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福建有什么特产
1、鼓浪屿馅饼
【鼓浪屿馅饼】中华百年老字号,厦门的特产,是福建厦门最负盛名的特产之一,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传统食品。它好在料精工细,选用优质精白面粉制成,上等绿 豆,做饼馅的绿豆蒸熟去壳,研得精细,饼皮和饼酥下足油量,揉得恰到好处。烘制时,注意掌握火候,做到内熟外赤不走油。这样做出来的馅饼,饼皮香酥油润,饼馅冰凉清甜。鼓浪屿馅饼里面裹有各种馅料,口感香甜酥细、湿润冰凉、口味繁多!有鼓浪屿馅饼、老公饼、老婆饼、香肉饼、椰子饼、绿茶馅饼、海苔馅饼、素饼、绿豆糕、还有水蜜桃、荔枝、葡萄、桂圆、草莓、菠萝、椰子等水果口味馅饼,品种繁多!
2、日光岩馅饼
日光岩馅饼系列为中华老字号产品,并且是正宗鼓浪屿特产、厦门名优食品,历史悠久、名扬海外、其秘密在于独特的制造技术,吃法多样,浓淡适宜。如:1、早餐清淡型:取本品2个,冲入开水,即成一碗清香可口的营养早餐。2、即食点心型:泡清茶一杯,即可享受真正鼓浪屿特产馅饼,细嚼慢咽,让您回味无穷。回香型:取本品置于微波炉,微波调至25-30秒或烧烤2分钟,冷却后即可享受刚出炉般的味道,松脆可口,唇齿留香。日光岩馅饼,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馅料细腻可口。其营养和保健价值有口皆碑,并多次荣获大奖,深受海内外朋友喜爱。无论是馈赠亲友、喜庆佳节还是休闲点心,无一不把日光岩馅饼做为首选。因此给美丽的厦门添上了一道可口的特色食品。
3、南普陀素饼
南普陀素饼源于素菜宴席点心,因其健康、时尚、卫生、可口而受到消费者喜爱,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其独立包装投放市场广受欢迎,成为礼佛馈赠亲友之佳品,海内外宾客更将其作为厦门特产喜爱有加。南普陀素饼秉承南普陀素菜纯素、做工精细、用料考究等优点,坚持传统技法,手工制作。素饼的口感酥香,甜而不腻。二OO三年,南普陀素饼在第四届中国美食节上被评为“中国名点”称号。
4、金门贡糖
金门贡糖是厦门着名传统特产。它以上等花生仁、白砂糖、麦芽糖经民间传统工艺用木棒“打”出来。“打”闽南语称为“贡”。谓之为贡糖。相传,帝王时期,嘉禾屿(厦门岛)的地方官常常将闽南特色的素食小食品进贡给皇帝。皇帝茶茗品尝后赞赏不已,连连称道,后来,民间传之为“贡糖”,并流传至海外。金门贡糖,口感细腻,质酥味香,地道纯正,已成为金门的特产之一,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相传“贡糖”之名来源有二:一说是它曾是民间用来朝圣的御膳贡品,因此冠上“贡”字;另一说则是贡糖在制作过程中需仰赖人力搥打,以求糖质绵密细致,闽南人称之为“贡”。
5、黄则和馅饼
黄则和馅饼,正宗中华老字号,是厦门驰名中外的传统糕点,是闽南地区的传统食品之一。色泽金黄油润,超大馅饼看起来秀色可餐。轻咬一口,外皮酥软浓香,内馅圆润细腻,冰凉清甜。满嘴的香甜酥细,回味无穷。馅饼中的绿豆清凉解毒,且含有糖、纤维、蛋白质、无机盐、植物脂肪等营养成份,以及富含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须的氨基酸。故以绿豆作馅,不但营养成份得到了保留,而且更有香舔爽口的诱人特色。厦门特色食品,是最佳佐茶食品、点心,也是旅游佳点和馈赠亲朋的珍品,老少皆宜。
6、吉锦凤梨穗桂圆干龙眼 是厦门的特产,粒大、皮薄、肉厚、多汁、清甜爽口。过去是上奉封建帝王的贡品,现在是中外游客竞相争购的佳果。厦门是全国六大龙眼产地之一,现有上百个品种,种植面积3000万平方米,生产的龙眼远销国内外。厦门独有龙眼品种凤梨穗是所有龙眼中的上品。吉锦凤梨穗桂圆干是厦门市东锦果林场精选厦门独有优良龙眼品种“凤梨穗”上等鲜果加工而成的凤梨穗桂圆干,口味鲜美,采用冷藏保鲜,无任何添加剂,实属绿色天然食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多年来产品远销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省市。吉锦凤梨穗桂圆干即可药用,又可以作为茶点,一年四季都是您茶余饭后休闲的好茶点,凤梨穗桂圆干堪称上等品,厦门土特产吉锦凤梨穗桂圆干获评“最值得带回老家的五种厦门特产”,堪称桂圆极品。
7、汪记馅饼
“汪记馅饼”鼓浪屿特产,中华老字号,以它上乘的质量、诚信的商业精神,受到闽南一带及东南亚、港澳台等广大游客的喜爱。汪记馅饼于2002年被选为鼓浪屿国际钢琴艺术节组委会指定产品,应邀请参加2002年“九八”投资洽谈会美食节地方特色食品展销。一个个色泽金黄,皮酥脆,馅饱满,香味扑鼻,品尝起来,更是回味独特,口感极佳。同品牌系列商品,还有椰子饼、素饼、肉饼供您选择,吃一块汪记馅饼,配上一杯茶,是下午茶的最好搭配。
8、“黄金香”肉松、肉脯、肉丁、肉干鼓浪屿的“黄金香”肉松、肉脯、肉丁、肉干
绝对算得上是厦门的知名特产。老人和幼儿因牙齿不齐,用肉松肉脯下稀饭是再好不过了。厂家如何制作,顾客不得而知,但肉松的特点是明摆着的:金黄色,香喷喷,条条肉丝,团团簇簇,送到嘴里,无需多咀嚼,立马柔软散化,满口香甜。而肉脯更是一遇到口水,还来不及嚼一下,早已化成糊状。因此,人们往往用它们来给幼儿下稀饭。而肉丁肉干则不一样,它耐咬耐嚼耐品味,是下酒的上等酒配,也是亲朋好友聚会时最好的茶料。
9、鱼皮花生鱼皮花生
是厦门生产的一种优质名牌品种,驰名中外的地方特产。 鱼皮花生是花生的复制品,因制作时,做外壳用的糕粉里掺有鱼皮胶,故名。鱼皮花生有诱人的香味,而且营养丰富,是品茶佐酒佳品.鱼皮花生源于日本。因其表皮糕粉坯 里掺有鱼皮胶,故称为鱼皮花生。本世纪二十年代,居住厦门的台湾省人用手工仿制出售。它以花生仁、糕粉、白糖、淀粉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吃起来咸中带甜,香郁酥脆,很受群众欢迎。现在还远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
10、菩提丸
清朝雍正年间,厦门虎溪岩东林寺有位菩提禅师,博学广闻,精通医术,乐于济病扶危。他曾用师父传授的秘方,配上红糖、橄榄,制炼药品,给偶感风寒暑热的人香客治病,疗效甚佳,人称“菩提丸”。“云深处”菩提丸 用青橄榄,浸在中药浓汁中,经过浸晒几道工序,数月制成。“云深处”菩提丸是厦门特有的一种蜜饯类食品。最初是虎溪岩一个老和尚用心发明制造的。因为是出家人匠心独创,就借唐代诗人贾岛“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句的“云深处”命名。“云深处”菩提丸果品咸甜适口,吃了以后润喉,舌底留甘,有止吐助消化的药效,很受消费者喜爱。
