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粤语的分类
粤语(Standard Cantonese),也称粤海片粤语,为通常指的广府话。粤语的官方标准音——广州话即属于粤海片。粤海片内部差异不大,彼此一般能较流畅通话。香港粤语和广州话之间差异极小,只有部分用词习惯不同,这跟两地所处语言环境和社会制度有关。
广州方言
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方言之一。广义的广州方言又称“广府话”、“白话”,属粤方言广府片,是粤语的代表方言,通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粤中,粤西及粤北部分地区,以及广西东南部。狭义广州方言指广州话,专指广州市区通行的粤语。广州方言由古代汉语演变而来,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秦以前,居住在广东、广西地区的是称为“南越”(百越的一种)的少数民族,包括壮、瑶、黎和疍家等。秦始皇派兵戍守岭南,开始了早期汉语与百越语言融合的先声。也有学者认为“粤方言最早的源头,应该是楚人南迁、楚语南来所导致的结果”(李新魁《广东的方言》)。汉至唐宋,中原汉人迁徙岭南,促进了粤语发展和定型。元明清以来,粤语变化较小。
广州方言又称“广州话”,为粤语的典型代表,但广府话本身亦不断变化发展。1949年前的广州话用词比较古雅,受北方方言影响较少。
广州方言主条目:东山口音、西关口音、西村口音和番禺口音广州方言即狭义“广州话”,因地处珠江流域中心城市,为广州、香港等市数千万本地居民母语,长期引导传统的粤语戏曲文化和粤语流行文化,影响力大,被各粤语方言区人们接纳为约定俗成的标准音。广州话本身亦在不断缓慢变化。广州音收音范围较广,连佛山、中山、香港的部分口音也一并收录。
广州话特点:广州方言一方面继承、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一些南方非汉语成分,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有较大差异,具有自己特有的语音特点。(1)无浊塞声母,保留古微母M-的读法,古精、知、照合流,古晓、溪母合口多读F-,如“欢【FUN55】”“款【fun³⁵】”,古-m、-n、-p、-t、-k韵尾保留完整,有长短元音a,ɐ构成的一组韵母(2)声调多达9个:平上去各分阴阳,阴调(来自古清音声母)和阳调(来自古浊音)相配整齐,入声3个,包括阴入(上阴入)、中入(下阴入)、阳入,长元音配中入,短元音配阴入,如“八【PAT3】”,“笔【P?T5】”(3)连读变调不明显,但有丰富的语义变调,如“毛”:毛【mou²¹】发→发毛【mou⁵⁵】(发霉),“片”【pʰin³³】→【pʰin³⁵】(屎片)(4)单音节古词较多,如“颈(脖子)”、“望(远望、盼望)”;有些词可能来自古楚语(如“睇【看】”)、古壮侗语(如“谂【想】”);一些复音词的词序与普通话不同,如“齐整(整齐)”;有较多外来词,如“波(球)”、“肽(领带)”;有一批特有词,如“嘢”(东西)、“𩠌”(下饭的菜)、“攞”(拿)、“靓”(漂亮)
(5)语法方面量词可单独与名词构成量名短语,如“条裙几靓”;有些状语可后置,如“行先(先走)”;比较句“我大过你(我比你大)”与双宾句“畀支笔佢(给他一支笔)”的词序跟普通话不同,一些体貌(如回复体、始续体)也很特别
港澳粤语
粤语在香港与澳门的官方、媒体以及社会广泛使用,语音为广州音。部分专有名称的词汇则与广州方言有一定差别,但不影响双方沟通。澳门粤语与香港粤语完全一致。外来语多使用英语,葡语并不多见。香港于1997年前仍有相当人数称之为广州话、白话。1997年后基本以粤语、广东话作为香港粤语的正式名称。
香港的本地粤语以莞宝片围头话为主,还有疍家话等。
澳门的本地粤语以广府片香山方言为主,但已较难找到。
1949年前的香港,由于粤、客混居,所以早期香港方言带有很浓的粤客混杂的口音(即香港广府话和香港客家话在音调和词汇相互影响)。当中以锦田话为代表,但这种口音今日只在上了年纪的香港人身上找到。
1949年后,特别是大逃港后,数量庞大的来自珠江三角洲移民迁往香港,成为当今香港人的主体。由于迁往香港的广州人、佛山人政治、经济地位较高,故广州话迅速占据香港的主导地位,成为香港人交流的主要语言。香港方言的主流也从莞宝片的围头话演变成广府片的广州话,并开始出现大量音简现象,当中以鼻音消失 (即n/l不分) 及w拗音的消失最为显着。部份年青人把“你”【nei】和“我”念成【lei】和 【wo】。把“国”【gw?k】误读成“角”【g?k】,“过”【gw?】读成“个”【g?】。香港部分学者称之为“懒音”。这现象似乎与大量外地移民有关。对他们而言,n/l 的发音差异不大,在大部分情况下混淆两者不会带来严重的沟通障碍,于是他们来港学习这种新方言时,往往舍难取易,淡化一些难以分辨的发音差异,亦所谓“移民理论”。这种现象在台式国语、美式英语的演化过程中亦曾出现。
不过1980年代之前的大众媒体依然尽力避免在电台电视节目上出现“懒音”。直到今天,部分香港文语言学家亦对其屡加抨击,并提出“正音”活动。但“懒音”似乎已成为香港粤语特色,屡屡出现在大多数大众媒体、歌手表演中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辈口中。但总体上香港方言与广州方言高度接近。
英语在香港比较普及,加上从前香港常比大陆较先接触外来新事物,过去不谙英语的低下阶层会用广州话拼读日常的英语词汇,所以香港粤语的英语外来词十分普遍。例如:“地盘管工”叫“科文”(foreman)、“煞车”叫“逼力”(brake)、“轴承”叫“啤令”(bearing)、“草莓”叫“士多啤梨”(strawberry)等等。不少老人家仍把“邮票”称作“士担”(stamp)、“保险”叫“燕梳”(insurance)等。另外,香港人对男教师及男警察称作“阿Sir”、女教师称作“搣士”(Miss)。
