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北京哪个皇陵可以参观
扩展阅读
清湖到深圳地铁多久 2025-02-12 08:53:36
天津市是哪个县的城市 2025-02-12 08:53:23
杭州限行路段时间是多少 2025-02-12 08:51:44

北京哪个皇陵可以参观

发布时间: 2023-05-30 13:16:35

㈠ 北京有哪些皇陵

秦始皇陵、汉文帝景帝高陵、枝袜汉武猛拦激帝茂陵、唐太宗昭陵衡碧、唐高宗武则天乾陵、隋杨陵、明十三陵、明孝陵、清东、西陵

㈡ 除了明十三陵之外,你知道北京还有一处皇陵区吗

很多朋友都知道,除了明轮渗芹太祖朱元璋和他的孙子建文帝外,明朝的十三个皇帝都埋葬在北京昌平的天寿山,称为明十三陵。明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外地朋友来北京的必选 旅游 景点之一。可是,您知道吗?在北京南部的房山区九龙山,还有另外一座皇陵区,埋葬着17个皇帝,建造年代比十三陵还早260余年。

这座皇陵区就是金陵,埋葬着金国立国前被追封的十个皇帝和立国以后的七个皇帝。金陵修建于公元1155年,相当于南宋高宗年间,此时距金国正式迁都北京刚两年。当时,迁都的决定遭到女真勋贵的强烈反对。为了让这些勋贵死了这条心,金国皇帝海陵王完颜亮下令拆毁了上京(今哈尔滨阿城区)的宫殿和贵戚住宅,并把祖坟一股脑的迁到北京房山金陵。后来,完颜亮被兄弟完颜雍夺取了皇位,死后被贬为海陵王,墓地迁出金陵。自己修建的皇陵不能享用,完颜亮替别人忙活了一场。

明朝天启年间,女真后裔满族人开始崛起,明朝统治受到严重威胁。明政府出于愤怒,对金陵进行了毁灭性破坏。明亡后,入主中原的清政府对金陵进行了一定的修缮和保护。然而,随着清朝的灭亡,金陵又一次遭到灭顶之腊毕灾,后来就慢慢湮没于茫茫群山中。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次偶然发现,金陵再次走入公众视野喊罩。2002年,完颜阿骨打的睿陵得到抢救性发掘,出土了精美石椁(读作果,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现保存在首都博物馆。在睿陵的发掘过程中,还发现了金世宗的兴陵,由于国家不主动发掘帝陵的政策,兴陵墓地被回填,保存原状。2006年,金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㈢ 北京明十三陵几点能进去

明十三陵的营业时间一般是旺册散季(4月1日-10月31日)8:00-17:30;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8:30-17:00。如果要一天游玩多个景点,请合理安排时间,才能玩的开心。

简介:

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总称,位于北京西北郊,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帝后胡姿族陵寝最多皇陵建筑群之一。陵区群山环抱,陵前有河水蜿蜒,山清水秀风景殊胜。来此可以参观建筑、风景,也裤弊能了解古代皇帝的丧葬规格。

明十三陵是个统一的整体,而各陵又自成一体,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陵与陵之间距离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各陵均呈扇形分列于长陵左右。十三陵中目前仅开放有“长陵”、“定陵”、“昭陵”和“神路”。

神路位于十三陵南端,是通往十三陵区的通道,总长约7公里,也是明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由石牌坊,大红门,碑亭,石像生,龙凤门组成。神路的最南端是石牌坊,它是我国现存最大、最早的石枋建筑。

石像生位于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整齐地排列着,造型生动,雕刻精细,为我国古代陵园中罕见的精美石雕,也是神路最大的看点。

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点之一。

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同时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其地宫可供游人参观。

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垕(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方城、明楼、宝顶等。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修葺复原的陵园。

明十三陵位于昌平,这周边还有不少值得一去的地方:

景点

神路公园 与明十三陵距离0.58km

北山公园 与明十三陵距离2.19km

十三陵水库 与明十三陵距离3.07km。

㈣ 比南宋还惨!辽、金两代的皇陵现状,可以免费游览

一般的士人,不大愿意提及辽朝、金朝两个异族建立的朝代。

然而,东夷、北狄、西戎、南越一直都是中国 历史 的一部分,这无法回避。而两个朝代的统治者,已经汉化也是事实。

那么,辽、金两朝的皇陵现在是什么情况呢?我们可以去游览吗?

