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单位所在地区划代码
该区划代码指的是由民政部门确定、发布的一串9位阿拉伯数字构成的代码,为国家行政机关的识别符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和《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前六位阿拉伯数字分层次代表我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名称。
第七至九位表示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000-099表示街道办事处,100-199表示镇,200-299表示乡,400-479表示林场、牧场、科技城、园区,480-499表示林业管理局,500-579表示农场、团,580-599表示畜牧场。
(1)03000是哪个小学代码福州扩展阅读:
我国部分省级区域行政区划代码:
1、北京市,110000;天津市,120000;河北省,130000。
2、山西省,140000;内蒙古自治区,150000 。
3、辽宁省,210000;吉林省,220000;黑龙江省,230000。
4、上海市,310000;江苏省,320000;浙江省,330000 ;安徽省,340000;福建省,350000;江西省,360000。
5、山东省,370000;河南省,410000。
6、湖北省,420000;湖南省,430000。
7、广东省,440000;广西壮族自治区,450000;海南省,460000。
8、四川省,510000;贵州省,520000;云南省,530000;西藏自治区,540000;重庆市,500000;陕西省,610000;甘肃省,620000 ;青海省,630000;宁夏回族自治区,640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50000。
9、台湾省,710000;香港特别行政区,810000;澳门特别行政区,820000。
‘贰’ 教师的职业代码是多少
教师一般指教学人员,职业代码20800。教学人员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具体分类和代码如下:
1、高等教育教师20801;
2、中等职业教师20802;
3、中小学教育教师20803;
4、幼儿教育教师20804;
5、特殊教育教师20805;
6、其他教学人员20899。
职业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层。8个大类的排列顺序及名称如下:
第一大类:党的机关、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员,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第六大类: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第七大类:军人,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教学人员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代码20800,高等教育教师20801 中等职业教师20802中小学教育教师20803幼儿教育教师20804特殊教育教师20805其他教学人员20899。
‘叁’ 福州03096代码是哪个学校
这个学校代码可以在网上或者教育局查询一下就知道
每一个学校都会有自己的唯一的代码,于是是他的ID
所以我们通过网络或者当地的文献常识就可以知道他是哪个学校
‘肆’ 地区代码是什么
所在地区代码是行政区划代码,也称行政代码,它是国家行政机关的识别符号,一般执行两项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和《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2003)。由9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相当于机关单位的身份号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布。该标准对我国县以上行政区划的代码做了规定,用六位阿拉伯数字分层次代表我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的名称。
(4)03000是哪个小学代码福州扩展阅读:
代码表:
北京市(110000 BJ)
天津市(120000 TJ)
河北省(130000 HE)
山西省(140000 SX)
内蒙古自治区(150000 NM)
辽宁省(210000 LN)
吉林省(220000 JL)
黑龙江省(230000 HL)
上海市(310000 SH)
江苏省(320000 JS)
浙江省(330000 ZJ)
安徽省(340000 AH)
福建省(350000 FJ)
江西省(360000 JX)
山东省(370000 SD)
河南省(410000 HA)
湖北省(420000 HB)
湖南省(430000 HN)
广东省(440000 GD)
广西壮族自治区(450000 GX)
海南省(460000 HI)
四川省(510000 SC)
贵州省(520000 GZ)
云南省(530000 YN)
西藏自治区(540000 XZ)
重庆市(500000 CQ)
陕西省(610000 SN)
甘肃省(620000 GS)
青海省(630000 QH)
宁夏回族自治区(640000 NX)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50000 XJ)
台湾省(710000 TW)
香港特别行政区(810000 HK)
澳门特别行政区(820000 MO)
‘伍’ 10151是哪个学校代码
第7大专,第0专校,第4学院,第6小学,第1中学,第0技校,第5高校,10151是那个学校代码
‘陆’ 关于小学数学问题的,程序代码题谁会做啊
此程序大概功能如下(欢迎拍砖):
循环体(表达式不为0) //仅仅输入0,表示结束阅卷,并统计
判断(输入算式符合计算逻辑吗?)
