黃色,最下片有紅色條紋。分布於甘肅南部、秦嶺及伏牛山以南、華東、華中、西南、華南及海南島。喜光,適應性廣,萌櫱力強。多用於籬壁攀援,防護功效顯著。亦可用作花籬觀賞。

5. 常見綠籬植物,越多越好

常見綠籬植物:

  1. 金葉女貞:分枝較多,對生的葉子呈橢圓形,陽光充足時,葉片為金黃色,在半陰的狀況下,為黃綠色。開白色小花。

  2. 小葉女貞:枝條鋪散,葉子呈橢圓形或者偏圓形,花有芳香味。果實為紫黑色。相對耐寒陰,耐修剪,可以播種和扦插,對於綠化環境作用強大。

  3. 側柏:果實和種子都近似卵形。喜陽,有一定的耐陰力,相對較為耐寒,土壤的選擇性很寬泛,耐修剪。

  4. 圓柏:樹皮顏色很有特點,球形果實, 4月下旬開花,果實為第二年10月至11月成熟。喜歡陽光,有較強的耐陰性。並且耐寒,耐熱。播種、扦插均可。

  5. 大葉黃楊枝葉對生並且稠密,可修剪整形。葉子呈濃綠色,形狀為橢圓形,花為綠白色,結紅色果實產,9至10月份成熟,一般的土壤都可以種植,一般扦插繁殖,也可以播種。喜光,耐陰,生長較慢,耐寒性稍差。

(5)廈門市綠籬常用的有哪些擴展閱讀

綠籬植物,用於密集栽植形成籬垣狀整體的喬木或灌木。

普通綠籬:通常用錦熟黃楊、黃楊、大葉黃楊、女貞、圓柏、側柏、海桐、珊瑚樹、鳳尾竹、白馬骨等。

刺籬:一般用枝幹或葉片具鉤刺或尖刺的種類,如枳、酸棗、金合歡、枸骨、火棘、小檗、花椒、柞木、黃刺玫等。

花籬:一般用花色鮮艷或繁花似錦的種類,如扶桑、葉子花、木槿、棣棠、五色梅、錦帶花、梔子、茉莉、迎春、綉線菊、金絲桃、月季等。

果籬:一般用果色鮮艷、果實累累的種類,如小檗、紫珠、冬青等。

彩籬:一般用終年有彩色葉或紫紅葉的種類,如灑金東瀛珊瑚、金邊桑、灑金榕、紅背桂、紫葉小檗、矮紫小檗、金邊白馬骨、彩葉大葉黃楊、金邊卵葉女貞等。此外,也可用紅瑞木等具有紅色莖桿的植物,入冬紅莖白雪,相映成趣。

6. 綠籬一般用什麼樣的植物

最低0.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紫蘇u絨絨
常用綠籬植物1、紅葉石楠:四季常青,新葉鮮紅,生長迅速。2、無刺枸骨:四季常綠,冬季紅果。3、瓜子黃楊:四季常綠,葉色稍黃。4、紅花繼木:紅葉紅花,溫暖地方冬季可不落葉。5、金邊黃楊:四季常綠,葉緣金邊或銀邊。6、金森女貞:四季常綠,新葉發黃。7、扶芳藤:四季常綠。8、藤本月季:冬季落葉,花期較長。9、薔薇:花期5-6月,生長迅速。10、貼梗海棠:冬季落葉,春季開花。

7. 綠籬圍牆用什麼植物比較好

一、北方常用的幾種綠籬植物樹種:

1.小葉黃楊 黃楊科黃楊屬,常綠灌木。枝葉茂密,葉片春季嫩綠,夏秋深綠,冬季紅褐色,經冬不落。生長慢,萌芽力強,耐修剪,抗性強,是園林綠化主要樹種和優良的綠籬樹種。

2.大葉黃楊 衛矛科衛矛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枝葉濃密,四季常青,濃綠光亮,極具觀賞性。萌芽力極強,耐修剪整形,適應性強,生長慢,壽命長,較耐寒。對有毒氣體抗性較強,抗煙塵能力也強,是污染區綠化的理想樹種。繁殖以嫩枝扦插為主,亦可播種、壓條。

3.側柏 柏科側柏屬,常綠喬木。幼時用作綠籬,葉、枝扁平,萌芽力強,耐修剪,適應乾冷、溫暖、濕潤氣候,耐瘠薄,耐寒,耐鹽鹼。抗煙塵、抗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有害氣體。側柏因四季常綠,樹形多姿,美觀、耐修剪、適應性強等特點,在園林綠化中被廣泛應用。

4.木槿 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樹冠長圓形,枝條纖細繁多,質柔韌,枝葉繁茂,花期長達4個月。用木槿作籬,既可觀葉,又可觀花,為夏、秋季節重要花木。萌芽力強,耐修剪,易整形,喜光、耐寒、耐旱、耐濕、耐瘠薄。繁殖以扦插為主,亦可用播種和壓條法。

5.金葉女貞 木犀科女貞屬,落葉灌木。葉色金黃,色彩明快,萌芽力、根櫱力強,耐修剪,能形成較緊密樹冠。適應性強,喜光,喜溫暖濕潤環境,但亦耐陰,耐寒冷,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強,被廣泛應用於園林綠化中。繁殖以扦插為主,亦可用播種和壓條法。

6.貼梗海棠 薔薇科,落葉灌木。小枝開展,有刺,早春先葉開花,簇生枝間,花色艷麗,秋日果熟,黃色芳香,是良好的觀花、觀葉綠籬材料。喜光而稍耐陰,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耐瘠薄,但不宜在低窪積水處栽植。繁殖以分株為主,也可扦插或壓條。

