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广州总共有几个区,每个区各有什么特色,哪个区更有利于找工作
广州共有几个区自己去搜;
说些你搜不到的:天河是商业中心,人才市场都在这个区,大公司写字楼很多几种在这,生活费用差距大;越秀荔湾是老城区,小公司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多,但很多有创意的公司也不少,生活费用比较高;海珠居中,白云小公司、档口工厂多,薪水普遍较低,管理不规范;开发区大的工厂,集团,跨国公司的分厂OEM厂多,空气好,薪水普遍较高,但生活不方便,适合年轻人发展;黄埔在天河与开发区中间,不咋地,城中村最多的一个区;海珠也是老城区,没有天河荔湾越秀发达,但偶有不错的公司工厂,生活条件对于刚工作的人而言算不错,有点条件去珠江边租个房子,你会很享受。
虽然看不得懒到连几个区这种问题都要问,但还是都说了,至于那个区更有利于找工作,显而易见——天河。南方人才市场,购书中心6、7楼的韦博是广州的人才交易中心,你可以在广州大道南北(海珠或南方医院附近)、龙洞、上元岗租房子,都很便宜,适合你这种刚出来的人,或者网上找找天河区附近的房子都行,毕竟广州的公交地铁都很发达。
加油
‘贰’ 广州荔湾区芳村怎么样首先是地方环境怎么样,经济发达吗那个地方的一些特色,人是什么样的等等!
我就在芳村,怎么说呢,芳村是属于荔湾区的南片,原来是独立的一个区,05年合并到荔湾区。不属于市区那种感觉,芳村人过隧道去到市区叫做“去广州”,这句话你就会觉得芳村人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芳村基本以种花为主,广州主要的花卉市场就在芳村,另外最出名的就是茶叶市场。
地方环境:芳村有很多城中村,很多人都是村民。没有市区热闹,基本上不塞车(感觉就是芳村客运站附近那一段比较塞)现在很多城中村都在改造,新建很多高楼。有两家比较大一点的超市(好又多、百佳都在花地街辖区)还有一家稍微高档一点的商场:东百芳村店。只有一家麦当劳,就在好又多楼下。芳村有不少食肆,花蕾路是食街,不过个人感觉好像没什么好吃的。新落成的“花地人家”(百花路口)那里有百佳、肯德基、周记、必胜客。芳村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在花地街、茶滘街、东漖街这几个地方,有两个客运站:芳村客运站、窖口客运站。地铁1号线的芳村站、花地湾站、坑口站、西朗站就在芳村,交通还是比较方便的。市区和芳村区主要靠芳村隧道、鹤洞桥、珠江桥和渡轮联系。还有,芳村的珠江边就是芳村白鹅潭酒吧街,大大小小酒吧大概20多家。
经济,不知道你要了解的是哪一方面的。一般般吧,芳村人还是舍得花钱的。
消费比市区肯定要低一点,吃的方面相对价格还是比较低的。出租屋这两年的价格相对升了不少。市场的东西相对比较便宜,中市市场有很多市区的老人家都坐车过来买菜。
总的一句,个人感觉,芳村相对市区来说算郊区,但又不是很偏僻,并入荔湾区后发展都还算快,现在的房价都要1万多。
不知道你要工作的淘宝店铺大概位置在哪里,我也可以大致说说那一带的情况。
‘叁’ 广州芳村的什么地方比较繁华
全个芳村最繁华的地方当然就系陆居路和酒吧街了,在芳村还是芳村区的时代,陆居路系芳村区×政×府重点打造的商业步行街。而陆居路旁边的白鹅潭风情酒吧街,更是全广州酒吧最集中的地方,同事也是全芳村治×安最高发的地方。
以上答案由芳村原居民提供。
‘肆’ 广州芳村有哪些工业区
芳村的最大的工业区当然就系“东沙开发区”了,只不过“东沙”那里现在已经不叫开发区,而改了叫不知什么区。
除了东沙之外,白鹤洞当然就系全芳村最重要的工业区,广州钢铁厂和广州造船厂都在白鹤洞,白鹤洞基本上是荔湾区的重工业基地。
以上答案由芳村原居民提供。
‘伍’ 芳村的芳村经济
乡镇工业芳村兴办乡镇工业始于1958年,先后创办了农机厂、陶瓷厂、建材厂、炼钢厂等6座小厂。60年代初期,原鹤洞公社各生产大队亦先后办起了农机修配厂,形成了农机修配网络。还办起了鹤洞磨光厂(现鞋楦厂)。70年代又兴办了石灰、电镀、汽修厂等9家乡镇企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到1990年全区乡镇工业已发展到179家,其中村办工业企业166家。涉及电子、针织、制衣、化工、建树、家具、塑料等10多个行业,从业人员达5918人,产值达1.108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5%。增滘村与港商共投资人民币1000万元、港币2000万元合资兴建的广州美业针织印染有限公司,是本村乡镇工业中最大的企业。
街属工业1954年,街属工业多为竹笔、木器、纸袋、藤器等小厂,有16个手工业工场,职工167人。1963年总产值为33.99万元。70年代先后办起电器、机器制造、化工等10多个行业的60个社、组,有职工1936人。1972年产值为260.79万元。1990年,全区街道工业发展到72家,职工2383人,产值3924万元,利润146.56万元。
区属工业1985年10月成立芳村区工业总公司(在此之前无区属工业企业)。1987年街属穗芳消防安全材料厂划归总公司。1990年直属总公司的有广芳科学仪器厂等7家工厂(公司),职工250人。产值603万元,利润7.8万元。
私营工业1952年有个体工业与手工业户398户。后经社会主义改造,大都走上集体化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个体工业有了恢复和发展,到1990年,有293个个体工业户,从业人员568人,产值达1373万元(1980年不变价)。
