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知识 » 老北京的房子怎么装修
扩展阅读
天津到济南火车多少时间 2025-02-05 22:42:06

老北京的房子怎么装修

发布时间: 2023-07-16 20:29:26

❶ 北京四合院特点简介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特点一:规模大小不一
北京四合院虽然有一定的规制,但是规模却有所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即大四合、中四合合小四合。大四合也可以称为“大宅门”,一般为复式四合院,也就是说该四合院由多个四合院纵深连接组成,院落比较多,前院、后院、东院、西院等等,占地面积较大,主要是官衙、府邸用房。而中四合院主要包括五间北房,三正两耳,东西各三间厢房;另外还用院墙隔为前院和后院。经过上面的介绍,小四合不难理解,一般包括三间北房,东西各两间厢房,南房三间。中四合和小四合一般为普通居民所选择。
这也可以说是最典型的北京四合院的特点。除了个别的宅子,北京四合院格局都非常方正,所有的建筑均采用正朝向即朝向正南、正北、正西、正东,与南方地区住宅的灵活多变的住宅大有不同。

特点二:用材简单
北京合院设计与施工比较容易,所用材料十分简单,不要钢筋与水泥,青砖灰瓦,砖木结合,混合建筑,当然以木构为主体标准结构,重量轻,如遇地震,无论多大震级也不害怕,说明合院是可以防震的。整体建筑色调灰青,给人印象十分朴素,生活非常舒适。
特点三:遵循风水
以北京为主的周围地区用四合院,以中轴为对称,大门开在正南方向的东南方向,大门不与正房相对,也就是说大门开在院之东南。这是根据八卦的方位,正房坐北为坎宅,如做坎宅,必须开巽门,“巽”者是东南方向,在东南方向开门财源不竭,金钱流畅,所以要做“坎宅巽门”为好。
因此北京四合院大门开在东南方向。这是根据风水学说决定的,只有北京周围才是这样做法,其它地方并非如此。

特点四:私密性好
北京四合院院子宽敞,四面房屋独立分布,虽有游廊相连却互不干扰。北京四合院的外墙极少开窗,只在东南角开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一家人其乐融融,隐私性非常好。
特点五:绿化多水景少
北京四合院不论面积大小,主人都会在院落中种植花卉树木,多以海棠、玉兰、石榴、牡丹为主,从不种植松柏、桑树、梨树等。另外与南方院落不同的是,北京四合院较少出现水景,而多在院落中央摆放鱼缸,除了作为观赏所用还能起到调节空气的作用。

唐山御缮坊建材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滦县,是以石墨烯复合无机材料及高分子材料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型企业,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建筑装饰构件。
公司产品主要有:檐瓦、脊瓦、简瓦、板瓦、青砖、勾头、滴水、仿古面砖、仿古地砖、仿石砖、各种艺术浮雕、六兽、龙凤、狮、鱼、吻、翘角等各种型号仿古构件;混凝土影像浮雕、仿古涂料等。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专业的生产技术人员,严格的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强大,公司生产采用的原材料都是采用先进的石墨烯复合材料,产品构件不仅能够复原古建筑,使传统建筑淋漓尽致的展现传统艺术的美,同时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耐污染自清洁性好。使用我公司产品,可以简化施工工艺,降低工程造价。产品以质量上乘,品位高档,深得各界的赞赏和推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❷ 四合院如何装修文化有何讲究