本文将会给你一个详细的答案。

辽朝由契丹族建立,共传九帝,享国218年。

至于辽朝灭亡后,又建立起来的北辽、西辽、东辽、后辽等小朝廷,这里不着笔墨。

如果你记得金朝在灭掉北宋后,是如何对待巩义宋陵的,那么你就不难想到:金灭辽之后,也一定会把辽朝陵墓彻底破坏的。

事实也是如此。

辽朝的龙兴之地,是现在的辽宁省辽河流域。辽代帝王的陵墓,也大都在这一地区。金朝占领了这里后,就对这里的辽朝宗庙、陵墓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

此后,金朝、蒙古、元朝都在不约而同地做着同一件事:毁灭契丹人的文化,手段包括破坏文化遗存、人口迁徙、更改地名等。经过漫长的“努力”,契丹族被同化到汉、女真、蒙古、高丽等民族里面,最终消失不见。

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契丹遗民对辽代帝陵进行了整理和迁葬。客观来说,这一活动也破坏了辽朝皇陵。

现在,想考证哪里是辽朝帝王的陵墓,是十分困族戚侍难的。

在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的医巫闾山脚下,有一个 辽代帝王陵墓群 。人们在该陵墓群里,找到了耶律宗政和耶律宗允(二人为辽圣宗的侄子)的墓,以及一些墓主身份不能确定的辽朝贵族墓葬。

这两个墓,应该是辽景宗耶律贤与萧太后的乾陵的陪葬墓,但目前帝、后的陵还没有得到证实。

虽然没有找到皇陵,但不妨碍这个地方被称作“辽代皇陵风景区”,时常有游客光顾这里。已经发现的四座大墓里,耶律宗政的墓是对游人开放的,但另几座则已回填。

金代皇陵也挺乱的。

有一些皇帝,因死后被降级(海陵王、卫绍王),没有皇陵;有一些人虽然不是皇帝,但他们的儿孙当皇帝后,被追封为皇帝,反而有皇陵。

金代皇陵的数目就不详细掰扯了,反正现在也没找到几个。

金陵兆吵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房山车厂村的云峰山下。这里共葬有金代始祖至金章宗17个皇帝,以及一些后妃和宗室。

这是北京境内的第一个皇陵。除了金宣宗葬于河南开封、金哀宗死后被分尸以外,其余的金代帝王都葬在这里。

该陵墓区由海陵王完颜亮奠定,然而讽刺的是他自己却没有皇陵。

他把金朝的首都迁到北京,然后在云峰寺的旧址上建了三个墓穴,用以安葬他之前的三个皇帝。次年,他又将金朝建国之前的10个祖先灵柩迁来,各立称号。迁葬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北京的国都地位,堵住反对者的嘴。

所以,早期的金代帝王并不葬在这里。以太祖完颜阿骨打为例,原本葬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仔银郊),后来才改葬到北京金陵的。

由于是在仓促之间兴建了这么多皇陵,所以这些皇陵的规模都不会很大。这为后来皇陵的灭失埋下了伏笔。

金陵也命运多舛。金朝灭亡后,经元、明两代,金陵的地面建筑被尽数毁坏。

最大的一次破坏,是明朝天启皇帝 (就是那个优秀木匠) 干的。后金起兵后,明军屡战屡败,天启帝大怒,又惑于一些风水术士之言,于是派遣大批人马,将金陵所有建筑摧毁,斩断山陵龙脉,并建关帝庙以镇之。此外,他还在金兀术的墓上修了个牛皋塔。

清朝建立后,重修了金陵中的太祖睿陵、世宗兴陵。只修了这两个的原因是:其它皇陵已经埋没于荒草之中,无法确证了。

不过好景不长,清末、文革时期,金陵再次被毁。

如今,清代所建的建筑、石碑等物也大都消失不见了。兴陵的封土也被平掉,睿陵的封土也被严重破坏,只剩一部分。

1986年,文物部门对金陵进行了勘察,发现了金睿宗的景陵。

现在的金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景点不收费。现在去游览金陵,可以看到睿陵的封土、一些建筑遗迹、牌坊门(现代修建)等景物。

