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閩南話的源頭是哪裡
一提到閩南話的代表語,大家都會說是廈門話,從今天來講,確實如此,但從閩南方言產生和發展的歷史來看,閩南方言的標准音卻有一個演變過程。
閩方言,又稱閩語,俗稱「福佬話」。按其語言特點大致可分為5個方言片:閩南方言、閩東方言、閩北方言、閩中方言和莆仙方言。其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圍最廣的閩方言當屬閩南方言,其被稱為全國八大方言之一(八大方言指北方語、吳語、粵話、閩南話、閩北話、客家話、贛語、湘語)。不僅包括福建省內以泉州、漳州、廈門三市為中心的各個縣市,而且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閩方言,基本上也屬於閩南方言。
在福建省內,除廈漳泉三地市外,講閩南語的還有龍岩地區的龍岩市、漳平縣;三明地區的大田縣和尤溪縣的一部份。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當然是台灣省,另外,廣東省東部的12個縣市(汕頭、潮州、澄海、饒平、南澳、揭陽、揭西、普寧、惠來、潮陽、陸豐、海豐等,以及惠東、豐順、大埔等縣的一部分);海南島的14個縣市(海口、瓊山、文昌、瓊海、萬寧、陵水、三亞、崖縣、瓊中、屯昌、定安、澄邁、昌江、東方)(少數民族地區除外);雷州半島的5個縣市(湛江、遂溪、廉江、海康、徐聞);主要通行粵方言的中山市和陽江、電白等縣的部分區、鄉也說閩南方言。以上地區約占廣東全省面積的1/3。除台粵兩省外,說閩南語的還有浙江省南部泰順、蒼南、洞頭、玉環等縣的大部分和平陽縣西部的少數地區,以及舟山群島普陀、嵊泗縣的一部分地區;江西省東北角的玉山、鉛山、上饒、廣豐等縣的少數地方;廣西省中南部桂平、北流等縣的少數地方;江蘇省宜興、溧陽等縣的少數地方;以及東南亞各國的許多僑胞也使用閩南方言。據不完全統計,海內外操閩南方言的人將近6000萬,這在漢語眾多方言中是很突出的,不愧為全國八大方言之一。1977年,美國發射「旅行者」號宇宙飛船,在其鍍金唱片上,錄制了全球60種主要語言,閩南話即是其中之一。
正宗的閩南方言,當然是福建的廈漳泉三地區。而說到早期閩南方言的代表語,並不是廈門話,而是泉州話和漳州話。台灣閩語學者張光宇認為:「閩南話的核心地區,在福建南部舊屬泉州府和漳州府兩地。這兩處的閩南話可以說是閩南話的故鄉,閩南話的總源頭。大致說來,閩江以北的閩南話出自泉州府;閩粵邊界以南(如廣東東北潮州、汕頭及沿海村鎮)的閩南話出自漳州府。」而如今成了閩南方言的代表語廈門話其實是由漳、泉話混合生成的,即所謂的「半漳半泉廈門腔」。從台灣的閩南語分布情況也可見一斑。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張振興教授對台灣的閩南話有相當的研究,他認為「在地理分布上,北部台北、基隆和鹿港、淡水一帶,南部高雄至恆春沿海一線主要是通行泉州腔;中部嘉義、南投一帶和東北部宜蘭、羅東、蘇沃等地主要是通行漳州腔;而西部台南、台中、以及東部新城、花蓮一帶,泉漳腔交錯分布的情況則很復雜,經常分不清哪一種是主要的,哪一種是次要的。但總的來說,『泉州腔』略占優勢」。由此可見,廈門腔根本不存在,或者說沒什麼影響。
泉州方言則是早期閩南方言的代表,之所以壓倒漳州方言,這只能說是經濟實力決定的,正象廈門方言現在能成為閩南話的代表語,道理是一樣的。泉州是閩南開發最早、同時也是福建開發較早的地區。早在唐代,泉州的經濟已經十分繁榮,據有關歷史資料記載,泉州當時位居其他五個州府(福州、建寧、延平、汀州和漳州)之首。宋元以來,泉州更成為閩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泉州刺桐港海外交通貿易達到鼎盛時期,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並列為世界第一大港,並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經濟占據主導地位,必然使泉州方言具有權威性,不斷地影響著漳州和閩南各地的方言土語。以泉州音為標准音的梨園戲這一閩南最古老的劇種和南音這一著名的古老曲藝,從誕生起到21世紀的今天,都沒有因為閩南標准音由泉州話轉換成廈門話而受到影響,泉州人黃謙編寫於清嘉慶年間的韻書《香音妙悟》一直被當作閩南各地韻書的藍本。由此可見,泉州音在歷史上的影響有多大。
