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紫冈县和福州哪个大
扩展阅读
和谐号在广州哪个区 2025-01-15 14:59:49
上海哪里做旗袍的 2025-01-15 14:47:13
天津手机市场在哪里买 2025-01-15 14:41:41

紫冈县和福州哪个大

发布时间: 2023-06-06 11:39:16

A. 福州的地理特征

福州资源地理

福州地理

福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部的闽江口,东经118°08'~120°31',北纬25°15'~26°29'之间。

与台湾省隔海相望。

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建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从汉代至今都是中国东南沿海贸易良港,素有"福海宝地"之誉。

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城区位于盆区中央。

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

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

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043平方公里;总人口660多万,其中城区人口243万。

现辖鼓楼、台江、仓山、马尾、晋安五个区和福清、闽侯、罗源、连江、长乐、平潭、闽清、永泰等二市六县。

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畲、满、苗、回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

福州依山傍海,气候宜人,绿树长青,属暖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无霜期长达326天,气候温和,年均气温在16~20℃左右,年均日照数为1700~1980小时,年均降水量为900~2100毫米,年相对湿度约77%。

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

发源于武夷山脉的闽江,在水口镇流入福州境内,自西向东流经闽清、闽侯、市区、长乐,分别从长门水道和梅花水道注入东海。

闽江流经福州境内长达150公里,流域达6.09万平方公里。

其余支流有大目溪、梅溪、新店溪、营前溪等。

除了闽江是福州境内最大的主河流外,还有龙江、鳌江和大漳溪分别是福清市、连江县和永泰县的主要水系。

福州市区水道密布,有晋安河、白马河、光明港、安泰河等30多条。

市区内的港汊都与闽江沟通,水质良好。

.

福州环境优美,全区共有山林1000多万亩,是发展林、牧、副业的理想地方,同时也为发展林产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材料;福州自然资源丰备拍富,叶腊石、花冈石、硅砂等非金属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地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福州由于位于福建省第一大河流闽江的下游,在福州兴业,用水方面可以绝对保障。

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岸线总长的三分之一,沿海多天然良港,可兴建1—20万吨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有100多个,福清湾、罗源湾、兴化湾久负盛名,是全国少有的深水港湾,东部沿海的海坛岛面积251.4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大岛,全国第五大岛,岛上的三十六脚湖,湖面积达2.1平方公里。

是全省第一大淡水湖。

其它较大的岛屿有江阴岛、琅歧岛、粗芦岛、川石岛、大练岛等。

沿岸浅海区水质良好,水产资源丰富,海洋矿藏、潮汐能、风能等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农作物一侮三熟,盛产稻、麦、油菜、甘薯。

淡水养殖鱼类有120种,海洋鱼类500多种,陆生动物属保护和禁僭的有20多种。

全市现有林地面积63.4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5%左右,是中国三大林业基地之一。

地层矿藏资源52种,主要有叶腊石、石英砂、花岗石等,是闻名中外的寿山石雕原产地。

市区地热总储量达9800立方米,是中国三大温泉区之一。

福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侯,全年冬短夏长,温暖湿润,无霜期达326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20℃,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达6~10℃;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24~29℃。

近年来常出现热岛效应,夏季中午气温高达36℃以上。

福州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偏南风为主,7~9月是台风活动期,每年平均台风直接登陆市境有2次。

福州分属南亚热带季雨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两种植被地带。

受多种自然条件影响,植被类型复杂,植物种锣繁多。

由于近代遭受人为砍伐影响,原生植被多遭破坏,目前主要植被以次生植物为主,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竹林、柳林、榕兄滚判树、相思树-、樟木、木麻黄、灌羡改木丛等,沿海地区有红树林、沙生草木等。

人工植被以各种农作物为主。

闽清雄江乡黄褚林是现今唯一保存良好的较完整的常绿阔叶林,已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地带性土壤以红壤、赤红壤、黄壤为主,耕地以水稻土为主。

福州是中国着名的侨乡之一,旅居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福州籍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胞达250万人,其中不乏热心家乡建设的富商巨要、专家学者和社会名流,福州与台湾岛仅一水之隔,是中国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地方,榕台两地空中直航时间仅25分峙中,平潭县东澳至台湾新竹仅68海里,连江距马祖最近处仅8000公尺,福州至基隆149海里,凡帆往来,朝发夕至,福州港区去年被国家确定为海峡两岸船舶直航试点口岸。

福州市还是国家批准率先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先后设立了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州保税区、台商投资区、高新科技园区、元洪投资区等国家级开发区、投资区,此外,还有一批省、市 *** 批准设立的投资区,并享受国家赋予的综合改革、金融改革、土地批租试点城市等特殊政策,是中国开放层次最多、功能最齐全、优惠政策覆盖面最广的地区之一。

v概况

政策资源

福州是全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经国家批准设有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科技园区、软件园、台商投资区、元洪投资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等国家级开发区,享有国家赋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福州还是国家确定的海峡两岸直航试点口岸;福州还享受国家授予的综合改革、金融改革、土地批租试点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的优惠政策,是中国目前开放功能最齐全、优惠政策覆盖面最广的城市。

自然资源

海洋资源:福州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沿海天然港湾众多。

浅海和滩涂面积广阔,水质状况好,海洋鱼类500多种,淡水养殖鱼类120多种;矿产资源50多种,具有综合开发潜力。

水资源:淡水资源极为丰富,闽江水年径流量达630亿立方米,居全国各大江河第七位。

福州是中国三大温泉区之一,温泉具有水量大、水温高、水质好、分布面广且处在市中心的特点。

森林资源:福州市林地面积779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5%,现有森林总面积947万亩,林木总蓄积量16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7.8%,绿化程度达88.6%。

矿产资源:福州市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地下矿产资源有30多种,其中叶腊石、明矾石、花岗石、高岭土、硅砂蕴藏量较大,部分非金属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人才资源

现有各种科研机构100多个,普通高校13所,中等专业学校46所,普通中学、职业中学417所,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10余万人。

全市每年大专以上毕业生1万余人,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较高。

华侨资源

福州是中国着名侨乡和台湾祖籍地,旅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同胞达300万,在台湾地区有60多万福州乡亲。

市场资源

福州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连续3年居全国商业中心城市之首,具有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密集优势,其市场有很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3小时的车程幅射人口达2000万人。

目前福州已建成一批大型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批发市场,世界商业三大巨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已在福州投资设立大型仓储超市。

旅游资源

福州有2200年建城历史,素有"海滨邹鲁"、"福地宝地"的美誉。

福州山青水秀、风光绮丽,独具滨江滨海和山水园林旅游城市风貌,名山、名寺、名园、名居繁多,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2001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市拥有平潭海坛、鼓山、青云山、十八重溪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青芝山、石竹山等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一大批旅游区、度假区。

着名的历史古迹有150多处,其中林则徐墓、华林寺、乌塔、鼓山摩崖石刻、马江海战纪念馆、马尾船政学院遗址、福清弥勒岩、闽侯昙石山文化遗址、罗源陈太尉宫等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较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迹还有:被誉为“福州碑林”的鼓山摩崖石刻,江南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华林寺,被誉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琊王德政碑”,被称为书法艺术瑰宝的李阳冰乌山摩崖石刻,记载明代郑和航海史料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被誉为中国金石史上的奇迹雪峰枯木庵内的“树腹碑”。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福州名山古刹尤多。

有号为“左旗右鼓、八闽二绝”的鼓山、旗山风景区,返朴归真的青云山,“九仙留迹”的于山,域中蓬莱的乌山,岩洞千姿百态盛产灵芝而得名的连江青芝山,具“雅胜石鼓”美名的福清石竹山,葛岭仙居永泰方广岩,“八闽岳祖”白岩,洞中有寺的罗源碧岩,怪石峥嵘的福清瑞岩等胜景。

全国佛教重点保护寺庙、福州五大禅林之冠的怡山西禅寺,鼓山涌泉寺,闽江砥柱中流金山寺,北郊崇福寺,北峰林阳寺,闽侯雪峰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等古刹居于灵山秀水之间,熠熠生辉。

福州河汊纵横,湖塘相连,闽江、乌龙江穿城而过,独具山水园林城市风貌与江南水城的神韵。

福州现有各类园林37座,市区内河42条,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一幅清秀迷人的画卷。