才薄学浅,友友们如有独见,欢迎发评论里补充。

㈤ 中国有哪些可以参观的古墓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古墓数量数不胜数。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秦兵马俑、三星堆,还有很多值得我们一看的古墓,接下来我主要为大家推荐以下5个。

一、黄帝陵

位置:陕西省黄陵县城北

推荐理由:国家5A级景区传说是黄帝轩辕氏的陵墓,相传黄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黄帝陵景区面积333公顷,有古柏超过六万余株,千年以上古柏三万余株,为中国境内保存最完善的古柏群。陵墓区和轩辕庙两部分。早在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㈥ 十三陵哪个陵最值得看

十三陵哪个陵最值得看

十三陵哪个陵最值得看,北京的景区价值高又受忽视的景点就属明十三陵了。明十三陵虽然包括十三个皇帝的陵寝,但是对外开放成景点并不是所有都在内,以下十三陵哪个陵最值得看。

十三陵哪个陵最值得看1

明十三陵值得看的陵有:一、长陵;二、定陵;三、昭陵。

长陵:它是十三陵中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帝陵,也是如今地面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定陵: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昭陵:是中国历代帝 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明十三陵依次建有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比较值得去看的陵墓如下:

一、长陵:

它是十三陵中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帝陵,也是如今地面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

二、定陵:

位于北京昌平区,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

三、昭陵:

位于陕西礼泉县城西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周长60公里,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也是中国历代帝 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

十三陵哪个陵最值得看2

十三陵哪个陵最好玩:长陵

朱元璋儿子朱棣之墓,十三陵之首,规模最大,游客也最多,只是地下部分不开放参观。用于祭祀的祾恩殿超级大,能看出昔日的'超豪华程度。殿内还有很多出土文物的展示,一定要看一下金丝翼善冠,超级精致,光冠上的龙鳞就用了8400片,绝对的国宝级文物。

十三陵哪个陵最好玩:定陵

唯一一个开放地宫的皇陵,地下部分面积非常大,特别深,常年温度极低,有点阴森。青石地宫、汉白玉石门、长明灯、以及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木,游客都可以亲历观看。出土的大量文物展示在定陵博物馆中,其中有四件国宝等待你去发现。

十三陵哪个陵最好玩:昭陵

地面建筑已被修复得很完整,一般团队游会选择去定陵和长陵,所以这里游人相对较少,十分安静,很适合散步怀古。

十三陵哪个陵最好玩:神道

算是十三陵的前导部分,两旁是各种生动的石像。古帝陵的神道是有建筑形式规定的,由石牌坊开始向北走,依次是大红门、石像生、龙凤门等,对古墓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着重研究。神路很长,路两侧大量松柏仍然长势茂密。还分布着守陵人后人种植的采摘园,秋天来的话,除了探访帝陵,还可以采摘正码苹果。

到达交通:

从北京出发自驾:沿京藏高速公路(原八达岭高速公路)到昌平西关环岛后,向北进入京银路,500米后红绿灯向右行驶进入昌赤路,沿途会经过石牌坊、十三陵神道、七孔渗清野桥。到达丁字路口后,直行是长陵、左转是定陵和昭陵。

公交:德胜门乘872路直达十三陵(从德胜门至定陵全程2小时左右)

地铁:昌平线到达昌平东关站,A口出,丛喊换成314路

内部交通:这四个开放的景点之间有一些距离,自驾车会比较方便,公交车314路可以连接长陵、定陵和神路。

十三陵哪个陵最值得看3

明十三陵风水之谜

解说1: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坐落着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这里自永乐七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葬人思陵为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人们习惯的称之为“明十三陵”。来往的游客往往被这里巨大精美的建筑所吸引,但却并不知道当年所修建时的艰辛与曲折。

