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州方言
我是福州人。但是福州话没有说什么美女的,如果你真的要说的话是:
“zong nv”这个是特提翻译的,福州话听不出是什么的。
一般只是说和漂亮的,“女三丫zuong”
“你长的很靓 ”
⑵ 福建省福清地区的话和我们一般听到的闽南语的话一样吗
福清话和闽南话不一样喔
独特的福清方言
由于福清历史上居民迁徙频繁,特别是近现代海禁打开后,不仅与内地往来频繁,与海外交流也多起来,这必然影响到福清地方的语言状况。在福清境内通行的主要方言有福清话、南话和兴化话。福清话即福清方言,南话即闽南方言,兴化话即莆田方言。
福清与福州相距60公里,其方言属闽语闽东区侯官片方言,从方言分区上说与福州话具有许多方言共同特征,属同一类方言,主要有:
(一)口语里保存不少古音和古词:例如:“来”字,《诗经.君子于役》中的“鸡栖于时,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古代“来”应读成“梨”,这样才与“时”合韵,而现代“来”在普通话中读成“lai”,与古代读法完全不同,只有在福州和福清方言中,“来”读成“梨”,保留了中原古音。类似例子还在“中”、“转”、“沉”等字,福州和福清方言都与中原古音相近。
(二)福清方言和福州方言的声韵母相同,它们都有15个声母:柳边求气低,波他曾日时,营蒙语出喜。都有36个韵母: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针,之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知,奇梅歪遮沟。其中“金”与“宾”,“梅”与“杯”,“遮”与“奇”相同,实际上只余下33个韵母。只要能读准上述15个声母和33个韵母的福清方言读音,凭借《戚参将八音》,就会读准听懂福清方言。
(三)福清方言和福州方言都保留了中原古音的人声调式。
但是由于福清地处沿海,背靠山区,山高地阔,与地处风轻水暖闽江畔的福州不同,生活习俗与交流环境不同,福清方言与福州方言有如下几点差异:
(一)福清方言的齿间清擦音,如上述中声母中的“时”,“喜”,而福州方言中应读成舌尖前擦音。
(二)调值:福清方言与福州方言都是七个调类,但在调值上正好相反,尤其是阴平、阳平两个调的调值,使人一听即能分辨出福清话与福州话。福州方言轻且软,而福清方言则重且镇。
⑶ 八闽文化·八闽文学与方言·福建方言
八闽文化·八闽文学与方言·福建方言
福建方言的形成是与中原汉族迁徙入闽的历史密切相联的。福建在东汉以前是闽森宏越族杂居的地方,土着居民有自己的语言,汉族人虽然也有到福建定居的,但人数很少,对土着语言影响不大。到了三国鼎立时,孙吴百姓大批进入福建,聚居在闽北、闽中地区,他们带来的语言第一次较有力地冲击了当地的土着语言。
因永嘉之乱入闽的中原汉族人数较多,他们带来三世纪河南中州一带的汉语,成为闽方言形成的基础。唐高宗时期,河南光州固始县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率军入闽征蛮,后来定居于漳州一带,他们带来了七世纪的中州汉语。唐掘带末五代,河南光洲固始人王潮、王审知率兵入闽,建立闽国政权,他们则带来了十世纪的中州语言。尽管这三次大规模入闽汉人均来自中州一带,但由于入闽年代相差数百年,加上各地区社会生活的差别,因交通不便交往不多以及与当地土着语言融合程度不同等原因,造成了闽东、兴化、闽南三个方言区的方言虽同源于中州,但语言差异较大,以致不能相互通话。宋亡前后,跟随宋端宗南下的数十万军兵,后来都定居在闽、粤各地,对闽方言的发展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闽客方言的形成是客家人南迁的结果。唐末战乱,居住在河南、安徽、江西中部等地的客家人大批南迁至闽西,其数量大大超过原居住在闽西地区的汉人,客家人因此逐渐取代了判春芦当地汉人,成为闽西的主要居民,客家话也就成为当地的主要方言。
福建方言以丰富复杂而着称,中国汉语方言按一般的划分有八大类,即北方方言、吴语方言、湘语方言、赣语方言、客家方言、粤语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其中福建就占了三种,即客家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
福建境内的汉语方言,就大的区别来说,主要是闽方言和客方言两大系统,外加被称为北方方言岛屿的北方方言。闽方言内部互相不能通话的有十多种支系以及小片方言达三十种以上,其中主要有五种次方言区。闽东方言区:以福州话为代表,包括福州、闽侯、长乐、福清、平潭、永泰、闽清、连江、罗源;以福安话为代表,包括福安、宁德、周宁、寿宁、柘荣、霞浦;以福鼎话为代表,包括福鼎。莆仙方言区:以莆田话为代表,包括莆田、仙游两县市及福清南部、惠安北部。闽南方言区:以厦门话为代表,包括厦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同安、金门、安溪、永春、德化、漳州、龙海、长泰、华安、南靖、平和、漳浦、云霄、东山、诏安;以龙岩话为代表,包括龙岩、漳平;以大田话为代表,包括大田、尤溪。闽中方言区;以永安话为代表,包括永安、三明、沙县。闽北方言区:以建瓯话为代表,包括建瓯、松溪、政和、建阳、崇安;以浦城话为代表,包括浦城。福建客方言,包括闽北客话区:以邵武话为代表,包括邵武、光泽、建宁、泰宁。闽中客话区:以将乐话为代表,包括将乐、顺昌。闽西客话区:以长汀话为代表,包括长汀、连城;以上杭话为代表,包括上杭、武平、永定;以清宁话为代表,包括清流、明溪、宁化。闽南客话区:以平和话为代表,包括南靖、平和、诏安。
