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福建廈門被雅化為什麼地方
擴展閱讀
廣州智美怎麼樣 2025-01-25 04:25:16
上海檢重機供應商有哪些 2025-01-25 04:16:51

福建廈門被雅化為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 2022-06-05 03:07:48

Ⅰ 廈門為什麼叫廈門

廈門為什麼叫廈門
「門」 是地名的通稱。江河入海處有山崖的地方,古時船戶、漁民形象化地叫客觀存在為門。廣東珠江口有「虎門」,行政特區有「澳門」,福建閩江口有「長門」、「五虎門」、漳州九龍江入海處有「海門」、「濠門」,此外還有「金門」、「下門」等。「下門」是「廈門」的最早俗稱。「下」與「虎」、「澳」、「長」、「海」、「金」、「濠」是地我的專稱。其涵義也是形象化。以福建漳夏來說:「海門」在九龍江進入廈門港海域這間;「濠門」在海門的東北(《明史》)。按照方位,該是現在嶼仔尾一帶。那地方有個村落叫「石後」,即現在廈門到嶼仔尾客輪的終點站。「後」字閩南話叫「戶」或「護」,《辭海》給「濠」字解釋為「護城河」。這樣「護」字的話音就還有「濠」字的痕跡以及 「戶」字的諧間。而「海門:往下到鼓浪嶼和廈門島,是海潮進出的通道,像護域河河水進出的門,也就是「濠門」。「濠門」以下的一個門叫「下門」。海門、濠門,這兩個門不是明代才命名,而廈門也是明初命名,皆在明洪武二十七年建城之前。清道允《廈門志·序文》說:「廈門處泉漳之交,扼台灣之要,為東南門戶……」《廈門志·形勢》說:「金廈尢為險要,門戶之防也。」都說廈門是「門戶」。「廈」與「下」,在閩南話無論文讀或白讀,話音的聲、韻、調都是一致。因此,廈門的「廈門」是由「下」演變的;由「下門」變為「廈門」,是文人雅化的。人們習慣地把北部叫「上」,南部叫「下」;閩南人還習慣把北方人叫「北頂(上)人」;把南方人叫「下南人」。連接「門」為門戶來說,可謂「廈門」是「福建南部的海上門戶」,比之泛稱「大廈之門」或「華夏之門」,更有具體、確切的釋義。總之,「下門」雅化為「廈門」,早在明初命名,而非洪武末年才有。周德興建城,不過是沿用而已

Ⅱ 廈門這名子怎麼來的

相傳遙遠的古代,常有成群的白鷺棲息在廈門島上,因此,廈門又稱為鷺島、鷺洲、鷺嶼、鷺城、鷺津、鷺門,廈鼓海峽稱為鷺江。人類生活在廈門島上,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而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始自唐朝中時,至今已有1140多年了。

唐朝天寶年間,漢族人薛姓和陳姓從閩東的福安和閩南的漳洲移民入島,分別在洪濟山下的南北面聚族而居,並出現「新城」的地名,旋改名「嘉禾里」,隸屬於情源郡南安縣大同場。五代閩承隆元年(939年),大同場升格建同安縣,嘉禾里歸同安縣管轄。明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朝廷在島上築城寨,置衛所,城名「廈門」,衛所稱「巾左所」。廈門的地名,從此確立。此後數百年間,廈門也曾改名為「思明州」「思明縣」等。1935年廈門正式得名。

廈門在歷史上曾經有過許多名字。比如中左所。之所以叫中左所,是因為明太祖朱元璋拍周德心,江夏侯兩位官員在閩越這里設置了上,下,左,右,中五個哨所來防禦倭寇。而當時的廈門正好處在中所,左所的位置。所以被稱為中左所。廈門又是九龍江的下游,入海處。所以慢慢又被稱為「下門」。後來才雅化稱現在的「廈門」在1933年以前還被稱為一段思明洲。後來才又改「廈門」。