其实在1949年前,广州等粤语地区也经常使用这些当时普通话还没有翻译过来的英语词汇,只是后来由于大陆推广普通话,这些词汇渐渐就被标准普通话代替了。现时还有老一辈的广州人,尤其是某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如修车业),会把“煞车”叫“逼力”(brake)、“轴承”叫“啤令”(bearing)、“扳手”叫“士巴拿”、对男教师及男警察称作“阿Sir”,把“草莓”叫“士多啤梨”(strawberry)更是任何年龄层的人都还在通用的叫法。只是以上的词汇,除了“士多啤梨”外,年轻一辈已很少用到,但还是完全能听明白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以香港流行的“懒音”作为香港标准粤语与广州话之区别标准较为合理。以有无使用“英文之广州话拼读”来区分香港标准粤语与广州话,如广州叫“地盘管工”,香港叫“科文”,而佛山译成“课文”,就会存在一个佛山标准粤语。这种划分方法从语言的角度上看是不成立的,因其发音完全相同,且用词并不排斥。其实早于香港开端口之前,广州已经使用外来语,现今之外来语未必全是香港所创。
由于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大量香港人移民海外,使海外粤语亦受到香港方言的影响,亦确立世界上出现标准粤语,取音与语法标准亦仍为广州话。在日常用语及新闻中亦出现诸如“劲爆”(形容事物厉害强大或形容情况鼎盛)、“碌卡”(刷卡)等港式用语。
南番顺方言
广州本身乃由番禺及南海的一部份组成,所以广州方言其实可以算是南番顺方言的一个特例。广州、番禺和南海的方言比较接近,但顺德有不少字的发音跟其它地方不同,例如:“凹”不读【lap】而读【nap】;“吃饭”不叫“食饭”而叫“喫【jɑ:k】饭”南海音:发声没有声母n,并用l发声。如男、难、你、宁等字音,本是以n发声的,却变做跟以l发声的蓝、兰、里、零等字一样番禺音:一部分把本来是韵母单独成音的字,却再加上ng声母的,例如亚aa3(上去),念作雅ngaa5(下上)等。又一部份没有用ng发声的,却念回原韵母的音,例如“钩”本是有ng发声的,却念成与欧同音。从下面引用的一句番禺土音的俗语,就可以见得跟标准的广州音有差别了。试念:“芽”菜炒“牛”肉,又“靭”(下去)又黐“牙”西关音:跟老城音也有一点差别。例如而家(现在)讲衣家,呢啲(这些)讲衣啲;又西关音加强齿音,把子、纸、枝等音,念如国音的ㄗ(【ʦɿ】);雌、痴、始等音,念如国音ㄘ(【ʦʰɿ】);思、诗、史等音,念如国音的ㄙ(【sɿ】)。有一句代表“捻”西关音的话:亚“四”,拧几毫“子”,去买啲水“柿”。“四”、“子”、“柿”等字,用舌尖齿音说来,便觉得是另一种语调
香山方言
香山粤语指的是流行于广东省中山市、珠海市的粤语方言,早期澳门的本地粤语以广府片香山方言为主,但已较难找到。石岐话是香山粤语的代表方言。石岐话主要流行于广东中山市城区及以南地区,与广州话相近,但又不尽相同。对一些事物的名称或一般用语的叫法与广州话相比有其独特的一面。中山石岐人完全懂得听和讲广州话,但广州人或香港人不完全听得懂石岐话。如广州话“瞓觉”(睡觉之意),“瞓觉”一说石岐话也用,不过一般称作“寐觉”(寐此处音“眯”【mī】)。石岐话形容一个人懒惰有习语“吃寐屙坐”。广州话“头先”(刚刚之意),石岐话也用,不过多称作“近(音“紧思”【g??n si】)、“啱先”。另外石岐话在口音方面与广州话也有些不同,例如合口字没有轻唇音;广州话以声母为f的晓母字或匣母字在石岐话以h为声母,如风扇,石岐话读hung-sin;克服,石岐话读作kaak-huk。
在1970年代末以后,因为香港电视而导致石岐话不断向广州话靠拢,许多旧有的发音与词汇用法都逐渐减少以至消亡。例如上述的合口字发音,后生开始将合口晓母字按广州话读为轻唇音,又如上述之“寐觉”使用频率越来越低,逐渐被“瞓觉”所取代。“下间”(厨房)、“银钱”(元的俗称,“两个银钱”即是两元)这些老式石岐话新一代中山人已经很少使用。
梧州方言
梧州粤语属广府片,与广州话很接近。主要分布在梧州市城区,旧苍梧县城(现梧州市龙圩区城区),贺州市八步区城区及附近,平南县大安、丹竹、武林3镇的镇上及附近。内部差异很小。平南县大安、丹竹、武林3镇以及老梧州话,区分【ts】-【tɕ】,【ʦʰ】-【tɕʰ】,【s】-【ɕ】,新梧州话不区分。
以梧州话作代表,语音系统声母24个,韵母56个,声调8个。声母部分:①老派梧州话分两套齿音,古精组字读舌尖音【ts】,【tsʰ】,【s】,例:精【tsɪŋ】,村【tsʰyn】,心【sɐm】;古知、庄、章组字读舌面音【tɕ】,【tɕʰ】,【ɕ】,例:者【tɕɛ】,程【tɕʰɪŋ】,识【ɕɪk̚】。新派已合为一套②古影母一、二等字读声门塞音【ʔ】,疑母一、二等字读软腭鼻音【ŋ】,两者不相混。例:亚【ʔa】≠牙【ŋa】;晏【ʔan】≠雁【ŋan】;安【ʔɔn】≠岸[ŋɔn】;爱【ʔɔi】≠外【ŋɔi】;恶【ʔɔk̚】≠岳【ŋɔk̚】。广州话标准音亦如此,但近几十年来绝大多数人已混淆不清。一派人【ŋ】脱落,尤其是青年人,一律读作零声母;另一派人则一律读作【ŋ】,粤剧唱腔以及大多数粤语媒体播音皆以此读法为标准③老派梧州话有龈腭鼻音nj【ȵ】,主要对应古日母以及疑母细音字,例:日【ȵɐt̚】,人【ȵɐn】,肉【ȵʊk̚】,月【ȵyt̚】,让【ȵœŋ】。此外,个别齿音字鼻化读【ȵ】,例:皱【ȵɐu】,爪【ȵau】,踩【ȵai】。新派【ȵ】有并入j【j】的趋势,类似广州话④古泥来母分明,不相混。