福建方言的纷繁复杂还表现在方言区内部的封闭和交叉关系。如闽东方言区虽以福州话为代表,但又可分为福州话、福安话和福鼎话三片。而地处北部的霞浦、福鼎等县,因地当闽南渔民扬帆北上的停泊处,所以境内濒海地区也多有讲闽南方言的人。同时,由于闽东方言与闽南方言的相互影响,使福鼎话形成了许多和福州语、福安话不同的特点。再如闽南方言区的龙岩话,因与闽西客话为邻,深受客话影响,使本属闽南方言的龙岩话与厦门话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福建境内有些县,由于四方杂处,产生了数种互不相通的方言土语,有的地方还存在着过一重山、一条水就不能通话的现象。如闽西的连城县、闽中的大田县,根本就没有一种能通行全县的方言和土语,只有普通话才是彼此能够进行交际的共同语。
福建汉族方言在保存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特点方面,在汉语诸方言中是十分突出的。闽方言形成的历史悠久,它保存着上古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许多痕迹,即使是较晚形成的客方言,也保存许多中古汉语的特点。如清朝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的着名论断,可以在福建方言中找到大量的例证。如“飞、蜂、肥、饭、放、斧”等字,普通话读为唇齿音“f”,中古汉语为轻唇音声组的字,今天在闽方言、客方言白读音中,仍读为“b”、“p”。又如“中、竹、抽、畅、除、虫、直”等字,今天普通话读为“zh”、“ch”声母,但在闽方言、客方言的白读音中,许多地方声母仍读为“d”或“t”。又如现在普通话中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没有入声,但闽方言、客方言中仍完整地保留着中古汉语的入声。在词汇方面,许多古籍中可以看到的基本词汇,一直被福建汉语方言继续沿用下去,有的只是读音上发生变化而已。如“骹”(脚),《尔雅·释畜》:“四骹皆白”,注:“骹,膝下也。”“潘”(泔水),《说文》:“淅米汁也”。“囥”(藏),《集韵》:“囥,口浪切,藏也”。其他闽方言中筷子称“着”、儿子称“囝”、男子称“丈夫仔”、锅称“鼎”、夜晚称“冥”、书称“册”、跑称“走”等等;客方言中稻子称“禾”、好称“精”、哥哥称“伯”、晕倒称“癫”、自己称“自家”等等。
长期以来,濒海的福建地区与东南亚来往密切,其中闽南方言同东南亚诸国的语言交流,使闽南方言中有一些外来语,东南亚及印度支那诸国语言也借用一些闽南方言的词语。如闽南方言中至今借用了不少印尼语。如闽南语洞葛(文明杖),印尼语toengkat;交寅(结婚),印尼语Kanin;巴刹(市场),印尼语pasar等。另一方面,印尼语、马来语也借用了数百个闽南话词汇。如闽南话的头家(老板),印尼语为tauke;公司,印尼语为Kongsi;情理,马来语为cengli;食(吃),马来语为ciak。近代厦门作为通商口岸,甚至连英语也借用闽南话,如英语的tea,是闽南话茶的借词,Sampan也来源于闽南的舢板。
方言的形成是文化发展中的历史现象,方言之间的差异直接反映着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所形成的文化差异。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经济生活,不同的习俗和观念无一不在方言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如闽南地区远渡重洋谋生者较多,敢于到海外冒风险、闯天下,故方言中流行着“行船走马三分命”,“敢死提去食”,“东洋无洋过西洋”的俗语。历史上的客家人不断迁徙,地域观念淡薄,而群体意识则十分强烈。他们以方言作为客家群体的重要标志和维系力量,因此世代恪守着“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宁卖身,不卖声”的古训。他们迁徙到一个陌生之地,为求得生存,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其俗语“拳头向外打,手指向内弯”就表达了这种精神。闽北山区数百年来处于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交通不便,来往困难。这使当地农民安土重迁,恪守旧章,但求温饱。所谓“观音佛年年十八”,“闲事莫管,白饭食三碗”,“有菜莫食菰,有 路勿坐船”等,就反映了旧章不可逾越、安分守己、勿冒风险的心态。
在文学创作中,尤其在通俗文学的创作中,一般都离不开方言。方言的应用往往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如福州评话中有一段婆媳争吵的情节,艺人用一连串的福州俗谚,入微入化地刻画出一个封建老太婆“拿大”的嘴脸和架势:“我做鲎 (鲎壳做的杓子)故惊(还怕)汤烫?做老大(掌舵的)故惊晕船?溪水莽大伓(不会)流我石椿臼,毛(没有)眉毛难道也有髭须?”方言中的许多艺术效果是其他语言难以代替的。如福州的《榴花梦》曾流传到广东和浙江的温州等地,但因其作品的说唱受到福州方言的束缚,只流传了一阵就消声匿迹了。《闽都别记》中的郑唐故事,虽然十分诙谐、生动,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道,但由于故事中夹杂着大量福州方言土语,所以一直只在福州话方言区流传。
⑷ 学福州话怎么学最快
怎么快速学习福州话
多跟当地人交流,仔细听别人说,随时做好相应笔记。先从简单的口语学起,尤其是骂人的话,最容易学会了!