夏」與「廈」,古字相通。所謂「大廈門」、「廈門」,在當時是作為象徵性城名。因為,中國在古代稱為「夏」。張行孚在《說文發疑》中按《說文》說:「夏,中國之人也。所謂中國者,以天下言之,則中原為中國,以列國言之,則王都為中國。」屈原《楚辭·九辯》中有「君子之門九重」,就是說天子有九個城門,天子威儀中國之意。

所以說,「大廈門」、「夏門」是表示所鎮的土地是中國區域,或中國領土。再從當年修築「海上長城」來看,金門原名浯洲,又名浯將,周德興在島上築城時,借用「金城湯池」之意將浯洲改為金門,以示「固若金湯」島嶼之內涵。廈門原名嘉禾嶼,又名鷺島,別稱鷺江。

Ⅲ 以前廈門叫做什麼 唐朝的 或汗朝的 都可以

相傳遙遠的古代,常有成群的白鷺 息在廈門島上,因此, 廈門又稱為鷺島、鷺洲、鷺嶼、鷺城、鷺津、鷺門,廈鼓海峽稱 為鷺江。

人類生活在廈門島上,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時 代晚期。而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始自唐朝中時,至今已有1140多年了。 唐朝天寶年間,漢族人薛姓和陳姓從閩東的福安和閩南的漳 洲移民入島,分別在洪濟山下的南北面聚族而居,並出現「新城 」的地名,旋改名「嘉禾里」,隸屬於情源郡南安縣大同場。五 代閩承隆元年(939年),大同場升格建同安縣,嘉禾里歸同 安縣管轄。明初洪武二十七年(394年),朝廷在島上築城 寨,置衛所,城名「廈門」,衛所稱「巾左所」。廈門的地名, 從此確立。此後數百年間,廈門也曾改名為「思明州」「思明縣 」等。1935年廈門正式設市。

在廈門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島上只有黑色的石頭和綠色的樹林,一群渾身雪白的白鷺飛到這里,愛上了這個黑色和綠色的海島。他們在樹林里棲息,在沙灘上漫步,在海水裡嬉戲。這里沒有別的飛禽走獸,也沒有人們來驚擾。於是,白鷺成了島上的主人。當人們第一次來到島上的時候,看見大群白鷺漂游在水面上,就把這個地方叫做「鷺江」,把這個島嶼叫做「鷺島」。究竟從什麼時候起,島上才有人居住?考古學家們在這里找到了一些石器和陶器,認為大約3000年前,就有人在島上生活。可是,這個島嶼有文獻記載的歷史,卻是從唐朝才開始的。如果到著名的古寺-南普陀可以在大雄寶殿的石柱上,看到一幅對聯:經始溯唐朝,與開元而並古;普光被廈島,對太武以增輝。這說明南普陀和泉州的開元寺一樣,最初是在唐朝建造的。根據記載,在唐朝,有薛、陳兩個家族從外地遷居到這個島上。薛氏住在洪濟山的西北,陳氏住在南面的金榜山下,當時有「南陳北薛」之稱。南普陀最初是由陳家施田52畝作為寺址。到五代時,有人加以重建,名為泗洲寺。宋朝時,和尚文翠建普照寺。這些寺廟就是南普陀的前身。

廈門人民的勞動祖先,在這里披荊斬棘,辛勤墾殖。宋代太平興國年間(離現在大約一千年),生產出一種水稻良種,「一莖數穗」,從此,這個無名的小島才被稱為「嘉禾嶼」-五穀豐登的島嶼。這是廈門的第一個名稱。到了元代,在這里設立了嘉禾千戶所,這是廈門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軍事機構。所謂「千戶」就是「千夫之長」。元代的千戶所分上、中、下三等,上等有兵700名以上,中等500名,下等也有300名。可見,這個海島在海防上的重要地位,已經引起元朝當局的重視了。明朝以來,倭寇不斷地侵擾我國沿海各省。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海防,派江夏候周德興來福建沿海增設了許多衛所。閩南的永寧衛,分設左、右、中、前、後五個所,中、左二所駐在這個島上,所以稱為中左所。《明史》寫道:「(周)德興至閩,按籍僉練,得民兵十萬餘人,相視要害,築城一十六,置巡司四十有五,防海之策始備。」那時「移永寧衛中左所官軍於廈門,築城守御,遂為中左千戶所。設指揮正千戶一員、副千戶一員,指揮百戶一員、鎮撫一員,隸福建都指揮使,額兵一千二百四名」。大約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成廈門城,從此才出現廈門的名稱。

