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分求:福州大学各系是从哪一年开办本科的
福州大学各学院(阳光、至诚除外)设立之初便是本科...另外,福州大学“211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第九个五年计划,从1995年起实施的。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18日。其前身化学化工系(1958)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士、着名化学家卢嘉锡先生在福州大学成立之初亲手创建,历经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拼搏进取而发展壮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1998年经省教委批准成立。学院由原机械系的金属材料专业、环境与资源系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和化工系建筑材料专业成建制划归合并组建。
金属材料专业创办于1974年,当时归属机械工程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1978年成立金属材料研究室;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在金属材料研究室的基础上扩建为材料研究所;1992年经评审为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金属材料学科);1992年本学科的金属材料实验室被确定为福建省教委重点实验室;1993年建立金属材料表面技术公司;1994年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改造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并相应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培养本科和研究生)。1998年归并新组建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为福州大学轻工业系,创建于1978年,1998年创立为侨兴轻工学院,2004年随着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整合成立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与资源学院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于2003年5月正式成立。环境与资源学院是在不断地改革创新而发展起来的。追溯其发展历程,经历了矿冶系(福州大学1958年创办时仅有的五个系之一)、地质采矿工程系(1981年)、资源工程系(1993年)、环境与资源工程系(1995年)、环境与资源学院(2003年)等发展阶段。
机械与自动化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系成立于1958年,2003年6月由机械工程系组建成立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电气与自动化
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是在原电气工程系的基础上,经过学科重组后,于2003年6月成立的。电气工程系的前身为福州大学电机系,创建于1958年,是当时福州大学建校首批设置的五个系之一,担负着培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科方面的高级人才的任务。
数学计算机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前身为福州大学数学力学系,成立于1958年。1962年改名数学系。1977年设置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机软件、计算机技术专业。1984年分为数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3年6月,为坚持理工结合的办学特色,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互动发展,两系合并成立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物理与信息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5月,是由80年代分开的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原无线电工程系)和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系等两个系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物理无线电系是福州大学1958年建校时最早成立的五个院系之一。担负着培养电子、通讯等高级人才的任务。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土木建筑工程系,成立于1958年。改革开放以来,土建系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1998年8月,福州大学以土建系为主成立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05年成立建筑学院后,更名为土木工程学院。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系、交通运输工程系等3个系以及结构工程研究所、桥梁与隧道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研究所、水工结构工程研究所和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
建筑学院
福州大学建筑学院成立于2006年5月18日,前身为福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从1989年建筑学专业创办至今,学院办学已整20年。
管理学院
福州大学于1981年成立管理工程系,1983年成立财经学院,并相继成立了会计系、商业经济系、计划统计系。1994年实行学院制改革,在原财经学院框架下,将四个系进行实质性整合,并将财经学院更名为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2002年5月成立,是福建省首家公共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创办于 1978 年,由英语系、日语系、德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剑桥商务英语考试中心以及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所等组成。
人文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立于2003年5月,她的前身是由福州大学社科部、学工部思政室和中国文化专业、经贸秘书专业等整合而成,并于1994年成立的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
法学院
福州大学法学专业始创于1993年,隶属于人文社科系。2001年,在人文社科各学科基础上成立了法学院,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系和法律系。2003年,为适应学校学科调整和学院制改革需要,法律系与人文社会科学系分离,成立法学院和人文社科学院。
软件学院
福州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于2004年,学院成立之初是作为福建省示范性软件人才培养基地,是为了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满足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转型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福州大学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优势和福建省软件行业的技术、市场优势,培养面向IT行业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成立的一个学院。
紫金矿业学院
紫金矿业学院由福州大学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办,是一所以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由企业支持办学建设、参与办学过程、检验办学成效的新型学院。(这个好像是近几年新办的)
B.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学校隶属关系:福建省教育厅电话:0591-7893069 7893070 7893065
学校所在地:福建省福州市工业路523号网址:http://www.fzu.e.cn
邮政编码:350002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是在不断地改革创新而发展起来的。追溯其发展历程,经历了矿冶系(福州大学1958年创办时仅有的五个系之一)、地质采矿工程系(1981年)、资源工程系(1993年);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994年我们创建了环境工程专业,1995年正式招生,当年系名更改为环境与资源工程系。从此,环境与资源工程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经过近8年的建设和发展,环境与资源工程系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现有4个本科专业: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4个硕士点: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岩土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个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研究所、地球信息技术研究所;3个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安全科学与工程系、资源与城乡建设系;一个系中心实验室。在校本科生550多人,研究生80人。教学人员中,绝大部分是近几年来从国外或国内重点大学引进的硕、博士。这批年富力强、熟悉专业的硕、博士人员的加盟,使环境与资源学院处在非常好的发展时期。环境与资源学院目前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环保、岩土工程、安全工程事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专业设置