閩南標准音的轉換同樣和經濟主導地位的轉換休戚相關。明清以來,海患頻頻,統治階級因噎廢食,對付海寇往往採取封海、斷絕海外交通貿易等閉關鎖國的自殺性做法,泉州經濟自然是一落千丈。廈門原是隸屬於泉州府同安縣的一個小漁村,明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才開始在島上築城寨,置衛所,城名「廈門」,衛所稱「巾左所」。廈門話也只是介於泉漳之間的一個少數人使用的土語,正如前面講的「半漳半泉廈門腔」。可歷史給了廈門經濟發展的機遇,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還只是一小漁村的廈門被開辟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從而取代泉州,逐漸發展成閩南對外貿易的中心,進而成為閩南政治、文化的中心。廈門話也因此逐漸擴大影響,最終取代了泉州音,成為閩南話的代表語。
㈡ 閩南語是什麼民族說的
我就說閩南語的了
㈢ 閩南語的由來
閩南語,據傳起源於黃河、洛水流域,在西晉時期、唐朝、北宋遷移至福建南部,發祥於福建泉州。現主要分布地除閩南地區和台灣地區外,還廣泛分布於閩東北地區、浙東南區、廣東潮汕、惠州、海陸豐地區、珠三角、廣東雷州半島、海南島及東南亞的大部分華人社群。閩南話 (Hokkien/Min Nan/Ban-lam-gú/Hō-ló-ōe),又稱福佬話或鶴佬話,屬於漢語族閩語,也是最有影響力的閩語。分布在福建南部、台灣、廣東東部的潮汕地區、雷州半島、海南島、閩西龍岩市區與漳平一帶、閩東寧德市的福鼎一帶、浙江南部蒼南、平陽、洞頭部分地區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基本上,按地域,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次方言:
漳州話\ 泉州話\ 廈門話(Amoy) \東南亞福建話(Hokkien)\ 浙南閩語\ 潮汕話 \海南話
閩台片
亦即本土閩南語。漳州和泉州是語言學范疇內所指的各種閩南方言的發源地,所有的閩南方言,其源頭都是漳州話和泉州話。漳、泉方言內部有些許差異,主要是音韻系統方面微有區別,但相互之間有嚴格地對應關系;語法及用詞則基本一致。明清以來出現的廈門話和台灣話(兩者高度接近),都是直接由漳、泉各縣(市)方言混合而成,均體現了亦漳亦泉、不漳不泉的特點。基於此,廈門話和台灣話亦被國內外人士視為典型的閩南話。閩台片的的閩南話內部較為統一。東南亞的福建話也就是指閩台片的閩南語。
[編輯]
浙南片
明末清初時期,有大量的閩南人(主要是龍溪、海澄、漳浦、安溪、惠安、同安等地)遷徙到浙南的蒼南縣、平陽縣、玉環、洞頭一帶以及福建東北部的福鼎、霞浦一帶。浙南與閩東地理相連,口音亦相近,這個片區統稱為「浙南片」。閩南話傳入浙南、閩東地區後,由於自身的演變和受周圍方言(浙南是甌語,閩東是福州語系)的影響,與閩南本土的閩南話形成一定差別,蒼南人習慣把這種方言稱為「浙南閩語」。現代的浙南閩語與閩台片的閩南語相比較,主要是入聲韻、鼻化韻的退化消失以及用詞方面的差別。但總體而言,浙南閩語基本還是保留了本土閩南語的其它特點。相對來說,浙南閩語要比潮汕話更接近閩台片閩南語。
[編輯]
潮汕片
潮汕話與閩台片的閩南語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相互之間差別仍舊十分明顯。其語法與閩台片相同,詞彙也有高度的對應,語音語調上則差異明顯,彼此不能溝通。在潮汕話和閩台片相交融的地區,兼具有二者的發音特色,如福建的詔安,新加坡等。潮汕話除了分布於廣東省潮汕地區以外,還廣泛分布於東南亞眾多潮人聚居地。