Ⅳ 廈門的由來

廈門的由來,眾說紛紜,根據史書記載和傳說,歸納起來有五說:
築城說:—根據志書記載,「廈門城在嘉禾嶼,明洪武二十七江夏候周德興」的「築城說」。
村名說:—是說嘉禾嶼西南海邊有個「廈門村」,城建在村附近而得名。它是根據明萬曆《泉州府志》卷十一載:「同安縣寨十有四,西南曰廈門」。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載:「二十三都其地為蓮坂、毫灶、吳倉,廈門……」,據此而推斷的「村名說」。清初廢中左所,「廈門」才統稱全島,曰廈門島。
上下說:—有兩說:一據《廈門地名錄》稱,「廈門處於九龍江口外側,與內側的海門相對而言,是在下的出海口,人們俗稱『下門』,『廈門』似系『下門』的諧音雅化而來」的「上下說」。另一說是:「門」是島的稱謂,如浙江沈家門等。廈門島地處大陸的下端,「下門」即下面島嶼之意,雅化而成為「廈門」。
門戶說:—由其地理位置在我國東南沿海而得來的。清乾隆《鷺江志》的作者薛起鳳在「總論」里說,「鷺島者,泉東南島也,以其為泉之門戶,故曰門也」。「鷺島四面環海,為漳泉之咽喉,台澎之門戶。」清乾隆《廈門志》作者周凱在序文里則說:「廈門處漳之交,扼台灣之要,為東南之門戶。」從歷史事實看,築城起即為海防禦敵人之門,後又為鄭成功「通洋裕國」之門,再後成為進出口、華僑進出之門,如今又有說「祖國大廈之門」。
領土說:—築城取名廈門,意為「華夏之士」不容倭寇侵攏。東晉楊衍之《洛陽伽覽記》寫道:「太和十七年後魏高祖造宮室,洛陽依魏晉舊城門,東西有三門……,北有二門,西頭曰大夏,漢曰夏門,魏晉曰大廈門……」。
「夏」與「廈」,古字相通。所謂「大廈門」、「廈門」,在當時是作為象徵性城名。因為,中國在古代稱為「夏」。張行孚在《說文發疑》中按《說文》說:「夏,中國之人也。所謂中國者,以天下言之,則中原為中國,以列國言之,則王都為中國。」屈原《楚辭·九辯》中有「君子之門九重」,就是說天子有九個城門,天子威儀中國之意。所以說,「大廈門」、「夏門」是表示所鎮的土地是中國區域,或中國領土。再從當年修築「海上長城」來看,金門原名浯洲,又名浯將,周德興在島上築城時,借用「金城湯池」之意將浯洲改為金門,以示「固若金湯」島嶼之內涵。廈門原名嘉禾嶼,又名鷺島,別稱鷺江,借用「華夏之士」而將嘉禾嶼改名廈門,以示廈門是「中國島嶼」。