1.地矿学科本科专业设置
环境与资源学院现设有勘察技术与工程(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专业、岩土工程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
2.地学类相关学科本科专业设置
环境与资源学院设有环境工程、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土木建筑学院设有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本科专业。
3.地学类研究生学科及专业设置
环境与资源学院岩土工程专业
本学院岩土工程硕士点以岩土的利用、改造与整治问题为研究内容,以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所有与岩体和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为目的,为各类土木工程地基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基本理论和技术,为减轻岩土灾害提供技术支撑,为岩土环境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提供科学保障。
1)其主要研究方向有:①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与治理;②岩土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③岩土工程数值方法;④地基与基础工程;⑤环境岩土工程;⑥软粘土力学及地基处理;⑦岩土工程灾害与环境损伤防治;⑧岩土工程信息系统。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方向主要研究内容有:深路堑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工程治理、GIS支持下的岩土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信息系统。岩土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方向主要致力于在各种动荷载作用下的岩土动力特性、岩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基础振动与岩土构筑物抗震等内容的研究。岩土工程数值方法方向主要进行岩土工程中的数值分析技术及其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研究。地基与基础工程方向主要研究深基础、桩基础、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技术、岩土体渗流理论及工程应用。
环境岩土工程研究方向的主要内容有:①岩土工程活动引起的环境工程问题,包括岩土工程引起的周围建筑物变形、振动,岩土介质的化学污染,地下工程开挖支护中的环境负效应等;②岩土工程负效应的有效调控、制约技术研究,包括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的岩土协调技术,挡土结构和深基坑开挖控制技术,废物处置的环境岩土工程技术,城市建设与场地适宜性评价。软粘土力学及地基处理方向主要致力于软粘土的本构理论、软粘土的工程力学性质,软粘土的加固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2)师资结构:本专业包括一个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研究所,2个教研室,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10人。
3)主要开设课程:弹塑性力学、高等土力学、岩土测试技术、环境岩土工程学、地基处理新技术、深基础工程、岩土工程波动勘测新技术、岩土工程数值计算、高等岩石力学、土动力学、岩土工程信息系统、土体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4)毕业生适应工作:可在城乡建设、道路、交通、水利、国防等各级建筑设计研究院、基础工程公司、岩土工程公司、监理工程公司、勘察设计院、高等学校有关专业等部门从事相关的技术开发、研究以及教学工作。
4.地学类相关学科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
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土木建筑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
二、地质类教师队伍现状及队伍建设
目前,环境与资源学院有教职工47人,其中专任教师27名,实验人员7名,政工及行政人员13人。专任教师中有正教授3名、副教授1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8名,硕士9名。45岁以下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
目前有博士生导师3人,即桥梁与隧道工程博士点,简文彬、沈斐敏;信息工程博士点,徐涵秋。有硕士生导师14人,即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点,徐涵秋;岩土工程硕士点,简文彬、黄真萍、焦述强、熊传祥、戴自航;环境工程硕士点、环境科学硕士点,伊武军、李玉林、林香民、沈斐敏、焦述强、潘文彬、刘明华、苑宝玲、那琼。
三、人才培养
1.地质类本科专业年招生情况及毕业生流向
福州大学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含应用地球物理、勘察工程、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创办于1986年,是福建省培养本专业高级技术人才的惟一一个专业点。办学17年来,共培养了本专业毕业生520人。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我省的城建、交通、水利、电力、冶金、资源等相关部门,从事相关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有关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评价是:政治思想好,敬业爱岗,肯吃苦,好钻研,学习勤奋、认真,工作踏实肯干,基础理论扎实,业务素质好,适应环境能力强。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位居全校前列,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
2.地质类研究生年招生情况及毕业生流向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岩土工程硕士点每年招生15~20人,毕业生主要在高等学校、建筑设计院、岩土工程研究院、基础工程公司等教学、科研、生产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四、“九五”以来科学研究简况
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16项、企业委托项目40项,总经费达850万元。
(撰稿:简文彬)
C. 福州大学都有什么理科的专业
土木工程学院专业有: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有: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有: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
化学学院专业有:化学、制药工程
石油化工学院专业有: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截至2018年6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结构工程)、省级优势学科创新平台5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26个,化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国际ESI学科排名前1%。
D. 福州大学里面有什么地理专业呢
只有环境工程与地理有关。
福州大学专业介绍(部分)
管理学院是培养各类经济管理人才的基地,下设工商管理系、会计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财政金融系、经济贸易系和统计系。该学院现有企业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国际贸易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十个硕士点,同时拥有MBA、工业工程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一个联合培养博士专业。
该学院现有13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按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三大类招生(统计学单列),实行两段式培养,即前两年为专业基础教育,按大类设置课程,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学要求,姿碧后两年为专业方向教育(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一年半后实行分告燃专业培养),学生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志愿、兴趣、专长等在各大类范围内选择专业。
