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国八大二线城市,哪个城市建设的最好
发展的最好的应该是天津吧,其次是重庆。天津城市的框架大,而且城市干净整洁,绿化也很好
② 同样是二线省会城市,合肥和福州的知名度为什么相差巨大呢
除此之外,合肥市能够得到如此之高的知名度,与其中国三大科教中心城市的称号也会有着很大的关系。毕竟一座城市未来的经济发展能够最多远,与它的科技发展水平基本是持平的。而我国长达五千年的历史发展早已验证了这一点,所以,合肥市的知名度比福州市的知名度要高其实也是相当合理的。对于这两座省会城市而言,你最看好哪座城市的未来发展呢?你觉得谁能够先一步进入新一线城市水平呢?
③ 毕业之后去哪个城市发展比较好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南京盯旁闹,合肥,武汉凯罩,杭州,苏州,宁波,温州,济南,青岛,西安,福州,三亚,东莞,佛山,无锡,南通,台州,天津,重庆,成都,金华,珠海,汕头,厦门,石家庄,保启宴定,郑州,洛阳,常州,徐州,潍坊,烟台,昆明,唐山,南宁,泰州
④ 大家说说中国哪个城市比较好呢
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排名正式出炉
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排名,福州第十
该课题研究共选择全国50个主要城市作为评价对象,其中包括:
①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35个):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在这35个城市中有:直辖市4个,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副省级城市(包括省会城市)15个,分别是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地级省会城市16个,分别是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合肥、福州、南昌、郑州、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
②沿海开放城市和港口城市(9个):秦皇岛、连云港、烟台、威海、汕头、湛江、珠海、北海、南通。
③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2个):大庆、包头。
④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4个):唐山、无锡、苏州、温州。
⑤拉萨市由于统计数据缺乏未列入统计分析范畴。⑥本报告由于资料原因暂未包括中国的香港、台湾、澳门。本课题评价的结果仅限于这50个城市之间的比较。
3.2城市评价的计算方法说明
在对我国50个城市的适宜人居水平进行具体测算时,采用“无纲量化标准处理,等权赋值,逐级汇总,计算均值”的方法。
(1)对于正向指标(越大越好),计算公式为:评价分值=[(Xi-min) (max-min)]×100;
(2)对于逆向指标(越小越好),计算公式为:评价分值=[(max-Xj) (max-min)]×100;
(3)对于适度指标(存在临界阈值),计算公式为:评价分值=[|Xt-Xk| (max-min)]×100。其中,Xi为正向指标所具有的数据(i=1,2,3,…,n);Xj为逆向指标所具有的数据(j=1,2,3,…,n);max为指标系列中的最大值;min为指标系列中的最小值;Xk适度指标所具有的数据(k=1,2,3,…,n);Xt为指标系列的临界阈值。Xj为逆向指标所具有的数据(j=1,2,3,…,n);max为指标系列中的最大值;min为指标系列中的最小值;Xk适度指标所具有的数据(k=1,2,3,…,n);Xt为指标系列的临界阈值。依据上述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分别测算出50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指数(A)、经济发展潜力指数(B)、社会安全保障指数(C)、生态环境指数(D)、生活质量指数(E)、生活便捷程度指数(F),最后,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出城市适宜人居水平指数,即适宜人居水平指数=(A+B+C+D+E+F) /6。
研究结果:
第一类,适宜人居指数高于40.0的城市共有4个
深圳70.13,广州44.59,北京42.50,上海40.65
第二类,适宜人居指数介于40.0~30.0的城市共有12个
北海38.57,珠海38.51,苏州35.72,海口34.25,杭州34.18,福州33.68,
威海,32.27,无锡32.23,南宁30.96,南京30.88,厦门30.51,乌鲁木齐30.00
第三类,适宜人居指数介于30.0~25.0的城市共有15个
宁波29.73,石家庄29.37,济南29.00,哈尔滨28.54,长沙28.13,汕头28.01,秦皇岛27.98,温州27.45,大连27.05,沈阳26.96,青岛26.96,太原26.19成都26.16,天津25.79,银川25.77,唐山25.28
第四类,适宜人居指数介于25.0~20.0的城市共有13个
