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觉寺历史渊源
在福州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处古老而神秘的寺庙,被《榕城考古略》所记载。这座寺庙所在之地,曾被称作"三山目"或"九山",其中丁戊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被俗语赞誉为"三山藏"。在五代时期,这里曾建有一座名为嵩岳崇福行宫的宫殿,作为闽王祭天的场所,因此得名嵩山,又称中山。
时间流转至唐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这里创立了安福院,开始了佛教文化的兴盛。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闽王王审知在此增建了一座七层的木塔,然而在宋元丰年间,这座塔不幸被废弃。直到清代咸丰年间,遗址上又重建了"大觉莲社",为寺庙的历史增添了新的篇章。同治丁卯年(公元1867年),这座寺庙再次进行了重修,并改名为我们今日所见的模样。
现在的大觉寺,占地面积达3896平方米,是经过1982年以来的陆续重修和扩建而成。现任住持谈禅法师,是一位79岁的长乐市人,他于1935年出家,师从彻参法师,他的存在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修行氛围。
(1)福州三山藏哪里扩展阅读
大觉寺又称西山大觉寺,大觉禅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阳台山麓,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称清水院,金代时大觉寺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灵泉寺,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寺内共有古树160株,有1000年的银杏、300年的玉兰,古娑罗树,松柏等。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大觉寺八绝:古寺兰香、千年银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灵泉泉水、辽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韵清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