脑【nou】≠老【lou】;男【nam】≠蓝【lam】;宁【nɪŋ】≠零【lɪŋ】⑤唇化声母gw【kʷ】,kw【kʰʷ】与o【ɔ】类韵母相拼时,圆唇音【ʷ】易脱落。例:过【kʷɔ】→【kɔ】;广【kʷɔŋ】→gong【kɔŋ】;国【kʷɔk̚】→【kɔk̚】韵母部分:①梧州话至今止摄元音韵母仍读【i】,不裂化为【ei】。例:悲【pi】;鄙【pʰi】;味【mi】;非【fi】;地【ti】;你【ni】;李【li】②梧州话至今遇摄元音韵母仍读【y】,不裂化为【ɵy】。例:居【ky】;渠【kʰy】;虚【hy】;女【ny】;吕【ly】③梧州话至今模韵【u】与豪韵【ou】两者不混。补【pu】≠宝【pou】;度【tu】≠道【tou】;土【tʰu】≠讨【tʰou】;努【nu】≠脑【nou】;鲁【lu】≠老[lou】④部分止摄开口三等支、脂、之韵精组及生母字,老派梧州话读【y】。例:子、字、自【tsy】;司、师、事【ɕy】。新派已读【i】,趋同广州话⑤老派梧州话部分咸摄开口一等字读【om】【op̚】。例:甘、敢【kom】;合、盒【hop】;鸽【kop】。新派已并入【ɐm】【ɐp̚】,趋同广州话⑥梧州话无广州话的【ɵn】【ɵt̚】两韵,这两韵在梧州话中主要读【ɐn】【ɐt̚】。例:春【tɕʰɐn】;出【tɕʰɐt̚】声调部分:①阴平碰上前后二字都为阴平时,前后会出现55、53两种调值,其余多为53调值②阳平阳去相混不分③大多数中古的全浊声母上声字仍读阳上声,不作去声。如:肾、伴、户、棒、抱、倍等等 莞宝方言分布在东莞,深圳(宝安)和香港新界一带,以东莞话和围头话为代表。莞宝片粤语和粤海方言之间通话有较大的困难(例如:在电影《我爱扭纹柴》里有不少围头话对白,不少在市区生活的香港人都听不明白这些对白)。
相比粤海粤语,莞宝粤语最主要特点是多后鼻音,如莞城话“篮”读【ŋaŋ】,“列”读【lik】,“给”读【k'ɔk】;围头话“新”读“星”,“门”读“蒙”,“晚”读“猛”等,粤海片的部份h-变成f-(如“开”读“灰”,“寒”读“冯”,“渴”读“福”)。
东莞方言
东莞方言分布在广东省东莞市。东莞话以莞城话为代表。莞城话与广州话口音差别很大。未受过训练的广州人不经过适应比较难听懂莞城话。反之,很少接触广州话的莞城老人跟广州人沟通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宝安方言
宝安方言分为围头话、南头话等几种。
其中,围头话因为其普遍分布于区内的围村里而得名。深圳宝安区福永、松岗、沙井,龙岗区平湖,南山区南头部分地区,香港本地人口八成,如香港新界的锦田都使用围头话。还有深圳市区内有几十条自然村也是说围头话,例如水围、上沙、下沙、沙尾、沙嘴、石厦、梅林、皇岗、新洲、福田、岗厦、上步、赤尾,等等。这些围头话跟香港新界锦田的围头话完全一致。
南头话主要分布在南山区的南头地区,使用人口约5000人。 四邑方言是指江门市新会、恩平、开平、台山等地的方言,当中以台山话为代表。江门及四邑城区流行广府片粤语。珠海有一半人讲四邑方言(特别是斗门一带),而其他地区则使用香山片粤语,但两者已慢慢融合,是四邑方言中最接近广州方言的一种,但四邑方言是粤语系统中跟广州方言差异最大的方言之一。以下简析四邑话与广州话差异较大的原因。
罗贵先祖罗珠,西汉惠帝时为粟内史,后出守九江,并迁家于此,亲植豫章于庭,从此罗氏以豫章为郡望。三十八世孙罗瑰,因佐宋太祖开国有功,授御前干办,后升至彰德军节度。开宝二年(969年)因与范质、王溥等从周旧臣“稍有刑迹”而乞解兵权,以散官就第,自祥符上德里迁至珠玑巷。罗贵是罗瑰的七世孙。由此推断,罗贵这个家族所使用的一直是南楚方言。
南宋绍兴年间珠玑巷36姓97户在罗贵率领下南迁,是珠玑巷最有代表性的一次集体迁徙行动。
粤语形成于汉代的交州首府广信(今封开与梧州),沿西江传播到广州一带。到唐宋时期,已经具有较为稳定的音系和分布格局。因此,在罗贵率领的移民进入之前,粤语已经在冈州一带通行,但并非粤语的中心区。同时,这支汉族移民是以团队的状态进入并以后珠玑巷为中心定居的,他们原有的南楚方言不会轻易放弃,在一段时间和一定范围内继续使用,形成南楚方言与粤语并存的双语现象。随着南迁移民不断增加,其方言与粤语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吸收,逐步形成一支以粤语音系为基础,同时吸收了闽、赣、吴语音系某些因素的方言,即四邑话。
两宋时期,从珠玑巷南迁的中原及江南氏族有上百批次,有的落脚于冈州,有的落脚于广州、南海、番禺等珠江三角洲腹地,还有的落脚于西江流域的端州、新州等地。由于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腹地属于粤语的中心区,这一带通行的粤语已经形成强势,他们只得入乡随俗,逐渐放弃自己的方言而改说当地粤语。然而,从这一带粤语的声韵调中,仍可发现某些类似四邑话的情况,例如:顺德龙江将舌尖送气塞音声母发为喉擦音,顺德大良、番禺市桥及新兴的舌根鼻音和舌根塞音韵母读为舌尖鼻音和舌尖塞音韵母,增城没有撮口呼,等等。这些都是珠玑巷移民方言对当地粤语的影响所致。 勾漏粤语主要分布在玉林及梧州两地区13个县市,玉林市、梧州市郊,贵港市,贺州市郊,北流,岑溪,藤县,苍梧,蒙山,容县,兴业,博白,陆川北部,昭平,钟山部分,平南县部分、桂平市部分 等地,和广东怀集、封开另外阳朔、永福、平乐、荔浦,柳江、柳城、鹿寨、融安、三江、融水,宜州、罗城、环江,合山、象州、金秀也有方言岛分布。主要是农村,使用人口大概近1000万,属于比较大的一个粤语支系。与广州话差别大,内部也有不同口音。音系复杂,声调有8-10个,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汉语方言中声调最多的之一。但是由于勾漏粤语的使用居民多为农村或者中小城镇,音系复杂,因此其流通度不高。
