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鍾世藩是廈門哪裡人
擴展閱讀
上海到孝義快遞用多久 2025-02-02 09:44:46
上海扇牌洗衣皂怎麼樣 2025-02-02 09:33:28

鍾世藩是廈門哪裡人

發布時間: 2022-05-24 04:18:18

❶ 中國鍾南山院士多少歲

83歲。

1936年10月,鍾南山出生於南京,父親鍾世藩是中國著名的兒科專家,母親廖月琴則是廣東省腫瘤醫院的創始人之一,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

2007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2019年被聘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2020年8月11日,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鍾南山「共和國勛章」,9月4日鍾南山入選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

(1)鍾世藩是廈門哪裡人擴展閱讀

鍾南山的為人

1、有莫大的勇氣

面對嚴重的疫情,鍾南山選擇逆行,他勸別人不要出門,自己卻第一時間趕到武漢,毅然投入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查病源,找療方。為了搶救寶貴的生命,積極參與救治和防控工作,置自己的安危於不顧。他面對病毒,勇敢而堅毅,勇氣可佳,鼓舞了全國人民。

2、有擔當

能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候能挺身而出,扛下責任,發揮關鍵的作用,並給人一種敬仰和崇拜。他生在這個時代,恰逢了兩場疫情的考驗。每場考驗面前,他都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屬於自己的責任,並做出了非凡的業績。

❷ 鍾南山爺叫什麼系統解剖學鍾世鎮

鍾世藩是我國當代著名醫學專家鍾南山的父親,福建廈門人。
臨床解剖學家鍾世鎮,廣東五華人,,中國現代臨床解剖學奠基人,中國數字人和數字醫學研究倡導者。
希望能幫助到你!

❸ 鍾南山的家鄉在哪裡

鍾南山的家鄉在福建廈門。鍾南山祖籍福建廈門,1936年10月20日出生在一個醫學之家,其父鍾世藩和其母廖月琴同為廈門人,都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在醫學上頗有建樹。

鍾南山1936年10月出生在南京的一個醫學世家。父親鍾世藩是中國著名的兒科專家,母親廖月琴則是廣東省腫瘤醫院的創始人之一。

個人生活

在普通人眼裡,鍾南山很神秘,他的家庭堪稱廣東知名的體育和醫學雙重世家,但也和普通大眾一樣,有著平凡的幸福。鍾南山認為每個家庭都有個紐帶、潤滑劑,在他的家庭里充當這個角色的是體育運動。一家人都是籃球迷。

鍾南山的妻子李少芬是首屆中國女籃的主力隊員,曾擔任廣東隊教練以及中國籃協副主席。婚後,兩人育有一子一女。

❹ 鍾南山一門「醫三代」,他們分別是醫治哪一方面的

鍾南山老院士因為在疫情期間的偉大奉獻,最近一直都廣受關注,在了解老先生一家的背景後,大部分人也發現了這樣一個情況:鍾南山老院士一家距今已經傳承了三代,從鍾南山老院士的父親鍾世藩到自己,再到兒子鍾帷德,每個名字其實都很閃亮璀璨!

山非一日隆起,家是院士的支柱。鍾家三代,鍾世藩、鍾南山、鍾帷德,在醫學領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下邊咱們就懷著一顆崇敬感恩的心,看看鍾家三代相傳的歷史,看看鍾家三代在醫學上做出的偉大奉獻:

1.鍾世藩

1901年—1987年,福建廈門人,兒科醫學專家。

擅長泌尿系腫瘤的早期診斷及治療方面貢獻尤為突出。擅長泌尿系惡性腫瘤、結石。

1998年成功應用葯物經濟學分析,以低值葯物治療前列腺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首次應用了CK-20外周血檢測膀胱癌微轉移及CD147在泌尿系腫瘤侵襲力的研究,英國伯明翰大學,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及瑞典科羅倫斯佳研究中心均授予學術顧問及客座研究員,長期交換學生赴英美歐洲的發展國家交流,與中國科學院生產出首台國產膀胱熒光鏡。

於2002及2005年二度榮獲廣州十大傑出(十佳)青年稱號,獲得中國泌尿外科最高榮譽“吳階平泌尿外科獎”。

❺ 鍾世藩享年多少歲

中文名鍾世藩

出生地福建廈門

出生日期1901

逝世日期1987

❻ 鍾南山共和國勛章和其他三位一樣嗎

不一樣。鍾南山獲授「共和國勛章」;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獲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鍾南山,男,漢族,中共黨員,1936年10月生,福建廈門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和「全國先進工作者」「改革先鋒」等稱號。

張伯禮,男,漢族,中共黨員,1948年2月生,河北寧晉人,天津中醫葯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主持研究制定中西醫結合救治方案,指導中醫葯全過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取得顯著成效,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

張定宇,男,漢族,中共黨員,1963年12月生,河南確山人,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2019年12月29日,在收治首批7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後,他立即組建隔離病區,率先採集樣本開展病毒檢測,組織動員遺體捐獻,為確認新冠病毒贏得了時間,為開展新冠肺炎病理研究創造了條件。作為漸凍症患者,他沖鋒在前,身先士卒,帶領金銀潭醫院幹部職工共救治2800餘名新冠肺炎患者,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作出重大貢獻。

陳薇,女,漢族,中共黨員,1966年2月生,浙江蘭溪人,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她聞令即動,緊急奔赴武漢執行科研攻關和防控指導任務,在基礎研究、疫苗、防護葯物研發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

(6)鍾世藩是廈門哪裡人擴展閱讀:

