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福州哪个寺庙最古老
扩展阅读
杭州风阀有哪些厂家 2025-02-13 02:23:59
深圳哪里有梅花 2025-02-13 02:08:47

福州哪个寺庙最古老

发布时间: 2023-07-13 01:51:01

‘壹’ 福州寺庙排名

福建十大寺庙排名:

1、涌泉寺

涌泉寺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寺院始建于783年,初名华严寺,1407年改称涌泉寺,寺庙宏伟庄严,还保存着很多唐代、宋代的文物。

2、西禅寺

西禅寺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工业路,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是福州十大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建筑,周边环境清幽,景色宜人,寺内还种植着数百棵荔枝树。

3、林阳寺

林阳寺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寺庙的整体建筑和涌泉寺相似,殿堂雄伟壮观,周边种植着数株千年古树,还有着很多古迹,是游览观光的胜地。

4、崇圣寺

崇圣寺创建于唐朝,位于福州市闽侯县,是禅宗云门、法眼二派的发源地,寺庙除了众多庄严神圣的殿堂楼宇外,还拥有山、林、田、泉等美丽的自然景观。

5、地藏寺

地藏寺是蠢裂带福建省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寺庙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经过多次扩建和修缮后显得十分雄伟壮观,寺院内还有古榕树、石碑、古井等景观。

6、万福寺

万福寺创建于唐贞元五年,位于福州市福清县,是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周边环境庄严肃穆,岩、洞、石、岭、溪、潭、井等景观都独具特色。

7、万佛寺

万佛寺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是福州佛教圣地之一,寺庙被青山碧水环绕,风光秀丽,景色绝佳,不仅是朝拜圣地还是重要的旅游景点。

8、金山寺

金山寺建于宋代,是福州唯一的水中寺,寺庙建于水中,因地形限制,所以规模较小,但却小巧玲珑,在全省寺院中独具一格。

9、华林寺

华林寺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始建于带芦宋朝初年,仍然保存着北宋时期的建筑风格,殿内构件造型优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10、瑞岩寺

瑞岩寺建于北宋时期源迟,距今约有九百年历史,寺院周边景色优美,拥有天章岩、大洞天、振衣台、桃花洞等景观。

‘贰’ 福州有名的寺庙有哪些

福州有名的寺庙有哪些

福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着众多知名的扒旅寺庙,其中不乏历经千年的古刹,这些寺庙是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福州有名的寺庙有哪些。

三坊七巷黄巷 圣道宫

圣道宫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黄巷,俗称圣坊,该寺庙创建于唐代,是福州现存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圣道宫建筑规模庞大,寺内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拥有着举世闻名的翡翠玉佛、龙胜观音等珍品。

圣道宫历史上曾经有着与福州历史文化紧密联系的很多传说,例如杨宪之传授儒学之地、赖达生邂逅文学之处、郑成功割发为尼处等等,这些故事使得圣道宫成为了福州市的文化名片。

塔头山 清净寺

清净寺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塔头山上,建于南朝梁代,占地面积达到了1万平方米,是福州市内规模最大的寺庙之一。

清净寺寺内建筑精美,主要建筑有山门、广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其中大雄宝殿是该寺庙的核心搞建筑,内部供奉着释佛牙、释佛像等珍贵佛器,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朝拜。

福州大佛寺

福州大佛寺位于福州市坦迅鼓楼区西洪路上,建于唐朝,是福州市内规模最大的佛寺让此此之一,也是福建省道教协会常委会办公地点之一。

福州大佛寺是一座集古建筑、翠竹和池塘为一体的寺庙,建筑典雅华美,寺内供奉着众多佛像、佛珠和其他文物,值得大家一来拜访。

结语

福州的寺庙不仅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还是旅游者探寻街头巷尾的文化宝藏的重要去处。希望本文介绍的福州寺庙能给您在寻找福州文化遗产之旅中带来一些帮助。

‘叁’ 福州最老的五灵公庙在那呢

福州天仙府海潮寺

‘肆’ 福州市有哪些寺庙

西禅寺:
西禅寺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为全国重点寺庙,位于西郊怡山之麓,工业路西边南侧,巍峨而壮观。古刹大门坊柱上镌刻一副楹联:“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这是清代周莲撰写的联句,点明"西禅寺"是唐朝的古寺。
以荔枝闻名。
西禅寺有白龟吐泉的遗址、唐代开山祖师懒安禅师塔内真心铭碑、五代慧棱法师塔、唐代七星井,还有弘一法师放生池碑......都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华林寺 :
被誉为国宝的华林寺,位于福州屏山南麓。它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附近的罗汉院、越山庵等并入,华林寺规模更大了,后又增建御书阁、环峰亭、绝学楼、胜会亭诸胜。清嘉道年间(1789-1850年),重建大殿、天王殿、山门、廊庑、客堂、僧舍等。
华林寺大殿是中国南方古木构建筑的代表,其建造方法在全国唐宋木构建筑中独具一格,华林寺大殿是我国南方遗存的、屈指可数的宋代木构建筑之一。它是极其珍贵的古建筑,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有着不可替代的文物价值。

涌泉寺:
福州市鼓山涌泉寺为“闽刹之冠”,又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寺建在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前为香炉峰,后倚白云峰,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相传它的旧址为“华严寺”。
鼓山涌泉寺的名人题句甚多,在鼓山摩崖题刻最集中的灵源洞至听水斋沿途,布满宋元明清题咏300多处,有相传朱熹所书的“寿”字,高达4米,是福建省最大的古代石刻。这些题刻,荟集篆、隶、草等书法精华,是研究鼓山历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还有崇福寺雪峰寺等等。。

‘伍’ 福州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福州市有什么名胜古迹
下面是我整理的,还有的欢迎补充!!

