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教一些空手道的问题
空手道是巧妙应用拳、脚,探究胜负的原理,进而达到超越胜败的境地,是磨练精神、体魄、技术,探究真、善、美的动态的禅道。通过不懈的锻鍊、严格艰辛的竞技,掌握高级的护身之技,养成强健的身体和健全的精神,以信心和勇气努力实践,从而为人类社会的正义、和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这是日本空手道家对空手道的一种解释。
空手道包含有格斗、健身和人格修养之价值。从事空手道练习者的原始动机可能不尽相同,但空手道本身就是一个徒手格斗的技术体系,健身与人格修养是通过磨练这个技术体系来完成。既然如此,在空手道之前冠以“格斗”二字是否有哗众取宠之嫌?否!相对于以型(套路)为练习主体,对抗以“寸止”(即在击中对方前一寸处停住)为判定方式的传统空手道,本书介绍给读者的是另外群重空手道的技术体系。
格斗空手道吸取了传统空手道中简捷的击打和防守技术,围绕简捷有效技术的应用形成训练体系,不练套路或是在掌握了格斗技术之后再练。在对抗比赛上,格斗空手道突出之点在于采用直接击打制。有戴护具的直接击打,有不戴护具的直接击打。技术以踢、打为主,有的流派还可以用快摔。与我国现行的散打比赛十分相近。但可用肘撞、膝顶,重击打效果。相对于我国散手清晰地击中对方即得分,他们要击得对方倒地或击得对失防守意识才取得“有效”。
格斗空手道的发展,再次表现出日本民族善于借鉴、兼容他人所长的优秀才智。他们在保持传统空手道礼仪、精神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各种徒手博击术之优点。他们与泰拳选手交战,送优秀选手到泰国训练;他们取吸拳击训练体系的特点,改造传统的训练方式;他们与韩国的跆拳道交流,汲取有益的养分;他们在欧美大地推广空手道,又吸收那些自由奔放民族博击术的新鲜血液;我国的一些代统技法,如卧地剪腿、抢背击胸等技术,也已屡屡在他们的比赛中出现。他们重视吸取现代运动训练学的方法,重视全面发展选手们的身体素质。这种空手道嘱然曾被日本武道界的一些赛说成“没有传统、没有思想,穿着空手道衣的杂牌货”,但许多日本青年认为要学自卫格斗术,必须学习“格斗空手道”。
在日本,格斗空手道亦称“实战空手道”、“打架空手道”、“极真会空手道”、“硬式空手道”等。
摘自格斗空手道一书。
空手道流派简介
现存在日本本土的主要流派大致有刚柔流、糸东流、松涛馆流、和道流、神道自然流、少林寺流等不计其数。
这些流派的起源和系统,大致上可分为首里手、那霸手、泊手三大门派。这三个系统总称为“冲绳手”或“琉球拳法”,然而琉球拳法的母体是中国拳法。
刚柔流
武术家东恩纳宽量在22岁时(1874年)到中国福州习武。37岁时返回冲绳,教授。他所教之武术被尊称为“那霸手”;“那霸手”传到其首徒宫城长顺后,于1930年正式改称为刚柔流,而他亦被尊称为刚柔流之流祖。
刚柔流的始创者宫城长顺,明治二十一年(1888) 出生于琉球县。十四岁加入那霸手名手东恩纳宽量门下。十八岁赴褔建省,学习两年中国古拳法。归国后,将独特的技法唐手系统化。昭和十年(1935)武德祭之前,创流派名为“刚柔流”。目前流派中较为活跃的分支有刚柔会、刚柔馆、刚柔联盟、正刚会及琉球刚柔流。
上地流
上地流是在大正时代以流传过去日本的中国拳法为母体的。上地流起源于上地完文(1877~1948),基本上传承于中国南派拳法,上地完文也曾数次至中国习武.。
糸东流
系东流是由摩文仁贤和,将他的二位老师糸洲氏(首里手)洲安恒的小林流,和东恩纳氏(那霸手)的刚柔流,姓名取头一字做为流派名称,以综合两派的优点所开创的流派,故名为“系”东。摩文仁贤和(1890~1952)为创始人。
松涛流
松涛馆流馆,是由把冲绳唐手(空手竟)介绍到日本本土的第一功臣-船越义珍所直属的流派。松涛馆创始人船越义珍传承于“系”洲安恒,集合少部份刚柔流技法后,定下了松涛馆空手的雏型。摩文仁贤和经常与船越交流,因此“系”东与松涛使用类似的型。船越也将唐手改名为空手,并将柔道的色带系统带入空手道。
和道流 神道自然流
和道流以及神道自然流,则是以船越糸统综合古流柔术所产生的二个新流派。其开山祖师大冢博纪(和道流)及小西良助(神道自然流)目前仍然健在。
和道流为大冢博纪所创。大冢博纪(1892~1982)加入松涛馆前即为柔术好手,为了将实战对打加入松涛馆的课程,几乎与船越反目成仇。后来揉合柔术技法与空手道,自创了和道流。
极真派
极真会为大山倍达(1923~1994)所创,大山本是韩国人,于日据时代移居日本,在早稻田大学习松涛流后,创下了偏重实战的极真会。
文章摘自于网路整理而成,如有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