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资讯 » 福州马拉松怎么跑
扩展阅读
杭州强电改造多少一平 2025-02-06 05:47:49
云南回厦门要多久 2025-02-06 05:32:45

福州马拉松怎么跑

发布时间: 2022-03-01 09:05:27

A. 马拉松全程42公里 大概要跑多久是多少米

全程马拉松标准是42.195公里,就是42.195千米。马拉松一般人无法完成马拉松,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跑完全程。

截止到2020年11月,男子马拉松世界纪录为2小时1分39秒。2018年9月16日,肯尼亚着名长跑运动员埃鲁德·基普乔盖在柏林马拉松比赛中以2小时1分39秒夺冠并创造了新的马拉松世界纪录,比原纪录足足提高了78秒。

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2小时14分04秒。2019年10月13日,在2019年芝加哥马拉松比赛中,肯尼亚着名长跑运动员科斯盖以2小时14分04秒获得女子组冠军,打破尘封16年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



(1)福州马拉松怎么跑扩展阅读:

运动魅力

马拉松的魅力之一,是比赛场地的开放。其他体育项目,只要是可以用来比赛的,要么是似曾相识的一块地,要么是司空见惯的一个圈,而马拉松赛的场地多从城市道路选取,对参赛者来说,每跑一步、每过一段都是不同的风景。

马拉松的魅力之二,是对参赛者的包容。其他体育项目,只有同等选手才能同场竞技,业余爱好者几乎不可能与专业运动员pk,而马拉松赛不同,无论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大家都可以挤在一起比赛。

马拉松的魅力显然不止两个,但不可否认,正是开放与包容这两个原因,让马拉松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欢乐。



B. 半程马拉松怎么跑

1、要有明确的目标,作为一个半程马拉松初学者,你可以将目标定在1小时50分-2小时20分之间

2、初学者由于没有基础,不能马上适应过高强度的训练,所以建议你每周训练次数控制在4次-5次,到你自我感觉能够适应更大强度的训练之后,在逐渐增加每周的训练次数

3、建议你每周的训练总距离控制在25公里-40公里之间,其它同上

4、一周可以适当的跑一次长距离跑,合适的距离在8公里-12公里之间,最长不要超过16公里

5、训练形式:变速跑,节奏跑,长距离跑

6、在训练的中期,可以开始逐步加大运动量,这里可以给你一个示例
周一:30分钟跑
周二:35分钟跑
周三:休息,可以去练练力量或者骑自行车、游泳放松
周四:5分钟快速跑*3,间歇期为2分钟慢跑
周五:休息
周六:35分钟跑
周日:12公里长跑

