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胜门的北京
北京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是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等组成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元为健德门,为出兵征战之门,寄语于“德胜”二字。
此后,历代都对城门和箭楼进行维修。1951年国家拨款修缮。1980年再次进行全面修缮。1982年设立文保所,并对外开放。1992年恢复瓮城内的真武庙。现箭楼上长年举办历史古钱币展。
德胜门自古就是北京重要的交通枢纽。德胜门是京藏高速(G6 原八达岭高速)路的起点,连接着北京的北部地区;因为附近有地铁车辆工厂,积水潭地铁站成为北京最早开通的地铁换乘大站。
从50年前这张图中可以看见,当年德胜门城墙外面、护城河之间是有铁路。拆铁路应该是“文革”以前的事,拆城墙则是1969年的冬天。 明洪武元年(1368),大将军徐达攻入元大都,改称北平,随后将北垣西侧门“健德门”改为“德胜门”,并在北垣南五里新筑土城垣,作为防止元军反攻的第二道防线。
德胜门箭楼雄踞于12.6米高的城台之上,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后出抱厦五间,楼连台通高31.9米。对外的三面墙体上下共设四排箭窗,总计82孔。
洪武四年(1371年)废元大都北垣,将新筑北垣加宽加高,开两门,西侧门仍称“德胜门”。
正统元年至四年(1436-1439)修建包括德胜门在内的内城九门的城楼、箭楼、角楼、桥闸。此后,德胜门历经修缮。1915年德胜门瓮城和闸楼被拆除,1921年德胜门城楼被拆除。1980年国家对德胜门箭楼进行修缮,1982年竣工,并成立德胜门文物保管所。
1993年改为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
2006年德胜门箭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胜门,意为“以德取胜”、“道德胜利”。遇到战事自德胜门出兵,由安定门班师,分别取“旗开得胜”和“太平安定”之意。
它是京师通往塞北的重要门户,素有“军门”之称。明代永乐皇帝北征、清代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干隆皇帝镇压大、小和卓叛乱都是出师德胜门。
明清两代,德胜门正面迎击来自北方的军事入侵,是北京城最重要的城防阵地。这里曾经发生过着名的北京保卫战。 干隆四十三年,天大旱颗粒无收,年末清高宗去明陵,至德胜门,时逢大雪纷飞,除去一年之暑气,高宗龙颜大悦作御诗立祈雪碑碣一通,有黄顶碑楼,碑之高大,令其它诸门的石刻难以比拟,故人称: “德胜祈雪”。
德胜门东边的城墙上放着一尊炮,不过,这炮不是打仗用的,是报时用的。每日午时,德胜门和宣武门同时一声火炮,城内的老百姓听炮对时。可是,北京城人称“宣武午炮”却不说“德胜午炮”,估计可能是宣武门杀人总在午时,炮声一响人头落地,比德胜门有名的缘故吧。德胜门瓮城内的珍品,应当要数立在中间的一座碑亭。亭中矗立着一座高大石碑,镌有干隆帝六十二年时(1797年)的御制诗。这位当时的太上皇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在“德胜”二字上很是抒发了一回豪情。 德胜门地区还有一处与北京息息相关的“生命线”! 沿“豁口”护城河向东二百公尺,在原城墙下方有一水道连接着护城河与城内水系,水道的城内出口处正好在积水潭小庙的下方。多少年来,通过此水道,城外西山、玉泉山的甘泉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内,滋润养育着京都百姓和权贵。 儿时曾目睹过比自己大一些的孩子在此通道水中摸出精美的银盘。甚至还有在该水道出口处掉入冰窟的经历。