怎么学习福州话
要快速准确地学好福州话必须学习专业的基础知识!一是福州拼音:韵母8个:a,x(发国际音标æ的音),o,ʘ(o的伸舌音),e,i,u,Ü;声母没有卷舌zh/ch/sh/r也没有f,但是增加了“ɠ”(发拼音g的鼻浊音);拍春谙只有一种n没有前谙后谙;音调5个除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外增加了一个短促音。二是词后声母混音:一个字放在词的后面声母往往模糊处理。三是前后变调:字处于词前词后句前句后有时声调有约定俗成的变化。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就不会学成“nǎnɠǎliāng”了。
学福州话,怎么学
福州话估计很难学.我身为福州人.很多东西有时候都不会讲
怎样才能很快的学会福州话??拜托了各位 谢谢
看攀讲、 还有福州话我最霸。普通话和福州话都有说出来、很精彩。
福州话都进不了全国十大最难懂方言,谁评的让他呆福州几年看学的懂吗
福州话太难了,我本地人24周岁还没学懂
福州话难学吗
福州话是古代闽越族语言和古代南迁的北方汉族语言融合,清代又作为五口通商对外开放融入许多舶来辞,与汉语系发音迥异,非本地人学习难度较大。
怎么才能快速学会福建福州话,有福州朋友愿意交我吗? 20分
很难学的地方方言,要长期生活在这个社会环境里才有可能学会。福州话说话的发音很特别,所以不好学,尤其是北方的朋友,更不容易学会。
如何能够在袭键耐短期内学会听懂福州话
1、坚持收看福州电视台“攀讲”栏目;2、外出时如有时间尽量乘坐公交;3、日常活动时如买菜、购物时大胆使用福州话。4、同事或家人如会福州话应主动请教。5、书店有福州话字典,可买来参考发音。 本人来福州1年半没学会,只会说“多少钱?拌面”等几个词,换了环境1个半月就说溜了。
怎么样很快的学会福建话
不存在福建话
福建的方言体系非常复杂,而且每个城市的方言截然不同。比如说内地有的省(比如湖南等)虽然不同城市也有不同方言,但都只是口音差异,基本都能互相听得懂。
但福建就不行了。福州讲福州话(福州都内是标准福州话,而都外所辖的几个县还有自己的方言,但会和福州话比较相近一些),宁德讲宁德话(我有个宁德的同学,宁德话听着很像泰语),泉州厦门漳州讲闽南话(泉州和漳厦两城的口音不同,他们也在争哪个才是正统口音),龙巖讲龙巖话,三明讲三明话。南平讲南平话。另外西部还有客家话。
总之这些语言全部不互通。只有少数词和句子发音相近,因此两个来自福建不同亮数城市的人用各自方言是无法交流的。
福建其实普通话普及度非常高,福州70岁以下的大部分会说国语,40岁以下的人基本全部都会说国语,当然年长的可能会有比较重的口音。30岁以下的福州人全部会说国语,甚至比很多北方人讲的要标准非常多(北方人经常带很重的儿化音)。虽然网上很多恶搞我们f h部分之类的(当然老人家讲国语是会这样),但其实我们年轻人的国语说的比很多省份的都标准无数。其实会说国语,走遍福建都不怕。
没有特殊需求的话,也不需要特地学方言。
本人现在不知道怎么的特别想学说福州话!