近年来,福州市还新建了闽江公园、金山公园、船政文化主题公园、金牛山公园、乌龙江湿地公园、温泉公园、光明港公园等10多个各具特色的生态休闲公园,为广大群众休闲度假提供了新的好去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福州拥有滨海城市的独特风貌与宜人景色,平潭海坛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长乐闽江口旅游走廊、琅岐旅游度假区、连江黄岐海滨风光旅游区、福清目屿岛度假区等一批滨海旅游景区也为广大海内外朋友提供了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沿海外向的地域特色,也形成了福州开放博大、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底蕴。

B. 福州有哪些山地、平原、、森林、江河湖和海洋资源

福州市地处戴云山脉的东翼,倚山面海,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闽江横贯其中,下游为福州盆地,盆地内部是冲积海积平原,城区处在盆心,北部和东部为山地和丘陵,南部是平原。福州地处中低纬度,又濒太平洋,属于亚热带海洋 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常青,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9.6℃,1月平均气温10.5℃,7月平均气温28.6℃,年平均降水量1342.5毫米,全年无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小时,年平均雨日130-170日,年相对湿度77%。
福州市素有“福海宝地”之美誉,枕山、襟江、面海、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水资源充沛,总量635.2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闽江、鳌江、龙江、三溪、起步溪、大樟溪、梅溪。
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福州海岸线长1137千米,约占全省1/3,直线长135千米。可供开发的海港资源主要有20多处,其中,可建万吨泊位的有10多处。主要港口有罗源湾、黄岐港、定海港、涫头港、马尾港、筹东港、梅花港、松下港、海口港等,其中罗源湾是福建六大深水港湾之一,可建多个5万-10万吨级泊位,马尾港是福建省最大的港口。福州沿海大小岛屿有415个,岛岸线长583千米,浅海面积达1116.07多平方千米,滩涂面积达641.96平方千米,沿海滩涂是渔业养殖基地,主要种养殖品种有海带、紫菜、贝类。近海有全国闻名的闽东、闽中渔场,盛产大黄鱼、带鱼、马鲛鱼、鲳鱼、海鳗、真鲷、石斑鱼等上万个品种。 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1位,水产业已成为福州的支柱产业。福州海洋新能源蕴藏量大,可利用能源主要有风能和潮汐能,可开发潮汐能装机容量256万千瓦。平潭县是全国海洋新能源开发应用试验基地,风能和潮汐能开发利用前景很大。
森林资源:福州市林地面积779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5%,现有森林总面积947万亩,林木总蓄积量16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7.8%,绿化程度达88.6%。
矿产资源:福州市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地下矿产资源有30多种,其中叶腊石、明矾石、花岗石、高岭土、硅砂蕴藏量较大,部分非金属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C. 莆田市各个区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情况,到福州的距离特别是秀屿区

莆田市,史称“兴化”,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现辖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和仙游县。

  • 荔城区(距离福州市约110公里车程)

荔城区位于闽东南沿海中部,北接涵江区,西连城厢区,东临兴化湾,是莆田市的中心城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荔城区是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城区,辖西天尾、黄石、新度、北高4个镇和镇海、拱辰2个街道,共有118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辖区总面积269.66平方公里,总人口46.38万人。

优越的自然环境,境内富饶的兴化平原是福建四大平原之一,耕地面积15万亩,肥田沃土,年可三熟,全年四季分明,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500毫米,年均日照时间1996小时,无霜期350天,平均温度20摄氏度,常年多为东南风,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署。

完善的基础设施。境内溪流纵横,木兰溪、延寿溪等贯穿全境,地下水蕴藏量大,淡水资源丰富,各镇均有日供水万吨以上的自来水厂。全区共有11万伏变电站2座,35万千伏变电站11座,实现了村村通电。市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区所有镇(街)均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数据通信等邮电业务,并实现光缆数字传输,长途电话可直拨世界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区内城市建设方兴未艾,胜利路、文献路、梅园路、八一二大街、迎宾路等主街道业已形成、荔园路、延寿路、东园路正在规划建设中,城区东扩北拓空间广阔,是未来莆田城区扩张的重点区域,城市排洪、排污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生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绿化面积达38%。

富饶的物产资源。全区已形成了以蔬菜、畜禽、水果、水产为四大主导产业的农副产品生产格局,是福建省的荔枝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是莆田市主要的“菜篮子”工程基地,新度镇还是全国最大的禽苗生产基地,年可孵化禽苗1.6亿羽。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可供长期大量开采。

丰富的人文资源。荔城区秉承原莆田县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本色,文化底蕴深厚,精神文明硕果累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闻名遐迩的南少林寺、规划建设中的壶公山省级森林公园、人流、物流集聚的步行街,风光秀丽的延寿溪荔枝林带,形成了“一寺一山一街一溪”的旖旎景色。同时,区内还有三清殿、古谯楼、真武坛、九华叠翠、紫霄怪石、谷城梅雪、天马晴岚等着名景点。

全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70.29亿元,增长19.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96亿元,增长6.3%;粮食总播种面积12.50万公顷,产量7.29万吨,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04万公顷,产值4.59亿元,增长5.8%,牧业产值3.99亿元,增长3.6%。财政收入5.08亿元,增长3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4元,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5210元,增长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5亿元,增长15.4%。银行各项存款余额56.49亿元,贷款余额29.61亿元,分别增长18.6%和21%。物价指数为100.77%。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2.2∶60.9∶26.9。

工业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109.11亿元,增长27.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164家,完成产值90.21亿元,增长33.1%,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82.7%,其中亿元企业新增11家,荔园、黄石两个工业园区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931万元,新引进工业项目53个,投资总额9.7亿元,其中46个项目竣工投产,全区全年共完成技改投资4亿元,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枚、福建名牌5项、省着名商标2枚。2006年荔城经济开发区(荔园工业园区)经国家发改委批准为省级开发区。

农业经济。农业结构持续调优,新增新美蔬菜、绿森枇杷2家省级龙头企业。农业水利冬春修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修复水毁工程29处,解决人饮用水困难1.97万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21万公顷,改善灌溉面积0.28万公顷,14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进展顺利。

城市建设。东拓北扩南进战略初见成效,城市路网及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荔涵大道(荔城段)全线竣工,荔港、城港大道开工建设,三信、秀水华庭、浅水湾荔苑、汉庭花园等商住小区陆续竣工,荔园路一期、护城河四期安置房建设基本完成,福厦铁路(荔城段)、南郊片区安置房开工建设;妈祖工艺美术城展示中心完成建设、二期玉雕区开始动工,并举办了首届(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莆田鞋业服装城开工建设,西天尾自来水厂二期扩建主体工程结束,北高惠民自来水厂一期建设竣工,澄峰围垦工程成功合拢;万家惠御景花园店、绿洲步行街店等大型超市开业,帝宝大酒店动工建设。

项目工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3亿元,增长50.0%,81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20.3亿元,其中三棵树涂料等52个项目已竣工投产或试投产,预备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2亿元,12个市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8亿元。

招商引资。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6个,合同利用外资1.65亿美元,增长55.1%,实际利用外资8572万美元,增长44.9%,光纤陶瓷、彩色STN重大项目的引进填补了荔城区IT产业的空白。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155个,投资总额42.5亿元。

社会事业。被评为“全省科技进步先进区”,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完成教育基础设施投入8643万元,莆田四中通过省一级达标校验收、莆田八中实现省二级达标、莆田二十四中实现省三级达标,高中阶段入学率、幼儿入园率分别达86%和92%,通过了“双高普九”评估验收;莆仙戏《杀贡鹤》获得福建省第23届戏剧剧本、剧目等8个优秀奖;2006年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上,荔城区运动员获3枚金牌;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86%以上;通过了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的考评验收,发放失业、医疗和养老保险金5553万多元,8803名城乡低保对象生活得到保障;新增城镇就业3695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8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6%;实施“幸福工程”,扶助贫困母亲324户;15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新建村道22.6公里,新建8个村级健身工程和8个文化示范村,环境卫生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100%和80%。南少林旅游景区列入全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实施项目。


  • 城厢区(距离福州市约112公里车程)

