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哪几个城市最有发展潜力
1、山东:济南
2、河北:石家庄
3、吉林:长春
4、黑龙江:哈尔滨
5、辽宁:沈阳
6、内蒙古:呼和浩特
7、新疆局指:乌鲁木齐
8、甘肃:兰州
9、宁夏:银川
10、山西:太原
11、陕西:西安游腊和
12、河南:郑州
13、安徽:合肥
14、江苏:南京
15、浙江:杭州
16、福建:福州
17、广东:广州
18、江西:南昌
19、海南:海口
20、广西:南宁
21、贵州:贵阳
22、湖南:长神盯沙
23、湖北:武汉
24、四川:成都
25、云南:昆明
26、西藏:拉萨
27、青海:西宁
2. 福州和海口哪个城市的教育资源好
福州。
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来文化昌盛,人文荟萃。曾有“海滨邹鲁”之称。而海口相对福州就稍稍逊色一些。
3. 海南和福州房子哪个投资好
楼市普涨的年代,只要有房,就能升值。福州的楼市也一样。一个安静的二线省会城市,尽管资源稀缺,人才不多,这些年房价也大涨了好多。早些年大概2012年去福州,那是万达广场(也就是现在的金融街)没有完全造好,周边楼价一万不到,那时投资福州还是海南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
福州地处东南,资源稀缺,本地赚钱不太容易,再加上早些年曾经充当过前线的缘故,出国成了是许多当地人的奋斗的目标。所以现在美国的很多地方福州话成了当地标配。这样一个地方的房子往往不被本地人看好。直到全国房价暴涨行情到来之前,福州还是偏居一隅。所以我选择海南,错过入手福州的机会。
与海南楼市纯投资属性不同,福州楼市主要以自住为主,早些年购买人群多来自五区八县,以及周边的地市,毕竟自带省会的光环。早期外来投资者难觅,也让楼市不温不火很久。直到2015年后全国楼市大爆发,这里才重新给我新的认识。不过现在来看,投资福州还是比投资海南更靠谱。尽管我在2012年就已经入手海南,而且还是价格低洼的海口。但是海南此起彼伏的调控,还是让人感觉不太舒服。楼市少了投资的金融属性,就好像啤酒少了泡沫一样,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味道了。
来到2020年再次选择,海南买房还是福州买房?我觉得还是福州更加靠谱一点。2020年后全国楼市进入分城调控阶段。也就是楼市分化的阶段了。海南有其特殊的历史使命,担负着国际自由港的重任。可以想象未来5-10年,海南需要更加关注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产业集群。否则就无法匹配国际旅游港的角色。也是这个原因,我比较看淡海南的楼市。而福州不同,本地强大的内在购买力,加上这几年产业发展,对于未来楼市还是有很多优势。而且福州楼市的价格仍在合理区间。未来可期。
楼市的健康发展需要产业的合理发展。比如同处本省的福建厦门,楼市行情独特,价格奇高,也是跟其周边的厦漳泉产业带联系密切。海南和福州,区位定位差异,发展使命不同,所以投资逻辑也大相径庭
4. 福州比海口好
海口虽说也是省会,但是整个海南的经济就不如福建,更不用说省会的对比了!
黎明职业技术学院就在市中心,学校不大,因为市中心没那么多土地给你盖学校,福巧肆帆州的学校现在大都搬到闽侯的大学城去了!福州的人文环境不错,特别是鼓楼区,黎明职业技术学院正好就在鼓楼区!福州人对外地人比较友好,不会排外!福州的治安很好,很少有恶性的刑事案雹指件!至于城管的问题,你有见过中国哪个地区的城管是好的吗?孝雹而且你是要读书吧,跟城管也沾不上边!