共和國勛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的榮譽勛章,只有那些為國,為民,為黨做出很大的貢獻,功勛卓著的傑出人士才能夠獲得,對於鍾南山來說,這是他為疫情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的認可。共和國勛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榮譽勛章。

從2016年1月1日設立至今,只有9人獲得該榮譽,袁隆平得過,屠呦呦得過,今天他也獲得了共和國勛章。鍾南山1936年10月出生於南京,父母都是學醫出身,父親鍾世藩是中國著名的兒科專家,母親廖月琴畢業於協和醫科大學高級護理專業,是廣東省腫瘤醫院的創始人。

❼ 鍾南山事跡簡介

鍾南山(1936年10月20日-),男,籍貫福建廈門,生於江蘇南京、長於貴州貴陽及廣東廣州,中國醫學家、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1996年)。

專長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其他呼吸道病,2003年起中國歷次呼吸道傳染病(SARS、H1N1、H5N6、H7N9、MERS、COVID-19)的防治領軍人。

尤以在廣東省防治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傳染病聞名,他領導的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主動接收SARS患者,並找出了醫治皮質激素惡性股骨頭壞死後遺症的療法。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病暴發,83歲的鍾南山「出山」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主理。

防治傳染病之外,鍾南山自2004年起關注肺炎與霧霾的關連,2012年3月、2013年3月全國人大會期期間積極向媒體宣傳霧霾議題。

其他職銜包括:1992-2002年廣州醫學院院長(今廣州醫科大學校長)、2006-2011年中華醫學會會長;1993-2008年任第八、第九、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8-2018年任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1997年中共十五大代表。


生平

1936年10月,鍾南山出生於南京,父親鍾世藩是中國著名的兒科專家,母親廖月琴則是廣東省腫瘤醫院的創始人之一。

1953年,就讀於華南師范學院附屬中學(現已演變成兩所學校廣東實驗中學、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並留校任教。

1960年7月至1971年8月,擔任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放射醫學教研組助教。

1971年9月至1974年4月,擔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科住院醫師。

1974年4月至1978年8月,擔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1978年9月至1982年12月,擔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講師。

1979年至1981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及倫敦大學呼吸系進修。

1983年1月至1986年12月,擔任廣州醫學院副教授(於1985年後被指定為中央領導保健醫生)。

1986年12月至1995年,擔任廣州醫學院呼吸內科教授、碩士生導師。

1987年12月至1992年10月,擔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院長。

1992年5月至2002年12月,鍾南山擔任廣州醫學院院長、黨委書記。

1992年2月至1997年12月 廣州醫學院附一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副研究員。

1995年8月,擔任北京大學醫學部呼吸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5年10月至1996年10月, 公派到加拿大蒙特利爾市麥吉爾大學 訪問學者。

1996年5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7年12月至1999年12月廣州醫學院附一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主任醫師。

1999年12月至2012年10月廣州醫學院附一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教授/副所長。

1998年6月,任中國工程院醫葯衛生工程學部副主任。

2003年,「非典」爆發,以鍾南山為代表的醫護工作者經長期努力,抗擊了非典。

2004年,被評為「感動中國2003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2005年4月13日,當選中華醫學會第23屆會長。

2007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2007年10月,擔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9年7月,擔任貴州醫科大學名譽院長。

2009年9月10日,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2010年,獲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2012年10至2013年7月,任廣州醫學院附一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教授/常務副所長。

2013年7月至今,任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

2014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召開發布會,鍾南山任專家組組長。

2020年1月21日,新型冠狀病毒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組第一次會議,鍾南山任組長。

2020年9月3日,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評估專家組共同主席在成員國吹風會上宣布了專家組成員名單,鍾南山入選。

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



(7)鍾世藩是廈門哪裡人擴展閱讀:

人物評價

這次抗擊非典如果沒有鍾南山院士,結果可能就不會是這樣。(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長張德江)

他投身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50年,是推進中國呼吸病學發展邁向國際前沿的學科帶頭人之一。在非典疫情中,率先帶領團隊投入救治行動,確立廣東病原學,組織廣東非典防治研究,獲國際上最高存活率;

在甲流防治中,成功搶救多例重症甲流患者,參與制定衛生部治療方案。(中國科協)

鍾南山是一個真實、普通、甚至是平凡的中國醫生。他跟所有有責任感的醫生一樣,幾十年如一日,每周堅持出門診看病人,每周堅持查房,一直到現在76歲了,還是如此。他說,這已經是一個習慣了!(南方日報)

鍾南山不僅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他尊重科學,實事求是,敢醫敢言的道德風骨和學術勇氣更令人景仰。

他勇敢地否定了衛生部所屬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於「典型衣原體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觀點,為廣東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決策論據,使廣東成為全球非典病人治癒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地區之一。

他最早制定出《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標准》。他帶領課題組,在全世界率先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顯療效的防治經驗。這套經驗被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組認為對全世界抗擊非典型肺炎有指導意義。(央視國際)

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然而,在那些抗擊非典的日子裡,他成了一名驍勇的戰士。抗擊非典,也就是一場與死神爭奪生命的戰爭。鍾南山以自己的精湛醫術和堅強鬥志,成為了「非典」戰場的不倒紅旗。(搜狐新聞)

從非典到新冠肺炎,鍾南山一直站在抗疫一線,成為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的推動者,促成了國家多項政策法規的制定,更成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代言人,成為穩定民心的科學家代表。 (《廣州日報》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敢醫敢言,提出存在「人傳人」現象,強調嚴格防控,領導撰寫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關等方面作出傑出貢獻。(新華網 評 )


❽ 鍾世藩的介紹

著名兒科學家。福建廈門人。曾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委員、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中華醫學會廣東分會兒科學會主任委員等職,是廣東省政協第四屆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