勾漏片粤语是广西汉语方言中形成最早的。历史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区界一带曾存在一个权威的汉语方言。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在原秦置桂林、象郡、南海3郡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了行政区: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朱崖9郡,并于公元前106年置交趾刺史部,总领各郡。交趾刺史部的治所在苍梧广信(今梧州与封开)。现梧州市,就是当时新设9州的行政中心,是本地区的首府。直到公元217年,孙权才将岭南的政治中心从苍梧广信迁到南海的番禺(今广州市)。广信300多年间作为岭南政治中心的地位,使两广交界一带形成了一个权威的汉语方言——广信方言。勾漏片粤语就是古代广信方言的直接后裔,尽管今天它已被广府片、邕浔片粤语所侵蚀,但它的特点仍顽强地保留下来了。如古帮(【p】)、端(【t】)二母分别读浊音、【d】,精(【ts】)、清(【tsh】)、从(【dz】)、邪(【z】)各母分别读塞音【t】、【th】或【d】等。以玉林话为例,“补”读【bu】、“碓”读【i】、“蕉”读【diu】、“秋”读【thau】、“前”读【tin】、“寺”读【ti】。
勾漏粤语特点有:
①有汉语中极为少见的【b】、【d】全浊声母或内爆浊声母。②精清与端透合流。这是勾漏片粤语的普遍特点。③古浊声母不论平仄都不送气。④有边擦音(或齿间音)。⑤多数有连续变调。
与广州话差别较大,操语双方对话沟通交流比较困难。勾漏粤语的代表有玉林话、北流话、藤县话、蒙山话等。 罗广粤语,分布于罗定、德庆、肇庆、郁南、广宁、怀集、阳山、连山等县市,以肇庆话为代表。在早期资料中未作区分,将其归入在广东境内的勾漏粤语。
罗广粤语特点有:(1)影母字多保留零声母读法,如亚【a3】,爱【ɔi3】,乌【u1】,意【i3】,乙【yt8】。(2)疑母洪音保留【ŋ】而细音多混为【j】,如我【ŋɔ】,勾【ŋau】,疑【ji】,月【jyt】。(3)阴平调的高降调与高平调有明显差别,阴入调须重读(高降),如肇庆话。(4)北部多数点无韵母【[im】【em】【ip】【ep】,混入【in】【en】【t】【et】。(5)声母基本保留【n】【l】对立,但东部若干点趋向【n】【l】合流。
与勾漏粤语的相同点: 罗广粤语与广西东部的勾漏粤语相同点是“古全浊声母今不论平仄皆不送气”。如头、茶、桥、企、近 等字皆读不送气塞音(但在部份趋向广府化的地方有例外)。
与勾漏粤语的区别: 将两者区分开来的一个主要依据是精组字读法。如“清”读【t'eng】为勾漏粤语,读【ts'eng】为罗广粤语。此外勾漏粤语有边擦音或齿间音,罗广粤语则基本无。 邕浔片粤语在广西分布范围很广,除南宁及周边地区外,广西西部的百色、龙州粤语亦属邕浔片,以南宁话为代表。邕浔粤语与梧州粤语和广州话都比较接近。主要流行于邕州、浔州(桂平市古称)两岸交通便利的城镇,如南宁及邕宁、横县、桂平、平南、崇左、宁明、龙州、凭祥、扶绥、百色、田东等城区县城及部分下属镇上、柳州部分地区。以南宁市、桂平市为代表点。但是由于自1980年代后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加上南宁市政府的语言文化政策是削弱地方方言改而推广普通话,南宁市区内南宁话的使用人口大幅度下降,南宁话使用人口锐减到不足三成。邕浔粤语的代表性口音实际上已迁移到古称“浔州”的桂平市下属乡镇。现也有相当多人忧虑南宁白话事实上已经变成死语。
主要特点:①有舌尖元音【ɿ】或【ɥ】,如南宁、桂平是【ɿ】,平南是【ɥ】,都只跟【ts-】组声母相拼。(通俗点就是听起来像普通话zi,ci,si的音)。②部分有边擦音【ɬ】或其变体齿间音【θ】,例如心,新。桂平街、平南街无。 钦廉粤语主要分布钦州、合浦(旧称廉州)、北海、浦北、灵山、防城、东兴,以廉州话为代表。
主要特点是:①没有撮口呼【y】。(即普通话的ü)②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的字基本送气。③有边擦音【ɬ】。声调数有7-8个。
从内部差别来说, 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小片:①钦州粤语,包括通行于北海市区及近郊的北海话, 合浦东部南康一带的合浦话, 钦州市区及郊区一带的钦州话, 以及防城县一带的防城话。这几种话之间虽然有些分歧, 但内部的一致性还是很大的。主要分布城镇、县城,受广府影响严重,与下面几种话有所距离。②廉州话,包括今合浦县大部分地区, 钦州市东南部跟合浦县相邻的那丽等乡镇。其中合浦南部, 北海市附近以及涸洲岛上所说的廉州话和合浦其他地方的廉州话也略有不同。③灵山话,主要通行于北部灵山县境内。钦州市北部、东北部的一些乡镇也说灵山话。④小江话,主要通行于东北部的浦北(旧称小江)县境内的中部地区。⑤六万山话,主要通行于浦北县境内的东北部地区。浦北县在地理上与玉林地区的玉林、博白相邻, 因此小江话和六万山话与玉林、博白一带的粤语比较接近。 疍家话又称水上话,是汉族一个濒临消失的次民系“疍家人”的母语。疍家人广泛分布于浙江、福建、两广、海南、香港沿海地区和主要内河。并且绝大多数经常和附近的本地人频繁交流。因此,“疍家话” 在不同的省份所指代的语言系属可以完全不同。比如两广的疍家话属于粤语的次级方言。而福州疍家人则主要使用福州话。
广东沿海和西江流域的疍家话是一种粤语方言,与粤语的标准口音广州话相通。
香港疍家语音与粤语广州话很近似,但有一些独有的词汇。香港的英文名称Hong Kong就是疍家话发音的音译。