芳村区的工业基础薄弱,但发展速度很快。1985年以后,工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34.9%。70年代末期,工业总产值还不到工农业总产值的一半,1985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1.2%,到1990年工业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4.9%。
驻区工业1990年,中央、省、市驻区工厂有大、中型企业70家。其中广州钢铁有限公司(市属)、广州造船厂、广州市珠江钢琴厂、广州柴油机厂、广州百花香料有限公司等都是大、中型企业,1990年年产值都接近或超亿元。 千百年来,芳村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花卉、蔬菜、甘蔗、水果等。1985年农业产值为2533万元(1980年不变价),1990年达3027万元。1985年以后,种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花卉、蔬菜、养殖业已逐渐成为农业的三大支柱。
建国以后,大力兴修水利,先后修筑了芳村大围、山村围、葵蓬围、海龙围、五眼桥围等5个大堤围以及沙洛等3座小堤围,水涝灾害大大减轻。
建国前50.5%的土地被占农村人口总数4%的地主所占有,加上灾害频仍,耕作粗放,水稻亩产仅200多公斤左右。建国后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提高,1990年亩产达620公斤,总产达4492吨。
芳村蔬菜种植历史悠久,多种名优蔬菜品种享誉于广州。如西塱丝瓜、红金笋(红萝卜)和香芹,南?amp;#93;莲藕、坑口西洋菜、冬瓜等等。建国后特别是1979年以后,人民政府狠抓菜篮子工程,蔬菜种植面积1990年为491.6公顷,总产46843吨。
养殖以养猪、牛、三鸟(鸡、鸭、鹅)与塘鱼为主。建国前至建国初期都是个人饲养,养猪约1万头、三鸟约3万只、奶牛约20头,1958年以后多为集体饲养。1979年以后涌现了100多户饲养专业户,1990年全区开始实施养殖全程服务体系(简称3×10工程)。1990年生猪饲养量达10.7万头,出栏量达6.2万关;三鸟饲养量达79.5万只。出栏量达59.3万只,牛奶产量达1514吨;塘鱼产量达909吨。 芳村是世代的花乡。远在南汉时期(917~971),花埭(花地)就以盛产素馨、茉莉花而闻名于世。明、清以后花卉品种日益增多,清代江南着名园林家沈复,在他所着《浮生六记》中写到;广州对“渡名花地,花木甚繁,广州卖花处也。余自以为无花不识,至此仅识十之六七,询其名有《群芳谱》所未载者”。建国后,花卉业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1956年,花地的留芳园、纫香园、醉观园等先后并入醉观园,占地3.4公顷,以经营花木为主。1958年,在现东?amp;#93;镇兴建东?amp;#93;大花园,占地24公顷,以种植香花、盆景、苗木为主。“文化大革命”期间,花卉种植业备受摧残,只准种植工业用香花。1985年以后,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优惠政策,发展花卉事业。1985年,全区17个村都办起了花卉、苗圃场,涌现了153个花卉生产专业户,有90%以上的农户种植花卉。全区花卉种植面积有193.1公顷。花卉销往22个省市,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西欧等国家和港、澳地区。1985年以后,港商、台商和本地花农陆续兴建和扩建花场,栽花一亩以上的专业户达310户。1990年全区花齐种植面积达244.5公顷。从海内外引进名花异卉,如荷兰郁金香、比利时杜鹃、非洲紫罗兰、巴西铁等等。全区现有花卉品种多达170多个科、480多个属、2000多个品种。从1988年起,连续三年组团参加香港国际花卉展览会,连年获奖。
芳村是岭南盆景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明、清时期芳村盆景艺人已制作古树盆景供人观赏。本世纪20年代,盆景艺人借鉴岭南画派的理论和艺术,潜心研究,开始了变革盆景艺术的探索。在30年代后朗,由于热心变革盆景艺术的岭南人的共同努力,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岭南盆景,陆学明、梁深、苏伦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观赏鱼被称为“水中鲜花”,与花卉、盆景被为芳村“三件宝”。清末,许多花农在种花的同时兼营观赏鱼的养殖。建国初期开始池养,“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视为“封、资、修”的东西而加以限制;直到1978年以后,观赏鱼养殖事业才真正发展起来。观赏鱼的品种一般分为两大系列,即金鱼和热带鱼,现有品种已达100多个。1990年养殖面积共达43.5公顷,年收入892万元,有观赏鱼养殖专业户186户。
‘陆’ 芳村属于广州哪个区哪道芳村区哪里最富有,最多人
芳村已经被纳入荔湾区,以前芳村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芳村区哪里最富有,最多人?我告诉你,会让你失望的,虽然芳村被纳入到荔湾区,但是他属于新荔湾,不是旧荔湾,旧荔湾是有钱人,新荔湾一般般。
