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天桥在哪里
北京天桥在北京市宣武区东部正阳门外,古时候是供天子到天坛、先农坛祭祀时使用的,所以称为天桥,后经多次改建,至1934年全部拆除,桥址不复存在,之后是作为北京的一个地名存在。
清《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永定门大街,北接正阳门大街,井三。有桥曰天桥。”,还有清末民初的着名诗人易顺鼎在《天桥曲》写下“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表明当时天桥的繁荣景象。
天桥原有汉白玉石桥一座,桥下是小河龙须沟,范围包括正阳门大街,经过东西珠市口向南,天坛坛门的西北方向,在永定门以北的地区,之后形成十分有京味的天桥市场。
在解放前,有很多艺人在天桥附近“撂地”,就是在地上画个白圈作为演出的场地,当时的杂耍是天桥市场的一个特色,项目繁多,技艺高超,比如拉弓、举刀、抖空竹空竹、舞叉、耍中幡、硬气功等。
天桥地区是指珠市口以南,永定门以北,东临天坛,西至先农坛,当时天桥是平民区的代表,百姓可以购物,看杂耍,还可以品尝一些美食。
‘贰’ 正阳门是北京哪个门
正阳门是北京内城的正南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原名丽正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最南端。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正阳门的作用价值:
在北京城诸门中,正阳门规制最为隆崇,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军事防御、礼仪制度和建筑艺术的形象体现,也是老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正阳门作为北京仅有的一座城楼、箭楼保存完好的封建帝都之门,既是历史文化遗存,也是北京古都特色的绝佳载体,人文蕴涵深厚。
正阳门作为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以其无声的建筑语言,不仅向世人展示出封建社会都邑城垣中的一个局部,而且,在古代建筑、文化艺术、民俗礼仪、王朝历史等方面,都有其独立的存在意义与研究价值,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