由于现时水上渔民经已逐渐转到岸上生活,而他们的下一代已完全融入了主流社会。因此懂得说独有疍家话口音或词汇的年轻人已很少。从前疍家人多数聚居在香港岛的香港仔、赤柱、九龙的油麻地、新界的西贡、青山及大屿山的大澳或长洲等地的避风塘。市区的疍家人由1970年代开始逐渐迁移往岸上居住,并且迅速融入主流社会。所以今日集中在港岛南区、大屿山的大澳或长洲等小渔港仍有较多保留疍家口音的疍家人。 东江本地话,即惠河方言,在惠州被称为惠州话,在河源被称为河源话,是东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的一个土语群,主要分布于惠州和河源。东江本地话同时具有粤语和客家话(粤中片)的特点,分类归属上存在争议。学界对东江本地话的专门研究很少,有人主张将它归为粤语惠河片(或东江片),也有人主张将它划入客家话粤中片。刘叔新等对东江本地话作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这个土语群比“客家话”古老,是客家迁入粤中和粤东之前的本地语言,与粤语有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后为大规模迁入并成为粤中、粤东主流语言的客家话(粤中片为主)包围,不断同化,形成今天既接近客家语粤中片又不同程度保留粤语典型特点的土语群,并因此而将东江本地话划属粤语。典型的东江本地话代表有河源话、惠州话、龙门本地话。
龙门本地话
一般被归为粤语方言。也有归类为客家方言东江片的。事实上。本地话兼有两者特点,可以视为粤语和客家方言互相渗透的产物。 广西南部平话传统上划入粤语方言,有人试图尝试将桂南平话独立出粤语,但相对于跟其他粤语方言的诸多共同点来说,少数的几点相异之处难以作为桂南平话独立的证据。
㈡ 闽剧的历史
1.闽剧的历史发展概况
一、简要描述 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现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明代末年,弋阳腔传入闽中,与当地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形成江湖调,随后出现了演唱江湖调的江湖班及以江湖调和歌为主要唱腔的平讲班。清末,平讲班和演唱昆腔、徽戏等外来声腔的唠唠班及福州演唱儒林戏的儒林班合流,最终形成闽剧。
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涌现出众多班社及有"闽剧梅兰芳"之称的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狄藩等"四大名旦"。 二、历史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在外从政多年,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参政、广西参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职的曹学 ,因拒绝皇室宗藩动用国库私建藩邸而遭削职遣返故里。
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僮婢办起了曹氏家班,邀请儒士文人观赏娱乐,后人称之为"儒林班",是闽剧最早的前身。 曹学 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创研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腔。
当时文人评论这种新腔是:"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凤"、"新编乐府莺喉啭",可见腔调之优美。后来闽剧艺人称之为"逗腔"。
清兵入关后,曹学 上吊殉国。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艺伎聚唱、名人云集的场面再也看不到了,儒林班从此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江西的弋阳腔也在福建民间广为流传,因戏班长年累月走乡闯寨流动演出,所以被称为"江湖戏",唱白均用"土官话",音乐曲调统称为"江湖调"。它"不叶宫调",善于"错用乡语",拥有大量以历史故事和家庭婚姻为题材的剧目,常演的传统保留剧目俗称"江湖三十六本头",又称"七双八赠二十一杂",主要有《双钉判》、《双封侯》、《双救架》、《双状元》、《赠宝塔》、《赠宝钗》、《赠白扇》、《金印会》、《种葵花》、《料柯山》、《卧龙岗》、《三官堂》、《鸳鸯帕》等。
尤其是江湖戏的高台表演艺术与技巧以及前台干唱、后台帮腔、锣鼓伴奏,以及高亢激越的喧闹场面,特别适合广大城镇山乡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观赏习惯,因而在民间逐渐扎下了根。江湖戏与深受土大夫青睐的儒林戏,成了雅俗的鲜明对比。
由于江湖戏唱白均操土官话,在福州方言地区流传时受到一定限制,因而得不到发展,于是一种纯用福州方言演唱的"平讲戏",便应运而生。 平讲戏的兴起,促使了儒林戏的复苏。
原儒林戏的发祥地洪塘乡耆老,因追念昔日本乡石仓园儒林班演唱之盛况,便利用做普度酬神演戏的机会,与乡间爱好戏剧者在石仓园旧址附近的真人庙,选拔农家子弟,继承曹氏传统,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办起了第一个以乡为名的"洪塘儒林班",沉寂了二百余年的儒林戏又重整锣鼓。戏班起初专门为普度演出,首演节目《水漫金山》,戏台搭在位于闽江畔的金山寺,使剧情内容与演出环境天然结合,产生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结果一炮打响,于是四邻乡村纷纷前来邀请,使早期曹氏的府第家班自此从深宅大院走向了民间,这是儒林戏的大突破。