1、三坊七巷。三坊七巷是福建省福州市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三坊七巷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约有40公顷。

2、金山寺。福州金山寺是闽江的一个着名景点,位于福州西郊洪塘村附近乌龙江上。

3、福州文庙。又称“先师庙”,俗称“圣人殿”,在福州市鼓楼区圣

庙路。

4、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又称“林则徐祠堂”),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为纪念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邙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南后街澳门路。1982年成立。馆址原为林则徐专祠,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内有仪门厅、御碑亭、树德堂、南北花厅、曲尺楼、竹柏轩等主要建筑物,具有江南园林风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杨桥东路17号,邮编350001。该馆成立于1991年11月,隶属于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馆址为黄花岗烈士林觉民故居。坐西向东,原有二进厅堂、后花厅、北院南花厅(紫藤书屋)及楼房,居住着林觉民父辈七户族人。

6、西禅寺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为全国重点寺庙,位于西郊怡山之麓,工业路西边南侧。古刹大门坊柱上镌刻一副楹联:“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这是清代周莲撰写的联句,点明“西禅寺”是唐朝的古寺。

7、福州十邑摩崖石刻。《福州十邑摩崖石刻》收录资料上限至史前,下限截至公元2000年,按“生不立传”原则,题刻作者健在的不予收录。

8、福州华林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州鼓楼区北隅、屏山南麓,福建省人民 *** 东侧。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吴越国王钱氏割据时,福州郡守为祈求国境安宁而建,初名“越山吉祥禅院”。

9、天王殿。天王殿殿前“涌泉寺“大金匾,系清康熙皇帝“御笔颁赐”。

10、涌泉寺。涌泉寺为闽刹之冠,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涌泉寺始建于783年,初名华严寺。唐武宗灭佛时,华严寺被毁。908年,闽王王审知修建新寺“国师馆”。915年,改名为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宋朝时,宋真宗赐额“涌泉禅院”。1407年改称涌泉寺。明代该寺曾两次毁于火灾,相继修复、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1699年,康熙颁赐的御书“涌泉寺”泥金匾额,至今仍高悬于天王殿寺门之上。

11、衣锦坊。宋初改称棣锦坊,宣和年间,又改名禄锦坊,宋淳熙年间,进士王益详退归故里后,改禄锦坊为衣锦坊。

12、雪峰寺。又名崇圣寺,全名雪峰崇圣禅寺,位于闽侯县西北雪峰凤凰山南麓。唐咸通十一年(870)建,现存殿宇多为光绪年间重修。

13、罗星塔。为宋代柳七娘所建。闽江下游三水合汇处的福州马尾港,有罗星山,旧时位在江心。罗星塔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答枣塔”之誉。

14、杨桥巷。福州古城,坐北朝南,是七巷中最北端的一条小巷,因巷子通杨桥而俗名杨桥巷,而真正的大名雅称叫“登俊坊”。历史上能五度为都,自有其宏规气象。而城市的扩展是与时俱进的,不可能一步到位。

15、福州地藏寺。坐落在福州市东门外的金鸡山麓,相传建于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527年),是福建省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福州有什么名胜古迹
【于山】

一名九仙山。在福建福州市中心。相传战国时古民族“于越”

氏的一支居此而得名。全山面积11.9公顷,形如巨鳖,最高点鳌顶衫宏峰海拔58.6米。山上原有揽鳌亭、倚鳌轩、步鳌坡、接鳌门等六鳌胜迹,还有九日台、集仙岩、平远台、狮子巖、炼丹井、九仙洞等二十四景。现存庙字有万岁寺、戚公祠、大士殿、九仙观等。有宋至近代摩崖题刻一百多处。碑廊陈列有宋、元、明、清历代碑刻。

【大士殿】

一名观音阁。在于山山顶。原为宋嘉福院遗址,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改建为万寿亭,内供“万寿无疆”穹碑,为州城百官祝厘之所。干隆二清塌拆年(1737年)改为大士殿。辛亥革命光复福州战役,以于山作为总攻阵地,革命军前敌总指挥部设在殿内。1911年n月9日拂晓,革命军在此开火为号,炮打将军署和旗兵聚居的旗下街,们获将军朴寿,杀于殿西丹井附近,殿内有干隆“御题大士出山图”碑刻,叙述观音菩萨“从男变女”的故事。

【定光塔】

俗称白塔。在于山西麓。砖构,七层八角,高41米。初建于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据碑刻记载,在辟基时发现一颗光芒四射的宝珠,故名。初为外围环木的六层楼阁式砖木塔。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被雷火焚毁,二十六年(1548年)重建,把残存砖轴内削低四分之一,木梯改装在砖轴内,成为砖塔。唐代原木塔的石座尚存。塔南定光塔寺,唐天枯二年(公元905年)创建,两年后,为祝贺朱温即位,改名万岁寺,俗称白塔寺。现存殿字均清代重建。

【戚公祠】

在于山白塔寺东。戚继光(1528—1587)明代杰出军事家。

字符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率兵支援福建抗倭,在宁德横屿、福清牛曰、莆田林墩打了三次大胜仗。班师回浙时,福州官绅在于山平远台设宴饯别,勒碑纪功。后人在台旁建祠,后废。现祠是1918年重建。祠厅建在石岗上,旁有五株苍松,前为平远台,岗台之间跨有天桥;厅东怪石迭垒,中有一石如榻,上镌“醉石”二字,相传为戚公醉卧处。石畔为醉石亭,亭北有蓬莱阁,又有榕寿巖、补山精舍诸胜。