老北京的建筑经典——四合院聊北京少不了四合院,以前没觉着,到外地念书许多同学都很感兴趣的问我, 才知道四合院也成了北京的一景了。这回就在社区里灌一笔,不太了解的北京哥们儿看看,免得让人问蒙了,自己家门口儿的事儿再不知道可有点儿……外地的朋友以后来北京玩儿,逛四合院也不至于觉得冤,走到哪儿也能说出个道道儿来,不比干遛腿儿强吗。北京的四合院,始于十二世纪,它符合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要求,是北京城百年 来的传统住宅形式。四合,是指东南西北的房子都有,布局严整,院落敞亮,使人有雅静舒服的感觉,而且长幼有序,各居其室,作息方便。从前,北京人住房讲究很多,俗话说: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都乐意住路北的房子,四角整齐的院子,不喜欢倒下台阶,说那是进门跳坑(愚……)。北京人有四句话:宁住庙前,不住庙后,宁住庙左,不住庙友。院子里不能种松柏树和杨树,因为那是阴宅种的树木,现在无所谓,随您便种, 呵呵。北京的四合院分大、中、小三种规格。大四合院:正房是前廊后厦,后边有罩房。东西厢房南边的花墙子中间有一座垂花门,门内是四扇木屏风,东西厢房都有抄手游廊,与垂花门相通。有的花墙子在垂花门两旁,镶上两三个漏窗。正房与厢房之间,有圆月亮门儿,可以从过道到后院去,有的有过厅,可以穿行 。外院,东西各有一道花墙,中间是月亮门儿,四扇绿油漆的木屏风,红斗方字,东边的是“动壁图书”,西边的是“西园翰墨”。可以从这个门儿到跨院去。南房有穿山游廊,是以山墙开门,接起来的走廊。 如此布局,形成了东西南北互相连通的几个院落。 北京最典型的大四合院是清朝时的那王府(在金鱼胡同)和恭王府(什刹海西街)等几个,壮观气派,还带花园。中四合院,中四合院一般是正房五间或七间,屋里有木隔断或落地罩,有的正房和厢房带廊子。五间的是三间正房两间耳房,耳房是单开门,所谓“三正两耳”。七间的,在正房和耳房之间,有两个与正房相通的(在山墙开门)套间儿。东西厢房各三间,厢房和耳房之间,有个过道儿,可以通后院。东西厢房的南边,有一道院墙,把院子隔成里外院,都是砖地,雨过天晴的院子,不存水。院墙的正中间有一个月亮门儿,为了不让外院儿的人一眼就看见里院,就在月亮门儿的后边,立一个砖砌的或木制的影壁。有的在院里摆几盆花,摆个大鱼缸,夏天支搭天棚,在院里乘凉。老北京人说:天棚、鱼缸、石榴树。这是四合院夏天的情景。外院,东西各有鹿顶一间或两间。鹿顶的房子比厢房稍小一些,用做厨房或是仆人们住。南房七间的格局,尽东头儿的一间是大门洞儿,大门西边的一间是门房儿,房门开在大门洞的西山墙。尽西头儿的一间做车房或是做旁门。全套房子,讲究的是磨砖对缝,黄松木架,风火双檐,屋里是方砖地,窗明几净。除鹿顶、耳房、车房外,都是上支下摘的窗户。所谓“上支、下摘”就是上边的是两扇糊着高丽纸的窗户,外边的一扇,可以用两根细铁棍儿支起来。夏天,里面的那扇窗户,换上冷布用以通风。到了冬天,外边的那一扇就不支了,挡风避寒。下边的一扇窗户,是整扇儿的大玻璃。外边另有一扇护窗板,晚上把它挂上,早晨再摘下来。这种四合院解放后就分给几户人家住用,刚解放时北京大部分居民都住这种房子,现在北京人口逐年递增,大伙儿都兴高采烈的住楼房去了,这种房子是越来越少了……小四合院,这种四合院布局简单,一般是北房(也叫正房)三间,屋里有隔断,分成一明两暗或是两暗一明。东西厢房个两间,南房(也叫倒座)三间,都是卧砖到顶、起脊的瓦房。也有的小四合院是棋盘心的,或是仰瓦灰梗儿的。一家子两三辈儿人,住个小四合院,独门独院,非常合适。家长住正房(上房、上屋),晚辈住厢房,南房作客厅后书房。院子里有砖铺的十字甬路,通到东西南北房搭理屋门,屋门前都有台阶儿。街门都是东南方,很少在正南方开门,因为庙门都是立在南方的正中,全是清水脊的门楼儿,两扇对着关的街门,各有一个小铁环儿,用它敲门使。这种明清时代的主要建筑在今天林立的高楼大厦 中越来越少了,不过有一批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它们是: 西城区西交民巷87号、北新华街112号 西城区西四北大街六条23号 西城区西四北三条11号 西城区西四北三条19号 西城区前公用胡同15号 东城区东四六条63——65号东城区礼士胡同129号 东城区内务部街11号 东城区圆恩寺后街7号 东城区国祥胡同2号 东城区方家胡同15号东城区府学胡同36号(包括交道口南大街小136号) 崇文区新开路20号。最近北京城是拆的厉害,如果你有架相机,快去留下那些永不再复的珍贵镜头吧,否则以后只能在回忆中重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