"洪塘儒林戏" 时期演出的剧目有《状元拜塔》、《女运骸》、《长亭别》、《柳荫记》、《玉堂春》等,均成为后来闽剧的保留剧目。 儒林戏有一个优势,就是有一大批文人的关注。
所以当儒林戏又复苏的时候,退居名人郭柏荫等人便根据《唐人说荟》中的《霍小玉传》,编成儒林戏《紫玉钗》。从此,作为一个独立声腔剧种的儒林戏,便进入了发展和成熟期。
到了同治年间(1862-1874),在福州郊区先后出现了"陈厝儒林班"、"汤边儒林班"、"珠湖儒林班"、"潘墩儒林班"、"义序儒林班"等十余家均以所在乡名作为班名的业余性质的儒林班。 光绪元年(1875),儒林班开始从乡村向城镇发展,于是出现了专业性质的戏班。
由卢诗孙筹划组织的"醉春园"班,率先打出改革旗号,采取津贴办法,公开向社会招生,延师习教"逗腔"戏文。一时四方城乡凡有谢神还愿,禳灾祈福,时令节日,都来聘订该班去演出。
这时的儒林戏演员也从原来的七人(俗称"七子班")发展到了二十人,演出剧目除过去的《紫玉钗》、《拜塔》等外,还增加了《卖画》、《递柬》、《桃花村》等。 卢诗孙病逝后,"醉春园"儒林班便告停演。
该班原编剧兼导演高喜福决定重整锣鼓,另起炉灶。他一方面把原来已散伙的部分艺人招回,另一方面亲自物色主要演员,如花旦胜玉环、小生崔传龄、小丑吴友亮等,并配以副角多人组成新班, 取名"驾云天"。
该班在福州鼓楼城隍庙首演,由胜玉环主演开台戏《打铁锏》,获得成功。"驾云天"声誉雀起,订戏者源源不断,引起了同行的钦羡,于是在福州又出现了"达云霄"、"赛月宫"、"庆仙园"三个儒林班。
随后不到三年时间,又先后成立了"凤麟奇"、"谱云霄"、"仿桃源"、"庆云天"、"乐琼天"、"仿霓裳"、"正天然"等班,与先前的四个班合称为"十三家儒林班",使儒林戏在历史上达到鼎盛时期。 这时期的儒林戏从福州传到长乐、福清、永泰、古田、闽清等县,而福州城里除了"十三家儒林班"外,又增加了"步云霄"、"海燕亭"、"歌舞台"、"大春台"、"新天然"。
2.闽剧的来历
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现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 闽剧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明代末年,弋阳腔传入闽中,与当地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形成江湖调,随后出现了演唱江湖调的江湖班及以江湖调和歌为主要唱腔的平讲班。清末,平讲班和演唱昆腔、徽戏等外来声腔的唠唠班及福州演唱儒林戏的儒林班合流,最终形成闽剧。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涌现出众多班社及有"闽剧梅兰芳"之称的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狄藩等"四大名旦"。
闽剧,戏曲剧种。又称福州戏。流行于闽中、闽东和闽北各县。明末清初 ,闽中长乐、福清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农民业余组班演唱的民间小戏,因在地坪上围着草索演出,人们称之为“地下坪”、“牵草索”。这种演出活动,后来与外来戏班艺人结合,并以江西弋阳腔融合当地民歌俗曲形成的“江湖调”作为主要唱腔曲调,人称“江湖班”。当时演出的剧目有大戏36,小戏72,大都来自弋、昆诸戏。在闽东北福安、宁德一带,当时也出现了一种以“江湖”和飏歌为主要唱腔曲调的“平讲班”(“平讲”,意即用方言演唱)。所演剧目多移植“江湖戏”,或据民间故事编演,如《双金花》、《赠白扇》、《红裙记》等。后来,原用“正音”(官话)演唱的“江湖班”,也改用平讲(方言)演唱,渐与“平讲班”合流,同时又吸收了“唠唠班”(指当地人认为唠叨难懂的昆腔、徽戏等外来戏班)的部分唱腔,形成了以“平讲”为主,与“江湖”、“唠唠”三者合一的班社。在福州还流行着一种“儒林戏”,起自明万历年间,以外来声腔结合俗曲俚歌所创的“逗腔”为主要唱调。清光绪年间已有13家“儒林班”,盛行一时,剧目大多出自文人手笔,如《紫玉钗》、《墦间祭》等。辛亥革命后,“儒林班”逐渐与“平讲班” 、“唠唠班”三者合一,形成了“闽班”,即今之闽剧。
3.能介绍一下闽剧的发展历史吗
明万历三十七年 (1609),在外从政多年,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参政、广西参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职的 闽剧曹学佺,因拒绝皇室宗藩动用国库私建藩邸而遭削职遣返故里。
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僮婢办起了曹氏家班,邀请儒士文人观赏娱乐,后人称之为"儒林班",是闽剧最早的前身。 曹学佺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创研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腔。
当时文人评论这种新腔是:"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凤"、"新编乐府莺喉啭",可见腔调之优美。后来闽剧艺人称之为"逗腔"。