【于山摩崖刻石】

在于山上。有宋至近代摩崖题刻一百余处。主要集中在鳖顶峰、戚公祠、蓬莱峰、金粟台等处。其中有宋代元绛的“金粟台”篆书,明代张讳的“平远台”行书,督舶太监尚春的诗刻,清代官府镇压农民起义领袖蔡牵、朱愤的纪事刻石等,都具有艺术和史料价值。

【开元寺铁佛】

在福建福州市经院巷。寺建于梁大情二年(公元548年),初名灵山,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改今名。铁佛迭掌盘足坐于莲台上,外披泥贴金,法相庄严。高5.3米,人立其肩,手摸不及顶。铸建年代未见文献记载,明中叶以前,曾被误认为后唐年间王审知所铸的三万斤铜佛,后才发现非铜实铁,曾异撰联云:“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清初《榕城纪闻》云: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四月初一日,重建铁佛殿,在佛座下开出银塔一座,上题:“宋元丰癸亥正月初一日立,刺史刘瑾。”据此,铁佛当铸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是研究古代冶炼技术的实物例证。

【乌石山】

简称乌山,又名道山。在福建福州市中部,与于山东西相对,乃城内三山之一。游览面积11.9公顷,最高点香炉峰(桃李石)海拔86.02米。怪石嶙峋,林荫壑胜,环山寺观栉比,山间亭榭交错。有三十六奇景。唐代即为游览胜地。其中天章台、冲天台、霹雳巖、天台桥等六处,均属三十六奇;1955年修建了三座不同形式的亭子:居东的八角亭,即唐宋八大家曾巩为之作记的道山亭;居中的方亭,为纪念明代抗倭保城有功的黎鹏举而建,名黎公亭;......
福州有哪些名胜古迹啊?
【昙石山文化遗址】

【黄土仑商周遗址】

【闽清义窑址】

【三坊七巷】

【亭江炮台旧址】

【长门炮台旧址】

【辛亥革命军前敌指挥部旧址】

【陈太尉宫】

【贞元无垢净光塔碑铭】

【西禅寺】

【栖云洞十八罗汉】

【报恩定光多宝塔】

【恩赐琅?郡王德政碑】

【涌泉寺】

【华林寺大殿】

【开元寺铁佛】

【龙江桥】

【三峰寺塔】

【瑞巖弥勒佛】

【黄阁重纶坊】

【郑和史迹陈列馆】

【林则徐纪念馆】

【林觉民故居】

【崇妙保圣坚牢塔】

【瑞云塔】

【马江海战纪念馆】

【王审知墓】

【张经墓】

【林则徐墓】

【中法马江海战烈士墓】

【严复墓】

【林纾墓】

【林森藏骨塔】

【林祥谦烈士陵园】

【枯木庵树腹碑】

【罗星塔】

【迥龙桥】

【鼓山摩崖石刻】

【于山风景区】

【乌石山】

【石竹山风景区】

【海坛风景名胜区】

【鼓山风景区】

【青芝山风景区】

【福州森林公园】

【西湖公园】

【左海公园】
福州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人气看点:中国第一个以船政为主题的博物馆

福州马尾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1866年,左宗棠、沈葆桢在此创办了当时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设备最完备的造船工厂,并由此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富国强兵”的一系列活动,培养了严复、詹天佑、邓世昌等一批仁人志士。虽然因为时代的局限,福州马尾建船政的辉煌只延续了40多年,但是它所折射出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砺志进取、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精神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而位于福州市马尾区昭忠路马限山东麓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正向人们讲述着这样一段历史,传达着这样一种精神。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倚山而建,正面造型为两艘乘风破浪的战舰的现代化建筑,它分为序厅、船政概览、船政教育、船政工业与科技、海军基地五层。馆内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图片和模型,还有各种仿真场景,并运用了光、声、电灯现代化手段向人们展示中国船政的诞生和发展历程。

西禅寺

人气看点:唐朝古刹,禅意深远

西禅寺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为全国重点寺庙,依靠西郊怡山之麓,巍峨而壮观。唐朝古寺西禅寺原为王霸仙人修道的场地,到了唐代咸通八年改建成佛寺,立寺距今已有1130余年历史了。佛殿斋堂在松林和荔枝树掩映下,别有古韵。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玉佛楼、观音阁以及客堂、禅堂、方丈室等大小建筑36座,占地7.7公顷。大雄宝殿,佛相庄严,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新建的华严三圣佛殿,新铸3尊大佛,左文殊骑狮,右普贤驮象,形象逼真。这里的释迦牟尼卧像是全国最大的玉佛之一,身长4米,重10吨。藏经楼中藏有清康熙御笔的《药师经》等众多珍贵的文物经卷。而寺里的报恩塔为国内最高的石塔,高67米,15层。西禅寺还有白龟吐泉的遗址、唐代开山祖师懒安禅师塔内真心铭碑、五代慧棱法师塔、唐代七星井,以及弘一法师放生池碑……都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开元寺

人气看点:铁佛藏经双瑰宝,芝山古刹溯萧梁

开元寺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距今近1500年,是福州现存最为古老的寺院。原名为灵山寺、大云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三年改为今名。寺额“开元寺”三字,出自唐朝名书法家欧阳询之手,笔力刚劲,结体紧密,笔画凝重挺拔。寺中的铁佛殿内有一尊省内最大的铁佛,称“阿弥陀佛”,趺坐于莲花台上,法相庄严。铁佛高5.3米,头部实心,身躯空心,人立其肩上,伸手摸不到头顶,估计重量达10万斤以上。而灵源阁则立有一尊空海铜像,只见大师身着布衣,一手握禅杖,一手拿念珠,脚蹬草鞋,背负草帽,双目平视,一幅长途跋涉、风尘仆仆的神态。开元寺现存建筑除铁佛殿、灵源阁外。还有毗卢阁、宝松纪念堂、地藏殿等。虽然开元寺曾因大火遭受毁灭性的破坏,但现存的光绪年间和民国时期建造的寺庙建筑仍有其独特的历史韵味,成为了人们释放心灵的休息之所,也有血多信徒抱着一颗虔诚之心前去顶礼膜拜。