[編輯]
海南片
海南話據說是由閩南(一說莆田)人遷移過去之後與當地語言混合後形成的一種閩方言。 海南話以文昌話為代表,與其他片區的閩南話的差別最大,基本不能通話了。
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它分為五個次方言:
廈門話區:廈門、金門、同安。
泉州話區:泉州、石獅、晉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個縣市。
漳州話區:漳州、龍海、漳浦、雲霄、東山、詔安、華安、長泰、平和、南靖等十個縣市。
龍岩話區:龍岩市、漳平縣。
大田話區:大田縣、尤溪縣的一部份。
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台灣,台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著近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據初步調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閩南人移居台灣據說開始於元代,大規模遷移是在1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回台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他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祖國的這個寶島,在共同的生活和斗爭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主要交際工具,保留在台灣人民的口中。特別是今天,大陸與台灣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灣的父老兄弟不斷到大陸尋根、探親、訪友,閩南話顯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灣省以外,廣東省的潮汕、雷州半島、海南島等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國的許多僑胞也使用閩南方言,據初步統計,海內外操這種方言的人將近6000萬,這在漢語諸方言中是十分突出的。令人自豪的是:如今的閩南話已經作為地球60種主要語言的代表之一,被錄制在美國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號太空船的鍍金唱片上,到廣漠無垠的星河中尋覓知音……
㈣ 標準的閩南話是福建那裡的
標準的閩南話是:廈門 漳州 泉州 這三個地方的
㈤ 閩南語是哪裡的方言
閩南語,起源於福建泉州。主要分布地除閩南地區和台灣地區外,還廣泛適用於閩東北地區、浙東南區、廣東潮汕和海陸豐地區、廣東雷州半島、海南島及東南亞的大部分華人社群。
閩南語一詞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學術上泛指閩南語系集合,狹義則僅指閩台之閩南語。台灣及西方學者多認為是一種語言,屬漢語語族。
在大陸語言學的分類上,屬漢語族中閩語的一種。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稱呼,例如在大陸常被稱為泉州話、漳州話、廈門話、福建話、河洛話等;在台灣亦被稱為台語(台灣閩南語)、台灣話、河洛話或福佬話,在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則稱為福建話或咱人話(台閩字寫作咱儂話)。
閩南語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兩次的移民潮,移民的原因是征蠻、避亂:
第一次:第四世紀晉朝人移居入閩,部分初級泉州話的形成。
