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地区的晚霜一般在什么节气
北京地区的晚霜一般在立春以后,在4 月上旬结束,个别年份推迟到 4 月底。
当地面或近地物体冷却到0℃以下时,由水汽凝华或由露冻结而成为白色松脆的冰晶叫霜。霜和霜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霜冻是指空气温度下降到某种植物的临界温度以下,使植物受到冻害,这时温度可在0℃以下,也可在0℃以上。
由于空气湿度不同,可以有霜(白霜)也可无霜,在不出现白霜而植物受冻害,称“黑霜”。秋季为初(早)霜,春季为终(晚)霜。
出现条件
一般以地面最低温度≤0℃或气温2℃为霜冻温度指标。根据建国后气象资料统计,北京市年初终霜日期及无霜期见(表4-12)。初霜:平原区平均在10月中旬,个别年份提前到9月下旬。山区提前,延庆县在9月末,个别年份为9月中旬。
平原山区相差一个节气。终霜:平原区一般4月上旬结束,个别年份推迟到4月底。山区要推迟20天以上,延庆县在4月底,最迟可到5月上旬结束。从终霜到初霜之间称无霜期,在农业生产中又常用无霜期表达某一地区热量资源情况。
北京平原地区无霜期190—195天,山前暖区接近200天,随高度增加无霜期缩短。每升高100米,无霜期约减少5—6天。长城以北无霜期比平原长约少一个月,延庆县无霜期只有170-150天。80%保持率的无霜期要比多年平均值少1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