7、系统训练一般可以安排10周-12周

C. 初学半程马拉松怎么跑

如果是新手想要具备完成半马的能力
应该至少持续训练半年,每周跑步3-4次
赛前6周训练
从打算跑半马的那一刻起,一周至少3次5-10公里的锻炼,循序渐进,一定要坚持!在比赛准备阶段的最后6周,按照计划的不同情况,每周应该至少跑3次或者更多。周末进行的长距离跑步和跑过的总路程数更重需要。(提醒一句;周末进行长距离对于专门的半程马拉松是非常重要的。长距离跑步训练时的心率应该保持在最大的70%,明显比短距离长跑的速度慢。)
如果这是你的第一次半程比赛,我建议你将首次目标设为达到终点,第二次尝试半马的时候,你比之前多了一些经验,比赛时可以往前冲一下,尝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如果你已经对自己的训练比较满意,并且报名了一场赛事。你可以根据你现在的跑步状态测试出半马的成绩,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进行一次5公里的测试赛。在适宜的天气下,选一条平整的跑到进行测试。结束后将路程和时间输入至下面的程序中即可得到你的半马所用时长了。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赛前提示
1.不要穿新鞋!不要穿新鞋!不要穿新鞋!穿八成新旧鞋,因为磨合过的鞋子最懂你的脚,袜子穿棉质没缝的旧运动袜,运动服要透气。
2.收拾要带的东西:香蕉,士力架,纸巾,要穿的衣服上和包上分别缝上号码布。准备保暖的衣服,跑前跑后穿。
3.提前起来吃早饭,赛前早餐不要吃油炸和肉类等不易消化食品,赛前2小时可吃一些糖。
4.留充足的时间到比赛现场,存包,拉伸等。
赛中需记
1.不要冲到最前面。新手切忌因比赛过度兴奋,导致后半段跑不动。与前方运动员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撞倒。
2.比赛途中可以根据自己平常的速度跟着官方兔子跑。
3.补水:每个水站都尽量去补水,一次喝太多,应少量多次,以免引起腹胀恶心,喝完水起跑不要太快,慢慢加速,防止岔气。
4.比赛中出现头晕,应减慢速度;如果出现眼前发黑、呼吸困难、大汗等情况应中止比赛。
5.参加马拉松比赛“安全第一”,当身体不适时要主动放弃或求助他人,过分咬牙坚持可能会带来危险。
赛后
1.不要直接停跑,慢慢走一段时间
2.拉伸和按摩
温馨提示:速度和距离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身体健康,此基础上去跑就可以了。

D. 关于马拉松的跑步技巧怎样提高跑步的速度

1. 不要低头,要抬头,双眼注视前方,这样不会对颈椎造成伤害。

2. 跑上坡路时,减小步伐,这样会更轻松。

3. 双脚落地要轻快,“下脚”过重会增加骨骼负担;脚落地的时候,膝关节应该略微弯曲。

4. 后背应该保持挺直放松。身体前倾是因为身体稳定力量差,此时要尽量挺直,以使肌肉得到锻炼。

5. 髋部和腰部不要左右扭动幅度太大,这会增加受伤几率。

6. 胳膊弯曲大约90度,跑步时应该“甩开膀子”,让手臂尽量摆开。

7. 跑步时,双手自然放松,拳头不要握得太紧,也可以伸开双手,掌心向内。

8. 保持双肩放松,否则就会弯腰驼背,更容易疲劳,脖子也更易僵直。

呼吸

●呼吸的方式:

呼吸方式与跑速配合跑步时呼吸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只用鼻子呼吸,另一种是口鼻一起呼吸。要想跑得舒服,分清跑步的阶段和速度最重要。跑步刚开始时,或者速度较慢时,需氧量小,仅用鼻呼吸就可以满足需氧量。如果气温较低或顶风跑步,更应用鼻呼吸,这样进入肺部的气体能被鼻毛和鼻黏膜加温加湿,从而避免吸入的尘埃、细菌引起咳嗽、气管炎、腹痛(人们常说的岔气)、胃寒等疾病。当跑步时间较长或速度变快时,鼻呼吸就难以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了,如果只用鼻呼吸,容易使呼吸肌疲劳。此时应张嘴配合呼吸,缓解呼吸肌的压力。当然,完全张口也不行,最好是口微开,轻咬牙,舌尖卷起,微微抵住上腭,让空气从牙缝中进出。呼吸时,要注意做到均匀而又有节奏,呼气要短促有力,吸气要缓慢均匀,有适当深度。

●呼吸的节奏:

呼吸节奏与步伐配合跑步时,人们一般习惯于按照自身需要自由调节呼吸节奏,其实,呼吸节奏应该与步伐密切配合才行。通常慢跑的呼吸节奏是每2~3步一呼,每2~3步一吸,并保持呼吸均匀和深度一致,这样跑起来才会感到轻快。随着距离的增加,机体疲劳慢慢明显,这时候需要放慢前行速度、或者停下来走两步,以调整呼吸节奏。

●呼吸的深度:

