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的别称都有什么
北京别名:燕京、幽州、京城、南京;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1)怎么称呼北京扩展阅读: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是世界着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
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部,北纬39度56分、东经116度20分,东面与天津市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省相邻。
北京土地面积16410.54平方公里,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流经境内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北运河、拒马河等。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贰’ 北京的别称
北京的别称有:蓟、幽州、燕都、日下、幽都、燕京、春明、京城、南京、燕山、中都、大兴、大都、汗八里、北平、京师、宛平、京兆以及广阳、涿郡、范阳、析津和顺天府。
一,蓟
蓟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另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并蓟,以蓟城为国都,这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之后,设置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
二,幽州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三,燕都
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出版过一种北京文史的刊物,其名就叫《燕都》。
四,日下
日下始见于《晋书》,颍川距晋国都洛阳极近,故称日下。后来唐朝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时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即运用于此典故,此后便以“日下”为国都的代称。作为北京的代名词来用的有清人朱彝尊的《日下旧闻》和干隆年间成书的《日下旧闻考》等。
五,幽都
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时也曾设置过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六,燕京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称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罢燕京。后来北京的正式命名虽屡有变动,而燕京这个名称却广泛使用。近百年来,“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个别称,甚至一些企业的名称、产品的命名也多用这两个字。
七,春明
起源于唐代,唐朝首都长安的正门(东门)名为春明门,古人认为东方主春,于是后人遂以“春明”作为首都的别称,北京成为国都后,也曾被称为“春明”。清人孙承泽着有《春明梦余录》,盖其意即此。
八,京城
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前,称首都长安为京城,以后京城就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时至今日也是人们称呼北京最常用的代名词。
九,南京
辽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十,燕山
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宋、金议和后,燕京回归北宋,建燕山府(因临近燕山脚下),故燕京又称燕山。
十一,中都
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占领宋的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带。
十二,大兴
金在将燕京改为中都的同时,设大兴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东南部,包括今东城区、崇文区、朝阳区及大兴区的东部。
十三,大都
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十四, 汗八里
元时蒙古人称大都为汗八里,蒙语的意思为“汗城”,即可汗所居之处。所以元朝定都北京后也被称为汗八里,马可·波罗在他着的游记中就称大都(北京)为汗八里。
十五,北平
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将准备都城迁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十六,京师
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京师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后世遂称国都为京师。还有一种说法,陕西凤翔有山曰京,有水曰师,因周文王和武王在此建都,故统名为京师,以后便将京师当成国都的代称,北京被称为国都后,也曾被称为京师。
十七,宛平
这是老北京人对北京的泛称,其实不准确,明清的宛平县治区只是今天北京的一部分,大致方位是现在的北京西南部,包括今西城区、宣武区、海淀区的一部分以及石景山区、门头沟区和大兴区的西部。
十八,京兆
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北京历史上除了用过上述名称外,还有秦汉之时,北京曾是广阳郡的治所;隋大业年间,曾是涿郡的治所;唐天宝年间,曾是范阳郡的治所;辽代时曾是析津府的治所;明清之时,曾是顺天府的治所,于是广阳、涿郡、范阳、析津和顺天府也成了北京的别称。
‘叁’ 北京的别称是什么
北京,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蓟、幽州等。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燕都,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129] 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带。
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忽必烈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京师,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
京兆,民国废顺天府,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肆’ 北京的别称有哪些呢
北京的别称如下:
蓟、幽州、燕都、日下、幽都、燕京、春明、京城、南京、燕山、中都、大兴、大都、汗八里、北平、京师、宛平、京兆以及广阳、涿郡、范阳、析津和顺天府。
作为首都的北京,在中国的政治地位非常高。而且北京也是很多朝代的首都,所以说现在北京还保留着很多建筑,每年也有很多人去北京旅游,看看北京着名的景点,欣赏一下帝都的风采。