‘柒’ 广州市分8大区:白云区.芳村区.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海珠区.黄埔区.番禹区 它们主要的工业区分别是些...
越秀:医药、印刷、仪器仪表、文化办公机械、
天河:印刷、专用设备、 食品、医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海珠:饮料、 医药、 橡胶、 文教体育用品
花都:化学纤维、竹木加工、纺织、橡胶
番禺很多行业都有
‘捌’ 荔湾区的经济概况
荔湾区是广州市商业、饮食服务业、娱乐业、金融业最为集中的繁华市区之一,区内服务设施齐全,服务网络完善,如历史悠久、商店林立的上下九路、第十甫路及着名的白天鹅宾馆、广州酒家、南方大厦、清平农贸市场、华林玉器墟等均就坐落其中。
荔湾自古以来商贸繁华发达,拥有清代唯一的外贸通商口岸十三行、广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吸引着八方俊杰、九州商贾,被誉为“百货之肆、五都之市”。全区现有专业市场222个,年成交额超过亿元的有31个,年成交额超过10亿元的有4个,涵盖18个商品类别,行业结构齐全。我区着力建设通讯器材、成衣、鞋业、茶叶、珠宝玉器、医药、童装、文化精品、家具建材和花卉观赏鱼“十大专业市场”,茶叶、鞋类、药材、花卉等批发市场在全国同类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有18家茶叶市场,档口五千多家,商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东南亚等国家地区;站西鞋城园区汇聚了皮匠世家等众多知名品牌,已形成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辐射最广的鞋业鞋材市场,占据了广州鞋业市场的中心地位;清平中药材市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药材集散地和境外药材贸易的转口地,年成交额超过20亿元,约占国内中药材交易量的1/4。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是广州第一条商业步行街,年人流量过亿,有陶陶居、莲香楼、广州酒家、皇上皇、平安大戏院等7家“老字号”,是广州“老字号”最集中的商业街;华林玉器街早在清朝同治年间已有经营玉器的玉器墟,现已形成一条蜚声中外、颇具特色的玉器珠宝专业街;广州美食园现有12家中华老字号和广州老字号 。
荔湾区地处广州市城区的中心地带,是广州的商业重地。荔湾区自古以来商贸云集,商业气氛异常浓厚,人民南、西堤、上下九、十三行等是传统的商业旺区,黄沙形成了大型海产批发市场,南岸路一带是广州最大的建材市场。行政区划大调整后,新荔湾更是拥有上下九商业步行街,中山七八路、康王路和花地大道现代商业商务带,以及广州花博园、岭南花卉市场两个大型花卉市场。全国六成观叶植物由芳村运出,全年交易额达到21.5亿元,出口创汇450万美元;广州花博园内花卉的行情价格影响或者左右了全市、全省乃至国内许多地区的花卉销售;广州花卉交易中心是亚洲最大的花卉交易中心。
荔湾区以商业贸易着称。在原荔湾区和芳村区合并后,新荔湾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200亿元,商品销售总额达1000亿元以上。如今荔湾区现有各类市场214个,其中鞋业、花卉、茶叶等批发市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以站西路为例,在不到0.5平方公里的范围里,聚集十几家有规模上档次的大型鞋城,经营面积约27万平方米,年交易总额超过10亿元,形成了鞋业“金三角”。
1978年以来,特别是1985年以后,进一步深化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企业扩大了自主权,在管理体制上积极推行厂长承包责任制,生产经营方面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1985年,全区197家工业企业中的65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有64家盈利,全区工业利润达481万元。1986年至1990年,由于原材料、燃料逐年提价,加上工资、奖金增长较快,有的工业产品降价,使企业盈利面下降。1988年,全区305家工业企业中的52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有39家盈利,全区工业利润为836万元。1990年,全区303家工业企业中的57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有43家盈利,全区工业利润为544万元。