11、青津果
上个世纪30年代,厦门药店怀德居以青果配上名贵中药制成橄榄碱作为成药出售,因药味浓厚,常人厌食,非病不买。几年后,颜家春蜜饯铺把这种橄榄碱改制成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甘草蜜饯,取名青津果,厦门人叫“青果鼓”。成为厦门的特产之一。产品销往全国各大中旅游城市,过销日本、新加坡、欧美等国家。
12. 贡糖夹饼
贡糖夹饼的特点:“脆香鲜醇,别具风味”。制法是将面粉加发酵粉,熟猪油,清水,和成发酵油面团,摘成剂子,压扁擀成圆饼,入烤炉烤熟取出,剖开成连接的两片,分别夹入一块贡糖,适量的肉松,芫荽,萝卜酸,芥末酱即成。
13、厦门珠绣
厦门珠绣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装饰性工艺品。以新颖别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见称,已有一百年的历史。厦门珠绣产品有珠拖鞋、珠挂图,珠绣包等一百多个品种。这些产品均采用闪亮目夺,五彩缤纷的玻璃珠子和电光胶片,运用凸绣、平绣、串绣、粒绣、乱针绣、竖针绣、叠片绣等传统的工艺手法、绣制出浅浮雕式图案。全珠图案构图严谨、密不容针;半珠图案优雅秀美,清新悦目。珠绣挂图《厦门海堤》、《南京长江大桥》、《龙凤戏珠》等,构图清新,设色柔和,景物逼真,层次分明,参加过全省、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并被选为礼品赠送国际友人。珠绣拖鞋,绣工考究,样式大方 ,品种多样,穿着舒适。有的鞋面纯系玻璃珠子绣成,有的则在丝绒面上用彩珠绣成珍禽花卉等各色的图案,绚丽多彩,柔软舒适,尤其是夜间穿用,在灯光照射下,熠熠闪烁,光彩耀人。厦门珍珠拖鞋,以其设计新颖,造型别致工艺精细,风格独特,受到国内外客商好评。
14、漆线雕
漆线雕是厦门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自唐代彩塑兴盛以来,漆线雕便被应用于佛像装饰。早在几百年前漆线雕像就驰誉中外,远销东南亚各国。漆线雕是以精细的漆线经特殊的制作方法缠绕出各种金碧辉煌的人物及动物形象,尤以民间传统题材,如龙凤、麒麟、云水、缠枝莲等为多。过去,漆线雕大都只限于木本,漆篮和戏剧道具上。近年来,已发展到装饰在盘、瓶、炉等瓷器和玻璃器皿上,琳琅满目目前,厦门工艺美术厂把漆线雕与陶瓷结合起来,创作、生产了线条陶瓷作品。如线条瓷塑《郑成功》,参加了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并被选送到日本展出,获得好评。小件漆线雕工艺品用绫缎制成盒子包装,小巧玲珑,便于携带,是旅游纪念、馈赠亲友的佳品。
15、银祥姜母鸭
银祥姜母鸭“厦门第一鸭”——品味正膳,感受深情!说起姜母鸭,更是有约3000年的美食传统。据“药谱”和《汉方药典》记载,古代皇帝为延年益寿,征集各地名医专研养生之道。到了商代,御医吴仲研制出一味滋养补品:以麻油炒红面番鸭和老姜母,用烧酒炖煮,美味无比。吴仲将其命名为“姜母鸭”。皇帝食用后,筋脉通畅,身体康健,精神振奋,于是钦点 “姜母鸭”为宫廷御膳。岁月流转,吴仲后人为逃避战祸四处迁徙,最终定居闽南厦门。“姜母鸭”这一宫廷御膳逐渐在闽南民间流行。闽南有些村落,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姜母鸭。久而久之,姜母鸭成了一道闽南乃至台湾的名菜,佳节团聚、红白喜事、秋冬进补、好友小酌、午餐晚餐……,随处可见姜母鸭之身影。于是姜母鸭有了“厦门一宝,闽台一绝”的美誉。
16、厦门土笋冻
土笋冻的主要材料是土笋,“土笋”是一种环节动物,学名叫“星虫”,身长仅一二寸,却五脏俱全。据明朝屠本骏《闽小记》中写道:“其形如笋而小,生江中,形丑而甘,一名土笋。”清朝同治年间,任福建布政司的河南人周亮工在《闽小记》中写道:“予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甘鲜美,但闻其生在海滨,形类蚯吲。”厦门沿海盛产“土笋”,熬制土笋历史悠久,先得将土笋腹部压破,再将肚内泥浆洗涤干净,而后和清水熬煮。它身上的胶质溶化水中,冷却后凝固成一块块玲珑剔透的小圆块,即为土笋冻。厦门人吃土笋冻是很讲究配料的。要选用上等到酱油、北醋、甜醋、辣酱,还有芥辣粉、蒜茸、海蜇皮等,再加上翠绿的芜荽、白雪般的酸萝卜、猩红色的辣椒、番茄片作佐料,五彩缤纷,风味独特。土笋冻本身吃起来清脆鲜嫩,含有土笋津液的冻非常甘美。
17、同安封肉
“同安封肉”据传是为纪念王审知被敕封为“闽王”而创制的食品。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授其方形大印。当时居住在同安地面的官员为庆祝他敕封“闽王”,举办了一场盛宴。席间一道佳肴,就是将猪肉切成四四方方的大块,配上佐料(香菇、虾米、板栗等),用黄巾(即用白纱布浸煮北辰山的所产黄栀子叶而成)包裹,形如大印,下锅蒸煮,食时肉香扑鼻。四方形封肉恰似封王的大印,包裹的黄布犹如束印黄绫,布包为“封”。封者,“敕封”也,所以就叫“封肉”。时至今日,“同安封肉”已经成了厦门乃至闽南地区的一种特色食品,每当人们办喜事,建新房,都少不了“封肉”。许多老台胞和老华侨,还把这种独特烹制方法带到台湾和海外。逢年过节,他们也自制封肉,让其后辈品尝家乡的特色美味,培植他们思乡的情愫。许多海外侨胞回家乡,必定亲点一道封肉大快朵颐,并骄傲地大谈这是“阮兜的封肉”。
18、厦门海蛎煎
厦门海蛎煎鸡蛋搅散,加入大量新鲜海蛎,以油煎之,摊成一盘饼样上桌,再用厦门特产的甜辣酱沾食。海蛎的鲜味、鸡蛋的浓郁,最关键的再加上辣椒酱,就搭配成完美的组合。厦门的辣椒酱和别处有点不同,首先它的颜色就是艳红欲滴,不像多为暗红的本家,其次味道是甜辣兼备,而甜似乎还略占上风。辣酱倒入碟中,箸未动而眼一亮,筷子到嘴边,涎水已经下桌沿了。
19、沙茶面
厦门是个较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舶来品,沙茶就是一种。沙茶始源于印尼,也有来自马来西亚一说。沙茶原本应读作“沙嗲”,到了饮茶成风的厦门人嘴里,便顺口叫做“沙茶”,这“茶”是厦门方言的“茶”,与普通话的“嗲”谐音,随着沙茶名声的远扬,沙茶便成了眼下普通话读音的“沙茶”了。沙茶面的妙处,是在汤头。小厨坊采用新鲜的猪大骨、整只鸡及鱼头等熬成鲜美醇厚的高汤;主料之一的沙茶是选用上等的虾头,经拌盐腌制两个月以上,再磨细,将虾酱、蒜头酱按先后顺序加入沸油炸透,待冷却后加入五香粉、咖哩粉、辣椒粉、芝麻等制成。故小厨坊的汤头甜辣可口,风味独特。