5. 想去沿海城市生活,哪个城市好
天津!强推,天津真的很舒服。对天津的印象,始终不好不坏,因为不了解,又因为的确天津太低调。
也从没想过去看看,或者说去了不知道看什么好,于是,没有憧憬,缺乏向往。
倒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几个大城市还有吸引我的地方,幸运的是也都去了。
而更幸运的是,此次本欲参加房展会,因为到天津的机票便宜而选择走天津到北京,于是有了机会,路过天津。
说路过天津是真不为过的,历时一天,看的却不少。
走过步行街,那是冬天的夜晚,荒凉的感觉,让我不觉得天津之大,后听大家说起天津是真的很大的,才意识到自己看到的只是天津的一小角。
但,对北方的商业感觉确是十分强烈的,季节的变换让人们生活的节奏有了十分明显的区别,而不像南方的厦门,四季的差别不是很大。
…………
天亮的时候,开始看天津,因为住在五大道,所以从五大道出发。
一开始,我便喜欢上天津了。
晴朗的早晨为天津加了分。
我们早早的起了,开始我们的天津之旅。虽然带有工作的性质,但我更愿意当成一场旅行。
走在五大道上,我真的很羡慕天津人,我为她找了几个词,或许可以说说这个城市的特点。
我原来试图用一些散见的文字来表现我对这个城市的理解,却发现很难,现在我试图用主题,或者某些层面的理解来阐述对她的理解。偏差在所难免,却能说明点东西。
本真、低调
这是我对天津最大的印象,有人说天津紧邻北京,被北京的光芒笼罩,无法出头。其实,那是不懂天津的人的看法,天津其实是低调的。
她没有必要炫耀自己的历史,因为有了北京的历史就有了天津的历史。
她也没有想要让自己的沧桑来为自己的形象加分,因为那是没有底气的表现。
她用最本真的方式,用最低调的方式来诠释自己的生活方式。
没有做作,没有虚伪,没有虚荣。(虚荣是类似厦门和深圳这种没有文化的城市才想干的事,厦门总想找些若干年前的遗址或出土些文物来说明自己的历史悠久,而这些东西在天津看来,就是一些没有年份的普洱茶——喝喝可以,炫耀是没有本钱的)
她有自己的节奏,不是北京的,也不是上海的,更不是广州深圳的,她就是天津的。
她在小巷里慢慢展开城市的生活,在新区的建设中发展未来。
她更不张扬,她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她真的在过生活,而不是过给别人看的,过给别人看,那就不是本真了。
宁静、舒服
北方城市,我去的不多,但印象都不错,天津、青岛、烟台都很好,但天津留给我的印象最好,北京却留给我太多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感受。
青岛太漂亮、烟台太小,唯有天津是属于老百姓的。
她不闹,虽然也堵车,虽然也拥挤,却不闹,不想北京闹得慌。那是一种充满自信的底气,十足的底气。
一种大家闺秀才有的大器和稳重。
舒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没有任何理由的感觉,就是让你觉得舒服。包容、豁达
无论你来自何方,无论你想做什么,到了天津,总有立足之地——这是一个天津朋友说的。
他又说天津是避难的地方,来到天津,自然的没人会理你,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忙碌,没空管别人了。
其实,他是在说天津的包容与豁达,她能容纳任何人,只要你来了,她能理解任何人任何方式,因为天津不嫌弃别人,只要你乐意,就可以来,待着,多久都成。
我不懂北京,但我想我懂一点点天津,至少我懂她的包容和豁达。
说天津是大杂烩,行,说她是大染缸,也行,说她是大磁场,都行。她都不介意。
她想的是:来吧,想来就来。像自家一样。
厚重、沉甸甸
天津的历史不可谓不悠久
天津的文化不可谓不深厚
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天津?这对天津来说不重要了。
用多少明星来介绍天津?这对天津更不重要了。
走在五大道上,每一寸土地都不知道曾经经历过什么。
而我,只不过是微乎其微的一点点粉尘,微不足道,随风飘散
我不是天津人,我喜欢上天津了。
我总是觉得厦门好,现在依然如此认为,但我同样喜欢青岛、天津,天津最甚!