加强呼气深度许多人在跑步时不注意呼吸的深度,所以在持续较长时间的运动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从而产生胸闷、呼吸困难的感觉。有些人虽然注意深吸气,但往往就忽视了呼气的深度。其实,当跑步时间较长时,只有适当加大呼气深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深度加强了,才可能更多地排出废气、增大肺中负压,从而使吸气更省力,吸气量也能增加。

速度

提高速度可以通过三种方法:

⒈ 增加步频

⒉ 增大步幅

⒊ 既增加步频又增大步幅

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更可取,步幅的增大会造成步幅过大,进而会引起某些生物力学上的问题和运动损伤。

速度训练,尤其是在田径场的速度训练应该是逐渐的(无痛的)提高步频和步幅的训练。重要的是要循序渐进地提高。田径场上的速度训练对于发展速度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改进跑步形式的机会。

强度

控制的关键在于确定最适宜的运度强度(Workload Intensity),也就是所消的配速(Running Pace)。先了解跑步的心跳反应,在予以调整跑步的速度。反复尝试,就不难找出适当的速度了。

其公式为:(220-年龄)- 休息时每分钟心跳 × 75%+ 休息时每分钟心跳

例:年龄40岁,休息时每分钟心跳为80次,则(220-40) - 80 × 75% + 80 =100 × 75%+80 =155,即此人最适当的训练心跳数为155次/分钟 。

没有经验的跑者,在开始跑步时前段时间因跑得太快,很快的心跳反应状态超过了其理想心跳数,以至于后半段跑得很辛苦。

因此,对配速控制较差者,可以在开始跑后5分钟时,测量其心跳反应,再调整其跑步速度,依此方法练习,很快地就可以将配速控制得很好。一般青少年理想的运动心跳数可于每分钟150-180次之间。

E. 怎么跑马拉松

马拉松怎样跑才最适合自己,这既要客观认识自己,又要主观去要求自己。从人的内心来探究,谁都希望自己能够跑出一个好的成绩,虽然有的人不认可,说自己不追求成绩,只是参与。我认为说这样话的人并不一定是自己内心最最真实的想法(我的意思不是说他没说实话),我觉得他是某次或者某个阶段是这么想的,但是不可能是一贯想法。还有就是因为自身的具体情况,退而求其次的办法。如果不是为了挑战自己,不是为了检验自己的训练成果,那就不必要千里迢迢的来参加马拉松比赛,自己在家慢慢玩多好,还省钱。
马拉松比赛和其他体育比赛还是有区别的,我指的是我们业余跑友。因为马拉松是一项超长距离、超长时间的比赛项目,不但对身体耐力要求非常高,而且对心理承受耐力的要求更高。我想恐怕大多数甚至是绝大多数像我这样的业余跑友,在马拉松的途中都产生后悔的念头,后悔自己参加马拉松是做了个错误的决定,牺牲在家悠闲自在的假日,来遭受这难以忍受的痛苦。甚至发誓,今后干这种痛苦无比的蠢事了。
可是当你的双脚踏上终点的红地毯那一刻,一切痛苦瞬间化为乌有,成功的喜悦立刻包围了全身。那种痛苦并快乐的心情,如果不是亲自跑过这漫长的42.195公里是根本体会不到,也无法理解和想象。
体育运动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是人的天性,虽然你不可能达到世界顶级水平,但是求胜的愿望是每个人都在内心企及的。超越的欲望是人的本能,没有人在比赛中有能力超越却心甘情愿落在后面(除非有其他目的)。把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是比赛的宗旨。所以比赛应该全力以赴,充分享受极致发挥所带来的刺激和快感。
为了把这种喜悦放大到最大, 我们就要计划好马拉松的跑法,来达到我们内心需要的最大化。
首先得有平时训练的保证,我们说比赛其实就是训练的检测手段。
比赛的时候,只要把自己平时训练的水平发挥出来就可以了,如果运气好赶上好天气,如果比赛时候状态好,就有可能超越平时训练的水平很多,这很正常,这也是比赛的魅力所在。所以比赛的时候,不要冒进更不要保守,争取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这也是每个人都希望的,可是为什么有有的人却满怀希望而来,带着遗憾而回。除了临时的意外影响,多半还是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能力,没有根据自身的条件认真制定比赛战术,或者制定了没有认真坚持去实施。
以我的经验,比赛的战术安排,都要比平时训练的水平要高上5%~10%。就像是摘树上的苹果,要翘起脚来去够,而不要俯身去拾。
当比赛到后半程遇到困难时,要咬牙坚持住不能松懈,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到达终点,自信多了压力就会减少,心理上也放松。把困难分解到最小单元,一步一步的来克服。尽量不要去想成绩、少想还有多远才能到头。当看到自己在这么极端疲劳的状态下,还能不停的向前跑,多少应该佩服一下自己。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砺中出”,要想完成好比赛,平时的训练是基础,如果“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或者平时训练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那在比赛中就很难有好的发挥。那么建议你就去享受马拉松沿途的风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实在跑不动了就上车嘛,反正后面有车收容。
参加马拉松赛前要体检