20.凤梨穗龙眼干龙眼
是厦门的特产,粒大、皮薄、肉厚、多汁、清甜爽口。过去是上奉封建帝王的贡品,现在是中外游客竞相争购的佳果。厦门是全国六大龙眼产地之一,现有上百个品种,种植面积3000万平方米,生产的龙眼远销国内外。凤梨穗是厦门独有的品种,在龙眼品种中可以说是最好的,凤梨穗龙眼干是厦门市集美区东锦果林场采用传统的煤炭烘焙、电箱烘焙、还有自主研发的煤炭烘焙跟电箱烘焙结合的三种烘焙方式慢烤,这样烤出来的桂圆干带有桂圆原木烧烤的香味,营养也不易流失,被誉为最好吃的厦门特产。备受消费者青睐,多年来产品远销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省市。
21.土笋冻
土笋冻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它含有胶质,属环节动物,学名虫,身长二、三寸,经过熬煮,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北醋、甜酱、辣酱、芥辣、蒜蓉、海蛰及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则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
22.春卷烹制过程及原料:春卷又名春饼,厦人叫薄饼。用面皮包着各种菜肴食用,作料主要是笋、豌豆、豆芽、豆干、蛋丝、鱼、虾仁、肉丁、海蛎及红萝卜等。其中豆干丝,越细越好,用油炸过能吸收其中鱼、虾、肉类津液,使饼皮不致被馅的汤弄湿搞破,吃起来脆嫩甘美,醇甜可口,营养丰富。
23.厦门烧肉粽
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多以香菇、虾米、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包好后的粽子要等开水煮沸时鲜粽才下锅烧,吃时配上沙酱、蒜蓉、红辣酱、调味酱油、芫荽,真是味道可口。需提醒一点,肉粽要趁热吃,否则味道大减,因此烧肉粽,名副其实。
24.炸五香
这是有特殊风味的厦门名点,佐餐下酒均宜。它以五花猪肉为主,切成长方形小块,配上切为粒状的扁鱼、青葱、荸荠,匀以薯粉、味精、酱油、五香粉,然后用豆皮卷成棒状,入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横切成小块,装盘上桌。蘸以各色调料,入口香、酥、脆。
25.炒面线
炒面线为厦门独特名菜,系原"全福楼"、"双全酒家"所创。烹制的方法是:选用上等面线放在七成热的油锅里炸至赤黄色,捞上盘后用开水烫去油腻待用,以瘦肉、冬笋、香菇为配料,切成丝炒过,和以扁鱼、虾沥,酌加绍兴酒,然后再把炒过的面线拌配料再炒。吃时以沙茶酱、红辣酱为佐料。
26.虾面
虾面的主要原料是虾和面,它最好吃的地方在于它的汤,鲜美无比。先把虾去壳水煮,捞起虾仁,再用这汤熬虾壳,熬了第一遍后,把虾壳过滤出来,捣碎,掺上冰糖再熬。然后和上熬过的猪骨头汤,撒上葱花、蒜末,方才成为虾面汤头。要吃时,将面用清水煮熟捞置碗中,放上几个虾仁和几片猪肉,加上一小匙葱头油及些许蒜泥,再舀进熬好的虾汤,撒上胡椒,一碗可口的虾面就做成了。
27.韭菜盒
用面粉拌猪油做皮,选用猪腿肉、虾仁、扁鱼、荸荠、韭菜、红萝卜,冬笋、豆干等混合起来做陷,包成一个个圆饼形,边用手做成波浪状,然后放入油锅热炸,出锅后趁热吃,更是芳香扑鼻,酥脆鲜美。
28.油葱粿
中秋节俗称"八月半",有以咸仔果祭祖的旧民俗。其做法是:将肉丝、荸荠丁、炸过碾碎的扁鱼或虾皮、米酱、白糖、地瓜粉、葱白、五香粉、食盐制成团状,放进碗里的米浆蒸煮而成。吃时要切开,放些沙茶酱、桔汁、蒜泥、萝卜酸、芫荽,吃起来柔韧芳香,美味可口。
29.炒粿条
宽扁的粿条加以丰富的配料如虾、香肠、鱼片、蛋、蚌类和佐料,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嗜辣的客人可要求加入辣椒酱拌炒。菜头粿(萝卜糕)将处理过的白萝卜以猪油煎炸,配以鱼酱、蛋酱即是美味可口的萝卜糕。
30.炸枣
厦门炸枣分甜、咸两种。将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涨12小时,捞起盛入箩内带水用石磨磨成米浆,灌入布袋,扎紧袋口,榨干水分取出,加入木薯粉,置案板上用力揉,边揉搓边加入白糖,反复揉,至揉透后,搓成长条。将花生仁炒熟,去膜,压碎。冬瓜糖切成丁状,放盆内,加入白糖,拌匀做馅。拿一份剂子用手压成圆片,放入馅心,包紧搓成圆形坯,如此反复。将花生油倒入锅中,置火上烧至五成热时,将圆形坯放入油锅,炸一会儿即浮起,用筷子翻面,炸至表面呈金黄色时捞起,入漏勺沥去油即成。此炸枣圆形,色泽金黄,外脆里软,馅香甜,是泉俗过年过节常做的食品。注:还有一种炸枣是包成椭圆形的,馅心可以是甜豆沙也可以是咸豆沙等,另有一番风味。
31.圆仔汤吃圆仔,又称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汤圆、汤团。据说,吃元宵始于春秋末期,宋代才称圆子,取“团团圆圆”之意。宋代有一位文人说这种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汤浴之”,并作16字赞一首:“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厦门圆仔将各地风味兼收并蓄,以糯米为原料,用清水浸透磨成浆,装入布袋沥干水后,再用手工揉匀成米滋;花生仁炒酥去膜研成末,加白糖拌匀擀成片,而后切成小块为馅;用米滋包上花生糖馅搓成汤圆,入沸水锅煮至浮起盛于碗,再加糖而食,香甜爽滑,细腻柔绵,馅香汤清,十分可口。
32.桂圆
桂圆是厦门的特产,粒大、皮薄、肉厚、多汁、清甜爽口。过去是上奉封建帝王的贡品,现在是中外游客竞相争购的佳果。凤梨穗桂圆是厦门市集美区东锦果林场采用传统的煤炭烘焙烤出来的桂圆干带有桂圆原木烧烤的香味,营养也不易流失,被誉为最好吃的厦门特产。备受消费者青睐,多年来产品远销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省市。
33.芋包
芋包夏秋季节小吃。系将槟榔芋削皮洗净捣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淀粉、精盐、搅拌均匀,在碗的内壁涂上一层油,放进预先准备好的猪肉、虾仁、香菇、冬笋、孛荠等片丝馅料,再盖上一层芋泥。轻轻倒扣取出放在蒸笼里蒸炊而成。食用时佐以辣椒、芥辣、沙茶酱等,味道更好。
