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有什么桥
1、卢沟桥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六月,卢沟桥始建,1961年卢沟桥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卢沟桥正式退役,1991年卢沟桥实现封闭管理。
2、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它位于北京市西郊颐和园内,是连接昆明湖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清干隆时(1736一1795)建,是园内最大的石桥。 桥由17个桥洞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
3、玉带桥
玉带桥在颐和园昆明湖西堤。是西堤六桥中唯一拱券结构的石桥。清干隆时(1736-1795)建。
4、朝宗桥
朝宗桥又名沙河北大桥。位于昌平县城南10公里、沙河镇北0.5公里,巩华城旁,跨北沙河水(温榆河),与横跨南沙河水上的“安济桥”相对,相距2.5公里。 明朝迁都北京,在天寿山建陵墓,先后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拆掉南北沙河水上的木桥建石桥,北曰“朝宗”,南曰“安济”。
5、通运桥
位于北京通州张家湾镇。因横跨萧太后河上,又俗称萧太后桥,原为木桥,明神宗时建石桥。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月建成,名“通运”。清咸丰元年曾重修。
(1)北京都有哪些天桥扩展阅读:
中国桥梁历史
在《诗经》中有“亲迎于渭,造舟为梁”的描写,传说在公元前1000年的时候,周文王为了娶亲,在渭水上架了一座大浮桥以显示其气派。《史记·秦本纪》上记载:公元前541年,秦公子针去投奔晋国,为便于大批车马行人通过,在临晋关附近的黄河上建一大浮桥,通过的队伍有“车重千乘”之多。
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由于国家的统一,农业、手工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城池的兴建,交通空前发达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不断发展,对桥梁的要求更为迫切,同时也为修建桥梁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的条件。
桥梁修建的数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类型越来越丰富,建桥技术越来越先进,桥梁艺术越来越精美。许多古桥至今仍然保存着,成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些古桥如河北赵县隋代赵州桥(安济桥)和北京卢沟桥等久已扬名世界,成了世界人类科技文化的重要遗产。
⑵ 老北京的天桥具体在哪里
在北京市宣武区东部正阳门外。据清《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永定门大街,北接正阳门大街,井三。有桥曰天桥。 ”这座桥是供天子到天坛、先农坛祭祀时使用的,故称之为天桥。据记载,大约在元代建的天桥,南北方向,两边有汉白玉栏杆。桥北边东西各有一个亭子,桥身很高。
光绪三十二年,天桥的高桥身被拆掉了,改成了一座低矮的石板桥。后经多次改建,至1934 年全部拆除,桥址不复存在,但是天桥作为一个地名一直保留了下来。历史上天桥一带是一个有自身特色的区域,但不是一个正式的行政区划范围。
(2)北京都有哪些天桥扩展阅读
天桥原有汉白玉石桥一座,三梁四栏。桥下为由西向东的小河龙须沟。因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坛时必经之路而命名天桥。其范围包括正阳门大街,经东西珠市口而南,迄天坛坛门之西北,永定门之北地区。后来逐渐形成另有“京味”特色的天桥市场。
解放前,许多江湖艺人在天桥“撂地”。所谓“撂地”就是在地上画个白圈儿,作为演出场子,行话“画锅”。锅是做饭用的,画了锅,有了个场子,艺人就有碗饭吃了。天桥市场的杂耍表演是一大特色,不但项目繁多,而且技艺高超。
⑶ 北京着名的桥
在北京颐和园内着名的桥有:十七孔桥、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和柳桥。