管理学院注重教学改革,学生可以在全院范围内跨学科、专业,通过网络系统自主选课择师。同时在人才培养上设立教改综合班(根据新生高考成绩及入学摸底成绩选拔),通过厚基础及创新型培养,为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四个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和案例分析演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专门人才。学制四年。
市场营销专业
本专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市场营销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应具备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系统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学生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业和服务业从事市场研究、市场营销策划和市场营销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市场营销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学制四年。
会计学专业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会计方法与技巧,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会计专门人才。学制四年。
财务管理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有关金融和企业财务方面的法律、方针和政策,了解国内外财务与金融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成为具备较深的财务学理论素养和现代金融意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业务操作的财务与金融方面的财务管理人才。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和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学制四年。
经济学类(包括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四个专业)
经济学专业
本专业迹友举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比较熟练地
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培养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与经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学制四年。
财政学专业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财政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处理财政税收业务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有关财政、税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培养能在财政、税收以及其它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学制四年。
金融学专业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处理金融领域实际业务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有关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培养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学制四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培养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业以及政府机关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际业务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学制四年。
统计学专业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统计方法和现代计算手段,培养能够在政府部门、综合统计部门、金融与投资、贸易以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社会学与经济学的统计预测、证券投资分析、保险精算、投资可行性分析、人口与社会政策分析与决策、环境与资源核算、经济信息处理以及市场调查、咨询、策划与决策工作的实务工作、教学与科技研究的专门人才。学制四年。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包括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四个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化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从事项目整体规划、项目决策、项目全过程管理、建筑企业生产与经营、工程咨询与建设监理、技术经济分析和工程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工程管理决策、项目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工作。学制四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规划、建设、维护以及企业管理方面软件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以在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IT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IT项目管理以及信息管理工作。学制四年。
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信息管理方向)
物流管理是应我国近年来物流事业迅速发展而设置的四年制本科专业。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物流业务和管理活动与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物流信息管理方向就是体现现代物流这一重要特征的学科方向。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知识,熟悉相关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能够运用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的方法、手段,在物流信息管理领域从事全过程策划、管理和物流信息化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毕业后可在国家和省市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内外贸公司、工商企业以及物流企业、流通中心等从事物流信息管理、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等工作,也可到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学制四年。
电子商务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法学和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能熟练运用电子商务技术、信息技术、网络营销等方法,从事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估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商贸、金融等领域从事经济、金融商务管理,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与管理。学制四年。
土木工程学院(咨询电话:0591-87893438,87893277)
该学院有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2个博士点,有结构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工程力学6个硕士点,有4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新技术与防灾减灾"是福州大学“十五”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学院现有本科生1300名左右,博士、硕士研究生181人。
土建综合类(包括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四个专业)
该大类学生在第一学年按综合类统一培养,在第一学年末结合志愿和学习成绩进行专业划分。
土木工程专业