我是厦门人,但是我觉得厦门真的就是一小小的乡绅,一个刚走上舞台的有点爆发的小乡绅。
走过天津才知道什么较朴实,才知道什么叫深厚。
和北京紧挨着,却是两码事儿。
6. 你觉得哪个二线城市发展的最快为什么
如 果以10年为一个期限,那么到去年为止,国内二线城市中发展得最快的依次为 贵阳、合肥 和 重庆 。贵阳在过去的10年间,GDP总量相比增长了将近3倍,年平均增速更是上到13.6%;其次为合肥,相比10年前经济总量增长了2.7倍,年平均增速为12.3%;重庆则增长了2倍,平均增速为12.2%。总体来看同比增长得快的城市多数都体量较小,在前10中,仅有重庆和长沙两个万亿级城市入围。
贵阳 贵阳发展得快,部分原因在于基数较小,实际经济质量并不算高。一个不足500万人,坐拥全省最好资源、产业的省会城市,人均GDP不足8万元,实难讲发展得有多好。虽然早就规划了几大千亿集产业群: 电子信息 、 汽车 产业集群、铝及铝加工产业、医药食品产业、磷煤化工产业 ,时至今日规模仍然偏小。在去年的重点行业增加值比重中:仅磷煤、铝加工、特色食品和烟草等传统产配州业就占了57%(385个亿),可见传统产业仍然发挥主导作用。
另外贵阳的短板也不少,除了毫无区位优势外,另外在科教文卫、交通枢纽上都处于劣势。北边又被300公里开外的重庆虹吸。在这种面临不少发展难点的情形下,得益于占比将近6成的商业和服务业,用10年时间将GDP做大3倍,还是能够称得上发展得最快的。
合肥如果以10年为一个期限来看待国内城市发展的话,个人认为发展得最好且快的还是合肥和重庆。 特别是合肥,经济质量极高,吸引能力极强。在过去的10年间,常住人口由510万增长到如今的809万,增加将近300万人口,仅次于深圳、广州和成都。而当年465万人的南昌如今仍然只有556万。从发展速度来看,以800多万人的基数还能将人均GDP做到10万元,总量更是增长了2.7倍。在经济结构中,工业和商业占比合适,46.2:50.3,说明工业和服务业齐头并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最后来看,国内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现已日趋放缓,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在逐步减小,但同时城市间面临的竞争在加剧。下个10年在整体经济放缓的情形下,各城市将更难轻易打破目前袭卖吵的这种国内城市间的位次和格局。
强者恒强。
如果以第一 财经 发布的商业魅力排行榜为依据的话,我国二线城市有以下30个,这30个二线城市当中,过去10年发展最快的城市是贵阳。贵阳是贵州省会,这些年来贵阳经济发展迅速,其2009年GDP只有972亿元,而到了2018年已经达到3799亿元,年均增长13.6%。
除了贵阳,安徽省会合肥经济发展也非常快,在安徽推行的“强省会”战略下,合肥经济强势崛起,2009年合肥GDP只有2102亿元,到了2018年已经达到7823亿元,年均增长12.3%,并不逊色于贵阳。贵阳经济规模较小,更容易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其实“新一线城市”这个概念只是近年来才提出来的,在此拍侍之前,全国公认的一线城市只有北上广深,像重庆、天津、武汉、成都、杭州、南京等新一线城市,在过去也算是二线城市。如今在这15个新一线城市当中,过去十年发展最快的是重庆,其2009年GDP只有6530亿元,到了2018年已经达到20352亿元,年均增长12.2%,虽然不及贵阳、合肥发展快,但鉴于重庆经济体量远大于合肥、贵阳,因此GDP差距是越来越大的。但重庆近年来经济发展放缓,经济增速目前保持在6% 7%之间,已经很难再像过去十年发展那么快了。
天时,国家开始实施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两大利好政策叠加,实在是百年难遇的发展良机。武汉是国务院批准的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与上海重庆一样是长江经济带的三大战略支点,更关键的是,中部崛起战略开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标志着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之后,中部地区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帷幕,武汉厚积薄发,后发先至,从此将一飞冲天。
地利,武汉处于京津-广深,沪宁杭-蓉渝 两大战略通道的交叉点,四小时经济圈覆盖全国90%的人口和经济区,南北两大交通线联络全国所有的前十大城市,可谓天元区位。
政通,武汉2017年和18年分别招商引资超过25000亿和18000亿,2018年新开工的百亿级项目达24个,涵盖芯片,光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大数据,生物医疗,新能源等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开通地铁里程超过300公里,快速路里程全国第二,建成区面积全国第五,150米以上高楼世界第五。
人和,在武汉的院士长江学者等六类高端人才数量全国第四,新增的院士千人学者四青人才数量全国第三,每年武汉留下大学毕业生一二十万人,武汉高等学历人口数量达到约三百万人,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个大学生。每年卖房超过二十万套,新房销量连续八年全国前三,连续四年全国第一。每年说武汉留不住人才?脑子有包!
占尽天时地利,兼有政通人和,武汉终将厚积薄发一飞冲天
目前就拿第一 财经 的那个排名来说,中国位于二线的城市足足有30多个!下面我们来看看那个二线城市发展最好,有望晋升新一线!