城厢区是莆田市的中心城区,管辖华亭、常太、灵川、东海4个镇和龙桥、霞林、凤凰山3个街道,人口36万。区域面积509平方公里,域内山、海、田兼备的地形特点,使城厢呈现多元经济齐头并进的蓬勃发展态势。

建区以来,城厢国民生产总值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5.5亿元,比增16.1%,人均GDP28500元。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1.45亿元,增长15.6%。

这里是南国有名的花果之乡,主产四大名果龙眼、枇杷、荔枝和橄榄。所辖常太镇被誉为全国枇杷第一乡,华亭镇是全国优质龙眼生产基地。

城厢海岸线长22.8公里,滩涂浅海养殖面积2.3万亩,已形成花蛤、麒麟菜等蓝色产业带。全国最大的花蛤育苗基地就在灵川。

这里的农业以水果、水产、畜牧和蔬菜为主导,是莆田市最大的“菜篮子”供应和创汇农业基地之一。

这里工业发展快速,鞋革、服装、建材、食品和电子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城厢经济的新亮点,已有珍奥核酸、万邦电子、视创电子、莆田传感器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城厢,莆田LED光电基地正抓紧规划建设。企业的品牌工程建设也不断增强。“才子”是“中国驰名商标”、“才子”牌衬衫荣登“中国名牌”产品行列,“沃特”牌运动鞋、“肖大妈”酿制酱油获国家质量免检称号;百年饼家“复茂”也叫响“中华老字号”。

这里经贸合作广泛,招商引资成绩斐然,已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城厢投资兴业。侨胞投资及民营资本的回归成为建设城厢的主力军。是莆田市制鞋、电子和食品出口的重要基地。

这里商贾云集,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果蔬、建材、装饰材料等一批专业市场生意兴隆,餐饮娱乐、服装鞋革、IT经销业等商业街市人头攒动。房地产业正在崛起,旅游、教育、保健、通讯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

一个个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一个个重点项目的落地建设,给城厢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这里,涌动着商机,充满着活力。


  • 涵江区(距离福州市约95公里车程)

全年全区生产总值达120.39亿元,增长17.9%,经济总量居莆田市首位;完成工业总产值236.59亿元,增长26.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91亿元,增长7.1%;财政总收入5.59亿元,增长23.1%,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56亿元,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亿元,增长1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4元,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5058元,增长9.8%。

经济运行。工业支撑作用日益突显,品牌战略和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新增1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级名牌产品。全区有24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5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共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分别占全市43%和60%。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家,规模以上工业达到232家,完成产值205.68亿元,增长29.7%。形成电子信息、鞋革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和工艺美术、印刷包装、化学工业、物流配送股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逐步提升。全年共投资7800万元进一步完善莆田高新区和新涵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增落地工业项目73个,投资额达17.9亿元。高新区实现“产值超百亿、税收超两亿”的目标,跃居全省10大经济开发区第7位。农业经济有效提升,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东南香米业、华林蔬菜等13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五大农业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一批特色种养基地。“莆兴农牧基地种、肉猪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华林蔬菜基地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列入全省50个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涵江区被定为2006年全国八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资连锁配送服务示范区”之一。

项目开发。12个省、市级在建重点项目,总投资28.15亿元,年度完成投资6.17亿元,其中8个项目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7个省、市级预备项目总投资16.4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11亿元;64个区级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40.6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2.52亿元,其中33个项目超过年度计划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89亿元,增长36.5%。全年新签项目98个,总投资46.2亿元,其中外资项目75个,投资总额33.9亿元,内资项目23个,投资总额12.3亿元。全年实现合同利用外资2.07亿美元,增长14.4%;实际利用外资1.536亿美元,增长34%;实现外贸出口3.80亿美元,增长10.6%。

城乡建设。城区路网不断完善,全年共新建成并投入使用荔涵大道涵江段、滨海大道涵江段、新涵大街北伸线等近15公里的城市道路。旧城东西区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投资近4亿元,拆迁旧房56万多平方米。三信水乡花园、温泉河滨花园、锦江家园、华林家园建成竣工;新建住宅面积200万多平方米,建成区面积达12平方公里。完成监前路电缆下地工程及前街至三门井夜景工程,建成垃圾压缩站和12个垃圾转运站。30个试点村共投入资金7808万元。山区第二通道——“大江线”新县至大洋段竣工通车,实现全区199个行政村(居)“村村通”。完成26个村级通水工程,解决农村1.9万人口饮水困难问题。农村垃圾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成农村垃圾压缩站1个、收集点266个、“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825口。“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大力推进,127家农家店通过验收。

社会事业。“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通过复核验收,保持低生育水平。公共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56家,其中二级甲等医院2家,二级乙等医院1家,各类各级卫技人员1100多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全区29.7万农民参保,参保率达91%以上。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稳步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廉租住房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明显,投入各项资金250多万元,落实“造福工程”搬迁任务83户380人。


  • 秀屿区(距离福州市约111公里车程)

200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莆田市秀屿区成立了,对于这里人们来说,这是一个难忘的时刻,从此,莆田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开发湄洲湾、振兴莆田市”开始有了新的进展,年轻的秀屿区肩负重任,正蓄势待发。秀屿区地处莆田沿海,陆域面积39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514.75平方公里,下辖6镇1乡,147村居,城镇化水平30%,人口62万。这里山海兼具,资源丰富,这里是海峡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具有独一无二的妈祖文化优势,同时,秀屿区又是广大海内外投资者的乐园,这里不仅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独占鳌头的区位优势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而且有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正在崛起的秀屿区已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一片热土,目前有佳通轮胎厂、湄洲湾火电厂、福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燃气电厂、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秀屿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木材加工区、风力发电场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秀屿区。

秀屿建区以来,区委、区政府坚持解放思想,立足区情,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构建海洋经济、工业经济、城市经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以建设新兴临港工业城市为目标,积极参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秀屿区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介于福州与厦门和香港与上海之间,东距台湾台中港72海里,北距福州马尾港132海里,距上海港510海里,南距厦门港96海里,距香港397海里,是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地带及对台往来的交通枢纽。这里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不仅是旅游观光的胜地,更是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

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02亿元,增长10.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30亿元,增长6.3%;工业总产值81.40亿元,增长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20亿元,增长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7.78亿元,增长91.7%;合同外资额5016万美元,外贸出口总额24600万美元,增长9.6%;实际利用外资4048万美元,增长15.1%;财政总收入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56元,增长9.8%。三次产业结构为第一产业增加值17.07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41.05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14.89亿元,增长8.6%。

农业经济。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生产发展平稳,增长2.5%;畜牧业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得到恢复性增长,达7.1%;农业主导产业特色更加突出,水产业产值达21.5亿元,增长12%。

项目建设。7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53个,开工率为75.7%,累计完成投资34.9亿元,重点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5.2%,增加6.9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工业项目投资占重点项目投资的比重为78.2%,增加13.4个百分点。项目数量、投资总量和完成质量均创历年来的最好水平。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上塘金银珠宝城和笏石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0.81亿元,高起点编制了医药器械科技城的发展规划。目前,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累计引进项目71个,总投资60.2亿元,2个企业投产,13家企业正在建设;笏石工业园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年产值5.6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7%;上塘金银珠宝城已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4亿元,开工建设11个。福厦铁路秀屿段征地拆迁工作实现全市率先完成交地任务,已进入正线施工阶段;向莆铁路预可研已通过论证;福泉高速公路莆秀支线工程全线已完成放样,项目的控制性工程A标段已动工建设,秀屿段已进入全面征迁工作;LNG空气分离冷能利用项目完成可研编制。全年共招商引资签约项目80个,总投资81.9亿元。船舶修造业引资取得新突破,总投资20亿元的东源机械船舶修造项目和联发船舶修造项目已落户。

城乡建设。全年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35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09亿元,城区规模面积从2002年的1.3平方公里扩大到2平方公里。沁峤路开工建设,港城大道、毓秀路和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进区工业大道的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同时中晖商业广场第一期商品房已交付使用,港城大道和毓秀路的安置房建设基本完工,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新区的面貌明显改观,城区、港口、工业园区三位一体整体开发的良好格局初步形成。完成了26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完成道路硬化62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