本专业属“211工程”重点学科,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于2003年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的本科教育评估,加快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步伐,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和知名度。本专业培养从事建筑工程结构、交通土建工程、地下建筑与构筑物的设计、施工、管理、科研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学习,掌握工程力学和工程结构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制图、测量学等基本技能;掌握建筑材料、地基处理及工程概、预算等基本知识;具有建筑工程结构、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组织以及管理能力。毕业后可在房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隧道与地下建筑、铁路交通、市政工程等系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科研等工作。学制四年。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城市、工矿企业、建筑工程和环境保护等给水排水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学习,掌握水处理微生物学、水分析化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水质工程学、工程结构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理论,具有城市供水工程、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治理及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市政工程、建筑工程、工矿企业及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学制四年。
交通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从事交通规划与设计、道路与轨道工程设计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和交通控制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学习,掌握工程数学、系统科学、工程技术、工程材料和计算机科学应用等基础知识,具有采用规划手段、工程设计手段和科学管理等综合手段解决交通系统问题的能力,以及道路规划与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的能力。毕业后可在交通工程研究、城市或区域规划、交通设计和交通管理等单位从事研究、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学制四年。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本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培养从事大中型水库、水电站等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及市政、环保水利设施的设计、施工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学习,掌握工程结构、工程力学、水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水利资源利用与环境水利学的基本知识,具有中型水利水电枢纽的规划设计能力及各类水利设施的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能力。也可在港航、市政、环保部门从事专门水工建筑的设计与施工等工作。学制四年。
建筑学院(筹)
建筑学类(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个专业)
该类涉及技术、艺术、环境、社会、人文、经济等多方面内容,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学生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按建筑学大类统一培养,在第二学年末结合志愿和学习成绩进行专业划分。
化学类(包括化学、应用化学两个专业)
我校化学学科教学科研实力强,师资力量雄厚。该专业主要培养在化学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科技应用等方面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在本科阶段的前二年以基础课程学习为主,后二年以专业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相结合。学生可选择专业方向,通过学习培养,掌握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熟练的化学实验技能,并受到良好的计算机、外语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毕业后可在外贸、商检检疫、海关、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以及在石油、化工、轻工、、冶金、医药、农林、水产资源等企业从事技术检测、研究开发、产品深加工等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要求无色盲,学制四年。
国家理科化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化学基地”)
该化学基地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而专门设立的重点建设项目。主要培养我国科研院所研究人才及高等学校科研、教学人才。该基地配备优秀教师强化基础理论学习和现代实验技能训练,强调创新意识、科学研究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分流滚动培养。“理科基地”学生可获得覆盖率高达60%学习优秀奖学金(一般专业为30%),培养的本科生将主要攻读研究生,优秀毕业生可直接免试推荐硕士、博士连读,且每年推荐免试分配比例名额全校最高,毕业生也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化学有关的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工作。要求无色盲,学制四年。
化工与制药类(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两个专业)
化工与制药类属福建省“211工程”石油化工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要培养石油化工、化学工程、生物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资源与生态化工等方向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制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生物制药、化学制药、药物制剂、药物检测、药品营销等方向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本大类专业学生一、二年级统一学习人文社科、英语、数理化、计算机以及专业基础课,三、四年级分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二个主修专业方向培养,同时可以自主选择各种方向选修课和院校选修课。学生毕业后,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也可在石油、化工、、制药、农药、精细化工、生化、环保、资源、建材、轻纺、电子、农林加工、冶金、贸易、技术监督、消防、安全等领域的企业、研究所、设计院、学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科学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要求无色盲,学制四年。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过程原理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型专业,本专业是就业需求信息最多的专业之一,近几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包含有压力容器与过程装备,装备控制工程,制冷与空调设备,环保设备,制药设备,橡胶与塑料机械等专业方向。学生在前两年半完成工科类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今后去向,自主选择上述一个或多个专业方向,深入学习与专业方向有关的课程并进行实践训练。学生毕业后,可在石油、化工、能源(电力、制冷、空调等)、环保、轻工、医药、食品、冶金等过程工业以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机械工业中,从事装备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工作,并可在质量技术检测与监督、环保、物业和消防等部门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学制四年。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咨询电话:0591-87893035、87892676)
学院设有3个系、1个电工电子学科部、1个中心实验室、一个校实践中心、5个研究所、6个研究中心,其中电机电器及控制学科为“2ll工程”重点学科。学院拥有电机与电器一个博士学位授予权,有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工程等七个硕士学位授予权,有电气工程、控制工程两个工程硕士领域。近几年本院学生就业率名列福州大学各学院的前茅。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两个专业)