二线城市二线城市,多为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和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二线城市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商业活跃度较强,对大公司、大品牌和优秀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也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
目前二线城市较强的有,宁波、昆明、福州、无锡等这些城市不是经济强市,就是经济实力快要突破万亿的城市!
二线城市未来发展排名从这些二线城市中,小白菜第一比较看好福州、南通这两座城市今年必定GDP会突破万亿,成为万亿俱乐部成员!
第二认为苏南三杰的无锡和常州,无锡和常州本来就是经济强市,加上人均GDP在全国也能排进前20。而无锡前几年一直都是新一线城市呢!
第三看好宁波和徐州,宁波不必多说。做为副省级城市,发展潜力巨大。若不是老大杭州名气太大压着宁波一头,不然宁波的发展只会更快!徐州淮海经济中心城市,战略要地!徐州目前缺的就是国家政策,若国家加大对徐州的政治地位!徐州经济必然会飞速发展!
二线城市发展最快的是佛山和泉州。
这两个城市在十年前还都是三线城市,如今都成为了万亿级的大都市。无论收入水平还是民富程度都堪称飞速。
虽然从增速来说,贵阳和昆明才是最快的。但这两个城市的GDP基数小、国企多,而且占据省会优势,即便如此在经济领域的实际发展水平也没能跑赢佛山和泉州。那么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两个准万亿级的普通地级市的表现才更加出彩,而且都是依托民营经济发展起来的。
原因其实也简单,福建和广东是近代史上生意做得最好商帮,而且普遍都是白手起家。泉州复刻了温州模式,以作坊化、小厂化、低端化为路线走起了服饰和小商品为主线,这很吻合新世纪初的民众消费点;佛山则是由当初的村镇创业模式扩张为城市化行业,佛山早期立足于商场的主流产品是灯具,而且随着时代发展而扩展到整个嫁妆领域。从早期的草根创业模式,一路披荆斩棘形成如今的产业链集群。走出了比当年东莞更具规模化的市场。
最近几年,二线城市中发展较为迅猛的江苏徐州应当最为突出。
很多人了解徐州,是从徐州的 历史 以及交通地位开始,的确,这是徐州最拿得出手的名片了,但是近几年的徐州已经脱胎换骨,发展成绩特别抢眼,主要归结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1、交通。
徐州是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京沪铁路、陇海铁路两大干线在此交汇。被称为“中国铁路之咽喉”,徐州可以通达181个城市,位列中国第四。天然地理位置优势是徐州持续前进发展的基本保障,徐州本身常住人口880.2万人,庞大的人流也为徐州带来了无尽的发展红利。 截止2021年7月1日,徐州已开通3条地铁线,成为江苏省第5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未来徐州地铁线网规划11条线路,总规模323.1千米,177座车站,未来的交通优势将持续巩固。
2、产业转型。
2020年,徐州实现GDP7319.77亿元,增长3.4%,江苏省内排名第7。以往许多人对徐州的经济印象还是煤矿、落后重工业等,但是近几年在徐州市府的领导下开始经济转型,在第一产业,徐州是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大力推广发展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银杏、牛蒡、蓝莓等)。 目前徐州拥有两大国家级开发区:徐州高新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不断招商引资、吸引高质量人才。同时创建了徐州综合保税区、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中国(徐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徐州市大学生创业园等一大批先进发展园区,源源不断的先进制造业不断在徐州扎根落地,为徐州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3、城市规划
近期,徐州市政府发布了《徐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 建设“2+6”现代化城市核心区 ,打造服务经济核心区,总部经济集聚区,真正意义上的 淮海中心城市 呼吁而出。
淮海国际博览中心, 整体建设规模67.41万 ,规划为全国第四、江苏第一的大型会展中心,建成后将会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展示中心。
随着徐州城市地位的不断提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徐州房价持续火热,增幅多次领跑全固。要在徐州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万元 ; 2035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5年基础上实现十年翻番。
未来的徐州,必将是淮海地区一颗闪耀的确超级大城市,不可估量!
二线城市发展最快是贵阳市,从城建来看,中国最高的双子塔居然在贵阳,亚洲最大的建成楼盘(花果园楼盘,方圆十平方公里)在贵阳,贵阳的高楼指数在全国排在前十一位,而且处于上升通道,进前八没问题,贵阳市的绿化建设在全国处于前八位,有环城森林带(全国唯一),一千个公园,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贵阳的发展潜力巨大,高铁已成米字型,贵阳的水质、气候、 旅游 业都是支撑持续强劲发展的动力!