第二次: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囝屯墾漳州,漳州話的初步形成。
第三次:第九世紀後期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統治福州、泉州等,泉州話形成。
㈥ 閩南語是哪裡的語言
"閩南語"一詞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學術上泛指閩南語的集合,狹義則僅指閩台之閩南語。台灣及西方學者多認為是一種語言,屬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支。
在大陸語言學的分類上,屬漢語族中閩語的一種。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稱呼,例如在中國大陸常被稱為泉州話、漳州話、 廈門話、福建話、河洛話、潮汕話、雷州話、汕尾話(古代河南話)、學佬話等;在台灣亦被稱為台語、台灣話、河洛話或福佬話,在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則稱為福建話(Hokkien)或咱人話(台閩字寫作咱儂話)。
(6)廈門閩南話是哪個民族的擴展閱讀:
當今的閩南方言是在夷狄人(古代閩越土著人群)與歷代多次北方河南人(中原人)南遷入閩,特別是唐、宋兩朝時期北方人入閩的基礎上,由八閩遠古語音與歷代外來語言進行交流、結合而逐漸形成的方言。
閩南語保留了相當成分的中國古代特別是唐、宋時期語言的語音、詞彙,被海內外語言學者稱為中國古代漢語的活化石。因此,研究探索閩南語的發展,對保護、弘揚中國古代語言遺產,研究中國其他語種以及古代閩越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閩南語
㈦ 閩南語的起源
閩南語,據傳起源於黃河、洛水流域,在西晉時期、唐朝、北宋遷移至福建南部,發祥於福建泉州。現主要分布地除閩南地區和台灣地區外,還廣泛分布於閩東北地區、浙東南區、及廣東粵東、粵西地區、海南島及東南亞的大部分華人社群。全世界使用閩南語的有7000多萬人。從閩南方言看閩地緣、血緣、語緣的親密關系。
閩南方言的形成與閩南人的歷史休戚相關。今天的閩南方言區早在秦漢之際就有中原漢人移居,中原漢人第一次大規模南移入閩,是在「五胡亂華」年代。當時中原一帶處於兵荒馬亂之中,大批北方漢人相率離鄉背井,來此避難落戶;及至「永嘉之亂」,又有「衣冠八族」移居閩地。
唐五代,更有成批漢人從中原遷入福建。這些閩南人的祖先,絕大多數來自河南,他們帶來了不同時期洛陽一帶的中原漢語,跟當地原有的語言和方言結合在一起,逐漸形成了閩南方言。
客家人習慣上稱閩南人為「河洛人」,稱閩南話為「河洛話」便是這個緣故。時至今日,古河洛話在洛陽本土已變得面目全非了,而它的一些基本特徵卻還保留在今天的閩南話里,成了閩南人根在中原、閩南話源於中原漢語的佐證。
㈧ 說閩南話的事哪裡人
說閩南話的只有 廈泉漳,廣東海豐,浙南,台灣部分等
莆田不屬於閩南語系,是莆仙語系
㈨ 請問閩南話起源於哪裡屬於哪種文化
閩南話的起源: 起源於中原,屬於傳統文化。
閩南話是什麼語言呢?有人說是「福佬話」也有人說是「貉獠話」遠在1500年以前,甚至更早,黃河、洛水一帶的中原漢民族為了躲避戰亂,輾轉到河南光州,漢民族的文化也就這樣由其子孫帶到此處,此後再遷至閩南,最後跨越海峽,到了台灣。
閩南、台灣等地傳承此一文化的語言,正是我們現在習稱的「閩南話」,在祖國傳統文化的歷史長河中,閩南話所蘊含的意義在於我們的先祖在大遷徙中避開了中原民族融合所造成的語言改革,完整地保留了兩漢時代的古漢音,也就是中原標准音,如今讓我們受用不盡的閩南話經典不是別的,下是《三字經》、《千字文》、《大學》、《中庸》、《論語》、《詩經》、《尚書》、《禮記》以及唐詩等民族智能的結晶,其中的《論語》,蘊含著極豐富的人生哲理。