串场1:在今年清明节期间,“活在北京,葬在河北”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热点。很多人反映,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是北京陵园价格近年来一再飙高,10年涨了15倍。所以北京市民才会选择去较远的地方寻找墓地。对此有人回应说,北京其实有便宜的墓地,但市民不领情,挑大小、挑风水。据调查显示,北京风水好的陵园墓地,一平方米几万元,有的甚至几十万元。

有的网友就调侃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一问墓价欲断魂。”入葬难一时成为了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几百年前也有一个人为自己将来葬在哪里而费尽心思。不过他可不是因为墓地价格高而葬不起,而是因为他非常笃信风水相术,决定要找到一块万年吉壤,好让自己的后世子孙世世代代长盛不衰。这个人就是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

大家知道,后来朱棣就葬在了北京的昌平地区。那么永乐皇帝为何最终决定把陵寝建在那里,陵寝在修建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解说2: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厚葬传统,崇信人死后在阴间仍然过着阳间一样的生活,所以孔子说,事死如事生。因此从秦始皇开始,历代统治者一直就对陵寝的修建有着严格的要求。做为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自然也不例外。十三陵长陵的建设成为了朱棣一生当中几件大事之一

谁知道十三陵哪个墓地风水好

十三陵的墓地合法的也就三家,两家位于十三陵德陵的西北方,叫做德陵公墓和盘龙台公墓另外一家位于景仰园的北边,叫做景仰园骨灰林,这三家陵园的风水都是北京市墓地风水中最好的了,三家的环境有些不一样,具体哪家好建议您自己去看看,对比一下,还是要靠自己的感觉,不过感觉盘龙台的风水更好一些。

十三陵风水导致了明朝的覆亡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风水,在我国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话题。在古代,特别是汉唐以后,上自帝王宫室、陵墓,下至官署、寺庙和民宅,在选址和营建过程中大多都深受风水理论的影响。

最初,风水只是古人寻找墓地时使用。它的理论大概是:葬地内有生气,生气可以带来福音。而生气在地里是流动的,遇风吹就会失散,遇水流拦挡就会停止不动。所以,古人寻找墓地,都是选择生气凝聚的地方,即风吹不到、有水流可以阻挡它流动的地方。后来,人们将风水概念扩大到城市、民居等领域。为了加以区别,人们将风水划分为阴宅风水和阳宅风水两大类。

明代帝陵的卜选,就是在阴宅风水术的指导下进行的。卜选的方针是:四面有山,左右和前面有水;山水曲折变化;龙(陵后的山脉)、穴(陵墓中安放棺椁的地方)、砂(陵寝风水格局中龙以外的其他山脉)、水(河流)之间的相配关系,等等。

十三陵陵址的卜选最初始于明永乐年间,为了求得吉祥的墓地,明成祖命江西风水师廖均卿在昌平境内寻找墓地。后来他在这一地区找到“吉壤”,叫黄土山,山前有龙虎二山,形成风水宝地。经朱棣亲自踏勘确认后并封为“天寿山”,并于1409年开始修建十三陵的第一座陵墓——长陵。

十三陵虽然是风水宝地,但是,也保不住大明王朝的千秋万代,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几乎具有某种神秘的必然性。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枕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

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所以将明朝的灭亡完全归罪于十三陵的风水也是不恰当的。推荐阅读:如何看阴宅风水

㈦ 北京明定陵地宫怎样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 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饥清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主要建筑有_恩门、_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宫可供游人参观。
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
定陵的主要建筑有_恩门、_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陵区的主要建筑有石桥、碑亭、陵门、_恩门、_恩殿、明楼、宝城和地下宫殿等,主体建筑均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占地182000平方米。
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定陵位于烂顷前北京昌平区,十三陵之一!北倚大峪山,面对山峰浑圆的蟒山。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定陵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营建。
中殿内有3个汉白玉石座,并摆放皇帝和皇后的五供和长明灯。后殿是地宫内最大的一个殿,殿内棺床正中央放置有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棺椁。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对称的两个殿,中间各自有一个用汉白玉垒砌的棺床,两配殿有甬道与中殿相通。
定陵内土夯填密实,又精心做好四周的防排水设施,距今虽已有400年,但无一处塌陷,且很少出现渗漏水现象。定陵地下宫殿出土了各类器物3000多件,其中有金器、银器、玉器、珠宝、金冠、凤冠、兖服、冕旒、百子衣等。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距今300~600多年历史。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乎纳山麓上,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明十三陵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
明十三陵目前已开放的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一般意义上的“十三陵旅游”主要指的是游览定陵、神路等景点。
定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城北8.2公里处,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和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墓。定陵地下玄宫由前、中、后、左、右五座高大的殿室组成,石条起券,总面积1195平方米,出土文物3000余件。
更多关于北京明定陵地宫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6adc231615732160.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㈧ 北京明十三陵简介