34.马蹄酥
马蹄酥以面粉、白糖、麦芽糖和猪油为主原料,皮、馅揉合后要逐个贴在炉壁上烘烤(现在改放在铁盘上煎烤)。烤制过程必须于马蹄酥以麦芽糖为馅,又有麻油炸,有营养,性燥热。闽南一带妇女坐月子多用它作热补品。马蹄酥同时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35.桔红糕厦门同安传统食品。外观光滑如玉,润泽细腻。入口松软耐嚼,清香爽口。产品畅销各地,弛名海内外。
36.麻糍
鼓浪屿龙头路的三岔口有一种不可错过的小吃“叶氏麻糍”,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大多数人看来,百年的发展仍停留在一个小摊车似乎不可思议,但小本生意就一直这么经营了下来,中年男摊主已是第三代传人。拉出摊车下面的抽屉,取出糯米糍粑,裹入花生碎、黑白芝麻碎和糖粉混合成的馅料再揉成团,滚上一层黑芝麻粉,一份“麻糍”就做好了。味道甜而不腻,糯而不粘,好吃得很。一元钱,就让海岛上往来的游客有了一个香甜的回忆。
37.鸭肉粥
鸭肉粥制作流程是先把杀后洗净的鸭子、鸭心、鸭肝、鸭腱加入香料用文火慢卤,卤得的汤加入煮好的稀饭中,再将卤鸭切成小块,即可根据食客所需要加料配成鸭肉粥。除了上述配料外,大同鸭肉粥还备有猪大肠、鱿鱼须、猪血、牡蛎等配料,还有同是厦门风味小吃的面线糊供食客们任意选择。
38.糯米蟳粥蟳,
就是蟹,是厦门的海鲜特产,品种甚多,形状各异。蟹米粥的主料是蟳肉和糯米,煮法也简单:糯米淘净沥干,待沙锅煲里的蟹汤煮沸后倒入糯米煮至米心熟,再倾入蟹肉、姜丝、芹菜珠等调料,趁热食之,异常清淡鲜美,而且开胃健脾,久吃不厌。蟹米粥成为一些家庭调节口味的佳肴,也是一道有特色的厦门风味小吃。
39.沙茶烤肉串
雅坡咖啡室黄汉忠的风味小吃。以猪的里脊肉为主料,切成长方片,用精盐、味精、绍酒、咖喱粉、胡椒粉浆腌渍后,用竹签将肉片串成串,再涂上沙茶酱料,在电热烤炉上反复翻烤而成,以金黄色为佳。食时再蘸用沙茶酱、花生酱、辣椒油合成的特别酱料,入口香酥脆软。甜辣味鲜。
40.姜母鸭据
《中国药谱》及《汉方药典》两书所载,“姜母鸭”原系一道宫廷御膳,相传为商代名医吴仲所创,后来流传至民间,遂成为一款名菜。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成菜味道鲜香,甘辛兼备,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姜母鸭”一般以套餐的形式出现,其吃法类似于北京的涮羊肉火锅。“姜母鸭”上桌后,可随鸭心、鸭肝、鸭胗、鸭肠、鸭血、水发粉丝、洋白菜、水发腐竹等配菜烫食,最后还可以上一些杂面煮食
41.葱糖卷
又称糖葱饼,因其甜、酸、辛、辣、咸五味惧全,是将薄饼批切成小张铺开,包以葱糖为主料,辅以花生酥、肉松、芫荾、萝卜酸、辣椒酱、芥末等,卷成小卷即可食用,吃起来香甜柔韧,鲜美耐嚼,酸辣爽口,开胃健脾。
42.豆包粿
又称豆包仔粿,以糯米粉和绿豆为主料。将煮沸的白糖水冲入糯米粉,加绿菜豆汁拌匀成豆包批,也有不加菜汁的。绿豆煮熟研细加白糖成甜绿豆蓉,包成豆包粿后,底部垫青棕叶或芦苇叶,旺火上蒸龙蒸10分钟即可食用。配以花生汤或稀饭、豆浆,颇为爽口。冷热均可食用,携带也甚方便。即使放两天也不会变质,如表皮发硬,重蒸一下立即恢复软糯的风味。
43.双润糕
双润糕由于层次分明,咸甜合璧,光滑游润,为人们所喜爱。先将糯米洗净浸泡4小时后沥干磨成浆,分装两个容器,一只加白糖一只加红塘后搅匀。花生仁炸酥去膜研成末,加上熟猪油、油葱、桂花盐、白糖、味精调匀。用专用的铁盘倒入白糖米浆,蒸熟取出撒上花生末;铁盘里再倒入红塘米浆,蒸熟取出撒上花生末。按红白四层相叠蒸熟冷却后切块而食,做早餐、点心均可,一定要现做现吃,摆久了就失去它的Q劲。
44.扁食
扁食亦叫馄饨。其特点:“皮薄馅鲜、嫩滑爽口、味道鲜美”。扁食嫂扁食皮是用由特级精面粉手工擀制,又白又韧又薄;扁食馅全部由当天的新鲜猪腿肉精工细作,原汁原味,口感纯正。扁食用新鲜猪骨汤煮熟,加上味精、盐、冬菜、撒上葱珠、香油、胡椒粉就成美味的扁食汤了。扁食还可油炸,一出炸锅就淋上酸辣勾芡,既濡湿酸辣,又酥脆清香,不失为另一番滋味。
‘贰’ 谁勇提供厦门100强企业的名称和地址和电话呢
[06-11]2008年厦门企业100强排行榜
1戴尔(中国)有限公司
2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
3厦门国贸控股有限公司
4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
5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厦门夏商集团有限公司
7翔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8明发集团有限公司
9厦门航空有限公司
10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1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2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13厦门轻工集团有限公司
14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15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16厦门市路桥工程物资公司
17厦门海沧投资总公司
18厦门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19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20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21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
22厦门多威电子有限公司
23厦门TDK有限公司
24厦门禹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5厦门市嘉晟对外贸易有限公司
26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27厦门市中信隆进出口有限公司
28厦门银鹭集团有限公司
29福建省烟草公司厦门分公司
30联发集团有限公司
31厦门源昌集团有限公司