Ⅳ 廈門被稱為什麼城市

廈門被稱為鷺島、鷺洲、鷺江、鷺門;鳳凰木和三角梅!
1986年10月下旬,廈門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審定通過:鳳凰木為廈門市市樹,三角梅為市花,白鷺為市鳥。
市鳥、市樹、市花,是廈門文化的概括,顯示了中西文化交流、 「延平文化」海納百川的特色。白鷺在廈門島上自古就有,因而廈門被稱為鷺島、鷺洲、鷺江、鷺門;鳳凰木和三角梅卻是舶來品∷ 三角梅原產於南美洲巴西,鳳凰木則產乾熱帶非洲,都是華僑引種進來,經園林員工細心培育、移栽成功的。
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廈門的傳說》中有篇美麗的《白鷺的 傳說》,說是白鷺如何辛勤地挖泉水、到大陸收集花草種子,使「廈 門島上鳥語花香,蜂飛蝶舞,不但美麗,也挺熱鬧呢!」
廈門的變化,引起東海蛇王和蛇妖眼饞、來騷擾,白鷺與之博斗,勇斗蛇王,趕走蛇妖,「在大鷺灑過鮮血的那片地上,長出了一 棵棵挺拔的大樹。樹的枝葉,像大鷺的翅膀一樣;樹上的花,像大 鷺的鮮血一樣火紅。這種大樹,人們把它稱做『鳳凰木』。而廈門島,從此也被稱為鷺島。」

Ⅵ 夏門被稱為什麼城市

廈門別名:鷺島,古稱:新城、禾島、嘉禾里、嘉禾嶼、中左所、廈門城、思明州
廈門市(英文:Amoy),別稱鷺島,簡稱鷺,位於福建省東南端,南接漳州,北鄰泉州,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之一,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廈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五個開發開放類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即「新特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也是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7614.htm

Ⅶ 廈門歷史是什麼

1、廈門的由來

廈門以前是一座孤島,古時交通不便,所以到唐朝以前廈門一直是一座無名島嶼。唐朝開元至天寶年間,大陸陳、薛兩大姓氏漢人先後渡海入島。陳氏族人住南邊,薛氏住北邊。1100年前,廈門的先民們給廈門島取名「新城」。公元1279年,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嘉禾嶼設置軍事機構。嘉禾嶼地處九龍江入海口「海門島」的下方,是漳、泉兩地門戶,民間按地理方位稱此為「下門」。明.萬曆年間也稱廈門為「夏門」過,後來雅化成「廈門」。

2、思明區的名字怎麼來的根據民間傳統的說法,是「先有思明,後有廈門」,廈門原稱「嘉禾里」,後建「廈門城」。明末清初(1650年),鄭成功為了抗清復明,駐軍廈門時,把廈門改為思明州(蘊含「思念明朝」之意),民國初年,建制設「思明縣」;新中國成立後,廈門市劃分行政區域時,為了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把本區命名為思明區。

3、先秦時期,廈門屬百越之地;《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西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不久裁撤,並入南安縣,直到600多年後才再次設縣建制:閩國龍啟元年(933年)時升為同安縣,再次設縣,屬泉州,州駐地在晉江縣。

4、清朝年間,民族英雄鄭成功曾在鼓浪嶼訓練水師,收復台灣,因此在皓月園這里屹立著一座鄭成功的雕像。此外,在鼓浪嶼的日光岩,可以見到一個石砌的寨門,那是鄭成功當年建造的屯兵營寨。寨門右邊有塊上端平坦的巨石,刻著「閩海雄風」四個大字,那是鄭成功操練水師的水操台遺址。

5、鼓浪嶼走出了中國近代的一代文學巨匠林語堂先生,在鼓浪嶼,仍能有其少年及青年時代生活過的故居以及結婚的教堂。協和禮拜堂,鼓浪嶼歷史上的第一座教堂,百年前這是文學大師林語堂與廖翠鳳舉辦西式婚禮的地方,也是鼓浪嶼有史以來第一次管風琴表演(1878年)的地方。

Ⅷ 下門最終被雅化為什麼

廈門。

「廈」與「下」,在閩南話無論文讀或白讀,話音的聲、韻、調都是一致。因此,廈門的「廈門」是由「下」演變的;由「下門」變為「廈門」,是文人雅化的。

廈門概述:

福建省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

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 西接漳州,北鄰泉州,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Ⅸ 廈門的歷史!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國民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有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