冰窖口胡同的冰厂至六十年代初期应还在使用。具体地址在冰窖口胡同与护城河之间,当时有数个长百余米宽二三十米深约6、7米的用于存放冰块的大坑。每当在北京寒风最凛冽的时节,冰厂工人们才开始到积水潭或太平湖取冰,有些老工人甚至已取冰数十年。工人们在寒风中用专用工具将已冻得非常厚实的冰面切割成一米见方的冰块,用溜槽将冰块提到岸边运至冰厂,再用溜槽将冰块放至储冰坑中码放好,每块冰之间都铺有稻草相隔,随后再用保温之物质如稻草等将全部的冰块厚厚盖好,等至气候炎热之时,遂将存冰取出向市场供应。五、六十年代的盛夏时节,在北京城内的副食商场,街边小店,用天然冰块冰镇的啤酒、北冰洋汽水随处可见。
后因人造冰的大量使用,有数百年历史的冰厂迅速消失。冰窖口胡同处的冰厂撤消后,遗留下的储冰大坑被政府稍加改造成为“青年湖”,并蓄水待用,但尚未确定具体用途。数年后在冰厂原址上修建了北京变压器厂。
后北京变压器厂迁移,随后既成为目前状态。
儿时经常随父到冰窖口胡同西口的加油站去看熟识的叔叔们下棋,而我的目光和思绪则更多地停留在那挂满棚架的葡萄和飞舞的蝴蝶身上。“豁口”名字的由来应出于五十年代该处城墙被开挖破坏后,“豁口”的出现使城内的新街口与城外北太平庄连成一片。极大地方便城内外居民的交通。 今天的“小西天”牌楼以西一带当年多为农田,在我儿时建筑还很稀疏。记得我是在那里认识西红柿的,因为这里有大片种植。
德胜门城楼东侧,曾是“晓市市场”,还有一堆以“晓市”命名的胡同。这里是当年重要的民间交易市场,以清晨交易得名。到上世纪80年代,这里又成为北京假烟贩卖的集中地。德胜门城楼西侧,有胡同叫“冰窖口”,是当年宫里窖藏夏季用冰的地方,如今已改成大路,这里的彻底改造是本世纪的事情了。
1954年这张地图上标注“交通干部学校”的地方,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是“邮电学校”,再以后是邮电508厂,改革开放后,这里曾生产过诺基亚等国际品牌的手机,这里变成了写字楼。地图上的“华北军医医院”,后来是北京军区262医院,后改为二炮总医院。
医院的对面,如今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地方,那时还是一片未标明的建筑。这里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成为“北京电影学院”,到“文革”中成为8·75电影放映设备厂,再以后是电影公司。
地图里的“城里”,今天JJ迪厅的地方是北京科影厂。50年前,当时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就在这个地方。那时新街口到豁口的道路还不成样子,有有轨电车从西直门到新街口转向平安里。今天积水潭医院的地方那时是“大火药局”。
积水潭的西边,50年前还是一片低洼地,那时甚至还有稻田。后来在这里挖了一个人工湖,取名“太平湖”。那时候,夏天可以来湖边看大人钓鱼,冬天有人在湖面上滑冰。不过太平湖里不太平,这里发生的最应该记取的事件,是“文革”中老舍先生于1966年8月投湖自尽。1969年开始挖地铁的时候,这个“湖”被填埋。
Ⅱ 100009是哪个城市的编码
北京市市区下列地区使用邮政编码(邮编)100009
东轿杆胡同 定阜街 单号1-3、� 双号4-38 东福寿里 灵光西巷
东吉祥胡同 东明胡同 东不压桥 灵光胡同
东板桥东巷 铃铛胡同 东板桥西巷 刘海胡同
东口袋胡同 灵光东巷 东棉花胡同 陟山门胡同
琉璃寺胡同 东绦胡同 铜铁厂胡同 万年胡同
东板桥街 东公街 东煤厂胡同 东高房胡同
织染局胡同 柳荫街 帘子库胡同 旧鼓楼大街
菊儿胡同 郎家胡同 北锣鼓巷 大翔凤胡同
草厂胡同 大学夹道 北下洼子胡同 炒豆胡同
乐春坊 腊库胡同 北兵马司胡同 大石碑胡同