32厦门宝龙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33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有限公司
34厦门建松电器有限公司
35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36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37厦门嘉联恒进出口有限公司
38厦门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
39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
40厦门经济特区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41厦门华融集团有限公司
42厦门海翼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43利胜电光源(厦门)有限公司
44厦门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45鑫东森集团有限公司
46明达玻璃(厦门)有限公司
47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48厦门中铁建设有限公司
49厦门海澳集团有限公司
50厦门银祥集团有限公司
51鹭燕(福建)集团有限公司
52厦门新景地集团有限公司
53厦门ABB低压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54厦门协力五金矿产进出口有限公司
55厦门公交集团有限公司
56厦门众达钢铁有限公司
57福建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58厦门住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9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60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61厦门大洲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62厦门中盛粮油企业有限公司
63厦门中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64厦门中禾实业有限公司
65钛积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66厦门电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67厦门三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68厦门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
69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70厦门富士电气化学有限公司
71厦门华特集团有限公司
72厦门七匹狼服装营销有限公司
73厦门育哲进出口有限公司
74福建省厦门医药采购供应站
75厦门太平货柜制造有限公司
76厦门嘉鹭金属工业公司
77厦门海沧土地开发有限公司
78厦门华诚实业有限公司
79锐珂(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80厦门万里石有限公司
81厦门市恒达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82厦门兴海龙石油有限公司
83厦门市鹭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84厦门青岛啤酒东南营销有限公司
85厦门协力粮油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86厦门群鑫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87住重中骏(厦门)建机有限公司
88厦门福隆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89厦门思总建设有限公司
90厦门火炬集团有限公司
91福建四海建设有限公司
92厦门远洋运输公司
93厦门东纶股份有限公司
94厦门中宸集团有限公司
95厦门金都特房置业有限公司
96高时(厦门)石业有限公司
97厦门法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98厦门大统皮革制品有限公司
99厦门好聚合进出口有限公司
100厦门百穗行实业有限公司
补充一下,原文如下:
“本报(《厦门日报》)参与主办。2008年厦门企业百强揭晓。厦门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昨日发布“2008厦门企业100强”分析报告。报告指出,“2008厦门企业100强”的排序结果,突显了我市大企业发展五大趋势和特点:老百强企业发展稳健快速,新百强企业迅速崛起;国企外企私企协同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并驾齐驱;工业企业居主导地位,各行各业协同发展;百强企业营销增势强劲,经营与资产规模进一步壮大;企业经济效益普遍显着,对社会的贡献突出。
昨日(2008-06-10),厦门企联发布了“2008厦门企业100强”分析报告,厦门企联常务副会长黄万永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2008厦门企业100强”的排序结果,突显了我市大企业发展具有五大趋势和特点。
”
"2008年厦门企业100强"分析报告昨日发布
2008年厦门企业百强揭晓。厦门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昨日发布“2008厦门企业100强”分析报告。报告指出,“2008厦门企业100强”的排序结果,突显了我市大企业发展五大趋势和特点:老百强企业发展稳健快速,新百强企业迅速崛起;国企外企私企协同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并驾齐驱;工业企业居主导地位,各行各业协同发展;百强企业营销增势强劲,经营与资产规模进一步壮大;企业经济效益普遍显着,对社会的贡献突出。
