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州动车组的车站在哪里福州总共有多少个动车站
福州一共有两个车站,一个是福州站,一个是福州南站。这两个车站都有动车。福州站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华林路502号。是峰福铁路、杭深铁路、昌福铁路和合福高速铁路的交汇站,是中国十大区域枢纽之一。福州南站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浦道街自然村(又名浦头道自然村)浦大街和胪雷路南段地下。
2. 福州都有哪些鞋厂具体都在哪个位置
基本有登记的我都找全了 地址如下
1.福州市仓山洋下鞋厂(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洋下村169号法定代表人:)
2.福州市振兴鞋厂(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通湖路58号)
3.福州金鑫鞋业有限公司(城门镇胪雷村中街130号 法定代表人:陈捷)
4.福州昶盛鞋业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浮村工业区)
5.福州德隆鞋业有限公司(螺洲镇天福村(法定代表人:颜焕来))
6.福州登峰鞋业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
7.福州意达鞋业有限公司(螺洲镇天福村(法定代表人:刘用云))
8.福州市东顺鞋业有限公司(鳌峰洲光明路5号(法定代表人:黄学春))
9.福州久翔鞋业有限公司(城门镇龙江村石步(龙江羽绒服装厂内一层))
10.福州信得鞋业有限公司(螺洲镇洲尾工业小区 法定代表人:林东辉)
11.福州沁腾鞋业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东滨路30号鳌峰工业楼一层 法定代表人:郑融和)
12.福州铨庆鞋业有限公司(化工路28号江盛工业区 法定代表人:张万水)13.福州晋安区隆升鞋厂(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鼓山连潘村359号)
14.福州大山鞋业有限公司(螺洲镇天福工业区)
15.福州永强鞋业有限公司第一车间(城门镇城门村城南281号)
16.福州市鼓楼童鞋厂※(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新路浦下支路)
17.福州荣利鞋业有限公司第一塑胶分公司(城门镇胪厦村工业区)
18.福州卡妮娜鞋业有限公司(东升工业小区18号(法定代表人:景侬))
19.福州丰美鞋业有限公司(城门镇胪雷村浦道)
20.福州源鑫祥鞋业有限公司(胪厦工业区)
21.福州市环球鞋厂(义洲汀洲巷16号(法定代表人:张小建))
22.福州市郊区城门申力拖鞋厂(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浦道街)
23.福州榕棋鞋业有限公司(螺州镇螺州街32、33号(法定代表人:黄增棋))
24.福州亿通鞋业有限公司(城门镇胪雷村(法定代表人:陈明华))
25.福州永秀鞋业有限公司(城门镇胪雷村271号(法定代表人:陈桂清))
26.福州中诚信鞋业有限公司(盖山镇叶下工业区(法定代表人:林如))
27.福州市仓山谢坑前峰劳保鞋厂(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谢坑别头107号)
28.福州市城门青富天福鞋厂(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跃进村光桥76号)
29.福州三荣鞋业有限公司(上街镇(法定代表人:许明侯))
30.福州市仓山盖山叶下旅游鞋厂(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叶下村)
31.福州亿源鞋业有限公司(金山工业区金洲北路7号二期A10号楼)
32.福州章奇鞋业有限公司(城门镇福峡路峡北17号(法定代表人:陈漳))
33.福州治华鞋业有限公司(螺洲镇天福村)
34.罗源县凤山镇华大制鞋厂(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城关岐阳竹兜村31号)
35.闽侯县南屿鞋厂(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屿镇南屿街)
36.香港建威鞋业有限公司福州代表处(五四路157号新天地大厦1702室(负责人:魏斌))
37.福州市友谊鞋厂(817南路134—135号(法定代表人:张小建))
38.福州市仓山城门制鞋厂(城门镇敖峰三角埕 法定代表人:刘秀清)
39.福州市仓山区泰顺鞋厂(盖山镇后坂村(法定代表人:陈天胜))
40.福州市仓山区兴盛塑鞋厂(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三角埕)
41.福州市仓山盛达鞋厂(程厝东路116号(法定代表人:欧阳秋))