该专业类实行大类培养,学生入学后实行两段式培养,前两年半为基础教育,统一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一年半为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素质、兴趣、社会人才需求趋向及学业成绩在大类范围内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深入学习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培养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应用、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等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研究所、设计院、工厂企业、高等院校及政府、公安、海关、消防、商检、公路、机场等部门从事电气技术、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等技术开发与管理工作。要求无色盲,学制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包括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方向。
自动化专业,包括自动化、建筑电气两个专业方向。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咨询电话:0591-87893260)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与福州大学同龄,拥有机械设计及理论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个省级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和固体力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下设机械设计、机电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4个系以及实践教学部;拥有6个大型的实验室,学院现有福建省制造业数字化设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汽车联合研究所等省级研究机构挂靠单位,机电工程研究所等5个校级研究机构。学院现有博导11人,教授16人,博士16人;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力强,学生就业率达99%,成绩优秀的可免试录取研究生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机械工程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根据机电结合、电为机用的原则设置课程。除学习机、电及自动控制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课外,侧重学习机械设计和制造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微电子自动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等专业知识,尤其注重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后可以在机电行业、机电软件应用开发行业等相关领域的公司或研究所从事机电的设计制造、模具开发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生产过程组织与管理、经营销售等。也可在政府、商检、外贸、公安、海关、环保、消防、公路交通、机场等部门从事相关技术和管理工作,及在高等、中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制四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在新材料、材料成型加工、模具设计制造等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试验研究、开发应用、管理等方面工作,掌握各种现代成形技术的高级技术人才。主要专业方向有: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材料成型、塑性成型及自动化、液态成型及自动化等。系统学习材料科学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材料成型原理及工艺、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压铸模具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基础、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模具CAD/CAM、模具材料与失效分析、新材料先进加工制备技术、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与仿真、数控加工技术、企业信息化管理以及其它相关专业方向课程。学生毕业后能在机械、汽车、电子、仪表、轻工、化工、环保、城建等行业及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等部门工作。要求无色盲,学制四年。
车辆工程专业
本专业拥有全省唯一的车辆工程的硕士点。培养从事车辆工程技术领域设计、制造、研究、试验、运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工程技术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理论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设置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相同,培养的学生既具备有机械设计制造的专业知识,又具有汽车、发动机及车身设计制造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汽车电子电器基础知识。毕业后,可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车辆设计、研究、管理和教学工作,也可在汽车制造、特种车辆、工程机械及其零部件制造企业和车辆使用、维修、服务、销售、管理和公路、城市交通管理等相关单位从事技术、管理工作。要求无色盲,学制四年。
环境与资源学院(咨询电话:0591-87893506)
环境与资源学院目前有3个系,即: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安全技术与工程系、资源与城乡建设系;共有4个本科专业。该学院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岩土工程、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四个硕士点。
环境与安全类(包括环境工程、安全工程两个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从事城市、区域、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环境监测与评价及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使学生具有宽厚而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意识,本专业实行大类专业培养,学生入学后前一年半为专业基础教育,后两年半按照专业方向深入学习专业课程。通过学习,要求系统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计算机和地球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具有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管理及技术开发的能力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能力。毕业生可在环保、海关、技术监督、商检检疫和环境监测等部门,以及在环境管理体系与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工程设计与现场监理、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与防治及产品认证工作和在高校与科研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本专业有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两个硕士学位点。要求无色盲。学制四年。
安全工程专业
本专业培养从事安全技术与工程、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生产与设计、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科学与研究、风险评估、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入学后前一年半统一学习人文社科、数理化、英语、计算机和工程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后两年半主要学习工厂、物业、交通、矿山与地下建筑、商厦与地面建筑的灾害防治技术及工程和通风、净化与空气调节、安全监测与监控、安全监察和管理、保险风险评估、安全系统工程等专业知识的实践。毕业生可在各级政府安全管理和监察机构、工业企业、消防、保险、交通、物业、建筑、设计院所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和在高校与科研单位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本专业是目前我省唯一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全校位居前列。要求无色盲。学制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