社会事业。计生工作逐步转入正轨,出生率比上年下降0.41个千分点;环保工作重点加强对区畜禽养殖场的污染整治;教育工作继续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大力实施素质教育,高中入学率为68%。莆田十中顺利通过省一级达标校验收,4所小学完成撤并,享受学生达2213人,其中免除学杂费1753万元,免除贫困学生书籍费23.6万元;卫生工作加大了食品卫生的监管力度,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制定了《秀屿区防控人禽流感预案》,大力整治农村垃圾,共修建农村垃圾收集点486处,聘用农村保洁员326人,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完成村道硬化建设16条,里程36.8千米,新增乡村客运3条,新增受益人口5000多人。乡村客运已覆盖全区10个乡镇,174个行政村,除海岛外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97%。

秀屿区妈祖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妈祖信徒有二亿多人。湄洲岛是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湄洲妈祖祖庙被海内外誉为东方的“麦加”,是妈祖信徒的朝拜圣地,同时,港里祖祠是海峡和平女神妈祖的诞生地,每年前朝拜的海内外妈祖信徒,游客达100多万人次。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妈祖城、主要围绕弘扬妈祖文化,依托湄洲妈祖和祖庙的名气,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的人气,以及妈祖祖祠依山面海的灵气,整合妈祖故里和莆禧城的旅游资源,在湄洲岛对岸围海造地,建设国内一流的美丽滨海城市,打造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新平台。妈祖城将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贸、商住等功能于一体,规划为海滨度假区、生态休闲区、文化古迹风貌区、居民住宅区、综合服务区、紫霄风景区、渔港游艇码头区、海滨休闲景观带等八大功能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8平方公里。目前,妈祖城的前期规划、论证已完成,正在进行围海造地。妈祖城的崛起,必将推动湄洲湾港城市发展成为一座有文化品位、有经济实力、有优美环境的现代化城市,名气、人气、灵气俱备,是有识之士投资兴业和旅游观光的最佳选择。

秀屿区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中部,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三湾环绕。全区20米等深线内浅海面积987平方公里,湄洲湾深水岸线长达21.4公里,可建上百个万吨级泊位码头,有天然深水良港东吴港和秀屿港。最近,山乐屿岛已被福建省政府规划为国际货物集散基地,规划建1—25万吨级码头20个。秀屿港已开辟为国家一类口岸,是交通部规划的全国四大中转港口之一,1999年对外籍船舶正式开放,现港口年吞吐量达1000万吨。秀屿港、东吴港常年不冻不淤,风平浪静,10万吨级的船舶可以自由进出,15万吨级船舶可以乘潮进港,30万吨级巨轮可以在港停泊,是大型临港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港最佳选址。

秀屿区形成以福建液化天然气(LNG)项目为龙头,火电、气电、风电一起发展的能源基地。LNG总体项目于2005年4月15日动工建设,项目一期投资300亿元,供气规模为260万吨/年,工程将于2007年竣工投产。一期投资8400万元的南日风电,建设11×850千瓦,风机装机容量9350千瓦风机,二期投资6600万元,建设8×850千瓦风机,已投产发电。湄洲湾火电厂装机容量为2×36.2万千瓦,已全面投产并网发电;投资65亿元的燃气电厂场地正动工平整,主体工程2006年开始,总投资5亿元石城、石井各5万千瓦的风电场已列入“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项目,目前已完成可研报告并上报立项审批。

秀屿区凭借:独占鳌头的地理区位优势、独一无二的妈祖文化优势、得天独厚的天然港口优势、充足的气电能源优势、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独具特色的产业优势、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完备的投资区位优势、高效优质的投资服务环境。为方便广大业主来秀屿区投资兴业,秀屿区委、区政府着力构造优质完善的投资服务环境,在全区倡导高效、优质、文明、便捷的服务办事流程。已经成立并投入运转的秀屿区投资项目服务中心将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全过程的代理服务;投资服务环境的改善必将加快全区投资项目的落户进程,为广大的投资者提供一个优良、快速、高效的服务环境,让广大的投资业主来得开心,干得欢心,赚得安心。

崛起奋进的秀屿区蕴藏着无限的商机,是一片正待开发的处女地,我们期待着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共襄盛举,共谋发展,我们将为广大的投资者提供一个优质的服务环境和发财致富的安定稳定环境。


  • 仙游县(距离福州市约152公里车程)

仙游地处福建东部沿海,木兰溪中、上游。县境东邻莆田,西接永春、德化,南连惠安、南安、泉州鲤城区,北介永泰,东南濒临湄洲湾,挨天然良港秀屿港,靠肖厝港口。县域东西宽49公里,南北长63公里,海岸线长5公里,区域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折合272。2万亩),其中耕地35.5万亩,山地203万亩,有林地178万亩。从县城至福州交通里程152公里,至莆田44公里,至泉州85公里,至厦门192公里。

全年全县生产总值7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6亿元,增长46.8%;合同利用外资1.81亿美元,增长114%;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首次突破亿美元大关,增长118.1%,增幅连续3年居全市第一位;外贸出口额1.34亿美元,增长10.4%;财政总收入3.94亿元,增长19.9%,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20亿元,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8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4184元,增长9.2%。

项目建设。2个省重点建设项目、13个市重点建设项目、50个县重点建设项目、30个农业重点建设项目和1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实施。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核准报告通过评估,投资主体确定,项目法人在仙游县注册,进场公路动工建设。金钟水利枢纽工程初设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主体工程加快建设。福厦铁路仙游段完成全线征地拆迁工作,安置区正加快建设。仙游经济开发区被国家发改委确认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一期建设基本完成,累计入园企业106家,二期正在开发建设。仙港大道基本完成全线征地、拆迁工作,部分路段动工建设。滨海通道全线路基通车。

工业经济。全县工业总产值达78.52亿元,增长22.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57.02亿元,增长32.9%,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2.6%,比年初提高5.4个百分点。服装鞋革、金属制品、电子信息三大产业体量位居前三位,占规模工业产值的70%。工业集聚能力增强,枫亭工业规划区初步形成鞋革、化工、机械等产业,鲤南工业规划区初步形成电子、服装、食品加工、工艺美术等产业。云敦服饰获中国驰名商标,中源食品等11家企业12项产品再创福建名牌产品称号。荣获“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称号,成为全国古典家具三大生产基地之一。

农业生产。农业总产值达24.4亿元,增长5.8%。全县现有农业龙头企业21家、省级名牌农产品8个,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2个。茶果、食用菌等八大农业生产基地初步形成,台湾农民创业园列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重点项目。林浆纸一体化原料林基地顺利推进,完成林地签约面积0.89万公顷。成立全市首家“山林权登记流转服务中心”,发放林权证3028本5.01万公顷。

第三产业。旅游资源开发整合得到加强,菜溪岩风景区经营权转让工作顺利完成。全县全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800万元。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商品房施工面积17.59万平方米,增长31.6%;销售面积4.94万平方米,增长22.4%。交通运输、商贸、通信、保险等第三产业稳步发展。

城乡建设。鲤城、鲤南城区建设完成投资6.9亿元,九隆商住楼、龙翔新城(一期)、温泉安置区基本竣工,兰溪南岸公园建成使用,仙游汽车总站、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城区路网建设全面铺开,八二五南街、南一环路、解放南路等主次干道建设加快推进,城区框架不断拉大。城区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完成供水管网改造二期工程和兰溪两岸夜景工程。枫亭、郊尾、盖尾、榜头等重点集镇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9000万元,道路硬化率提高到96.3%。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户户通电”。

人民生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7亿元,增长9.2%。落实税改和惠农惠民资金7812万元,农民减负1.45亿元,人均减负154元。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转移农村劳动力24.4万人以上。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省、市扶贫开发重点村各类扶贫项目顺利实施,受益人口10多万人。农村医疗用品实行统一配送,食品、药品安全状况趋向良好。

社会事业。连续3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69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9个。2006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3904人,本科万人口上线数达37.9人,超出省市平均水平。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19个,竣工面积1.5万平方米,新建校舍面积2.1万平方米。文化发展步伐加快,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参加第13届省运会列全省86个县区第9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94‰,计生政策符合率86.42%,同比提高5.52个百分点。严格保护耕地,连续八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环境保护“一控双达标”成果得到巩固,4个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快。