清兵入关后 曹学佺上吊殉国。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艺伎聚唱、名人云集的场面再也看不到了,儒林班从此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江西的弋阳腔也在福建民间广为流传,因戏班长年累月走乡闯寨流动演出,所以被称为"江湖戏",唱白均用"土官话",音乐曲调统称为"江湖调"。它"不叶宫调",善于"错用乡语",拥有大量以历史故事和家庭婚姻为题材的剧目,常演的传统保留剧目俗称"江湖三十六本头",又称"七双八赠二十一杂",主要有《双钉判》、《双封侯》、《双救架》、《双状元》、《赠宝塔》、《赠宝钗》、《赠白扇》、《金印会》、《种葵花》、《料柯山》、《卧龙岗》、《三官堂》、《鸳鸯帕》等。
尤其是江湖戏的高台表演艺术与技巧以及前台干唱、后台帮腔、锣鼓伴奏,以及高亢激越的喧闹场面,特别适合广大城镇山乡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观赏习惯,因而在民间逐渐扎下了根。江湖戏与深受士大夫青睐的儒林戏,成了雅俗的鲜明对比。
由于江湖戏唱白均操土官话,在福州方言地区流传时受到一定限制,因而得不到发展,于是一种纯用 闽剧福州方言演唱的"平讲戏",便应运而生。 平讲戏的兴起,促使了儒林戏的复苏。
原儒林戏的发祥地洪塘乡耆老,因追念昔日本乡石仓园儒林班演唱之盛况,便利用做普度酬神演戏的机会,与乡间爱好戏剧者在石仓园旧址附近的真人庙,选拔农家子弟,继承曹氏传统,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办起了第一个以乡为名的"洪塘儒林班",沉寂了二百余年的儒林戏又重整锣鼓。戏班起初专门为普度演出,首演节目《水漫金山》,戏台搭在位于闽江畔的金山寺,使剧情内容与演出环境天然结合,产生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结果一炮打响,于是四邻乡村纷纷前来邀请,使早期曹氏的府第家班自此从深宅大院走向了民间,这是儒林戏的大突破。
"洪塘儒林戏" 时期演出的剧目有《状元拜塔》、《女运骸》、《长亭别》、《柳荫记》、《玉堂春》等,均成为后来闽剧的保留剧目。 儒林戏有一个优势,就是有一大批文人的关注。
所以当儒林戏又复苏的时候,退居名人郭柏荫等人便根据《唐人说荟》中的《霍小玉传》,编成儒林戏《紫玉钗》。从此,作为一个独立声腔剧种的儒林戏,便进入了发展和成熟期。
到了同治年间(1862-1874),在福州郊区先后出现了"陈厝儒林班"、"汤边儒林班"、"珠湖儒林班"、"潘墩儒林班"、"义序儒林班"等十余家均以所在乡名作为班名的业余性质的儒林班。 光绪元年 (1875),儒林班开始从乡村向城镇发展,于是出现了专业性质的戏班。
由卢诗孙筹划组织的"醉春园"班,率先打出改革旗号,采取津贴办法,公开向社会招生,延师习教"逗腔"戏文。一时四方城乡凡有谢神还愿,禳灾祈福,时令节日,都来聘订该班去演出。
这时的儒林戏演员也从原来的七人(俗称"七子班")发展到了二十人,演出剧目除过去的《紫玉钗》、《拜塔》等外,还增加了《卖画》、《递柬》、闽剧《桃花村》等。 卢诗孙病逝后,"醉春园"儒林班便告停演。
该班原编剧兼导演高喜福决定重整锣鼓,另起炉灶。他一方面把原来已散伙的部分艺人招回,另一方面亲自物色主要演员,如花旦胜玉环、小生崔传龄、小丑吴友亮等,并配以副角多人组成新班, 取名"驾云天"。
该班在福州鼓楼城隍庙首演,由胜玉环主演开台戏《打铁锏》,获得成功。"驾云天"声誉雀起,订戏者源源不断,引起了同行的钦羡,于是在福州又出现了"达云霄"、"赛月宫"、"庆仙园"三个儒林班。
随后不到三年时间,又先后成立了"凤麟奇"、"谱云霄"、"仿桃源"、"庆云天"、"乐琼天"、"仿霓裳"、"正天然"等班,与先前的四个班合称为"十三家儒林班",使儒林戏在历史上达到鼎盛时期。 这时期的儒林戏从福州传到长乐、福清、永泰、古田、闽清等县,而福州城里除了"十三家儒林班"外,又增加了"步云霄"、"海燕亭"、"歌舞台"、"大春台"、"新天然"等班。
儒林戏在福州方言地区,已跃居剧苑芳首之位,使其"逗腔"成为后来闽剧的主体音乐。 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1908-1911),儒林戏与江湖戏、平讲戏结合融汇,俗称"三合响",开始形成了今日闽剧的雏型。
二十世纪20年代 闽剧进入了多声腔剧种的成熟期,以郑奕奏为代表的"郑派艺术",是闽剧艺术的第一个高峰。郑奕奏在短短的几年间,先后成功地塑造了《新茶花》里的新茶花,《孤儿血》里的张桃珠,《百蝶香柴扇》里的林英姐,《黛玉葬花》里的林黛玉,《紫。
4.福州市闽剧的起源特点与型成
福州市闽剧的起源它是由明末儒林戏与清初的平讲戏、江湖戏,在清末(光绪至宣统年间)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俗称“前三合响”,雅称“榕腔”或“闽腔”。
闽剧的唱腔曲调,有原属“儒林”、“平讲”的逗腔、飏歌、江湖、小调4类,又有吸收自“唠唠”的部分唱腔和曲牌。逗腔有15种板调,特点是在曲中转折和结尾处多有“哎”的虚腔,其中的“宽板”、“急板”,原有后台人声帮和(称为“驮声”),后来有的改为自行拖腔(称为〔自驮声〕),或用小唢呐吹奏帮腔部分,作为过门,还有“滴水”、“滂水”等调,是吸收吹腔、梆子腔演化而来。
5.闽剧历史 常识 经典剧目 剧性
闽剧,俗称福州戏,是福建省主要戏曲剧种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综合儒林班、平讲班、江湖班等本省地方戏曲,并吸收弋阳腔、徽调和京剧的表演艺术,于二十世纪初成为一个较完整的戏曲剧种,解放后定称为闽剧。