原来属于二线城市中的合肥,东莞,佛山今年最新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排名中已经晋级新一线城市了,因此这三个原来属于二线城市阵营的城市是最近几年进步最快,发展最快的三个城市吧。
当然发展速度快,未来潜力大,上升空间大的二线城市还有不少。简单分析几座未来上升空间比较大的二线城市。
1、徐州,黄淮海地区绝对的中心城市,徐州的区域中心位置优势明显,在附近的临沂,宿迁,枣庄,济宁,连云港,淮安,亳州等等都难以与其竞争。徐州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行政分割,资源难以向徐州聚集,徐州地理位置是黄淮海地区的中心可以辐射周边江苏山东,安徽北部和河南东部很多城市,不过徐州只要拥有强大的教育资源集群,产业集群,成为黄淮海区域交通中心商贸和科创中心,附近城市的人口将被大量吸引过来,徐州2019年常住人口882.56万,人口聚集能力比很多二线城市都要强大,在人口争夺战中徐州借助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胜过很多二线城市,因此徐州在众多二线城市中我特别看好它的发展。
2、福州,福州很低调,在福建省知名度关注度最高的城市是厦门,但厦门面积过小,人口也没有更多的增长空间,泉州经济规模虽然是福建第一,但福州这几年不声不响经济已经有了长足发展,2019年福州的GDP总量达到9392.3亿,离万亿GDP城市俱乐部只有一步之遥。福州有一大群活力十足,发展潜力大,成长速度快的优秀企业和品牌。比如福耀玻璃,永辉超市,华莱士快餐连锁等。这些企业都拥有很强的竞争实力,而且福州新成长起来的创新企业要多于泉州和厦门。因此福州在海峡西岸经济带将超越厦门和泉州,成为区域龙头城市。
3、贵阳,贵阳前些年借助大数据产业打造国际大数据之城赚足了眼球,曝光度和关注度都很高,贵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提升。最近两年贵阳市意识到大数据一项产业也难以支撑起整座城市的发展,因此把新能源 汽车 等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带动一整个庞大产业链发展,带动充分就业的高端制造业作为整个城市产业发展的重点培育领域。这个思路转变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大数据产业建造了很多数据库,但能够解决的就业十分有限。没有制造业带来的大量就业机会,就很难吸引聚集更多的城市人口。没有足够多的城市人口,第三产业很难蓬勃发展。贵阳市发展的最大瓶颈还是城市人口规模过小,不到五百万,在省会城市人口规模算很小的一个,只比西宁,银川,乌鲁木齐,海口,拉萨这些省会城市多一点。与周边长沙,重庆,成都,昆明,南宁几个省会城市比,贵阳人口是最少的一个。因此千方百计增加贵阳城市人口才是贵阳发展的重中之重。
徐州和福州常住人口规模都在800万左右,稍加努力,即可以成为千万人口大城市。而贵阳要成为千万人口大城市难度是比较大的。因此贵阳面临的挑战远比徐州和福州大很多。
在一线城市中,是新一线,其实说实话就是二线城市。无论从各个行业来看,都是如此,尤其是高 科技 行业。也是这样的。郑州的发展速度还是不错的,目前应超过1万亿了。2019年,经济发展会就加速。
根据国民经略出的数据,2009年到2019年,郑州市的GDP在主要城市里面,增速最快,达到了251%。
郑州的发展,真的是赶上了好的时机。
一方面,米字型高铁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商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举个例子,我们之前公司的办公室在东站商务区,你会发现,去各大城市出差的速度提升很多,这种地理位置会极大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郑州三产占比近年来持续增长。
另外,被准许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及最近中央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规划,都把郑州推到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之中。全国第一个空港货运中心,中欧班列的开通,龙湖副CBD金融岛的建设,以及最近阿里,华为,海康威视等投资项目,这些成果在未来几年会更加闪耀。
说真的,刚毕业的时候对郑州的理解,那就是“屌丝之城”。郑州人很会自嘲,也说明真的很有自知之明。但是变化真的是潜移默化,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郑州已经脱离了之前的那种状态,地铁几年之内必成网,城市效率改善,高架桥数量,立交桥数量非常多,之前那种堵车的状态,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从西四环上陇海高架到东四环,不堵车的情况下,20分钟就到。
另外绿化公园等工程,去年今年已经布局了很多项目,不远的未来,郑州绿城的称号会再次回归。
本人已经定居在这里,希望未来几年,在新领导的带领下,郑州会更加美好,更上一层楼。
7. 中国这么多城市. 去哪所城市发展比较好.