更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用來翻譯佛經的語言,正是唐初年「切韻」系統的中原漢語,而閩南話所用的「河洛話文音」正是唐朝中原漢語的「母語」。後來佛經由曰本留學生用片假名記音傳到曰本而沒用至今,今天曰本人誦讀佛經,呤唱詩詞時,與閩南人用閩南話漢音誦讀佛經,呤唱詩詞在發音上幾乎是一樣的,這足以說明為什麼許多佛經中音譯或意譯使用普通話無法了解其意旨,而用閩南話卻好理解;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法師常常感嘆,閩南話漢音之失傳對誦讀佛經的人是極大的損失。
令人自豪的是,如今的閩南話已經成為地球60種主要語言的代表之一,它還被錄制在美國1997年發射的「放行者」號宇宙飛船的鍍金唱片上,到廣漠無垠的星河中尋覓知音了。
把閩南話作為漢語的參照系。
語言研究專家、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李如龍教授介紹,閩南話里包含著許多古漢語的成分,不管是語音、詞彙還是語法。這方面,有關專家作了比較充分的比較。學習古漢語,掌握福建方言尤其是閩南話的口音,比懂得其他地區的方言更有優勢。比如「鼎」,古漢語中通常是指鐵鍋,閩南話的發音與古漢語的發音、詞義是一致的。但其他地方的人理解起來就沒有閩南人這么方便。
李教授說,從古漢語演變、進化而來的現代工業漢語,與閩南話也有深刻的關系,如果能抓住閩南話的特點與現代漢語作比較,可以加速對現代漢語的理解和掌握。早期的語文教學,通常是從正音入手,然後從普通話聯系方言的角度理解字義、詞義。現在這種方法被淡忘甚至拋棄了。很多人以為方言會干擾漢語的學習,實際上這是一個誤區。比如你不懂或不講閩南話,但你的普通話也未必就很標准。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在現行的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大多老師善於進行方言與漢語之間的對比教學,拒絕了方言輔助教學的功能和作用。李教授說,燦爛的中華文化是漢語為表達主體的,但同時也包含著以不同方言表示的地域優秀文化特徵。他認為,掌握閩南話不僅可以為漢語學習提供一個很好的參照系,更重要的是有助於了解和理解閩南文化。
㈩ 閩南話歷史資料
資料好多啊,這里簡單發一些給你,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還不過多,你自己到 閩南烽火台 那個網站看看吧。。。
閩南福建簡稱為閩,閩南即指福建的南部,從地理上可以說,廈門、泉州、漳州、莆田、龍岩
五個地區均可稱為閩南。但我們通常所說的閩南這個說法,具有特定的涵義,並不包含莆田,
龍岩地區除新羅區與漳平市以外的各客家縣,其主要是依據語言、文化、風俗上等來劃分的。
莆田通行語言是莆田話略區別於閩南話,而龍岩除新羅區與漳平市以外,通行語言是客家話。
兩地均不屬閩南語系。因此狹義上所指的閩南僅指--廈門--泉州--漳州--三個地區。
閩籍作家大致都有比較開闊的世界性視野。作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在政治之餘還留下大量的詩詞,成為一個時代的文學風范;嚴復在引進西方社會科學理論所作出的貢獻在當時無人能出其右;而林琴南則以其不懂外語而精通翻譯的一系列域外小說的譯介,為中國社會轉型必然到來的文學革命引入了影響深遠的西方社會觀念和文學實踐,成為社會革命和文學革命的一個前奏。這一世界性視野的遺澤,一直惠及後來的閩籍作家。
其次,閩地的局促和文化的邊緣性,使閩籍作家大多不安於困守遠離中心且發展空間狹小的故地,寧願歷經磨難而漂走四方。這是具有長期移民傳統的海洋文化的影響。入門為蟲,出門則龍,「閩」字就是門里一條蟲。不甘守在門里成為一條蟲的閩籍作家,大多有離鄉漂走的經歷,或者北向上海、北京,或者南下南洋。前者大多出於理想的追求,後者則更多由於生活的逼迫。現代以來能在中國新文學史上留名的閩籍作家,幾乎都是根植閩地而花開四方。冰心、鄭振鐸、許地山、林語堂、盧隱、林徽音、胡也頻、梁遇春等等,莫不如此。即如七月派的詩人魯藜、九葉派的詩人杜運燮、曾以《兵臨城下》名揚一時的劇作家白刃,都是閩籍的華僑,他們都在經歷了一段南洋人生之後才回歸祖國投身文學而取得成就。