2006年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383.63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2.5%,经济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0.8个百份点,超出年初制定的预期目标2.5个百分点,在市属老城区(荔湾、越秀、海珠)中排首位。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按照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优化发展第二产业,优质发展第一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5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112.91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267.07亿元,增长16.1%;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0:29.4:69.6。三次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6%、14.6%和84.8%,第三产业带动作用突出。
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2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工业总产值完成350.67亿元,比上年增长1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全区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9:30.0:69.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传统商贸业优化发展。加快优化特色街区,完成上下九步行街综合改造第一期工程。以芳村茶叶批发市场群、站西鞋业城为试点,大力整合改造传统专业市场,打造提升荔湾专业市场品牌。芳村茶叶批发市场园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现已列入国家信息产业部试点示范项目。站西鞋业城电子商务完成一期建设。做大做强龙溪物流园,以烟草物流配送中心和瑞典宜家集团进入为契机,加快龙溪汽车物流带整体形象策划与发展规划。成功实现文园通讯市场打假“摘帽”。完成全区52个室内肉菜市场、10个农贸市场和21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任务。全区市场成交额361.42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广东塑料交易所交易商品标准化制定工作全面完成,被评为“广东省龙头市场”。
荔湾区紧紧抓住国际服务业加速扩张的契机,引进了四洲贸易、澳美广告、建富投资、卡拉汗商贸、万科、南怡、星巴克、中石化华南分公司等一批商贸型内外资公司和企业总部,为增强税基和发展总部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区内服装鞋业、家居建材、茶叶等重点市场也成为业内企业争相建立地区营销中心和产品展销中心的热门板块。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2倍;实际利用外资1.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9倍,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93%。
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12.55亿元,同比增长13.2%;税收总额完成178.50亿元,同比增长32.2%;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项目在地口径统计预计完成188.23亿元,同比增长2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947元,同比增长10.8% 。
2012年面对经济下行的不利局面,荔湾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5.65亿元。尽管GDP增幅离目标10%尚有差距,但GDP“质量”不俗,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287.05亿元,占GDP比重达38.5%。
荔湾2013年计划通过落实“3510”系列措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将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3510”指的是:“3个一”———制定一张《经济指标任务分解表》,建立一支招商队伍,完善“一条龙”服务平台;“5个库”———项目库、税源库、企业库、招商引资载体库、国有资产库;“10个十”———十个税收过亿的街道、十大优势产业、十大重点项目、十场专题招商会、十大招商载体、十大转型升级市场、十项配套政策、十大税收亿元楼宇、十大百亿企业、十件民生实事。
‘玖’ 广州芳村南方茶叶市场的业务
广州芳村南方茶叶市场以经营茶叶批发为主,同时经营与茶相关的茶具及茶工艺品。市场汇集了来自全国各产地的茶叶六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主要有江浙龙井、广东红茶、福建铁观音、云南普洱、沱茶、广西的花茶、台湾冻顶乌龙等等各地的系列名茶。
除此之外还经营与此相关的茶艺品,诸如茶具,不仅有世界着名的宜兴紫砂壶,而且,还随处可见来自于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各产地的着名瓷器。