林浦古村

人气看点:隐藏于是的静谧古村

临浦可谓山好水美,历代显贵迭出、宋明两朝,林浦文风昌盛。林浦村头,有原建于明朝、皇帝赐建的“尚书里”石碑坊。这个显赫依旧的石牌坊记载了明朝林元美及其子孙“三代五尚书”、“七科八进士”的荣耀。街市中有 一木牌坊-进士坊,记录了林浦林氏家族历代进士之名。林浦村最为壮观的是“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墙刷白灰,梁柱漆黑色,意为历代为官清明廉洁,“一清二白”。村内还有宋代行宫-泰山庙,与鼓山隔水相望。行宫庄严肃穆,威武雄壮。墙上人物花卉浮雕栩栩如生,屋顶丹凤朝阳、双龙戏珠,惟妙惟肖。,大殿画栋雕梁,翘角飞檐,图案精美夺目。古树、古宅、古桥、爬满老房子的牵牛、休闲的人们,构成了......
福州有什么名胜古迹
福州风光秀丽、名胜众多,早在1600 多年前,西晋尚书郎郭璞在《迁城记》 中就有“左旗右鼓,全国二绝”记载,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名山有鼓山、旗山、青芝山、石竹山、白巖山、方广巖、雪峰山、瑞巖山、五虎山、碧巖、姬巖、莲花山 等。名寺有涌泉寺、西禅寺、林阳寺、崇福寺、地藏寺、法海寺、万福寺、云居寺 等。名墓有王审知墓、李纲墓、林则徐墓、严复墓、陈宝琛墓等。名园有西湖、南公园、烟台山等。名塔有白塔、乌塔、罗星塔、瑞云塔、三峰塔、金山塔、千佛陶塔等。名桥有万寿桥、回龙桥、龙江桥。名居有林翰尚书故居、郑振铎故居、陈绍 宽故居、林觉民故居等。目前,福州市文物古迹属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林则徐墓、华林寺大殿等2处。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鼓山摩崖石刻,瑞巖弥勒造像、林则 徐祠堂、枯木庵树腹碑、三峰寺塔、龙江桥等45处,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39处..
福建有哪些名胜古迹
福州购物娱乐:

安泰中心、东街口、宝龙城市广场、中亭街。

出行游玩:

一、东郊

1.鼓山—十八景

乘汽车到鼓山下院,从第一亭经东际亭、乘云亭、半山亭到达摩洞十八景、千佛庵,再顺公路下行到涌泉寺停车场,乘车回榕。沿途观赏历代摩崖题刻和达摩洞十八景自然景观。

2.鼓山—龙门

从鼓山下院第一亭到半山亭,再上行不远见一座小亭,走向东小路,经杨树庄墓、海会塔古墓到舍利院,再向东到般若庵,然后沿小路下山,见龙门水库,顺石阶通至龙门村到龙门车站,返回市区。途中可欣赏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鼓山白云洞—罗汉台

乘汽车沿福马路到远洋站下,向北走到端口兴村,永德信山庄旁,沿石阶登山,经积翠庵、凡圣寺、龙脊道到白云洞,再上行到山顶仙人脚印巨巖,下山穿过密林经十八罗汉台,回到积翠庵,再按原路返回。沿途见悬崖峭壁十分壮观,尤其雨过天晴时,白云飞舞,如入仙境。

4.樟林—古寺西来院

从远洋站到端口兴村再向西行到樟林、秀岭自然村,沿古道登山,沿途奇巖怪石、入深山到古寺西来院,若向西沿溪谷行至鼓岭,乘汽车返榕,或向东经凤池老古山、风动石、白云洞到端口兴村返榕。

5.鳝溪—鼓岭

乘966或973公交车到鳝溪,走到鳝溪西侧,沿新修建的鼓岭登山古道登山,经武圣庵、知止亭、下歪村到鼓岭柳杉王公园,再上行到新开辟的柱石山公园或向西到牛头寨,后回鼓岭避暑山庄,乘车返回市区。这是一片绿色世界,世外桃源。

6.磨溪—鼓岭

乘马尾方向公交车到龙门站下,沿磨溪登山,经水库、磨房、果园到龙潭,再上行穿过竹林向西一条小路,经采石场直达鼓岭,路途较长,但有山、有水,风景秀丽是十分清静的休闲天地。

7.蝴蝶溪—马尾

乘福马方向公交车到下惠站下,向北走进溪谷,行至半山蝴蝶溪,春秋季节这里成群蝴蝶空中飞舞,可谓奇观,再往上近山顶见一座石桥,向西小路至快安村,向东小路可通至马尾翔龙山庄,路途较长,到马尾乘车返市区。

8.金鸡山—登云水库

乘车到金鸡山公园,后登山,沿着东北方向山顶小路前行,经康泰桥(铁索桥)到炮山、登云水库,观赏湖光山色和湖边垂钓之景,走到登云新村,乘961路公交车返市区。

9.登云—蛇山

从登云水库登山,走到新开辟的登云景区,沿溪旁石阶登山,到观瀑亭,观赏蛇山瀑布景观,再上行,直到山上公路,从山顶俯视白眉大水库,风景秀丽,沿公路东南行至鼓岭,乘车返市区。