北京明十三陵简介

北京明十三陵简介,中国古代的建筑十分辉煌,至今给后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遗产,十三陵就是遗产当中比较知名的陵墓,除了知名度很高,还是少有的保存完整的陵墓,接下来看看北京明十三陵简介。

北京明十三陵简介1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西北50km处的昌平区境内,是明朝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陵区占地面积80km2,是当今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陵墓建筑和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十三陵的营建始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止于清朝初年,历哪桐御时200余年。依陵寝营建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长陵(永乐皇帝陵)、献陵(洪熙皇帝陵)、景陵(宣德皇帝陵)、裕陵(正统皇帝(即天顺皇帝)陵)、茂陵(成化皇帝李岩陵)、泰陵(弘治皇帝陵)、康陵(正德皇帝陵)、永陵(嘉靖皇帝陵)、昭陵(隆庆皇帝陵)、定陵(万历皇帝陵)、轮野庆陵(泰昌皇帝陵)、德陵(天启皇帝陵)、思陵(崇祯皇帝陵)。

陵区内除葬有13位皇帝外,还葬有23位皇后、1位皇贵妃以及数十名殉葬的宫人。此外,陵区内还建有7座妃坟园寝(东井、西井、万贵妃坟、悼陵、四妃二太子坟、贤妃坟、郑贵妃坟及二李、刘、周四妃坟)和1座太监陪葬墓(王承恩墓)

以及为帝后谒陵服务的行宫、苑囿等各式建筑。在陵域周围的10个天然山口(东山口、中山口、榨子口、西山口、德胜口、雁子口、锥石口、贤庄口、灰岭口、老君堂口)处修筑了城垣、拦马墙等防御设施,以保陵区安全。

明代皇陵的营建分为卜选陵址、拟定规制、备料施工等几个步骤。卜选陵址是陵寝营建的首要环节。一般先由卜选官员即朝中一、二品官员率风水堪舆人员依据风水理论,“外观山形,内察地脉”,经实地勘察后,选出一处或数处“风水吉壤”,上奏皇帝,必要时还要画出图样,贴上说明,最后由皇帝裁定。

成祖朱棣称帝后即有从南京迁都北京的打算。明永乐六年(1408年),朱棣命令礼部尚书赵羾带领江西术士廖均卿等人来到北京附近踏勘陵地。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昌平境内的黄土山找到了万年吉壤。朱棣遂封黄土山为天寿山,降旨圈地方圆80里作为陵区禁地。

明十三陵陵寝布局不是按照《周礼》左昭右穆的方式,而是以尊者居于主脉,卑者居于从脉(余脉)的布局排列的。长陵是十三陵的'首陵,位于天寿山主峰中部,其他各陵分列其左右。十三陵中长陵最大,永陵、定陵次之,思陵最小。陵寝建造方式可分为三种:一是皇帝生前所建陵,规模大且装饰华丽(如长陵、永陵、定陵);

二是由嗣帝所建陵,因有先皇“从俭建陵”的遗诏或受葬期、国力的影响,规模小且比较简朴(如献陵、景陵);三是皇帝生前未来得及建陵,改朝换代后由下一朝代营建(如思陵)。

明十三陵以规模宏伟壮观、陵园体系完整、布局庄严和谐、景色优美静谧、风格典雅古朴着称于世。1957年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十三陵和八达岭作为一个完整的风景名胜区又被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2003年7月3日,明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经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明十三陵简介2