柴棒胡同 德胜胡同1-8号 宝钞胡同 北河沿大街� 单1-85号、� 双2-16号
北月芽胡同 白米斜街 北河胡同 板厂胡同
北海夹道 大经厂胡同 地安门内大街 安定门西顺城街
岔子胡同 分司厅胡同 大石作胡同 后园恩寺胡同
白米北巷 地安门东大街� 单号57-149、� 双号56-88 大金丝胡同 大黑虎胡同
蓑衣胡同 草厂北巷 花园东巷 八步口胡同
碧锋胡同 大石虎胡同 地安门西大街� 1-147号、2-32号� 鞍匠胡同
北钱串胡同 车辇店胡同 慈慧胡同 安乐堂胡同
恭俭一巷 吉安所北巷 后海南沿 大石桥胡同
大新开胡同 安定门内大街 草厂东巷 黑芝麻胡同
交道口南大街� 单67、69楼、甲71 … 后海夹道胡同 鼓楼西大街1-217、� 2-192号 甘露胡同
火药局二条 北官房胡同 地安门外大街 福祥胡同
拐棒胡同 果家大院 恭俭四巷 大经厂西巷
火药局一条 花园北巷 恭俭五巷 黄化门胡同
景尔胡同 后海北沿胡同� 1-51号、2-50号… 景山东街 豆角胡同
国旺西巷 吉安所右巷 旌勇里 国兴胡同
后鼓楼苑胡同 房钱库胡同 国旺胡同 吉安所左巷
金奖胡同 火药局胡同 花园前巷 华丰胡同
弘善胡同 鼓楼东大街 火药局六条 火药局五条
恭俭三巷 景山后街 国祥胡同 国旺东巷
后局大院 沙井胡同 净土胡同 火药局四条
沙滩南巷 双寺胡同 磨盘院胡同 横栅栏胡同
铁影壁胡同 景山西街 沙滩后街 景阳胡同
景山前街 后马厂胡同 尚勤胡同 嵩祝院
火药局三条 恭俭胡同 花园胡同 恭俭二巷
天汇大院 焕新胡同 寿比胡同 后小井胡同
国盛胡同 高卧胡同 前海西街 米粮库胡同
前马厂胡同 前鼓楼苑胡同 前井胡同 迁善居胡同
方砖厂胡同 豆腐池胡同 碾子胡同 马良胡同
千竿胡同 恭俭六巷 前海东沿 玉阁四巷
纳福胡同 三肆码游座桥胡同 松树街 水簸箕胡同
千福巷胡同 嵩祝院北巷 清秀巷 汤公胡同
前海南沿 帽局胡同 南官房胡同 前圆恩寺胡同
三眼井胡同 西绦胡同 兴华胡同 沙滩北街
玉阁二巷 南下洼子胡同 嵩祝院西巷 五福里
秦老胡同裂销 南月牙胡同 小厂胡同 小石碑胡同
龙头井街 帽儿胡同 南钱串胡同 南锣鼓巷
玉阁胡同 小新开胡同 义溜胡同 纱络胡同
前海北沿 五四大街� 单号29-51、� 双号20-62 小翔凤胡同 玉阁一巷
小石桥胡同 羊房胡同 永恒胡同 西福寿里
张旺胡同 王佐胡同 赵府街 西公街
杏花天胡同 小经厂胡同 西轿杆胡同 烟袋斜街
雨儿胡同 谢家胡同 玉阁三巷 鸦儿胡同
延年胡同 辛安里胡同 西煤厂胡同 西口袋胡同
银锭桥胡同 西楼巷胡同 铸钟胡同 西魏胡同
小八道湾 扬俭胡同 园景胡同 小黑虎胡同
油柒作胡同 西绦南巷 雪池胡同 小金丝胡同
西吉祥胡同 羊角灯胡同 新开胡同模困 银闸胡同单号 单号47-59、� 双号28-44
西老胡同 中老胡同 毡子胡同 铸钟厂
中绦胡同 钟库胡同 钟鼓胡同 锥把胡同
钟楼湾胡同
Ⅲ 王恭厂的王恭厂大爆炸
王恭厂大爆炸,史称“天启大爆炸”或“王恭厂灾”,是公元1626年5月30日(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端午节次日上午9时,北京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的离奇爆炸事件。这次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共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
公元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即明熹宗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巳时),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发生了一次离奇的大爆炸事件。这次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共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据估算,此次爆炸的威力约为1万至2万吨当量的黄色炸药(TNT)。