昨日,厦门企联发布了“2008厦门企业100强”分析报告,厦门企联常务副会长黄万永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2008厦门企业100强”的排序结果,突显了我市大企业发展具有五大趋势和特点。
1.老百强发展稳健新百强迅速崛起
一是2007榜老百强企业发展稳健,稳居2008榜百强企业主导地位。
首先从所占比例来看,在2007榜老百强企业中,扣除数家企业被以集团名义合并申报因素后,仍有75家企业再次荣登“2008厦门企业100强”排行榜,并在前70名企业中占了64席。
再从前十强名次来看,2007百强榜的前10家企业继续保持了2008百强榜中前十强的地位。其中,戴尔、建发、国贸继续蝉联前三强。
再从名次稳定性情况来看,在再次登2008百强榜75家企业中,与2007百强榜相比,位次前移的企业有48家,位次不变的企业8家,名次稳定率达7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位次前移的企业中,有16家企业的位次向前跨进10位以上,如特区房地产集团跨前35位,省三建跨前34位,建安集团跨前33位,船舶重工跨前32位,大洲房地产集团跨前26位,鹭燕集团跨前25位、宏发公司跨前24位,利胜公司跨前23位,蒙发利公司跨前21位,表明这9家企业在2007年度取得了长足快速的发展。
二是一批“黑马”企业迅速崛起,跻身2008百强企业排行榜。在2008百强企业的排行榜中,出现了25个新面孔。这些迅速崛起的企业,犹如几匹“黑马”,均以骄人的业绩闯进了“2008厦门企业100强”。轻工集团、建发房地产、禹洲集团、海翼国贸、明达玻璃等5家企业还一鸣惊人,进入了前50强。
2.国企发展态势良好民营企业异军突起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国有企业是我市经济的基础。在改革开放、创办厦门经济特区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对厦门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有企业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和历史包袱的影响,企业的发展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有的企业还步履艰难。为此,前几年社会上有不少人对我市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存在许多疑虑,更有甚者还把国企当成是经济发展的包袱,认为均应一卖了之、一关了之。然而,三年来“厦门100强企业”的排序结果显示,我市的国有企业经过改革开放浪潮的洗礼,通过改制重组、自主创新和科学管理,正在经历一个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程,发展态势良好。在2008百强企业榜单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4家,与前两年一样占三分之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前10强企业中,有6家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此外,在市管十大国有企业集团中,有9家(其中有的集团是以其所属主体企业参排)上榜并居前列,由管委会及区政府管理的三家国有企业集团全部上榜。
外资企业举足轻重。自创办厦门经济特区以来,通过坚持不懈地引进外资,我市的外商投资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现已成为我市的主要产业大军,对我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在2008百强企业榜单中,外资和港台澳企业均占32家,与前两年一样,占三分之一。其中,戴尔公司连续三年名列榜首,成为我市企业中一颗最耀眼的明星。此外,翔鹭石化、明发集团和厦华电子进入前十强。
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在计划经济时代,民营企业是没有生存的土壤和空间的,我市民营企业的兴起完全是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我市民营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后劲缺乏。但连续三年的“厦门企业100强”榜单充分显示,近几年来我市的民营企业勇于拼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市产业大军中的一支生力军。在2008百强企业榜单中,民营企业达到32家,比2006百强企业榜增加了6家。其中,禹洲集团、嘉晟外贸、中信隆、银鹭集团和源昌集团等私企异军突起,并居重要位置。
3.工业企业位居主导房地产业势头强劲
根据国务院厦门经济特区要以工业为主兼营商贸旅游房地产业的要求,我市经过27年的努力,产业结构正在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格局。在2008榜百强企业中,工业企业有戴尔公司、金龙汽车、翔鹭石化等46家企业(同比减少5家)上榜,商贸企业有建发股份、国贸控股、夏商集团等25家企业(同比持平)上榜,房地产业有明发集团、海沧投总、建发房地产等15家企业(同比增加6家)上榜,建筑企业有路桥工程、中铁十七局六公司、建安集团等9家企业(同比增加3家)上榜,交通物流企业有厦航公司、航空港集团和公交集团等4家企业上榜,其他企业1家。表明在2007年里,我市的房地产业与建筑业的发展势头强劲。
4.企业营销增长快速竞争实力日益增强
入围门槛每年递增,企业整体实力逐年增强:2007年的入围门槛为营销收入5.0亿元,比2006年提高1亿元,今年的入围门槛为营销收入5.5亿元,比2007年又提高了5000万元。今年符合入围条件的企业有150多家,最后进入2008百强企业榜的第100名企业的营销收入达到5.64亿元,比入围标准增加1400万元,比上年第100名企业高出6400万元,表明我市大企业的经营实力在逐年增强。