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着名城市竞争力研究专家倪鹏飞最近在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城市的人才竞争力比较”论文。本报特选发其中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
———编者
城市人力资源的数量、流动、质量、适应性及其培养,构成了人才竞争力的主要内容。而创业者数量和适合地方发展的教育体系是从人才方面影响城市发展与竞争力的关键。大量的案例说明人才竞争力对城市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计量和比较中国城市人才竞争力需要相应的指标体系。根据人才竞争力的定义及其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作用,我们设计城市人才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它包括几个方面:人力资本数量、人力资本质量、人力需求能力、人力资源的增长、人力资源适宜度、人力资本潜力。
本文根据城市综合竞争力现状,选择综合竞争力靠前的47个城市,就它们人才竞争力现状、优势和问题进行分析、比较。
上海人才竞争力居全国第二位,表明上海在人才的质量、数量和潜力方面都比较好,上海吸引人才的政策优惠灵活,熟练工人和高级人才获得相对容易,但高级人才薪酬偏低。
深圳人才竞争力排在第三位。人力资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基本成本最高,人力资源质量较好,教育程度高。
北京聚集了全国最多、最优秀的人才精英和科研机构,人才竞争力居全国第一。北京在人才的质量、数量和潜力方面表现都比较好。但是北京在实施吸引人才的优惠灵活政策方面,在降低生活成本、改善人才待遇方面可作更多努力。
广州是优秀人才最向往创业的城市之一。人才的质量高、数量多。广州吸引人才的政策优惠灵活,但在建立现代城市教育体系,培育人才潜力方面需要努力。
东莞人才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但东莞市已经逐步在中小学校普及信息技术和英语教育,建立了适合地方发展的教育体系,IT人力资源数量大。
苏州人才竞争力一般。人才的数量、素质、发展潜力还有待提高,人力资源教育方面应加强投入。但苏州有相当多的经营人才,上海来的技术人才贡献给苏州。因此,实际人才竞争力比统计显示的要好。
天津人才竞争力高。劳动力的数量一般,但人力资源质量和配置不错,人才培养和教育表现稍差。天津在实施吸引人才的政策方面,改善人才待遇方面需要努力。
宁波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沿海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和居民人均年收入比较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名列第10位,在浙江省以微弱优势超过了杭州,显示了其强劲的综合实力。
杭州人力资源竞争力强,位于第四。一般劳动力数量及增长速度不具有优势,但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数比例很高,劳动力平均科技文化水平较高,教育体系发达,教育现代化水平高。表明人才的整体素质较高、提升潜力大。同时杭州也采取多项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人才。
南京人才竞争力非常强,南京在人力资源方面占有很强的优势。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数比例高,劳动力平均科技文化水平较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高。人才的数量、质量和提高的潜力都比较好,同时南京也采取多项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人才。但其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大。
无锡人才竞争力不具优势。一般劳动者数量较少、增长速度较慢,中、高等教育事业薄弱。劳动力质量相对较高,聚集了一批优秀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而教育投入也相对较多。
武汉的人力资源竞争力很强,在全国位于第10.城市人口和从业人员数量较多,而且人力资源素质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供给丰富,高等教育发达。
青岛的人力资源竞争力较强,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尤其是聚集了一批着名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成为青岛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量。不过青岛高科技人才比较缺乏,高等教育学校数量偏低,发展也不均衡,制约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济南人才竞争力较强。劳动力数量质量处于中游水平,济南教育体系发达,人力资源教育指数较好,人才竞争潜力较大。
温州人才竞争力较弱,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受教育程度都表现较差。但温州拥有大量的海外侨胞和遍布全国各地的商人,构成温州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
重庆的人力资源竞争力很强,主要表现在城市总人口和从业人员的数量上,一般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也比较容易,但是人力资源消费不足,平均教育程度低。
厦门人才竞争力不具优势,尤其一般劳动力和高级人才数量居全国后列。但其劳动力平均科技文化水平较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高,表明厦门人才的整体素质较高、提升潜力大。