爆炸发生时,“天空晴朗,万里无云”。从东北方向传来一声闷雷似的轰响,隆隆的声音渐渐向西南移动。突然一声巨响,王恭厂方圆十几里顿时涌起漫天的灰土,紧接着天色便昏暗下来,不一会儿就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了。人们只觉得大地猛烈震撼起来,数万间房屋轰然倾倒,许多大树连根拔起。王恭厂附近的象房被震塌,象群仓皇奔逃。人们惊魂未定,王恭厂又是一声轰鸣,地面突然迸裂,出现两个十几丈深的大坑。只见从坑中升起一股股烟云,飘飘然向东北方向滚滚而去。石驸马大街上有一5000斤重的大石狮竟被掷出顺承门(今宣武门)外。西安门一带,米粒大小的铁渣在空中飞舞溅落,长安街一带,不时从空中落下人头,有的仅剩眉毛和鼻子,德胜门外尤甚。密云境内,居然飞来20余棵大树。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死伤的人无论男女老幼,许多人都是赤身裸体”。
在爆炸中心范围内,走在街上的官员薛风翔、房壮丽、吴中伟的大轿被打坏,伤者甚众,工部尚书董可威双臂折断,御史何廷枢、潘云翼在家中被震死,两家老小“覆入土中,宣府杨总兵一行连人带马并长班关7人没了踪影”。承恩寺街上行走的女轿,事后只见轿子都被打坏在街心,女客和轿夫都不见了。中心区以外也受到强烈的冲击波影响,皇上感到大震,起身便冲出乾清宫直奔交泰殿,(情急间)“内侍俱不及随,止(只)一近侍掖之而行”,这时“建极殿槛鸳瓦飞堕”,正中近侍头部、脑浆迸裂,而“乾清宫御座、御案俱翻倒”,正在修建大殿的工匠,因“震而下堕者二千人,俱成肉袋”。
在《明实录·熹宗实录》、《国榷》、宦官刘或渣若愚所着的《酌中志》、北京史地着作《帝京景物略》、《宸垣识略》中对王恭厂大爆炸都有记载,甚至连明代佚名小说《梼杌闲评》第四十回中也有描写此事件的情节。其中属于官方的、相当于政府新闻公报性质的邸报底本,佚名抄撰的《天变邸抄》对王恭厂灾变记述最为详细。
《天变邸抄》记载: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动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东自顺城(兄举应作“承”)门大街,北至刑部街(今西长安羡团碧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以数万计,人以万计。王恭厂一带,糜烂尤甚,僵尸层叠,秽气熏天,瓦砾盈空,而下无从辨别街道门户。伤心惨目,笔所难述。震声南自河西务,东自通州,北自密云、昌平,告变相同城中。即不被害者,屋宇无不震裂,狂奔肆行之状,举国如狂。象房倾圮,象俱逸出。遥望云气,有如乱丝者,有五色者,有如灵芝黑色者,冲天而起,经时方散。合科道意火药局失火,缉拿奸细而报,伤甚多,此真天变大可畏也。
《明实录·熹宗实录》卷71记载:(天启六年五月戊申)王恭厂之变,地内有声入霹雳不绝,火药自焚,烟尘蔽空,椽瓦飘地,白昼晦冥,西北一带相连四、五里许房舍尽碎。时厂中火药匠役三十余人尽烧死,止存一名吴二。上命西城御史李灿然查报,据奏:塌房一万九百三十余间,压死男妇五百三十七名口。
《国榷》卷87记载:丁未。王恭厂灾。东自顺城门,北至刑部街,坏民居万余区。男妇死五百三十余人,盖火药局骤发也。玄武门(今神武门)火神庙守门内臣,闻乐音三叠出自庙中,见有火球滚出,腾空而去。众方属目。俄东城声如霹雳,天地昏暗。上在乾清宫,走避建极殿,御座俱倾,大殿工人坠死二千余人,凡死伤俱裸露,衣服飘挂西山之树。昌平教场衣服成堆。员弘寺街轿中女赤体无恙。石驸马街大石狮飞出顺城门外。