第三,海洋文化的浪漫感性,使閩籍作家的文化性格更多傾向於個人化和抒情性;這也是長久以來福建文學的優勢多在散文和詩歌而不在小說的潛在文化原因。
第四,相對於創作,閩籍學者的理論批評的影響遠遠超乎其上。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王蒙就有文學理論界的京派、海派、閩派三足鼎立之說。孫紹振和南帆在「閩派文論叢書」的《總序》中指出,這個在中國文化轉型時期異軍突起的文論出擊,有過兩次精彩的表演,一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的啟蒙時期所涌現的一批文化先驅;二是20世紀80年代的又一次風雲際會。以閩籍學者為主導的朦朧詩論爭和主體論、方法論的討論,深化了80年代的文學變革,也把閩籍學者推上了學術的前沿。此後不斷壯大的閩籍文論新軍則如「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那樣,在新人輩出的才智與氣魄的激烈競爭中仍居於重要地位。
福建南臨大海、北堵高山的狹小地理格局,形成了歷史上福建的文化邊緣位置和迫使閩人沖出邊緣進迫中心的不懈努力。隨著交通、資訊的發達,地理區隔所帶給文學的負面影響已逐漸減弱,但心理區隔仍是障礙邊緣地區的文學進入中心的重要因素。近年福建文學的發展,尤其小說表現出來的可喜態勢,既有走出福建的作家如北村等,也有守住本土的作家如楊少衡,北北、須一瓜、陳希我等,正說明這種變化。如果說以往福建作家必須走出福建,使自己的身份由「福建」變為「閩籍」,藉助異地的文化經驗和文化優勢來實現自己;那麼現在這種「走出」已變得並非「絕對」必要,固守本土的「邊緣」,同樣也可能進入中心,甚而可能藉助「邊緣」的優勢,成為「中心」的另類而異軍獨起。
有人用「門內一條蟲,門外一條龍」來形容福建人,頗令人回味。
這話是什麼意思呢?「門內一條蟲」,是指閩字,閩為福建的簡稱。歷史上福建曾長期處於落後狀態,因此福建人常被人看不起。生產搞不好,交通不方便,衛生也很差。在生活上,許多人吃不飽,穿不暖;大多小孩無法上學,文盲成堆。
福建貧窮落後,當然不是福建人生來就笨或懶,是另有原因的。
首先,福建地處我國邊遠地區,人多地少,山多田少,經濟落後,猶如世外桃源。晉以後中原地區連年發生戰亂,人口不斷向南遷移,南遷的移民多集中於福建,特別是福建沿海地區。人口增加給福建帶來巨大壓力。在以農立國,農業技術又十分落後的年代,人們吃穿都難以解決,更談不上文化教育的發展。如果遇上荒年就更慘了。人們走投無路,相隨逃難,流落街頭當乞丐;那年代,民間賣兒鬻女的每有所聞。
其次,福建地處偏遠,山高皇帝遠,政治腐敗,向來居全國之首。清人徐宗干曾說,全國吏治之壞至閩省而極。地方官吏只懂得搜刮民膏民脂供其享受,全不顧民眾死活。加上近代外國列強不斷入侵,許多農民破產傾家,流離失所。可謂雪上加霜,在這種局面下,福建怎不落後?
面對貧窮落後的局面,許多有良心有才乾的福建人憂心如焚,可他們在家鄉發揮不出自己的作用,一部分人只好設法離開生養自己的祖籍地,到外面去闖天下。或到台灣從事開發和建設,或到南洋各地從事手工藝或經商,一句話到外面去謀生。這就是為什麼台灣同胞中祖籍福建的特別多,華僑華人中屬於福建籍的也特別多。
再看「門外一條龍」。這是一個寵字,福建入到了台灣或去南洋各地後,發揮出巨大的作用,贏得世人的矚目和敬重,人們用「寵」字,即得寵或榮耀來形容出門後的福建人,那自是很貼切的。
歷史上福建人為開發建設台灣,保衛台灣,為台灣與大陸統一和合作,做出的巨大貢獻,有目共睹。顏思齊、鄭成功、陳永華、礆琅、吳風、關沙、沈葆楨等人的功績永載史冊,他們都是福建人。福建籍的華僑、華人在南洋各地所發揮的作用,同樣是有目共睹的,陳嘉庚、黃乃袁等是人們所熟悉所敬重的。他們也都是福建人。
福建人在外面各行各業所取得的成就,多得舉不勝舉。他們是福建人的光榮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