北京的历史
北京是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在历史上曾为五代都城,在从辽朝起的8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我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城市。作为泱泱大国几百年的都城,北京有着自己的文化氛围:大气、严肃、正统而不失闲适、清雅。
‘伍’ 北京的别称是什么
北京的别称如下说明。
北京的别称有,蓟,幽州,燕都,日下,幽都,燕京,春明,京城,南京,燕山,中都,大兴,大都,汗八里,北平,京师,宛平,京兆以及广阳,涿郡,范阳,析津和顺天府。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算起来差不多有二十个别称。北京历史上除了用过上述名称外,还有秦汉之时,北京曾是广阳郡的治所。隋大业年间,曾是涿郡的治所。唐天宝年间,曾是范阳郡的治所。辽代时曾是析津府的治所。明,清之时,曾是顺天府的治所,于是广阳,涿郡,范阳,析津和顺天府也成了北京的别称。
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
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建号南京,又称燕京。
大都,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
北平,朱元璋灭掉元朝后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北京,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建北京城。后又有京师,京兆的称呼。京城,京城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
‘陆’ 北京的别称有哪些
北京的别称:
1.蓟城: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就是今天的北京城,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设置为蓟县。
2.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在今天的北京一带设置过幽州。唐代诗人陈子昂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诗《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中的“幽州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就在今天的北京市大兴区。
3.燕都:战国时期燕国因为靠近燕山而得名,今天的北京曾是燕国的国都,所以后人把“燕都”作为北京的别称,又衍生出一些如燕台、燕城、燕市等称谓。
4.幽都: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时也曾设置过幽都府,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5.燕京:唐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立“大燕”国,自称燕帝,改称范阳为燕京作为都城,后降于唐,之后燕京这个名称广泛使用,如民国时期创建的“燕京大学”、今天的”燕京饭店”等。
6.京城:唐代以后,人们习惯于把国都称为京城(当时为长安),从金朝开始北京成为国都之后,“京城”一词就成了北京的代名词,直到如今。
7.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设立燕山府,故燕京又称燕山。
‘柒’ 北京的别称
北京的别称有:蓟城、幽州、燕都、日下、幽都、燕京、春明、京城、南京、燕山、中都、大兴、大都、汗八里、北平、京师、宛平、京兆以及广阳、涿郡、范阳、析津和顺天府等。北京简称“京”。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它有着不同的称谓。
幽州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银返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都
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
汗八里
元时蒙古人称大都为汗八里,蒙语为“汗城”,即可汗所居之处。故元朝定都北京后也称汗八里,马可·波罗在他着的游记中就称大都(北京)为汗八里。
北平
明洪武元年庆禅(1368年),朱元璋灭元后,为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京兆
民国二年誉搏尘(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区,民国十七年废京兆地方,改北京为北平。
‘捌’ “北京”还有什么别的称呼吗谢谢
“北京”别称有:蓟城、涿郡、幽州、北平 等。
1、蓟城:是时自公元前475年起至秦统一中国,即公元前221年止。北京地区是七雄之一的燕国所在地。燕国以蓟城为都。
2、涿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除燕郡。大业三年(607年),隋朝改幽州为涿郡。
3、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4、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8)怎么称呼北京扩展阅读
中国城市别称:
本溪——煤铁之城
抚顺——煤 都
吉林——化学城
长春——森林城、电影城、汽车城、科技文化城、豆都
哈尔滨——东方巴黎、冰城
齐齐哈尔——鹤城
宜昌——川鄂咽喉
重庆——雾都、山城
武汉——九省通衢、江城
景德镇——瓷 都
包头——草原钢城、稀土之都、“花城、树城、鹿城”
呼和浩特——青色的城
白云鄂博——世界稀土之库
苏州——水乡、园林城、丝织之乡
莱州——山东粮仓
常州——龙城、梳篦之乡
德州——山东北大门、九大天衢、神京门户
柳州——桂中商端口
广州——中国“南大门”、羊城、花城、穗城、蛇菜之乡
梅州——足球之乡、文化之乡、华侨之乡
福州——福地宝城、榕城、花果鱼米之乡
杭州——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茶叶之都、旅游之地、人间天堂
内江——甜城
漳洲——水仙花的故乡、中国东南花都
兰州——瓜果城
随州——古乐之乡
济南——泉城
乐山——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
自贡——盐都
大同——煤海
察隅——西藏江南
拉萨——日光城
银川——塞上名城
石咀山——塞上煤城
吐鲁番——火洲、葡萄之乡
鞍山——钢都
昆明——春城
个旧——锡都
湖南锡矿山——世界锑都
江西大余——钨的王国
云南大理——妙香古国
重庆、武汉、南京——三大火炉
唐山——北方瓷都、中国近代工业摇篮
葫芦岛——中国筝岛
汕头——海滨邹鲁、“华南要冲、岭东门户”
开封——沙城
珠海——中国最浪漫的城市、百岛之市
济宁——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东莞——烟花城
西安——天然历史博物馆、十三朝古都、碑石之乡
延安——革命圣地
榆林——中国的“科威特”
汉中——西北小江南
杨凌——中国农业硅谷
南京——六朝石都、石头城 ,金陵
蚌端口——珍珠城
西宁——石堡城
荷泽——牡丹王国
成都——蓉城
金华——小邹鲁、火腿之乡、中国花卉苗木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