历史沿革: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在外从政多年,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参政、广西参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职的曹学佺,因拒绝皇室宗藩动用国库私建藩邸而遭削职遣返故里。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僮婢办起了曹氏家班,邀请儒士文人观赏娱乐,后人称之为“儒林班”,是闽剧最早的前身。
曹学佺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创研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腔。当时文人评论这种新腔是:“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凤”、“新编乐府莺喉啭”,可见腔调之优美。后来闽剧艺人称之为“逗腔”。
清兵入关后,曹学佺上吊殉国。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艺伎聚唱、名人云集的场面再也看不到了,儒林班从此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江西的弋阳腔也在福建民间广为流传,因戏班长年累月走乡闯寨流动演出,所以被称为“江湖戏”,唱白均用“土官话”,音乐曲调统称为“江湖调”。它“不叶宫调”,善于“错用乡语”,拥有大量以历史故事和家庭婚姻为题材的剧目,常演的传统保留剧目俗称“江湖三十六本头”,又称“七双八赠二十一杂”,主要有《双钉判》、《双封侯》、《双救架》、《双状元》、《赠宝塔》、《赠宝钗》、《赠白扇》、《金印会》、《种葵花》、《料柯山》、《卧龙岗》、《三官堂》、《鸳鸯帕》等。尤其是江湖戏的高台表演艺术与技巧以及前台干唱、后台帮腔、锣鼓伴奏,以及高亢激越的喧闹场面,特别适合广大城镇山乡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观赏习惯,因而在民间逐渐扎下了根。江湖戏与深受土大夫青睐的儒林戏,成了雅俗的鲜明对比。
6.闽剧历史 常识 经典剧目 剧性
闽剧,俗称福州戏,是福建省主要戏曲剧种之一。
在其发展过程中,综合儒林班、平讲班、江湖班等本省地方戏曲,并吸收弋阳腔、徽调和京剧的表演艺术,于二十世纪初成为一个较完整的戏曲剧种,解放后定称为闽剧。历史沿革: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在外从政多年,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参政、广西参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职的曹学佺,因拒绝皇室宗藩动用国库私建藩邸而遭削职遣返故里。
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僮婢办起了曹氏家班,邀请儒士文人观赏娱乐,后人称之为“儒林班”,是闽剧最早的前身。曹学佺精通音律,擅长度曲,创研出适合福州方言音韵演唱的新腔。
当时文人评论这种新腔是:“曲向花间度”、“翠管时调凤”、“新编乐府莺喉啭”,可见腔调之优美。后来闽剧艺人称之为“逗腔”。
清兵入关后,曹学佺上吊殉国。曹府昔日夜夜笙歌、艺伎聚唱、名人云集的场面再也看不到了,儒林班从此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江西的弋阳腔也在福建民间广为流传,因戏班长年累月走乡闯寨流动演出,所以被称为“江湖戏”,唱白均用“土官话”,音乐曲调统称为“江湖调”。它“不叶宫调”,善于“错用乡语”,拥有大量以历史故事和家庭婚姻为题材的剧目,常演的传统保留剧目俗称“江湖三十六本头”,又称“七双八赠二十一杂”,主要有《双钉判》、《双封侯》、《双救架》、《双状元》、《赠宝塔》、《赠宝钗》、《赠白扇》、《金印会》、《种葵花》、《料柯山》、《卧龙岗》、《三官堂》、《鸳鸯帕》等。
尤其是江湖戏的高台表演艺术与技巧以及前台干唱、后台帮腔、锣鼓伴奏,以及高亢激越的喧闹场面,特别适合广大城镇山乡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观赏习惯,因而在民间逐渐扎下了根。江湖戏与深受土大夫青睐的儒林戏,成了雅俗的鲜明对比。
7.介绍闽剧的特色
闽剧的音乐唱腔是由洋歌、江湖调、逗腔和小调等四大类组成的:粗犷激越的"江湖调",通俗平畅的"洋歌",典雅婉约的"逗腔",清新活泼的"小调",其中前三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弋阳腔、昆曲和徽调的影响,并保留着高腔的帮腔形式,后台帮腔叫做"掏岭"。又有吸收自"唠唠"的部分唱腔和曲牌。演唱时男女均用本嗓,其特点是高昂激越,朴实粗犷,但也有细腻柔婉的唱腔。
"逗腔" 有15种板调,特点是在曲中转折和结尾处多有"哎"、"依"的虚腔,主要曲牌有[自掏岭]、[宽板]、[急板]等。
小调系本地和外地传入的俗曲俚歌,很丰富,主要有[西湖亭]、[琵琶怨]、[新茶花]等。此外,从徽戏、京剧吸收的如[大补缸]、[七句半]等。
辛亥革命后,不少京剧艺人转入闽班教戏,所以闽剧音乐也吸收了皮黄调。
㈢ 本人福州人,想学粤语歌曲。。我朋友说要从拼音着手,要怎么学习呢。。广东的朋友们!!
这是香港常用的粤语拼音表,如果你想很好的学习,建议你买一本【广州话正音字典】,里面的每一个汉字都有普通话和粤语的拼音,而且提供了粤语和国语读音以及笔划的检索,同时在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词语外还收录了很多北方方言里面没有的汉字,是本不错的粤语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