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科技如何助力北京冬奥会

科技如何助力北京冬奥会

发布时间: 2023-07-15 08:24:24

Ⅰ 冬奥会中的科技运用有哪些

冬奥会运用的科技如下:

1、防疫:防疫神器体温贴。

首先,就是被誉为“防疫神器”的体温贴,它在外观上长得像创可贴,其实是无线电子测温计,这款体温贴可以直接贴在腋下,系统每3秒采集一次体温数据,一旦超过37.3℃,就会自动向防疫人员报警,快速找到体温异常的人员。

2、吃:没有厨师和服务员的餐厅。

在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智慧餐厅”有约120台餐饮机器人同时服务数千人。在冬奥会举办期间,所有机器均处于开机状态,无论何时进入餐厅,都能吃到现做的食物,只需要手机扫码就可轻松点餐,并且实现“24小时供应”。

3、睡:为人体脊柱提供最佳支撑。

运动员们的床采用记忆棉材质,可调成睡姿、坐姿等不同场景,不同模式都能为人体脊柱提供最佳支撑。此外,还具备闹钟推醒功能。设置闹钟后,床在设定时间会自动起降,再也不用担心会“赖床”了。

4、转播云“上线”,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沉浸式感受。

VR也是一大亮点,虚拟技术360度应用在了冬奥会上,用超高精度扫描和摄像工具进行三维重建和渲染构建的VR场景,普通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观赛视角,可以实现自由视角观看比赛。

5、冰立方:实现了水变冰、冰变水的自由转换。

此次冬奥会本着可持续利用的理念,“水立方”摇身一变成为了“冰立方”。科学家们通过可转换场地、可拆装制冰系统、可转换环境和智慧场馆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了夏季和冬季场景自由转换的“水立方”和“冰立方”,“冰立方”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水上项目和冰上项目均可运行的“双奥”场馆。

2022冬奥会的应用技术:

与此前的冬奥会相比,北京冬奥会将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为全世界的观众提供前所未有的现场转播和全方位覆盖报道。北京冬奥会转播将成为史上科技含量最高的奥运会。

北京冬奥会采用5G+8K的技术对赛事进行转播,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在奥运史上首次用8K视频技术直播开幕式和转播重要赛事的目标。

Ⅱ 北京冬奥会中的科技运用是什么

北京冬奥会中的科技运用是:

1、高校用航天科技制造冬奥头盔,助力“科技冬奥”。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一款滑雪头盔引发关注,据了解,这款滑雪头盔运用了航天薄壁结构设计科技。

2、奥运史上首次:机器人在水下完成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在“科技冬奥”多机器人跨域协同的火炬接力环节,两名“机器人”火炬手完成水下接力。这一环节包括:机器人冰面滑行入水、水下火炬交接传火、机器人出水三部分,传递过程中,不仅能体现火焰在水中“水火相融”的神奇景象,还能展现设计者所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

3、织就炫酷的“冰丝带”:作为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为世界贡献了由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中国制造组成的奥运场馆建设“中国方案”。这其中,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罗尧治教授团队和邓华、袁行飞教授团队就为“冰丝带”超大跨度索网结构建设施工与运维保障提供了重要的科技力量。

4、智能冰上运动训练分析系统:如何通过人工智能为冬奥健儿的体育训练赋能?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教授、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立华团队研发智能冰上运动训练分析系统。这一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被2022北京冬奥会采用,让“智能化”教练亲身指导,助你化身“冰雪精灵”!

5、滑雪机器人是在“科技冬奥”的号召下,由上海交通大学高峰教授领衔,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组成的足式机器人研究团队研制,获得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