烟台24.92,昆明24.30,呼和浩特24.18,长春24.14,大庆23.94,郑州22.91,合肥22.62,南昌22.03,南通21.70,包头21.68,西安21.49,连云港20.22
第五类,适宜人居指数低于20.0的城市共有6个城市
西宁19.70,贵阳17.71,湛江17.33,武汉17.17,兰州17.07,重庆15.01
⑤ 两个省会城市,福州和合肥潜力哪个大
两个省会城市,福州和合肥潜力哪个大
福州和合肥俩个潜力那个更大,个人比较认同合肥。
福州在国际知名度方面确实大过合肥,目前合肥在国际知名度不如福州出名,但是合肥的中科大在国际知名度更高。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世界上有八位纳米科学家,中国有四位,那么两位在合肥。合肥的科技水平比福州要高,目前国家科技中心城市仅上海、合肥两座城市,福州科技实力逊色于合肥。
目前合肥经济超越福州、西安。以微小的落差落后济南,合肥目前进行大建设、拆迁,举全省之力在发展合肥,这是安徽唯一的出路。很多人说合肥吸血,武汉、成都呢?安徽省没有很出名的城市,在国家话语权不够。同样是一省省会,武汉、成都都比合肥发展的好的要多。如果合肥不发展,那么安徽就没有话语权了。
再看福州,福建省内知名度最高莫属厦门,福建唯一的985高校是厦门大学。经济方面福州不如小弟泉州,福州在国内话语权不比厦门,厦门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再看福州地级市,再加上今年国家已经确认厦门为国家中心城市。未来很多政策会倾向厦门,福州获得的资源会很少。
在经济方面福州的潜力不如合肥,毕竟安徽省内没有比合肥厉害的城市了。省内没有竞争,将会有大量资源发展合肥。
在文化方面合肥也比福州要好。
合肥:985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11高校: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一个省会一座985两座211,这已经很厉害了。截至2015年,全市有各类高等院校68所,其中普通高校59所,在校学生64.81万人;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150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2个。
福州:唯一一座211高校福州大学。相较于省内厦门大学逊色很多。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的C9高校联盟:清华、北大、浙大、复旦、上海交大、南大、中科大、哈工大、西安交大。厦门大学并未入围C9联盟,从这里可以看出合肥文化要好过福州。
我们再来看看国家定位。
合肥:安徽省省会,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之一,也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合肥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福州:福建省省会,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
请大家注意一下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长三角的中心城市是上海,副中心是南京、杭州、合肥。大家应该可以看出南京、杭州这两城市和合肥是一个等级。从根本来讲合肥根本不可能和这两座城市相提并论,但是为什么国家确认合肥这个副中心城市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国家也将目光看向了合肥,未来合肥会获得更多的资源。而福州得到的资源却不多,厦门才是国家主要看中的城市。
⑥ 福州合肥哪个城市比较好
我认为是福州、
因为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支持海峡西岸建设。福州作为主要的城市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更好
合肥虽然是安徽的省会,但是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很多地方可能比不上福州
因为福州一直都是福建的省会。已经建设的比较完善了、
⑦ 它叫合肥,用14年时间超越了福州西安等34个对手,堪比第二个深圳
这篇文章将为大家分析合肥14年以来走过的历程,是如何一步步超越福州西安等34座城市的,按照合肥目前的增速,1-2年之内便会超越佛山。合肥为何能够成为后起之秀,为何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呢?或许大家可以在这篇文章之中寻找到答案。
合肥在这十几年时间里取得了全国瞩目的发展成就,科研中心城市、自由贸易试验区、新一线城市、世界制造业大会永久会址、交通枢纽城市等等称号均落户合肥。实际上,合肥在九十年代还排在全国百名开外,堪称是“最弱的省会城市”,它如今排在全国前二十,中间挥洒了多少汗水,恐怕不为人知。合肥的发展基调在2006年重新确立,变更原来的均衡发展方向为建设一个强大的省会城市,自此,合肥开始了它的开挂人生。