二、北郊

10.森林公园—龙潭

乘945支路公交车到森林公园南门,进公园西侧小溪顺石阶登山,可达龙潭。沿途森林茂密,溪水清澈,十分幽静,再向上攀登,可达福州至岭头的公路,然后搭乘汽车返回市区。

11.猫头山—升山寺

乘公交车945支路到新店健康村下,向西走到猫头山,沿石阶登山,观山上石景,到半山可看到过溪水库,再顺公路上行至升山寺,立于寺前观赏高楼林立的美丽榕城。寺后有林则徐当年游览时留下的摩崖题刻。从寺东侧小路可登山到转播台,路途较远,从岭头叶洋返榕。

12.崇福寺—降虎寨

乘19路公交车到华塑二厂,参观崇福寺后从西侧古道登山,经宦溪到降虎寨,戚继光当年在此设寨,为福州东北交通要道,1949年“八·一七”解放福州的部队,从这里经过,地势险要,风光秀丽,路途较长,想继续登山,可以经弥高村、鹅鼻村,回到崇福寺,再乘车回福州。

三、西郊

13.金牛山—梅亭

乘公交车到金牛山公园,走到后山有一条大路可达山顶观景台,到此可以观赏福州市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沿公路到后山,穿过茂林可达梅亭,由总院乘946公交车返回。

14.上街—溪源宫

乘39路汽车到上街,沿溪上行,经大水潭到溪源宫,近处有不少古......
福建省有哪些着名的名胜古迹
福建省十大名胜:武夷山(南平)、鼓浪屿(厦门)、湄洲岛(莆田)、清源山(泉州)、大金湖(三明),冠豸山(龙巖)、崇武古城(泉州)、太姥山(宁德)、海坛(福州)、东山岛及风动石(漳州)

气势宏伟的郑成功陵园、

“天下无桥长此桥”的五里桥(安平桥)、

海交史珍贵文物的九日山摩崖石刻 、

闽南建筑大观园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四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莲花峰、五塔巖等78个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大佰岛娱乐世界、山外山生态农业度假区、黄巢风景区等诸多自然、人文景观,以及典雅多姿的梨园戏、高甲戏、南音等艺术奇葩和风味独特的地方小吃。风景神奇,文化独特,民风古朴,令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在台湾海峡西岸,有一座面积14.35平方公里、南北修长、东西狭窄的小岛,如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石,镶嵌在碧波万顷的海面上,她就是被人们称为“东海明珠”的湄洲岛。

湄洲岛钟灵毓秀、风光无限。那奇峰怪石,千姿百态、巧夺天工;那万顷林涛,青翠欲滴、沁人心脾;那黄金沙滩,宛若细绒、令人陶醉。登高远眺,但见海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衔,海天一色,好一幅人间仙境。

海上龙宫妈祖庙

福建名胜古迹之最

最大的铁佛福建一尊最大的铁佛,在福州开元寺内,佛高5.3米,建于宋朝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之前,距今已920年,铁佛头部为实心,身驱为空心,估计其总重量在10万斤左右,为全国罕见。

最大的锅福建现存一口最大的锅,存放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内,这口锅深七、八米,锅盖吊在滑车上,煮一锅饭需要烧3000斤柴,煮好的饭可吃1000人,大锅边还有3口小锅,每锅饭也能吃300人。

最早的玻璃碳福建最早的玻璃碳,发现在五代后唐闽王王审知墓中。王审知墓在福州北郊,明朝丘德四年(公元1429年)墓被在该地屯垦的士兵盗挖,发现此碳,它是许多珍贵的殉葬品之一。

最老的荔枝树当推莆田市的“宋家香”荔枝树,这棵树种植在莆田城内宋氏宗祠庭院中,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名臣蔡襄曾在宋祠品尝过荔枝,写下:“世传此树已三百年”,以此推算,它当种植于唐玄宗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它的主干周围达7.1米,直径为2.38米,树干部分木质蛀空,可容纳五、六人,公元1923年,此树被强台风腰折,不到两年又长出新枝,1951年又开始开花结果实,现树高达8米多高,枝叶茂盛,每年结果,产量达数千斤。

最早的佛寺福建最早的佛寺,名叫“绍因寺”,建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距今已1721年历史了。寺内有琴石、金鸡井、饮马池等古迹,是汉闽越王时遗址,现福州市北大路“半野轩”,就是过去的部分寺

