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福州春节习俗
顺便说一句,,你们老师好无聊啊,,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写这个过年的事情..
腊月二十四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其实在我们南方一般小年指腊月二十四,但北方这边一般是指腊月二十三的.
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走百病
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偷菜节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莱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他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份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愉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巴乌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话动,无固定节日。旧时人们狩猎归来收拾猎物,兽头给狩猎的指挥,兽皮给猎获人,肉则烧烤,其间兽头前、兽皮跟、众人从,围火堆重现打猎动作。肉熟以后,众人分食。后来逐渐演变成固定的节日。节日中的巴乌舞由十二面木鼓、十二面铊锣和十二支唢呐(闰年各用十三件)组成乐队伴奏,由三十六名年轻女子披上虎、豹、熊、鹿、虎子、兔、狐等的毛皮或者头插锦鸡和各种鸟雀的羽毛。装扮成飞禽走兽,围绕火推踏歌起舞,表现各种动物的姿态,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猎手们则手持弓弩或钢叉,将“猎物”围住,朝“猎物”们旋转的相反方向,表演各种狞猎动作。节日期间,还要进行耍龙灯、狮灯、白鹤灯等活动。
㈡ 福州肉燕皮是什么,肉燕是什么
福州肉燕皮在福州美食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福州肉燕皮由来 精肉千锤打成浆,薯粉相伴铺成张。竹片沾卷滚水煮,如燕插翅如高汤。从这四句流传与福州坊间的俗语可以看出,其制作过程之细致讲究。因此人们给了它一个美称叫燕皮。 福州肉燕皮制作过程 首先原料要选用新鲜的猪后腿精肉,剔净筋膜、碎骨等,然后将精肉切块软硬搭配分组。然后将分好组的肉放在砧板上,用木槌反复捶打,并加入适量糯米或甘薯粉增加粘性,捶打时节奏均匀,肉坯要反复翻转,直至打成胶状肉泥。然后将肉泥放在木板上,均匀撒上薯粉,轻轻拍打压延,成为鲜燕。将鲜燕切成长条,悬挂通风处晾干即成干燕皮。这样的肉燕皮,薄如纸,煮后晶莹剔透,连抱进去的馅儿有哪些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肉燕的不同做法 肉燕是很传统的地方特色食品,只有福州才有。四川人的抄手,广东人的云吞,江南的馄饨,与肉燕只是类似,真正的做法却完全不一样。正宗肉燕是用肉燕皮包上肉馅蒸熟,吃时下在汤里或直接水煮。而馄饨所用的皮就是普通的面皮,没有肉燕皮这样高的营养价值。 看了小编介绍的 ,大家也能明白一二了吧。可以近距离感受福州美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