1、十七孔桥:
取自杜甫的“柳桥晴有絮”的诗句而得名的。
资料拓展:
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在历史上几度遭到破坏。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⑷ 北京都有哪些桥
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桥,中南海蜈蚣桥,北海桥,银定观山的银定桥(在什刹海),颐和园的玉带桥,十七孔桥。芦沟晓月的芦沟桥,和卢沟桥并称为拱卫京师四大桥的,还有马驹桥、朝宗桥、八里桥。还有御河桥、江米桥、宣武桥、甘石桥、马市桥等等,因城区改建,都已埋入地下,有的桥洞已改作下水道。有的虽夷为公路——两侧却残存着原有的拱券或石栏。至于蔽段局繁华的天桥、虎坊桥,皆以桥名,却找不见桥的踪影,原因也在于此。查阅史料便会发现,以桥为地名之处,基本上确实有过桥的存在,只不过已名存实亡。
现在,北京最多的就是立交桥了。
二环上的桥:西直门桥 官园桥 阜成门桥 月坛北桥 月坛南桥 复兴门桥 西便门桥 天宁寺桥
广安门桥 白纸坊桥 菜户营桥 右安门桥 开阳桥 陶然桥 永定门桥 景泰桥 玉蜓桥
左安门桥 光明桥 广渠门桥 东便门桥 建国门桥 朝阳门桥 东四十条桥 东直门桥
小街桥 雍和宫桥 安定门桥 钟楼北桥 鼓楼桥 德胜门桥 积水潭桥
三环上的桥:国贸桥、光华桥、京广桥、长虹桥、农展桥、燕莎桥、三元东桥、三元桥、
三元西桥、太阳宫桥、和平东桥、和平西桥、安贞桥、安华桥、马甸桥、
北太平桥、蓟门桥、联想东桥、联想桥、四通桥、苏州桥、万寿桥、紫竹桥、
花园桥、航天桥、普惠桥、公主坟桥、莲花桥、六里桥、丽泽桥、丰益桥、
万柳桥、玉泉营桥、右安门南桥、万方桥、洋桥、木樨园桥、赵公口桥、
刘家窑桥、东铁营桥、方庄桥、分钟寺桥、十里河桥、华威桥、潘家园桥、
劲松桥、双井桥
四环上的桥:望和桥---四元桥---霄云桥---东风桥---朝阳公园桥---红领巾北桥---红领巾桥---
慈云寺桥宏让---四惠桥---百子湾桥---大郊亭桥---窑洼湖桥---四方桥---小武基桥---
十八里店北桥---十八里店桥---十八里店南桥---小红门桥---肖村桥---红寺桥---
榴乡桥---大红门东桥---大红门桥---公益桥---公益西桥---马家楼桥---科丰桥---
看丹桥---丰北桥---岳各庄桥---岳各庄北桥---沙窝桥---沙窝北桥---五棵松桥---
金沟河桥---定慧桥---定慧北桥---五路桥---四季青桥---远大桥---南坞桥---四海桥---
火器营桥---海淀桥---中关村一桥---中关村二桥---中关村三桥---保福寺桥---
燃拦展春桥---正阳桥---学院桥---健翔桥---北辰桥---安慧桥
五环上的桥:五元桥 五元北桥 广泽桥. 广顺桥 来广营桥 顾家庄桥, 北苑桥, 奥林东桥 奥林西桥,
林萃桥, 上清桥
⑸ 北京天桥在哪里
北京天桥在北京市宣武区东部正阳门外,古时候是供天子到天坛、先农坛祭祀时使用的,所以称为天桥,后经多次改建,至1934年全部拆除,桥址不复存在,之后是作为北京的一个地名存在。
清《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永定门大街,北接正阳门大街,井三。有桥曰天桥。”,还有清末民初的着名诗人易顺鼎在《天桥曲》写下“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表明当时天桥的繁荣景象。
天桥原有汉白玉石桥一座,桥下是小河龙须沟,范围包括正阳门大街,经过东西珠市口向南,天坛坛门的西北方向,在永定门以北的地区,之后形成十分有京味的天桥市场。
在解放前,有很多艺人在天桥附近“撂地”,就是在地上画个白圈作为演出的场地,当时的杂耍是天桥市场的一个特色,项目繁多,技艺高超,比如拉弓、举刀、抖空竹空竹、舞叉、耍中幡、硬气功等。
天桥地区是指珠市口以南,永定门以北,东临天坛,西至先农坛,当时天桥是平民区的代表,百姓可以购物,看杂耍,还可以品尝一些美食。
⑹ 北京公交站名里那么多桥,都是指什么桥
人行天桥也有名字的 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罢了,但没有人行天桥进公交站的
比如 双安商场东桥 和双安李唯哪商场西桥
北京本身有很多的桥 所以哪码地名中叫桥的就多
比如 甘石桥、东大桥、甘水桥、最着名的天桥、高梁桥、北新桥
这些地方过去都有水 所以起名XX桥,数量真的数不过来!
剩下的一些桥才是立交桥,比如三元桥、紫竹桥(以紫竹院起名)、为公桥(以魏公村起名山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