2006年,合肥GDP总量为1121.29亿元,排在全国第54的位置,那一年佛山排名全国第11位,东莞排名全国第16位,福州排名全国第30位,西安排名全国第35位,南昌也排在全国第48位。合肥是如此的暗淡无光,此时的福州西安不会想到,十几年后将会被合肥超越,东莞更是不知道自己将会被拉开几条街的距离。也正是这一年,安徽放弃了皖江城市带发展计划,也放弃了全省均衡发展的路线,开始着重发展合肥。
关于合肥成为省会这件事,其实还有一个小故事。建国以后,安徽人民都在讨论要将省会定在哪座城市,当时有两种方案,一是定在合肥,二是定在芜湖。1952年,确立合肥为省会,但讨论的热度依旧很高。直到1958年,教员视察合肥,认为合肥的位置相当不错,居皖之中,便定了下来。事实证明,教员的眼光非常准,处于安徽中心的合肥,如今动车从合肥出发,至省内任一城市均只需要一个小时到达。
2007年,合肥首度超越南昌。合肥以1401.55亿元的总量超越了总量为1389.89亿元的南昌,两座城市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为47和48。其实差距并不大,但是这一年是分水岭,往后南昌也难以望其项背,合肥的发展速度南昌可望不可即。2008年,合肥超越金华,两座城市的GDP总量分别为1776.86亿元和1704.91亿元,分别排在全国第45和46的位置。2009年,合肥超越了嘉兴、洛阳和包头。此时,还是没有人注意到这座全国排在40位以外的城市。
2010年,合肥超越了临沂、济宁、鄂尔多斯等地市,排名全国第38位。2011年,是合肥的骄傲之年,一举超过了徐州、长春、温州、绍兴、潍坊等五座知名城市,排名全国第32位。此时,福州排名第29位,西安排名第28位,它们已经开始有了压力,同时,也在高速发展之中,它们的名义增速也都超过了13%。2012年,合肥排名第30,福州西安依旧分别排名第29和第28,这三座城市的角逐,也正式在这一年展开。
2017年,合肥GDP总量已经突破7000亿,超越了烟台、石家庄、大连、常州、沈阳等知名城市,排在全国第24的位置。那一年,济南排名第23,压力倍增,只要合肥一脚油门它就会被超越。而西安福州此时排名全国第21和第22,同样也承受了合肥的压迫力。果不其然,2018年,合肥一举超过济南、福州、西安三市,排名全国第21名。这一刻,没有人不知道合肥的逆袭,没有人不知道合肥的高速发展,称之为“逆袭之王”并不为过。2018年,合肥的GDP增量达到1602亿元,而福州的增量为1012.4亿元,西安的增量为1027.52亿元,济南的增量为594.17亿元。合肥的增量当年也排在全国第五的位置,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
合肥高速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下来,不进则退。2019年,合肥依旧排在全国第21的位置,而济南也强势了一把,再度超过合肥,排名全国第20,福州西安基本保持不变。全国前20名的城市中,南通掉了下来,济南挤了上去。2020年,合肥成功挤进了全国前二十名,让出这个位置的城市是东莞。2020年,是一个万亿城市爆发增长年,同时有泉州、济南、合肥、南通、西安、福州六座城市GDP破了万亿。也祝贺福建喜迎万亿双子星城市。
而合肥下一个即将超越的对手便是佛山,佛山2020年GDP总量为10816.47亿元,比合肥大约多800亿,不过佛山的增量较低,以目前合肥的速度,1-2年便极有可能超越佛山。
纵观合肥这14年取得的发展成绩,它是如何做到高速发展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领导层目光长远准确,敢于大胆投资。2008年,300亿财政收入的合肥,拿了100亿投资当时看起来毫无前景的京东方,连地铁也放弃修建。合肥的这一举措,引来了民间的无数嘲讽。但事实证明,合肥的投资目光高到无人理解,目前京东方已是全球显示器龙头企业,给合肥带来了巨大的效益。2011年,合肥借钱也要投资内存条长鑫,终于在京东方上架。2015年,合肥投资半导体,不久中兴事件的出现,国家空前重视半导体产业,而其余城市再投资发展已经慢了合肥好几步。此外,2019年,合肥还投资了新能源 汽车 ,比如蔚来。
第二,合肥注重交通建设,能通江达海。地理位置处于安徽中心的合肥,在交通上着天然的优势。2019年,安徽已经是市市通高铁的省份之一,是继福建建成市市通高铁之后的全国第二个省份。合肥的高铁已经构建了“米”字形架构,能直达全国23个省会城市和4个直辖市。依托高铁建设,省内所有城市以及南京都可以在1小时内到达合肥。此外,合肥能在2小时内抵达杭州、苏州、上海等长三角主要城市。
第三,合肥注重 科技 发展和人才的引进。作为我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合肥在 科技 上的发展取得了耀眼的成就。合肥国家大科学装置达到8个之多,为全国之首。据相关数据显示,合肥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领域,排在全球第2;物理学领域排在全球第5;同时,合肥还是全球2020年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上的第20名,超越了香港、巴黎、柏林等城市。合肥同时重视人才,凡是来合肥就业的人才均享受住房补贴,可免费租住人才公寓三年,同时享受最高60万的购房补贴。
合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的确是如传奇一般,堪比第二个深圳。未来合肥的上限在哪里,我们不得而知,但合肥的科研产业永不落时,崛起之路无法阻挡。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