销售收入总额剧增,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再度提升:2008榜百强企业2007年度的销售收入总额达到3087.47亿元,同比净增598亿元,增长24%,对拉动全市GDP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企业销售增长快速,运行态势整体良好:在2008榜百强企业中,有92家企业2007年的销售收入均高于2006年,同比增加7家。其中,销售收入增长率增幅在10%以上的企业73家,增幅在20%以上的企业近60家,增幅在50%以上的企业有33家,增幅在100%以上的企业有12家(如:建发房地产、海翼国贸、宸鸿科技、中联建设、七匹狼服装、华特集团、恒达昌房地产、锐珂医疗器材、协办粮油、火炬集团、多威电子、银鹭集团等)。
企业经营规模和资产总额进一步壮大,竞争实力日益增强:首先,从企业经营规模来看,2008榜百强企业2007年度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67家(同比增加了14家)。其中,销售收入在10亿至100亿的企业有60家(同比增加10家),销售收入上百亿元的企业7家(同比增加3家)。
其次从企业资产总额来看,2008榜百强企业2007年度的资产总额达到2584.81亿元(同比净增638.74亿元),增长32.82%。其中,资产总额在1.6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94家,资产总额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有74家,资产总额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51家,资产总额在5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8家,资产总额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3家(如戴尔公司、建发股份、国贸控股)。
再次从总资产净增额来看,2008榜百强企业2007年度的资产净增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66家,资产总额净增额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0家(其中,建发股份净增62亿元,国贸控股净增59亿元,特房公司、火炬集团、宝龙集团、建发房产、源昌集团、厦工股份、联发集团也分别净增了20亿元—30亿元)。
5.企业经济效益显着对社会的贡献突出
利润增长情况喜人,企业效益显着:
首先从净利润总额来看,百强企业2007年实现的净利润总额共达169.43亿元,同比净增55.61亿元,增长48.86%。
其次从各上榜企业2007年实现的净利润额来看,在100家企业中有91家企业盈利。其中,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35家(同比增加11家),净利润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0家(同比增加11家),净利润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75家(同比增加14家)。在高盈利的企业中,戴尔公司和明发集团的净利润达到10亿元以上的,建发股份、烟草工业、建发房地产、宝龙集团、禹洲集团、太古飞机、国贸控股、新景地集团、厦航公司、正新橡胶、省烟草厦门分公司、源昌集团等企业的净利润也高达数亿元。
再从各上榜企业2007年净利润增长额情况来看,100家企业中有80家企业的净利润呈增长态势。其中,同比净增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2家,同比净增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3家。其中,戴尔公司和宝龙集团分别净增10亿元和5.5亿元,建发房地产、禹洲集团、厦航公司、恒达昌房地产、建发股份、正新橡胶、烟草工业等家企业均净增数亿元。此外,值得指出的是,正新海燕由2006年亏损5600万元转为2007年盈利8900万元,净增1.45亿元,厦华电子则由2006年亏损5.46亿元转为2007年亏损3.90亿元,减亏1.56亿元。
企业纳税额再创新高,对社会的贡献度进一步加大:
首先从纳税总额来看,百强企业2007年的纳税总额共达139.80亿元,占同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的40%,同比净增37.26亿元,增长36.34%。其次从各上榜企业2007年纳税额来看,纳税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79家(同比增加13家)。其中纳税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8家,纳税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34家(同比增加9家)。纳税大户有:烟草工业公司和建发股份公司纳税分别高达29.31亿元和13.84亿元,厦航公司、象屿集团、戴尔公司、国贸控股、明发集团、特区房地产、金龙汽车、正新橡胶、建发房地产、宝龙集团、海沧投总、钨业股份、翔鹭石化、夏商集团、厦工股份和轻工集团等企业纳税均在2亿元以上,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72%。再从各上榜企业2007年纳税增长额来看,100家企业中纳税增长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49家,其中净增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3家。增幅最大的企业有烟草工业公司和建发股份公司、厦航公司、建发房地产、戴尔公司、宝龙集团和特区房地产等。
吸纳大量员工就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责:
上榜的百强企业不仅共吸纳了23.27万员工就业,而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劳务关系和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戴尔建发国贸继续稳居前三位