景点简介

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总称,位于北京西北郊,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皇陵建筑群之一。陵区群山环抱,陵前有河水蜿蜒,山清水秀风景殊胜。来此可以参观建筑、风景,也能了解古代皇帝的丧葬规格。

明十三陵是个统一的整体,而各陵又自成一体,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陵与陵之间距离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各陵均呈扇形分列于长陵左右。十三陵中目前仅开放有“长陵”、“定陵”、“昭陵”和“神路”。

神路

神路位于十三陵南端,是通往十三陵区的通道,总长约7公里,也是明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由石牌坊,大红门,碑亭,石像生,龙凤门组成。神路的最南端是石牌坊,它是我国现存最大、最早的石枋建筑。

石像生位于从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龙凤门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整齐地排列着,造型生动,雕刻精细,为我国古代陵园中罕见的精美石雕,也是神路最大的看点。

长陵

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点之一。

定陵

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同时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其地宫可供游人参观。

昭陵

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垕(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方城、明楼、宝顶等。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修葺复原的陵园。

北京明十三陵简介3

关于十三陵的简介。

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2位太监,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

北京昌平十三陵是谁的墓地都有哪些陵园,十三陵是明代13位皇帝陵寝的总称,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距离天安门约50公里。它们分别是明成祖的长陵、明仁宗的献陵、明宣宗的景陵、明英宗的裕陵、明宪宗的茂陵、明孝宗的泰陵、明武宗的康陵、明世宗的永陵、明穆宗的昭陵、明神宗的定陵、明光宗的庆陵、明熹宗的德陵、明思宗的思陵,共计十三座。

定陵是唯一发掘的陵墓

十三陵是谁的墓地被挖了,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该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如今,定陵地宫可供游人参观...

现在你应该知道十三陵是谁的墓地了,其实就是明朝皇帝皇后们的墓葬群,是明代13位皇帝陵寝的总称。虽然是墓地,但是建筑非常辉煌,而且给人一种浓重的历史感,非常具有文化、历史价值。因此,现在被列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也是许多历史学家想要了解明代的途径之一。

㈨ 我想问问北京十三陵景区怎么样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封建帝的陵墓,坐落在北京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距离北京约50公里,总面积120余平方公里.1961年,十三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十三陵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明十三陵坐落于十三陵天寿山麓。十三陵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十三陵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十三陵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
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十三陵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
该陵园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历史。十三陵十三陵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在十三陵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
十三陵·长陵
明长陵位于十三陵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十三陵陵区内最主裤粗蠢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2、十三陵·定陵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主要建筑有_恩门、_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宫可供游人参观。
3、十三陵·昭陵
明昭陵位于十三陵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帝穆宗庄皇帝朱载_(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十三陵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
4、十三陵·永陵
明永陵位于十三陵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帝世宗肃皇帝朱厚_(年号嘉靖)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5、十三陵·献陵
明献陵,位于十三陵天寿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炽(年号洪熙)和皇后张氏的陵寝。
6、十三陵·庆陵
明庆陵,位于北京昌平十三陵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是明朝第十四帝光宗贞皇帝朱常洛(年号泰昌)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7、十三陵·茂陵
明茂陵,位于十三陵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8、十三陵·康陵
明康陵,位于十三陵金岭(又名莲花山或八宝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年号正德)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建陵用时1年,总体布局沿袭前制,呈前方后圆形状。该陵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占地2.7万平方米。明末,康陵曾遭到烧毁,在清朝干隆年间,曾被整修。
9、十三陵·景陵
明景陵,位于十三陵天寿山东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年号宣德)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
10、十三陵·泰陵
明泰陵,位于十三陵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帝孝宗敬皇帝朱_樘(年号弘治)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11、十三陵·德陵
明德陵,位于十三陵潭峪岭西麓,是明朝第十五帝熹宗折皇帝朱由校(年号天启)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12、十三陵·裕陵
明裕陵位于十三陵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凳兆周氏的合葬陵寝。
13、十三陵·思陵
明思陵,位于十三陵陵区西南隅的鹿马山(又名锦屏山或锦壁山)南麓,是明朝最后一帝朱由检(年号崇祯)及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
更多胡陪关于北京十三陵景区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85439e1615645886.html?zd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