厦门
福建风景名胜有哪些
福建风景名胜有哪些

福建旅游简介 福建省地处中国大陆东南沿海,面对台湾毗邻港澳。位于东经115度50分-120度43分,北纬23度33分-28度19分之间,东西宽约54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陆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 福建旅游资源:福建濒临东海,众多的山脉、交错的河流、茂密的森林、辽阔的海域,构成迥异于中国北方大平原的自然风光。福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独特,奇山秀水美不胜收,文物古迹遍布八闽。武夷山、厦门鼓浪屿—万石巖、泉州清源山、福鼎太姥山、泰宁金湖、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平潭海坛、连城冠豸山、屏南鸳鸯溪等9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色奇异秀丽,其中武夷碧水丹山,“奇秀甲于东南”;鼓浪屿素称“海上花园”、“音乐之岛”,万石岩石奇巖怪,万石植物园被誉为“绿色博物馆”;清源山唐代就是游览胜地,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称;太姥山依山面海,石奇洞怪,人称“海上仙都”。福州鼓山、福清石竹山、连江青芝山、宁德支提山、周宁九龙漈瀑布、东山风动石—塔屿、龙海云洞巖、南平茫荡山、将乐玉华洞等19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或以山胜,或以水名,或以洞闻,或山水俱佳,各有特色。以地貌形态分,有花岗岩型,多分布在闽东至闽南沿海一带,如鼓山、万石巖、清源山、石竹山等;岩溶型,如玉华洞、明溪玉虚洞、宁化天鹅洞、龙巖龙硿洞、鳞隐石林等,多集中在闽西到闽西南一线;丹霞型,主要有武夷山、金湖、桃源洞、冠豸山等;火山岩型,有平和灵通巖、仙游菜溪巖、闽侯十八重溪、宁德支提山等;海岸岛屿型,如鼓浪屿、湄洲岛、平潭岛、东山岛等,平潭岛北线:厦门---泉州---福州---武夷山 西北线:厦门---漳州---龙巖 厦门:主要景点;鳌园、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鼓浪屿、(菽庄花园有免费参观的钢琴博物馆)集美景区、同安、万石山游览区。 泉州;主要景点;开元寺、清净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福州:主要景点;鼓山、西禅寺、于山、林则徐嗣堂。 武夷山风景区;主要景点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九曲溪风景区(仙掌峰、真武洞、并莲峰、柱峰),山北风景区(水帘洞、鹰嘴巖),天游景区(天游峰、武夷山市博物馆、小桃源),溪南风景区 (虎啸巖、一线天)。 漳州:主要景点;黄道周纪念馆、赵家堡、三平寺)。 龙巖:主要景点;古田会议会址、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永定土楼、冠豸山。
福州都有哪些风景区
重要城市有省会福州及其他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漳州,长汀,特区城市厦门。 名胜以武夷山风景区,福州鼓山涌朱寺,厦门鼓浪屿,万石山等着称。

福建具有山海优势,资源丰富。盛产水稻,甘蔗,烟,麻,茶叶。龙眼,香蕉,柑桔,荔枝,枇杷,菠萝为福建六大名果。

旅游资源

福州市:福州西湖 鼓山风景名胜区 涌泉寺 白云洞 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温泉公园 鳝溪风景区

福州动物园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鸟语林 茶亭公园 罗星公园(罗星塔)

左海公园 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故居 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 马江海战纪念馆 福州市博物馆

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 金山寺 定光塔寺 北郊森林公园榕树王 戚公祠 西禅寺 西禅寺报恩塔

福州文庙 金鸡山公园 皇帝洞

福清市:石竹山/石竹寺(石竹山道院) 东张水库

长乐市:冰心文学馆

闽侯县:兔耳山 林祥谦陵园 旗山国家森林公园 雪峰崇圣禅寺

闽清县:宏琳厝古民居

罗源县:禾山风景区

永泰县:青云山风景区 青云山峡谷瀑布风景区 青龙瀑布

平潭县:南寨石景 龙凤头海滨沙滩

连江县:青芝山自然风景区 (29)

厦门市:鼓浪屿 菽庄花园 皓月园 日光巖 郑成功纪念馆 胡里山炮台(荣光宝藏博物院) 南普陀

厦门
福州有哪些着名景点和特产?
芝麻游自驾为您解答:

1.主要游览景点有鼓山、乌山、于山、三坊七巷、西禅寺、闽王祠、林则徐祠堂、西湖公园、江滨公园、华林寺、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会展岛)、平潭岛等。名山有鼓山、旗山、青云山、于山、乌山、屏山。名墓有王审知墓、李纲墓、林则徐墓。名园有福州西湖、南公园、烟台山等。名塔有白塔、乌塔、罗星塔、瑞云塔、三峰塔。名桥有万寿桥、回龙桥、龙江桥。名居有林翰尚书故居、林则徐故居、严复故居、郑振铎故居、陈绍宽故居、林觉民故居、冰心故居、萨镇冰故居。

2.福州特产:有橄榄、福桔、龙眼、荔枝、芙蓉李、茉莉花茶、寿山石雕、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牛角梳。

‘陆’ 福州寺庙排名

福州寺庙排名前十分别是:西禅寺、林阳寺、涌泉寺、开元寺、崇圣禅寺、万福寺、崇福禅寺、地藏寺、万佛寺、金山寺。

1、西禅寺

西禅寺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为全国重点寺庙,位于西郊怡山之麓,工业路西边南侧。古刹大门坊柱上镌刻一副楹联:“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这是清代周莲撰写的联句,点明“西禅寺”是唐朝的古寺。

‘柒’ 福建有哪些着名的寺庙建成年代和特色分别是什么

法海寺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罗山。
法海寺创建于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初名“兴福院”,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始改今名。一千多年来,该寺历经沧桑,代有兴废。宋政和七年(1117)曾改作道观,称“神霄宫”。此后不久,又恢复为佛寺。明代,寺院一度被豪强占为私人别墅。至万历年间,才复旧观。此后又久为俗家所侵占。直至1928年,圆瑛法师主持雪峰崇圣寺时,才将法海寺收回加以重修,作为雪峰下院。1948年,忠心和尚曾创办“法海中学”,招收贫寒失学青少年,为社会培育了一批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福州市佛教协会均设在寺内。“文革”中,除殿堂建筑外,佛像等一切陈设悉遭破坏,房屋被工厂、机关等占用。1976年后落实宗教政策,寺院交还佛教界,并重加整修。
法海寺的主要建筑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阁、弘化楼、客房等。