计数器+1 //符合计算逻辑
输出“计数器” //输入表达式仅仅为单个0时,结束阅卷,并输出统计计数器。
想网友帮助给出完整程序,必须告诉用哪一种程序语言编程。
‘柒’ 小学生学籍号数字位与身份证号号码是否一样
小学生学籍号数与身份证号号码是不一样的。
‘捌’ 什么是学籍号,格式是什么
学籍号:个人标识码(19位)为教育系统人员基础信息统一编码,由类型码(1位)及公民身份号码(18位)或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构成。
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是在教育个人暂无公民身份号码(第二代)或原公民身份号码不可用时,由教育部依据本规则赋予教育个人的教育身份号码,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临时学籍号:全国临时学籍号的编码规则是L+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4位随机码)
正式学籍号:有身份证号:G+身份证号。无身份证号:J+身份证号生成规则。
(8)03000是哪个小学代码福州扩展阅读:
学籍号的确定:
学籍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
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 +校验位(1位)。
教委定义省市位和校验位。
*省市位(2位):北京市为:01
*区县编号(2位): 注:由于北京撤县改区,区县代码随之改变
*学校类别(1位):0=小学; 1=初中; 2=小学、初中并存学校(九年一贯制); 3=小学、初中、高中并存学校; 4=完中; 5=普高; 6=职高; 7=职普高并存学校。
*学校(3位):编码由各区县编制定义。注:这三位是学校编码的最后三位,即学校自编代码。
*学生类别(1位):0=小学生,1=初中生,2=普高学生,3=职高学生,4=小学生(借读生),5=初中生(借读生),6=高中生(借读生),7=小学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8=初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9=高中生(按北京市户口对待借读生)。
*届别(2位):按入学年度后两位加学年制年度计算,为学生应毕业年度的后两位。
*班(2位)、学号(2位): 编码由各学校编制。
每个阶段毕业后,都会在新学校重新办理。
学籍注册:
1、学校按照户口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所划定的就近入学的学区范围及有关要求招收新生。
2、初中新生入学时,要将原小学的学生档案、户口及住房证上交该校审查,合格后学生凭盖有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学籍管理章和学校章的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到学校报到。
小学新生入学时,要将户口和住房证上交辖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合格后凭辖区教育行政部门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学校报道。
3、新生在规定时间报到后,即取得相应学校学籍。
4、非本学区的学生该校一律不予建立相应学校学籍。
5、新生自报到之日起,两周之内未到该校报到,学校可取消入学资格(特殊情况除外)。
6、学籍内容包括:加盖辖区教育局学籍章和相应中学学籍章的录取通知书,小学生毕业登记表,教育局统一制定的素质手册。
‘玖’ 老师 各专业代码是多少
教育学:040101
学前教育:040102
特殊教育:040103
教育技术学:040104
小学教育:040105
艺术教育:040106
人文教育:040107
科学教育:040108
言语听觉科学:040109
华文教育:040110
体育教育:040201
运动训练:040202
‘拾’ 小学和初中是不是用同一个学籍号
不是的,编码由各学校编制。
学籍号是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文件“京教基[2000]062号”的要求编排,目前CMIS系统和学生卡系统用学籍号唯一标识一名学生。 学籍号长度:16位。 学籍号字符:0至9数字。 学籍号发布时间:2000年,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文件:关于印发建立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学籍IC卡管理系统实施办法的通知,文件号:京教基[2000]062号。 *学籍号: 学籍号的确定: 学籍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 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 +校验位(1位)。 教委定义省市位和校验位。 *省市位(2位):北京市为:01 *区县编号(2位): 注:由于今年北京撤县改区,区县代码随之改变 *学校类别(1位): 0=小学; 1=初中; 2=小学、初中并存学校(九年一贯制); 3=小学、初中、高中并存学校; 4=完中; 5=普高; 6=职高; 7=职普高并存学校。 *学校(3位):编码由各区县编制定义。注:这三位是学校编码的最后三位,即学校自编代码。 *学生类别(1位): 0=小学生; 1=初中生; 2=普高学生; 3=职高学生。 *届别(2位): 按入学年度后两位加学年制年度计算,为学生应毕业年度的后两位。 *班(2位),学号(2位): 编码由各学校编制。 每个阶段毕业后,都会在新学校重新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