D. 福州地区比较大还是泉州地区比较大

不好比呀。。性质不一样。泉州海域。。福州的海域没法比福州市区绝对比泉州市区大而且好。。可是比经济。。福州绝对没有泉州好。。但是如果加上金门的话泉州地区绝对的比福州地区大。。。而且会比福州好未来只要和平发展。。。基本上福州是没办法和泉州比的。。福州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低山丘陵,南部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市内温泉广布,有温泉城之称。年均19.6℃,1月均温10.5℃ ,7月均温28.7℃[1],年降水量1342.5毫米,无霜期326天,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秋常受热带风暴(台风)袭击。境内有闽江、西湖等河湖。扩建后的马尾港与世界20多个港口通航,与50多个国家与地区开展经济贸易往来,年吞吐量达500 万吨。有高等院校12所,中等专业学校35所。1984年,被列为全国沿海14个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1985年,马尾被列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矿产有叶蜡石、硅砂、明矾、高岭土、花岗岩等。郊区产水稻、甘薯、小麦、茶叶、蔬菜、油菜籽等;工业以轻工、手工业、机械制造、基本化工为主。 福州有被列为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52处。如建于964年的中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华林寺大殿;立于906年,被誉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琊政王德政碑;李阳冰亲书的马石山摩崖题刻;闽侯县的昙石山文化遗址等。主要游览点有鼓山、乌山、于山、西禅寺、闽王祠、林则徐祠堂、西湖公园等。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1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省经济中心。北承省会福州、莆田,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通行和漳州、厦门、台湾等同一种方言:闽南语。 别称:鲤城、刺桐城、温陵 Quanzhou为泉州的英文名称。 地理位置:北纬24°22’—25°56’,东经117°34’—119°05’ 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总人口774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2%,少数民族占1.8%。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泉州风俗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儒、释、道等多种宗教并盛,互为融合。 泉州是着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624万人,港澳同胞70万人。在台湾,有44.8%的汉族同胞(约900万人)祖籍泉州。 泉州市市雕飞天迎宾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区。戴云山脉从东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在德化县境内,有“闽中屋脊”之称。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过渡。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蜓,大部分为基岩海岸,总长约421公里,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及肖厝、崇武、后渚、梅林、石井等14个港口。泉州地跨中南两个亚热带,即戴云山西北部常年温暖的常绿阔叶林带和东南部常年湿热、有短期干旱的亚热带雨林带。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内溪流多达35条,总长1620公里 ,境内最长的河流是晋江,水资源相当丰富。泉州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称“闽南大温床”,对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糖、油、麻、林、果、茶等经济作物极为有利,是乌龙茶、桂圆、柑桔的全国生产基地,安溪铁观音和永春芦柑是拳头出口产品。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产量较大的鱼类有20多种。浅海滩涂面积118万亩。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贝、藻类。主要有铁、猛、金、煤、石英砂、花岗岩、高岭土、地热、矿泉水等20多种,德化高岭土质量居全国前列,是德化陶瓷的主要原料。 泉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40处。泉州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各种宗教兼容并存,东西文化交汇荟集,特别是佛教、道教、摩尼教等一度十分盛行。诸多宗教遗迹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现,颇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特产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头、老范志万应神曲、料丝花灯、清源茶饼、安溪乌龙茶、永春老醋、永春纸织画。 90年代以来,泉州工业迅猛发展,产值跃居全省第一,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晋江鞋业、晋江陶瓷、晋江服装、石狮服装、安溪茶叶、德化陶瓷、南安水暖、惠安石雕、泉港石化。地方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相映生辉,泉州市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数量均居福建省第一,全国前列。福州: http://ke..com/view/4813.htm?fr=ala0_1_1 泉州: http://ke..com/view/8154.htm?fr=ala0_1_1

E. 福州的历史

福州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当地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02年,福州成为了闽越国首都冶城的所在地,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由此开始。从晋朝的八姓入闽到晚唐的王潮、王审知兄弟开闽,福州在中原汉人移民潮的长期推动下逐渐繁荣起来,福州民系也逐渐形成。“福州”之名始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五代十国时期,福州成为了闽国的都城。到了宋代,福州进入了一个经济文化的黄金时期,位列宋朝六大城市之一,也是宋朝科举文教的重地、儒学重镇,而福州的别称“榕城”就来源于宋代福州城内遍植榕树的景象。1276年南宋灭亡前夕,福州一度成为南宋行都所在地。明代,福州的海外贸易复苏,福州作为重要海港,迎来了琉球和日本的商人和使者、早期的天主教传教士,也曾经历严重的倭患,1645年又成为了南明隆武政权的首都。清末,福州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时期,随着1844年福州开端口,以及之后洋务运动时期福建船政学堂等机构在此设立,福州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东南沿海文化教育的一大中心,也是基督教传教的重要地点。1933年到1934年福建事变时期,福州又成为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首都。194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福州城,福州继续任福建省省会至今。改革开放以后,福州经济发展迅速,同时福州也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华人海外移民最大的移出地之一。

F. 急需:福州地名的资料!!!!!!!

福州地名浩繁而有趣,一九八0年普查资料,福州地名计有4260多条。《七闽现代骨董录》载.过去福州民间把地名串编起来的,“进京路引”,这里不妨摘录一段:“青圃蓝圃慢慢行,乌龙过江三角埕,黄山城门乡下路,后琯直达白湖亭,下渡红墙十锦庙,梅坞过岭仓前桥,中洲大桥设税馆,中亭街鱼货两边排,小桥左边排水果,安民崎顶挂退衣,横街几家酒米店,惠泽境内剔棕毛,文山横山吉祥山,吉祥山下铸铜锣,茶亭粉店多热闹,福德桥边祖庙前,洗马六柱九仙铺,斗中街一派制头梳,月爿池几家铜钴店,闯进南关一座城……从南到北一直念到省外。通过这段,“路引”,我们对解放前福州地名和市貌可略见一斑。
有人利用福州地名串成对联,谱写诗词和对子,如:“竹横前后屿,柳倒大小桥”。上联嵌竹屿、横屿、前屿、后屿等四个屿名,下联列柳桥、倒桥、大桥、小桥等桥名。又如,“路有东、北大,街分上、下杭。藤结上中下,门辟东西南”。分别点出东大路、北太路、上杭街、下杭街、上藤路、中藤路、下藤路.东门街、西门街和南门街。这类联对既饶风趣,又便于记忆。
pppp有的单个地名也可配成有趣的对子,如:蛇山对猴屿,碗弄对桶
街,凤凰池对麒麟弄,野猫弄对春牛亭,白鸽树对鲤鱼庙等等。
至于用数字命名的地名,也是遍及各处,如一真庵、二桥亭、三叉街、四宝园、五柱厅、六印路、七间里、八角井、九狮庙、十锦祠。
pppp福州地名和店名多冠以“三”,“三”字在福州话中和“生”同音,是吉利的字眼。如,福州戏班有“三赛乐”,澡堂有“三合泉”,布店有“三多”,点心店有“三成炳”、“三成协”,地名有:三坊七巷、三叉街、三保街、三角井、三门里、三合弄、三条档、三角池、三牧坊、三座排、三民里、三县洲、三穿井、三兴弄、三通桥、三和巷、三官堂、三角坂、三捷透、三边洲、三一弄、三座厝、三官巷、三眼井、三角埕、三门桥等。
ppp更有意思的是,民间还常利用地方特点编成歇后语来说明生活中某些现象,例如:“乌尾里推刀——推到底”,(指责推辞责任的人)“下渡尾迎神——好看在后”,“黄巷逐猪——两头跑”,“鼓楼前拾柴屑——自幼结识肝胆兄弟”,“圣君殿水—一双头潮”等等。这些都已成为福州人民的口头语。