42.福州龙江永盛鞋厂(城门镇龙江村)
43.福州展翔鞋业有限公司(城门胪厦透头厝4号(法定代表人:郑家敏))
44.福州友谊鞋业有限公司(城门镇胪雷村中街)
45.闽侯南港鞋业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通镇泽洋村 法定代表人:张建章)
46.闽侯县百创鞋业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光明村)
47.平潭县晋海制鞋厂(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流水乡五埕村)
48.福州市红星运动鞋厂(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盘屿)
49.福州市鞋楦厂(台江广场后弄4号 法定代表人:)
50.福州亿利鞋业有限公司(盖山镇中亭村 法定代表人:黄文斌)
3.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城峰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福建省福灶裤州市永泰县城峰镇下辖村委会包括城南居民委员会、东门社区居民委员会、旗山社区居民委员会、北江滨社区居民委员会、立塘社区居民委员会、下林社区居民委员会、龙峰村委会、里岛村委会、温乱慧泉村委会、刘岐村委会、汤洋村委会、穴利村委会、凤岭村委会隐陪简、凤星村委会、力生村委会、太原村委会、芋际村委会、高峰村委会、石圳村委会、金沙村委会、洋门村村民委员会。
4.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下辖村委会包括茶会社区委员会、日出东方社区委员会、融侨东区社区委员会、福茶社区委兄森模员会、三木社区委员会、都市社区、浦东社区、连翔社区、东城社区、大景城社区、连洋社区居委会、前横社区居羡缓委会、东山新苑社区委员会、后浦社区委员会、连凤社区委员会、横屿佳苑社区居委会、石鼓社区居委会、宏山社区居委会、双溪社区居委会、岚山社区居委会、鼓一村春耐委会、鼓二村委会、鼓三村委会、鼓四村委会、前屿村委会、凤坂村委会、连潘村委会、后浦村委会、茶会村委会、上洋村委会、端口兴村委会、樟林村委会、红光村委会、洋里村委会、远东村委会、远中村委会、远西村委会、六一村委会、横屿村委会、湖塘村委会、东山村委会、园中村委会、潭桥村委会、蕉坑农场生活区、鳝溪农场生活区。
5. 福州南指的是什么地方
福州南指的是福州火车南站,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东侧。距离市中心鼓楼区(东街口、五一广场)约17公里,距离晋安区北部(福州站)约18公里,距离仓山区中北部(汇达广场、程埔头、福建师大)约9公里。Google地图定位点位于北纬25.986055度,东经119.390531度;西临国道G324线(则徐大道-福峡路)、东临沈海高速G15福州连接段(秀宅收费站)。
福州南站到西客站的公交线路如下:福州南站乘坐503经过4站到上三路站下,换乘113经过21站坐到西客站。
希望能帮到你。
6. 福建福州动车站 是北站还是南站
福州北站(福州站)和福州南站都是动车站。具体介绍如下:
1、福州站(福州北站)
福州站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 是峰福铁路、温福铁路、福厦铁路、昌福铁路和合福高速铁路的交汇站,是中国十大区域枢纽之一。福州站规模2.6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35.77米,长度193.9米,宽度49米。
2、福州南站
福州南站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浦道街(浦头道)自然村,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座一等站,2008年9月2日,福州南站正式开工兴建。 2010年4月26日,福州南站投入使用。福州南站总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旅客候车面积21744平方米。
(6)福州城南是哪个村扩展阅读
福州站的历史沿革:
1956年,外福铁路开工建设,在福州市规划建设福州站。1958年,福州站正式开工建设。2002年5月,福州站在原址新店镇华林路和东浦路、东浦支路交汇处改建。
2006年12月31日,原横南铁路(横峰站至南平南站)和外福铁路(南平南站至福州东站段)合并更名为峰福铁路;8月,福州站正式投入使用。2009年9月28日,温福铁路正式开通动车组客运业务,福州站成为温福铁路终点站。
2010年4月26日,福厦铁路正式通车运营,福州站成为福厦铁路起点站。2011年,福州站北站房启动扩建工程。2014年1月,福州站北广场候车大厅正式投用。
2015年1月20日,福州站北站房全部启用;同年6月28日,合福高速铁路通车,福州成为峰福铁路、温福铁路、福厦铁路、昌福铁路和合福高速铁路的枢纽站。
7. 福州的温泉的来历