7.衛矛 衛矛科衛矛屬,落葉灌木。小枝硬直而斜出,具2條~4條木栓質闊翅,早春的嫩葉和秋天的葉片均呈紫紅色。適應性強,能耐乾旱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萌芽性強,耐修剪整形,對二氧化硫有較強抗性,尤其適用於廠礦區綠化。繁殖以播種為主,亦可扦插或分株。

二、南方常用的幾種綠籬植物樹種:

1.南迎春 亦稱雲南黃馨、迎春柳,木樨科常綠灌木,原產雲南。庭園應用廣泛,常用作綠籬、花籬,也可植於河邊、坡地,遮擋土牆或作假山配植。

2.小葉女貞 木樨科常綠小喬木,原產華北地區及長江流域各省。除用作綠籬外,也可用作庭園叢植或配植。

3.卵葉女貞 木樨科半常綠灌木,原產日本,各地廣泛引種栽培作綠籬用。常見的變種有:金邊卵葉女貞 ,斑葉卵葉女貞

4.大葉黃楊 Evonymus japonica,衛矛科常綠灌木,原產長江流域及日本。庭園常單株密植成綠籬,也可在苗圃將苗木培育、整形成球狀,用於庭園孤植、叢植或列植。

5.雀舌黃楊 黃楊科常綠灌木,原產我國中部。分枝密集成叢,常用作綠籬,也可修剪成球狀用於花壇、假山配植。

6.珊瑚樹 亦稱法國冬青,忍冬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浙江、台灣及日本、朝鮮。枝繁葉茂,葉片光亮,適應性和抗污染力強,常用作庭園的高籬,作分隔空間和范圍之用。

7.千頭柏 柏科常綠叢生灌木,原產我國。植株由根際分枝,枝條甚密,常作綠籬栽植。也可單株(樹冠圓球形)或叢植於庭園。

8.紫葉小檗 小檗科落葉灌木,原產日本及我國中部。多分枝,幼枝紫紅色,葉鮮紅至紫紅色,庭園中常用作綠籬,或用以配製圖案。也可用作山石、池畔配植。

9.花葉鵝掌柴 五加科常綠灌木,原產台灣、海南、廣東、廣西和雲南。庭園中常用作綠籬,也常用作地被植物,也可盆栽觀賞。

10.假連翹 馬鞭草科常綠灌木,原產巴西、墨西哥。可觀花、觀果,庭園中用作綠籬或叢植,也可盆栽觀賞。

8. 適合做綠籬的植物有哪些

一,大葉黃楊

這里說的大葉黃楊是衛矛科植物,正式中名叫冬青衛矛。它的特點是作中綠籬(高度50-120公分)或高綠籬(120-160公分)非常實用。

二,紫葉小檗

紫葉小檗又叫紅葉小檗,是小檗科常綠灌木。原來野生在我國華北、東北、秦嶺山區,近些年經過人工培育,在園林綠化中普遍栽培。它的形態特點葉片紫紅色,葉邊有尖齒;莖干短,生長慢;四月前後開花,花朵黃色。果實成熟後鮮紅色。通常作綵帶構圖植物或作矮綠籬應用,或由於花壇鑲邊和花境栽植。

三,金葉女貞

金葉女貞是木犀科女貞屬的一個雜交種,原產美國加州,我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引進栽培,現在城市園林綠化中很流行。由於它的新發葉片金黃色,單葉對生,長圓形,故名「金葉女貞」。

四,小葉黃楊

小葉黃楊是黃楊科植物。葉片小,對生,形狀倒卵形,頂部禿,葉色常黃綠色,枝條叢生,直立密集。生長特點喜光,稍耐蔭。通稱作矮綠籬栽植,觀賞價值尚高,也是我國作為綠籬樹種應用最早的植物之一。

9. 除了冬青還有哪些植物作為綠籬用

資料:
凡是由灌木或小喬木以近距離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單行或雙行,緊密結合的規則的種植形式,稱為綠籬,也叫植籬、生籬等。世界三大園林之一的歐式園林常採用的造景手法。因其選擇樹種可修剪成各種造型,並能相互組合,從而提高了觀賞效果和藝術價值。此外,綠籬還能起到遮蓋不良視點、隔離防護、防塵防噪、引導遊人觀賞路線等作用。一般選用具有萌芽力強、發枝力強、愈傷力強、耐修剪、耐蔭力強、病蟲害少等特徵的植物。園林中常用綠籬或綠牆進行分區和屏障視線,分隔不同功能的空間。這種綠籬最好用常綠樹組成高於視線的綠牆。如把兒童游戲場、露天劇場、運動場與安靜休息區分隔開來,減少互相干擾。在自然式布局中,有局部規則式的空間,也可用綠牆隔離,使強烈對比、風格不同的布局形式得到緩和。以中籬作分界線,以矮籬作為花境的邊緣、花壇和觀賞草坪的圖案花紋。採取特殊的種植方式構成專門的景區。近代又有「植籬造景」,是結合園景主題,運用靈活的種植方式和整形修剪技巧,構成有如奇岩巨石綿延起伏的園林景觀。在園林中常用的綠籬有冬青、黃楊、女貞、紅葉小檗、水蠟、龍柏、側柏、木槿、黃刺梅、薔薇、竹子等。
結論:
資料表明,在園林中常用的綠籬有冬青、黃楊、女貞、紅葉小檗、水蠟、龍柏、側柏、木槿、黃刺梅、薔薇、竹子等。所以,除了冬青還有黃楊、女貞、紅葉小檗、水蠟、龍柏、側柏、木槿、黃刺梅、薔薇、竹子等植物作為綠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