福州,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水、陆、空交通枢纽。三山傲首挺立,闽江穿流城区,白塔、乌塔,两塔对峙,构成榕城独特的“三山两塔一条江”的城市格局,天造神设、山水灵秀、气势非凡,素有“东南都会””福地宝城”之美誉。 福州,现辖五区二市六县(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个区,福清、长乐两市,闽候、罗源、连江、平潭、闽清、永泰六个县)全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人口580万,其中市区面积1043平方公里,人口143万。
福州是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受封为闽越王)在此筑城建都,称为“冶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因“州北有福山”,始称“福州”。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夹城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石山、屏山围在城中,从此福州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城市,“三山”也就成了福州的别名。因王审知受封闽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中的“闽国”,定都于福州,从此,福州便有了“闽都”之称。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发动市民广植榕树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又得“榕城”之美称。
福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着历代英才。他们中有五代开闽的王审知,南宋爱国名相李纲,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启蒙思想家严复,文学家林纾,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海军元老萨镇冰,“二七”革命烈士林祥谦等等,仅宋、明、清3个朝代,福州籍进士达3632人,其中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州府的前列,近现代名人灿若繁星,举不胜举。福州又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从清朝到民国先后13任海军总长、次长、总司令为福州人囊括。1991年,国家对近现代中国杰出专家学者所作的统计中,福州籍53人,中科院福州籍的学部委员、院士47人,均列全国各城市的前茅。
福州名胜古迹众多,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观与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互相融合、交相辉映。至今许多文物名胜古迹仍完好无损。据普查统计,已发现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等各类文物点4497处。其中有新石器时代遗址81处;商周遗址67处;宋至清代木构古建筑2040处。唐至清代的古塔、经幢64座,古桥354座。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保护单位54处。着名的文物有:建于1000年前的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华林寺,立于1000年前的,被誉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峫王德政碑”,距今1200多年,被称为书法艺术“世宝”的唐篆书法名家李阳冰亲书的乌石山摩崖石刻,闽候县昙石村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遗址等。
福州临江吻海,闽江横贯城区,年均径流量600多亿立方米,海洋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水产鱼类620多种,是全国三大海水养殖基地之一。海岸线长达1137公里,有可建万吨以上泊位的天然良港10多处。福州与台湾岛一水相连,东澳港至台湾新竹仅70海里。马尾港距香港488海里,距上海433海里,是沟通中国与亚太地区的海上枢纽。历代到海外谋生创业者众多,如今已有250多万侨胞分布在世界各地。归侨、侨眷和港澳眷属近百万人,在台湾地区有60多万福州乡亲。
福州气候宜人,绿树长青,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326天,年平均日照1700-1980小时,相对湿度77%。年平均气温为19.6℃,最时是1月份平均气温为10.5℃,最热时是7月份平均气温为26.8℃,年平均降水量1342.5毫米。农作物一年三熟,四季瓜果飘香,四时蔬菜纷呈。福州山地占80%,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福州是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也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山水特色凸显,左旗(旗山)、右鼓(鼓山)、北莲(莲花峰)南虎(五虎山)拱卫,盆地面积1440平方公里。闽江横陈,吉祥山、烟台山、高盖山、五虎山逐案抬升,乌石山、于山分列左右。白塔、乌塔各置东西,晋安河、白马河如蛟龙出水,以屏山为珠,呈“双龙戏珠”之势。福州的第一胜景鼓山,国家级重点佛教寺院西禅寺早已蜚声海内外。市区的西湖公园、左海公园、森林公园、温泉公园、鳄鱼公园各具特色,景色千姿百态。郊县平潭海坛度假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还有省级风景名胜福清石竹山、连江青芝山、永泰青云山、闽候十八重溪等等。这些名山秀水风景如画,与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文化相映生辉,吸引着无数中外旅游观光者。
福州民间工艺久负盛名,传统的工艺品脱胎漆器、角梳、纸伞被称为“福州三宝”。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寿山石雕和200多年历史的脱胎漆器名扬中外,与软木画被称为“榕城三绝”。还有历史悠久的闽剧和评话,古典十番、福州尺唱等传统艺术。而以福州菜肴为代表的闽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名菜“佛跳墙”名扬海内外。鱼丸、太平燕、鼎边糊、线面等是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福州还是全国三大温泉区之一,温泉分布在方圆约9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区,这在国内外大中城市中也是罕见的。
福州为何称“都”呢?原来,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末五代时期,王审知随兄王潮从王绪起兵南下入闽,于公元893年攻下福州城,后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受封为闽王,建立闽国。因首都定于福州,从此福州便有“闽都”之称。
此外,福州在我国历史上还曾两次被作为临时首都。一次是宋代末年,即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陷了当时南宋政权的国都临安(今杭州),恭帝赵显及太后均被元兵俘虏,其兄赵昰于五月一日在福州登基,称端宗皇帝。当时的福州成为临时首都,改年号为“景炎”。但是,还不到半年时间,元兵又从浙江向福州进军,十月攻破邵武城,经南平而下,于十一月逼近福州。当时闽府尹王刚中开城门投降,端宗皇帝从海路逃往广东。
第二次福州被临时定都的是在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五月。明朝的南都(今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聿键从杭州入闽,被奉监国,于是在福州称帝,改纪元为“隆武”,这就是南明王朝的“隆武皇帝”。同时改福建为“福京”,把福州的布政使官署作为皇帝行宫,并封一批文武官员要职,犹如京城规范。其中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受封为“平虏侯”,郑成功赐为国姓(朱)。但不久,郑芝龙叛变降清,形势逆转。仙霞岭重关百里无一兵把守,隆武皇帝见势不妙,决定离开临时首都福州,经南平转闽西。第二年,清兵攻入闽北建宁县,并直驱南平,朱聿键皇帝仓卒逃往长汀,这年八月(1646年)他与爱妃曾氏皆被俘而死。
福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历代以来它有十二个别称:分别是“闽中”、“晋安”、“凤城”、“三山”、“长乐”、“榕城”、“天兴府”、“福安”、“闽海”、“闽州”、“泉州”、“左海”等。
“闽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个郡。七年后又增设四个郡,其中福建叫“闽中”,治所在福州,所以古人广义上称福建为“闽中”,而狭义上则称福州为“闽中”。唐朝着名现实主义诗人杜荀鹤(846-904年)池州石埭人(今安徽太平),他旅居福州时留有一首描写福州秋天的诗,题目就叫《闽中秋思》:“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说明当时福州称“闽中”,秋色如画,但一千多年前交通不便,故诗的最后称“不堪行”。
“晋安”:魏晋南北朝时,晋人纷纷避战乱从中原入闽,始称“八姓入闽”,不少望族定居于福州今东门晋安河两岸,故此时福州别称“晋安”。
“凤城”:晋代地理学生郭璞为福州勘察新城,扩大范围。他在《迁城记》中说,福州“其城形状,如鸾如凤”。于是福州被人视为“凤城”,如今福州许多地名还都带“凤”,如西门的“凤凰池”,工业路一带的“大凤山”、“小凤山”,东街有“凤凰坊”,东门有“凤邱山”,宋代朱熹在福州书有“凤邱鹤林”,清代三牧坊有“凤池书院”等。如今在闽江二桥南端耸立着一座“凤鸣三山”的雕塑,象征福州的南大门。
“三山”:唐末五代,福州城范围进一步扩大,把屏山、乌山、于山圈入城内,故此后福州便有“三山”之别称。如今海外福州籍华侨聚集地行会组织仍称“三山会馆”。
“长乐”:公元933年,“开闽始祖”王审知死后,他的儿子王延钧在福州称帝,国号“闽”,改福州为“长乐”,所以这一历史时期的“长乐”不是指今天的“长乐市”,而是指福州。
“榕城”:宋代治平年间,福州太守张伯玉发动居民“编户植榕”,于是“绿荫满城,暑不张盖”。从此福州开始有“榕城”的别称。
“福安”:南宋末年,元兵挥戈南下,民族英雄文天祥护送益王赵昰入闽,在福州建立临时“国都”,将福州改为“福安”。 “天兴府”:明代末年,即弘光元年(1645年),明朝国都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朱聿键从杭州入闽,在福州称帝,改年号为“隆武”,称福建为“福京”,福州为天兴府。
“左海”:清代福州又有“左海”之别称,因为我国古代地名以东西方位而定,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福州位于东海之滨,故称“左海”。清末福州城曾耸立有一座石牌坊,上书“左海流芳”四个大字,以示福州人才辈出。林则徐纪念馆的大门左边上书“左海伟人”,原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人民日报》社长拓是福州人,他常用“左海”笔名发表文章。
“闽州”与“泉州”:唐代初年福州曾叫过“泉州”,但时间很短,到了唐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泉州”为“闽州”,把“泉州”这个名称移给了现在闽南的泉州,直到唐代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改“闽州”为“福州”。
“闽海”:辛亥革命后,废除旧府建置,改福州为“闽海道”,于是出现了“闽海”之别称,它包括福州话流行的长乐、福清、闽清、永泰、连江、古田、屏南、罗源、闽侯、平漂等十个县市,故在海外有“闽海十邑”之称。
福州民间长期以来流传“三山现,三山藏,三山看不见”的民谣。其中“三山现”指屏山、于山、乌山。这三山呈三足鼎峙于今八一七路的中轴线上,十分显目,所以称“现”。 而“三山藏”与“三山看不见”则向无定论,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根据清代林枫《榕城考古略》载:罗山、芝山、丁戊山为“三山藏”;灵山、钟山、玉尺山为“看不见”;二说是根据明代何乔远《闽书》载,以罗山、冶山、玉尺山为“三山藏”,以龙山、芝山、钟山为“看不见”。不论哪种说法,其“藏”与“看不见”的三山,均系“三山现”(屏山、于山、乌山)的支脉,有的如岗阜,有的似山坡,随着历代道路的拓宽与民屋建筑的稠密,这些小山或被削平,或被遮挡,以致变成“藏”与“看不见”了。现将它们的遗址介绍如下:
罗山,在今南门协和医院后的一座小山岗。
冶山,在今鼓屏路省卫生厅后的小山。
玉尺山,又名闽山,在今光禄坊省高级法院围墙内。
龙山,又称灵山,在今鼓楼七星井巷内。
福州至今还保存了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就已经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着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和“朱紫坊”街区了。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胸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塔巷、宫巷、吉庇巷。在这居民区内,坊雹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庞大规模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占地40公顷,人口约1.4万人,现有古民居268幢。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冶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许多民居的门窗漏花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丰富的图案雕饰,精巧的石刻桂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随处可见,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作流线形,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翅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宅院有一进或多进,每进都有大厅、后厅、正房、后房、左右披榭、前后天井。天井是福州传统民居的又一特色。它由厅、榭的敞廊围绕构成矩形空间,为宅内交通枢纽,并使宅院日照充足,空气流畅,排水便利。室内的门、窗也与其他地方不同,既多且大。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衣锦坊
衣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现在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过去称“通潮”,则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
文儒坊
三坊中的第二坊为文儒坊。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居住在这里。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陈承裘的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清代的着名诗人、《石遗室诗话》作者陈衍的故居也在坊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内有光华阁是为入室弟子课业的地主。陈寓隔壁是现代着名法学家柯凌汉教授的住宅,这条坊就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
光禄坊
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宁时,光禄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为了感谢僧人,他吟了一首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的。
光禄坊 原名玉尺山,又名闽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
闽山保福寺遗址
杨桥巷
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巷。杨桥巷古名登俊坊苍,因西能杨桥而改名。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这一烈士故居,后来卖给作家冰心的祖你谢銮恩。冰心小时候新加坡在这里住过,好居《我的故乡》中,亦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巷道扩大为道路后,林觉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有相当部份被保存下来。
郎官巷
郎官巷,在杨桥巷南,南后街的东侧,巷的东头通福州市内闹区八一七北路东街口。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端口。据清《榕城考古略》载: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宋代诗人陈烈原籍长乐,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着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东能八一七北路闹市区,西能南后街。据《榕城考古略》载:“旧名修文,宋知县陈肃改名兴文,后改文兴。今呼塔巷,以闽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也。”此大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还在,以后未见记载。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片的小塔,作为古迹纪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门之上。 塔巷旧有旌孝坊,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传有一首赞誉他诗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至今仍传为美谈。
黄巷
黄巷在塔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衣锦坊东西相联。据志载。晋永嘉年间(307-312的)中原黄姓人家避乱入闽,落户在此,故称黄巷。唐代崇文馆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兵入福州。“以璞儒者戒无毁,灭炬而过。”宋代崔大夫及第,一度改名新美坊,后称新美里。明代侍郎萨琦亦居此巷。巷内有一“唐黄璞居”石碥,50年代初期还有人见过。
安民巷
安民巷位于黄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文儒坊相对,安民巷旧名“锡类坊”,它改名“安民”,与黄巢入闽有关。据《福州地方志》载:“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宫巷
宫巷在安民巷之南,东西两端分别一八一七北路和南后街相接。据清《榕场面考古略》载:“旧名仙居,以中有紫极宫得名。后崔、李二姓贵显,更名聚英达,明得改英达。”
中亭街
这是一条富有传奇色彩的商业古街。
这老福州人的心目中,中亭街就像一种商业象征,时刻都在牵动着榕城关注的目光。
“挤得就像中亭街”——福州人至今仍流传的这句口头禅,形象地道出了这条古街的千载繁华和其特有的商贾气息。
当城市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让中亭街的商业地位渐渐为榕城人所淡忘的时候,世纪之交的一项浩大工程,再度让这条古街成为榕城百姓瞩目的焦点。
缘于宋代的中亭街是福州商业史的骄傲。当已经衰败、破旧的中亭街即将揩去千年岁月风尘的时候, 我们不禁要为福州改造中亭街的浩大工程而欢呼。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对残酷无比的市场竞争,我们不禁又为中亭街能否复兴千载繁华而忧思。我们知道,中亭街的再度辉煌,仅有历史的沉淀和恢宏的建筑是远远不够的。她同样需要准确的商业定位并历经变幻莫测的商场洗礼。 毕竟,中亭街首先是商业街而不是观光街。它的气派和恢宏,并不一定与客流量成正比。
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狼烟四起的榕城商界,再也不是靠某种地利或环境就能创造商业神话的时代。更何况,现在不少福州人还有购精品、名品到鼓楼的消费习惯——位处台江区的福州亚细亚购物广场的沉沦,曾经让福州不少商人发出“台江开不了高档商业城”的感叹。
大手笔的中亭街能否从此扭转“干坤”,一雪台江商界的“不白之冤”?
参考资料:http://www.2xy.cn/7cd_cn.asp?ArticleID=1432