《梼杌闲评》第40回记载:到了五月六日巳刻,京师恰也作怪——京城中也自西北起,震天动地如霹雳之声,黑气冲天,彼此不辨。先是萧家堰,西至平则门、城隍庙,南至顺城门,倾颓房屋平地动摇有六七里,城楼、城墙上砖瓦如雨点飞下。人先但见烟雾满前,不辨路头,后又被震倒墙屋的响声聒耳,弄得人进不得出不得,路上压死、惊死的人何止万余。个个都是赤身裸体,焦头烂额,四肢不全。工部衙门至十附马街一带,五六条胡同内,就是官员,也多有死的。顺城门内象房震倒,象也惊得发狂,东奔西走,不知踏死多少人,一城中惊得鬼哭神号。此时官民死伤者甚众。直至两三日后方定。
对于王恭厂大爆炸,几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地震引起的,有人说是火药自爆、也有人认为陨星坠落,认为隐火山热核强爆有之,认为是由地震、火药及可燃气体静电爆炸同时作用亦有之,更有甚者,认为是外星人入侵、UFO降临等。但每一个观点都没有摆出无可辩驳的证据,使人完全信服。
试解明末王恭厂大爆炸之谜
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惊心动魄的灾难,1626年北京王恭厂大爆炸与3000多年前印度“死丘”事件、1908年6月30日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大爆炸,被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为了弄清王恭厂爆炸的真正原因,1986年5月30日,即这次特大灾难事件发生的360周年,北京明史专家和从事天文、地理、地质、地震、军工、古兵器、科技史、新闻史等各方面研究的专家,曾召开过王恭厂大爆炸学术研讨会,会后出版了论文集《王恭厂大爆炸──明末京师奇灾研究》。北京文物保护协会会员、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王铭珍倾向于火药燃烧爆炸说。
王恭厂位于北京内城西南隅,早年间的地图标注为王公厂胡同,现代地图标注地点约为今西城区新文化街以南,象来街以北,闹市口南街以东,民族宫南街以西的永宁胡同与光彩胡同一带。
王恭厂创办于明初,始为铸铁厂,后改为兵工厂,专为皇家制造盔甲、枪炮、火药。日常存储火药万斤,按照等级防火安全措施进行保卫,在火药库房周围掘有深井数口以备灭火。王恭厂防卫职责由京城守卫侍卫亲军负责,昼夜当值巡逻。防火、防止贼寇入侵之事,管理甚严。
神秘爆炸石狮子挪窝
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1626年5月30日)上午,京城街道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突然一场巨大而又离奇的大爆炸发生了。在一声巨响的同时,一股灰色气流突然直冲云霄,天色立刻昏暗变得如同夜晚一样。瞬间,以王恭厂为圆心半径大小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地区的万间房屋尽数倒塌粉碎。死亡约10000余人,受伤约20000余人。
据《明季北略》记载:“东至顺承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灰粉,屋数万间,人二万余,震声南至河西务,东至通州,北至密云、昌平告变相同、京城中无不被害者,屋宇无不震裂” “长安街空中飞堕人头。或眉毛和鼻,或连头额纷纷而下。大木飞至密云,石驸马大街有大石狮子,重五千斤,数百人移之不动。从空飞去顺承门外……”
有文献记载:在爆炸中心范围内,走在街上的官员薛风翔、房壮丽、吴中伟的大轿被摧毁,工部尚书董可威双臂折断,御使何廷枢、潘云翼在家中被震死,宣府杨总兵一行人连人带马没了踪影。
还有文献记载:王恭厂距象房较近,大爆炸时,象房倒塌,大象逃逸,上街奔跑,踏伤百姓多人。
大爆炸引来多种说法