福州的温泉究竟从何而来?地质专家告诉我们,由于福州地处温暖潮湿气候带,有充沛的大气降水,这些降水能源源不断地沿裂隙下渗形成丰富的地下水。同时,福州盆地又是岩浆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的地区,而且表层有隔水、保温的粘性土层存在,阻止热能和热水的散失。这些水文地质条件有利于地下水向地壳深部渗透,在渗透过程中,在释热岩体的热传导作用下,逐渐形成热水储蓄起来。而经过的断裂带给热水的活动提供了信道,地下热水正是沿此信道上升并与浅部温度低的冷水发生混合作用,形成了浅层中温热水和温泉出露带。
"温泉怒涌近高城,洗却尘埃亮体轻。最喜振衣无暑气,荷花香送午风清。"这是清人陈池养吟咏福州温泉的诗。
福州温泉钦誉海内外,是全国四大温泉区之一。《福建通志》载,福州温泉分布甚广,由城东北汤边至王庄,南北绵亘六七里。福州温泉最早发现和利用始于何时,史无明文。原东门晋安河东岸卢家古温泉,传说"郭璞迁城民工洗",表明早在晋代已被开发利用。五代梁《宗一大师塔志》载,着名法师师备(835~908年),"生缘福州城南十里外温泉乡归化里,俗姓谢氏"。据考,归化里今属南郊城门乡谢坑村,其地唐代出温泉,至宋已竭。据载,福州四大温泉古迹皆是唐五代筑城时发现。一是青岬池(即日新居),在晋安河东;二是古三座,在汤边和树兜之间;三是十槽汤,四是八角井,均在金汤境。志书多载,福州温泉开发利用始于五代(907~960年),王审知建筑罗城时,民工在荒野上见地下涌出热水,便用石头垒成汤池,用以洗脸、洗澡。当地居民还有"凿石为槽,勺以洗涤"的。后有人用石块砌成三口浴池,池上搭盖茅屋,供人沐浴,此即"古三座"。当时约定俗成:"日男夜女",轮流洗澡。"古三座"被誉为"五代留古迹,三山负盛名"。宋《三山志》载,崇贤里(今东门一带)之温泉,能熟蹲鸱(芋头)。可见温度甚高。另载,闽王王审知(907~925年在位)创设龙德寺外汤院,地址在城东温泉坊(崇贤里),即今温泉路、汤井巷一带。相传,闽王王延政天德二年(944年),占城国的宰相金氏婆罗访问闽国,因水土不服,体生疥疮,在外汤院沐浴,数日即愈。他十分惊异,于是捐钱五千缗,在汤泉旁建亭、买田,请僧人加意保护;同时,立两通番书石碑,以记此事。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官府重修碑亭,将外汤院作为官吏休暇沐浴之所。宋代还在城东建一汤泉,因地处城内故名"内汤院"。宋时所立碑石有云:"嘉佑七年(1062年),元给事(即当时知福州事元绛)阅郡图,图有佛寺,曰内汤"史籍记载更详细些:"宋嘉佑七年,郡守元绛阅郡图,见有汤井巷、温泉乡之名。既得之,遂浚其源,砻石为井,揭宇环之。后宣和六年(1124年),侍郎陆藻命县重修,建温泉室四。中有振衣亭一,浣日一启,非衣冠未许游也。其后郡人群浴于此"。足见内汤院至迟建于北宋,而且与外汤院一样,都归佛寺管理,均属"官汤"性质。宋代,因"探掘日众,温泉池亦日增",出现了供大众洗浴的"民汤"。内、外汤院分别有官、民洗浴。文人墨客更于浴后吟诗作画,乐在其中。宋代僧可遵、李纲、曾巩、程师孟、蒋之奇等名流,都曾在雪峰汤院题咏留墨。李纲诗称:"玉池金屋浴兰芳,千古华清第一汤。何似此泉浇病叟,不妨更入荔枝乡"。
明代,福州发现更多汤穴,多由百姓开凿自用。万历《福州府志》载有七处。《八闽通志》载有三处:一为内汤井,"在府城温泉坊。旧有内汤院及温室、振衣亭。"显然是宋代温泉续用;二为外汤井,"在汤门外数百步。缭以垣墙,作温室及振衣亭。公府休暇,多盥濯于此,俗呼官汤。"这也就是最早的外汤院;三为十槽汤,"在汤门外百步余"。总之,当时汤泉集中在府城东的崇贤里,"数十步辄迸一穴,或出河渠中","旱潦无增减"。百姓开辟取浴十分方便。明谈迁《枣林杂俎》载:"福州府城东崇贤里有温泉,味甘而性和,热甚,有硫磺气"。谢肇淛《五杂俎》称:"吾闽城内外温泉共十五处,而其一在汤门外,最小而极热,土人呼为杀狗泉"。且曰:"闽中诸泉,皆作硫磺气,甚者薰不可耐。人患疥疮者,浴之辄愈。"时人认为温泉不仅可以涤污荡垢,还可祛病除邪、益寿延年。"人沐浴之,可以荡邪而难老"。明万历年间,《福州府志》记载的福州温泉有七处:一在城东温泉坊,即今汤井巷;二在晋安桥北,有四五窍;三在城东二里外长乐山阴;四在闽县崇贤里;五在汤门外河边,俗呼"官汤";六在汤门外百步,名石槽(十槽);七在井楼门外,名石壑,即今之汤边,又名双槽,讹为三座(即今古三座)。万历时,福州人王应山在《闽都记》中称:"温泉坊内汤井……其后,郡人群浴于此,溷杂颓废。"可见此时"官汤"少而"民汤"多矣。
清代从康熙时起,福州便有私人澡堂。最早的汤池店是着名的"福龙泉",据传即创始于康熙年间。清施鸿保《闽杂记》载道光时"汤堂"曰:"闽县井楼门外,有温泉焉。居民于其处开设浴室,谓之汤堂,夏日尤多。有日新室、一清居、万安泉、六一泉等名,重轩覆榭,华丽相尚。"文中还引康熙朝诗人查慎行作《凫山同年邀游城东汤泉诗》云:"万壑千峰赴海疆,却从海眼发温汤。名同绣岭宁愁污?派别曹溪自有香。身外尘埃供洗涤,人间炎热变清凉。依然沂水风雩意,童冠中间着老狂。""泉方广仅丈余,不可就浴,则当时已有开设汤堂者矣"。道光以后,私营汤堂发展。光绪年间,最盛时发展到四十多家,仍多集中在汤门外和井楼门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