在众人的翘首期待中,由厦门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厦门日报社联合打造的“2007厦门企业100强”排行榜于昨日新鲜出炉,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仍然稳居排行榜前三位,其中,蝉联榜首的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再创新高,2006年营业收入达到387.46亿元,遥遥领先。
“2007厦门企业100强”排序活动自5月12日正式启动以后,得到了广大企业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本次排序遵循企业自报和部门与行业推荐,公正、公开、公平、不向申报企业收取费用的原则来进行,以企业2006年度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为主要依据,入围门槛为5亿元以上(含5亿元)。经过企业申报、部门和行业推荐,共有120家企业递交申报表角逐百强,昨日下午,“2007厦门企业100强”排序审定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对申报企业的数据和初步排序进行审核,并最终确定“2007厦门企业100强”排行榜名单。
与去年相比,厦门本土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有80家企业再次荣登“2007厦门企业100强”排行榜,一些去年未上榜的企业,在经过一年的发展后,规模日渐扩大,销售收入迅速攀升,有20家去年未“露脸”的企业今年跻身“2007厦门企业100强”排行榜。
厦企联会长李秀记表示,在完成“2007厦门企业100强”排序的基础上,厦企联将从中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参加“中国企业500强”和“福建省百强企业”排序。
据介绍,6月下旬主办方将举办百强企业论坛及授牌仪式,“2007厦门企业100强”排序结果将于近日在厦门日报公布。
链接
“2007厦门企业100强”排行榜黑马频出20家企业首次闯入百强行列
“2007厦门企业100强”排行榜于昨日揭开面纱,厦企联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万永分析说,从“2007厦门企业100强”的排序情况来看,2006年度我市大企业发展稳健快速,运行态势良好。
老百强企业发展稳健
从排序结果显示,“2006厦门企业100强”中的绝大多数企业在2006年度发展稳健、表现良好,在“2007厦门企业100强”排行榜中稳居主导地位。有80家企业再次荣登“2007厦门企业100强”排行榜,并在排行榜的前70名企业中占了65席。另外20家企业则由于各种原因,与排行榜无缘。
从前十强名次来看,有9家企业保持了前十强的地位。与“2006厦门企业100强”排行榜的位次相比,戴尔(中国)公司、厦门建发股份公司、厦门国贸集团股份公司和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公司继续稳坐第一、二、三、四把交椅,象屿集团、翔鹭石化、厦华电子、夏商集团和厦航公司等5家企业也继续保持了前十名的地位,明发集团则以显着的业绩挤进了前十(由原来的49位前移到第9位)。
在再次登榜的80家企业中,与“2006厦门企业100强”排行榜相比,除前十强外,位次前移的企业有34家,名次稳定率达76%。
一批“黑马”闯入百强
新企业迅速崛起,一批“黑马”闯入百强。不少企业2006年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呈现大幅度增长,有的甚至是成倍或数倍增长,20家没有进入“2006厦门企业100强”的企业,2006年度发展异常迅速,它们犹如一匹匹“黑马”、大显锋芒,以骄人的业绩闯进了“2007厦门企业100强”。
企业营业收入大幅上升
百强企业经营态势良好,规模进一步壮大。从营业收入总额增长来看,“2007厦门企业100强”2006年度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2618.5亿元,比2005年净增553亿元,增长26.78%;从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来看,100家企业中有85家企业2006年的营业收入均高于2005年。有10家企业持平或基本持平,明显下降的企业仅5家;从经营规模来看,大部分企业进一步壮大。名列榜首的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再创新高,2006年营业收入达到387.46亿元,比2005年净增近39亿元,增长11%。在另99家企业中,2006年营业收入超过及接近100亿元的企业比2005年增加2家;营业收入在80-90亿元的企业也比2005年增加2家。
国企外企私企三分天下
在“2007厦门企业100强”中,国企、外企、私企三分天下,并驾齐驱,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8家,外资及台港澳企业30家,私营企业32家,与“2006厦门企业100强”相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2家,外资及台港澳企业减少3家,私营企业增加8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市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发展态势良好,特别是私营企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的一支强大力量。
工业企业的主导地位不变
我市坚持不懈地发展工业,使厦门的经济连续多年保持着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在“2007厦门企业100强”中,工业企业51家,贸易企业25家,房地产企业9家,建筑企业6家,交通物流企业5家,其他企业4家。很显然,与“2006厦门企业100强”一样,工业企业占了“半壁江山”,起到了主导作用。
后附:2006厦门制造业企业100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