G. 福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求推荐

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来文化昌盛,人文荟萃。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清水秀、风光绮丽,名山、名寺、名园、名居繁多,独具滨江滨海和山水园林旅游城市风貌。目前,福州拥有平潭海坛、鼓山、青云山、十八重溪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尤其是鼓山,人说“到了福州没上鼓山等于没来福州”。可见其景色独特秀美之处。

福州旅游观赏景点

1
南后街
南后街,据历史记载自宋代起就是一条繁华市街,它西起杨桥路十字路口,南至吉庇路,全长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由北向南三坊的顺序依次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的顺序依次为杨桥巷、郎宫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昔日的杨桥巷已拓展成繁华的杨桥路,吉庇巷、光禄坊也改变了原有的模样,现在的三坊七巷保留下来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了。

2
福州西湖公园
位于福州西北部,年代悠久,是福州着名的风景区。
太康三年(282年),郡守建筑子城时凿东湖、西湖,将东西北诸山的溪流聚此二处,用于灌溉周围农田。唐贞元十一年(795年),观察使辟南湖。五代时,闽王扩建城池,将西湖与南湖相接,并有河道与闽江相通。其子称帝,又在西湖湖滨筑水晶宫,为歌舞游宴之所。还在自己的住处,修建一条复道,从内城跨越出城外水晶宫,于是西湖成了他的御花园。宋淳熙四年(1177年),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又在湖上建立澄澜阁,此后西湖逐渐成了游览胜地,并品题出西湖八景。

3
钟鼓楼
钟楼上的巨钟,重两吨,是清康熙三十五年由金、银、铜,铁、锡五金铸成,上镌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6372字。撞钟僧每撞一下钟,要念108遍佛。奇怪的是该寺不打五更钟。相传此为龙潭,寺僧向龙借地建寺, 言称五更即还。建成后,第一次打五更钟,就风雨大作,殿角崩塌,只好用御赐经镇住。自此不打五更钟。