我会。。。
⑸ 福州的方言有哪些
左谢no(做什么)
拱趴(说大话 有的地方叫聊天)
醒应蛮(神经病)
写bun 第三声(吃饭)
控恐(睡觉)
控恐命(用于小孩子睡觉)
偷居(读书)
口偷居(去上学)
miang(命 一般长辈很爱小孩子就是说“miang啊”)
颠趴(男疯子)
颠破(女疯子)
nong(第一声)央(傻瓜)
这些是比较常用的词吧....
⑹ 如何教人说福州话
福州话
福州话
福州话属于汉语的闽语分支,是闽东次方言的代表。在汉语各大语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概论
福州话主要通行于福建地区的闽江流域中下游(包括其支流大樟溪和古田溪流域)至入海口一带,涵盖11个县市,分别是古田、屏南、闽侯、永泰、闽清、长乐、福清、平潭、罗源、连江和福州。使用的人口约为六百四十万。
音韵
声母、基础韵母及韵尾
福州话的声母共有十六个。其中有两个(β和�0�0)是在音变过程中才会出现的。它们分别是:
唇组声母(4) p, p', m, β
齿组声母(8) t, t', ts, ts', s, l, n, �0�0(?)
喉组声母(4) k, k', h, �0�7
福州话的基础韵母有九个。它们分别是:a, ɑ, e, �0�3, o, �0�0, �0�3, �0�4, u, y, i。
福州话的韵尾虽然仅存塞喉的韵尾/�0�3/,但是在音韵变化以及语流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另外一个韵尾/k/的存在。所以“究竟是一个还是两个”这就是“仁者见仁”的问题了。
声调
福州话共有九个声调,其中有两个声调(半阴去、半阳去)只在音变过程中出现。它们分别是:
阴平 调值是55或44
上声 调值是33
阴去 调值是 212 或 213
阴入 调值是24
阳平 调值是53
阳去 调值是242
阳入 调值是5或4
半阴去 调值是21
半阳去 调值是24
音变
汉字在词汇和句子中会发生一些的音变,这些音变包括声母变化,韵母变化和声调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时候是单个进行的,有的时候是三个共同发生的。虽然这些变化多数都有规则,但是大多数比较复杂,特别是声调变化的规则多达56条。
76岁老人耗时15年编出6767字福州话字典
为了编一本字典,一个人,花了15年,一笔一画写出了三本共十多万字的草稿。多少人有这样的恒心和毅力?家住王庄新村的黄国栋老人就有。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常说,人活一世,总要给后人留点东西。
一本字典
能教人自学福州话
走进黄老的卧室兼书房,一本翻开的书吸引了记者的眼光,书页上写满了我们常见的汉字,旁边配的拼音读法却是我们没见过的。
原来这就是黄老手工制作的福州话字典。
“你们看到的拼音,其实是这个字在福州话里的读音。”
黄老的字典里收录了6767个福州话里的日常用字,“基本上生活中使用的福州话汉字,在我这本字典里都可以找得到。”
老人还在正文的前面特地编出了一套福州话基本拼音方案,只要会拼音,就能毫不费力地拼出字典中任何一个字,也就能说出福州话来了。
“这就是我发明的福州拼音,也算是一个创新吧。”说到这里,老人露出了笑容。
工作十五年
只想给后人留点东西
黄老几句话,就把字典的用法和编排讲得清清楚楚,他编字典可没说起来那么容易。
“我把《现代汉语词典》里的福州话中常用的字按顺序一个个搬下来,做上福州方言的拼音标注、注解,再配上部首、页码。一天能编上五六个就已经很多了。”
十五年,黄老光草稿就写出了3套,十多万字。
而一个人完成这些工作的他,退休前竟然是个机电工程师。
“我虽然在印刷厂做了几十年工程师,但一直对文学和乡土文化特别有兴趣,我还是连江青芝诗社社员、省东南诗社社员、《福州十邑名祠大观》文史编辑呢。”
喜欢福州乡土文化的黄老,编字典的初衷也很简单,“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仅不会说福州话,连听懂都很困难。我就是想给后人们留下一些可以学习的东西。”
黄老有个心愿
找人帮我完成最后的工作
去年年底,黄老正式完成了字典前言、正文、注释和附录部分。
“现在,我这本字典基本上算正式成书了,就差一个部首检字表。”可是今年已经76岁的黄老越来越感觉有点力不从心。
“做检字表要找到每个字在字典里对应的位子,再标注出来,我的精力和记忆力都大不如前了。我真的很想能有人帮我一把。”
字典完成后,黄老还希望能有出版社愿意出版这本字典。
“我只想为福州方言的传承做一点贡献,不会计较个人的物质酬劳。”
福州话字典
在黄国栋老人之前,已经有人编写过福州话字典,福州陈兆奋老人收藏有一本美国人麦利和编写的《福州方言辞典》,迄今已有136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