中山人力资源竞争力一般,人力资源质量较好,但劳动力数量有限,教育体系不够发达,发展潜力小。
大连有比较先进的教育体系,人才的整体素质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提升潜力。但在劳动力数量上不具优势。
成都人才竞争力较强,成都是西南地区人才荟萃之地,劳动力不仅数量较大,而且科研人员比例也较高,人才整体素质较高,成都的教育也比较发达。
绍兴在人力资源竞争力较靠后,虽然基本教育发达,但是本地人力资源素质很差,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人力资源数量不多,需要改善人才政策,增大人才需求。
惠州的人力资源竞争力很低,排在第41位。人力资源质量水平相当低,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人员比例很小,创业人员缺乏,而且人力资源受教育情况不理想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佛山的人力资源竞争力在47个城市中位于第23位。优势体现在大量的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需求,发达的经济也保证了城市就业率和人才的获得。但是在人力资源教育方面比较落后,需要注意在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加强本地化和高级人才的培养。
珠海人才竞争力表现很差,城市人口和从业人员数量及增长较低。珠海教育落后,科技人才不足。人口文化素质不太高,近期内提升潜力不大。同时珠海要采取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人才。
台州的人才竞争力很弱,排在第42位。人力资源数量不少,但是质量非常差,配置指数也很低,熟练工人和高级人才缺乏,人力资源的教育情况很差,处于所有47个大中城市的末尾。
泉州的人力资源竞争力很差,位居47个城市中的第40位。人力资源数量、质量指数都较低,人力资源的教育程度偏低,高层次的人才缺乏,但熟练的工人获得性较好。
福州人才竞争力较强,福州人力资源的数量和整体素质较好,教育发达,人力资源提升的潜力较大。同时福州具有一大批热心家乡发展的在外闽籍同胞的优势。
常州人力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教育体系较为发达,尤其是职业教育体系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劳动力素质较高,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但高级人才较为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长春人才竞争力一般,劳动力数量不占优势,但质量较高。人力资源配置指数较高,高级人才获得便利性很高。
长沙的人才竞争力居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城市人力资源配置、质量和教育指数较高,但在人力资源数量和人力需求方面表现较差,说明城市规模偏小,没有形成人才需求和供给的规模化。
石家庄人力资源竞争力较强,表现在城市就业人口及增长率较高,从业人员质量尚可,但不容易获得高级人才,人力资源需求有待扩大。
哈尔滨人才和科技竞争力比较强,科研人员比例、科研院所数量较高,人力资源质量指数、科技创新能力指数表现都比较好。但人力资源需求指数较低,人均消费需求、人力资源基本成本低,在改善人才待遇、吸引人才就业方面需要的高。
南通人才竞争力一般,劳动力数量较多,劳动力质量处于中游水平。人力资源配置指数不高,高级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缺乏。教育体系较为发达,尤其是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拥有一定优势,人才竞争力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西安的人力资源竞争力较强,城市就业人口数量和增长率不高,但质量较好,各类专业人才荟萃,高等教育发达,但人力资源需求不旺,低素质人口数目也较多。
烟台人力资源不具竞争力,劳动力数量众多,但质量和教育体系均处于一般水平。资本竞争力需要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资本质量和资本的可获得性方面,应当培育有效的投融资体系,吸引境内外资本流入。
舟山的人力资源竞争力排在所有城市之末,城内人口和从业人员少,教育情况相对落后,熟练工人和高级技术人才获得性差,人力资源需求不旺盛。
徐州人力资源数量较为充足,但人力资源质量、人力资源配置指数等指标不高,人才竞争力表现一般。
嘉兴的人力资源竞争力比较弱,其中人力资源教育指数很低,中等以上学校和成人教育不发达,人力资源数量不少,熟练工人和技术人才获得性比较好。
湖州的人力资源竞争力很差,位于第46位。除了人力资源数量比较多外,其他几项指标都比较落后,人力资源素质和受教育程度都很低,配置指数不高,高级人才和熟练工人获得性差。
威海人才竞争力不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不具有优势,在人力资源教育体系建设上也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
郑州的人力资源竞争力比较强,位于第11位。作为人口第一大省的省会,人力资源丰富,人才获得性比较便利,受教育程度和人力资源质量均较好。
合肥的人力资源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人力资源质量较好,受教育情况良好,专业人员和劳动力充足,但是创业人员不足,人力资源需求指数很低,处于42位。
昆明的人力资源竞争力中等靠后,城市人力资源数量不多,需求也不旺盛,人力资源质量和受教育指数一般。
海口人才竞争力不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不具优势,人力资源需求指数较高,人才待遇较高;教育体系不够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