4
金山寺
金山寺位于福州西郊洪塘乡附近的乌龙江心的一块小石阜上,因于这块阜很像江南镇江的金山,故名“小金山”。如今,这里仍可寻见古时的金山寺八景:“洪塘古渡”、“石仓秋烟”、“妙高钟声”、“半颂纯陆洲渔火”、“云程石塔”、“巴山风帆”、“环峰夜月”、“旗麓斜阳”。如果在金山寺凭栏远眺,可见碧波荡漾,风帆浮动。福州最长的公路大桥——洪塘大桥就从金山寺不远处跨江而过。

5
平潭
平潭县,简称“岚”,俗称海坛,亦称海山,福建省福州市辖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由以海坛岛为主的126个岛屿组成,是福建省第一大岛,我国第五大岛,素有“千礁岛县”之称,是着名渔业基地。福建东部,有一个形似神兽麒麟的岛屿“舞动”在台湾海峡,那就是平潭县主要岛屿。因此,平潭岛也叫麒麟岛。平潭县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福州市东南部海,东临台湾海峡,距台湾新竹港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县份,西临海坛海峡与福野顷清市隔裤罩海相望,南近南日岛与莆田市秀屿区隔海相望,北望白犬列岛与长乐市隔海相望,由海坛岛等126个岛屿和近千个岩礁组成,主岛海坛岛为全国第五大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
境内地势低平,中部略高,地形以海积平原为主,南北有孤丘,海岸曲折蜿蜒。有天然淡水湖三十六脚湖,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

6
福州森林公园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是福建省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全国十大森林公园之一。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原名福州树木园,创建于1960年2月,1993年改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园内最高处的笔架山海拔643米。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以搜集、展览福建树种为主,引进南方的木棉树,北方的钻天杨,热带的南洋杉,亚热带的樟树,温带的油松、银杏、水杉等全国各地及36个国家2500多种国内外珍贵树种。园内有多种受国家一类保护的珍稀植物,如曾轰动世界的一枝叶片可换回5吨钢材的“活化石”--水杉,誉满全球的“中国鸽子树”——珙桐,数量很少的“林中巨人”——望天树。还有1960年才发现的“茶族皇后”——金茶花和世界最古的活化石、人称古森林遗迹的桫椤以及世界着名的巨树之一,人称“万木之王”的秃杉。

7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占地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许多民居的门窗漏花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以及丰富的图案雕饰,精巧的石刻桂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随处可见,集中体现了福州古城的民居技艺和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END
交通

1
福州交通
福州作为福建省省会城市,交通比较方便,飞机、火车、汽车都很畅通。福州港是福建省内最大的港口,航线发达。
福建省内的公路最为发达,时间短、相对安全、舒适,因此,巴士或自驾是在福建省内游玩的最佳选择。
飞机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距市区47公里,是全国十大空港之一,是我国净空条件最好的大型国际机场之一,它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导航设备,至今已开辟国内外航线近50条;机场距市区约47公里,有机场巴士到市区,车程大约1小时。
火车
福州的铁路交通也很方便,火车可通全国各地。火车站位于市区华林路的最北端,公交5、17、20、26、51、821、905、917、949、951路以及亚细亚专线、西二环专线、农大专线均能到达。
客车
福州的公路交通方便快捷,主要的长途汽车站有三个,即火车站附近客运北站,五一路上的客运南站,洪山桥附近的客运西站。
轮船
福州港是福建省沿海两大商港之一,是福建省最大的海、河港和水陆运输枢纽,也是我国外贸口岸、对外开放港口之一,可达我国沿海及长江主要港口,另外拥有许多国际线路,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港口通航。

2
福州当地交通
公交
福州市公交车以空调大巴为主,小公共汽车为辅。空调大巴实行无人售票制,需要自备零钱,市内无论远近,票价为1元/人.
主要的公交枢纽站包括:
1、火车站公交总站(火车站广场西侧)
2、公交仁德站(广达路仁德路口)
3、金山公交总站(金祥路金洲路口)
4、白湖亭公交总站(则徐大道南二环路口)
5、鼓山下院公交总站(鼓山进山口东侧)
6、公交鹤林站(三八路)

END
福州美食

1
佛跳墙
特点:传统闽菜佳肴。为zhengchunfa研创,据传当年几位秀才来到juchunyuan要求上一道好菜,hengchunfa便把早年学做的一坛菜送上,坛盖揭开满堂荤香,秀才们无不拍手称奇,吟诗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此菜因此得名。它集山珍海味之大全,用鱼翅、海参、鸡、蹄筋、干贝、香茹、鲍鱼、笋尖、鸽蛋等20多种原料和配料煨制而成。

2
锅边糊
特点:锅边糊这道小吃在福州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由于配料多样,质地软嫩,美味可口,经济实惠,深受人们的欢迎。将大米用清水浸泡2-3小时,加清水磨成米浆,加精盐待用。香菇、紫菜水发后,香菇切成细条,葱切葱珠,蒜切段。将葱白、蒜头下锅稍煸,再将猪肉糜、水发香菇、紫菜、虾皮一起下锅,加清水烧到七成熟起时,在锅边抹花生油,用碗舀米浆沿锅边均匀浇一周,盖上锅盖,见锅边米浆圈起时,用锅铲将米卷铲入锅中,再掺入适量清水,依上法分3-4次浇完。当浇完最后一次米浆前,调入鱼露,煮熟后投入味精、葱珠、蒜段即可起锅。

3
翡翠珍珠鲍
福州传统名菜。以鲍鱼、干贝为主料,精工制作而成,形如翡翠,故名。鲍鱼为八珍之冠,干贝是八珍之一,此菜营养丰富、造形美观、味道鲜寐,为宴席上品。

4
鸡汤氽海蚌
福州传统名菜。采用漳港所产的海蚌切成薄片,在开水锅中氽至六成熟后,用绍兴酒等调料腌渍,吃时淋以烧沸的鸡汤,现淋现吃。此菜鸡汤清澈见底,蚌肉如水中芙蓉,脆嫩鲜美
5
鱼丸
福州鱼丸是以鱼肉做外皮的带馅丸子,是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之一。正宗的福州鱼丸,选料精细,制作考究,皮薄均匀,色泽洁白晶亮,食之滑润清脆,汤汁荤香不腻。

6
肉燕
扁肉燕又称“太平燕”,是福州的一道着名地方风味小吃,也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
精细复杂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的肉燕,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肉燕皮是用精肉配上淀粉等辅料精制而成,形似纸状,洁白光滑细润,散发出肉香,非常爽口。

7
荔枝肉
荔枝肉是福州传统名菜,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因色、形、味皆似荔枝而得名!将猪瘦肉剞上十字花刀,切成斜形块,因剞的深度、宽度均匀恰当,炸后卷缩成荔枝形,装盘时把鲜荔枝作为装饰围边,送上餐桌,会让人分不清是荔枝还是荔枝肉在诱你垂涎三尺。

END
购物

中亭街
中亭街号称“东亚第一室内步行街”,以其中西合璧的独特风采吸引着来自天南海北的人群,中式的琼楼玉宇掺进典雅的欧陆建筑元素,让人仿佛置身于美轮美奂的艺术殿堂。

茶亭街
想买一些小手工艺品,茶亭街是个好去处。
茶亭街南自洋头口立交桥,北至南门兜,全长6000多米,一律“骑楼”建筑。
所谓“骑楼”,即闽南一带独有建筑风格,一层内置,二、三层如马首前探,门前通道。过去,茶亭街素有“吹吹打打茶亭街”之称,顾名思义,这里是手工业一条街。各式作坊与店面不下数百家。
而今的茶亭街,间间店面,户户为商。手工制品的范畴除了纸伞、剪刀、称盘之类,更推及相框、纸制工艺品、鲜花、制衣诸行当,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接。

END
注意事项

夏日来福州旅游一定要注意防晒,可随身携带伞具、帽子、太阳眼镜、穿着长袖衬衫等,尽量避免让皮肤直接接触阳光。
新火车站已经建好了,外观挺漂亮的,但建议大伙出了火车站后不要打的,火车站旁有个公交总站,那里的公交可以达到福州市区几乎所有的景点,宾馆和商业中心,而且火车站的的士司机都很凶,有些司机还不载短途客。

最佳旅游时节:秋冬最佳。届时这里阳光明媚,树木常青,一派南国风光,还有诱人的温泉,尤其适合北方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