王恭厂大爆炸的原因历来有多种解释,综合起来有:地震说、火药焚烧爆炸说、龙卷风说、陨石坠落说、地球内热核强爆说等。还有荒诞学说:外星人飞船坠毁说、外星人入侵说等。
为了弄清王恭厂爆炸的真正原因,1986年5月30日,即这次特大灾难事件发生的360周年,北京明史专家和从事天文、地理、地质、地震、军工、古兵器、科技史、新闻史等各方面研究的专家,曾召开过王恭厂大爆炸学术研讨会,笔者也有幸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个人的见解。会后出版了论文集《王恭厂大爆炸──明末京师奇灾研究》。这次会议很多人倾向于地震说。笔者倾向于火药燃烧爆炸说。并且就现存所有记载这次大爆炸的诸多史料中内容,提出了很多旁观佐引。
试解火药爆炸说
爆炸当时,王恭厂内贮有火药数百吨,存于库,久而久之,原本为粉状的火药会变成结晶体,分装时得用硬物撬开,或许地面上会溅有散落的火药,此时正是干燥季节,稍有摩擦撞击,就有引发燃烧爆炸之可能,在王恭厂大爆炸中,内部差役几乎都被炸死了,唯有太监吴二幸存。《两朝从信录》称:“时救火诸役,从厂中救出净身男子吴二,问之,口称:身系厂中,本撮火药人役。但见飚风一道,内有火光,致将满厂药坛烧发,同作三十余人皆被烧死,止存吴二一人。”
如果吴二所言不是虚构,则可断定王恭厂大爆炸是由于火药燃烧导致的。当时也有人向皇帝奏报说可能是有奸细放火,天启皇帝闻之受到了很大震惊,终日心恐不安。王恭厂爆炸仅仅一年后,天启皇帝朱由校就驾崩了,其弟朱由检即位。这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虽然他是一个很勤政的君王,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匡扶社稷,包括铲除魏忠贤阄党集团,但是,火药库爆炸事件频发。他在位17年,至少发生三宗京城火药库爆炸事件。至1644年,大明王朝走向了历史末路。此时距王恭厂大爆炸还不到20年时间。
从历史观点看,稳定的社会治安,对于预防爆炸事件的发生,巩固政权是极为重要的。
当然笔者是不反对地震之说的,地震的二次灾害是完全可以诱发火药库爆炸的。《天启实录》载:“是日,蓟州密云地震。”即是说:当日,确有震情,但震中是在密云,距北京城200华里。从防震角度看,如果兵工厂火药库有较好的防震设计,也不会因为地震引爆火药库。
Ⅳ 北京胡同的名称
北京胡同的名字如下:
1、史家胡同。
2、东交民巷。
3、东棉花胡同。
4、杨梅竹斜街。
5、北锣鼓巷。
6、礼士胡同。
7、群智胡同。
8、西总布胡同。
9、白塔寺前抄手胡同。
1、五道营胡同。
北京胡同的形成是随着北京城的形成而变化、发展演进的。大约在五十万年前,这块地界儿开始有了原始人居住,不过那时只是住在天然洞穴而已。到了距今大约一万到四、五千年间,这儿出现了原始氏族公社,开始住上了易简房屋。
Ⅳ 能请列下北京市内的名人故居、旧宅院、旧府邸、历史遗迹、原址上建的博物馆吗
请来看看故居——齐白石故居:西城区跨车胡同。 茅盾故居地址:东城区后圆恩寺13号 。 郭沫若故居地址: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 。老舍故居:位于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谭嗣同故居:北京市宣武区北半截胡同41号。梅兰芳纪念馆于1986年10月建立,坐落在北京西城护国寺街9号。 纪晓岚故居:又称阅微草堂,位于北京宣武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晋阳饭庄院内。只是原来阅微草堂的一部分。据史料记载,此宅原为清代威信公大将军培返清岳钟琪的旧宅,后为纪晓岚官邸。荣禄故居:北京市东城区东城区交道口菊儿胡同3号。田汉故居:北京市东城区细管胡同。
再来个铁帽子王府——礼亲王府,东邻皇城根、西靠西四南大街配前、北顶颁赏胡同、南接大酱坊胡同。