涌泉寺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东郊鼓山。
据清代黄任《鼓山志》记载,涌泉寺“其先为潭”。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填潭建寺。当建寺时,寺前一壑泉水如涌,故名涌泉寺。宋咸平二年(999),真宗赐额“鼓山白峰涌泉禅院”。明永乐五年(1407),成祖赐名“涌泉寺”。永乐六年(1408)及嘉靖二十一年(1542)两次毁于火,寺内建筑所剩无几。万历四十七年(1619)至天启七年(1627)间重建。清顺治、康熙年间又经修缮扩建。康熙三十八年(1699),敕赐御书“涌泉寺”匾额。
涌泉寺现存殿宇大多系清代建筑,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千佛陶塔、藏经楼、印经楼、香积厨等。

西禅寺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西门外的怡山。
西禅寺建于隋以前,原名清禅寺。后唐长兴年间(930—933)改名长庆寺,后以福州四城各有一大寺(东禅、南禅、北禅、西禅),将长庆寺称为西禅寺。宋代两次重修。元至正九年(1349)再修。明正统二年(1437)、崇祯十年(1637)又两次重修。清代几度重修。光绪二年(1876)至十七年(1891),按唐宋时格局重建,并在法堂后新建一藏经阁。1928年又重建明远阁一座,辟寄园和放生池。1941年9月,西禅寺部分殿堂被日本侵略军炸毁。后修复。1956年又进行重修。“文革”中遭受破坏,后由爱国侨僧、居士和华侨等捐款修复。1983年,西禅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西禅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铁塔天灯”、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禅堂、方丈室、念佛堂、明远阁、钟楼、鼓楼、玉佛楼、报恩塔等。

林阳寺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北峰区。
林阳寺古称林洋院,又名瑞峰林洋寺、瑞峰院。该寺创建于后唐长兴二年(931)。明初寺废。万历四十年(1612)重建,后又废。现存寺院为清光绪年间重建。寺宇建筑大体仿效鼓山涌泉寺格局。1930年,圆瑛法师曾担任住持。
林阳寺主要建筑有钟鼓楼、天王殿、大雄殿、法堂、伽蓝殿、地藏殿、大悲殿、祖师殿、报恩堂、古月塔院、客堂、禅堂、斋堂及僧寮等。
1983年,林阳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地藏寺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东门外金鸡山下。
地藏寺建于武帝大通元年(527),名法林寺,是福建省最早的尼寺。唐乾宁元年(894)重修。五代时期称金鸡山报恩寺,寺内建有地藏殿。宋、元、明各代皆有修葺。后因遭火灾,寺毁。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在报恩寺地藏殿遗址建新寺,取名地藏寺。清末以来虽多次扩建,但基本上保持原貌。抗战前夕,重新整修,成为福建女众丛林,净土道场。
地藏寺现有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楼、客堂、五观堂、念佛堂、库房、方丈室、寮房等。
1983年,地藏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崇福寺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象峰山麓。
崇福寺原为“祝圣道场”,建于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后毁。明末清初重兴。后复废。光绪二十一年(1895)重修并扩建,至此乃具丛林规模。该寺为曹洞宗法脉。新中国成立后,福州市佛教协会于1957年在寺内创办佛教安养院,并改为女众道场。1981年,福建省佛学院女众班设在寺内,首创当代中国尼众学府。1983年,崇福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据文献记载,日本长崎县建有圣寿山崇福寺,俗称福州寺,为象峰崇福寺的分寺。改革开放后,日本佛教友人曾多次来此寻根认祖。
崇福寺主要建筑为钟鼓楼、天王殿、大殿、法堂、念佛堂、五观堂、观音阁、库房、香积厨、方丈室、校舍、僧舍等。