同时,市场还经营与茶有关的茶艺术品,如茶床、茶台木制根雕艺术品及与茶相关的书画等艺术品,在这里充分体现出了历史源远流长的华夏茶文化。
广州芳村南方茶叶市场已成为万家客商云集之地,这里交易活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有着强劲的集散能力,在此经营的客商,除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之外,还吸引了港、澳、台等地的客商来投资经商。去年第二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在此举办,吸引了大批的中外嘉宾,参观人数达八万余人次,其中接待了日本、韩国、美国、法国、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丹麦、荷兰、菲律宾、泰国、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举办的茶文化节,短短的七天时间里,成交额5亿元,使经贸与文化的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南方茶叶市场的国际知名度。一度成为极具轰动效应的茶界盛会。2002广州茶博览交易会暨第二届(秋季)优质茶评比大赛将于2002年11月22日-28日在广州市芳村南方茶叶市场举行。
南方茶叶市场位于广州市芳材区石围塘街山村,占地面积10多万平方米,是集商业、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专业市场。
20世纪40年代,这里只是由当地的村民开的几间自制茶叶作坊,前店后厂,自制自卖,后来逐步形成了一个小型的茶叶市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中后期,南方茶叶市场得到迅猛发展,商户由过去的几十家,发展到目前的1500多家。配套设施齐全,有仓库、加工场、停车场、搬运专业队,市场附近有幼儿园、小学,商户经商、生活和子女读书都非常方便。
广州芳村南方茶叶市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茶叶市场,这里云集了全国各地的茶商、茶具的生产厂家,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茶叶、茶具集散地。整个市场大体分为三个部分:茶叶区、茶具区、茶艺术品一条街。
茶叶区。这里云集了全国各地的茶商,名茶荟萃,档次齐全,有浙江龙并、广东红茶、云南普洱、沱茶、广西的花茶、福建铁观音、台湾冻顶乌龙、黄山毛尖、海南白沙露等六大系列名茶1000多个品种。茶叶按种类分主要有: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花茶、紧压茶等六种。
广宁县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的中北部,地处绥江中游,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和林业生态县,森林面积覆盖率80%以上,是全国着名的竹子之乡。
祖祖辈辈生活在山区的广宁人,素有饮茶的传统习惯,人人自小就知道茶叶是一种消滞、开胃、解暑、利尿、生津、止渴的健康饮料,奉行饮茶的养生之道。
广宁县茶叶栽培历史悠久,茶叶品种多为武夷小叶种。清代光绪末年,茶叶每年外销清远、广州等地达500多吨。民国1926年至1929年,全县茶叶栽培面积41030亩,年产量543吨,各乡镇的茶行收获甚丰,尤以江屯镇义和茶行、恒兴茶行、三益茶行、义和陆茶行的信誉闻名南街县城和广州省城。1930年至1949年,因战事影响,茶叶滞销,以致大片茶园丢荒,1949年全县统计茶叶种植面积为15000亩,年产量仅60吨。1956年,广东省政府指定广宁县为引种云南大叶良种茶试点县,在潭布镇试种成功后,逐年在各乡镇推广。至八十年代初,全县种植茶叶面积16549亩,总产量435吨,平均亩产26公斤。最着名的广宁茗茶是清桂茶场出品的“清桂绿茶”。
在国家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年代,广宁人经营茶叶的天赋得到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做茶叶生意。当年的吴奕容、刘华章、刘洪波等人看准了广州商业气氛浓厚的商机,率先落脚于广州芳村石围塘、石溪,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做起了茶叶生意,从而迅速带动了乡里乡亲走向芳村,使在芳村加工制茶、销售茶叶的广宁人越聚越多。与此同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茶商进驻芳村,渐渐自发形成了芳村茶叶集市。芳村茶叶市场形成、发展、壮大的历史表明,广宁茶人是芳村茶叶市场的拓荒者,是芳村茶叶市场的奠基人。
广宁茶人一直有个茶叶之梦,为实现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而奋斗。因此,由李福真、吴世海等倡议发起,于2009年10月16日在广州成立了广宁茶贸易促进会(简称:广宁茶商会),会员有600多人,明确宗旨与目标,秉承家乡前辈的传统美德,以专业、专注的敬业精神,团结合作,和谐发展,期盼早日实现广宁茶人的共同梦想。
‘拾’ 广州芳村以后发展怎样
芳村未来发展还是乐观的,不过现在政府被重点放在南移东拓上,相对重视程度可预知得到。