来个郡王府——孚郡王府,自朝阳门内大街向北直至东四三条路南。街门原在朝内北小街。真正的王府大门在临街大门的后面。
来个宰相府——宰相刘罗锅故宅:东四南大街路东礼士胡同内。
也来世巧一个公主府——张自忠路的和敬公主府,和敬公主府在张宗昌宅之后,今为某中央机关接待站,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要说有典故的小地方,几乎每一个北京胡同都是一个典故。这里面说些个胡同:戏楼胡同、钱市胡同、大丰胡同 观音庵胡同、观音庵 已经是居民小区 照片>>>
马相胡同 长青胡同 双寺胡同 水车胡同 水车胡同 水章胡同 水罐胡同 玉芙胡同 玉佛寺(蔡家大门并入)甘露胡同 甘水桥胡同、甘水桥 东光胡同 轿子胡同 东明胡同 观音寺胡同 四环胡同 永泰胡同 永泰寺 西井胡同 井儿胡同 西章胡同 西绦胡同 西绦儿胡同(北城根、北药王胡同并入)西魏胡同 西位胡同
有果胡同 油炸鬼湖同(小三条并入)光泽胡同 火药局、大火药局(小火药局并入)后坑胡同 后坑 后章胡同 后张公园、羊房胡同 羊房胡同 阳泉胡同 红园胡同 官菜园、菜园六条(骆驼胡同并入)寿屏胡同 烧饼胡同 苇坑胡同 苇坑 孝友胡同 药酒葫芦胡同 邱家胡同 邱家胡同 辛勤胡同 抄手胡同 罗儿胡同 罗儿胡同 朋奖胡同 彭家楼胡同 鸦儿胡同 鸭儿胡同、广化寺街(侯位胡同并入)铁香炉胡同 高井胡同 高井胡同 棠花胡同 糖房胡同(糖房大院并入) 景尔胡同 井儿胡同 黑塔胡同 黑塔寺 阔带胡同 口袋胡同 铸钟胡同 铸钟厂 槐树胡同 槐树胡同
新开胡同 南新开路(酱房大院并入) 滨海胡同 段家胡同 碧峰胡同 碧峰寺(新开路并入)潜学胡同 前桌子胡同 八步口胡同 八步口 小石桥胡同 小石桥 小半截胡同 小半截胡同 小黑虎胡同 小黑虎胡同 小铜井胡同 小铜井 大石桥胡同 大石桥 大半截胡同 半截胡同 大黑虎胡同 黑虎胡同 大铜井胡同 大铜井 五根檩胡同 五根檩胡同 中教场胡同 中街(洋溢滋、长图治、剃头栅并入) 东桃园胡同 东轿杆胡同 东轿杆 东教场胡同 东新开胡同 东新开路、新开路(崇元观并入) 北草厂胡同 西轿杆胡同 西轿杆 西教场胡同 西教场(绵长胡同、草料铺并入) 迁善居胡同 。
说些地名的典故:五棵松
原为清提督劭英之墓。墓内有五棵古松树,周边荒凉,当地人便以此松树为地标,称该地方为“五棵松”。1966年修建一线地铁,原松树死掉。现在,在五棵松地铁站西北出口处仍种有五棵松树,以符其名。
原址的博物馆,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
Ⅵ 有哪些有趣的城市道路命名各道路是以怎么样规则或者框架来命名的
我老家有两条路,第一“戚继光大道”,第二,“鲁肃大道”
Ⅶ 吉祥社区位于哪个市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吉祥社区吉祥社区
社区简介:吉祥社区位于景山街道西北部,总面积0.15平方公里左右,属于区界明显的地缘板快型社区.社区内有再册户籍户数1927户,在册户籍人数4831人;实际户数1352户,实际人数3290人吉祥社区属于老旧居住区,社区内有慈慧寺,原为明朝司设监,清朝重修改名慈慧寺.三十年代曾是党的秘孙顷密联络机关,也是北平左翼剧联的主要活动场所.
社区所辖范围:东起北河沿大街,西至地安门内大街,南以帘子库胡同为界,北至地安门东大街.含括北河胡同,火药局胡同1-6条,焕新胡同,东吉祥胡同,西吉祥胡同,东板则厅陆桥西巷胡同,帘子库胡同,南月牙胡同,北月牙胡同,慈慧胡同,北河沿大街.
吉祥社区附近有故宫博物院、天安门广场、天坛公园、王府井、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旅游景点,有同仁堂、一伏芦条龙、馄饨候、葡萄常、北京烧羊肉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