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参赛者首先应进行严格的全面身体检查,身体合格后才能报名。专家忠告,患有肝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不适合参加马拉松跑的人禁止参加比赛。暂时患病者,例如感冒、发烧、过度疲劳、心脏有病理杂音、心电图有异常和外伤未愈等情况,也不应参加比赛。

跑马拉松需要哪些准备

马拉松运动是距离长、消耗大的田径项目,参赛的人平时必须有系统的训练,并且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已达到一定程度。一般在平时练习中,每天至少要坚持跑15至20公里,每周必须跑一次25至30公里的长距离。通过循序渐进的系统训练,当自己能跑30公里的距离而不感到十分疲劳时,就有了跑马拉松全程的可能。参加马拉松比赛,一般要经过5年左右的长距离跑训练。

选择怎样的跑鞋最好

跑马拉松应选用胶鞋或越野跑鞋为好,鞋内的海绵最好是泡沫橡胶的,这种鞋具有较好的缓冲性和保护作用,使脚掌不易疲劳,也可以大大减少受伤的可能性。比赛时最好穿八成新的跑鞋,脚对跑鞋已经适应,不易出血泡。

跑马拉松该如何补水

在马拉松运动中,身体会大量出汗,而汗液的主要成份是水,还有钠、钾、氯、镁、钙、磷等矿物质。大量出汗后,随着水分的丧失,也会同时失去很多盐分,体内的调节能力也随之降低,如果单纯补充水分,容易造成水中毒。此时应补充电解质饮料,又称矿物质饮料,补充机体的能量消耗。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可在比赛前2小时适当吃一些糖,一般按每千克体重1克左右为宜。比赛中及比赛后可以饮用盐开水,按1:15的比例添加盐。

如何处理比赛中的不适

头晕

马拉松比赛过程中,有的人会突然出现头晕现象。头晕的原因有很多种,如跑的速度过快、运动量过大、过度紧张等都会引起头晕。只要减慢速度,调整运动量,头晕即可消除。不要在空腹时参加比赛,赛前可饮用浓糖水及吃些含糖食品,必要时可静脉注射50%葡萄糖50至100毫升。

腹痛

比赛中突然出现腹痛,其原因一般来说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加上天气比较冷,开始跑时吸入了大量的冷空气或起跑速度过快等出现“岔气”的现象。出现腹痛时,应减慢速度,用手使劲压住疼痛部位,或用大拇指掐揉对侧手的第二掌骨侧的中央(胃穴)。如果经上述处理仍然无法缓解,应停止参加比赛。

小腿抽筋

赛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要注意将各肌肉群和各关节活动开。途中如碰到小腿肌肉痉挛,千万不要紧张,应伸直膝关节、勾足尖、按摩小腿肌肉,用拇指掐揉小腿肚子中央(承山穴),以使痉挛部位缓解。如肌肉痉挛严重,应停止参加比赛。

F. 马拉松,怎么样可以跑得轻松

马拉松,这算是一项极限挑战类运动了,很多人都会望而生畏,望而止步,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漫漫长路何时了。马拉松真的富有很强的挑战性,就算是对于跑步高手,也是相当疲惫的,对于选手的体力,耐力,恒心都有着巨大的考验。那究竟怎样才能跑得轻松点呢?有没有什么诀窍呢?


