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方言有什么特点
1 、儿化音强烈。
2、狸语及称呼方式相对多。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北京的土音不包括在内。徐世荣先生说,北京土音就是在北京话里,不正常的语音,是在普通话21个声母、39个韵母之外的,“偶现、狭隘、讹变、混乱”四类现象。
(1)北京方言语音方面有什么特点扩展阅读
北京话的加儿话音的标准大概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1、 表示细小、喜爱、亲昵的语义色彩:如发小儿、老伴儿、家雀儿发小儿指的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带上儿话音更显亲切。家雀儿指的是麻雀,加儿化之后有一种人对物的喜爱之情在里面。
2、 表示灵巧、俏皮、诙谐等语义特征:比如北京儿歌中,“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小孩的顽皮在儿话音中有了充分体现,去掉儿话音灵巧俏皮感全无。
3、 带有轻蔑、鄙视、厌恶等感情色彩:如光棍儿,老泡儿、窑姐儿、傻冒儿在北京对于地名的称呼上也可见一斑:对于城门 (东直门、朝阳门)皇家园林(如颐和园、故宫)等重要地点不能儿化,对于菜市口等民间地界全儿化为“东便门儿”“菜市口儿”。
② 北京人说话有什么特点
回答:北京人说话规矩、本份、厚道、乐天知命、说话简洁风趣,儿话音重。
一、从语音方面看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北京的土音不包括在内。
徐世荣先生说,北京土音就是在北京话里,不正常的语音,是在普通话21个声母、39个韵母之外的,“偶现、狭隘、讹变、混乱”四类现象。
1.偶现,偶然出现的齿间音(三、怎)、唇齿音(文、外、万、为),还有儿化韵(舌头过于灵活,小兔儿、薯仔儿)等。
2.狭隘,外地方言根本没有的,只出现在极个别的词里,如“忒热了”的“忒”(tui/tei),“论起来”的“论”(lin/lün),“chua其外地花钱”(超越限度地花钱),“cei了玻璃”,“gailou”(胡乱地吞吃),“小偷让警察fo住了”,“身材”叫“戳(上声)个儿”。
3.讹变,由正常的语音演变而来,如:
(1)韵母因轻声而弱化(芝麻,变me;豆腐,变doufe;出去,变chuqi;放下,变fangxie,姑娘,变gunieng);
(2)声母因轻声而弱化(琵琶、枇杷,变piba;糊涂,变hu);
(3)原音节中减去某个音素(娘们儿,变niamen'er;累得慌,变leideheng;出乱子,变chulanzi;
(4)增音(闭上嘴,变binshangzui;把水倒了,变 shui le);
(5)替换(流浓,变liuneng;自个儿,变jiger;板凳,变banteng);
(6)无规则变调(拐弯儿,变guaiwànr;雪白,变xuè;跟前儿,变genqiǎnr)。
4.混乱的,如尖音(下,念sia;家,念zia;结束,念jiesu;只当,念zidang;塑料,念suoliao)。
这些土音,当然不能进入普通话。但是,也有一些土音已形成较大的势力,如“琢磨”当“考虑”讲时读作zuomo,“正经”读作zhengjǐng,“钥匙”读作yaoshi,“喷香”,读作pènxiang,这就另当别论了。
二、从词语方面看
土语一般可分为社会土语和地方土语两类。
社会土语主要是行业专用语,还有就是江湖隐秘语(黑话)。
有的行业用语因为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一般人也可能在口头上说,比如修自行车行业的“拿龙”。行业用语随着这个行业在社会上的普及程度而扩大影响,比如现在电脑普及,所以计算机用语现在越来越普及,什么“窗口、平台、软件、下载、点击、上网”等等,连老太太都知道了。而用处狭窄的行业用语当然还只是本行业的了解,一般人不知道(如教育的“流失率、说课、板书”,粮食的“18个水,熏蒸”,建筑的“礓礤、两毡三油、三通一平”),京剧的“大轴、压轴、髯口、水袖”。
地方土语一般只有本地人了解,但是随着现代化传媒,个别地方土语会传遍全国,比如“黑不溜秋”是北京土话,但是随着电影《南京路上好八连》,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再有,“妞儿、妞子”是北京土语,随着电影《龙须沟》,外地人也都懂了。北京的相声全国人民都喜欢,随着广播电视的传播,北京土语“撒鸭子、猫儿匿、哩个儿楞、点补”等也传遍了全国。同样,现在东北土话如“整、贼拉”,胶东土话“伙计”等,也随着小品传遍全国。
③ 普通话和北京话有什么区别
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方言为基础音的语言。与普通话相比,北方方言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语音方面
1、塞音和塞擦音声母大都有清声送气与清声不送气之分,而没有清声与浊声的对立,反映出清声母多而浊声母少的特点。
2、韵母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辅音韵尾比较少。
3、声调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调类的数目比较少。
二、词汇方面
1、双音节词特别占优势。双音节词在汉语中是整个词汇里占比重最大的一部分。
2、古代语词保留得比较少。尽管每个汉语方言都继承了不少古代汉语的语词,但是相对而言,官话方言区各地方言保留古语词的现象比较少。
3、语气词比较少,用法比较概括。
三、语法方面
1、运用语音内部屈折变化表现语法意义的现象比较少。除个别地方外,官话方言很少有语法学上所谓"构形法",即"狭义形态"的东西。
2、量词的使用比较概括。官话方言中最常用的量词"个"用途很广,可以用在许多事物上面,虚的实的,都能和" 个 "配搭。
3、重叠式的运用范围相当广。官话方言的重叠式内容相当丰富,使用范围相当广泛。
(3)北京方言语音方面有什么特点扩展阅读
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方言为基础音的语言。之所以这样,主要由以下原因 :
1、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主要是考虑到新中国定都北京,而北京地区的人都说普通话,况且其作为官话有一定的推广历史和基础,北方的汉族人虽然有自己方言,但是也能说少许普通话,因此为了稳定大局,新中国顺势就沿用普通话作为官方用语。
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
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美苏对抗,为了避免国外敌对势力的联合绞杀,新中国迫切需要一种共同语来实现不同地区的新中国国民的沟通与交流,以举全国之力对抗外敌,而普通话有清代满族人两百多年的推广历史和基础,因此继续沿用普通话作为官方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