崇圣寺
位于福建省闽侯县雪峰。
崇圣寺简称雪峰寺,创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初称应天雪峰禅院。乾宁元年(894)移寺陈洋(即今址)。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名雪峰崇圣寺,当时即有“南方丛林第一”之美称。明代,该寺列为中国禅院五山十刹之一。清末,雪峰寺与怡山长庆寺、鼓山涌泉寺、瑞峰林阳寺、象峰崇福寺并列为福州五大丛林。1928年圆瑛法师任住持。此外,该寺胜进法师于1938年到马来西亚弘法,在怡保建“东莲小筑”,作为雪峰下院,并时时拨款回寺修建。抗战期间,寺遭炮轰,天王殿也被台风吹毁。1980年后,陆续进行重建。
崇圣寺为佛教禅宗云门、法眼二宗派的发源地,在佛教史上颇有影响。
崇圣寺主要建筑有内外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禅堂、法堂、祖师纪念堂、枯木庵等。
1983年,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万福寺
位于福建省福清县黄檗山。
万福寺创建于唐贞元五年(789)。自唐以后,历代兴废不一,史乘乏载,难以稽考。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重修。嘉靖三十四年(1555)遇倭寇之乱,又遭焚毁。万历二十九年(1601)复兴。万历四十二年(1614)赐“万福禅寺”额。崇祯十年(1637),隐元禅师归任主持,万福寺成为明末清初福建一大名刹。1928年,寺被山洪冲毁。近年来,福建省佛教协会成立了修建委员会,有计划地对万福寺进行修复。
清顺治九年(1652),日本长崎华僧所建的兴福寺住持逸然及唐三寺诸护法,数度联名邀隐元东渡弘法。隐元遂于顺治十一年(1654)五月率领徒众三十人离黄蘖南行,七月五日安抵日本长崎。到日后,又得到后水尾天皇及德川幕府德川家纲将军的优遇,在京都宇治赐地建寺。新寺建成后,隐元不忘故山,仍命名为黄檗山万福寺,并创立一新宗派,与日本原有的临济、曹洞鼎立,称为黄檗宗。后来日本黄檗宗僧侣就称福建的祖寺为“古黄檗”,称京都的新寺为“新黄檗”。日本黄檗山的建筑规模、丛林制度和宗教仪式等,完全仿照福清黄檗山的形式,今犹保存三百年前隐元时代的规模。其最初十几代的住持,多由中国渡日的僧侣担任。清中叶后,中日黄檗山僧侣的往来濒于停滞。1979年,日本黄檗宗各寺以宗议会议长吉井鸠峰为团长,组成“古黄檗拜塔友好访华团”,来到福清黄檗山万福寺拜塔礼祖,恢复了中断已久的中日两国黄檗山佛教的友好联系。其后,“日中友好临黄(临济与黄檗)协会”又多次组团来访。1983年,他们在黄檗山建立了一座“日本黄檗山万福寺开山隐元禅师东渡振锡之地”碑,以为纪念。
1983年,万福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广化寺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凤凰山。凤凰山一名南山,故广化寺又称南山寺。
广化寺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取名“金仙禅院”。唐景云二年(711),睿宗赐额“灵岩”,并命书法家柳公权题写,改为“灵岩寺”。唐大中元年(847)重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名为“广化寺”。其后代有兴废。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进行了全面修建,并将小南山和法海寺并入该寺。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拨款重修。1980年海外信众捐资重加修建。
广化寺建筑规模宏伟,总面积三万二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照壁、牌坊、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上是藏经楼)、祖堂(上是卧佛殿)、罗汉堂、戒堂、方丈室、斋堂、客堂、念佛堂、看山楼、溪声阁等。
广化寺有史以来,道风素着,国内外缁素莫不称誉。寺内现设有福建省佛学院。
1983年,广化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慈寿寺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江口镇囊山村,俗称囊山寺。
慈寿寺创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光启二年(886)扩建,赐额“慈寿禅寺”。宋代进行了全面扩修。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毁于火灾。后重修。元末又毁于战火。明代重建。嘉靖年间(1522—1566)遭到三次破坏。清代一直衰败。清末民初,陆续重建。新中国成立后,多次进行修建。1981年后,进行了全面修复。
寺内主要建筑为山门、钟鼓楼、伽蓝殿、祖师殿、大雄宝殿、禅堂、藏经阁、功德堂、斋堂、客室等。
1983年,慈寿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开元寺
一名紫云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西街。
据传开元寺建于唐代,初建大悲阁及正殿,名“白莲道场”,后易名莲花寺、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玄宗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纪年,始名开元寺。历五代两宋,开元寺发展支院一百余所。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将支院合成大寺,赐额“大开元万寿弹寺”。元末被焚毁。明洪武、永乐年间次第重建。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几次拨款修葺。
开元寺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拜亭、石经幢、镇国塔、仁寿塔、大雄宝殿、藏经阁、五观堂、功德堂、“弘一法师纪念馆”(原为尊胜院)等。
开元寺历代高僧辈出,蜚誉梵林。如唐代匡护、袒膊、合言、文展、法起、道英,五代真觉、朝悟、清豁,宋代了悟、守静,元代大圭等。民国以来有转道、圆瑛、转物、转逢等。高僧弘一法师曾住锡弘法,寺内建有“弘一法师纪念馆”。
1983年,开元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龙山寺
位于福建省晋江安海镇北的龙山之麓。
龙山寺始建于隋皇泰年间(618—619),初名普现殿,又名天竺寺。明天启三年(1623)重修。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又修建部分殿堂。清同治十二年(1873)至光绪五年又重建。千百年来,几经兴废,屡次修葺,现存殿宇,大抵是清代建筑。
龙山寺主要建筑有放生池外山门、华表、照墙、钟鼓楼、金刚殿、天坛、圆通宝殿、大雄宝殿等。
唐宋以来,“海上丝路”的兴旺。龙山寺的香火也随着商贾的足迹远涉重洋,传布海外,故寺宇分支繁多。其着名的有:新加坡黎士高斯律龙山寺、菲律宾龙山寺等。在台湾省,据传就有龙山寺四百多座。
1983年,龙山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南普陀寺
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
据记载南普陀寺建于唐代,五代时再建,初名泗洲院。宋治平年间(1064—1067)重建,改名为普照寺。元至正年间(1341—1367)寺废。明洪武年间(1368—1398)重修、扩建。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年间重建。因寺地处浙江定海普陀山之南,故改称南普陀寺。道光十三年(1833)重修。光绪二十一年(1895)又次第兴建恢复七堂。1924年改为十方丛林。其后,相继重建、增建了许多殿堂。1924年在寺内创办了闽南佛学院,1 937年停办。1934年,弘一和瑞今法师又于该寺创办了佛教养正院。
南普陀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亭式大悲殿、藏经阁、禅堂、钟鼓楼、禅堂、客堂、库房、普通塔、海会楼、普照楼、方丈楼、教学楼、师生宿舍等。还设有闽南佛学院和养正院。此外,在后山还新建了转逢、会泉两法师纪念塔。1983年,南普陀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华藏寺
华藏寺又名支提寺,位于福建省宁德县支提山西面。
该寺始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赐额华严重寺。雍熙二年(985)敕为雍熙寺。元至元二十年(1283)毁,次年修复。明永乐五年(1407)赐额华藏寺。明万历元年(1573)敕令中兴,赐额华藏万寿禅寺。近代重修。
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阁等。大寺以外在山中还有那罗岩、甘露寺诸岩洞小寺二十多处。
1983年,华藏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南山寺
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部丹霞山。
南山寺始建于唐开元初年(713—714),初名延寿寺。明天启年间(1621—1627)改称南山寺。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修。近年来又进行了全面维修。
南山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石佛阁、法乘和尚舍利塔等。1983年,南山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