控制速度掌握节奏

马拉松作为一项总里程很长的跑步项目,节奏和速率的掌控尤为重要。不能刚开始就拼尽全力,到后期力气耗尽可能就会坚持不下来,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速度,均匀的发力,切忌时而快时而慢,这样会加速体力的消耗,也会容易引发岔气等一系列身体不适的状况出现。另外呼吸也应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规律上,两步一乎两步一吸,或者三步一乎三步一吸是比较好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会掌握节奏,才能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比赛。

G. 马拉松一般人会跑多久,马拉松的全程是从哪到哪

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提及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

2019年10月12日,维也纳的普拉特公园里肯尼亚选手埃鲁德·基普乔格跑出了1小时59分40秒的成绩,最终成绩不会得到国际田联的官方认可。

这个比赛项目的起源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

(7)福州马拉松怎么跑扩展阅读:

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史称希波战争,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报信。

菲迪皮茨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上气不接下气,激动地喊道“欢......乐吧,雅典人,我们......胜利了”说完,就倒在地上死了。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把当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42.193公里作为赛跑的距离。

H. 马拉松怎么跑

  1. 马拉松跑的动作要协调、省力,跑速要均匀,要善于在地形起伏的公路上改变跑的动作。马拉松跑的运动量非常大,跑时必须注意的技术和节省体力,动作的节奏要合适,肌肉在不活动时要充分放松,以便休息。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运动员要反复地体会动作,掌握合理的跑的技术,以求不断地提高运动成绩。

  2. 在跑时,上体微向前倾或正直。后蹬的力量较小,大腿向前上方的摆动比较低。从外形上看,蹬地后小腿向上摆的动作比长跑小些。脚的落地点离身体重心投影点较近,并且用全脚掌或脚的外侧先着地,再过渡到全脚掌,着地时应柔和而有弹性,腿应很好的弯屈、缓冲。两臂的摆动要自然,幅度不要过大。

  3. 在加速跑、终点冲刺和上坡跑时,两臂配合两腿做积极的摆动,有利于跑速的提高。步长与步子的频率应结合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身高、体重而确定,并根据途中地形的不同而进行调整,以保证用比较均匀的速度跑完全程。呼吸节奏要和跑速相适应,呼气有适宜的深度。

  4. 沿斜坡向上跑时,身体应前倾些,步长可缩短,步频应加快,两臂要积极摆动,用前脚掌落地。顺斜坡往下跑时,步长可稍大些,可用全脚掌或脚跟着地(坡度较陡时),上体稍后仰,要控制跑速(保持适宜的步长与步频)。在公路上跑时,应该跑路面的平坦处(一般在路面的中央)。

I. 我参加了马拉松比赛不知道怎么跑,给点建议啊!!!!

连怎么跑都不知道,还是不要参加的好,马拉松训练时隔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系统锻炼,不可一蹴而就。

J. 马拉松适合怎么跑

你是不是要去跑北京马拉松啊 全程? 起跑前会有组织地热身。千万别跟着费劲。甩甩胳膊腿就行。 前十公里半跑半走,就当热身了。 第一个饮水站不要喝水,因为太挤。碰来碰去。 后边每个饮水站喝一点点。绝对不能多。 不要不好意思,不行了就走着。 到后半程,尤其还有十来公里的时候,路上一大半人会走。 其实第一个马拉松之前,最好要有至少两年的时间来准备的。 盲目上去玩儿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